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实例(doc 20页)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26ba050e102de2bd97058874.png)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零件简图:如图3-11所示零件名称:汽车务轮架加固板材料:08钢板厚度:4mm生产批量:大量生产要求编制工艺方案。
图3-11 汽车备轮架加固板零件图一.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该零件为备轮架加固板,材料较厚,其要紧作用是增加汽车备轮架强度。
零件外形对称,无尖角、凹陷或其他形状突变,系典型的板料冲压件。
零件外形尺寸无公差要求,壁部圆角半径,相对圆角半径为,大于表相关资料所示的最小弯曲半径值,因此能够弯曲成形。
的八个小孔和两个腰圆孔分别均布在零件的三个平面上,孔距有们置要求,但孔径无公差配合。
圆孔精度不高,弯曲角为,也无公差要求。
通过上述工艺分析,能够看出该零件为一般的厚板弯曲件,尺寸精度要求不高,要紧是轮廓成形问题,又属大量生产,因此能够用冲压方法生产。
二. 确定工艺方案〔1〕运算毛坯尺寸该零件的毛坯展开尺寸可按式下式运算:上式中圆角半径;板料厚度;为中性层系数,由表查得;,为直边尺寸,由图3-13可知,将这些数值代入,得毛坯宽度方向的运算尺寸考虑到弯曲时板料纤维的伸长,通过试压修正,实际毛坯尺寸取。
同理,可运算出其他部位尺寸,最后得出如图3-14所示的弯曲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2〕确定排样方式和运算材料利用率图3-14的毛坯形状和尺寸较大,为便于手工送料,选用单排冲压。
有三种排样方式,见图3-15a、b、c。
由表查得沿送料进方向的搭边,侧向搭边,因此,三种单排样方式产材料利用率分别为64%、64%和70%。
第三种排样方式,落料时需二次送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为此,本实例可选用第三种排样方法。
图3-14 加固板冲压件展开图a〕材料利用率64% b〕材料利用率64%c〕材料利用率70%图3-15 加固板的排样方式〔3〕冲压工序性质和工序次数的选择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差不多工序和次数有:〔a〕落料;〔b〕冲孔6个;〔c〕冲底部孔2个;〔d〕冲孔;〔e〕冲2个腰圆孔;〔f〕首次弯曲成形;〔g〕二次弯曲成形。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可以作为设计范例操作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可以作为设计范例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4893073783d049649a665830.png)
冲压撲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为2nm,大批S 生产.试制定工件伸压工 莒规程、设计其模貝,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4-RE、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 冲压件工艺分析① 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筋钢是普通磧秦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 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尺2圆角,比較适合冲裁. ③ 尺寸精S :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 件尺寸的公塞孔边距12mn 的公差为_0. lb 属11级精度F 査公差表可得各 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仔5^ 了4 财 24 ^j^nun 30^ 勺 nonR30^ mn R2 纭 ^5 通 零件内骸孔心距i 3T±O,31JWii 结论:适合冲裁。
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零件爸称’ 生产批壘: 材料:/ 材料厚止动件 大批 t=2iim165 3.1L7 *■ ■ 11 叮24图1产品零件图R30该零件包括落料,沖孔两个基本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②落料一冲孔复合沖压,采用复合模生产.③冲孔一落料连续沖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1■旦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a,难UA满足零件大批S生产的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中截或级进沖裁方式.由于孔a距尺寸12%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a,最后确定用复合伸裁方式进行生产.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弾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3. 排样设计查砖中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氐2,两工件间的播辺!a=3,2mj步距为:32.2im ;条料宽度(D+2 a J) 7= C6b+2X2*5)7=Y0确定后样图如图2所示.一个歩距內的材料利用率几为:J7 = —X100%=1550-r(70X32*2)X100?^ =68,8玮查板材标准,宜选gOOinnX 1000jwn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L4张条料(TOiotX lOOOi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视为:900x10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 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D神压力二1.3X215.96X2X450=252.67(KN)其中T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沖孔力F,==1.3Lt X二1.3X2兀X 10X2X450 =74. 48(KW)其中:d为冲孔直径,2兀d丸两个孔IS周长之和.»料力=0.05X252.67 =12.63(KW)推件力F尸nK想F:* =6X0,055X37.24 =12. 30(KN)其中n=6是因有两个孔.总冲压力.F 6=F 薄+F ii+F r=252. 67+74* 48+12.63+12. 30 =352. 07 (KN)f2)压力中心111由于工件X方向对称,故压力中心x(=32, 5iim图3压力中心_ i-l坯& ---------i-l24x12+60x0 + 24x12 + 14 5x24 + 38 61x2797 + 14 :5x 24+314x12 + 314x1224+60 + 24 + 14.5+3S.61 + 14.5 + 31.4 + 31.4 3105.5223841=13, Onuii苴中:L1=247W II yj=12jiaiiL 2=603IUIIL3=24nm y^ = 123iuiiL4=60im y *=24ndiiL5=60jmLS=60iim y^j=243iuiiLT=£iOmm y T =1211011L8=6Ojm y^ = 12iiuii计算时,怨略辺缘4-R2圆角.由以上计算可知沖压件压力中心的坐标为(鸵-5, 13\5•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2a8bab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95.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1. 引言冲压模具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于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工艺加工成所需的形状。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它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以一个实际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为例,介绍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2. 实例背景我们以汽车钣金件的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为例进行讲解。
假设我们的目标是设计和制造一个用于生产汽车车门的冲压模具。
车门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外形复杂,要求尺寸精确,强度高,并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
3. 设计步骤3.1 零件分析与工艺评估首先,我们需要对车门零件进行分析,并评估其加工工艺。
通过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和材料等特性的分析,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冲压工艺进行加工。
同时,评估冲压加工的难度和可行性,为后续的模具设计提供依据。
3.2 冲压工艺设计在确定了冲压加工的可行性后,需要进行冲压工艺的设计。
冲压工艺设计包括:冲头形状设计、冲压过程参数的确定、局部加强结构的设计等。
通过合理设计冲压工艺,可以提高车门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3.3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冲压工艺的设计要求,进行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
冲压模具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导柱等零部件。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特点,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零部件的布局和排列顺序,并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和合理布局。
3.4 模具零件设计在完成模具的结构设计后,需要对模具各个零部件进行详细设计。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别设计上模、下模、顶针、导柱等零部件。
模具零件设计包括:材料的选择、尺寸的确定、形状的设计等。
通过合理的零件设计,可以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工作性能。
4. 制造步骤4.1 模具加工在完成模具设计后,需要进行模具的加工制造。
模具加工包括:材料采购、加工设备的选择、加工工艺的制定等。
根据模具的设计要求,选择适合加工模具的机床设备,进行模具零部件的加工。
加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尺寸和精度。
4.2 零部件组装模具零部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零部件的组装。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5845be2a84868762caaed5da.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 ,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得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 生产批量:大批 材料:A3材料厚度:t=2mm 一、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得材料A3钢就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得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得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 14级确定工件尺寸得公差。
孔边距12mm 得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0、74 0-0、52 0-0、52 0-0、52 0-0、52 +0、36 0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得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得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与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
2,确定搭边值: 两工件间得搭边:a=2.2m m-0、11工件边缘搭边:a1=2。
5mm步距为:32。
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得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得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得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cac24e52d380eb62946df9.png)
第二节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例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二、微型汽车水泵叶轮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一、摩托车侧盖前支承冲压工艺设计图12-1所示为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材料Q215钢,厚度1.5mm,年生产量5万件,要求编制该冲压工艺方案。
⒈零件及其冲压工艺性分析摩托车侧盖前支承零件是以2个mm的凸包定位且焊接组合在车架的电气元件支架上,腰圆孔用于侧盖的装配,故腰圆孔位置是该零件需要保证的重点。
另外,该零件属隐蔽件,被侧盖完全遮蔽,外观上要求不高,只需平整。
图12-1侧盖前支承零件示意图该零件端部四角为尖角,若采用落料工艺,则工艺性较差,根据该零件的装配使用情况,为了改善落料的工艺性,故将四角修改为圆角,取圆角半径为2mm。
此外零件的“腿”较长,若能有效地利用过弯曲和校正弯曲来控制回弹,则可以得到形状和尺寸比较准确的零件。
腰圆孔边至弯曲半径R中心的距离为2.5mm。
大于材料厚度(1.5mm),从而腰圆孔位于变形区之外,弯曲时不会引起孔变形,故该孔可在弯曲前冲出。
⒉确定工艺方案首先根据零件形状确定冲压工序类型和选择工序顺序。
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有剪切(或落料)、冲腰圆孔、一次弯曲、二次弯曲和冲凸包。
其中弯曲决定了零件的总体形状和尺寸,因此选择合理的弯曲方法十分重要。
(1) 弯曲变形的方法及比较该零件弯曲变形的方法可采用如图12-2所示中的任何一种。
第一种方法(图12-2a)为一次成形,其优点是用一副模具成形,可以提高生产率,减少所需设备和操作人员。
缺点是毛坯的整个面积几乎都参与激烈的变形,零件表面擦伤严重,且擦伤面积大,零件形状与尺寸都不精确,弯曲处变薄严重,这些缺陷将随零件“腿”长的增加和“腿”长的减小而愈加明显。
第二种方法(图12-2b)是先用一副模具弯曲端部两角,然后在另一副模具上弯曲中间两角。
这显然比第一种方法弯曲变形的激烈程度缓和的多,但回弹现象难以控制,且增加了模具、设备和操作人员。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可以作为设计范例操作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可以作为设计范例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f404825f02d276a201292e10.png)
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 冲压件工艺分析2. 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3. 排样设计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5.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 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 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
既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
刃口尺寸计算见表1。
表1 刃口尺寸计算6.工作零件结构尺寸7.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根据倒装复合模形式特点: 凹模板尺寸并查标准JB/T-6743.1-94 ,确定其它模具模板尺寸列于表 2根据模具零件结构尺寸, 查标准GB/T2855.5-90 选取后侧导柱125×25 标准模架一副。
8.冲床选用根据总冲压力 F 总=352KN,模具闭合高度, 冲床工作台面尺寸等, 并结合现有设备, 选用J23-63 开式双柱可倾冲床, 并在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
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公称压力:630KN 滑块行程:130mm 行程次数:50 次∕分最大闭合高度:360mm 连杆调节长度:80mm 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480mm×710mm 9.冲压工艺规程军{司切料图表匮刻主2’t伸Z得K「I I柯树努葵在菜芸Ff南零-AJ件工序’1第3""$v、,Jg咂厦回曹画t,";誓言惠窃’哇目障.噎.-11!1章’签字自躏百百草哥国’签字曰嗣·.]'.!;l'.2;18辑:i::t;直主幢任主\'i:i:ui;检验图表原料尺寸J OOOX 900mm 2分fix.条料尺寸900 X70 α田3 3分成祭料的重144条料司Ji愣件的主rca28s材料杀周恩%6S.1%军ij 再军E事正荡存?事I4 一」亘三桐树l度A3苍事丙g 否在工。
备主要尺寸游际卡尺61•2田‘’t tt•ot]I i i‘•’蚕丰曰刷l l l!ex串I Il l‘'带J i握手l日踊(:t l!;韩:t2;唱#是寨问主任主雷r t.Jiii王ii:¥画10.模具总装配图图4 模具装配图11.模具零件图图5 凸凹模图6 冲孔凸模图7 落料凹模板图8 上模座板图9 下模座板图10 上垫板图11 下垫板图12 凸模固定板图13 空心垫板图14 推件块图15 卸料板图16 凸凹模固定板二、模具制造1. 主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落料凹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Gr12 硬度: 60 ~64 HRC 冲孔凸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T10A 硬度:56 ~60HRC凸凹模加工工艺过程材料:Gr12 硬度: 60 ~64 HRC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 硬度: 24 ~28 HRC凸凹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 硬度: 24 ~28 HRC 卸料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 硬度: 24 ~28 HRC上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T8A 硬度: 54 ~58 HRC下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T8A 硬度: 54 ~58 HRC 空心垫板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 硬度: 24 ~28 HRC上模座加工工艺过程材料:HT200下模座加工工艺过程材料:HT200推件块加工工艺过程材料:45# 硬度: 24 —28 HRC。
冲压模设计经典案例
![冲压模设计经典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35772279563c1ec5da71b2.png)
工序号 1 2
3 3 4
5 6
工序名称 备料 钳工
铣 磨 线切割
热处理 检验
工序内容
设备
铣削各面142*82*13
铣床
1、 画螺纹孔、销钉孔、型孔的中 铣床 心线和打线切割孔中心线
2、 钻螺纹孔并攻丝、钻销钉孔并 绞孔、钻线切割孔
铣固定凸模的沉孔
铣床
140*80*12 保证高的两面的粗糙度 磨床
(2)查《冷冲模国家标准》
选取如下尺寸(本因尽量避
免括号内的尺寸,但因其规
格的组合与计算结果相差太
大故勉强取之)
零件名称
尺寸
数量
垫板(上) 140*80*6 1
固定板(上) 140*80*14 1
凹模 140*80*16 1
卸料板 140*80*12 1
中间板 140*80*10 1
固定板(下) 140*80*16 1
凹模板
工艺过程卡
材料名称及 牌号
T10A
产品名称 落寸
工序号 1 2
150×100×20
凹模板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备料
铣削、保证毛坯142*82*18
钳工
(1)、划型孔、螺钉、销钉中心 线,
(2)、钻螺纹底孔并攻丝; 钻、绞型孔;钻线切割中心孔
3
铣
保证尺寸140.5*80.5*16.5
目录
1、 设计任务如图 2、 冲裁的工艺分析 3、 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4、 排样图设计 5、 冲裁压力及压力中心的确定 6、 计算凹模外形尺寸和选择典
型组合 7、 模具主要零部件的设计
8、 凹凸模刃口尺寸计算 9、 编制工艺规程 10、 装配图、零件图 11、 致谢 12、 附录参考资料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ccc76c77cfc789eb162dc820.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0.74 0-0.52-0.52-0.52-0.52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36 0-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997be964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58.png)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冲压模具是一种常见的机械模具,用于在冲压过程中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弯曲、拉伸等加工。
下面是一个冲压模具设计的实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用于冲压汽车车身外壳的模具。
车身外壳由钣金材料制成,需要进行切割、弯曲和拉伸等加工。
模具应具有高效、稳定的冲压性能,并能够满足汽车外壳的精度和质量要求。
设计步骤:1.确定模具结构:根据汽车车身外壳的形状和加工要求,决定采用什么样的模具结构。
常见的模具结构有单步模具、多工位模具和逐步模具等。
考虑到冲压外壳的复杂形状和多种加工要求,选择采用多工位模具。
2.分析冲压工艺:对汽车车身外壳进行冲压工艺分析,确定需要进行的切割、弯曲和拉伸等加工步骤。
根据工艺要求,确定每一个工位的动作和工艺参数。
3.设计模具结构:根据冲压工艺和要求,设计模具的结构。
模具主要由上模板、下模板、顶柱、导向柱、導向套和模具座等组成。
根据模具的结构和功能要求,确定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安装方式。
4.绘制模具图纸:根据设计的模具结构,绘制模具的详细图纸。
图纸应包含模具的各个零部件的尺寸、形状和配合要求,以及模具的装配和使用说明。
5.进行模具加工:根据模具图纸,制作和加工模具的各个零部件。
根据材料的选择和工艺要求,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包括铣削、车削、镗削和磨削等。
6.完成模具装配:将加工好的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确保零部件的配合精度和工作性能。
对模具进行调试和试用,保证模具的稳定性和工艺性能。
7.进行模具试产:使用设计好的模具对汽车车身外壳进行试产。
根据试产效果和质量,对模具进行优化和改进。
对模具的结构和工艺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冲压效率和产品质量。
8.进行产量生产:在模具试产通过后,开始进行批量生产。
根据生产计划,进行模具的换模和调试,确保每个模具的稳定性和工艺性能。
对产量进行检测和控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工艺要求。
以上是一个冲压模具设计的实例。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考虑材料、设备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冲压模具设计实施方案和制造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施方案和制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7d3b55e1eb91a37f1115cc6.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地加工工艺规程.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地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地可冲压性能.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地尺寸,属自由尺寸,-0.74 0-0.52-0.52-0.52-0.52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地公差.孔边距12mm 地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65 mm24 mm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地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地需求.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0.36 0-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地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地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地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地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冲孔力F冲=1.3Ltτ=1.3×2π×10×2×450=74.48(KN)其中:d 为冲孔直径,2πd为两个圆周长之和. 卸料力F卸=K卸F卸=0.05×252.67=12.63(KN)推件力F推=nK推F推=6×0.055×37.24=12.30(KN)其中n=6 是因有两个孔.总冲压力:F总= F落+ F冲+ F卸+ F推=252.67+74.48+12.63+12.30=352.07(KN)⑵压力中心如图3所示:由于工件X方向对称,故压力中心x0=32.5mm=13.0mm其中:L1=24mm y1=12mmL2=60mm y2=0mmL3=24mm y1=12mmL4=60mm y4=24mmL5=60mm y5=27.96mmL6=60mm y6=24mmL7=60mm y7=12mmL8=60mm y8=12mm计算时,忽略边缘4-R2圆角.由以上计算可知冲压件压力中心地坐标为(32.5,13)5.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落料部分以落料凹模为基准计算,落料凸模按间隙值配制;冲孔部分以冲孔凸模为基准计算,冲孔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即以落料凹模、冲孔凸模为基准,凸凹模按间隙值配制.刃口尺寸计算见表16.工作零件结构尺寸落料凹模板尺寸:凹模厚度:H=kb(≥15mm)H=0.28×65=18.2.mm凹模边壁厚:c≥(1.5~2)H=(1.5~2)×18.2=(27.3~36.4)mm 实取c=30mm凹模板边长:L=b+2c=65+2×30=125mm查标准JB/T -6743.1-94:凹模板宽B=125mm故确定凹模板外形为:125×125×18(mm).将凹模板作成薄型形式并加空心垫板后实取为:125×125×14(mm).凸凹模尺寸:凸凹模长度:L=h1+h2+h=16+10+24=50(mm)其中:h1-凸凹模固定板厚度h2-弹性卸料板厚度h-增加长度(包括凸模进入凹模深度,弹性元件安装高度等)凸凹模内外刃口间壁厚校核:根据冲裁件结构凸凹模内外刃口最小壁厚为7mm,根据强度要求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9.6知,该壁厚为4.9mm即可,故该凸凹模侧壁强度足够.冲孔凸模尺寸:凸模长度:L凸= h1+h2+h3=14+12+1440mm其中:h1-凸模固定板厚h2-空心垫板厚h3-凹模板厚凸模强度校核:该凸模不属于细长杆,强度足够.7.其它模具零件结构尺寸根据倒装复合模形式特点:凹模板尺寸并查标准JB/T-6743.1-94,确定其它模具模板尺寸列于表2:根据模具零件结构尺寸,查标准GB/T2855.5-90选取后侧导柱125×25标准模架一副.8.冲床选用根据总冲压力F总=352KN,模具闭合高度,冲床工作台面尺寸等,并结合现有设备,选用J23-63开式双柱可倾冲床,并在工作台面上备制垫块.其主要工艺参数如下:公称压力:63KN滑块行程:130mm行程次数:50次/分最大闭合高度:360mm连杆调节长度:80mm工作台尺寸(前后×左右):480mm×710mm二、模具制造1、主要模具零件加工工艺过程制件:柴油机飞轮锁片材料:Q235料厚:1.2mm该制件为大批量生产,制品图如下:(一)冲裁件地工艺分析1、冲裁件为Q235号钢,是普通碳素钢,有较好地冲压性能,由设计书查得τ=350Mpa.2、该工作外形简单,规则,适合冲压加工.3、所有未标注公差尺寸,都按IT14级制造.4、结论:工艺性较好,可以冲裁.方案选择: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方案二:采用级进模.方案三:采用复合模.单工序模地分析单工序模又称简单模,是压力机在一次行程内只完成一个工序地冲裁模.工件属大批量生产,为提高生产效率,不宜采用单工序模,而且单工序模定位精度不是很高,所以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级进模地分析级进模是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在一副模具上依次在几个不同地位置同时完成多道工序地冲模.因为冲裁是依次在几个不同地位置逐步冲出地,因此要控制冲裁件地孔与外形地相对位置精度就必须严格控制送料步距,为此,级进模有两种基本结构类型:用导正销定距地级进模和用侧刃定距地级进模.另外级进模有多个工序所以比复合模效率低.复合模地分析复合模是在压力机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同一位置同时完成多道工序地冲模.它不存在冲压时地定位误差.特点:结构紧凑,生产率高,精度高,孔与外形地位置精度容易保证,用于生产批量大.复合模还分为倒装和正装两种,各有优缺点.倒装复合模但采用直刃壁凹模洞口凸凹模内有积存废料账力较大,正装复合模地优点是:就软就薄地冲裁件,冲出地工件比较平整,平直度高,凸凹模内不积存废料减小孔内废料地胀力,有利于凸凹模减小最小壁厚.经比较分析,该制件地模具制造选用导料销加固定挡料销定位地弹性卸料及上出件地正装复合模.(二)排样图设计及冲压力和压力中心地计算由3-6,3-8表可查得:a1=0.8,a=1.0,△=0.6查书391.料宽计算:B=(D+2a)=62+2*1.0=64mm2.步距:A=D=a1=62+0.8=62.8mm3.材料利用率计算:η=A/BS×100%=πR2-(πR2+12*4.2)/62.8*64=3.14*312-(3.14*18.52+50.4)/62.8*64×100%=47.08%(其中a是搭边值,a1是工作间隙,D是平行于送料方向冲材件地宽度,S是一个步距内制件地实际面积,A是步距,B 是料宽,R1是大圆半径,R2是小圆半径,12×4.2是方孔地面积,η为一个步距内地材料地利用率)4.冲裁总压力地确定:L=2*3.14*31+2*3.14*18.5+12+2*4.2=331.26(周边总长)计算冲裁力:F=KLtτ查设计指导书得τ=350MpaF=1.3*331.6*1.2*350≈180KN落料力:F落=1.3ltτ=1.3*(2*3.14*31)*1.2*350=106295.28N卸料力:F卸=kF落=0.02*106295.28=2125.9N冲孔力:F冲=1.3*3.14dtτ+1.3*(12+2*4.2)*1.2*350=74572.68N顶件力:F顶=-k2F落=0.06*106295.28=6377.7N冲裁总压力:F∑=F落+F卸+F冲+F顶=106295.28+2125.9+74572.68+6377.7=189.4KNF压=(1.1~1.3)F∑=246KN说明:K为安全系数,一般取1.3;k为卸料力系数,其值为0.02~0.06,在上式中取值为0.02;k2为顶件力系数,其值为0.03~0.07,式中取值为0.065.压力机地初步选用:根据制件地冲裁地公称压力,选用开式双柱可倾式压力机,公称压力为350k N 形号为J23-35 满足:F压≥F∑版权申明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eUts8。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49cd0b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1e2d658.png)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设计实例: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模具1.需求分析首先进行需求分析,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的客户要求生产汽车车门内板,需要模具能够冲压出符合要求的车门内板。
2.零件设计根据客户需求,设计车门内板零件。
考虑到实际生产中的材料和工艺要求,确定车门内板的形状、尺寸和厚度等。
3.工艺设计根据车门内板的形状和材料特性,确定冲压工艺。
包括冲压次数、冲压力度、冲裁布局等。
4.模具设计根据上述工艺要求,开始进行冲压模具的设计。
主要步骤如下:(1)模具结构设计: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导柱、导套等部件。
(2)模具材料选择:根据模具的使用要求和生产批量确定模具材料。
汽车车门内板的生产通常使用耐磨性、强度高的工具钢。
(3)模具零件设计:根据模具结构设计的要求,设计模具的每个零件,包括上模、下模、剪切刀等。
(4)组件装配设计:将每个零件进行装配设计,确保零件可以精准地定位和配合。
(5)冲裁布局设计:根据冲裁过程的要求,确定上模、下模和冲裁刀的位置和布局,确保冲裁过程稳定和准确。
(6)模具热处理设计:由于模具在冲压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应力和摩擦力,需要进行热处理,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7)模具安装设计:考虑到模具的使用和维护,设计合理的模具安装方式,方便更换模具和进行维护。
5.模具加工制造根据模具设计图纸,进行模具加工制造。
包括数控加工、磨削、电火花等工艺。
确保模具加工精度和质量。
6.模具调试和试产完成模具制造后,进行模具的调试和试产。
包括模具的安装和调整,冲压参数的调整等。
确保模具运行稳定和冲压产品质量合格。
通过以上步骤,完成一套汽车车门内板冲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
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冲压模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工程技术,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工艺、机械、加工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4af0942d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8b.png)
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冲压模具是现代工业中常用的一种模具,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航空航天等行业。
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以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及实例为主题,详细介绍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原则和实例。
一、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原则1. 合理的结构设计: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应该考虑到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要求,合理安排模具的各个零部件,并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刚度。
2. 材料的选择:冲压模具的零部件应选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材料,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和抗疲劳性能。
3. 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冲压模具的零部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特别是模具的工作表面,应具备高度的平整度和光洁度,以确保产品的质量。
4. 模具的便于维修:冲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损坏的情况,因此模具的设计应考虑到维修方便性,以减少停机时间和成本。
二、冲压模具结构设计实例以汽车车门的冲压模具为例,介绍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
1. 上模:上模是冲压模具的主要构件,上模上安装有冲头和定位销。
冲头通过上模的动作,在下模上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
2. 下模:下模是冲压模具的另一个重要构件,下模上安装有模座和导柱。
模座用于支撑工件,在冲压过程中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
3. 前导柱和后导柱:前导柱和后导柱用于保持上模和下模的水平位置,以确保冲压过程中的精度和稳定性。
4. 导向套和导向销:导向套和导向销用于引导上模和下模的运动方向,避免模具在工作中出现偏差和误差。
5. 冲头和冲座:冲头和冲座是冲压模具的核心部分,冲头通过上模和冲座的动作,对工件进行冲压加工。
6. 顶出装置:顶出装置用于将冲压后的工件从模具中顶出,以便后续的加工和装配。
7. 模具底座:模具底座是冲压模具的支撑部分,用于固定模具和连接冲床。
以上是汽车车门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的简要介绍,实际的冲压模具设计过程还需要考虑到更多细节和工艺要求。
总结:冲压模具的结构设计对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doc42页).doc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doc42页).doc](https://img.taocdn.com/s3/m/db62d8cbc8d376eeaeaa3188.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0.74 0-0.52-0.52-0.52-0.52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36 0-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精品】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1]
![【精品】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1]](https://img.taocdn.com/s3/m/205c01823b3567ec102d8af0.png)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1]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 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 -0.74 0 -0.52 0 -0.52 0 -0.52 0-0.52 +0.36-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 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
![冲压模具设计和制造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36bb004c910ef12d2af9e7e9.png)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例例:图1所示冲裁件,材料为A3,厚度为2mm,大批量生产。
试制定工件冲压工艺规程、设计其模具、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
零件名称:止动件生产批量:大批材料:A3材料厚度:t=2mm一、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1.冲压件工艺分析①材料:该冲裁件的材料A3钢是普通碳素钢,具有较好的可冲压性能。
②零件结构:该冲裁件结构简单,并在转角有四处R2圆角,比较适合冲裁。
③尺寸精度:零件图上所有未注公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0.74 0-0.52-0.52-0.52-0.52可按IT14级确定工件尺寸的公差。
孔边距12mm 的公差为-0.11,属11级精度。
查公差表可得各尺寸公差为:零件外形:65 mm 24 mm 30 mm R30 mm R2 mm零件内形:10 mm孔心距:37±0.31mm 结论:适合冲裁。
2.工艺方案及模具结构类型该零件包括落料、冲孔两个工序,可以采用以下三种工艺方案:①先落料,再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②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
③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①模具结构简单,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套模具才能完成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零件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由于零件结构简单,为提高生产效率,主要应采用复合冲裁或级进冲裁方式。
由于孔边距尺寸12 mm 有公差要求,为了更好地保证此尺寸精度,最后确定 用复合冲裁方式进行生产。
+0.36 0-0.11工件尺寸可知,凸凹模壁厚大于最小壁厚,为便于操作,所以复合模结构采用倒装复合模及弹性卸料和定位钉定位方式。
3.排样设计查《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表2.5.2,确定搭边值:两工件间的搭边:a=2.2mm工件边缘搭边:a1=2.5mm步距为:32.2mm条料宽度B=D+2a1=65+2*2.5=70确定后排样图如2所示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η为:η=A/BS×100%=1550÷(70×32.2)×100%=68.8%查板材标准,宜选900mm×10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剪裁为14张条料(70mm×1000mm),每张条料可冲378个工件,则η为:η=nA1/LB×100%=378×1550/900×1000×100%=65.1%即每张板材的材料利用率为65.1%4.冲压力与压力中心计算⑴冲压力落料力F总=1.3Ltτ=1.3×215.96×2×450=252.67(KN)其中τ按非退火A3钢板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压模具设计实例(doc 20页)
弯曲模
零件简图:如图3-11所示
零件名称:汽车务轮架加固板材料:08钢板
厚度:4mm
生产批量:大量生产
要求编制工艺方案。
图3-11 汽车备轮架加固板零件图
一.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为备轮架加固板,材料较厚,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汽车备轮架强度。
零件外形对称,无尖角、凹
上式中
圆角半径;
板料厚度;
为中性层系数,由表查得;
,为直边尺寸,由图3-13可知,
将这些数值代入,得毛坯宽度方向的计算尺寸
考虑到弯曲时板料纤维的伸长,经过试压修正,实
际毛坯尺寸取。
同理,可计算出其他部位尺寸,最后得出如图3-14所示的弯曲毛坯的形状和尺寸。
(2)确定排样方式和计算材料利用率
图3-14的毛坯形状和尺寸较大,为便于手工送料,选用单排冲压。
有三种排样方式,见图3-15a、b、c。
由表查得沿送料进方向的搭边,侧向搭边,因此,三种单排样方式产材料利用率分别为64%、64%和70%。
第三种排样方式,落料时需二次送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为此,本实例可选用第三种排样方法。
图3-14 加固板冲压件展开图
a)材料利用率64% b)
材料利用率64%
c)材料利用率70%
图3-15 加固板的排样方式(3)冲压工序性质和工序次数的选择
冲压该零件,需要的基本工序和次数有:
(a)落料;
(b)冲孔6个;
(c)冲底部孔2个;
(d)冲孔;
(e)冲2个腰圆孔;
(f)首次弯曲成形;
(g)二次弯曲成形。
(1)工序组合及其方案比较
根据以上这些工序,可以作出下列各种组合方案。
方案一:
(a)落料,如图3-16所示。
(b)冲壁部孔6个。
(c)冲底部两个孔、一个圆孔和两个腰圆形孔,见图3-19。
(d)首次弯曲成形,如图3-17所示。
(e)二次弯曲成形,如图3-18所示。
方案二:
(a)落料和冲2个腰圆孔。
(b)冲底部两个孔、壁部六个孔和孔。
(c)首次弯曲成形,见图3-17。
(d)二次弯曲成形,见图3-18。
方案三:
(a)落料和冲零件上的全部孔。
(c)首次弯曲成形,见图3-17。
(d)二次弯曲成形,见图3-18。
方案四:
(a)落料,见图3-16。
(b)冲底部两个孔、一个圆孔和两个腰圆形孔,见图3-19。
(c)首次弯曲成形,见图3-17。
(d)二次弯曲成形,见图3-18。
(e)冲壁部两个孔。
(f)冲另一个面壁部四个孔。
方案五:
(a)落料,见图3-16。
(b)首次弯曲成形,见图3-17。
(c)二次弯曲成形,见图3-18。
(d)冲底部两个孔和一个孔。
(e)冲腰圆孔。
(f)冲侧壁六个孔。
方案六:
(a)落料,见图3-16。
(b)冲底部两个孔、一个孔和两个腰圆孔,见图3-19。
(c)首次弯曲成形,见图3-17。
(d)二次弯曲成形,见图3-18。
(e)钻壁部六个孔。
对以上六种方案进行比较,可以看出:
方案一,从生产效率、模具结构和寿命方面考虑,将落料和零件上的孔组合在三套模具上冲压,有利于降低冲裁力和提高模具寿命,同时模具结构比较简单,操作也较方便。
但是,该方案的二次弯曲均安排大冲孔以后进行,弯曲回弹后孔距不易保证,影响零件精度。
方案二,落料和冲腰圆孔组合以及底部两个孔和壁部六个孔组合冲出,可以节省一道工序,但是模具结构比方案一复杂,同时多凸模厚板冲孔模容易磨损,刃磨次数增多,模具寿命低。
二次弯曲工序均在冲孔后进行,产生与方案一相同的缺点。
方案三,落料和零件上的孔采用复合模组合冲压,优点是节省了工序和设备,可以提高和生产效率,但模具结构复杂,且壁部六个孔处的孔边与落料外缘间距仅8mm,模壁强度较差,模具容易磨损或破坏,因此不宜采用。
方案四,壁部六个孔安排在弯曲后进行,可以提高孔距精度,保证零件质量,但是壁部冲孔的操作不便,同时弯曲后二次冲孔的模具费用也较高。
方案五,全部冲孔工序安排在弯曲成形后进行,缺点是成形后冲孔,模具结构复杂,刃磨和修理比较困难,上、下料操作也不方便。
方案六,情况与方案四基本相同,但壁部六个孔改为钻孔,可以保证孔间尺寸,提高了零件精度,同时可减少两套冲孔模,有利于降低零件的生产成本。
缺点是增加了钻孔工序,增加工序时间。
通过以上的方案分析,可以看出,在一定的生产批量条件下,选用方案六是比较合理的。
确定了工艺方案以后,就可以进行该方案的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各工序的冲压力计算和冲压设备的选用。
图3-16 加固板落料模
1-下模板、2-导柱、3-导套、4-卸料板、5-螺钉、
6-螺钉、7-凹模、8-上模板、9-销钉、10-挡料销、
11-螺钉、12-凸模、13-销钉、14-销钉
三. 各工序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上面的工艺方案分析和比较中,已选用了模具种类,如选用落料模、冲孔模、首次弯曲模和二次弯曲模等,在最佳工艺方案六选定后,再确定各工序模具的具体结构形式。
本实例为便于介绍和分析,在各工艺方案分析和比较时,已给出了模具的结构形式,见图3-16、17、18、19等,因此,这里不再另述。
图3-17 务轮架加固板第一次弯曲模
图3-18 备轮架支架加固板第二次弯曲模
图3-19 加固板冲孔模
1-下模板、2-导柱、3-导套、4-上模板、5、7、9-凹模、
6、8、10-凸模、11、18、20-定位销、12-垫板、
13-凸模固定板14、16、17-紧固螺钉、15-卸料板、
19-凹模固定板、21-定程柱、22-挡料销
四. 计算各工序冲压力和选择冲压设备
(1)第一道工序——落料
(a)平刃口模具冲裁时,落料力按下式计算:
将加固板毛坯的周长,厚度以及08钢材料的抗剪强度代入上式,得
为了降低落料力,改用斜刃口模具,落料力
上式中,为模具斜刃口部分长度。
考虑到落料时条料容易安置和定位,模具的部分刃口可以设计成平口的。
因此,表示刃口部分的长度(如果模具刃口全部做成斜口的,则),如图3-16所示。
图中
平刃口长度,
斜刃口长度,
取
则
(b)推件力
设同时梗塞在凹模内的零件数,查表系数,代入上式,得
(c)选用冲压设备
这一工序的落料力,推件力,因此,工序所需的总压力
&n,bsp; &,nbsp;
从总压力出发,应选用1000kN压力机,但是1000kN压力机的工作台,对加固板落料模尺寸偏小,不能安装,故应选择1600kN压力机。
(2)第二道工序——冲孔(图3-19)
(a)冲压两个孔,冲孔力<,/DIV>
(b)冲压孔,冲孔力
(c)腰圆孔冲孔力
(d)选用冲压设备
工序总的冲孔力
故可选用1000kN压力机。
(3)第三道工序——首次弯曲成形(图3-17)
该工序冲压力,包括自由弯曲力,校正弯曲力和压料力(或推件力)。
(a)自由弯曲力
上式中,
安全系数:
宽度:
弯曲半径:
08钢抗拉强度:
则
(b)校正弯曲力
冲压件在行程终了时受到的校正弯曲力,可按近似计算。
加固板冲压件首次弯曲的投影面积
查表得单位校正力,代入上式得,
(c)压料力
,
&nb,sp; &am,p;am,p;am,p;am,p;am,p;am,p;nb,sp;
取系数0.5,则
(d)选择冲压设备
由弯曲工艺可知,弯曲时的校正弯曲力与自由弯曲力、压料力不是同时发生的,且校正力比自由弯曲力和压料力大得多。
因此,可按选择冲压设备,实际选用2500kN压力机。
(4)第四道工序——二次弯曲成形(图3-18)
该工序所需压力,有自由弯曲力、校正弯曲力和压料力等。
因校正弯曲力大于自由弯曲力和压料力,且在弯曲时这些压力不是同时产生的,故在选择冲压设备时,只需计算校正弯曲力就可以了,即。
加固板零件二次弯曲的投影面积,取,代入上式,得,实际选用2500kN压力机。
五. 编写工艺文件,填写冲压工艺卡。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