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社会教育的涵义及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2.理解幼儿社会教育在幼儿全面发展教育中的作用。

3.明确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熟悉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和内容。

教学重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目标和内容。

教学难点: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涵义。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内容:

1.俗话讲:人要在社会上混下去,必须……。你认为这个“混”字包含了哪些积极的意思?怎么样才能“混”得好?

2.根据经验,谈一谈自己对“人的社会性”、“社会化的人”有什么理解?或解释?或疑问?

——小结:“懂事”、“混得好”……都与一个人的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第六章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含义

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情感——社会性为目标,以促进幼儿的自我意识、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引导幼儿的社会行为、提高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所谓社会性是指幼儿在其生物特征基础上,在与社会生活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掌握社会规范,形成社会技能,学习社会角色,获得社会性需要、态度、价值、发展社会行为,在由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幼儿心理特征。

幼儿社会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自我意识、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等几方面构成的有机整体。

二、社会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加快幼儿社会化进程

幼儿社会教育是以发展幼儿情感——社会性为目标的。目标的达成必须通过幼儿的社会化过程,即让幼儿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过程。

(二)有利于激发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

幼儿社会教育是为幼儿创设宽松自由的环境,从幼儿兴趣和需要出发,引导幼儿主动参与、自主选择、充分表现、自觉认识、体验和练习的活动。由此幼儿会逐步产生主体意识,将社会规范逐渐内化为幼儿自身的需要,使幼儿从他律走向自律。

(三)有利于提高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幼儿社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幼儿具有适应社会的各种行为技能和能力。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练习等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策略,做出适

当的行为反应,进而熟练为技能,内化为能力。

(四)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促进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

三、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

(一)随机性和无意性

社会性学习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幼儿社会学习无处不有,无时不在,他们随时都在模仿成人及同伴的行为、举止、态度等。

思考:由于幼儿社会学习具有随机性和无意性,幼儿园教师应该怎么办?

(二)长期性和反复性

幼儿处在人生的初级阶段,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各种行为还不稳定。因此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与行为需要是在活动和交往中反复地体验与练习而形成的,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根据幼儿的社会学习具有反复性的特点,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注意:

1.幼儿的社会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们在社会学习中表现出反复无常的行为属于正常现象。因此,在社会学习过程中,成人应该允许幼儿出错,不可操之过急,对幼儿失掉信心。

2.教师在设计、安排教育活动时,要考虑到适当的重复,如:在日常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幼儿的行为表现,反复提醒、督促幼儿。

(三)情感驱动性

情感是幼儿与世界产生联系的主要纽带,幼儿总是因为信任和爱这个世界才愿意参加和学习这世界中新奇的一切,因而他们的社会学习具有明显的情感驱动性。

(四)实践性

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对幼儿来说是抽象的,幼儿只有在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与操作才能获得真知。

根据幼儿社会学习具有实践性,幼儿园教师应该注意:

1.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是避免口头说教;

2.教师要给幼儿发现、感受、练习、巩固的机会

四、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社会教育总目标: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二)幼儿社会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P156)

五、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

(一)幼儿社会教育的内容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以下内容要求:★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与社会的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

自信心;

★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他物品,爱护公物和公共环境;

★与家庭、社区合作,引导幼儿了解自愿的亲人以及与自愿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

——具体内容

1.自我意识方面

(1)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体验到与同伴交往的快乐

会用一定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爱好、情绪、情感;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与他人,能正确地对待他人的评价;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种活动,有好奇心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爱动脑,愿意按自己的意愿选择活动、完成活动;能较快地适应常规和活动的变化,乐于尝试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

(2)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性的语言,掌握记忆任务的方法,能牢记委托,并力争完成;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会用适当的方式向成人表达自己的需要、想法;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尽可能自己解决;做事有信心,能有始有终地做完一件事;了解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能较快地适应变化的环境,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2.交往与人际关系方面

(1)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和睦相处;善于与人交往,懂得问候、交谈、与人合作及参与活动的技巧,掌握几种交往的策略;能主动帮助弱小同伴,乐于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老人和残疾人,经常自愿地与他人分享器械、食物、衣物等。

(2)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规则要求,培养幼儿树立按要求行动的意识;知道各种活动不同的规则要求,养成按规则进行活动的习惯,增强执行规则的能力;感受生活中规则的重要,能围绕自己的生活、学习、游戏制定简单的规则。

3.社会环境方面

(1)幼儿园环境

了解并熟悉幼儿园的位置及环境,熟悉幼儿园的规则,适应集体生活。

(2)家庭环境

了解家庭成员姓名、住址、电话,知道家庭成员及亲属之间的关系,懂得尊敬长辈、兄弟姐妹能够和睦相处。鼓励幼儿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培养幼儿爱家爱家人的情感。

(3)社区环境

了解自己所在的社区及城市,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特产等,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并鼓励幼儿参加社区的大型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