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边境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8°石油词典97′至42°31′,东经102°49′至105°43′之间,总面积为3.4万平方公里。
阿拉善左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阿拉善左旗地势南高北低,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常年风力较大。
境内以沙漠、戈壁、草原等多样的自然景观而闻名,同时也是草原文化、牧民生活和草原风情的代表地区之一。
阿拉善左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风光,包括大漠风情、高山草原、湖泊、沙丘、森林等。
其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阿拉善大漠,它被誉为“南大漠、北塞外”,是中国三大沙漠之一。
这里的大漠风光绵延无垠,沙丘起伏连绵不绝,被誉为“中国的撒哈拉”。
除了大漠,阿拉善左旗还有壮观的苏尼特右旗扎木河国家级大草原、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库布齐沙漠等著名景点,它们以广袤的绿色草原和沙漠风光而闻名于世。
此外,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多种珍稀濒危物种,如野生动物黑麂、鹿、鹤等。
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完整,是座自然生态博物馆。
阿拉善左旗还有丰富的人文资源,这里有着悠久的蒙古族文化,蒙古族是阿拉善左旗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独特的民俗风情。
每年的蒙古族传统节日,如那达慕大会、白月亮节等都是当地重要的庆典和文化盛会。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蓬勃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这里的国际交流和人口流动也逐渐增加。
阿拉善左旗的旅游景点和特色文化已成为吸引国内外游客的重要资源,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尽管阿拉善左旗在旅游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如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模式、生态环境保护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规划,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护好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是中国西北地区著名的金矿床之一。
该金矿床地质特征独特,找矿标志明显,其开发潜力巨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勘探工作提供参考。
一、地质特征1.地质构造额济纳旗古硐井金矿地处阿拉善盆地西部,为典型的内陆盆地-断裂-岩浆活动矿床。
区内构造地貌特征鲜明,主要构造有罗布泊断裂带和额济纳花海—罗布泊地区的南北向走向大断裂带。
这些断裂构造在区内发育有较为复杂的构造活动,为金矿的形成及成矿条件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2.地质岩性该矿床主要富集在地层接触带,矿石呈脉状产出。
矿脉产于中生代花岗质岩浆岩和构造岩组成的岩浆热液脉。
金矿床以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为主,伴生有斑岩矿、辉钼矿、碳酸盐化物矿和硫化物矿。
矿体多以细颗粒与粒状为主,呈网状、块状和簇状分布。
3.地质构造变形矿区地层结构复杂,存在明显的褶皱和断裂构造,地层产状弯曲,断裂变形严重。
由于区内地质构造变形较为明显,金矿床产出在断裂带、褶皱和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殊的地质环境,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4.成矿作用古硐井金矿为典型的花岗质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主要成矿作用是岩浆热液和断裂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区内大规模的花岗岩中释放的金属元素和深沉积层中复合流体的混合作用,通过断裂构造和岩浆热液的作用,形成了金矿床。
二、找矿标志1.构造找矿标志断裂和褶皱构造是金矿床形成的最主要构造因素。
在矿区周边地质构造条件复杂,具有多期构造活动的特点。
在地质调查和勘探中,需要重点关注构造的发育程度、构造带特征、构造作用类型等,以确定金矿床的形成条件及产状特征。
2.地质岩性找矿标志岩性是决定金矿床成矿作用和矿体类型的重要标志。
在地质勘探中,需要通过岩性的分析和鉴定,找出区内石英脉和石英角闪岩矿化较为发育的地段,以确定矿床产出的位置和规模。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概况阿拉善盟国土资源局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阿拉善台地,地势东高西低。
地貌形态以戈壁、沙漠、低山、丘陵为主。
从地质学角度看,阿拉善盟地处中亚蒙古地槽与华北地台的结合部位,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发展史,形成了独特的阿拉善弧形构造带,区内地层发育、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
位于阿拉善盟的北山成矿带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全国重点金属找矿地区之一,被中国地质调查局列为重点找矿靶区,也是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重点投放地区之一。
阿拉善盟矿产资源具有矿种齐全、分布集中、配套程度高,部分矿产资源储量大、质量优,非金属矿产丰富且有特色,共、伴生矿产多、潜力大等特点。
截止目前,已发现矿产84种,小型以上矿床266处(大型19处,中型30处,小型217处)。
查明资源储量的矿产47种,进入全区资源储量表的由28种,其中6个矿种保有储量居全区前十位。
已查明的优势矿产主要有:煤、湖盐、芒硝、铁、金、钼、铜、石墨、石膏、萤石、饰面花岗岩、膨润土、水泥灰岩、制碱灰岩、冶镁白云岩、硅石等,这些矿产为全盟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一、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阿拉善盟矿产资源种类繁多,资源潜力巨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了全盟工业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盐化工、煤化工、铁矿和有色金属、贵金属等开采及选冶为主的工业体系,依托湖盐、煤炭、芒硝、铁、金等矿产资源优势,现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金属钠、高纯钠、靛蓝生产基地以及国家重要的湖盐生产基地、无烟煤生产基地。
矿业经济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
(一)勘查现状截止目前,完成了覆盖全盟的1∶20万区域地质、水文地质调查、1∶50万航磁测量和1∶100万布格重力调查以及部分矿产地的勘查工作;完成了1∶20万区域重力测量3.06万km2,完成了1∶20万区域化探扫面18.89km2,1∶5万化探普查1561 km2,1∶5万区域地质调查面积0.98km2,1∶5矿产调查1.86万km2(正在实施的1∶5矿产调查4万km2)。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
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自然地理阿拉善左旗地处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内陆区东缘。
现代地貌类型在第三纪全部形成。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平均海拔在800~1 500米之间,全旗最高点是东南部贺兰山区的马蹄坡,海拔3 556米,最低点在北部银根苏木境内,海拔742米。
境内山脉高耸、沙漠绵亘、丘陵起伏、戈壁无坡、交错分布,构成一幅复杂多样的地貌景观。
按其特征大体可分为贺兰山山区、阴山余脉—乌兰布和沙漠区、腾格里沙漠区和中央戈壁区。
第一节贺兰山区贺兰山区位于旗境东部和东南部,以贺兰山山脉为主体,包括山前冲积扇、洪积扇及其前沿倾斜平原和低山丘陵。
分布在宗别立、木仁高勒、巴彦浩特、布古图、巴润别立、厢根达来和嘉尔嘎勒赛汉等苏木(镇)境内,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高度 2 000米。
贺兰山地理座标北纬38°07′~39°30′,东经105°20′~106°40′之间。
贺兰山东靠银川平原西侧,地形险要,呈南北走向。
其东北端起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乌达区,与阴山山脉对峙,南至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沙坡头,与秦岭相望,绵延250公里,东西宽30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 700米,相对高度700米,主峰达郎浩饶(汉名马蹄坡),屹立于山脉中段,海拔3 556米,贺兰山在旗境内长达86公里,山体最宽处12.5公里,在木仁高勒苏木境内;最窄处仅5公里,在巴润别立镇境内三关处;面积为763.4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0.96 %。
中生界以来,在东西向挤压力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南北走向的褶皱和冲断,贺兰山亦属此类。
它阻挡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冬春季削弱了来自西北的寒流,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平原、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的天然屏障,是中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中国夏季风影响范围的西界、中国内外流区域及年降水量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重要分水岭、荒漠与非荒漠区的自然分界线。
贺兰山属旱山区,年降水量仅300毫米,受内外引力作用久经风化剥蚀,山体多由风化石和黑青石构成。
阿拉善盟生态环境现状及建设措施
阿拉善地区位于中国西北荒漠区东部,自然条件极为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敏感程度高,存在气候干旱、沙尘暴频繁、地下水位下降、水质变差、水资源短缺、植被严重衰退、草地面积缩小、绿洲萎缩、沙漠化土地扩大、生态难民增多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阿拉善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给予了充分的资金与技术支持,用于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治理与恢复。
生态环境关系社会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及时掌握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阿拉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及促进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自然环境概况1.1地理位置阿拉善盟处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北纬37°24′~42°47′,东经97°10′~106°52′),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盟。
境内东西长800km 、南北宽400km ,总面积约27万km 2,平均海拔为1000~1400m 。
阿拉善盟东北与巴彦淖尔盟、乌海市相接壤,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隔贺兰山相望,西南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国境线长达734.71km 。
1.2地貌条件阿拉善盟地域十分辽阔,地势呈现出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走势,由南向北逐渐平缓。
全境由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三大沙漠贯穿,形成了总面积约为8万km 2的阿拉善沙漠。
北部为蒙古高原,东、南、西三面由贺兰山、合黎山、首乌山及马鬓山封闭环绕形成了阿拉善内陆高原盆地。
自南向北由狼山余脉、罕乌拉山和雅布赖山斜插,将高原分割为沙漠、戈壁、山地、湖盆、平滩等不同地貌类型。
1.3气候条件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内陆腹地,远离海洋。
海洋湿润气流被周围的群山阻隔,无法进入,进而形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该气候区的特点为降雨稀少、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风沙肆虐、异常干旱。
全盟年平均气温为6.0~8.5℃;年平均降雨量为40~200mm ,由于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降雨多集中于7—9月,且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平均蒸发量为2866.9mm ,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日照时数高达3300~4700h/a ,年太阳总辐射量为615.32~690.67kJ/cm 3;境内风大沙多,风向多为西北且集中在冬、春季,风期长达5~6个月,平均风速为2.9~5.0m/s ,沙尘暴日数为9~12d 。
红碱淖讲解词
红碱淖讲解词红碱淖是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盐湖,也是中国最大的含钾盐湖之一。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红碱淖的由来、地理特征、生态环境和开发利用情况。
一、红碱淖的由来红碱淖是在地壳运动和地貌演变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
在地质上,它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境内,地处大漠深处,是一个内陆盆地。
由于长期的干旱和高温条件,湖泊周围的水分蒸发速度快,导致了盐碱地的形成。
而红碱淖之所以得名,是因为湖水呈现出红色和碱性的特点。
二、地理特征红碱淖是一个面积广阔的盐湖,总面积达到了近2000平方公里。
湖泊的周围是一片广袤的沙漠,景色十分壮观。
红碱淖湖水呈现出红色,这是因为湖底富含铁质,通过湖水的氧化作用形成了红色。
同时,湖水的PH值高,呈碱性,因此得名红碱淖。
湖泊周围的盐碱地比较广泛,土壤质量较差,植被稀疏。
三、生态环境红碱淖地处内蒙古干旱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湖泊周围的植被主要是耐旱的灌木和草本植物,植被覆盖率较低。
由于土壤质量差,导致植物生长受限,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
然而,由于红碱淖盐碱地的特殊环境,一些特殊的植物和动物适应了这里的生存条件。
例如,一些适应高温和盐碱地的植物如碱蓬、碱蒿等,以及一些适应干旱环境的动物如蛇类、蜥蜴等。
四、开发利用情况红碱淖盐湖的盐碱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包括钾盐、硼砂、镁盐等。
这些矿产资源对于农业、化工、建材等行业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同时,红碱淖盐湖还具有旅游开发的潜力。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特色景观,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旅游设施和服务,希望能够将红碱淖打造成一个知名的旅游胜地。
总结:红碱淖是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个盐湖,地处干旱地区,湖水呈红色,具有碱性。
湖泊周围的植被稀疏,土壤质量较差,但适应了特殊环境的植物和动物仍能生存。
红碱淖盐湖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潜力,对当地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希望红碱淖的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与利用,同时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态环境和旅游体验。
内蒙古阿拉善盟二道岭矿区天荣煤矿地质及煤质特征浅析
内蒙古阿拉善盟二道岭矿区天荣煤矿地质及煤质特征浅析摘要:天荣煤矿位于内蒙古阿左旗宗别立镇,本文通过对该煤田地质特征及煤质进行分析,认为含煤地层为侏罗系延安组,可采煤层3层,其中,均为稳定煤层。
煤类为低硫、低灰、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总体构造为向斜,其东南翼为煤矿主体,地层北西倾单斜,浅陡深缓,倾角8-58º,断层少;其北西翼总体南东倾,倾角6-38º,有次级褶曲,断层较发育,总体构造属中等类型。
煤矿含水层富水性弱,属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类型;煤矿为高瓦斯矿井,邻近煤矿有煤层自燃现象。
关键词:天荣,地质,煤质特征1区域地质核实区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大区晋冀鲁豫地层区鄂尔多斯地层分区贺兰山-桌子山地层小区,新生代地层属阿拉善地层区潮水地层分区。
区域内主要出露地层为中太古界集宁群,寒武系张夏组、炒米店组,奥陶系马家沟组、拉什仲组,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三叠系二马营组、延长组,侏罗系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第四系更新统。
区域构造处于中朝准地台鄂尔多斯西缘拗陷带贺兰山台拗。
自长城纪至侏罗纪是一个沉降较深的地带,尤以晚石炭世-晚三叠世为甚,上石炭纪-侏罗纪时期的沉积厚度4000-5000m。
早期燕山运动虽未产生地层间的不整合,但使侏罗纪的沉降减少,中期燕山运动使前白垩系产生了北北东向复式褶皱及断裂,工作区内的矿区构造形式即由此控制。
在区域上岩浆岩总体不发育的情况下,二道岭矿区是受深部隐伏岩体影响的一个特例。
燕山期形成的基性火山岩在东近邻的汝箕沟矿区有出露,属地幔成因的基性岩。
二道岭矿区及相邻的汝箕沟矿区延安组煤层的煤化程度显著高于邻区呼鲁斯太、石炭井的山西、太原组煤层,煤种为无烟煤。
此种异常表明该含煤地层经受了隐伏岩浆体的热变质作用。
2矿区地质2.1地层核实区内赋存地层为三叠系延长组,侏罗系延安组、安定组,其中出露地层为安定组下段,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1)三叠系延长组:井田范围内出露该地层上部第四、第五岩组。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
了解中国最大的沙漠阿拉善沙漠沙漠,是人们传统意义上对干旱、贫瘠、植被稀少的地区的称呼。
而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便是阿拉善沙漠。
阿拉善沙漠位于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与甘肃省交界处,北起中蒙边界,南至黄河,东至阴山,西抵腰石山,总面积约为亩700万。
一、地理特征阿拉善沙漠地势高低不平,起伏较大,但整体上呈倾斜与倾斜的横向地貌特征。
大部分地势较高,西南逐渐降低。
同时,沙丘和连绵不断的沙地也是阿拉善沙漠的典型地貌特征。
阿拉善沙漠昼夜温差大,在白天,气温可高达40摄氏度以上,而晚间则可能降至摄氏零度以下。
此外,由于缺水和少雨,阿拉善沙漠的降雨量也较为稀少。
然而,尽管这里的气候条件恶劣,但阿拉善沙漠却拥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阿拉善沙漠虽然地处边远偏僻之地,但仍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在植物方面,云杉、胡杨、碱蓬和蒿藜等幸存的植被种类属于此地区的特有物种。
而在动物方面,狐狸、野兔、沙狐狸、鹿、羊等常见动物则是阿拉善沙漠的代表性物种。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阿拉善沙漠还有广泛的独特生态现象。
例如,某些植物采取了极端节约用水的策略,如蓬莱的荒漠柳化柳,它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生长。
此外,在沙丘上,常常能够见到风蚀杆、沙秆和干河床等特殊的地质景观。
三、人文历史遗迹阿拉善沙漠作为中国最大的沙漠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阿拉善沙漠地区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也是中蒙交流的重要通道。
在阿拉善沙漠中,有着许多重要的历史遗迹。
例如,莫高窟就是世界上保存最为完整的佛教石窟艺术宝库之一。
这些石窟内壁镶嵌着精美的壁画和雕塑,是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的重要依据。
此外,阿拉善沙漠中还有着众多的古代遗址,如扎金花遗址、柏林哈拉太阳神山遗址等。
这些古代遗址为我们揭示了这片沙漠地区悠久的历史与文化。
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在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对阿拉善沙漠的生态保护也愈发重视。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动,致力于保护沙漠生态环境,如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等。
阿拉善盟白城简介介绍
地方文化活动与节日庆典
传统节日庆典
白城的传统节日庆典非常丰富,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春节等。这些庆典活 动不仅展示了当地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增进了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地方文化活动
白城还举办了各种地方文化活动,如文化周、民俗文化展览等。这些活动为当 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平台。
THANKS
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白城文化的一大亮点。
03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包括蒙古族的传统婚礼、宗教仪式等。这
些民俗文化已经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白城文
化的一大特色。
体育事业发展状况
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阿拉善盟白城加大了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修建了多个体育场馆、健身房等设 施,为当地居民提供了良好的运动条件。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
阿拉善盟白城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牧业为主,其中畜牧业 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和应用 ,农牧业生产效率逐步提高。
第二产业
该地区的第二产业以工业为主导,其中能源、化工、制造 等产业较为发达。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的 增长,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第三产业
的绝佳去处。
戈壁与绿洲
白城地区的戈壁与绿洲景观也十 分独特,可以领略到干旱与湿润
地区的自然过渡。
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遗址
白城地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 址,如居延汉简、黑城遗址等, 这些地方见证了白城的历史变迁
和文化积淀。
民俗文化
白城的民俗文化也十分丰富,包括 蒙古族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等,这 些文化资源为白城的旅游增添了特 色和魅力。
05
教育科技
教育体系
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阿拉善盟地理环境
气候概况
阿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为内陆高原,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冬寒夏热,四季气候特征明显,昼夜温差大。
年均气温摄氏6--8.5℃,1月平均气温-9--14℃。
极端最低气温-36.4℃;7月平均气温22--26.4℃,极端最高气温41.7℃。
年平均无霜期130--165天。
由于受东南季风影响,雨季多集中在七、八、九月。
降雨量从东南部的200多毫米,向西北部递减至40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则由东南部的2400毫米向西北部递增到4200毫米。
年日照时数达2600-35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147--165千卡/千方厘米。
多西北风,平均风速每秒2.9--5米,年均风日70天左右。
地形地貌
阿拉善的地形呈南高北低状平均海拔900-1400米,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土壤受地貌及生物气候条件影响。
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征。
著名的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面积约7.8万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29%。
北部戈壁分布较广,面积约9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盟总面积的33.7%。
阴山余脉与大片沙漠、起伏滩地、剥蚀残丘相间分布,东南部和西南部有贺兰山、合黎山、龙首山、马鬃山连绵环绕,雅布赖山自东北向西南延伸,把盟境大体分为两大块。
贺兰山呈南北走向,长250公里,宽10--50公里,平均海拔2700米。
贺兰山巍峨陡峻,犹如天然屏障,阻挡腾格里沙漠的东移,削弱来自西北的寒流。
是外流域与内流域的分水岭。
阿拉善沙漠之谜
阿拉善沙漠之谜阿拉善沙漠,位于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是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之一。
它的庞大面积和复杂地理环境一直以来都给人们带来很多谜团,许多科学家和探险家都对阿拉善沙漠的形成及其所蕴藏的奥秘深感兴趣。
本文将探讨阿拉善沙漠之谜及其对研究和保护沙漠生态环境的意义。
一、阿拉善沙漠的形成阿拉善沙漠之所以成为如今庞大的沙漠,是由于历史上地壳运动的结果。
在约6500万年前,海拔较高的高原地区开始发生隆升现象,逐渐形成了新生代黄土高原。
同时,受到花岗岩等侵蚀产生的砂石源物质的供应,以及旱河的冲积作用,逐渐形成了阿拉善沙漠的沙质沉积层。
而后,气候和地质因素相互作用,加速了沙漠的形成过程。
二、阿拉善沙漠的地理特征阿拉善沙漠位于内蒙古、甘肃和宁夏三个省区交界处,总面积约为108,000平方公里。
沙漠地区的地质特征主要由黄土、风沙和沙丘组成,其中不乏奇特的地貌景观,如沙山、漏斗状河流和盐湖等。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阿拉善沙漠还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括草原、灌木丛和珍稀濒危物种等。
三、阿拉善沙漠的水源之谜尽管阿拉善沙漠地区降水量较少,但它却拥有着重要的地下水资源。
沙漠内部存在着大量的地下水储层,这些水资源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些水资源的补给来源一直是个谜团。
科学家们通过对阿拉善沙漠进行地质和水源调查,提出了可能的补给渠道,如岩石裂缝和下降渗漏,但这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四、对阿拉善沙漠的生态保护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阿拉善沙漠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过量的水资源开采、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发都对沙漠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为了保护阿拉善沙漠的生态环境,政府和科学家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退化草地恢复、植树造林和环境监测等。
此外,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和意识也是保护阿拉善沙漠的关键所在。
五、阿拉善沙漠的旅游价值正因为阿拉善沙漠的独特性和神秘性,它逐渐成为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沙漠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山地与丘陵面积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着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河流水系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1黄河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亿立方米;2黑河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公里,流域面积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公里,流域面积为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3山沟泉溪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多处,流域面积2676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泉溪清水流量287升/秒,年清水总量905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万立方米;4湖泊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处,总面积达6700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平方公里;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08立方米/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气象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C图2,≥10°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C,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达2000—4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75%,且越向西越集中;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30%左右;土壤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因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在河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而低山和剥蚀残丘,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呼和乌拉区域地质背景分析第一节区域地质特征本区位于恩格尔乌苏Ⅰ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及高家窑-乌拉特后旗-化德-赤峰Ⅱ级构造单元分界深大断裂带的南侧,华北陆块北缘西段,根据《内蒙古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项目成果报告》,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陆块区(Ⅰ级)-阿拉善陆块(Ⅱ级)-龙首山基底杂岩带(Ⅲ级)。
本区的岩浆侵入活动具有多期性及多时代性,并且发育较强的变质变形作用。
多期次的构造、岩浆活动为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提供了必要条件。
一、地层勘查区古生代地层区划属华北地层晋冀鲁豫地层区(Ⅴ4),阴山地层分区(Ⅴ3 4),阿拉善右旗地层小区(Ⅴ3-1 4),出露地层主要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深色片麻岩组(Ar2W.0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见图3-1B,中、新生代地层区划属阿拉善地层区(2),潮水地层分区(22),见图3-1A。
区域地层划分以《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内蒙古自治区岩石地层》等为依据。
出露地层有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深色片麻岩组(Ar2W.og)、中太古界乌拉山岩群浅色片麻岩组(Ar2W.pg)、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下白垩统庙沟组(K1mg)及第四系(Q)地层,见下图表1-1。
现就区域地层分布情况及岩石学特征分述如下:图3-1 区域地层分区图表1-1 岩石地层一览表界系统群组段代号岩性组合厚度(m)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Qp alp砾石层、砂土、亚砂土中生界白垩系下统庙沟组二段K1mg2紫红色、砖红色及青灰色泥岩、细-粗粒砂岩为主,少量泥质粉砂岩,局部相变为不同颜色泥岩互层或泥岩砂岩互层,局部含少量砾石,泥岩中见钙质结核>1173.48一段K1mg1砖红色细-粗砾岩、砖红色粗砂岩,局部相变为砾岩夹粗砂岩、粗砂岩夹砾岩或砾岩粗砂岩互层,夹少量细砂岩、泥岩,局部见钙质结核及石膏>586.55中元古界渣尔泰山群阿古鲁沟组Pt2Jxa黑灰色红柱石(堇青石)斑点板岩、钙质板岩、砂板岩、结晶灰岩夹硅质板岩。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概况阿拉善盟地处阴山西段,地层区划分属属华北地层区阿拉善分区,区内地层发育齐全,从上太古界——新生界均有出露。
该区大地构造位置非常引人注目,北缘内蒙华力西褶皱带,东接内蒙地轴,东南为桌子山、贺兰山台陷带,南段与祁连加里东褶皱带毗连。
区内构造活动强烈,褶皱发育,具多期次间歇性活动的特点。
阿拉善特殊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形成了类型丰富多样的地质遗迹资源,保存着地球演化发展留下的地壳运动形迹、数十亿年的岩石地层、古生物进化轨迹,以及由于风力作用形成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和流水作用形成的峡谷地貌及其他地质作用形成的珍稀岩石、矿物等,阿拉善盟是我区西部一座得天独厚的地质科学天然博物馆。
阿拉善盟地质遗迹丰富,主要类型为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珍稀的岩石、矿物及矿泉、湖泊、瀑布水体景观等。
1.典型地层剖面典型地层剖面是指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古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面和构造形迹。
阿拉善盟在地层分区上横跨内蒙古自治区的三大地层区:北部为天山—兴安地层区;中部为华北地层区;南部少数地区为祁迦地层区。
阿拉善盟最古老的地质记录为太古界阿拉善群,零星分布于阿左旗庆格勒图、阿右旗因格井、雅布赖山一带,与内蒙古中部太古界集宁群共同组成了内蒙台隆的骨架。
中寒武统月牙山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南部的月牙山,灰岩中含三叶虫、腹足类化石。
上寒武统恩格尔乌苏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在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杭乌拉,以结晶灰岩为主,含丰富的三叶虫化石。
其上与下奥陶统杭乌拉组为整合接触。
中奥陶统杭乌拉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乌力吉苏木西北杭乌拉山东北麓。
该岩组以硅质岩、板岩、结晶灰岩为主,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
中奥陶统咸水湖组标准剖面:命名剖面位于额济纳旗乌兰布拉格东南约30km处,岩性为火山岩夹碎屑岩、硅质和灰岩、灰岩中含三叶虫、腕足类化石;板岩中含笔石化石。
阿拉善盟的气候适合生活吗
阿拉善盟的气候适合生活吗1、阿拉善盟天气怎么样啊?有没有风沙啊?天气挺好,主要就是风沙大,太干燥。
夏天避暑还算不错。
冬天有暖气不出门也感觉不到冷。
风沙很大,基本上刮风就会有沙子扬起来。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4-7月份,那刮的叫个爽。
平时风也不小~2、内蒙古阿拉善盟那地方房价如何.气候怎么样.平均消费水平是高还是低?阿拉善盟三旗所在地相距六七百公里,不知你要问的具体是哪里?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房价约3000平。
气候冬暖夏凉,紧靠贺兰山,与宁夏银川市隔山相望。
消费水平略高于银川市。
3、阿拉善盟的地理环境阿拉善双峰驼和抄白绒山羊是阿拉善两大优势畜种,素有“骆驼之乡”的美称,所产驼绒曾获美国“阿米卡驼毛奖”;羊绒曾获意大利“国家柴格那奖”,被誉为“软黄金”;绒、毛产量相当可观,其中:有白绒山羊92万只,年产绒145吨;绵羊毛产量为680吨;骆驼毛产量为506吨;羊皮年产量为34.5万张;全盟现有绒毛企业十数家。
境内有各类野生动物18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7种,如蒙古野驴、野骆驼、马鹿、盘羊、天鹅、蓝马鸡等;境内有野生植物600多种,其中肉苁蓉、麻黄、甘草、琐阳、苦豆子、山沉香等属野生名贵中药材,其中:驰名中外的阿拉善肉苁蓉肉质肥厚,芸油性大,保健疗效强,面积632万亩,年贮藏量20万公斤;作为蒙药、藏药主药之一的山沉香,全国唯阿拉善独有,贮藏量80万公斤。
4、想了解下内蒙古阿拉善盟左旗的治安和交通、气候情况。
是否适合儿童居住?阿左旗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离银川市很近,100多公里。
气候自然是属于北方的温带荒漠干旱区,日照时间长些,温度和那些纬度高的地方相比不是很冷,冬天冷的时候(三九天)最低气温在零下20左右,空气比较干燥;至于交通,阿左旗的公路、铁路客运都有,乘坐飞机可以到银川市;治安情况也不错,比南方有些地方强多了;饮食方面不比南方少什么,现在物流发达,有钱没什么买不到的,当然诸如水产之类的要比南方贵些;至于医疗条件,一个旗县级的医疗系统,也可以了。
阿拉善概况别删
阿拉善盟概况欢迎词:各位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与大家共聚阿拉善,欢迎您来到美丽的阿拉善做客!在这里我首先代表阿拉善天骄国际旅行社全体员工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同时也很感谢各位能够选择天骄作为您的接待社。
那我个人,非常荣幸接受公司委派而担任各位此次行程的导游员,我叫XX,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由我来为各位提供导游服务,也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能为大家带来一段轻松而愉快的旅程。
那在旅途中小王有做的不周全、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各位及时指正,多多包涵!同时为我们提供服务的还有驾驶席上的XX师傅,别看他年轻,驾驶经验可是非常丰富的,相信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各位一定能够领略到他的驾驶风采。
在这一路上,我的手机24小时开通,电话号码XXX,各位有什么问题或者困难可以随时来找我。
最后,预祝各位在阿拉善的旅行生活能够有说有笑,有情有意,有滋有味,开开心心,平平安安!阿拉善概况可能部分团友在来到内蒙古之前已经做过一些了解,也许您已经发现到我们内蒙古的行政区划,既不像其他的省市级单位称之为“地区”、“县”、“乡”、“村”,也不像其他的民族自治地方,称之为“州”、“县”,而是称为“盟”、“旗”,那这样的称谓其实要上溯到清朝时期,是满族和蒙古族关系的一种遗韵。
盟和旗是清朝政府将满族的八旗制度推行于蒙古原有的政权系统之上,是一种军事和行政相结合的制度。
清朝在建立之前,满族在东北地区崛起,他们将部落每3000人划分为一个“固山”,每10个“固山”编为一个旗,每个旗使用不同的旗帜做标志,旗和旗之间界线分明,彼此不能够越过旗界相互往来,同时要负担一定的军事任务,当旗的人口增加到一定数目时,便要分出丁口,徒牧他处,另立新旗。
旗是清中央政权直接领导的基本行政单位,各旗设札萨克,也就是旗长。
他的职责就是处理本旗内的行政、司法、征税和官员的任免等等。
而盟的设立是由会盟演变而来的。
阿拉善盟概况
阿拉善盟概况【字号:大字 | 中字 | 小字】阿拉善盟(阿拉善系蒙古语,意为五彩斑斓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2.05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
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4个苏木(镇)、191个嘎查(村)。
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阿拉善神奇、美丽而富饶,被誉为“中国秘境”。
——自然风光绮丽多彩。
金色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金秋胡杨枝叶婆娑、流光溢彩,褐色戈壁广袤无垠尤以额济纳旗马鬃山戈壁撼人心魄,绿色的贺兰山天然次森林和荒漠草原景色迷人、如诗如画,银色的吉兰泰、雅布赖等盐湖波光粼粼、银光闪烁,丹霞地貌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风蚀岩石簇群形态万千、栩栩如生,阿拉善奇石质朴硕然、千奇百怪,最为珍贵的葡萄玛瑙流珠挂玉、硕果累累。
苍茫戈壁,瀚海天域,大漠风光,使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
——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
西汉名将霍去病入居延收复河西。
元代设亦集乃路总管府,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途经黑城朝觐元帝忽必烈。
康熙年间,卫拉特和硕特部从新疆天山迁徙到阿拉善草原,土尔扈特部从伏尔加河万里东归到额济纳河流域。
康熙36年(1697年)设阿拉善和硕特旗,雍正9年(1731年)设定远营(今巴彦浩特),乾隆18年(1753年)设额济纳旧土尔扈特特别旗。
因稳定西部边疆屡建战功,两旗旗王被晋爵亲王,并且清皇室与阿拉善和硕特旗保持了长期的联姻关系。
清朝和民国时期,两旗直属清政府理藩院和民国蒙藏委员会管辖。
1949年阿拉善和硕特旗、额济纳土尔扈特旗和平解放,此后曾五次变更隶属关系,1979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80年5月1日成立阿拉善盟。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9.2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12%;沙漠面积8.4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09%;山地与丘陵面积4.87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02%。
著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
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
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 ,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
沙丘相对高度300~400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
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
其中,西部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1米的岩屑。
岩石表面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
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
内蒙古自然地理地貌1.1 地理环境1.1.1 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以下简称内蒙古)地处祖国北部边疆。
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
西起97º12´E,东至126º04´E,横跨经度28º52´,直线距离2400km;南起37º24´N,北至53º23´N,纵占纬度15º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1.18×106km2,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居全国第3位。
东、南、西依次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和甘肃8省区毗邻,跨越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靠近京津;北部同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国境线长4221km(图1.1)。
东部距海较近,西部则深居内陆。
从东向西干旱程度逐渐增加,由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到干旱,由冷到热的纬度地带性与由湿到干的经度地带性的纵横交织,相互作用,结合地貌条件,形成了内蒙古三大景观类型——草原景观、森林景观和荒漠景观。
三大景观类型中,以草原占优势,是我国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兴安岭林区,是内蒙古最冷最湿的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林基地。
西部荒漠地带辽阔,戈壁和沙漠分布很广,气候异常干旱。
图1.1 内蒙古自治区地势图内蒙古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海洋湿润气流难以深入,因此具有温带高原半干旱、干旱气候的特点。
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暂温热,春温骤升,秋温剧降。
冬春多大风,降水稀少;夏秋多雨;年、日温差大等。
内蒙古地区大小河流很多,较大的河流有黄河、额尔古纳河、嫩江、西辽河等,其余多为流量不大的山川沟溪和季节性河流。
黄河由宁夏的惠农进大内蒙古境内,经拉僧庙、磴口、包头、托克托至准格尔旗榆树湾出境,在内蒙古境内河流呈“几”字型。
额尔古纳河上游称海拉尔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的古利牙山山麓,河流自东而西横贯呼伦贝尔高原中部,且全部在内蒙古境内,至嵯岗西边折向东北流去,至大司洛夫卡河口这一段称为额尔古纳河。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地方标准
阿拉善盟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最西部,东、东北与乌海、巴彦淖尔、鄂尔多斯三市相连,南、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西、西南与甘肃省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边境线长735公里。
阿拉善盟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6万人,在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全盟辖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盟行政公署驻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势南高北低,地貌类型有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起伏坦地等,在湖盆和低洼地区分布有沼泽。
横贯全境的阿拉善沙漠(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之总称)占全盟总面积的29%,居世界第四位,国内第二位。
阿拉善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周围群山环抱,形成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四季分明,风大沙多。
全盟年平均气温8.3°C,最低气温-26.7°C,最高气温可达41.7°C,年平均无霜期165天。
阿拉善盟具有悠久的历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今阿拉善地区东北部始设北地郡。
汉代,阿拉善地区分属北地、武威、张掖三郡管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拉善盟地质环境概况-地形地貌阿拉善高原是一个久经剥蚀夷平的古老的高平原,其上广布有基岩裸露经风化剥蚀形成的戈壁,戈壁面积9.22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4.12%;沙漠面积8.4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1.09%;山地与丘陵面积4.87 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18.02% 。
著名的巴丹吉林、乌兰布和、腾格里和亚玛雷克四大沙漠横贯高平原全境。
沙漠内部的沙链间或沙漠边缘,湖盆、丘陵、残山、平地与沙丘交错分布。
沙漠以流动沙丘为主,自西向东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乌兰布和沙漠为植被覆盖度较大的新月形沙丘,相对高度10〜30米,沙漠内部土质较好,地面平坦,流动沙丘占39%,半固定沙丘占31% ,固定沙丘占30%;巴丹吉林沙漠固定、半固定沙丘占7%,流动沙丘93%,多为高大复合型沙山,高200〜300米。
沙丘相对高度300〜400 米,其腹地最高沙丘为500 米以上;腾格里沙漠具有线状延绵的新月形沙丘垄,面积不大,沙丘相对高度100〜200米,丘间洼地多为绿色盆地,流动沙丘占71%,湖盆滩地占7%,山地、丘陵及平地占20%;亚玛雷克沙漠位于阿拉善盟高原东北部,地势东高西低。
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10〜30公里,面积5600平方公里,其中流动沙丘约占80%,固定、半固定沙丘占20%。
沙丘形态以新月形链状、垄状为主,其次为波状沙地。
戈壁集中分布于马鬃山东北部以及我国与蒙古人民共和国国界线以南地带。
其中,西部
与北部属于碎屑石质戈壁,地面光秃,岩山裸露,或只覆盖厚度不足 1 米的岩屑。
岩石表面
往往盖有油黑发亮的所谓“荒漠岩漆”;南部山前地带以及额济纳河西岸属于砂砾石戈壁,砾石层厚度较大,水源极端贫乏,地面几乎没有植被。
额济纳河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北部的古日乃湖、拐子湖、吉兰泰盐池等湖盆低地,是由泥沙物质组成的冲积-湖积或湖积平原,其地势低平,地表未被流沙或砾石覆盖,面积较大,盐沼广泛分布。
额济纳河下游沿岸有面积较大的绿洲,是农牧林业比较发达的区域。
河流水系
阿盟河流水系主要以内陆河水系为主,东部有黄河过境,西部有黑河流入,洪水冲沟长度在1 0公里以上的共27条,四大沙漠由于接受降雨后渗流通畅,形成许多湖泊和时令湖盆。
(1)黄河
黄河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进入阿盟,沿阿盟东南边境在磴口县二十里柳子出境,全程85公里,流域面积31 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15 亿立方米。
(2)黑河
黑河是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发源于祁连山,终止于居延海。
流经青海省、甘肃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干流全长821 公里,流域面积14.29 万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27.75 亿立方米。
正义峡以下为下游,经甘肃省鼎新镇最后注入阿盟额济纳旗东西居延海,河道长333 公里,流域面积为8.04 万平方公里,为戈壁荒漠。
(3)山沟泉溪
阿盟的山沟泉溪主要发源于贺兰山、雅布赖山、龙首山等山区,共70 多处,流域面积2676 平方公里,由降雨补给而形成。
泉溪清水流量287 升/ 秒,年清水总量905 万立方米,年平均洪水总量4800 万立方米。
(4)湖泊
阿盟的湖泊较多,以四大沙漠中的湖盆为主。
沙漠湖盆是接受降水补给而形成,比较稳定。
四大沙漠中湖盆共有415 处,总面积达6700 平方公里,其中:季节性湖泊4546 平方公里,永久性湖泊231 平方公里。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贫乏,地表径流极缺。
阿拉善地区水资源总量为18.07 X 108立方米/
年,可利用水资源只有8.83 X 108立方米/年,为水资源总量的49%现状总用水量中,有80%是地表水,而地表水中,仅额济纳旗就占了87%。
水资源分布不均,再加上不合理的开
发利用,不仅影响了生态与环境,而且还制约了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气象阿拉善高原地处亚洲大陆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区。
气候极端干旱,日照充足,积温高,多大风;太阳辐射强烈,可达155〜167千卡/cm2 •年,为我国仅次于西藏的强辐射区,大部分地区年均温达6.8 —8.8 ° C (图2),> 10° C的积温一般为3200—3600° C, 日照时数3400—3500小时/年。
降雨稀少而蒸发强烈,东部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一般为100—150毫米,中部为70—100毫米,西部仅50毫米(图3)左右,而大部分地区年蒸发量可
2阿拉善地区多年平均温度CO 空问分布
图3阿拉善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2空间分布
土壤
由于地形地貌的差异, 生物气候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水热条件的再分配产生变异, 因 此土壤的地带性分布也随之不同。
全境随纬度增高和经度降低, 件逐步增高,所以土壤也从棕钙土逐步过渡为灰漠土和灰棕漠土。
北山的低丘陵区多发育为灰漠土。
四大沙漠虽为高原组成部分, 性母质的沉积,普遍发育为风沙土。
额济纳河河冲积平原地区由于季节性洪水的作用, 在河 漫滩及低阶地广泛发育着林灌草甸土和潮土, 同时普遍有盐碱化现象。
在星罗棋布的沙丘间 湖盆洼地和高平原的蝶形洼地中,因水盐动态的运动和分配,盐土及龟裂土有广泛的发育。
而低山和剥蚀残丘,水分条件逐步递减,热量条 在高原南部靠近河西走廊 但由于风力的搬运和古代砂
达2000—4000毫米。
降水主要集中在 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
60— 75% 且越向 西越集中。
风沙多是本区气候的突出特点,瞬间风速 >17米/秒或刮7、8级的大风日数,北
部多达50—100天,南部较少,也能达到15— 30天,其中4、5月份的大风日数可占全年的 30%r 右。
由于风蚀、水蚀的强烈作用,多发育为石质土和粗骨土。
1.1.5 植被
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生物组成也发生地带性的变化。
该区主要植被类型为旱生和超旱生的灌木与小半灌木,一般植被生长稀疏,群落结构简单,生产力低,干物质积累少。
植被盖度多数为1—35%,而且尚有大面积的流沙和裸露的戈壁。
在阿拉善高原中北部和西部几乎无短命和类短命的植物,小灌木或半灌木均呈单个丛状分布。
一般起建群作用的主要为藜科、菊科、蒺藜科的种属,其次有蔷薇科、柽柳科、禾本科等种属。
主要类型及代表植物有:贺兰山森林植物有:青海云杉、山杨、白桦、油松、杜松及蒿草草甸。
荒漠戈壁植物有:木本猪毛菜、短叶假木贼、膜果麻黄、霸王、锁锁、泡泡刺、绵刺、琵琶柴及沙冬青等。
额济纳河河两岸草甸植被有:胡杨、柽柳及沙枣和苦豆子等。
盐湖周围多生长耐盐、泌盐植物,主要有:盐爪爪、芦苇、芨芨草等。
沙漠周围主要分布着沙生植物:沙竹、沙生针茅、多根葱及白刺、沙拐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