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第四章 无为而治

合集下载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楔子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楔子

空中楼阁。

管子、老子、孔子、孙子、墨子、庄子、孟子、韩非子和一个法官模样的人在会议室桌边围成一圈,一直默默对坐着。

等他们叫来的三个人到了以后,那个法官模样的人站了起来,开始说话。

“我们今天在这里举行一个听证会,”他清了清喉咙,“有人状告陈少峰教授剽窃在座各位大师的智慧成果。

我们很担心,这是一种无视知识产权保护、逆潮流而动的行为。

而且,据说陈少峰在讲授管理哲学的时候,动不动就引用大师的话语,课堂上总是人满为患,连窗台上都坐满了人。

假如控告是真的,那后果就更严重了。

要是没有人听课,就他一个人在空旷的大教室里自言自语,那我们也就可以不追究了,但是,”谈到这里,他加重了语气,“假如他剽窃了大师们的成果,讲课又反响很大,那是相当于把大师智慧成果及其反响力占为己有,那么我们就不能不管了。

而且,据说他即将出版的《商道》那本书里面也有很多剽窃大师的内容,这件事就更严重了。

”在座大师们都不吭声。

法官模样的人继续说,“当然,我们也不能简听信一面之辞。

我们今天请来了五位或者听过陈少峰讲课或者看过《商道》稿的有关人士来参加我们的会议,就是要了解和辩明真相。

首先,我想请教金向钱先生几个问题。

”他慢慢把脸转过去:“请问你的职务。

”“董事长。

”金向钱瘦得厉害,声音却比较大。

“你听过陈少峰的课?”“听过陈少峰老师的课。

”“叫陈少峰就可以了!”“陈是我的老师啊!”“你是研究生?”“我听过陈老师的课。

”法官模样的人皱了皱眉头。

“你读过在座各位大师的大作吗?”“读了一些片段。

”“请你说说,陈少峰讲课的时候是不是经常引用大师的话?”“是,不过——”“不过什么?”“陈老师经常说,孔子怎么怎么说,墨子怎么怎么说,韩非子怎么怎么说,意思是什么,可是我不知道他讲得对不对。

”“他有没有引用大师的原话,比如他说‘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之类的?”“有,不过——”“什么不过?”法官模样的人有点不耐。

“陈老师说,‘我们也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老子说的,现在的考证成果还辨别不出来老子的真实身份。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

诸子百家思想的现代企业管理:诸子百家中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

有人认为"无为"就是毫无作为、消极等待,只是听从命运的摆布,这实在是误解了老子的本意。

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思是说:"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作不成了。

"这里,"无为"乃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和方法,"无不为"是指不妄为所产生的效果。

这和第三章所说的:"为无为,而无不治"的意思是相通的。

"为无为, 而无不治"的意思是以"无为"的态度去对待社会人生,一切事情没有不上轨道的。

万事万物均有自身的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规律,顺应时代的潮流,促其前进。

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是"有为"一一乱为、妄为。

"为无为"是讲从"无为"的态度去"为"可见老子并不反对人类的努力,老子说:"万物作而弗始, 生而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

"(二章〉"生"、"为"、"功成"正是要人去工作、去创造、去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成就大众的事业。

"弗有"、"弗持"、"弗居"即是要消除一己的占有冲动。

人类社会争端的根源, 就在于人人扩张一己的私欲。

②因而,老子又叫人不要妄为、不要贪、不要争夺、不要占有、不违背规律。

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这个思想是否还有价值呢?,我们是否还需要"无为"呢?答案是不容置疑的。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无为而治”在中国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前言:《老子》书成于春秋时期,书的作者老子亲睹各国争城夺地,战争频繁,社会混乱,民生困苦,他认为如果没有那么多人为的体制法令,官吏,战争,也许天下回安静得多。

他深深懂得“物极必反”的道理,指出一切事物发展到了极度,就会转为相反形态。

“法令滋章,盗贼多有”。

(《老子》,三十八章)即法令控制严酷,盗贼不是仍然很多?因而提出“知止可以不殆”。

(《老子》,二十八章)“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二十二章)不必要的人为制作太多,往往产生和预期目的相反的效果。

与其“弄巧成拙”,不如所有法令规章力求简单明了,而且越少越好。

老子主张清净无为,反对人为有为。

一方面,他从人性淳朴,人的本质是自然出发,欣赏天地万物自然之美,认为宇宙间充满了丰富的生命力,能够不断地创造直指完美,应让“万物作焉而不辞”。

“作”指发生,兴起;“辞”指治,即让宇宙万物顺乎自然,按自己的规律运行而不去干涉他们。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圣人之在天下也,为天下浑心。

”(《老子》,四十九章)即在上位者之心与百姓之心要浑同,照百姓之意去办事就行了,顺其自然就能治理好。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五十七章)结论是“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三章)《老子》中谈论管理的地方很多,而且谈得相当全面:政治管理,军事管理,社会文化管理,一定程度上涉及经济管理。

既提出了自己的管理目标,也论述了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且对管理问题的全部论述是建立在集资的哲学体系的基础上的,是从管理哲学的角度来考察有关管理的各种问题的。

“无为”是《老子》管理哲学的最高原则:一、《老子》的最高范畴是“道”,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道”是宇宙的本体,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由以形成的最终根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二十五章)道本身是一个无形,无声,不可感知的东西,它按自身的规律运动,并在运动中化生万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企业管理学习之无为而治

企业管理学习之无为而治

企业管理学习之⽆为⽽治企业管理学习之⽆为⽽治⽆为⽽治:抓住事物的根本道家的思想是“⽆为⽽治”。

天下有这么好的事吗,⽆为还能得到治理?什么事不做,还能把这个事做好?“⽆为”关键在“为”是什么?怎样做到⽆为?为什么要⽆为?“⽆为⽽⽆不为”。

⽆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恰恰相反,关键是要怎么样做,⽤什么⽅式做。

“圣⼈处⽆为之事,⾏不⾔之教”,最后达到教化的结果。

“不知常,妄作凶。

”常就是不变的规律。

意思是,你不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就乱来,是很凶险的。

“⽆为”就是让你不要乱来,要抓住事物本质去做。

有个成语叫庖丁解⽜,讲⼀个杀⽜的,既快⼜好,⽽且⼑刃如初,游刃有余。

为什么这样呢?他说,我知道⽜⽪、⽜筋、⽜⾻之间的缝隙,所以我的⼑沿着缝隙切,就不会损坏⼑锋。

那些不会杀⽜的,不知道这些乱砍,⼀年换多少把⼑⼦。

所以凡事必须掌握规律,不乱来。

⽼⼦说领导分⼏等,⼀百分的领导,员⼯只知道有这个领导,别的不知道;⼋⼗分的领导,员⼯都称赞;如果员⼯见了领导就害怕,这样的领导就值六⼗分;不及格的领导,就是员⼯骂你。

⽼⼦说员⼯只知道领导,领导却神龙见⾸不见尾,这才是最好的领导。

这说明真正的领导,只要你把⼈⽤对了,把制度安排好了,你授权给⼤家都按制度做事,这就是⽆为⽽治。

唐太宗跟房⽞龄讲什么叫⽆为⽽治,就是“使得各当所任,则⽆为⽽治矣。

”意思是,让官员做好⾃⼰的职责,就是⽆为⽽治。

所以领导不是搞什么理论,就是把⼈找对了,让他给我做事,就⾏了。

这⾥和“君⼦不器”是完全⼀样的意思。

“不能⽆为者,不能有为也”。

总之,要⽆为⽽治,第⼀个要抓住规律,按照规律办事,就可以事半功倍。

第⼆个要抓住关键,学会⽤⼈,要把⼈⽤好了就⽆为⽽治。

另外不要折腾,不要过多地⼲预。

企业⽬标管理⽐过程管理好,设定⼀个⽬标,过程你就不要管了。

所谓⽩猫⿊猫能抓住⽼⿏就是好猫。

这就要求我们设定的⽬标不能太⾼,也不能太低,太⾼了没⼈能达到,太低了不费劲,也不⾏。

要做到顺其⾃然。

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清华)PPT课件

道家“无为而治”与现代企业管理(清华)PPT课件

第三层含义是在企业家行为上,提倡“顺其自 然”之为,“不采取反自然的行为”,并非禁 绝人们的一切行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然”(《老子》第二—十五章),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 六十四章)
“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 贱下极则反贵。”(《史记·货殖列传》)
“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或者“贵出如粪土, 贱取如珠玉”。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 十九章)
“得人心者得市场。”
马斯洛的人生需求层次理论:满足衣、食、住、 行、性的生理需要,保护自己免受社会和自然 威胁的安全需要,关怀他人也要他人关怀的社 会需要,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的尊重需要和实 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顺民之天性”,“除民之所恶”,才能达到 凝业家既要 善于“竞争”,又要善于“不竞争”,即根据 市场竞争现状,适时地推出“不竞争”的退出 战略,乃是一种大智大勇的英雄本色。
“兰海战略”的基石是“价值创新”。“价值 创新”不是为了打倒竞争对方,而是为了让竞 争变得毫无意义;不是局限于现有的市场空间 竞争,而是力图创造没有竞争的市场空间;不 是利用现有市场需求,而是寻求潜在的新的市 场需求。
“爱立信”宣布从2001年4月1日起退出手机生产领域 。“爱立 信”从手机生产领域退出,就可以把财力、物力、人力集中于新 技术的研发上,使“爱立信”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更加完美,增强 市场竞争力。这是企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摆脱目前困境 的关键所在。“爱立信”在退出手机生产后,马上与Electronics 公司进行战略联盟,加强手机的研究与开发;又与日本索尼公司 达成“全方位协议”,成立索尼——爱立信移动通讯公司,共同 发展手机业务。在与中国海尔集团共同开发兰牙网络家电的基础 上,又向中国推出了两款新产品,即具有兰牙功能的T39mc和四 种背景灯的时尚手机A3618。同时,它还宣布成立“爱立信”的 移动平台公司,将向市场提供2.5G和3G技术平台,以强化其移 动电话技术特许授权工作,推动无线通信业的发展。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

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导语:我们都知道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思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老子的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欢迎借鉴!无为: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治理。

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

后泛指以德化民。

“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

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

他们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秩序,扰乱天下,祸害百姓。

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

“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涉”和“使民众无知无欲”。

古时,舜品德高尚,尧派他来管理天下。

当时中原到处是洪水,以前尧派鲧去治理洪水,9年後失败了,舜就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

禹果然不负众望,13年後平息了洪水。

舜和尧一样,对老百姓很宽厚,多采用象征性的惩罚,犯了该割掉鼻子罪的人,让穿上赫色衣服来代替;应该砍头的人只许穿没有领子的布衣。

为了让老百姓懂得乐舞,舜派夔到各地去传播音乐。

有人担心夔一个人不能担当重任,舜说:“音乐之本,贵在能和。

像夔这样精通音律的人,一个就足够了。

”夔果然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孔子赞叹道:“无为而治,说的正是舜啊!他自己需要做的,只要安安静静坐着而已。

”另外一个略有不同的解释: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

那么道的规律又是什么呢?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二十五章》)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

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

全面解读“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让你成为最杰出的管理大师

全面解读“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让你成为最杰出的管理大师

全面解读“无为而治”的管理智慧让你成为最杰出的管理大师文/葛荣晋无论是古今还是中外,人类的管理模式,归根结底,分为两大类:一是“有为而治”,二是“无为而治”。

所谓“有为而治”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主要是指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以智治国”、以儒家为代表的“以德治国”、以法家“法术势”三位一体为代表的“以法治国”,以及墨家以“兼爱”为中心的治国之道。

在中国古代管理哲学中,“无为而治”虽是道家首先提出的管理思想,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它并不专属于道家。

中国古代道家讲“无为而治”,儒家、法家和黄老学派也都讲“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虽是道、儒、法和黄老学派四家共同追求的管理模式,但是各自对它的内涵和和外延的表达则是不同的。

现在,从管理哲学高度,对“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进行现代解读。

为了适应现代政府管理、社会治理和企业经营的需求,必须全面地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无为而治”的管理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的哲学课题。

道家的“无为而治”,是管理主体、管理方法和管理境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资料图)一道家的“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什么是道家的“无为而治”呢?“无为”是道家的核心价值理念,从宇宙论、人生观、方法论到管理学,都贯穿着“无为”的哲学智慧,文化内涵极其丰富。

从现代管理学角度,“无为而治”主要有三层含义:(1)从管理主体上,所谓“无为”,就是如何通过道德修养使管理者具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不言”、“不争”等高尚品格,以达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的管理境界。

这就是说,我无为民就自我化育,我好静民就自然端正,我“无事”民就自然富裕,我不贪婪民就自然朴实。

(2)从管理方法上,主要是针对兵家的“以智治军”、法家的“以法治国”和儒家的“以德治国”的“有为”型管理模式,主张以道家“道法自然”为基石的“无为”型管理。

所谓“无为而冶”,并非是管理者无所作为的懶汉哲学,而是探讨管理者何者“有所为”、何者“有所不为”,即在管理场中如何正确地认识与处理“有为”与“无为”的关系。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第二章 学而优则商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第二章 学而优则商

“你昨晚做了什么美梦?”“没有啊。

”“你连说梦话都在背诵《物权法》!”甄何法出门前,同寝室的同学小王笑眯眯地说。

“哦,以后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密了!”甄法这几天心里一直很兴奋,他终于找到了自己职业的方向。

“做大企业的法律顾问,这个想法不错啊!你也可以去投资银行做事。

当,今后中国的企业要走国际化,他们需要有本事的人帮助他们解决多问题。

你的外语水平怎么样?”教商法的教授看来很关心他。

“英语马马虎虎,不过,我的阿拉伯语学得还可以。

”“敢到汽车炸弹很多的地方去?”“也不去,我的女朋友是学英语专业的。

”我你做别人的顾问,然后让她做你的英语顾问,要谈判的时候你怎么办——”“不是,不是,我们两个人准备合伙开一家国际咨询公司。

”“来个双CEO?哈哈!”老师有点善意地取笑他。

“还没有想好,我想让她当董事长。

她好像比我思维更严谨一些。

”“她比你这个念法律的思维更严谨?”“可能您不认识她,她只比我大八岁,可是?经是博士二年级了。

她很有经验,曾经在一家国际战略咨询公司干过三年。

”“好啊好啊,你这是以人为本嘛!”“可是,人们有偏见,说女博士什么什么的,我也有不少压力。

”“她有没有压力?”“她倒是一点也没有。

她说,只有那些胆小鬼才不敢大胆用人,非得找比自己差的。

所以武大郎开夫妻店的多!”“就是嘛,女人比男人强,男人才能无为而治呢!”“那么,老师您是赞成我的选择咯?”“那还用说,我举双手赞成。

在家里我也都是你师母说了算,她很能干,我大事小事都要向她请示一下——”说到这里,教授好像说漏了嘴,不好意思地笑笑。

其实,甄何法也早有听到传闻,今天终于得到老师亲口承认“老师,您说,管理企业和管理家庭是不是一样的。

”“差不多吧,古人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也是这个意思嘛!“不过,我的女朋友不想要孩子。

”“啊?这个——”“怎么啦,老师?”“没什么,我想本来家族企业的人力资源是有瓶颈的—不说不定这样更好,你们要想办法去培养人才。

”“陈教授也这么说。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前言:《道德经》是一本较难理解的书,比如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愚也不是贬义词,正所谓大智若愚,《道德经》里的愚是指老实,淳朴,是一种大智慧,所以对《道德经》里的话不能从字面上去理解。

无为而治是道家创始人老子的治国主张,这种治国理念曾对中国历史产生深刻影响,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皆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开创的。

下面我将节选《道德经》一书中关于老子的政治主张的部分章节,对老子的无为而治进行全面的讲解。

首先,我要讲一下无为的含义,一提到无为,大家可能会认为无为就是无所作为,是消极的,但老子说过:无为而无不为,意即正是因为圣人无为(不妄为),所以无不为(没有办不成的事)。

他还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即用无为(不妄为)的方式去治国,则没有治理不好的。

如果无为是指无所作为,那么无为而无不为就说不通了,所以我认为无为的真正含义是不妄为,周易有一卦,叫无妄卦,卦象是上乾下震,意即不妄为,不妄动,而老子还强调:为而不恃,意即有所作为而不加自己的主观倾向,也就是说道家的无为是有所作为的,只不过强调的是顺应自然规律办事而不肆意妄为,不主观,具有理性的特征,自然无为,自然而为。

有所为,有所不为。

老子在其《道德经》一书中非常强调自然规律,以及顺应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比如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意思是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

圣人也是没有仁受的,也同样像刍狗那样对待百姓,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有人可能会认为天地和圣人实在是太冷酷了,但这里并没有强调它们有多冷酷,而是强调天地就是按照自然规律运作,没有意志,也就没有仁爱,由自然推之人世,圣人同样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不主观。

同时老子还强调不道早已,意即不符合道(可理解为自然规律)的,会过早消亡,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所阐述的那样,一旦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不道早已的意思就类似于此。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无为而治:无为而治篇一: 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基本信息,无为而治-思想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也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

无为而治的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

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且一再强调无为才能无不为,所以无为而治并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要靠万民自我实现无为无不为,靠万民的自治实现无治无不治。

大道无为_无为而治-基本信息西汉初年的实例初几代统治者常常以秦亡为戒,认识到要取得1个相对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政治局面,就必须努力缓和阶级矛盾,与民休息,实行无为而治。

于是,来自于黄老思想的君道无为、刑德相辅、节欲崇俭、爱民养民的观念就很快转化成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统治政策。

刘邦去世后,孝惠、高后相继当政。

《汉书》说:“孝惠高后之时,海内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无为,故惠帝拱己,高后女主制政,不出房闼,而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文景二帝继统之后,也继续将黄老之术作为治国方针。

文帝以一藩王继承大统,其时羽翼未丰,所以他特别注意信任和依靠前朝重臣,故刘邦时代的功臣周勃、陈平、灌婴、中屠嘉等人相继被任命为相。

这样既融洽了新旧君臣之间的关系,又保证了高层统治集团的团结一致。

文帝还多次下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使1大批年轻有为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进入统治集团,扩大了汉政权的统治基础。

班固曾高度评价说:“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

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

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

吏安其官,民乐其业,蓄积岁增,户口寝息。

”景帝长期生活在黄老之术氛围中,其母窦太后好“黄帝老子言,景帝及诸窦不得不读《老子》,尊其术”。

在文景二帝统治时期,朝野内外,对黄老之术从之者甚众,著名者除胶西盖公、曹参之外,尚有陈平、陆贾、黄生、田叔等人。

在处理与诸侯王关系问题上,黄老之术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观念也成为1种非常有效的润滑剂。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 ppt课件

无为而治管理思想 ppt课件

节给予关注和控制,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动性和积极 性。因此必须通过合理授权,使团队成员有充分发 挥自已能力的平台。 委任工作是指将一个项目分割成多个单一的任务或目 标,并分配给每个成员,然后,予以充分的信任, 仅当任务或目标看业无法完成之时,再做出干涉。 委任权利是指与你的员工共享权利。工作中的问题应 征询员工的意见,并要给与他们处理自已专业领域 问题的充分权利,要求队员及时将项目进展的情况 进行汇报,全程进行控制。
如何达到“无为而治”
加强文化的融合。员工达成对企业文化的 共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只有这样,信 任才有了坚实的平台。
自由交换意见。让员挥其专业技能,并经常就项目相 关的意见展开公开讨论,所有意见给予评 估,对于无法采纳的意见给出充分的理由 解释。
“无为而治”
---领导的至高境界
无为而治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论,由春秋末期的老子提出。
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注重从“无”中去“为”,
治:治理。
无为而治就是指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的最根本规 律就是自然,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 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 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 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
“无为而治”的要点
管得少就是管得好 无论事务大小都事必躬亲,往往会严重
挫伤员工的自尊心和归宿感,越来越 大的离心力。相反,如果能够形成有 效的授权和责任机制,和员工之间建 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那么就能增加 员工的使命感和工作动力,从而能够 促进公司业绩的稳步发展。
“无为而治”思想的要点
要“管得少”,又要“管理住” “管的少”不是不管而是“自我管理”只在适当的环

“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无为而治”的管理最高境界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老子《道德经》这段话的意思是:最好的领导者,部下并不感觉他的存在;其次的领导者,部下亲近并称赞他;再次的领导者,部下畏惧他;更次的领导者,部下轻蔑他。

领导者的诚信不足,部下不信任他,最好的领导者是多么悠闲,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众人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老子这段话,提出了心法的“四重境界”,尤其指出了心法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即“不知有”。

“有”指的是宇宙万物的自然状态,“知”指的是宇宙万物与人的关系。

而心法的要求是把“有”和“知”统统去掉,从而达到“无”的境界。

对于心法,有信与不信的问题。

老子认为,对心法若取“信”的态度,就能够达到“无”的境界并找到“信”;反之,对心法若取“不信”或“不足信”(将信将疑)的态度,就不能达到“无”的境界,并且也找不到“信”。

做最高明的领导,让部下感觉不到你的存在,无论你是在企业还是不在企业,员工都能积极、主动、自发地工作,这就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一家企业,如果能达到“太上,不知有之”的“虚无”境界,不仅是企业领导者孜孜以求的,更是企业员工所渴望的!这种“不知有之”的管理境界,就是“无为而治”,要实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素质,二是授权艺术,三是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领导者本人的素质是至关重要的管理基础。

古人说“内圣而外王”,只有企业领导者内心的精神力量非常强大,才可以统帅王者之师,行王者风范。

如前面老子所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领导者必须以自身的诚信赢得部下的信任和拥戴,不下就会乐于听命于你,即使不发号施令,员工也乐意追随你做事。

也就是说,企业领导者要提升并善于运用“非权力性的影响力”。

其次,学会授权是企业的领导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因为你无力控制所有事情,也无法制定全部决策。

道家管理理念的精髓:无为而治

道家管理理念的精髓:无为而治

道家管理理念的精髓:无为而治道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中国企业管理具深刻影响,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点:道家管理理念1、相反相成,物极必反客观世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规律,一是“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关系。

你做一件事,一定不要过头,欲望要有限度。

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到处都存在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现象。

管理是一把宝剑,用来杀人还是维护正义就在管理者的一念之间。

如果处理不当,物极必反!管理者要给员工留一定的空间。

只要是公司整体战略允许的范围内,管理者要考虑员工的需求。

能给予的一定给予,那是员工关怀;不能触犯的,坚决杜绝,因为那是规矩。

如果所有的管理措施一刀切,只有不能触犯的,近乎苛刻。

那么员工的抵触情绪就会高,工作偷工减料的事情会时有发生。

后果,肯定是人心涣散,工作质量下降。

切记,水清则无鱼,人清则无朋!道家管理理念2、善于放权《老子》第十七章中有这样的话:“太上,不知有之”。

意思是说,最好的领导者,因为善于调动属下的积极性,常常使人感不到他的存在。

这里向我们揭示的是领导者集权与分权的辩证法。

领导者要善于集权,这主要表现为重大问题的决策,必须善于当机立断,不为纷纭的议论所干扰;领导者又必须善于分权,对于决策的执行过程,领导人没有必要频频过问,要给属下充分的自由度,让他们尽情地施展才能,以保持他们高涨的工作积极性。

道家管理理念3、低调:守柔居弱在企业界来说,低调就很有必要。

谁能真正成功?是那些不为人所知的“沉静领导”,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内向、低调、坚韧、平和,甚至动机混杂。

道家管理理念thldl 归纳起来,沉静领导具有3大品格特征:低调、克制、谦虚和执着。

低调、沉静的领导之道,与我们传统的东方处事哲学很相近,令国内企业管理者所思:这是不是管理思想的返璞归真。

低调做人既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品格,一种智慧,一种谋略,一种胸襟。

低调做人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看待世间的一切。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第五章 以法为师

学而优则商:从国学到企业管理哲学_第五章 以法为师

这次,尤问提真有问题了。

他碰到的最大问题并不是他了解到,不少中层干部反映管理比较混乱。

所谓管理混乱的说法,由来已久。

现在的问题是,老板不见了!虽然走之前老板曾对秘书说过“告诉大家这几天不用找我了”的,可是,他已经走了十天啦,竟然对所有的高管都没有说过走的原因。

尤问提是企业的新锐,进入一个百多号人的企业,第三年就做到这个置。

大家都认为他是老板的亲信和未来要培养的接班人,所以他开展工作的时候大家都挺配合的。

不过,尤问提的苦恼也很深。

他一直不能保持和老板的步调一致。

老板实在是太聪明了,白手起家。

他的点子很多,思路活跃,别人一直望尘莫。

也因为如此,其他高管经常理解不了老板的意图,有时就干等,看看老板最后亲自布置应该怎么做。

这样,挨批评的时候就少多了,但是,员工的主动性也都降了下来。

尤问提有时觉得自己也挺窝心的。

当然,现在老板不见了,后天就要发工资了,显然情况很不妙。

财务总监来找他好几次,都是问同样的问题。

他也趁机问她企业里面的财务状况怎样。

幸好一切都还好,钱不是问题。

问题是,假如连钱都不是问题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一定是个天大的问题。

尤问提总是这么思考问题。

“小粒,你觉得老板最近有没有什么在行为上和平时不一样的地方?”尤问提把麦小粒找来。

“有,不过——”“没关系,你讲出来好了。

”“老板总是在电话里和什么人讲黄色的笑话。

我在外间听得清清楚楚!他对着电话讲,说有几个银行的处长喜欢听这些东西,要不给他们活跃活跃吃饭的气氛,贷款搞不来——”“嗯?——不是这个,你没有听到他说要到哪里去?”“有,他说要去澳门看看金沙威尼斯酒店好玩不好玩。

”“哦,澳门他以前也经常去,不会为了去金沙赌场就不告而别的。

再想想看,他走之前有什么特别的,或者说过让你印象比较深的话?”“我想想,他好像有时会念叨‘菩提笨巫术,明镜移废台’什么的。

”“是不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对!好像就是那样的。

”“好,我知道他到哪里去了!”尤问提忽然向麦小粒摆摆手,急急走了出去。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4章

中国管理哲学导论ppt第4章

四、“言善信”与“正善治”
1.“言善信”:水是言而有信之物。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老子》二十三章 轻诺必寡信 《老子》六十三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八十一章
东西文化虽有很大差异,但在“诚信上”
却惊人地一致。
2006年美国一所中学的物理学教师反对
学生剽窃作业的事件。 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的经历。 2006年“欧典”地板丑闻案。
“无为而治”形象地讲,就是“治大国
若烹小鲜”(《老子》六十章) 政善治,则能端拱无为而自治,化育万 物而自然,故能安和百姓而无名也。 肖天石《道德经精义》
无论治理国家还是管理企业,都要按照
“无知无欲”的自然人性,坚持“无为 而治”。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家和管理 者不能凭借手中的权力“瞎指挥”,违 背市场经济和资本运行规律。老子曰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四十九章)这就说明企业家 和管理者不能以私利和个人意志来决策, 必须深入广大群众,进行社会调查,保 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2. “动善时”:河上公释曰“夏散冬凝,应 期而动,不失天时。” 美国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在企业创新中 反复强调:“只有改变、改变、再改变。 要整装以待,注视它、预测它、超前它、 创造它。” 万科董事长王石——一位善于在变化中 发现商机的优秀企业家。 企业家和管理者应认真研究的课题—身 处顺境与身处逆境的智慧。
晋商王文显:夫商与士同心。故善商者
赴财货之场而修高明之行,是故虽利而 不污。 乔致庸:首重信,次讲义,第三才是利。
“李嘉诚基金会”——李嘉诚的“第三
个儿子”
“企业公民”:一个具有公民意识的企 业,不但要提供公司本身的经济绩效, 还必须关心和努力提高企业行为对社会 和环境负有责任和义务的社会团体公民。

现代企业管理与无为而治25页PPT

现代企业管理与无为而治25页PPT

现代企业管理与无为而治
道家的无为而治
道家的哲学──无为而治,是一种深邃
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两汉初的一段时
间里实行无为而治,使一个历经战乱、贫
弱不堪的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强大帝国是中
国历史上光辉的一页。
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要顺应它自身的情况 去发展,不必由外界的意志去制约,事物 本身就具有自然发展的潜在性和可能性。 “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民之难洽, 以其智多”。道家认为统治者宜听其自然, 无所作为,就会出现“我无为而民白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 欲而民自朴”那样一种局面。
二、、 员工是最重要的竞争力——从资 源上体现无为而治
近几十年来,企业竞争力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生产技术导向型。在这一阶段,企业 生产技术的高低决定了它的竞争力,谁的生产技 术高,谁就拥有竞争优势,第二阶段是顾客导向 型,从顾客需求出发,如何更好地满足顾客要求, 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一 般的生产技术差别不大了,退居次要地位;第三 阶段是员工导向型。在这一阶段,争夺优秀的员 工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人才成为企 业最重要的资源。今天我们正处于从第二阶段进 到第三阶段的过程中。
沟通无边界,既要向公司内部学习,也要向公司 外部学习。学习中既要打破内部壁垒,也要打破 外部壁垒,达到真正完全的无边界。随心所欲地 沟通,是企业前进的命脉。例如通用公司,学习 日本企业的机器制造系统、质量管理和团队精神, 学习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学习沃尔玛公司 的“快速市场信息法”等等,使优秀的思想在通 用自由流动。此外,还要重视全体员工的智慧, 通过调查和反馈,征求员工对企业发展的意见和 建议,发掘一切有价值的思想来源。在一个无边 界的组织中,无边界沟通,可以克服部门壁垒, 使每个人都拥有权威。这是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前 提,有利于知识的共享。建立一种无边界、无障 碍、自由的知识共享体系,这种传播使新技术得 以迅速推广。

从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探讨企业管理者“无为”驾驭之术

从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探讨企业管理者“无为”驾驭之术

从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智慧探讨企业管理者“无为”驾驭之术老子是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以及文学家,更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哲学思想对中国哲学智慧与思想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老子的思想蕴含丰富的哲学理念,对人类事务,包括企业管理在内都事务皆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其中,无为而治思想最具影响力。

老子强调“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应从事无所成名的事务,教化群众应当以不言为准则。

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无,只有无才能符合老子《道德经》“道”的原则。

因此,“无为而治”理念对企业管理者有极为深刻的启示意义。

老子提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理念,指出企业管理者无为,员工就自我化育;企业管理者喜欢清静,员工就纯正无私;企业管理者没有贪念,员工自然淳朴无贪欲。

为此,总结出“君闲臣忙国必兴,君忙臣闲国必衰”的道理。

在企业管理上,老子主张“君无为而臣有为”。

要求企业管理者对企业人才给予高度信任,充分授权,并且激发企业全体成员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

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后,在朝堂上问大臣他赢得天下的主要原因。

大臣纷纷发表个人看法,众说纷纭,可没有一个人能说中刘邦想要的答案。

刘邦说道,他能赢得天下最主要的原因是用对了人。

论打仗他不及韩信,论治国他不如萧何,论谋略他不及张良,可他有能力把这些有能力的人收入麾下为他效力,最终成就一方霸业。

企业管理者并不是什么都得懂什么都会做,这是不现实的。

管理者重要的是保障企业战略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寻找合适的执行人去完成任务,这才是一名优秀企业管理者能力所在。

面对当下变化无常、纷繁复杂的商业环境,在现代企业内部,事务工作千头万绪,琐事更是数不胜数。

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前瞻性眼光,高瞻远瞩,把握全局,有所不为,秉承无为而治的理念。

如果凡事都亲力亲为,独揽大权,难免陷入烦杂琐事中难以自拔。

最后,任劳任怨,三头六臂,累死累活,还把事情搅得一团糟,落得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以前,金向钱与部下的谈话,他现在还历历在耳。

“凡事都要辩证的看,这件事也要辩证的看。

”金向钱告诉部下,“难道别人做不好的,我们就一定也做不好吗!”他狠狠地训斥了这个毕恭毕敬的部下。

金向钱觉得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别人也有成功的例子。

那个卖什么脑白痴的都能赚钱,我们的产品为什么不能赚钱。

关键是要筹集一笔钱来打广告。

“可是,咱们怎么向经销商介绍自己产品的卖点呢?”部下看来很倔犟。

“就说超级补脑。

”“耶?” “想想,有什么保健品比得上氧气补脑吗?脑死亡比什么都让人害怕。

,只要打出超级补脑的口号,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有谁不想补脑?!”金向钱让技术人员开发了一款补氧脑钟罩,晚上把它套在头上,就有氧气源源不绝地供给大脑,第二天醒来就神清气爽的。

当然,对于疗效,他自己也没有十分的把握。

“可是,那氧气能穿过脑皮吗?”“即使穿不透,也有心理疗效啊。

再说,那些保健品你认为都有疗效吗?”“有一些还是有疗效的。

”“那不得了,有很多还是没有疗效的。

看看市场的销售记录吧,那些没有疗效的不是一样卖得好吗!”“可是——”“可是什么?你是不是想说怎么的产品没有知名度么。

没有知名度就打广告,消费者也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精明。

不用再说了,你要是没信心,你就到办公室去吧,换个人来干!”一年以后的今天,金向钱正在陷入绝境。

他把以前赚的钱都投入了广告,但关键的问题是,经销商不配合,有很多人没有信心,纷纷退货;而一小部分卖出去的货款,因为经销商后来不干了,也讨不回来。

想到这里,金向钱的怒气一时难以平息下来。

难道我研究那么多的辩证法和逆向思维,都没有用了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郁闷之余,他打开电视机。

电视里正在播放脑钟罩的广告。

由于广告词是他亲自编写的,所以每次播放广告的时候对他来说都感到亲切,也给了他不少的安慰。

电视画面上,一对看起来保养得很好的老夫妇认认真真地把脑钟罩套在头上,就像流行歌手在录音棚的预备动作一样。

就在他们脸上露出美梦成真的表情之后,配音演员念出了同时配着字的广告词:“生命重于泰山,保氧是长寿的正道。

脑钟罩,脑钟罩,一罩长寿就到!”“‘长寿就到’,‘长寿就到’,啊——那不是没命了?!天啊,原来罪魁祸首是这句广告词!”发现了产品卖不出去的原因之后,金向钱兴奋得差点大声喊叫起来。

下面播出的广告他一点都没有察觉。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看来这款产品还是有救的,关键是怎么重新包装一下。

他急不可耐地开始又在心里一遍遍地重新设计起广告词来。

过了一会儿,等他初步确定了新的包装方案之后,他又看起电视来,发现有个专家在大谈什么养生保健之道。

“养生保健最基本的方法是走正道,要做到心理和人格健康。

古代有人想尽各种办法追求长生不老,甚至服食丹药,反而自己把自己害死了。

我们今天都说‘活到七老八十了’,就是说的孔子活了七十三岁、孟子活了八十四岁。

可是他们哪有吃什么保健品呢,比大多数追求长生不老的人还高寿。

所以,大家不要听信有些保健品夸大其词的宣传。

更可笑的是,竟然有企业在卖保持脑供氧的什么脑钟罩!把脑袋瓜都罩住了,岂不是要出现脑缺氧吗——”“啪”的一声,金向钱狠狠地关掉了电视!中道的思想强调不同的思想方法之间的互补性。

就思维方法来说,诸子的方法有正向的方法也有反向的方法,它们各有特点,互为补充,构成互补的中道。

其中反向思维方法是中国哲学的主要特色之一。

反向的思维方法以正向的思维方法为基础,对各种不同的思维方法进行综合吸收、运用。

它能帮助企业管理者化解各种问题。

思维方法上的改进,提高了企业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效率,从而使得企业家变得省心省力。

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方法精义】“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

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

及其有事也,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①所谓的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一种特殊的做法或者特殊的方法。

它有时是指顺其自然,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人为。

在思维方法上,中国古代的反向思维和启迪性思维的方法是独特且富于启发性的,是对逻辑思维的重要补充。

它们可以归类为辨证思维,但这一类思维更注重针对性。

例如,启迪性思维主要针对那些悟性高的员工;而管理者则需要战略性思维。

随着人们在管理中的职位的提升和职责的加重,需要越来越多地承担战略决策的任务或参与战略决策的讨论,这就需要具备战略性的思维能力。

战略性思维不能只靠经验的积累,还必须依靠思维方法的训练,特别是需要结合管理的任务与目标来加以培养。

这种思维方法也是最值得重视的内容。

本方法要求从儒家和诸子之间的互补关系、从科学思维为主辩证思维为辅的角度来把握思维方法,体现不同方法结合的魅力。

【应用分析】反向思维、启迪式思维是道家和禅宗的特点,在经营管理上的启示随处可见。

例如,当企业在做战略或者项目的可行性论证时,往过于确信并执着于那些支持的理由。

实际上,只要客观审慎地①帛书《老子、乙本合校本《德篇》。

对支持理由进行反向的论证,即提出质疑和反证,那么,就可以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盲目性,从而完善该决策的严谨性、提高可行性论证的力度。

当然,不能由此而贬损正向思维的主导地位。

有人把科学思维仅理解为工具理性,嘲讽其只具备工具性价值,缺乏人文性。

实际上,正是因为有工具性的特点,它对我们解决共识、可普遍化、提高工作效率和探求改进管理流程等技术课题的诸多方面都是不可或缺的。

至于价值理性,既有像中道这样的积极的取向,也存在着某些狂热的信仰或其他它非理性的迷执。

例如,一些过分理想化的管理者,往往一味地批评现实,他们常是不易合作的人群。

【问题聚焦】思维方法是思想和行动的基础。

一般而言,思维方法可以归类为惯性思维或混合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战略性思维、启迪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等。

在不同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思维工具。

不同的思维方法作为工具,各具特性。

例如,科学思维注重逻辑性和可验证性,作为在实践中的应用,它寻求对于一些问题的普遍共识,在实践理性上体现为追求行为效果最佳的善行原则。

而辩证思维则突出了传统反向思维的魅力,它与启迪性思维及创新性思维的结合,注重非常规的看问题的角度。

而在思考一些动态的综合性问题时,需要结合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并需要战略性思维的指引。

【专题】企业管理上方法如战略思维方法和逻辑分析的手段中分重要。

通常,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直觉和常识具有重要的地。

许多经营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只是依靠经验和本能来进行经营管理,但这种管理常缺少必要的、更为有效的思想工具。

而思维方法、分析方法作为基本的思想工具,使得“知识就是力量”的说法成为现实。

或者说,应用逻辑分析的手段,可以增强管理的力度,并减少失误。

总之,思维方法上的改进和其他逻辑手段的运用,将能更有效地帮助企业家处理管理中的各种具体问题。

惯性思维所谓惯性思维或者混合性思维,是指人们平时的思维方式既有理性思维的一面,也有感性或习惯性的一面。

前者的特点是理性化,对问题有所反思;后者则主要是顺从思维惯性,缺乏严谨的思考。

可以说,平常人所具有的思维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习惯,即由习惯养成的惯性思维;二是经验和常识性的思维;三是后天学习所掌握的部分理性思维。

不过,这些思维特点是综合或混合的,经常会出现不够条理化的问题。

惯性思维是一种俗称,它指人们习惯中所不知不觉地接受的思维定势。

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大”的比“小”的好,所以许多人就喜欢“大”认为大的容易受到尊敬;因此,做企业就往大里做,名声也往大里做。

同样的道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许多企业家就极力去寻找外面的高人来加盟。

可惜他们忘记了,除非企业的规范化程度很高,否则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内部培养人才的。

另外,惯性思维还受主观立场或态度的影响,如自己开车时就会觉得行人妨碍交通,而步行时又会觉得汽车横冲直撞。

惯性思维中包含着部分理性思维,但这部分理性思维有时能发挥作用,而有时则会被情绪所代替。

例如,大多数企业都注重节约成本,这当然是对的,但是,有时企业会把工资成本看得过于重要,而不顾这种成本有时其实是不能节省的。

比如对那些能创造巨大价值的员工,就要把给他的工资与他的贡献结合起来考虑,而不能一味地只看工资成本,能少给就少给。

如果总是不把人作为稀缺资源,这样,雇员一旦知道别人会给他多得多的工资,他就可能离开这个企业。

经验性或常识性思维介于惯性思维与理性思维之间。

经验性或常识性思维的特点是注重总结经验,包括对他人、自己和社会所发生的各种经验的总结。

所谓的常识,包括社会常识和专业常识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这种思维方式与注重实践的态度经常结合在一起。

而对常识的重视并根据常识行动,常可化解一些风险并使人做事更容易成功。

所谓的经验,包括了自己的经验和他人的经验。

他人的经验也难免有一些是道听途说的成分,有时也难以应对变化的局势。

在产业竞争并存在各种泡沫的情况下,企业如果只是根据道听途说而不是可行性分析来行为,就容易陷入高风险乃至破产。

例如,过去有一些人听说游戏很挣钱,就冒然投资其中,但实际上,只有极少部分的游戏才挣钱,而大多数游戏都没有多少竞争力。

这就要求企业进入游戏产业时要十分慎重。

理性思维以逻辑分析和反思为主,需要掌握一些基础方法。

企业规范化、特别是职业化的管理中,尤其是当企业做到一定程度后,理性思维的迫切性就变得日益突出。

但是,由于企业常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因而常借助于经验来解决问题,这常导致企业缺乏前瞻性。

混合思维或惯性思维最大的问题是不能反思自身并辨别思维方法究竟是否正确或可取。

因此,不能仅仅停留在惯性思维上,而是须学习并掌握其他各种思维方法,做到能在不同的场合下应不的思维工具来分析、解决问题。

辩证思维除了我们时常使用的混合思维以外,还有很多思维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发挥作用。

在实践中,人们经常把辩证法作为主要的思维方法。

实际上,辩证思维在管理上是一把双刃剑。

许多人都学习过辩证法,但往往忽视了辩证法应用的条件,因而在辩证法的使用上流于随意。

辩证法不是变戏法。

我们过去经常强调事物的对立和统一,但是它并没有揭示究竟什么性质的对立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没有解决统一的基础和条件。

传统的中庸思想中就包含一种辩证。

我们过去把中庸看成是形而上学。

其实,恰恰相反,所谓中庸就是在两个极端之间把握一个最好的度。

中庸要求在两个极端之间去平衡,要求找到那个度。

而所谓的辩证法,只是让我们不要用固定的形式化的方式看问题。

它是思维的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方法。

也就是说,辩证法与我们讲的其它的方法不一样。

它不是一种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让你不要教条地看问题。

再者,辩证法需要比较,因而需要标准或参照系,否则辩证法就会变成“无法”。

比如说,一个公司的年利率增长率是30%,要知道这个增长速度是快还慢?就需知道中国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是多少。

如果没有标准,辩证法就会变成一种争论,变成既可以这么看,也可以不这么看,最后变成没有确定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