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水分离工艺设计
塔里木油田油气水集输及处理标准化工艺手册_札记
![塔里木油田油气水集输及处理标准化工艺手册_札记](https://img.taocdn.com/s3/m/ec0cbc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0.png)
《塔里木油田油气水集输及处理标准化工艺手册》读书札记目录一、油气水集输工艺概述 (1)1. 塔里木油田油气水集输的重要性 (2)1.1 油气资源集输的意义 (3)1.2 水集输处理的重要性 (4)1.3 集输工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6)2. 集输工艺标准化流程介绍 (7)2.1 工艺系统组成 (8)2.2 标准化操作流程 (10)二、油气处理标准化工艺分析 (11)1. 油气分离技术原理及实践应用 (12)1.1 油气分离技术原理介绍 (13)1.2 油气分离技术应用案例解析 (15)1.3 技术优化方向探讨 (16)2. 油气净化处理技术与方法研究 (17)2.1 油气净化技术概述 (18)2.2 常见净化处理方法介绍及案例分析 (20)三、水处理标准化工艺流程研究及优化建议 (22)一、油气水集输工艺概述油气水集输工艺是油田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涉及原油、天然气和水的收集、输送及处理。
在塔里木油田的特定环境下,油气水集输工艺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由于塔里木油田地理位置特殊,其集输工艺必须适应荒漠地带的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
油气集输的主要任务是将油井产出的原油和天然气,通过管道系统收集并输送到处理中心。
这一过程涉及原油的脱水、脱气,以及天然气的净化处理。
在塔里木油田,由于地理环境复杂,油气集输系统必须保证高效、稳定,并具备抗风沙、抗严寒等能力。
油田生产过程中的污水主要包括油田采出水、钻井废水等。
这些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回注或排放,污水处理工艺包括除油、除铁、除悬浮物等步骤,以确保水质达到回注或排放标准。
在塔里木油田,污水处理工艺还需考虑高盐、高温等特殊条件。
标准化是确保油气水集输工艺安全、高效、环保运行的关键。
通过制定和实施统一的工艺标准,可以确保各环节的操作规范、设备选型合理、系统运行稳定。
在塔里木油田,集输工艺标准化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
塔里木油田地处荒漠地带,自然环境恶劣,给油气水集输工艺带来诸多挑战。
油水分离器功能及管路布置设计
![油水分离器功能及管路布置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e9fc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5.png)
油水分离器功能及管路布置设计1.预处理:油水分离器可以对含油含水液体进行预处理,将较大颗粒的杂质过滤掉,以保护后续设备的正常运行。
2.油水分离:油水分离器采用重力分离原理,将液体中的油和水分离出来,使油浓度减少,水质达到一定标准。
3.回收油:分离出来的油可以被回收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4.净化水:分离出来的水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标准,可以用于再生利用或者排放到环境中。
在设计油水分离器的管路布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进水口:进水口应位于液体的下部,使液体能够自然流入分离器内。
进水口的直径应适当,以保证能够容纳进水管道的流量,并且避免因进水速度过快而影响分离效果。
2.油口和水口:油和水分别从分离器的不同出口流出。
油口应设置在分离器的上部,以确保只有油能够流入该口;水口应设置在分离器的下部,以确保只有水能够流出该口。
油口和水口的直径需要根据流量大小来确定。
3.油水分离层:分离器内通常有一个油水分离层,它位于进水口下方,通过物理分离使油和水分层。
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可在分离层上方设置一层隔离板,以防止由于液体携带气泡等原因导致上下液体混合。
4.出口管道:油水分离器的出口管道应分别连接到油口和水口。
油口的管道可以通过泵等装置将分离出来的油吸出,而水口的管道可以直接排放或者再次进行处理。
5.气体排放:分离器内部可能会产生一定量的气体,需要设置相应的排气装置,将气体排放出去,以保证分离器的正常运行。
在进行油水分离器管路布置时,还需要考虑分离器的型号和尺寸、液体的流量和性质,以及系统的工作环境等因素。
通过合理设计管路布置,可以提高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减少能量消耗,并且确保设备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fab4c6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1.png)
油气集输的工艺流程及处理工艺分析摘要:在油田的加工过程中,原油和天然气是一种混合物,只有经过有效的分离,才能得到标准的原油和天然气。
通过对该工艺的不断优化,在油气集输过程中,我们应尽量降低投资,提高其处理效益,推动油田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流程;处理方法前言为提高原油产量,优化原油集输、处理工艺,使原油水分的分离得到更好的利用。
通过优化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高效油气水分离技术的优点,改善石油天然气水处理的质量,确保油气集输工艺的顺利实施,实现油田的最优输出。
一、油气集输的相关介绍(一)原油脱水从油井中提取出来的石油一般都有一定的湿气,如果含水量过高,就会影响到储运工作,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会消耗更多的设备;从含水量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是含盐的,这样会对设备和容器造成更大的腐蚀。
在炼油过程中,将水和原油一起加热,会引起水的蒸发和膨胀,使其压力增大,对正常的生产和产品质量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发生爆炸。
因此,在进行原油外运前,我们必须进行脱水操作。
(二)原油脱气通过下面的两个装置,即分离机和稳定器,将轻烃成分分离出来,这个过程就是原油的脱气。
符合有关规定的原油,经纯化后,含水量不能超过0.5%,1吨含气的原油不能超过1立方米。
当原油靠近井口的时候,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变化,会形成一种气体和液体。
为了满足多个操作的要求,例如加工和储存,需要用不同的管道将气体和液体分开,这个过程称为物理和机械分离。
它是石油和天然气分离的高效装置。
即使是对于石油、天然气和泥沙,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按其形状,又可分为许多种,例如比较常用的垂直型分离机。
使气体产生汽化现象,使之与原油分离,就叫做原油稳定,使之与高压力组分分离,降低压力,从而达到原油的稳定性。
通常,它是最后一道加工工艺,当它达到了稳定状态,才能生产出商品油。
从国内原油的稳定性角度来看,主要是从C1到C4的分离,在稳定后,原油的蒸汽压力要低于这一区域的0.7倍,约0.071 MPa。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
![管道式油气水分离及含油废水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57653317375a417866f8f58.png)
9000
9000
31.1
42.3 33.4 32.3
20.4
34.0 32.0 30.1
22.2
22.3 21.6 22.6
27.4
20.1 24.3 22.5
14.6
10.3 10.7 9.7
设计参数: 处理量:10万桶/天
9000 9000
水中含油:<20 ppm
试验结果: 处理量:10万桶/天 水中含油:<16 ppm
业生产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分离 装置,主要是利用多种分离原理, 通过技术集成,在流动过程中实现 多相分离。由于管道式分离装置结 构简单,设计方便,其性能容易满
2009
陆丰13-1平台含油污水处理工业生 产系统设计、加工 提出纳米膜气浮技术进行流花11-1 (FPSO)高密度、超稠油的油水分 离及其相应的含油污水处理,完成现 场试验 陆丰13-1平台含油污水处理工业生 产系统现场安装、测试 流花11-1(FPSO)老化油处理
足工艺要求。
2010
流花11-1(FPSO)油气水处理系统 改造设计(扩容处理、分离器系统改 造、污水处理系统改造,加热锅炉系 统改造) 深海海底油气水分离技术研制 Page 6
让石油和天然气的获取更加高效
二、课题组简介
实验室状况
4个实验室 多相计量实验室 多相分离实验室
除沙实验室
怀柔水下环境实验室
三、管道式油气水分离技术
2 垂直旋流分离技术
实验照片:油核随着分流比的变化
Page 11
让石油和天然气的获取更加高效
三、管道式油气水分离技术
2 垂直旋流分离技术
油核聚并过程分析
三相分离器油气水分离效率的提高与应用
![三相分离器油气水分离效率的提高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cc7c72e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53.png)
三相分离器油气水分离效率的提高与应用三相分离器在石油工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分离原油中的油、气和水三个组分,提高了石油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三相分离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需要它能够更高效地分离油气水,以应对复杂的生产环境和原油性质。
提高三相分离器的油气水分离效率成为了石油工业中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对三相分离器油气水分离效率的提高与应用进行探讨。
一、三相分离器的基本原理三相分离器是一种用于分离原油中的油、气和水三个组分的设备,通常是在油田生产现场使用。
它通过物理方法,利用原油中不同组分的密度差异和相态的不同,将原油中的油、气和水分离开来,分别收集和处理,从而提高原油的质量和提取率。
三相分离器通常由进料口、油气出口和水出口等部分组成,根据不同的分离原理和生产要求,还可以加装一些附属设备和控制器。
在实际生产中,三相分离器通常与其他设备相连,一起组成原油生产流程线,进行连续的分离和处理。
针对目前三相分离器在分离油气水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技术难题和局限性,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提高分离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设计优化:通过对现有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使其在分离油气水时具有更好的性能和效率。
优化分离器的进料分布和流场分布,增加油气水的接触面积和时间,改善疏气、分油、分水等功能部件的结构和布置,提高分离效率和稳定性。
2. 新型材料:采用新型材料和表面处理技术,改善分离器的液固界面性质和液液界面张力,减小界面能量,减轻表面污染和结垢,提高分离效率和可靠性。
3. 智能控制:引入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对分离器的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根据不同的工况和原油性质,调整分离器的操作参数和工艺流程,优化分离效率和稳定性。
4. 联合应用:将三相分离器与其他分离和处理设备联合应用,构建更加完善和智能的原油生产流程线,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和质量。
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对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可以取得显著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效益。
原油处理技术
![原油处理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2a00836fc4ffe473368abf0.png)
单井集油阶段(10至30年代初)
从发现延长油田 (1907年)、出矿坑油田 (1905年)至开发玉门油 田初期(30年代初),油 田开发基本上是单井集 油、单井拉油方式,工 艺过程简单,油、气仅 简单分离,要油不要气, 原油采用沉降脱水除砂。 这个阶段为不成系统的 简单工艺。
油气水分离及原油脱水技术
管道破乳。原油、水、乳化液在管道、 阀门、设备中的流动,对乳化液的形成和 破乳均有较大影响。添加破乳剂,以流体 动力和管道作为搅拌、碰撞聚结的手段和 空间,实现破乳脱水,避免乳化。降粘
(纯油的30%~50%)、节约破乳剂(约
50%)。因此“油井井口添加破乳剂、管 道破乳降粘、集中处理站电-化学脱水”
一、油气水处理的基本方法
油气水分离处理方法包括:
(1)旋流(离心)分离 电、磁聚结。利用电磁场的“极化”、 (2)重力沉降分离 “震荡”和电泳作用,降低乳化液的稳定 (3)机械处理 性、加速聚结。通过增大水滴粒径来提高 分离质量和分离速度,具有脱水速度快、 (4)化学破乳 脱水质量可靠、处理成本低的特点。设备 (5)加热处理 运行的稳定性受原油含水率、乳化特性、 (6)电、磁聚结 油水界面控制、运行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 (7)超声波聚结 关键参数:电场强度、脱水原油粘度 (8)蒸发处理 (温度)、停留时间。 (9)气浮法 一般和热化学沉降处理工艺相结合, (10)水洗 称之为电-化学脱水。 (11)管道破乳 (12)混凝沉降、过滤等
油气水分离及原油脱水技术
二、油田矿场集输处理的主要发展历程
密闭收集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初)
•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实践,创造了单管密闭、排 状井网“串型”流程即萨尔图流程。
油井 四合一装置 自喷井 四合一装置 加热炉 分气包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https://img.taocdn.com/s3/m/6a904dad1a37f111f0855b15.png)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科技大楼设计题目: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完成日期: 年月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摘要天然气是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
天然气按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
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
它的使用在发展世界经济和提高环境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天然气也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
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
天然气分别通过开采、处理、集输、配气等工艺输送到用户,每一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然气是从气井采出时均含有液体(水和液烃)和固体物质。
这将对集输管线和设备产生了极大的磨蚀危害,且可能堵塞管道和仪表管线及设备等,因而影响集输系统的运行。
气田集输的目的就是收集天然气和用机械方法尽可能除去天然气中所罕有的液体和固体物质。
本文主要讲述天然气的集输工艺中的低温集输工艺中的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组的课程任务是——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每一组中又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我所在小组的任务是——低温集气站分离器计算。
在设计之前要查低温两相分离器设计的相应规范,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给的数据资料,确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公式,查询图表。
然后计算出天然气、液烃的密度,天然气的温度、压缩因子、粘度、阻力系数、颗粒沉降速度,卧式、立式两相分离器的直径,进出管口直径,以及高度和长度。
把设计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
关键字:低温立式分离器压缩因子目录摘要 (1)1.设计说明书 (4)1.1 概述 (4)1.1.1 设计任务 (4)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4)1.1.3 设计依据以及遵循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4)1.2 工艺设计说明 (4)1.2.1 工艺方法选择 (4)1.2.2 课题总工艺流程简介 (5)2.计算说明书 (5)2.1 设计的基本参数 (5)2.2 需要计算的参数 (5)3.立式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6)3.1 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6)3.2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6)3.3 压缩因子的计算 (6)3.4 天然气流量的计算 (9)3.5液滴沉降速度 (10)3.5.1天然气密度的计算 (10)3.5.2临界温度、压力的计算 (11)3.5.3天然气粘度的计算 (11)3.5.4 天然气沉降速度的计算 (13)3.6 立式两相分离器的计算 (14)3.6.1 立式两相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14)3.6.2 立式两相分离器高度的计算 (15)3.6.3 立式两相分离器进出口直径的计算 (15)3.7 管径确定 (16)3.8 壁厚的确定 (16)3.9 丝网捕雾器 (17)3.10 设备选型 (17)4.旋风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18)4.1.1根据进、出口速度检验K值及最后结果 (19)4.2 压力降的计算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1 设计说明书遵循设计任务的要求,完成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计算(两相及旋风)。
油气分离器规格系列及设计步骤
![油气分离器规格系列及设计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28636c718e9951e79b892712.png)
3.球形分离器规格和设计压力4.分离器设计依据资料根据油气分离器处理能力的影响因素及根据石油行业标准,在分离器的工艺设计前,首先应收集、计算和了解有关液体介质、气体介质资料和设计条件,用作为设计依据。
(1)液体介质资料A.原油处理量: m3/d;B.原油密度: kg/m3;C.原油含水量: % (质量比)D.水密度: kg/m3;E.原油发泡程度:(有、无);F.操作条件下原油动力粘度: Pa.s;G.操作条件下水的动力粘度: Pa.s;S: mg/L;H.水中含H2: mg/L;I.水中含CO2J.水中含氧量: mg/L;K.是否有断塞流:(有、无);L.原油含蜡量: % (质量比);M.原油含砂量: % (体积比);(2)气体介质资料A.气体处理量: m3/d;B.标准状态下气体密度: kg/m3;C.操作条件下气体动力粘度: Pa.s;含量: %(体积比);D.气体中CO2S含量: %(体积比);E.气体中H2(3)设计条件A.操作温度:℃;B.操作压力: MPa;C.分离器型式:(立式、卧式、球形);D .分离器功能:(两相、三相) ;E .分离后允许原油含水量: %(质量比);F .水中含油量: mg/L ;G .缓冲时间: min ;H .分离后气体带液量是否需要检测: (需、不); I .分离器是否设有排液泵: (设、不); J .控制仪表类型: (电动或气动)。
5.分离器工艺计算步骤分离器工作时应同时满足从气体中分出油滴和从原油中分出气泡的要求,对缓冲分离器尚需满足缓冲时间的要求。
因此,计算和选择油气分离器时,应对照下述步骤进行。
根据油气平衡计算中所确定的气液处理量、物性、分离压力、分离温度等基础资料,并参照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分离器的类型。
(1)根据油气平衡计算中所确定的气液处理量、物性、分离压力、分离温度等基础资料,并参照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分离器的类型。
(2)按照从原油中分出气体的要求,由原油性质和操作经验确定原油在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对缓冲分离器尚需考虑缓冲时间,据此初步确定分离器尺寸。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三相分离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829a252941ea76e59fa047f.png)
---------------------------------------------------------------最新资料推荐------------------------------------------------------三相分离器的设计必要的设计参数设计压力操作压力设计温度操作温度最大气、液处理量液体密度气体比重(标态)载荷波动系数液体停留时间设计后可能存在的问题三相分离需要确定两个停留时间,即从油中分水所需停留时间和从水中分油所需停留时间。
油水所需的停留时间最好由室内和现场试验确定。
存在的问题是,从油中分出水珠和从水中分出油滴所需时间是不同的,使油水停留时间相同不是不是最优的设计方案。
再者,停留时间法没有考虑容器形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立式和卧式分离器在相同的时间下有不同的油水分离效果。
第三,停留时间法也不能提供分离质量的数据,如水中含油率和油中含水率。
三相分离器结构及原理三相分离器的结构分为分离沉降室和油室。
油、气、水混合物来液进入三相分离器,经整流器、波纹板组、斜板组等后大部分液体沉降到分离沉降室的液相区,极少部分液体靠液体重力继续沉降,剩余的液体经除雾器进一步分离后,气体通过压力调节阀进入天然器系统。
沉降下来的油、水混合液停留一段时间后因密度的差别逐渐进行分层,水沉积在集水包和液相区的底部,液相区的上部为油层。
当油层的液位高出隔油板顶部时则慢慢流入油室内,然后由油1/ 68室下部的出油口排出。
液相区的水沉降分离到沉降室的底层,并且经过出水阀排---------------------------------------------------------------最新资料推荐------------------------------------------------------ 出。
气液界面进口气出口气液界面射频导纳仪斜板组整流板组布液管波纹板组油水界面溢油挡板水出口油出口图1三相分离器结构示意图三相分离器工艺流程(1)流程三相分离器及计量部分的工艺流程示意如图 2 所示。
某三甘醇天然气脱水工艺设计--------再生塔设计
![某三甘醇天然气脱水工艺设计--------再生塔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f03f11fc4ffe473368abaf.png)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设计题目:某三甘醇天然气脱水工艺设计--------再生塔设计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0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天然气中的水对于天然气的输送和使用都是有害的,因此,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脱去天然气中的水,不论对于天然气输送还是使用都非常的有必要。
天然气中的水通常以气态和液态两种形式存在,在少数情况下也会呈固态。
三甘醇在吸收塔中吸收了水分变成富液,不能再继续使用。
因此,再生塔就为富甘醇进行再生,并且打入吸收塔中再次利用。
三甘醇再生塔是安装在重沸器(再沸器)顶部的立式分馏塔。
通过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TEG吸收塔底部排出的三甘醇富液与TEG再生塔顶部换热后进入TEG闪蒸罐,尽可能闪蒸出其中所溶的烃类,闪蒸后的三甘醇富液经过TEG过滤器除去固体、液体杂质,进入TEG换热罐提高三甘醇进TEG再生塔的温度,从再生塔中部进料,经TEG重沸器加热再生,再生后的三甘醇贫液经TEG换热罐和TEG后冷器冷却,冷却后的三甘醇贫液由TEG 循环泵输送到干气/贫甘醇换热器与吸收塔顶部出来的天然气换热后进入吸收塔,实现三甘醇贫液的循环利用。
由此可见三甘醇再生塔在三甘醇脱水工艺流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就重点介绍三甘醇再生塔在脱水工艺流程中的设计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三甘醇再生塔精馏柱填料塔冷却盘管三甘醇贫液的循环利用1.设计参数 (3)2.遵循的规范、标准 (4)3.再生塔设计 (5)3.1再生塔工作原理 (5)3.2再生塔塔设备的选型 (5)3.3三甘醇再生方法选择 (6)3.4参数对比及方案优选 (7)4.三甘醇再生塔的计算 (9)4.1富液精馏柱计算 (10)4.2贫液精馏柱工艺计算 (11)4.3富液精馏柱顶部冷却盘管工艺计算 (11)4.4三甘醇再生塔主要设备选型计算结果 (12)5.结论 (13)6.参考文献 (14)1.设计参数基础资料:天然气组成如下表:原料气处理量 40×104m3/d原料气露点 30~36 ºC原料气压力 2.05~2.25MPa (g)拟建天然气脱水装置产品气为干净化天然气,该产品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天然气》(GB17820-1999)中二类气的技术指标。
海洋油气处理设备中的工程设计与优化分析
![海洋油气处理设备中的工程设计与优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ffca33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23.png)
海洋油气处理设备中的工程设计与优化分析海洋油气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其开发和处理需要使用复杂的设备和技术来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海洋油气处理设备中的工程设计和优化分析是确保设备高效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对海洋油气处理设备中的工程设计和优化分析进行详细讨论。
海洋油气处理设备的工程设计是确保设备在艰苦的海洋环境中可靠运行的核心步骤之一。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设备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等。
首先,结构设计需要根据设备的功能和负荷条件来确定。
例如,对于采油平台上的分离器,需要考虑到分离过程中的流体力学特性,以确保良好的分离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重量和体积等因素,以便在海上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便捷操作。
其次,材料选择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海洋环境的恶劣条件,设备的材料需要具有耐腐蚀、抗海水侵蚀和高强度等特性。
常用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镍合金和钛合金等。
此外,工艺流程的设计也需要充分考虑到海洋环境的特殊性。
例如,在分离过程中需要避免因海水和油气的密度差异引起不稳定的分离情况。
最后,设备的布局需要充分考虑到操作和维修的便利性。
例如,对于大型压缩机的安装,需要确保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检修。
工程设计完成后,对海洋油气处理设备进行优化分析是确保设备稳定运行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步骤之一。
优化分析可以通过模拟和数据分析来实现。
首先,模拟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来模拟设备的运行过程。
通过模拟可以评估设备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性能,并找到最佳工艺参数。
例如,在分离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模拟来优化油水分离的效果。
其次,数据分析可以通过收集和分析设备运行数据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机会。
例如,通过分析设备的工作压力、温度和流量等数据可以发现设备泄漏或性能下降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或调整。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和生产数据的综合分析来确定生产率的优化方案。
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
![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6e51bf7011ca300a7c39073.png)
原油中的乳化水是油水分离的难点 问题,如果乳化油的结构不能被破坏, 油包水型的乳化液或者水包油型的乳化 液,无法实施化学破乳,很难将其中的 水分离处理。选择性价比高的化学破乳 剂,应用较少的用量,即可达到最佳的 破乳效果。结合油田现场原油乳化液的 状况,设计最优化的,为控制原油的含水率,提供可靠 的破乳剂。
参考文献: [1]杨玉忠. 三相分离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及对策[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32(3):282-282. [2]邓苍怀. 神泉三相分离器的研究与改造[J]. 中国 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4). [3]郭磊, 高金刚, 张佃敏, et al. 凝析油三相分离器 改造 [J]. 石油规划设计, 2017(1):25-27. [4]俞国梅, 樊黑钦, 祝玉学. 高效三相分离器在
为了提高油田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 的效率,应用高效的油气水三相分离设 备,优化油田集输处理的工艺程序,降 低油气集输的生产运营成本。保证油气 水三相的高效分离,获得合格的产品外 输,为油田生产企业创造最佳的价值。
一、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应用 油井生产出来的油气水混合物, 经过管道的热化学脱水和电化学脱水的 工艺程序,获得含水符合标准要求的原 油,为油田生产企业提供可靠的油品供 应。油田转油站中选择和应用高效的油 气水三相分离器,实现油气水三相的分 离处理作用效果。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将进入到容器 内的液流进行缓慢降速处理,油气两相 依靠密度的差异,实现气体轻上升,液 体重下降的一次分离状态。然后通过气 体捕集器,将气泡中携带的油滴进行二 次分离。同时将进入液体中的气泡经过 疏流作用,实现液体中的气泡的二次分 离。油和水的分离,给予一定的停留时 间,油水依靠密度差异实施重力沉降分 离。在液流进入到油气水三相分离器之 前,给予油井出油一定的破乳剂的用 量,促使乳化油中的油和水实现一次的 分离。能够将原油中的游离水和部分乳 化水分离出来,通过油气水三相分离器 的作用,降低了原油的含水率。在油田 生产实际中,将高含水原油变为低含水 的原油,最终经过电化学脱水,获得合 格的原油,促使原油的含水达到行业标 准的规定。 二、油气水三相分离技术措施 油气水三相的分离是油田油气集输 生产的核心,将油井产物进行气液的分 离,油水分离和油气分离,同时将分离 处理的油气水进一步净化处理,得到合 格的产品,完成油田生产的任务。 1.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结构的升级改 造。结合油田生产现场的实际状况,对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运行状况进行分 析。为了提高油气水三相分离处理的效 率,对分离器的结构进行有效的改造。 如采取入口的蝶形板入口分流器,降低 液流的速度,提高分离处理的效果。嵌 入式分离方式的应用,实施部分的分离 处理,新型集液器的研制,大幅度提升 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运行效率,为油田
油气水分离技术系统讲解
![油气水分离技术系统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abc9b7c77da26925c5b070.png)
• 采用三级分离得到的天然气量少,重组分在气体中的比
例小。
• 采用三级分离能充分利用地层能量,减少输送成本。
• 由于增加了原油加热器,使原油流动阻力增大,压力损
失增加,所以在一级分离器出口处,增加了一台输油泵, 以提高原油的压力,保证了原油在最佳的分离压力下进 人第二级分离器,提高分离效果。
36
2、立式分离器
卧式分离器和立式分离器在油气田广泛 采用作为油气分离的主要设备。
适应流量和油气比范围大;
压力、温度范围较宽;
结构简单。
37
3、其它分离器
• 球形分离器; • 卧式双筒分离器; • 旋风分离器; • 过滤分离器。
38
(1)球形分离器
从承受压力的观点来看,球形分离器可能 是非常有效的。但是由于具有受限制的波动容 量和制造难度大,它在油气田设施上通常不被 采用。
39
(2)卧式双筒分离器
适用液体流量小的工况;有利于排污;制造 难度增大,建设费用较高。
40
(3)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的原理主要依靠油气混合 物作回转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油气分离。 处理量大、结构简单,可除去5μm 以上的液滴; 但它对流速很敏感,要求处理负荷 相对稳定,常作为重力式分离器的 入口分流器。
44
第三节 油气两相分离器
• 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 两相分离器的内部构件
• 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45
一、分离器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9
渤中34-2/4E油田油气分离系统的特点
• 只经过两级油气分离; • 在一级和二级油气分离器前都安装了原油
加热器,用以提高原油的温度;
油气分离器结构工作原理
![油气分离器结构工作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d8da0f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d.png)
油气分离器结构工作原理油气分离器是石油工业以及其他类似工业领域中使用的一种设备。
它主要用于将管道输送中的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使得气体和液体分别排出,以及确保流体系统的运行安全。
分离器通常采取多种不同的结构形式,每种结构形式都有其工作原理和功能特性。
本文将重点讲解油气分离器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主要适用范围。
一、油气分离器的结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容器和分离单元。
容器通常采用圆筒形或椭圆形设计,主要用于将分离单元放置在其中以及提供一个排出气体和液体的空间。
分离单元则采用各种结构形式,以满足不同的分离需求,例如:平板分离器、旋转分离器、筒式分离器和圆锥形分离器等。
1.平板分离器平板分离器结构简单,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油气分离器。
它主要由两个平板组成,一面是液面,另一面是气面。
液体通过重力沉淀达到分离作用,而气体则通过上方的排放管排放出去。
由于平板分离器并不能完全将油气分离,其行业应用范围已经逐渐受到限制。
2.旋转分离器旋转分离器结构以圆柱体为主体,内部安装数个不同高度的旋转板,液体在高速旋转的作用下产生惯性力,被迫沉淀到分离仓室,而气体则从顶部排出。
由于其高效的分离作用,旋转分离器在化工、石油等行业应用广泛。
3.筒式分离器筒式分离器类似于旋转分离器,外部结构是一个圆柱体,内部则是由多个套壳堆积而成的细长筒状结构。
液体通过筒壳自上而下流入内部,随着重力的作用渐渐沉淀完成分离,而气体则从顶部排出。
筒式分离器用于处理高含水率的油气混合物,可以有效处理出持续高含水率或带泥沙的油气混合物。
4.圆锥形分离器圆锥形分离器也称为旋转分离器,容器一般采用圆锥形或圆柱形,内部根据不同的需求来确定分离单元的类型。
通过高速旋转的作用,油气混合物在沿着分离单元缓慢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完成沉淀,最后经过分离器的排放管分别排出气体和液体。
圆锥形分离器具有高效、可靠以及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很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二、油气分离器的工作原理油气分离器主要是通过重力和离心力的作用来将油气混合物分离开来。
油气田的油水分离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油气田的油水分离方法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e2af05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db.png)
油气田的油水分离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油气田是指地下埋藏着大量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特定区域,为了将其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有效地开采出来并得到利用,需要进行油水分离处理。
油水分离是指将从井口产出的含有石油和水的混合液体进行分离,以获得纯净的石油产品。
在油田开发过程中,正确选择和应用适当的油水分离方法对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概述开始,详细介绍了常见的油水分离方法,包括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膜分离法。
每个方法都会阐述其原理、工作过程、应用领域与限制,并探讨其未来发展趋势和改进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各种方法进行总结,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油水分离方法,并对这些方法的优缺点进行评估。
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和探讨, 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选择适合特定情况下的最佳方法的考虑因素。
同时,本文还将展望未来油水分离方法的发展方向,为油气田开采提供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技术支持。
2. 油水分离方法概述2.1 定义和背景油气田开发中,由于地下储层中含有大量的油气和水,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分离,以便提取纯净的油气资源。
油水分离是指将混合油水体系中的石油和水分离出来的过程。
该过程是油气田开发工艺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2.2 常见的油水分离方法目前,常见的油水分离方法主要包括重力分离法、离心分离法和膜分离法。
重力分离法:利用不同密度的石油和水之间的差异,通过设置合适的装置(如沉降池或旋流器)使两者自然分层。
石油会浮在上部,而水则处于底部。
离心分离法:通过旋转设备(例如旋转式离心机),利用不同密度物质在受到向心力作用时产生不同反应速度这一原理进行分离。
由于石油和水之间密度差异较小,在高速旋转下可实现有效的物理分层。
膜分离法:利用特殊的膜材料,通过渗透、吸附和筛分等作用对石油和水进行分离。
通过选择合适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高效的油水分离。
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
![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https://img.taocdn.com/s3/m/499a298b783e0912a3162aa7.png)
第三章原油和天然气的分离1、相平衡常数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2、影响平衡气液相比例和组成的因素是什么?。
3、二元体系的相特性与一元体系的相特性有什么不同?4、多元体系的饱和蒸汽压与一元体系相比有什么特点?5、对两种纯组分构成的物系,进行平衡计算时是否可用手工精确计算,是否必须用状态方程?6、简述二元体系的相特性。
7、各国油田的油气分离压力一般总在4〜5兆帕以下。
请简述原因。
8、为什么在远高于甲烷临界温度的油藏温度下,还能全部或部分液化?9、甲烷的临界温度为190.7K,在地面分离条件下,它能否存在于原油中?并解释原因。
10、简述等温降压反常冷凝的概念。
11、简述等温升压反常气化的概念。
12、简述等压降温反常气化的概念。
13、简述等压升温反常冷凝的概念。
14、试分析烃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
15、试推导泡点、露点方程。
16、什么是会聚压?会聚压的大小说明了什么?画图说明。
17、在T〜P坐标系中画出C[〜C2和5〜C3二元混合物的会聚压〜温度曲线,并简要说明会聚压与组成的关系。
18、一次分离分出的天然气所含重组分较多级分离分出的天然气所含重组分多得多,但多级分离所得原油的密度反而较一次分离为小,试解释原因。
19、分离方式有哪几种,油田一般采用的是哪种?20、多级分离较一次分离有哪些优点?试解释其原因。
21、简述分离级数的选择原则。
22、请问在油气分离作业中怎样是“一次分离”,怎样是“多次分离”和“连续分离”?油田上多采用哪种方法?并请说明不同方法产生分离效果差异的原因。
23、请说明油气分离多采取什么方式进行,其工艺流程如何组织?为什么?24、判别油气分离效果主要是用最终液体收获量和液体密度来衡量的。
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有哪些?25、画图说明卧式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组成,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26、画图说明立式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组成,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27、画图说明卧式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的结构组成,并简单说明其工作原理。
原油分水器分水工艺原理
![原油分水器分水工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b3b55596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9.png)
原油分水器分水工艺原理㳀论摘要:原油分水器是油田进入中高含水阶段为减轻原油外输压力、降低原油外输加热能量消耗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设备。
本文从其结构入手,分析了分水器的工作原理,并结合现场生产实际,提出了达成分水指标的各项工艺要求以及操作分水器的关键点。
关键词:分水器;工艺原理;工艺要求引言:拙文以西北油田某采油厂计转站为解决原油外输液量上的压力,同时为下步提液上产创造条件,投产分水器为背景,结合投运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从设备结构、工艺要求、操作要领到分水指标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并在实践的基础上,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力求为分水器在现场使用积累更多的经验,以期分水器在更多的场景运用提供借鉴。
一、分水器分水器最核心的作用是将各油井生产的原油进行油气水三相分离,分离出的伴生气通过集气管网外输联合站或轻烃站集中处理,分离出的水进入蓄水罐或系统管网为各类注入井提供水源,分离后的油经加压加热输送至联合站。
这样经过初步分离后,极大地减轻了油田因上产措施致液量骤升给各计转站泵输带来的巨大压力(每日外输量远远大于各站当初的设计转运能力,这给每个站安全运行都埋下了非常大的隐患),同时随着外输量的下降,用于加热的加热炉燃气消耗显著下降,对节能降耗、实现低碳绿色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图1 分水器二、分水器工艺原理分水器主体结构大致分为三段四舱的卧式罐体。
首段为油、气、水分离舱段,集油汇管来液经分离装置上部切线进入,在离心力及重力的作用下,油、气、水完成初步分离,混合液中分离出的气穿越装置顶端捕雾器汇入伴生气出口管线,联入去轻烃站的伴生气系统。
油经分离舱顶部出油管进入分水器前端油舱。
分离出的水从底部进入分离汇管(俗称斜管)对水进行二次分离。
在分离汇管中一部分在水中的浮油(粒径>100µm)及分散油(粒径在10~100µm)在重力作用下进一步分离,分出的油从分离汇管顶部集油管进入油舱,水通过分离汇管底部出水管进入分水器中端,正常情况下,此时水中含少量的乳化油(粒径<10µm)及溶解油(粒径<1µm,有的可以小到几nm),加入一定浓度的破乳药剂对水中少量的乳化油进行破乳,由分离汇管过来的水在分水器中间段再次分离,分离出的油由顶部的溢流口进入油舱,最后分离出的水经过水堰管入水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油气水分离工艺设计四、分离器的类型1. 分离器的分类油(气)田上常用的分离器, 按其外形分主要有立式和卧式两种; 按功能分有气液两相分离器和油、气、水三相分离器等;按操作压力可分为负压(<0.1MPa)、低压(<1.5MPa)、中压(1.5~6.0MPa)和高压(>6.0MPa)分离器等。
下面对分离器的型式和内部结构作简单介绍。
2. 立式分离器图2-3-16为立式分离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
图2-3-16 立式分离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立式分离器一般用于处理高气液比的油气混合物,如用作气体洗涤器、分液罐等, 以便除去大量气体中所含少量液体。
立式分离器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混合物由侧面进入分离器, 经入口分流器使油气得到初步分离, 液体向下沉降至分离器的集液部分, 析出所携带的气泡后经液控阀流入管线;经入口分流后的气体向上流向气体出口, 气体所携带的较重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集液部分; 较小的液滴经出口捕雾器碰撞聚集后进一步脱除, 然后气体流出分离器。
3. 卧式分离器卧式分离器多用于液气比较高的情况,像原油分离器、缓冲罐等。
分离器的内部结构如图2-3-17所示。
图2-3-17 一般三相分离器的简单结构示意图1—三相流体入口;2—挡板;3—气相整流件;4—填料或防浪板;5—捕雾器;6—气出口;7—下液管;8—溢流堰板;9—防涡器;10—水出口;11—油出口流体进入分离器,经过入口分流器后气、液的流向和流速突然改变, 使气液得以初步分离。
气体水平地通过液面上方的重力沉降部分, 被气流携带的液滴在此部分靠重力沉降至气液界面, 未沉降至液面的粒径更小的液滴在出口捕雾器碰撞聚集成大液滴, 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至集液部分。
经过初步分离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分离器的集液部分, 集液部分需要有一定的空间, 使液体流出前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对于两相分离器, 足够的停留时间可以使原油中气泡升至液面并进入气相;对于三相分离器, 足够的停留时间除使油中气泡析出至气相外, 还可以使油中水滴沉降至水层, 水层的油滴升至油层, 然后再通过控制阀流出分离器。
油气界面的高度一般控制在(1/2~3/4)D之间。
为了提高脱水效果,容器内部一般加设填料。
填料的形式有斜板、波纹板,或填料和斜板合一等。
油水混合液流过这些填料时,可使水滴吸附其表面,在液体的剪力作用下破坏水滴表面张力,使水滴易于聚结;同时,顺着填料下沉,缩短沉降时间。
有的分离器气相也设置填料。
由于气相主要是分出液体,填料可能与油水分离段的填料不同。
填料段一般设置1~2段,如果太多,不经济,且占去较大的分离空间。
根据填料和波纹板的功用,它们应满足以下要求:a. 具有良好的润湿性,混合物流经其表面时,水滴(或油滴)易于吸附;b. 能长期使用,不易破碎,并不与油、水发生化学变化;c. 来源广,价格低廉。
对于用于浮式生产储油设施上的分离器,由于波动原因必须考虑增加内部防浪设施稳定界(液)面。
比较简单的办法是采用防浪板,如图2-3-17所示,有时填料兼作防浪板。
防浪板的多少根据分离器分离段的长度来定。
3. 高效三相分离器高效三相分离器一般为卧式分离器,图2-3-18是典型的高效三相分离器。
高效三相分离器是通过合理的内部结构设计,利用机械、热和化学等技术,使原油达到高效分离的容器,与同尺寸的普通分离器相比,处理量大,脱水效果好。
由于其内部结构复杂,一般用于处理高密度、高粘度的原油。
高效三相分离器在设计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1)设计预脱气室。
气液分离仅靠重力,需要的空间较大,也就增大了分离器的尺寸。
高效分离器设置气体预分离室(如图2-3-18所示),可以预分离出大部分气体,减少了沉降分离室的气液分离空间,同时保证了液面的稳定。
(2)高操作液面。
由于沉降分离室的气液分离空间减少,高效三相分离器操作液面就可设计相对较高,一般在3/4D左右,与同尺寸的普通分离器相比,就增大了处理量。
(3)原油“水洗”预分离。
高效分离器中预脱气后的原油直接进入油水预分离室的水层,水洗除去其中的杂质,同时利用油在水中上浮快、破坏油包水滴稳定性的原理“水洗”原油,提高油水分离速度。
(4)设计整流段。
液体紊流会严重影响分离效果,设计整流段可以尽量保证液体稳定流动,减少了返混,提高分离效率。
(5)采用高效填料。
一般高效分离器的气、液分离室都设置高效填料,减少油滴、水滴上升或沉降的时间。
填料越好,分离效率就越高。
(6)稳定可调的界面控制。
利用“U”形管原理控制界面可保持油水界面稳定;通过外部调节器可方便地调节油水界面,适应油田不同时期的生产调节需要。
(7)油相加热,减少热负荷。
为了减少热负荷,有些在内部设置加热盘管,仅加热油相,既提高了效率,又减少了热负荷,甚至取消入口加热器,但结构复杂。
此外,设计适宜的操作温度、选择高效的破乳剂,也是高效分离器真正实现高效分离所必不缺少的外在因素。
五、分离器的设计计算1. 一般分离要求分离器设计时一般要求粒径大于100μm的液滴直接从气体中分离出来, 小于100μm的液滴一般利用碰撞作用完成碰撞分离, 常用的是网垫除雾器。
网垫除雾器可以从气流中除掉99%的直径大于10μm的液滴,使气体的带液量不超过50mg/m3。
而对于三相分离器, 则希望尽可能多地除去油中自由水(一般希望分离器能将0.5mm粒径的水滴从油中分离出来), 同时使分出的自由水中含油率也降至2000mg/L以下;而脱水原油的含水量则是根据流程的分离级数、原油性质、分离要求以及实验结果或经验而定。
下面从气体中分出油滴、原油中析出气泡以及油、水分离三个方面说明分离器的设计计算。
2. 从气体中分离油滴的计算混合井流经分离器入口分流获得初步分离后, 携带大量油滴的气体进入沉降部分, 气速突然减慢, 油滴在重力作用下开始加速下沉, 随着油滴下降速度的加大,其所受气流阻力越来越大。
当油滴所受合力为零时, 开始匀速下降。
显然, 油滴沉降分离至集液部分所需时间应小于气流把油滴带出分离器所需时间, 所以均匀沉降速度的大小关系到能否把油滴从气流中分离出来。
从气体中分出油滴的计算首先应计算油滴沉降速度。
计算沉降速度时, 一般取液滴直径极限为100μm, 且假设:(1)油滴为球形, 在沉降过程中不碎也不与其它油滴合并;(2)油滴与油滴、油滴与器壁及其它构件间没作用;(3)油滴在分离器的沉降速度是稳定的, 任一点流速不随时间变化;(4)作用在油滴上的合力为零, 油滴沉降速度不变。
根据以上假设, 按流态推荐选用以下计算公式:层流区: gg L o o g d W μρρ18)(2-=公式2-3-3式中: o W --油滴均匀沉降速度, m/s ;d o --油滴直径, m ;ρL--油滴的密度, kg/m 3;ρg —分离条件下气体的密度, kg/m 3;μg --分离条件下气体动力粘度, Pa •s 。
过渡区:286.0428.0714.0143.1714.0)(153.0ggg L oo d g W ρμρρ-=公式2-3-4紊流区:5.0)(74.1⎥⎥⎦⎤⎢⎢⎣⎡-=g g L o o gd W ρρρ公式2-3-5为判断某一直径的油滴在给定的分离条件下处于什么流态区, 引入阿基米德准数Ar:23)(ggg L o g d Ar μρρρ-=公式2-3-6求出Ar 后按表2-3-15查出雷诺数Re, 即可按流态选用油滴沉降速度计算公式。
表2-3-15中ggo o d W μρ=Re 。
表2-3-15不同流态下Ar-Re 关系 --摘自参考书目[5]为850kg/m 3, 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7, 工作温度为20︒C 时, 不同压力下的油滴直径和沉降速度 的关系。
图2-3-19 不同压力下油滴沉降速度--摘自参考书目[5]使用图2-3-19时, 若原油密度、气体相对密度、工作温度与图表不符时, 其修正系数见表2-3-16和表2-3-17。
当原油密度不是850kg/m 3, 将影响()(g L ρρ-一项, 按比例修正即可。
表2-3-16 气体相对密度修正系数--摘自参考书目[5]表2-3-17 温度修正系数--摘自参考书目[5]以上介绍的是沉降速度的计算办法, 具有一定沉降速度的油滴能否分离出来, 还要看分离器的型式和分离器重力沉降部分中气体的流速。
下面介绍一下气体流速的计算。
(1)气体的允许流速立式分离器中, 气流方向与油滴沉降方向相反。
因此, 油滴能够沉降的必要条件是:油滴的沉降速度W o必需大于气体流速W g, 即W o > W g。
卧式分离器, 气流方向与油滴沉降方向垂直, 因此, 油滴能够沉降至集液部分的必要条件是:油滴沉降至集液部分液面所需时间应小于油滴流过重力沉降部分所需时间,即:e WghWo>或WgWohe<e-- 重力沉降部分的有效长度, 即入口分流器至气体出口的水平距离(m), 一般取为圆筒部分长度的0.6~0.8倍;W g -- 气体流速,m/s;h -- 油滴沉降高度,m,一般为(14~12)D。
为使问题简化,推导油滴沉降速度时作过若干假设, 实际情况较复杂,与假设情况出入较大,但理论上尚无完善解决方法,考虑到以上原因,求取允许气体速度(W gv)时可利用下列公式:立式分离器中:W gv = 0.7 Wo 公式2-3-7卧式分离器中:W gv = 0.7eWoh公式2-3-8当h = 12D时,W gv = 0.7DWe02公式2-3-9 W o--粒径为100μm的油滴沉降速度,m/s。
初步计算时, 气体的允许流速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W gv = Kg gL ρρρ-m/s 公式2-3-10式中系数K的选取按表2-3-18选取,也可参考雪夫龙设计手册中更详细的参数值。
表2-3-18 系数K与分离器质量的关系--摘自参考书目[4]h--油气混合入口至液面的距离; l e --油气混合物入口分流器至气体出口的距离;对于有效长度超过3米的卧式分离器, 确定气体允许流速时应引入修正系数Ko, Ko = (1e /3)0.52。
(2) 除雾器的适宜气速Wg网垫除雾器的适宜气速Wg 是分离条件下液体密度和气体密度的函数, 经验公式如下: ggL KWg ρρρ-=m/s 公式2-3-11式中K 取0.107求出Wg 后, 可按分离条件下气体流量确定垂直于气流方向的除雾网面段。
除雾网的厚度一般取100~150mm, 即可除去99%的10~100μm 的油滴, 压降一般为245~490Pa 。
3. 从原油中析出气泡的计算影响原油中析出气泡的主要因素有:(1)原油粘度。
粘度愈大, 原油中夹带气泡愈不易浮至液面, 造成含气量大;(2)原油在分离器中停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