上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浅谈
小议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
小议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技术与方法[摘要]在软土路基处理过程中,如何保证结构安全、提高行车舒适度、降低养护费用、提高道路使用质量,节约工程投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针对软基处理技术与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 (2013)17-0135-02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由于公路软土路基等病害的存在,使得高等级公路达不到高速营运、行车安全、乘坐舒适、经济节省的使用要求,达不到其本身所应具有的服务水平,严重影响了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措施。
1 软土的物理力学特性1.1 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
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
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
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
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1.2 渗透性弱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4~i×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滨海相和三角洲相软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或极薄层粉、细砂、粉土等,故在水平方向的渗透性较垂直方向要大得多。
由于该类土渗透系数小、含水量大且饱和状态,这不但延缓其土体的固结过程,而且在加荷初期,常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1.3 压缩性高软土均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a0.1~0.2一般为0.7~1.5mpa-1,最大达4.5mpa-1,它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由于土质本身的因素而言,该类土的建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有如下特征:1)变形大而不均匀;2)变形稳定历时长。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
浅谈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摘要: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公路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的突出矛盾之一。
做好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
本文从软土路基处理的原则、软土路基处理施工技术方案与方法的确定等几个方面对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进行了概述,以期为从事公路软基处理相关工作的同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技术1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建设事业不断发展,尤其是公路事业,更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相比国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公路建设仍存在十分严重的滞后问题。
尽快改变我国交通落后的面貌,大力发展高等级公路,已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然而由于我国地质情况复杂,软土分布广泛,给公路建设带来了较大的隐患和影响,成为公路工程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在软土地区修建公路,低路堤受交通荷载作用,常出现道路沉降变形现象;高路堤则易存在过大的变形沉降和稳定性差等缺陷。
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质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此,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一定要做好地基的施工处理。
2 软土路基处理原则软土是指在施加荷载之后,其变形或承载力不能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要求的土层,既包括淤泥质土和淤泥,又包括土质相对较好但是加载后则不能满足要求的土。
对于这类土,需要先经过人工加固处理后才能修建路基。
软土路基的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 施工前应对地基进行沉降计算和稳定验算。
当路面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工后沉降不能满足要求或稳定安全系数小于容许值时,均应进行处治设计。
(2) 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是基于对其进行地质勘察取得的资料来确定的。
因此在进行软土地基地质勘察时,应做好处治设计、路线布设、方案比较等技术工作,采用合理的钻探工艺。
采取必要的原位测试和薄壁原状取土器等先进取样技术进行地基勘探,做到取样和测试部位准确,勘探深度和范围合理,避免试样含水量和结构改变。
原位测试指标、试验数据、软土地基界线应真实,能够为工程地质评价和地质描述提供全面、完整的技术资料,以满足施工需要。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
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5篇第一篇:浅谈公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研究论文引言软土地基简称软基,在公路桥梁等工程中较为常见,其主要指的是含有大量软土成分,且掺杂一定量粉砂或粉土等土质的复合型地基,这种地基的强度很低,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无法为工程施工提供足够的承载能力。
如果施工中未对软基进行有效的处理,将有可能引发沉降等不良现象。
然而,由于软基形成原因与作用机理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施工过程中对于软基的处理具有很大的难度,这也成为公路桥梁施工中的一个难点,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结合软基特点与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软基处理对策。
1软土地基的基本特点1.1高水分性与普通地基相比,软基的含水量非常大,最大值甚至可以超过70%。
正因如此,软基中的软土就可以像水一样进行流动。
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出软土结构,以便于后续处理工作。
由于软基含水量较大,不具备足够的强度,所以公路桥梁施工不允许直接在软基上进行,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否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会对施工安全造成危害。
1.2压缩能力强一般而言,软基液限与压缩系数成正比关系。
随液限的持续增大,压缩系数也会出现明显的增大迹象,最大系数可以达到1.1MPa。
由于土壤环境复杂多变,各个工程项目的地基情况各不相同,豁土固化程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对软基进行处理时,除f要充分考虑地基的压缩能力,施工人员还要对其豁土的固化程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1.3渗透能力差由于黏土中含有一定量的沙土,导致豁土的固化速度明显快于软土,实质上软土就是渗透能力较差的豁土。
在理想状况中,即使给予足够大的外力作用,也无法有效提升软基的固化速度。
如果实际状况并不理想,比如软基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则会使排水管道被大量的有机物堵塞,进而进一步降低了软基的渗透能力。
1.4抗剪能力低软土与黏土虽具有多种特性,但就抗剪能力而言,二者不存在太大的差距。
软基处理方法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的几种方式1砂垫层对于一般地段;软土层分布广;地下水位高;路基设计为:自下而上:50cm土垫层 60cm砂垫层粉煤灰路基填土路基粘土封层其中土垫层主要是将原地物地貌调平;砂垫层主要就是将软基中地下水排至路基两侧;以利地基稳定;并且有效防止弹簧现象向上反射..施工时;首先恢复中线;划好路基底面边缘线;进行清理掘除工作对于小的沟渠;应清除淤泥;回填砂;碾压后即可填筑土垫层;土垫层可分两层填筑;土垫层顶面一定要做好2%-3%的路拱以利排水..砂垫层最主要的目的是排水;所以宜选用中粗砂;砂的含泥量小于0.074mm砂粒不宜大于15%..填筑前;先由测量组精确放出砂垫层的边线;边线宽度应预留路基沉降量;做预宽处理;否则路基沉了后宽度不足;用装满砂的编织袋沿边线排好做成挡砂堤;高度与砂垫层厚同;外侧坡度与设计边坡相同;然后采用自卸汽车按一定间距卸砂;人工配合推土机整平;每2-3米设一检查点测量砂层厚度;松铺系数采用1.10左右;砂垫层一次全幅全厚上齐;顶面设置2%路拱;砂垫层要用水密实;当路基荷载作用在砂垫层上后;砂垫层自动密实并将地下水挤出排走..2粉喷桩处理在大中小桥桥头、涵洞及通道处;对地基沉陷有严格要求的部位采用粉喷桩来加固地基对于粉喷桩钻机来说;钻杆钻头形式优劣关系到成桩质量的好坏以及成桩效率的高低;同时也影响钻盘转矩的大小;所以对钻头应优化设计;使其满足钻速快、喷粉搅拌均匀的要求;此外钻头叶片的形式还应保证反向旋转提升时;对桩体混合土有压密作用;而不使灰土地面翻升而降低桩体质量;影响其密实度..施工前;首先要施工场地大致整平;根据图纸由测量人员精确放出要处理的软基范围;然后用小竹签等按照梅花型放出每根桩的桩位;间距控制在1.2米—1.5米;调试好各种机构设备;并在钻架上标好测深标记..将钻机对中调平;开动钻机进钻;一般软基或控制每分钟进尽1.5米—2.0米;遇到部分稍硬地层可放慢速度并加度后提钻并开支气泵、喷粉搅拌为增加固化剂沿桩截面分布均匀性;可采用管口喷与叶片相结合的方式施工;同时适当调整喷粉压力;以防堵管或喷粉困难;利用自动称量装置控制供灰量;桩径50cm时;每延米桩长控制供灰不小于45g不计损耗..粉喷桩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该段施工的大多数是摩擦类桩;摩擦类桩的桩轴力自上而下逐渐减少;最大桩轴力在桩的上部;这类桩由于地表覆盖层缺少必要的压力而易出现不密实或搅拌不均;以致影响桩的整体承载力;所以在钻头施喷完后要对桩上部1/3段重新喷灰复搅;以提高桩上部的承载力..3塑料排水板塑料排水板处理软基的原理是利用深插软基的排水板;避免路基外侧地表及地下水进入路基范围;当填筑路基时;荷载作用于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垫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的范围;也用小竹签定出每根排水板的具体位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塑料排水板送入设计深度;把钻杆提上来;将地面上的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根施工..施工中;一定注意“回带”现象;即虽然钻头打至设计深度;但提升钻杆时;塑料排水板随钻杆提升而上升的现象;此时要采用在钻头用短钢筋头等办法防止“回带”现象..4、换填砂对于软基面面积少;而且土层薄;比如有些淤泥质土;可利用换填砂土排淤;来提高基底承载力;这里不再赘述..摘要:本文以上海建成的几条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及沉降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指出地基处理不可能消除工后沉降;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应与地基条件、路堤高度相结合;不同处理方法均需足够的预压;地基沉降规律较符合双曲线关系;工后沉降引起横坡改变;加筋土桥台是消除“三孔”跳车现象的有效方法..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地箕处理技术1 上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发展过程概述上海地区高路堤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高路堤工后沉降量;路堤稳定性是地基处理的重点..1984年上海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开始修建;至今已有莘松、沪嘉东延伸段、沪宁及沪杭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或处于工程建设之中..表1列出了各条高速公路的最大路堤高度与局部路段曾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上海高速公路建设情况一览表表1粉煤灰路堤塑料排水板;粉喷桩;钢渣桩1984年沪嘉高速公路主要采用袋装砂井;最大路堤高度控制在4.5m以下;在部分试验段进行了超载预压;多数路段为欠载预压;且预压时间不足..试验路还进行不同砂井间距的对比;在不同间距砂井处理段之间设过渡段..有些路堤采用粉煤灰;约减少了路堤自重1/4..1985年莘松高速公路仍采用袋装砂井处理;同时进行了塑料排水板试验;在堆载方面强调等载预压的技术措施..新桥立交采用全粉煤灰路堤试验;地基采用砂井处理;最大路堤高度达7.5m..1992年沪嘉高速公路东延伸段大规模采用粉煤灰路堤;地基用粉喷桩处理;最大路堤高度达8.9m;此外还进行了不处理地基条件下的超载预压试验;为解决“三孔”跳车;首次试用加筋土桥台;以期保证桥台与路基的同步沉降;减少差异沉降..1993年沪嘉高速公路上海段地基主要采用粉喷桩处理;并对钢渣桩进行了试验..1996年沪杭高速公路动工修建;在地基处理方面总结以往经验..根据软土层厚度分别采用塑料排水板、粉喷桩、钢渣桩等处理技术;并进一步使用超载预压;采取综合处理;因地制宜的技术方案..2 上海软土地基特性上海的地基主要为沿海软土层..从高路堤的工程特性来看;影响沉降量及工后沉降的主要土层为:褐黄色粉质粘土②俗称“硬壳层”;淤泥质土③④;暗绿色粉质粘土⑥等..根据该三类土层的分布及厚度;上海的地基土主要分两大类:一类地基“硬壳层”厚度一般在2~3m左右;淤泥质土厚度达10m以上;暗绿色土层埋藏较深或缺失;该类地基采用砂井等竖向排水固结法或粉喷桩法无法打穿淤泥质土层;地基土的压缩变形量大;另一类地基“硬壳层”一般或较厚;淤泥质土层不厚;暗绿色土层埋深浅;该类地基可采用打穿软土层的处理工艺;地基土的变形量较小..根据上海几条高速公路的地质资料绘制而成;可以看出上海地基土的厚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表2 为三类土的主 ;要物理力学指标..上海地基土主要土层物理力学指标表2符号3 高路堤软基处理总体评述3.1 软基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工后沉降在目前有限的施工期内;堆载时间不可能很长;要通过地基处理来完全消除工后沉降是不现实的;工后修补不可避免..高路堤软基处理不能完全消除工后沉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工后沉降不可能为零;一是工后沉降不能满足地基处理设计的控制标准..上海地区高速公路工后沉降控制指标为:路桥连接段高路堤控制工后沉降为10cm;结构物之间的高路堤段控制工后沉降为30cm..根据上海沪嘉、莘松及沪嘉东延伸段几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3.5~8年内高路堤的沉降观测资料;工后沉降量基本都超过10cm;最大的工后沉降超过50cm;砂井打穿软土层;工后沉降满足10cm..表3列出部分路段的工后沉降观测结果..上海高速公路段工后沉降量表3降c m地基处理砂井超载打穿天然粉煤灰等载天然粉煤灰等载砂井填浜未打穿粉煤灰砂井未打穿粉煤灰粉喷桩未打穿粉煤灰粉喷桩未打穿粉煤灰超载粉煤灰超载从上海高速公路建成以来历年不断修补的事实来看;沪嘉自通车第一年就进行桥头沉降处理;连续4 年以上;每年进行修补;莘松自通车后第二年也开始桥头沉降处理;到1993年;部分桥头已进行过二次处理;1993年6月以后;开始对几座沉降较大的桥接坡进行罩面处理;沪嘉东延伸段工程通车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就对祁连山高架路堤接坡进行了修补;通车三年内先后对其它两座桥接坡进行了罩面处理..通车5年后;路堤沉降基本稳定..这说明;采用地基处理后不可能消除工后沉降;工后修补不可避免..3.2 选择软基处理方法应与路堤高度、地基条件相结合十多年来;上海先后进行过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粉喷桩、钢渣桩及超载预压等地基处理方法的实际工程应用;从减少工后沉降的实践来看;各种软基处理方法在不同的路堤高度;不同的地基条件下;减少工后沉降的实际作用差异较大;具体表现为:1同一种方法在某一路堤高度范围内效果较佳;2路堤高度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相比较存在差异;3地基条件不同;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也存在差异..莘松、沪嘉及沪嘉东延伸段路堤工后沉降高度的散点关系..莘松高速公路自松江立交至新桥立交范围内路堤高度多大于3m;最大路堤高度达7.65m;多数桥接坡采用砂井处理;工后沉降基本与路堤高度成比例:沪嘉高速公路自祁连山路至南翔段路堤高度在2~4m之间;部分路段桥接坡采用砂井处理;从总体上看;工后沉降与路堤高度成比例增加;个别情况路堤接近4m而工后沉降小于10cm;路堤高度只有2m而工后沉降大于10cm;沪嘉东延伸段为粉喷桩加固地基;在路堤高度大于4m 的情况下;工后沉降与高度成比例;且都大于10cm..这说明不同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效果与路堤高度有关;还可以看出;当路堤高度达到4~5m以上时;选用砂井与选用粉喷桩的处理效果相差不多..沪嘉与莘松的地质条件也有较大差别..沪嘉在近祁连山及桃浦路段;软土层厚度在10m左右;14m深可见暗绿色土层;该路段砂井打穿软土层;因而工后沉降较小;3.3m高度土路堤在工后2年内沉降小于5cm;莘松高速公路近松江段软土层厚度达15~20m;采用砂井处理的路段一般经过一年半的等载预压;不少3m以下路段工后一年半的沉降达10cm;沪嘉东延伸段软土层厚度10~15m;暗绿色土层缺失;粉喷桩处理工后沉降超过10cm..这表明;在地基条件较好时;可选用砂井或粉喷桩等打穿软土层的处理方法;而软土层厚度大时;可采用较经济的砂井、预压处理方法..3.3 软基处理需要足够的预压荷载和预压期众所周知;天然地基与砂井需要一定的预压荷载和预压期..对粉喷桩、钢渣桩这一类柔性桩是否也需要预压荷载与预压期尚需论证..根据沪嘉东延伸段与沪宁高速公路的应用结果;粉喷桩处理地基仍需要一定的预压期..预压荷载分超载、等载与欠载三种类型..超载预压是减少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对于天然地基及砂井处理地基;应尽可能采用超载或等载预压形式..在沪嘉高速公路修建时;不少路段因工期紧;预压荷载达不到等载要求;因而工后沉降较大;即使某些2.5m以下高度路堤也不例外;莘松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等载预压;预压期保持1年以上;因而工后的沉降量相对沪嘉而言要小;个别路段因预压期不够;工后沉降较大;沪嘉东延伸段工程对4~4.5m高度粉煤灰路堤采用超载预压;预压时间为9个月;工后一年半的沉降量小于5cm;张泾河桥与桃浦河桥两侧桥接坡路堤由于预压时间短;工后沉降达10cm..对于粉喷桩处理软基;较普遍的观点是沉降能很快稳定;预压荷载不强调等载或超载..然而在沪嘉东延伸段工程中;粉喷桩段路堤荷载采用欠载预压;预压时间仅4个月;4.2m高粉煤灰路堤工后一年半沉降达15cm..可见;无论是砂井处理或者粉喷桩处理;保持等载是必要的..预压期的确定比较复杂;一方面要考虑工后沉降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又要现实地考虑工期太长;确定施工期沉降稳定的标准非常必要..从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沪嘉高速公路建设期3.5~4年;路堤预压期3个月到2.5年;莘松高速公路建设期5年多;路堤预压期为一般在14个月;沪嘉东延伸段工程建设期2年;路堤预压期4~9个月;沪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3.5年;路堤预压期6~9个月;究竟预压多少时间较为合理呢下面就等载预压作一简要分析..当地基处理方式选定之后;地基的沉降规律就基本确定..比如;当砂井的间距、长度、直径、地基土类型选定后;地基固结规律就已确定;固结度仅与时间有关..表4中列出沪嘉、莘松等部分路段不同预压时间的固结度、沉降速率及工后沉降;可以看出;当预压时间达6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35~1.61mm/d;工后沉降为17.8~62cm;当预压时间达12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2~0.53mm/d;工后沉降为13~29.3cm;当预压时间达18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11~0.32mm/d;工后沉降为8.5~22cm..要使工后沉降达到10cm的控制标准;预压期需要2年以上;在路堤大于6m或地质条件差的路段预压时间需2.5~3年..从沉降过程看;当路堤超过临界高度时;沉降速率逐渐增大;满载预压一段时间后;沉降速率逐渐减小;沉降曲线上一般存在一个拐点;拐点之前;增加单位预压时间减少的工后沉降量很大;拐点之后沉降速率逐渐变小;增加单位预压时间减少的工后沉降量逐渐减小;因此预压时间至少应超过拐点..拐点实际上是沉降速率变化最大的位置;部分路段拐点时间见表4..达到拐点的时间一般要4~13个月;地质条件好;达到拐点时间短;反之则长..不同预压时间的沉降速率及工后沉降量表4注:①沉降速率单位;mm/d..②工后沉降单位;cm..③拐点为满载后月份..由此来看;要使工后沉降量满足或接近10cm的标准;等载预压1.5年是完全必要的;在地基条件较差或路堤高度较低小于3m时;预压时间可减少为1年;而地基条件较差或路堤高度较高大于6m时;预压时间应增加到2年以上..按沉降速率达到0.1~0.2mm/d作为路堤稳定和施工面层的依据是符合地基沉降规律的..在等载预压条件下;工后沉降达到10cm的控制标准也是可能的..争取合理的工期;予以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必要的预压期;是降低工后沉降最经济的措施;3.4 桥头接坡软基处理长度应与路堤高度、地基条件及工后沉降相结合桥接坡软基处理长度取多少;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标准;多数路段以处理50m 作为标准..从理论上讲;软基的纵向处理长度首先应保证减少工后沉降的需要;其次要确保道路纵向线形的流畅..从实际情况来看;桥接坡路堤预压期普遍较短;工后纵向沉降造成桥接坡段路面产生一个凹槽段;其纵向长度一般在30~50m;在路堤高度大于5m时;影响长度可达80m;尽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但凹槽段的长度与形状变化不大;产生最大沉降处一般距离桥台10~15m;在搭板的端部存在较大的折点..从工后加罩改善路面线形的实践来看;工后沉降较小的桥接坡罩面长度在20~30m左右;工后沉降在10~20cm范围内的桥接坡罩面长度50~60cm左右;工后沉降超过20cm的桥接坡罩面长度在80~100m不等..由此看来;桥头接坡段软基处理的长度也应按路堤高度、地基条件及工后沉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路段路堤高度在5m以下时取50m还是较为合理的..桥头接坡段软基处理是否有必要设置长度渐变或间距渐变的过渡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来定..对于软土较厚的地基;工后沉降较大;有无过渡段不会反应在路面线形的变化;而对于处理深度能打穿软土层;工后沉降较小的情况;有必要设过渡段..事实上当路堤达到一定高度后整体刚度较大;地基条件变化反应到路面上也是平滑过渡的..3.5 路面横坡应增大0.5~1%作为预留坡度不处理地基及砂井处理地基;路堤断面沉降呈现锅底状;而粉喷桩处理后;断面沉降变得较为平缓..根据沪嘉、莘松等高速公路观测成果;路面横坡改变随着时间与沉降的增大而增大..横坡与沉降成曲线关系;沉降小于100cm时;曲线斜率较大;超过100cm时;曲线斜率变小..当路堤高度大于6m或当地基条件较差;路堤总沉降为120~160cm;若工后沉降为30cm时;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5%;而路堤高度在4~5m左右时;总沉降量一般为70~100cm;若工后沉降为30cm;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7%;而路堤高度在4~5m时;总沉降量一般为70~100cm;若工后沉降为30cm;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7%;沪嘉高速公路工后8年的路面横坡变化一般在0.3%;少数路段达0.5%..可见;在施工时对路面横坡增大0.5~1%;工后沉降引起横坡变化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3.6 关于地基沉降规律及最终沉降推算地基总沉降的推算方法有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对数曲线法等;曾有不少文章探讨过上海地区最终沉降量采用何种方法较为合理;从推算的结果看;对数曲线法最大;双曲线法次之;指数曲线法最小..从沪嘉高速公路工后沉降观测资料来看;沉降与时间不完全呈单对数关系;在单对数图中曲线尾部略微逐渐变平;说明用单对数曲线预测工后沉降略微偏大;可用双曲线推算;日本的观测资料表明沉降与时间呈单对数关系;杭甬高速公路沉降曲线不完全呈单对数关系;但与对数曲线较为接近..从地质条件来看;日本的条件最差;杭甬的条件次之;沪嘉的条件相对较好;这说明地质条件越差;曲线越接近对数曲线..实际上;对数关系反映了地基的流变特性;这是软粘土固有的工程特性..3.7 关于砂井与粉喷桩布桩间距的设计间距设计是砂井与粉喷桩地基处理设计内容之一..砂井间距受地基固结度控制;根据沪嘉和莘松的试验结果;砂井间距大于4.5m后排水固结的作用已不明显;沪嘉的经验是;间距为3m与1.5m的布置方式能达到大致相等的固结效果;并且布桩间距越密;总沉降量也越大;同不处理地基相比较;砂井处理后可增加10%左右的沉降量;从沉降过程看;增加的该部分沉降是在施工预压期内产生的;并不对工后沉降产生影响..因此上海地区可视具体地质条件;选用1.5~3.m布桩间距..粉喷桩布桩间距受面积置换率控制;从桩长范围内复合体的模量来看;桩间距越小;模量越高;该范围内压缩量越小;但从路堤总沉降量来看;桩间距从1.4~1.6m之间变化;相应的面积置换率从0.1~0.05m之间;总体沉降变化不大;只是桩长范围内与桩端以下压缩量的相对比例发生了改变;桩距为1.4m时;桩长范围内压缩量占总沉降量的10%;而桩距为1.6m时;桩长范围内压缩量占总沉降量的40%;从粉喷桩处理后总沉降量减少方面来看;基本能减少20~30%;桩间距变化并不产生总沉降较大的改变;粉喷桩间距通常采用1.5m尚有潜力可挖..3.8 关于路堤临界高度上海天然地基在低路堤小于2.5m作用下总沉降量不大;且沉降可很快稳定..根据莘松的经验;当填土在1.8m高时;经15个月预压;沉降稳定在10cm以内;填土高度在2~2.3m时;在两年时间内沉降稳定在15~20cm;曲线较平缓;因此莘松提出2.3m作为最佳填土高度;在此高度范围内无需地基处理..沪嘉的沉降资料表明;路堤高度在1.5m以下时;工后沉降仅3~4cm;路堤高度在1.9~2.7m时..工后沉降为8~11cm;大都满足或者接近工后10cm的控制标准;对路堤高度达到3m的桥接坡如马陆圹桥工后沉降为14.1cm;略超过10cm..从地质条件来看;沪嘉比莘松好;不处理地基的临界高度也略有变化;一般2.5m作为一个平均的临界路堤高度还是比较恰当的..粉喷桩处理后地基也存在“临界路堤高度”..对存在这一高度的原因不少学者作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地基的超固结特性应是主要原因..地表以下5~10m范围内的土处于超固结状态;并且天然地基临界高度荷载与地基土先期固结压力相吻合..粉喷桩处理地基存在这一现象与天然地基有较大区别..桩土作为实体基础;当路堤高度达到临界时;实体与地基侧向摩阻力达到极限;桩尖产生刺入变形;桩尖以下淤泥质软土变形量较大;从而开始出现沉降量增大的趋势..根据沪嘉东延伸段实测沉降资料;当路堤高度达3.5~3.8m时沉降量较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粉喷桩处理后对3.8m以下高路堤可较大幅度减少总沉降量;从而也较大地减少工后沉降;但实际上对这样高的路堤采用粉喷桩处理并不经济..3.9 加筋桥台技术可消除“三孔”跳车现象高速公路汽孔、机孔和人孔三孔这三类横穿通道是引起跳车的主要构筑物;其数量在高速公路桥涵通道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虽然这些通道接坡路堤高度较大中型桥涵低;从沪嘉运营期的养护情况看;不少“三孔”跳车现象严重;需进行多次罩面处理..鉴于这种情况;在沪嘉高速公路东延伸段首次对古宗路汽孔和孟古路拖孔采用加筋土桥台技术;彻底解决了因差异沉降而引起的跳车问题;通车3.5年;两座通道无行车颠簸感觉;两座通道工后沉降曲线;可以看出;古宗路汽孔两侧路堤与桥台同步沉降;孟古路拖孔加筋桥台下沉较大;两侧路堤下沉较小;这是由于两侧进行过超载预压;而加筋土桥台未预压过的缘故..尽管如此;行车无任何跳车感觉..事实证明;加筋土桥台技术是解决“三孔”跳车的一种可行方法..重要的是确保“三孔”的净空..4 结束语纵观上海高路堤软基处理10多年来的研究过程;围绕解决路桥连接处跳车现象;已先后尝试运用了砂井包括塑料排水板、粉喷桩、钢渣桩、超载预压、超载砂井联合预压等多种方法;从采用单一地基处理技术走向因地而易;各种方法综合使用..地基处理不可能完全消除工后沉降;路堤高度是影响工后沉降的重要因素;地基条件是影响地基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在软土层厚度能打穿的情况下;应坚决打。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研究摘要: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历来是工程技术界的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一旦处理失误或达不到预期的处理效果,将会给工程造成质量隐患和经济损失,根据不同软土地基情况和不同结构对承载力的要求,处理方法多种多样。
本文针对cfg桩在软土路基的应用探讨,以提高软土处理工程质量。
关键词:复合地基;软土路基;cfg桩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道路的建设需求也不断地扩大。
但由于道路地质形成的特殊性,沿线路基下经常存在深厚不同的软土层,在该软土地基上修建道路时,若对地基处理不当,有可能因地基沉降或差异沉降过大而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功能。
软土地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也是保证道路建成后安全、高效运营的关键。
所以选择合理的软基处理方案及技术快速准确实施,从而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
一、工程实例某高速公路根据地质调查及钻探勘察结果,该路段呈层状连续分布冲洪积层淤泥或淤泥质土,揭露层厚4.0~4.7m,加上已换填土,层厚达6.2~7.4m,向三侧山脚变薄,往中间及向东变厚,最大厚度达10m,沿路基分布长170m ,最大宽度90m,分布面积约12,5 62m2。
呈流塑状,含水丰富,含水量大于液限,孔隙比大于1,具有易触变性、高压缩性和易剪切滑动等不良地质特征,其透水性差,固结时间长,抗滑稳定性差,地基承载力低,不能直接作为地基基础持力层。
二、软土路基特点软土由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能力低的淤泥沉积物及少量腐殖质所组成的土,主要有淤泥质土及泥炭。
软土按沉积环境分为以下四类:滨海沉积、湖泊沉积、河滩沉积和沼泽沉积。
软土在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平原或山间盆地都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它们的成因、结构和形态虽然不同,但都有含水量大、压缩性高、强度低和透水性差的特点。
我国沿海各地主要是海岸沉积的软土,长江、黄河、珠江、淮河、等各大河流下游为陆相的河滩沉积和海相的三角洲沉积,洞庭湖、洪泽湖、太湖等各大湖泊周围广泛分布有湖泊沉积的软土。
路桥过渡路段软基处理技术浅谈
路桥过渡路段软基处理技术浅谈桥头过渡段含结构物路段软基处理的常用方法有堆载预压方法、真空预压方法、袋装砂井等排水固结法,粉喷桩复合地基、CFG 桩复合地基、粒料桩复合地基等复合地基法。
各处理方法都有自己的加固机理,不同加固机理使地基在沉降量和变化规律上都有差异。
一,排水固结法排水固结法是处理含结构物软基路段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包括堆载预压法和真空预压法。
1,堆载预压法堆载预压方法是堆载预压排水固结法的简称,该方法是在上部荷载作用之前,对天然地基施加荷载预压,同时,采取一些措施加速土中水的排出,促使土体孔隙的减小,逐渐固结,从而达到提高软土地基承载能力、减小工后沉降的目的。
由于堆载预压方法的施工工艺简单、造价低,目前是高速公路含结构物软基路段处理的常用方法,如广东沿海高速公路台山段。
只要设计得当、认真施工、预压时间充裕,堆载预压方法可以达到比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在堆载预压方法中,根据工程允许工后残余沉降量(简称工后沉降,即在施工完成到工程要求的使用期内所发生的沉降,高速公路软基的工后沉降一般按使用15年计算)的要求,可以采用等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又称等载预压法)或超载预压排水固结法(又称超载预压法)来加固地基。
堆载预压方法加固软土地基的原理是,在实际工作荷载作用(高速公路为路面施工)之前,依据排水固结原理,将相等或大于设计的荷载堆积在地基上,使地基软土内孔隙水缓慢排出,逐渐固结,有效应力不断增加;地基在压密变形过程中,承载力得到提高,同时,减小了地基工后沉降。
高速公路软基经施工期预压后,应完成大部分(>80%)或绝大部分(>90%-95%)的沉降,预压完成后卸去超载部分的预压荷载时,地基会有些回弹。
交付使用后,地基承受使用荷载再次沉降,若预压荷载设计合理、预压时间充裕沉降量将很小,能满足工后沉降要求。
采用堆载预压方法时,由于处理软土(如淤泥)的渗透系数较小,在附加应力作用下排水能力一般较低,因而固结速度非常慢、时间长。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方法技术经济比较
了 价 值 分 析 , 有 效 地 对 基 础 方 案 进 行 综 合 评 价 和 优 化 决 策 。 价 值 桩 的 桩 身 用 C 0 混 凝 土 预 制 . 桩 帽 用 C 0硷 浇 筑 . 桩 帽 尺 寸 采 用 以 6 3 分 析包 括 安全 性 、 济 性 、 用性 。 经 适
1 安 全 性 比 较 1 型 沉 管 灌 注 桩 的 承 载 特 征 1 Y
侧 阻 力 提 高 , 愈 松 散 , 性 愈 低 , 增 密 幅 度 愈 大 。 对 于 饱 和 粘 性 土 粘 其 土 , 于 瞬 时 排 水 固 结 效 应 不 显 著 , 积 压 缩 变 形 小 , 起 超 孔 隙 水 由 体 引 层 . 于 超 孔 隙 水 压 力 最 大 , 桩 表 面 形 成 水 膜 , 水 膜 不 仅 降 低 沉 由 在 该 表 面的 硬壳 层 。
桩 贯 人 阻 力 . 且 加 速 桩 表 面 土 固 结 . 静 置 同 结 . 成 一 紧 贴 于 桩 动 沉 管 灌 注 , 头 路 段 桩 距 28 . 基 采 C 5硷 浇 筑 . 帽 采 用 C 0 而 经 形 桥 .m 桩 2 桩 3
根 据 这 4 个 方 案 进 行 造 价 计 算 的 结 果 可 以 看 出 设 计 预 应 力 管 桩
1 2 预 应 力 管 桩 的 承 载 特 征 .
3 .塑 料 排 水 板 设 计 : 塑 料 排 水 板 间 距 一 般 为 13 m . 板 长 为 .5 1m 。 面 上 呈 正 三 角 形 布 置 , 压 期 为 1 6 平 预 2个 月 , 压 期 仅 为 理 论 计 预 4 .Y 型 灌 注 桩 设 计 : 型 桩 在 平 面 上 采 用 正 三 角 形 布 设 . 用 振 Y 采
上海高速公路沉降处理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2 0 年第 6 06期
2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 04《 :桥台及路堤相邻处不 大
于 1 ;涵洞 、通道处不大于 2 0m 0 m;一般路段 不 c
大 于 3 O1 3 m。 2线形改变 的标准 。当桥 头工后沉 降控制在 1 m ) 0c
层压缩层( 灰色淤泥质粉质黏土③ 、 灰色淤泥黏土④ 、
路东延 伸段 ,软基处理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处理技
术。19 年 6 93 月沪宁高速公路上海段在软基处理方
面推 广粉 喷 桩处 理 技 术 并进 行 钢 渣桩 应 用 研 究 。
19 年 1 ,沪杭高速公路上海段对排水固结技术 、 96 月 复合地 基技术 以及超 载预压 技术进行 了综合应 用 。
⑥ ) 7 深层透水 层 ( ;( ) 浅桩持力层 ) 草 黄色粉 细砂 ( ⑦ ) 8 深层压缩层 ( ;( ) 灰色黏性土⑧ ) 9 深层持力 ;( ) 层( 青灰色粉细砂⑨ ) 。
22 影 响沉 降量 的 要素 .
线快速干道工程对浅层真空降水 、超载预压结 合塑 料排水板 、水泥搅 拌桩 、二灰挤 密桩以及石灰 桩进
真空降水工艺及强夯处理工艺。20 年 7 ,莘奉 01 月 金高速公路使用 了 E S P 超轻质材料及珍珠 岩混合料
进行台背填筑 。20 02年 6月 ,北环高速公路推广了
真空预压处理技术 ,并 进一步探索 了现浇薄壁 管桩
除 了上述典 型 的工 程地 质层 之外 ,上海还 有许 多
地基处理技术 。20 02年以后 ,沪芦高速公路 、南环 及亭枫高速公路 、沪青平 高速公 路西段工程等 推广 使用 了超载预压 、塑料排水 板处理技术 以及真 空预
砂井 、塑料 排水板工艺 ,高路堤采用粉煤灰间隔土
高等级公路软基处治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论文
浅析高等级公路软基处治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摘要】在软土地基上进行施工是公路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内容,而如何对软基进行有效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本文对软土地基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以某工程为例,对软基路段的施工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软基处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1 引言软基是指内聚力小,抗剪强度低,孔隙比大,压缩性高的淤泥、淤泥质土及其它高压缩性土。
软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透水性小等特点。
软土地基的强度、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其变化规律与土的类别、性质、边界排水条件、受荷载形式、时间等诸多因素有关,要了解软土地基的强度、变形规律就必须了解以上因素。
因此修建在软土路基上的公路、桥梁等工程必须重视实地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及适宜的处理方法。
软土加固技术从原理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改良土质;(2)换置;(3)补强。
现在高速公路建设中经常应用以下方法:置换法、固结法、降低应力法、反压护道、挤密法、土的加劲(土工布、加筋土、土工格栅),以及化学加固法等。
从以上软基处理方法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情况来看,对其效果评价不一。
在如此多的软基处理方法中,究竟哪种情况需要哪种方法,方法的适用范围如何。
下面对这几种方法进行简单介绍。
2 软基的几种处理方法正是因为软基存在着种种不足,因此在施工时才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公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下面以某工程软基路段的施工技术为例,对如何做好工程施工进行说明。
2.1 深层搅拌桩法深层搅拌桩的处理范围:(1)桥台(包括桥形通道)台背附近20米以内;(2)管涵基底及基础边缘外延3米左右;(3)箱涵、盖板涵及箱形通道基底及基础外延5米左右。
搅拌桩桩长设计以经济合理,满足沉降量及承载力要求为原则,当软基不太厚时。
考虑到现有桩基的施工能力及桩身的质量保证,设计桩长不宜大于15米。
施工时施工场地应事先平整清理地表障碍物。
施工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深层搅拌桩机械就位;(2)预搅下沉;(3)喷灰(或喷浆)搅拌提升;(4)重复搅拌下沉;(5)重复搅拌提升至孔口;(6)关闭搅拌机械。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分析摘要:软土地基处理好坏会对路基的基础承载力产生直接影响。
文章介绍了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及一般加固机理,提出了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及处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施工技术中图分类号:te6821 软土地基的工程性质及一般加固机理1.1 软土路基的工程性质1.1.1 软土的性质软土指的是在静力及缓慢流水的情况下以细颗粒为主要成分的沉积物,它的半径不足 0.05 mm 的微粒通常在土样重量中占超过50% 的比例。
其性质同地基土的沉积年代、成层构造、成因类型紧密相关。
年代以及成因不一样的软土,即使它的物理指标非常类似,但由于是地基,因此其工程性质也会有较大的差异。
软土的性质包括:含水量非常高,孔隙较大,软土包含黏土以及粉土粒组,同时含有部分的有机质,含水量和孔隙比都较高;透水性差,因此在荷载作用下其固结速度很慢;软土的抗剪强度非常低,压缩性非常高,通常固结的软土层,其压缩系数大概是 0.5~1.5 mpa,最高会有 4.5 mpa,压缩的指数是 0. 35~ 0.75;其结构性非常明显,软土通常是絮状的结构,特别是海相黏土十分明显;具有明显的流变性,软土承受剪应力会造成其缓慢变形,同时会造成抗剪强度的下降,当主固结沉降结束以后还会造成可观的次固结沉降。
1.1.2 软土对路基的不利影响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要经过大量的软土地质区域,假使对软基进行不妥的操作会造成许多问题,比如路堤失稳、路基沉降过大、路面开裂;路基的中心沉降过大造成涵管弯曲以及横坡变小;桥台同路基的沉降量不同造成桥头错台等。
因此,在公路建设中如何进行软土地基的处理,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
1.2 软土地基的一般加固机理压缩地基土、建筑物的沉降及稳定性,都同时间密切相关,土体会产生“固结”现象。
该现象的发生,可能是地面或者基础底面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也可能是在地基加工过程中残留的超孔隙水压力消散引起的。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
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及处理方法探讨摘要:我们日常中接触的软土具有较差的物理特性,其特点是强度低、含水量大,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高速公路具有技术标准高,造价昂贵的特点,所以保持路基稳定性和防止路基变形已成为当今高速公路建设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特别是高速公路经过软土地区时,稳定性的保持和防止路基变形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
因此,关于高速公路中软土路基的处理应当成为当今公路建设中的热点问题被人们所关注,如何加强软基的处理对于道路畅通,确保交通安全,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笔者针对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和处理方法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特点;处理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 引言我国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时期,交通运输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柱。
其中高速公路作为交通运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其公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路基的处理质量直接影响到高速公路质量的好坏。
在公路建设过程中一旦忽视了对路基的处理,将会对日后公路的使用及运营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1高速公路软土路基的特点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高速公路网开始修建,诸多区域具有软土厚度深,分布范围广的特点,这给正在修建中的高速公路施工及使用带来了诸多问题,怎样对类似路段的软土路基进行处理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通常,软土路基问题及其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含水量较高、孔隙比较大。
其原因是软土的成分主要由粘土粒组和粉土粒组组成,并含少量的有机质。
粘粒的矿物成分主要为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
这些矿物晶粒很细,呈薄片状,表面带负电荷,它与周围介质的水和阳离子相互作用,形成偶极水分子,并吸附于表面形成水膜,在不同的地质环境中沉积形成各种絮状结构。
第二,强度及稳定问题:当软土路基的抗剪强度不足以承受路堤及路面外荷载时,软土路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造成路堤塌方、失稳及桥台破坏。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摘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下基础稳定性是保证公路整体结构质量的关键所在,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需要满足现场水文地质、自然环境的实际需求。
文章对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软土路基施工工艺要点展开探讨。
关键字:高速公路;软土路基;施工工艺;软基施工引言公路建设中地基施工质量尤为重要,实际上公路施工很容易受到软土地基影响,软土地基的承载力较弱,受外力很容易出现沉降。
软土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差,具有易变形、强度不高的特点,为了让软土地基具有符合公路建设的强度,需要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和方案对其进行加固。
1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特点公路施工过程中,软土路基通常含水量多,地质相对松软,要对这些路段展开施工无疑增加了不少难度。
此外,软土路基路面土壤常见较大的空隙问题,内部存在大量水分,这就给一些植物种子提供了在内部生长的空间和条件,不仅影响路面抗压能力和土壤收缩能力,还影响整体的土质结构,致使公路施工的稳定性下降。
上述这些都是当前我国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在软土路基施工过程中,公路抗压力和承载力较差,容易发生沉降问题。
再加上软土路基本身不具备较好的透水性,排水的效果较差,因此会受到雨水的威胁,若遭遇较大的雨水天气,在雨水侵蚀下很容易导致其发生形变。
此外,较低的抗压力和承载力会使公路建成并投入使用后的实际寿命大幅度缩短,使用过程中各种裂缝、开裂、下沉等问题发生,给过往的车辆与行人带来安全隐患,严重情况下导致事故频发。
所以,施工人员应加强对相关技术的合理应用,保证软土路基的良好功能和质量。
在不断提升施工技术水平的同时,确保公路投入使用后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处理原则软土路基施工对公路工程建设质量及公路运行安全的影响,设计人员需要牢记软土路基处理的重要原则,切实提高工程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
第一,因地制宜原则,结合施工地的地质水文条件及环境保护要求,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尽可能就地取材,选用当地特色绿色材料,既要满足软土路基施工所需,又要减小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软基处理在高速公路中的应用漫谈
于 1 9 9 3年用于建设烟 台码头 。此后 ,此项软 基处理 措施被广 泛用于高速 公路工 程地基建 设 ,广 受好评 。当前深层 拌合法主 要适用于 粘性土 ,粉土 ,淤泥性土层 等等 ,其中粘性 土层主要指的是承载压小于 1 2 0 Kp a的粘 土。 对 于腐蚀 性强 的土层 或者泥 炭土 ,应 该通过 预试验来验 证此方法 的性能 。深层拌合 法进 行 土层加 固的效果 随着土质 的不 同而不 同 , 非常适合 于包含 高岭石或者 蒙脱石等矿 石的 粘 土,而不适 合于 以氯 化物 、伊 里石等物 质 为 主要成分 的粘土和腐 蚀性较 强的粘土 如酸 碱 土。水泥土 搅拌法 是当前非 常适合于 高速 公 路、厂房 、高层建筑 物和堤坝 等软基 处理 的 方 法 , 可 以显 著 的 提 高 地 基 的承 载 压 , 稳 固地基边坡 ,有助于防止地基沉 降等等 效果 ; 适用 于对 码头地 基大面积加 固 ,有 助于增 强 码 头 岸 壁 的 稳 固 性 , 防 止 软 土 中建 设 的 地 下 建筑结构 的坍塌和沉 降 ;用 此方法构 建的地 下 防 渗 墙 , 能 够 很 好 的 阻 止 地 面 水 分 向 下 渗 透 ,有助于提高桩侧的承压性 。 ( 4)土工织物法研究 此方法 主要是在 软土层 中铺设大面 积 的 土 工织物 ,使得高速 公路工程 旆工机械 能够 顺利 的在土层 上移动和 工作 ,此外还 能够 将 填 方导致 的承 载力均匀 作用于 软土层 ,从而 避 免 软 土 地 基 的 局 部 沉 降 或 者 向 边 界 外 移 动 ,加强地基 的承压性 能。土工织 物的实 施 手段 为桩 网法 ,首先需要 在软土地 基各个 方 向插入 一些木桩 ,然后使用 钢筋进 行连接铺 设 的木桩 形成桩 网,从而在 桩 网中的各个 网 格 中铺 设土工织物 ,同时施 行填方 。其 中, 各个木桩 发挥着承 载填方压 力 的作用 ,土工 织物有效 的分散承 载压力和 避免填方 材料给 地基造成 过大的承 载压 ,从 而减少填 方施工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应用论文
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摘要】:在高速公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地质的土壤层,有些地质土壤会给工程带来非常大的施工难度,如没采取有效技术对其进行处理,最终将会影响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甚至可能导致道路塌陷,其后果不堪设想。
不过,随着高速公路施工行业的快速发展,其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目前就其施工过程中遇到的软基问题已有专门的处理技术。
本文,作者就自身多年的现场经验简单地介绍软基处理技术在高速公路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软基处理技术;具体应用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也越来越多。
在实际施工中,往往会遇到一些土质较软的软土地基,如何在高速公路地基施工过程中处理好软土地基,就成了我们工程技术人员需要研究和解决地长期课题。
我们应该熟练掌握各种高速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基处理技术的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工程经验对各种情况进行技术分析和总结,选择最适宜工程实地的技术并予以推广实行。
一、软基处理技术在预应力管桩中的应用在高速公路工程预应力管桩施工阶段,通过应用软基处理技术,可以将桩基牢固地安置在软土层以下,并从根本上保证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1、施工应用流程。
在预应力管桩施工阶段,其软基处理技术应用的具体流程如下:首先,对施工现场内的场地进行彻底清扫,将所有对工程施工可能产生影响的垃圾或土层全部清除,以充分确保软土地层的平整,并调动桩机在现场就位;其次,使用静力压入法将管桩的第一节桩部分压入软土层,并将第二节桩部分吊起在第一部分上方,二者在接口处重合并在垂直方向保持一条直线;然后,将两段进行焊接,焊接完毕后对其质量和垂直度进行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就可将第二节桩部分也压入土中;最后,重复打桩直至达到规定要求即可完工,调动桩机至下一管桩施工位置就位。
2、施工注意事项。
(1)接桩工序。
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浅谈
道路工程中软基处理浅谈提纲:1. 软基的定义和特点2. 软基处理的原则和方法3. 软基处理的影响因素4. 软基处理的实施技术和工艺5. 软基处理案例分析一、软基的定义和特点软基是指地基中存在的比较松散、含水率较高、不稳定的地层或土层,其特点是承载能力较差、容易发生地基沉降、变形和破坏等问题。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道路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软基处理的原则和方法软基处理的原则是通过采用科学的技术和工艺,使软基达到一定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从而保障道路工程的安全和稳定性。
软基处理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如机械加固、水泥混合填料加固、灰固土等。
三、软基处理的影响因素软基处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软基土的性质、结构和含水量等因素,这些因素会影响软基处理的方法选择和具体实施技术。
四、软基处理的实施技术和工艺软基处理的实施技术和工艺包括处理深度、处理方式、处理材料选用等。
不同的实施技术和工艺也会影响软基处理效果的好坏。
五、软基处理案例分析1. 某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后出现路面老化问题通过对该工程的调查和分析发现:软基处理方法应采用化学固化的方法,而不是机械加固。
发生问题的原因是由于水泥稳定土材料,不能与路面结构相配合,变形振动时产生裂纹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
因此,软基处理需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方案,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
2. 某工业园区软基治理通过采用物理法和化学固化方法进行处理,软基己达到优化效果。
具体而言,采用TDXJ-5机型进行加固,混合使用水泥与各级灰等固化材料,固结时间须在半年以上。
处理后的效果对比传统改土工程明显提高,受地震等条件的影响也有很强的承载力。
3. 某桥梁工程软基治理针对某桥梁工程软基处理需要,工程团队选择了灰浆加固法,加固没有采用完全破坏层,浇筑前仅需钻孔,打入海绵体,再注入灰浆,最后完成施工。
使用效果明显改善了地面稳定性,及后日长期的效果也得到了很好的巩固。
4. 某地铁工程的软基处理在某地铁工程中,通过采用弱胶连膜防渗法,并结合非机械性沉降措施,成功地实现了对软基的治理。
浅谈高速公路路基软基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路 基 软基 的排 水 工作也 是 路基 施 — r 的 一 个重 要 部分 ,在排 水 丁作 中 , 包 路 面水 以及地 下水 的排 除 。 对地 面水 进 行排 除 时 , 一般 是 采用 边 国公路事、 质量也快速提高, 路基是公路的主体部分 , 是路面的基础 , 路基和 括 对地 面 水 、 路面都是承载汽车负担的重要部分, 对使用过程中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重要 沟 、 截水 沟 、 急 流槽 等 排水 设 施 , 公 路 排 水 沟渠 的建 设 , 一般 都 要 铺砌 防护 来 的影 响 。路基 中偶 尔 会 f t / 现一 些 软土 路基 , 其施 工 技术 和 质量 足 影 响公 路质 进行 加强 排水 工 作 的防护 , 常用 的 方法 是采 用浆 砌 片 石进 行 防 护加 固 , 当前 , 量 的重要 原 因 , 优 质 的公路 , 其路 基质 量 也是 好 的 , 因 此加 强 对公 路 质量 的 控 很 多混 凝 土预 制 板也 在 防护 加 固中 有一 定 的 应 用 。为 了 提 高路 面 排水 的效 制, 应 该从 路 基质 量 的控制 开 始 。 率, 要 对路 线 两边 的灌 溉 沟渠 进行 系 统地 布置 , 避免 穿越 路 线种 涵洞 。 对 路 面
或 者侧 移 , 尽 量保 证 路基 的平 整 。 进 行初 平处 理 之后 要进 行 精平 处理 。 初 平 之 后 一般 要使 用 压路 机静 压 一遍 。然后 进行 添 土或 者减 土 的 操作 , 机 手在 进 行 操 作 时要掌 握 好一 个度 , 动作 的 幅度 不 能太 大 。在 对路 基进 行 精 加 T = 的过程 中, 整 体 进 行 添 土 减 土 操作 之后 , 还要 在 局 部 进 行添 土或 者 减 土 , 对 超 厚 的, 用 石 灰 圈定 范 围 , 利用 平地 机 割平 或者 通过 人 T削 平路 基 。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
浅析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基处理的要点和难点身份证号码:410621199007300***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建设日渐完善,为适应社会进程,中国的交通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
在公路工程中,经常会遇到淤泥土等软土地基。
对于这些软土地基,需要采用某些专门的处理方法和技术来进行处理,处理方法的适用性直接影响整个项目的质量。
因此,软土地基处理是公路工程施工中面临的难题。
本文主要分析了公路工程软土地基的特点和软基处理的要点难点,以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软基处理,要点和难点;处理技术引言:软弱土是一种常见的不良路基土,处理效果对路基的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彻底消除或者降低软土路基的压缩沉降及对路基稳定的影响是一项长期又艰巨的任务。
设计上我们不断优化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合理的处理形式,选用良好的路基填料;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的工艺施工和检测,强化工程管理、提高施工质量。
除此以外我们还应不断创新,选用新材料、新工艺,不断的实践,各监管单位也应一起配合,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和学习,不断的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从而在软基处理问题取得更大突破。
一、软土的基本含义与危害1、基本含义软土主要是指滨海、湖沼等地含有的天然含水量较好且压缩性极高的细粒土质,最重要的是,软土具有抗剪强度较低、孔隙较大、固结时间长以及灵敏度高等特性,不利于地基加固。
而且,软土的透水性要比一般的土质差,土层层状在具体分布方面也比较复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软土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使得施工过程中控制具有一定难度,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才能予以解决。
2、危害地基上层荷载力较大的建筑物在厚且均匀的软土层中具备的轴向力较大,结合软土所具有的特性,使得地基在长时间的外部竖向荷载作用下比较容易出现沉降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在上层不均匀大荷载力的作用下,软土层易引发不均匀沉降情况,使得建筑物最终呈现倾斜状态及墙体裂缝的问题较明显。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
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措施发布时间:2021-10-13T02:48:28.176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5月15期作者:郑彬[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郑彬东平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山东省泰安市 271500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在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是较为重要的内容。
软土地基强度差,易受到压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加固,提高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确保道路的正常运行。
软土地基需要考虑的因素及以往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实施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措施,包括换土垫层法、反压法、静力排水固结法、碎石桩法,确保了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保证公路交通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引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使交通运输业不断进步,进入筹备阶段的公路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在施工建设环节中,软土地基是较为重要的问题,通过合理的技术措施对该问题进行有效处理,能够提升公路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建设的顺利推进,对于公路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软土地基概述及特点1、软土地基概述软土地基主要是指强度较低,且压缩量高、较为松软的土层。
国外对软土地基的定义为黏土和尘土等颗粒含量比较高的松软土、有机制土等土质结构地基。
由于这些土质比较松软,硬度不高,如果在建设过程中不能进行科学处理,就会对公路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导致公路地基的稳定性比较差,容易发生沉降的现象,危害车辆行驶质量和安全。
对于软土地基,常规的施工方法不太适用,需要采用针对性的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为后期工程建设打下基础[1]。
2、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一般出现在临近江河区域,或者雨水量比较多的谷地,也有可能紧靠煤矿开采地。
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有:(1)土质松散,空隙比较大,很容易携带水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技术浅谈摘要:本文以上海建成的几条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及沉降观测资料为基础,分析指岀地基处理不可能消除工后沉降,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应与地基条件、路堤高度相结合,不同处理方法均需足够的预压,地基沉降规律较符合双曲线关系,工后沉降引起横坡改变,加筋土桥台是消除三孔”跳车现象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软土地箕处理技术1上海高速公路软基处理发展过程概述上海地区高路堤软基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高路堤工后沉降量,路堤稳定性是地基处理的重点。
1984年上海第一条高速公路一一沪嘉高速公路开始修建,至今已有莘松、沪嘉东延伸段、沪宁及沪杭等高速公路相继建成或处于工程建设之中。
表1列出了各条高速公路的最大路堤高度与局部路段曾使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3.3 软基处理需要足够的预压荷载和预压期众所周知,天然地基与砂井需要一定的预压荷载和预压期。
对粉喷桩、钢渣桩这一类柔性桩是否也需要预压荷载与预压期尚需论证。
根据沪嘉东延伸段与沪宁高速公路的应用结果,粉喷桩处理地基仍需要一定的预压期。
预压荷载分超载、等载与欠载三种类型。
超载预压是减少工后沉降的有效方法,对于天然地基及砂井处理地基,应尽可能采用超载或等载预压形式。
在沪嘉高速公路修建时,不少路段因工期紧,预压荷载达不到等载要求,因而工后沉降较大,即使某些 2.5m以下高度路堤也不例外;莘松高速公路普遍采用等载预压,预压期保持1年以上,因而工后的沉降量相对沪嘉而言要小,个别路段因预压期不够,工后沉降较大;沪嘉东延伸段工程对4〜4.5m高度粉煤灰路堤采用超载预压,预压时间为9个月,工后一年半的沉降量小于5cm,张泾河桥与桃浦河桥两侧桥接坡路堤由于预压时间短,工后沉降达10cm。
对于粉喷桩处理软基,较普遍的观点是沉降能很快稳定,预压荷载不强调等载或超载。
然而在沪嘉东延伸段工程中,粉喷桩段路堤荷载采用欠载预压,预压时间仅4个月,4.2m高粉煤灰路堤工后一年半沉降达15cm。
可见,无论是砂井处理或者粉喷桩处理,保持等载是必要的。
预压期的确定比较复杂,一方面要考虑工后沉降技术标准,另一方面又要现实地考虑工期太长,确定施工期沉降稳定的标准非常必要。
从高速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看,沪嘉高速公路建设期3.5〜4年,路堤预压期3个月到2.5年;莘松高速公路建设期5年多,路堤预压期为一般在14个月;沪嘉东延伸段工程建设期2年,路堤预压期4〜9个月;沪宁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期 3.5年,路堤预压期6〜9个月,究竟预压多少时间较为合理呢?下面就等载预压作一简要分析。
当地基处理方式选定之后,地基的沉降规律就基本确定。
比如,当砂井的间距、长度、直径、地基土类型选定后,地基固结规律就已确定,固结度仅与时间有关。
表4中列出沪嘉、莘松等部分路段不同预压时间的固结度、沉降速率及工后沉降,可以看出,当预压时间达6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35〜1.61mm/d,工后沉降为17.8〜62cm;当预压时间达12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2〜0. 53mm/d,工后沉降为13〜29.3cm ;当预压时间达18个月时,沉降速率为0.11〜0.32mm/d,工后沉降为8.5〜22cm。
要使工后沉降达到10cm的控制标准,预压期需要2年以上,在路堤大于6m 或地质条件差的路段预压时间需 2.5〜3年。
从沉降过程看,当路堤超过临界高度时,沉降速率逐渐增大,满载预压一段时间后,沉降速率逐渐减小,沉降曲线上一般存在一个拐点,拐点之前,增加单位预压时间减少的工后沉降量很大,拐点之后沉降速率逐渐变小,增加单位预压时间减少的工后沉降量逐渐减小,因此预压时间至少应超过拐点。
拐点实际上是沉降速率变化最大的位置,部分路段拐点时间见表4。
达到拐点的时间一般要4〜13个月,地质条件好,达到拐点时间短,反之则长。
不同预压时间的沉降速率及工后沉降量表4由此来看,要使工后沉降量满足或接近10cm的标准,等载预压 1.5年是完全必要的,在地基条件较差或路堤高度较低(小于3m)时,预压时间可减少为1年,而地基条件较差或路堤高度较高(大于6m)时,预压时间应增加到2年以上。
按沉降速率达到0.1〜0.2mm/d作为路堤稳定和施工面层的依据是符合地基沉降规律的。
在等载预压条件下,工后沉降达到10cm的控制标准也是可能的。
争取合理的工期,予以合理的施工组织,确保必要的预压期,是降低工后沉降最经济的措施,3.4 桥头接坡软基处理长度应与路堤高度、地基条件及工后沉降相结合桥接坡软基处理长度取多少,没有一个明确的选择标准,多数路段以处理50m作为标准。
从理论上讲,软基的纵向处理长度首先应保证减少工后沉降的需要,其次要确保道路纵向线形的流畅。
从实际情况来看,桥接坡路堤预压期普遍较短,工后纵向沉降造成桥接坡段路面产生一个凹槽段,其纵向长度一般在30〜50m在路堤高度大于5m时,影响长度可达80m尽管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但凹槽段的长度与形状变化不大,产生最大沉降处一般距离桥台10〜15m,在搭板的端部存在较大的折点。
从工后加罩改善路面线形的实践来看,工后沉降较小的桥接坡罩面长度在20〜30m左右,工后沉降在10〜20cm范围内的桥接坡罩面长度50〜60cm左右,工后沉降超过20cm的桥接坡罩面长度在80〜100m不等。
由此看来,桥头接坡段软基处理的长度也应按路堤高度、地基条件及工后沉降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路段路堤高度在5m以下时取50m还是较为合理的。
桥头接坡段软基处理是否有必要设置长度渐变或间距渐变的过渡形式,应根据地质条件来定。
对于软土较厚的地基,工后沉降较大,有无过渡段不会反应在路面线形的变化,而对于处理深度能打穿软土层,工后沉降较小的情况,有必要设过渡段。
事实上当路堤达到一定高度后整体刚度较大,地基条件变化反应到路面上也是平滑过渡的。
3.5 路面横坡应增大0.5〜1%乍为预留坡度不处理地基及砂井处理地基,路堤断面沉降呈现锅底状,而粉喷桩处理后,断面沉降变得较为平缓。
根据沪嘉、莘松等高速公路观测成果,路面横坡改变随着时间与沉降的增大而增大。
横坡与沉降成曲线关系,沉降小于100cm时,曲线斜率较大,超过100cm时,曲线斜率变小。
当路堤高度大于6m或当地基条件较差,路堤总沉降为120〜160cm,若工后沉降为30cm时,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5%,而路堤高度在4〜5m左右时,总沉降量一般为70〜100cm,若工后沉降为30cm,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7%,而路堤高度在4〜5m时,总沉降量一般为70〜100cm,若工后沉降为 3 0cm,通车后横坡变化约0.7%,沪嘉高速公路工后8年的路面横坡变化一般在0.3%,少数路段达0.5%。
可见,在施工时对路面横坡增大0.5〜1%工后沉降引起横坡变化后,仍能满足设计要求。
3.6 关于地基沉降规律及最终沉降推算地基总沉降的推算方法有双曲线法、指数曲线法、对数曲线法等,曾有不少文章探讨过上海地区最终沉降量采用何种方法较为合理,从推算的结果看,对数曲线法最大,双曲线法次之,指数曲线法最小。
从沪嘉高速公路工后沉降观测资料来看,沉降与时间不完全呈单对数关系,在单对数图中曲线尾部略微逐渐变平,说明用单对数曲线预测工后沉降略微偏大,可用双曲线推算;日本的观测资料表明沉降与时间呈单对数关系,杭甬高速公路沉降曲线不完全呈单对数关系,但与对数曲线较为接近。
从地质条件来看,日本的条件最差,杭甬的条件次之,沪嘉的条件相对较好,这说明地质条件越差,曲线越接近对数曲线。
实际上,对数关系反映了地基的流变特性,这是软粘土固有的工程特性。
3.7 关于砂井与粉喷桩布桩间距的设计间距设计是砂井与粉喷桩地基处理设计内容之一。
砂井间距受地基固结度控制,根据沪嘉和莘松的试验结果,砂井间距大于 4.5m后排水固结的作用已不明显,沪嘉的经验是,间距为3m与1.5m的布置方式能达到大致相等的固结效果,并且布桩间距越密,总沉降量也越大,同不处理地基相比较,砂井处理后可增加10%左右的沉降量,从沉降过程看,增加的该部分沉降是在施工预压期内产生的,并不对工后沉降产生影响。
因此上海地区可视具体地质条件,选用 1.5〜3.m布桩间距。
粉喷桩布桩间距受面积置换率控制,从桩长范围内复合体的模量来看,桩间距越小,模量越高,该范围内压缩量越小,但从路堤总沉降量来看,桩间距从 1.4〜1.6m之间变化,相应的面积置换率从0.1〜0.05m之间,总体沉降变化不大,只是桩长范围内与桩端以下压缩量的相对比例发生了改变,桩距为 1.4m时,桩长范围内压缩量占总沉降量的10%而桩距为1.6m时,桩桩间距变化并不产生总沉降较大的改变,粉喷桩间距通常采用 1.5m尚有潜力可挖。
3.8 关于路堤临界高度上海天然地基在低路堤(小于2.5m)作用下总沉降量不大,且沉降可很快稳定。
根据莘松的经验,当填土在1.8m高时,经15个月预压,沉降稳定在10cm以内,填土高度在2〜2.3m时,在两年时间内沉降稳定在15〜20cm,曲线较平缓,因此莘松提出 2.3m作为最佳填土高度,在此高度范围内无需地基处理。
沪嘉的沉降资料表明,路堤高度在 1.5m以下时,工后沉降仅3〜4cm,路堤高度在1.9〜2.7m时。
工后沉降为8〜11cm,大都满足或者接近工后10cm的控制标准,对路堤高度达到3m的桥接坡(如马陆圹桥)工后沉降为14.1cm,略超过10cm。
从地质条件来看,沪嘉比莘松好,不处理地基的临界高度也略有变化,一般 2.5m作为一个平均的临界路堤高度还是比较恰当的。
粉喷桩处理后地基也存在 "临界路堤高度”。
对存在这一高度的原因不少学者作过分析研究,笔者认为地基的超固结特性应是主要原因。
地表以下5〜10m范围内的土处于超固结状态,并且天然地基临界高度荷载与地基土先期固结压力相吻合。
粉喷桩处理地基存在这一现象与天然地基有较大区别。
桩土作为实体基础,当路堤高度达到临界时,实体与地基侧向摩阻力达到极限,桩尖产生刺入变形,桩尖以下淤泥质软土变形量较大,从而开始出现沉降量增大的趋势。
根据沪嘉东延伸段实测沉降资料,当路堤高度达 3.5〜3.8m时沉降量较大幅度增加,这说明粉喷桩处理后对3.8m以下高路堤可较大幅度减少总沉降量,从而也较大地减少工后沉降,但实际上对这样高的路堤采用粉喷桩处理并不经济。
3.9 加筋桥台技术可消除“三孔”跳车现象高速公路汽孔、机孔和人孔(三孔)这三类横穿通道是引起跳车的主要构筑物,其数量在高速公路桥涵通道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虽然这些通道接坡路堤高度较大中型桥涵低,从沪嘉运营期的养护情况看,不少“三孔”跳车现象严重,需进行多次罩面处理。
鉴于这种情况,在沪嘉高速公路东延伸段首次对古宗路汽孔和孟古路拖孔采用加筋土桥台技术,彻底解决了因差异沉降而引起的跳车问题,通车 3.5年,两座通道无行车颠簸感觉,两座通道工后沉降曲线,可以看出,古宗路汽孔两侧路堤与桥台同步沉降,孟古路拖孔加筋桥台下沉较大,两侧路堤下沉较小,这是由于两侧进行过超载预压,而加筋土桥台未预压过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