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ppt

合集下载

燃油供给与调控系统—燃油系统的组成(内燃机车柴油机课件)

燃油供给与调控系统—燃油系统的组成(内燃机车柴油机课件)

喷 油 泵 原 理
喷 油 泵 偶 件 结 构
喷 油 泵 偶 件 原 理
喷 油 器
3. 结 构 理
4. 工 作 原 理
5.喷 射过 程的 三个 时期
高压油管
第十讲
• 燃油性能 • 系统组成 • 喷油泵 • 喷油器 • 高压油管
燃油系统
燃油质量指标
• 自燃点:燃油在没有外界引火条件下能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柴油350℃、汽油
530~685℃)。
• 闪点:燃油挥发的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引火预源能够闪燃的柴油最低温度
(柴油60~120℃、汽油-50℃)。
• 十六烷值:衡量燃油发火性能的主要指标。 • 粘度、凝点、浊点、馏分
20
分隔式燃烧室——涡流室式燃烧室
2024/1/10
21
燃烧过程分析
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喷油泵 • 喷油器 • 高压油管 • 16V265H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GEVO16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 R12V280ZJ型柴油机的高压供油喷射装置
喷 油 泵
喷 油 泵 结 构
• 高压供油喷射装置——喷油泵、喷油器、高压油管等 • 油量调节控制装置——随外界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燃油供给量,
以保证柴油机在稳定转速下运转工作,一般采用调速器(联合 调节器)或电子控制系统
燃烧室与燃烧过程
•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 燃烧室形式及性能 • 燃烧过程分析
柴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温度(柴油60~120℃、汽油-50℃)
燃烧室形式及性能
直接喷射式——开式燃烧室
2024/1/10
15
开式燃烧室
2024/1/10
16
直接喷射式——半开式燃烧室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共79页PPT课件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共79页PPT课件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4)泵油提前角自动调节过程
①稳定运转时 活塞左右端力相等,处于平
衡位置。 ②转速升高时
二级滑片式输油泵出口压力 增大,活塞右端压力增大,活 塞左移,带动滚轮架转动一定 角度,供油提前。 ③转速降低时与前述相反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5)发动机停机
起动开关旋至OFF位 置,电磁式断油器电路 断开,阀门在回位弹簧 的作用下关闭,切断油 路,发动机停机 。
分泵:每个气缸所对应的 一套柱塞副、出油 阀副等零件组成的 高压泵油机构。
分泵组成:高压油管接头、 减容体、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副、柱塞副、 柱塞弹簧及座、挺杆。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出油阀偶件 柱塞偶件 油量调节 机构
驱动机构
1. 柱塞偶件
(1)结构
径向油孔
柱塞—直槽、45°斜槽(两槽相通)
柱塞套—径向油孔(与低压油腔相 直槽 通)定位槽
进油阀开启,柴油经进油口进入下泵腔。同时,上泵 腔容积缩小,压力增大,出油阀关闭,上泵腔中的柴 油经出油口压出。 (2)准备压油行程
偏心轮推动滚轮、挺杆和活塞向下运动,下泵腔油压 增高,进油阀关闭,出油阀开启,柴油从下腔流入上腔。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3)输油量的自动调节 偏心轮
滚轮
输油泵供油量大于喷 油泵需要量时,上泵腔
电磁式 断油器
三联学院交通工程系
调速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保 证发动机的转速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二、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当油量调节拉杆位置一定时,供油量随转速升高而 增加,随转速下降而减少。
节流作用大 转速↑ 渗漏油量少
始点提前 终点落后
供油量↑
转速↓ 节流作用小 渗漏油量多

第5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第5章-柴油机燃油供给系

工作原理: (油压) 承压锥面 密封锥面
注意两点:
针阀与针阀体之间的配合间隙应恰 当(0.002~0.003mm)(过大,则漏油 使油压下降;过小则不能自由滑动)
喷油器进油管接头处 防止细小杂物阻塞喷孔
(2) 轴针式喷油器
用于对喷雾要求不
高的分隔式燃烧室
工作原理与孔式的 高
相同,只是结构不同。 压
轴针伸出喷孔外,
油 腔
使喷孔称为圆环状的
狭缝,喷柱呈空心的
柱形或锥形。
★喷油的多少由轴
针的升程和形状决定。
承压锥面
轴针
密封锥面
特点:
1.在针阀密封锥面以下有一段轴针,穿过阀 体上的喷孔稍突出阀体之外,使喷孔成圆 环形,喷出空心油柱;
2.只有一个喷孔,喷孔孔径大(1~3mm), 易加工;
3.喷油特性好,喷油量前后期少,中期多
出油阀体—密封锥面、十字截 面、减压环带
出油阀座—内密封锥面、内圆 柱面
出油阀弹簧
出油阀锥面 (轴向密封锥面)
减压环带 (径向密封锥面)
出油阀座
尾端铣有四个直槽, 作为出油通道
出油阀工况:
出油阀上升:减压环离座孔前,油管内 减容增压,减压环离座孔,达喷油压 力,迅速喷油。
出油阀下落:减压环入座孔,切断油 路,防止燃油倒流,保证下次供油迅 速。减压环落座,管内增容减压,停 油干脆,防止二次喷射和滴漏现象。
3. 喷油泵(高压油泵)
一、功用: (柴油机的心脏)
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和气缸工作顺序, 以一定规律定压、定时、定量的向喷油器输 送高压燃油。
二、要求:
1)各缸供油量相等
2)各缸供油提前角相等,持续角一致 3)供油次序与发火顺序一致 4)能迅速停止供油,防止发生滴漏现象。

汽车机械结构与拆装项目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拆装与结构认识课件

汽车机械结构与拆装项目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拆装与结构认识课件
19
3.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传感器采 集柴油机的转速、温度、压力、流量和加速踏板 位置等信号,输入ECU进行比较、运算,确定最 佳运行参数,再通过执行机构对喷油压力、喷油 量、喷油时间、喷油规律等进行控制,使柴油机 工作状态达到最佳。
4.柴油机可燃混合气是在气缸内以极短的时间形成 ,需要通过柴油的高压喷射和组织空气的适度涡 流,并配以合适的燃烧室来完成。
☆知识准备
一、电控柴油机总体组成
1
二、高压共轨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基本工作原理
2
☆任务实施
一、电控喷油器拆装
3
二、电控喷油泵拆装【视频链接→】
4
☆拓展与提高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使用与维护
1. 柴油的清洁 (1)柴油的沉淀 (2)柴油的过滤 2.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维护 (1)日常维护 (2)定期维护
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任务二 高压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结构认识
☆任务目标 1.掌握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基本组成与工
作原理。 2. 熟悉电动输油泵的构造与结构原理。 3. 熟悉电控喷油器的构造与结构原理。 4. 熟悉电控喷油泵的构造与结构原理。
☆知识准备 一、柴油机混合气形成特点
●由于柴油机混合气形成时间极短,只占 150~350曲轴转角,可燃混合气形成十分困 难;而且边燃烧边喷油,气缸内各处混合气 浓度很不均匀,极易造成燃烧不完全,排气 冒黑烟,动力经济性能下降等不良后果。
20
5.我国柴油按质量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 品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又按柴油的凝点分 为10、0、-10、-20、-35和-50六个牌号。选 用柴油时,要求柴油的凝点低于气温5℃以 上。
6.柴油机燃料供给系应注意柴油使用的高度清 洁和日常维护及定期维护。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共115张PPT)

第八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构造和维修(共115张PPT)
因此,要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对发动机工作四个阶段的要求:
燃烧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 但又相互关联。柴油机的经济性和动力性 主要取决于速燃期和缓燃期。但是为了使 柴油机工作柔和平稳,减少燃烧噪音,就 应使着火延迟期〔滞燃期〕适当缩短,这 样才能使速燃期内燃烧稍有缓和,防止压 力升高率过高。另外为了提高经济性,减 少排气污染,应尽量减少补燃期的燃烧量 。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使缓燃期尽快燃 烧,让大局部燃油在缓燃期烧掉,补燃期 就不会拖延太长。
柱塞在下止点时,柱塞上方工作腔内进油,柱塞上 移到柱塞顶端完全关闭进油孔时,进油结束,工作腔 内燃油受到压缩,油压升高。
当向上作用力超过出油阀弹簧预紧力时,出油 阀翻开,燃油流向高压油管。 柱塞继续移动到柱塞上的油量控制槽上边沿与 进油孔相通时,油压下降,出油阀落座,供油结 束。
(1) 柱塞偶件
柱塞和柱塞套是一对精密 偶件,经配对研磨后不能互 换,要求有高的精度和光洁 度和好的耐磨性,柱塞头部 圆柱面上切有斜槽,并通过 孔道与顶部相通,其目的是 改变循环供油量;柱塞套上 制有进、回油孔,均与泵上 体内低压油腔相通。
3、改善混合气形成的条件
1〕过量供给空气。α般1.5-2.2以使柴油燃烧的比较完全
2〕较高的压缩比。压缩比15-22,以提高压缩行程终 了燃烧室内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促使柴油蒸发
3〕较高的喷油压力。喷油压力至少10MP以上,可达 20-25MP,以利于柴油雾化 4〕促使空气运动。利用进气涡流、挤压涡流等加速空 气与油雾的混合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曲轴转角。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局部柴油没有燃烧完, 随着活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 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 功,很大一局部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 ,使发动机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力性下降,经 济性下降。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PT)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PT)

三、柱塞式喷油泵的维修
3.柱塞偶件的检查 (1)检查柱塞有无弯曲、变形、工作面损伤或腐蚀。 (2)滑动试验 ( 3)密封性试验
三、柱塞式喷油泵的维修
4.出油阀偶件的检查 (1)目测检查。 (2)滑动试验。 (3)检查密封锥面密封性。 (4)检查减压环带密封性。如图所示
检查减压环 带密封性
四、喷油泵的调试
柱塞喷油泵短片
柱塞式 喷油泵
§5-5 调速器的构造与维修
一、调速器的功用 根据负荷大小,自动调节供油量,以稳定和限制转速。 二、调速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类型: 机械离心式(应用广泛) 按结构分 气动膜片式 (不讲) 复合式(不讲) 两速式(只在怠速和高速时起作用) 按工作转速范围 全速式(在各种转速下均起作用)
§5-1
概述
•一、柴油机的特点 •1.柴油机的工作特点 •(1)内部形成混合气。 •(2)压缩自燃着火方式。 •2.柴油机的性能特点 •(1)热效率高。柴油机为30~40%,汽油机为20~30%。 •(2)经济性好。燃油消耗率比汽油机约低30%。 •(3)故障少。 •(4)排放污染小。。 •(5)机械负荷和热负荷大。 •(6)燃料供给系结构复杂、精度要求高。 •(7)柴油机的噪声和振动大。
§5-3 活塞式输油泵和柴油滤清器
•二、柴油滤清器的构造与维修 •功用:滤除柴油中的杂质、水分和石蜡。 •安装位置:串联在输油泵和喷油泵之间。 •类型:单级和双级两种。
1.单级柴油滤清器 如图8—8所示
§5-3 活塞式输油泵和柴油滤清器
•2.双级柴油滤清器 •如图8—9所示
柴油滤清器短片
柴油 滤清器
分隔式燃烧室 a)涡流室式 b)预燃室式
§5-3 活塞式输油泵和柴油滤清器
•一、活塞式输油泵的构造 与维修 •1.输油泵功用: •将柴油从油箱内吸出并将 足够量和一定压力的柴油 输送给喷油泵。 •2.输油泵构造 •主要由泵体、活塞、进油 阀、出油阀、和手油泵等 组成,如图8—4所示。

第四章_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组成

第四章_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组成

二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的组成
柴油箱、油管、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调速器和喷油器等组 成。
三、柴油机的特点
1、热效率高、经济性好、故障少。 2、混合气形成、点火和燃烧方式不同于汽
油机。 3、排气污染小。 4、结构复杂,质量大,制造成本高。 5、排气噪声大。
四、柴油
1、发火性:指柴油的自燃能力。(十六烷值) 2、蒸发性:指柴油蒸发汽化的能力。 3、粘 度:表示柴油稀稠程度和流动难
柴油发动机的燃烧室与喷油器
型燃烧室 球形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
孔式喷油器
涡流室式燃烧室 预燃室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
轴针式喷油器
一、孔式喷油器
应用: 直接喷射燃烧室, 孔数1~8个,孔径 0.25~0.80mm
结构:进油管接头、 喷油器体、针阀偶 件、顶杆、调压弹 簧、回油管接头
调压螺栓 进油管
调压弹簧
前角。 供油提前角:喷油泵开始向高压油管供油的时刻,用活塞在上止点前相应的曲轴转
角表示。 喷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向燃烧室喷射柴油的时刻,也用活塞在上止点前相应的曲
铀转角表示。 3.喷油质量 喷入的柴油油束应与燃烧室配合良好。油束的雾化应符合燃烧室的要求,
同时还应喷射干脆,避免后滴漏现象。 4.喷油规律 是指喷油过程中每单位时间或单位喷油泵凸轮轴转角的喷油量(又称喷油速
(4)补燃期(或后燃期)
从燃气最高温度点(D)开始直到燃 烧过程结束点(E),称为补燃期。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 部分柴油没有燃烧完,随着活塞下行 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 有时甚至延长到排气冲程还在燃烧。 后燃期放出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来作 功,很大一部分热量将通过缸壁散至 冷却水中,或随废气排出,使发动机 过热,排气温度升高,造成发动机动 力性下降,经济性下降。 因此,要 尽可能地缩短后燃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燃料的混合和燃烧是在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0.0017~0.004秒(气缸内)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是同时,连续重叠进行的, 即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大体 分四个时期 (1)备燃期 从喷油开始→开始着火燃烧为止
涡流室式燃烧室:它的副燃烧室是球 形或圆柱形的涡流室,其容积约占 燃烧室总容积的50%~80%,涡流 室有切向通道与主燃烧室相通。部 分混合气在涡流室中着火燃烧,已 然与未然的混合气高速(经通道) 喷入主燃烧室,借活塞顶部的双涡 流凹坑,产生第二次涡流。要求: 顺气流方向喷射,由于涡流运动促 进了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可采用 较大孔径的喷油器,喷射压力也较 低(12~14 MPa)
④ 气流的搅动,燃料的性能
3.燃烧室
(1)定义: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气缸盖和活塞顶组成的密闭 空间称为燃烧室。
(2)分类:分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
统一式燃烧室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 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 中,借喷出油注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 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又叫做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3)构造:缸盖底面是平的,活塞顶部下凹(ω 型、浅盆型、 球型、U型)
ω 型燃烧室:柴油直接喷射在 活塞顶的浅凹坑内,喷射的柴 油雾化要好,而且要均匀地分 布在空气中。要求喷射压力高, 一般17~22MPa,要求雾化质 量高,因此,采用多孔喷咀, 孔数一般为6~12个。
优点:形状简单,结构紧凑, 燃烧室与水套接触面积小,散 热少,可减少热损失,热效率 高,经济性较好。
缺点:工作粗暴,喷射压力高, 制造困难,喷孔易堵。
球形燃烧室:空气由缸盖螺旋形进 气道以切线方向进入气缸,绕气缸 轴线作高速螺旋转动。喷油器沿气 流运动的切线方向喷入柴油,使绝 大部分柴油直接喷射在燃烧室壁面 上形成油膜。小部分柴油雾珠散布 在压缩空气中,并迅速蒸发燃烧, 形成火源。 优点:工作柔和,噪音小,又叫轻 声发动机。 缺点:起动困难,螺旋形进气道, 结构复杂,制造困难。 分隔式燃烧 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 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 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 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 连。
3.柴油
柴油是在533-623k的温度范围内,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碳氢化 合物,含碳87%,氢12.6%和氧0.4%。柴油按凝点分为10,0, -10,-20,-35五个牌号,其疑点分别不高于10℃,0℃,10℃,-20℃,-35℃,牌号越高凝点越低。其代号分别为RCZ10,RC-0,RC-10,RC-20,RC-35,"R"和"C"是"燃"和"柴" 字的汉语拼音字头,凝点在00C以上的则在"一"前加上"Z"字, 选用时,号数应比实际气温低5~10℃。
喷入气缸中的雾状柴油并不能马 上着火燃烧,气缸中的气体温度, 虽然已高于柴油的自燃点,但柴 油的温度不能马上升高到自燃点, 要经过一段物理和化学的准备过 程。
随着柴油温度升高,少量的柴油 分子首先分解,并与空气中的氧 分子进行化学反映,具备着火条 件而着火,形成了火源中心,为 燃烧作好了准备。这一时期很短, 一般仅为0.0007~0.003 秒。
(4)后燃期 缓燃期以后的燃烧 这一时期,虽然不喷油,但仍有一少部分柴油没有燃烧完,随着活 塞下行继续燃烧。后燃期没有明显的界限,有时甚至延长到排气冲 程还在燃烧。 综上所述,要使燃烧过程进行得好,混合气形成的好环是关键,所 以对混合气形成的要求如下: ① 必须要有足够的空气量和适当的柴油量 α =1.3~1.5 α 过大,混合气过稀,燃烧速度慢,散发热量多, Ne↓ α 过小,混合气过浓,燃烧不完全,油耗增加,冒黑烟. ② 喷油时刻要准确,混合气形成的规律应合适 ③ 喷油质量应与燃烧室形状相适应,形成均匀的混合气
单元六、七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概述
1. 功用
柴油机供给系同样要完成柴油供给和空气供给以及可燃 混合气的形成、燃烧和废气的排出任务。
2. 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柴油箱、输油泵、柴油滤清器、喷油泵、 喷油器等。 空气供给装置: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 混合气形成装置:燃烧室。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管道、消音器
优点:所以工作柔和,空气利用率 较高,喷射压力也较低。
缺点:热损失大,经济性差,起动 困难。
预燃室燃烧室: 缸盖上有预燃室, 占燃烧室总容积的1/3,预燃室与 主燃室有通道,活塞为平顶。因为 通道不是切向的,所以压缩时不产 生涡流。连通预燃室与主燃室的孔 道直径较小,由于节流作用产生压 力差,使预燃室内形成紊流运动, 油束大部分射在预燃室的出口处, 只有少部分与空气混合(出口处较 浓,而上部较稀),上部着火后, 产生高压,已燃的和出口处较浓的 混合气一同高速喷入主燃烧室,在 主燃烧室内产生强烈的燃烧拢流运 动,使大部分燃料在主燃烧室内混 合和燃烧。 优缺点与涡流室燃烧室基本相同。
(2)速燃期
从燃烧开始→气缸内出现 时为止 火源中心已经形成,已准备好了的混合气迅速燃烧,在这一阶 段由于喷入的柴油几乎同时着火燃烧,而且是在活塞接近上止 点,气缸工作容积很小的情况下进行燃烧的,因此,气缸内的 压力P迅速增加,温度升高很快。 (3)缓燃期 从出现 →出现 为止 这一阶段喷油器继续喷油,由于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都高, 柴油的物理和化学准备时间很短,几乎是边喷射边燃烧。但因 为气缸中氧气减少,废气增多,燃烧速度逐渐减慢,气缸容积 增大。所以气缸内压力略有下降,温度达到最高值,通常喷油 器已结束喷油。
4.柴油机的使用性能指标 发火性——指燃油的自燃能力,16烷值越高,发火性越好。 蒸发性——由燃油的蒸馏实验。 粘度——决定燃油的流动性,粘度越小,流动性越好。 凝点——指柴油冷却到开始失去流动性的温度。
二、可燃混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都是直接在燃烧室内进行的。 当活塞接近压缩上止点时,柴油喷入气缸,与高压高温的空气 接触,混合,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变化才开始燃烧。之后 便是边喷射,边燃烧。其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是一个非常复杂 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其主要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