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合集下载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

6
《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
四千零二行,用罗曼方言写成。 主要人物: 查理大帝 萨拉哥撒王马尔西勒 罗兰 加奈隆 奥利维
7
(三)骑士文学
1. 什么是骑士文学? 2.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忠君、护教、行侠 3. 骑士文学的类型 1) 骑士抒情诗(普罗旺斯抒情诗) 2) 骑士叙事诗
8
(四)城市文学 《列那狐传奇》 列那狐传奇》
4
三、中世纪文学的主要类型
(一)教会文学
内容: 宣扬禁欲主义与出世思想; 作者: 教会僧侣 语言: 拉丁文 体裁: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 诗、宗教剧、言行录。 表现形式:象征、梦幻。
5
(二)英雄史诗
《贝奥武甫》(英格兰) 贝奥武甫》 《罗兰之歌》(法兰西) 罗兰之歌》 《熙德之歌》(西班牙) 熙德之歌》 《尼伯龙根之歌》(德意志) 尼伯龙根之歌》 《伊戈尔远征记》(俄罗斯) 伊戈尔远征记》
18
但丁的“普遍性” :
体现出了人类最为基本的感情:渴望超越, 渴望得到净化和救赎。 天堂之路=理性(智慧)+ 天堂之路=理性(智慧)+爱和信仰
19
4. 《神曲》的艺术魅力 神曲》
① 通过奇诡的想象,建构宏伟深邃的智慧空 间。 ② 形式工整,布局精妙。 ③ 运用了丰富多采的艺术手法,堪称“修辞 艺术的魔幻宝盒”。
(比喻、典故、变形、梦幻、象征、隐喻、寓 言、哲理 )
20
5.《神曲》的二重性 5.《神曲》
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 在对现世、人生的态度上: 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 :
21
17
从终极角度亦即形而上层面看:
从地狱到天堂的过程描写,表明的是人在动荡混 乱、苦难深重的历史境遇中,怎样从迷惘和错误 中经过苦难和考验到达真理和至善的道路。 “整个创作( 神曲》 “整个创作(《神曲》)的目的不是静观,而是行 动———就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 ———就是要使得生活在这一世界的人们摆脱 悲惨的境遇,把他们引导到幸福的境地。

最新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课件

最新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课件

• 圣诞
三、圣经文学——旧约
• 《圣经》(Bible):一词源于希腊文blblia意为“一组小 书”,是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作者的著作汇编。
• 《圣经》 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 《旧约》亦称《希伯来圣经》。是犹太教经典,内容为上 帝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以及古希伯来人的传说、法典和 教规等。
1. 希伯来人
• 意为“从河那边来的人”(幼发拉底河) • 公元前10世纪,部落联盟:以色列和犹太部落联
盟。 先后经历了扫罗、大为、所罗门三王统治, 后分裂为两王国。 • 前586年,“巴比伦之囚”
• 2. 约书
• 约,立约(Covenant)是圣经中的专用神学术语, 表示上帝和他的选民之间的关系,犹太教把它称 做“约书”。上帝最早与挪亚立约(创4:18,9: 8-17),上帝承诺不再毁灭人类,挪亚有义务照 神的吩咐做。第二次是上帝与亚伯拉罕立约(创 15、17),上帝许诺亚伯拉罕多子多福,成为多 国的父,但须施割礼。亚伯拉罕执行割礼。第三 次是上帝与摩西立约(出14-27),主要内容是 “十诫”。圣经新约中,上帝与耶稣立约,耶稣 在最后晚餐中以自己的血肉与上帝立约,承担一 切责任,使世人获救。
• (3)圣经文化精神
• 圣经文化精神最突出的一点是人道主义精神,宣扬平等
博爱,“平等互助”,“爱人如己”,同情弱者等都是人 道主义的表现。对欧洲许多作家的创作倾向产生了影响, 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文艺思想的形成。
四、中世纪四种文学
• (一)教会文学是中 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文 学。作者是僧侣,又 称僧侣文学。主要包 括圣经故事、圣徒传、 赞美诗、祈祷文、宗 教剧等。基本主题是 宣传基督教教义,宣 扬神的权威,鼓吹原 罪观念、禁欲主义和 来世思想。

5.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5.第二章中世纪文学

5.第⼆章中世纪⽂学第⼆章中世纪⽂学第⼀节概述⼀、中世纪⽂学的历史背景(⼀)中世纪的阶段划分:从西罗马帝国灭亡的公元476年起,⾄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命,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它是欧洲封建制度形成、发展和衰落崩溃的历史时期。

⼀般认为,公元5⾄11世纪是中世纪的初期,12⾄15世纪是它的中期,15⾄17世纪中叶是它的末期。

在欧洲⽂化和⽂学史上,中世纪⼀般指前两个时期,⽽后期⼀般称为⽂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的时代特点(1)开端标志:奴⾪制的终结和蛮族登上历史舞台①奴⾪制的终结奴⾪制的西罗马帝国,在奴⾪起义和北⽅外族⼊侵的打击下,终于在公元476年灭亡了。

这⼀年标志着奴⾪制在欧洲历史中画上了⼀个句号。

②蛮族(指⽇⽿曼⼈和斯拉夫⼈)登上历史舞台侵⼊西罗马帝国的外族,包括凯尔特⼈、⽇⽿曼⼈和斯拉夫⼈,但摧毁西罗马帝国的主要是⽇⽿曼⼈。

⽇⽿曼⼈原来是些⽒族部落,正处于⽒族社会解体阶段。

他们在征服罗马各地以后,军事贵族和亲兵们分得⼤量⼟地,成为⼤地主阶级。

原来的奴⾪从新主⼈⼿中领得份地耕种,向主⼈缴纳赋税并服劳役。

从这些先前的奴⾪和⾪农以及贫困破产的⾃由民中,形成了封建社会的基本的受压迫阶级——农奴。

因此,罗马帝国灭亡以后,⽇⽿曼⼈在帝国废墟上建⽴起来的那些王国,通过⼟地的⼤量集中和农民的农奴化,逐渐过渡到封建社会。

这⼀过程经过了⼏百年的时间。

在中世纪初期,各外族王国为了争夺⼟地不断发⽣战争,它们的疆域也不断发⽣变化。

中世纪的最初⼏个世纪就是处在这种混战的状况中。

(2)封建社会⽣产关系及其导致的新⽭盾封建社会的建⽴使原有⽣产关系发⽣了变化,农奴劳动代替了奴⾪劳动,农奴有了⼈⾝⾃由,可以占有部分⽣产⼯具和⽣活资料,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和⽣产⽔平⽐奴⾪社会有发很⼤提⾼。

整个社会⽣产⼒的了很⼤发展。

但农民仍担负着繁重的劳动以及名⽬繁多的苛捐杂税以及徭役等杂活,所以封建主和农奴之间的⽭盾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社会的主要⽭盾。

中世纪文学

中世纪文学

总结———————————————— • 恩格斯说:“中世纪是从粗野的原始状态发展 而来的,它把古代文明、古代哲学、政治和法 律一扫而光,以便一切从头做起。” • 由于欧洲的封建国家和古代奴隶制国家是由完 全不同的民族所建成,迁徙的日耳曼部落又摧 毁了古代文化,所以中世纪的文学在发展初期 无历史传统可以继承,又加上基督教思想的控 制,发展很慢,成就很底,只是到了十四世纪, 才出现了像但丁这样的大诗人。
4、城市的兴起——————————————
• 西欧城市的兴起和市民的壮大分不开的。 城市本来是在封建主的土地上兴起,有些城市是在领主 的直接参与下建成的,因而依附于领主。但是由于领 主对城市的横征暴敛,城市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国王、 教会的怂恿,很多城市取得了自治或半自治权,从而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新兴的社会阶层——市民阶级。 这样欧洲的社会政治结构便由四部分组成: 国王——贵族——教会僧侣——市民。这样的多元的政 治结构不但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也使民主制 度能够很容易建立。
骑士文学的意义———————————— • 为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黑格尔称之为“浪 漫型艺术”,是人的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 • 恩格斯说:“人和人之间的、特别是两性之间的感 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存在的。性爱特别是 在最近八百年间获得了这样的意义和地位,竟成了 这个时期一切诗歌必须环绕着旋转的轴心了。”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哲学的终结》《马克 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320页。
地 狱
炼狱
天堂
三界
通 往 天 堂 之 路
《神曲》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 进步性: 1、用惩恶扬善的方式,促使人性得到升华。 2、按照自己的道德标准,安排每个人在三界的 位置。 3、人的得救不是凭借教会,而是凭借理智和信 仰。 4、提倡政教分离。 局限性:1、仍然用基督教的结构作品。 2、仍然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观念。 正因为但丁的思想矛盾性,其思想表现出新旧交 替的特点,所以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 后一位诗人,也是新世纪最初一位诗人”。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
美诗、圣徒言 行录、梦幻故事、宗教 剧等。 作者:教会僧侣 使用的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 教会斯拉夫文。 主要内容:赞美上帝的权威和歌颂圣 徒的德行,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思 想。 主要手法:梦幻、寓言、象征。
(二)英雄史诗和谣曲 1、英雄史诗 英雄史诗产生于8——12世纪,由人民集体创作。 主要内容反映民族的重大历史事件,歌颂杰出英 雄的事迹。 (1)早期英雄史诗:氏族社会末期各族人民的 口头创作,歌颂部落英雄。 主题: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 成份:有较多神话因素和多神教成份 盎格鲁· 萨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 (流传至 今最完整的一部 早期英雄史诗)。

耻辱感文化
东方的日本,没有基督教神学文化的传统, 他们信奉以耻辱感为基调的文化。 耻辱感文化靠外部约束力来行善,对神没有 坦白的习惯。他们有庆贺幸运的仪式,却没 有赎罪仪式。一个人犯了罪,只要外人不知 道就不必烦恼,自供反会自寻麻烦。耻辱感 文化意味着每个人都注意公众对其行为的评 价。

基督教文化是属于扩张型的,他们强调对

罪恶感文化
鉴于基督教的原罪说,有西方学者提出欧美文化 属于罪恶感文化,与日本的耻辱感文化相对。 美国当代著名的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在《菊花 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一书中指出,欧美文 化是以罪恶感为基调的文化,罪恶感文化靠内心 的服罪来行善。“在一个荣誉意味着无愧于自己 心目中的自我形象的民族中,一个人即使在无人 知晓自己的不端行为的情况下,也会为罪恶感所 烦恼,而且他的罪恶感确实可以通过供认罪恶得 到减轻。”
在中世纪,封建国家在形成过程中,
融会了古今、东西、宗教、世俗等 种种文化意识。在剧烈裂变整合的 历史进程中,人们萌发了形形色色 的思想情感,为文学提供了丰富的 创作素材,开拓了广阔的表现空间。

2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2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但丁的政治生涯
家庭: 家庭:但丁家庭很早就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归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青年时期: 青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但丁是归尔夫党的积极政 治活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治活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流放而告终。 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流放而告终。 客死他乡: 客死他乡:但丁在流放中一直没有向教皇支持的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 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年客死在拉文纳。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于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骑士传奇的艺术成就
虽然骑士传奇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宣扬骑 虽然骑士传奇美化骑士阶层和骑士制度、 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 士精神、宗教色彩浓厚,但同时也反映了个人强 烈的感情。 烈的感情。 骑士传奇在艺术上的成就,如浪漫情调、离奇情 骑士传奇在艺术上的成就,如浪漫情调、 爱情故事, 节、爱情故事,以及以一两个主要人物的经历为 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织故事, 中心线索来构造作品、组织故事,对人物形象及 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等等, 其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等等,同样标志着人的 情感因素在艺术领域的觉醒。 情感因素在艺术领域的觉醒。
《贝 奥 பைடு நூலகம் 甫》
地位: 贝奥武甫》 地位:《贝奥武甫》是流 传迄今欧洲最早而又最为 完整的一部史诗。 完整的一部史诗。 形成:盎格鲁形成:盎格鲁-撒克逊人 于公元5 于公元5、6世纪由大陆向 不列颠岛迁移时带来了这 个传说,经过200 200多年的 个传说,经过200多年的 口头流传, 口头流传,于8世纪用中 古英语写成。 古英语写成。 内容: 内容:它反映的是北欧人 民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 生活。 生活。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
可起义一次次失败,大批犹太人被卖为奴隶,
大批起义者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种种原因,
人们渴望救主的出现,使得这种惩罚统治者,
建立“千年王国”的宗教很容易形成,也很
容易流行,所以原始基督教是奴隶和被压迫 者的宗教。
• 原始基督教在传播中还逐渐被改造利用,千 年王国由地上搬到天上,从现世转入来世, 复仇、憎恨变为忍耐顺从、安分守己。-爱人 如己“爱你的仇敌”,为压迫者“祷告”, 有人打你的左脸,连右脸也转过来由他打, 有人要拿你的内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马 太福音。
(东正教),西部称“罗马公教”, 又称天主教。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 产生的新宗派称新派。
• 《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还有《别 经》(尾经)。《尾经》在新、旧约之间又 称中约。
• 《旧约》39篇,每个故事独立成章。是犹太 教的圣书,也是希伯莱文化的汇编,内容包 括BC14世纪—BC4初之间的神话、传说、民 间故事、宗教律法、谚语、格言以及情歌等 等,后由希伯莱文翻译成希腊文。
• 《神曲》全诗长一万四千二百三十三行,由《地 狱》、《炼狱》和《天堂》三部分构成,但丁幻游 三界的神奇描述。诗人自叙在大赦圣年的1300年春 天,正当自己35岁的人生中途。是年 4月 8日, 诗 人迷失于一座黑暗的森林之中, 正当他努力向山峰 攀登时,唯一的出口又被象征淫欲、强暴和贪婪的 母豹、雄狮和母狼拦住去路。诗人惊慌不已,进退 维谷。值此危急关头,罗马大诗人维吉尔突然出现, 他受已成为天使的但丁精神上的恋人贝阿特丽齐之 托, 救但丁脱离险境,并游历地狱和炼狱。在维吉 尔的带领下,但丁首先进入地狱,但见阴风怒号, 恶浪翻涌,其情可怖,其景惊心。地狱分九层,状 如漏斗,越往下越小。 居住于此的, 都是生前犯 有重罪之人。他们的灵魂依罪孽之轻重,被安排在 不同层面中受永罚。这里有贪官污吏、伪君子、邪 恶的教皇、买卖圣职者、盗贼、淫媒、诬告犯、高 利贷者,也有贪色、贪吃、易怒的邪教徒。诗人最 痛恨卖国贼和背主之人,把他们放在第九层,冻在 冰湖里,受酷刑折磨。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2)《神曲》又是属于新时代的:
《神曲》是但丁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的寓言性总结。贯穿在整部长诗中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怎样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苦难和考验,达到真理和至善的境界;《神曲》在宗教性的构思中反映了中世纪晚期意大利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神曲》也表现了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一节 中世纪文学概述
1、中世纪文学的主要艺术特征:
象征、寓意、梦幻、宗教色彩、神秘色彩、民间文学色彩以及开创性,是中世纪文学的突出特征。
中世纪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城市文学。(后三者也叫:世俗文学)
2、识记: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文学的代表作品。
1)教会文学:宣扬禁欲主义、来世思想。教会把一切世俗文化纳入神学的范畴,为宗教服务;把哲学当做“神学的婢女”,把科学看作“宗教的仆人”,诗歌的作用是写圣歌,音乐用来唱赞美诗等。
2)骑士文学分为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两种。以描写骑士爱情和冒险故事、宣扬和美化骑士精神为基本内容。大多反映了骑士与贵妇人之间的“典雅的爱情”。所谓“典雅的爱情”其中心主题是骑士对贵妇人的爱和崇拜。
和《埃涅阿斯传奇》等。
②不列颠系统:主要写不列颠王亚瑟和他的12名圆桌骑士的故事,主要作品《特里斯丹和伊瑟》。
③拜占庭系统:根据拜占庭的历史和传说故事写成,主要作品法国的《奥卡森和尼柯莱特》。
3)英雄史诗,爱国主义是英雄史诗的基本主题,著名的作品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4、《列那狐的故事》:讽刺故事诗《列那狐的故事》是法国中世纪城市文学的重要成就。它通过对动物生活的描绘,形象的表现了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关系,寓言式的反映了当时的生活。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 《伊戈尔远征记》 成书于12世纪末 ,以1185年基辅罗斯 王公伊戈尔远征波洛夫人遭到失败为史实依 据,通过对这次悲剧性的 远征的具体描写和对失败原 因的阐述,表达了强烈的爱 国主义思想。
3、骑士文学
形式:骑士抒情诗、骑士传奇 内容:表现骑士冒险、骑士爱情
亚瑟王的故事
骑士制度与骑士精神 骑士阶层 骑士精神 “荣誉”、“爱情”、“忠贞”
从政治上和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出路; 在理性和信仰的指导下探讨整个人类的 精 神出路 。
3、《神曲》的艺术特点 (1) 梦幻手法的运用
(2) 象征和比喻手法的运用
梦幻旅行 豹、狮、狼 三、九、十、百 地狱、炼狱、天堂 维吉尔、贝雅特丽齐
(3)布局精巧,结构严整 1+33+33+33=100 奇偶连锁押韵ABA、BCB、CDC “三” “三位一体” 神圣 “十” 完美 “一百”完美中的完美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西方文 学与《圣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许多故事素材、许多意象、 隐喻和象征,都是来自于圣经。
His understanding has no brilliancy, his feelings no ardour, and his voice no expression.
Jane Austen
3、《圣经》的文学形式
诗歌(Poetry) 诗化散文(Poetic Prose) 历史(History) 传说(Legends) 律法(Law) 书信(Letters) 故事(Stories) 寓言和比喻(Parables and Fables)等
推荐书目
《圣经故事》 张久宣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版
市民戏剧: 《巴特兰律师的笑剧》
意义: 标志着中世纪文学向文艺复兴时期文 学的过渡。

罗贻荣教授-外国文学-《中世纪文学》

罗贻荣教授-外国文学-《中世纪文学》
各国英雄史诗:
英国:《贝奥武甫》(8世纪) 法国:《罗兰之歌》(1080)
西班牙:《熙德之歌》(1140) 俄国:《伊戈尔远征记》(1185) 德国:《尼伯龙根之歌》(1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罗兰之歌》(la Chanson de Roland)
爱国主义:赞美对国王和法兰西的忠诚。 罗兰形象:民族英雄和理想骑士。刚强、 勇敢、正直、藐视敌人,忠诚于祖国和查 理王。叛国投敌者:加奈隆。因私仇私利 而出卖祖国。宗教的烙印。 民间文学作品,带有粗朴的风格,褒贬外 露,用夸张的语言美化英雄,丑化叛徒和 敌人。语言简洁,运用对比,重叠的手法。 开始重视写景的作用。
Neuschwanstein
Alcazar-of-Segovia
中世纪历史
公元476年,奴隶制的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日 耳曼人的各个民族:法兰 克族、西哥特族、东哥特 族、伦巴第族等先后在西 欧建立起一些“蛮族”王 国。与此同时,西日耳曼 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 朱特人渡海侵入不列颠岛。 在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 欧洲各蛮族王国连年战争, 封建割据十分严重。直到 843年,法兰克王国查理大 帝的三个孙子订立《凡尔 登条约》,将法兰克分为 三个国家,从而奠定了后 来法、德、意三国的雏形, 欧洲的国界从这时得到稳 定,封建关系确立。
教会文学的内容是普及宗教 教义,歌颂上帝创造一切。宣传 地上生活总是来世生活的准备阶 段,论述世俗生活的罪恶,宣扬 “彼岸力量”无比强大,其目的 是劝诫人们禁欲,放弃世俗幸福 和欲望,忍耐、受苦、顺从,服 从天命和统治者。艺术上一般采 用象征手法,梦幻形式,充满了 神秘主义色彩。教会文学是中世 纪占统治地位的文学。作者是僧 侣,又称僧侣文学。
基督教教义的思想特征:禁欲主义、蒙昧主义。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课件(上课用)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课件(上课用)

四、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
(一)教会文学 (又称宗教文学、僧侣文学) (二)史诗与谣曲 (三)骑士文学 (四)城市文学(又称市民文学)
(一)教会文学
1、作者:僧侣。教会文学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 士写出的文学作品。 2、 创作目的:直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宣传基 督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来世思想。 3、取材:大多取材于《圣经》。 4、体裁类型: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 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 5、表现手法:多采用梦幻故事、寓意性、象征性的 表现手法。 5 -10世纪,宗教文学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 之后势力仍然很大。
《圣经》及《圣经》故事
1、《圣经》的地位。 2、《圣经》的来源。 3、《圣经》的构成。《圣经》分为新约、旧 约两部分。旧约有三十九卷,新约有二十 七卷,总共六十六卷。 4、《圣经》的故事。 5、《旧约》——伊甸园的故事。 6、《新约》——耶稣之死与复活的故事。
(二)史诗与谣曲
史诗与谣曲,是在民间创作基础上形成的。 1、中世纪早期史诗 氏族社会末期形成的口头创作。 描写氏族英雄,表现群体意识和英雄主义精神。 较多神话因素和多神教成分,较少基督教影响。 早期史诗代表作品: 日尔曼人《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冰岛《埃达》和“萨迦” 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是流传至今保存 最完整的中世纪史诗。 芬兰《卡勒(列)瓦拉》
一、生平和创作
1、但丁的生平 但丁· 阿利盖里(1265—1321)1265年5月, 生于佛罗伦萨小贵族家庭。 • 贝娅特丽丝(贝雅特丽采)(8岁) • 佛罗伦萨的政治生活: • 1300年,佛罗伦萨执政官;1302年,被革 除公职,流放。 • 晚年定居拉维纳,1321年9月14日,病故。
一、生平和创作
叫看到的人显得那么惬意 令人感到一种甜蜜从眼睛到心里 没有体验的是没有感受的 似乎从她口唇里一个灵魂转移 如许温存,又满含着爱意 来告诉灵魂:“叹息吧,你!”

西方文学史 考研复习资料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西方文学史 考研复习资料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欧洲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5~14世纪)的文学一,概述·时限⏹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古代欧洲奴隶制社会终结和封建社会即中世纪(中古)历史时期到来。

概述·原创性⏹欧洲中世纪的文化和文学是从一个没有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最起码在13末世纪之前,中世纪文学家们的创作,都带有原创性质。

概述·贡献⏹欧洲中世纪社会文化对后代欧洲文化与文明所起的作用不亚于希腊文化。

概述·基督教⏹中世纪文学是在极其黑暗、没有传统可以继承的基础上艰难起步的。

而这种起步又是在基督教文化氛围中开始的。

所以,基督教文化对当时欧洲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文学的重新兴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督教文化是最重要的文化现象。

基督教自产生后对欧洲文化的形成,特别是对西方文化精神乃至文学精神的生成,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大地缘文化板块⏹以西欧的罗马为中心的天主教文化板块;⏹以拜占庭的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代表的正教文化板块;⏹北欧文化板块;⏹西班牙和西西里地区文化板块。

二、宗教文化与文学⏹宗教文化是西欧中世纪最重要的文化现象之一。

⏹基督教文学也是欧洲中世纪的主流文学。

⏹“黑暗时代”⏹“加洛林文艺复兴”⏹9-13世纪⏹“12世纪文艺复兴”“黑暗时代”: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开端⏹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8世纪加洛林文艺复兴⏹宗教文学的初创时期。

⏹基本以《圣经》为主要题材:圣经故事、使徒传⏹书面文学都是在修道院中用拉丁语写成⏹散文著作:A,以整理和翻译《圣经》及其教义为代表的散文文学。

B,史传文学:《法兰克人史》《英吉利教会史》⏹诗歌作品: 《凯德蒙组诗》“加洛林文艺复兴”⏹8世纪⏹查理大帝对基督教文化的规范做了大量组织工作和宗教文化范本定型工作⏹指派阿尔古因组织人员在797—800年对当时收集到的各种《圣经》文本进行了校勘,统一了《圣经》文本并将其译成拉丁文,成为后来天主教通用的定本。

9-13世纪-1⏹戏剧(¡°宗教剧¡±):神秘剧神迹剧道德剧⏹女作家罗丝维萨(约935¡ª1000)9-13世纪-2⏹史传文学:《基督》《裘利安那》《使徒们的命运》《艾伦那》《少女欧拉丽赞歌》《圣徒列瑞行传》《圣徒阿列克西斯行传》《受难曲》“12世纪文艺复兴”:文化鼎盛期⏹1)修道院书信体文学:寻找虔诚宗教信仰与个人情感连接点⏹圣多明俄的嫡传弟子萨克森的约尔丹¡ª女修院副院长安达罗的狄安娜⏹12世纪本笃会修士阿贝拉尔¡ª女修院院长海萝丽丝⏹12世纪的圣贝恩哈德¡ª埃德门加伯爵夫人⏹2)宗教诗歌:⏹《圣女欧拉莉之歌》⏹《是谁在敲门》⏹《十字架前显慈颜》⏹《平安彼岸歌》⏹《和平祈祷词》⏹3)中世纪出现的各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如宗教颂神诗、宗教抒情诗歌、骑士文学作品、宗教戏剧以及其他一些宗教文学样式,都开始走向成熟。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即人之所以死是因为不能溶于开头 和结尾之中。临终者所能做的就是为自己 想象出这些记不起来又不难想象的事件的 一种意义”,这样做的目的之一便在于 “能使位于开头与结尾之间的人生容易忍 受一些,至少能使我们这些困倦的皇帝们 保持清醒”。
《圣经》拉丁语:Biblia
希伯来语:‫כתבי הקודש‬
本意为莎草纸,是上帝对人说的话语。 是亚伯拉罕诸教(包括基督新教、天主教、 东正教、犹太教等各宗教)的宗教经典。 犹太教的宗教经典是指《塔纳赫》(或称 《希伯来圣经》),而基督教的则指《旧 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 是全球范围内发行量最大,翻译成语言种 类最多的书。也是第一本被带进太空的书。
《神曲》的思想内容
对于封建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对意大利的分裂状态不满,遣责党派 之间的分裂与斗争。 对中世纪蒙昧主义进行批判,提倡发 展文化、追求真理的思想。 肯定现实生活,追求美好的地狱,天国审判 人间审判
炼狱,赎罪意识 升华意识 天堂,神秘色彩 现实光辉
中东地区
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两洋指大西洋 和印度洋;三洲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指 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 石油、领土、淡水、宗教和运河的争执, 使中东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地区。 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 (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 题,也称巴以冲突。
中东问题一个祖先,两个民族,三次流散,四次战争。
第八首
渡斯提克斯沼泽:弗列居阿斯(1-30) 腓力普·阿尔詹蒂(31-63) 狄斯城(64-81) 魔鬼的抗拒与维吉尔的失意(82-140)
第九首
但丁的恐惧与维吉尔的安慰(1-33) 复仇女神(34-60) 天国使者(61-105) 但丁和维吉尔进入第六环(106-133)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公元前538年,战胜新巴比伦的波斯皇帝大流士颁布诏书,允 许被囚的希伯来人重返故园。 返国者积极从事各种复兴活动,编成犹太教的第一批经典 “摩西五经”。 公元前332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东征,包括巴勒斯坦在内 的西亚北非地区进入希腊化时代。 公元前64年罗马将军庞培占领巴勒斯坦,对犹太人实行野蛮 统治,致使反抗不断。 公元73年、135年犹太民族大起义惨遭镇压,幸免罹难者被迫 逃离巴勒斯坦,流散于西亚、北非、欧洲和其他地区。

福音书是《新约》开头的4卷书:
《马太福音》 《马可福音》 《路加福音》 《约翰福音》,
中心内容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和学说。
纪事文学的代表作是《使徒行传》,
记载了耶稣升天后使徒们四处传道,初期
教会不断发展的历程。

书信文学指21卷被称为“使徒书信”的作 品。
新约的末卷《启示录》是《圣经》中最典


在上述历史过程中,希伯来作者们陆续写作、编 订出《旧约》、《次经》各卷。

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异端派别,公元1世纪上半叶 由耶稣创建于巴勒斯坦。 耶稣因宣讲不同于犹太传统的新教义而触犯犹太教的利益, 被以“煽动民众作乱”之罪钉上十字架处死。 耶稣的门徒相信耶稣就是“基督”(救世主),已经复活 升天,将来还会再临人间。 他们以耶路撒冷为中心建起初期教会,继而向小亚细亚、 北非、地中海东北部岛屿传教。 2世纪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以外的罗马世界广泛传播,形成 独立的信仰体系、组织制度和礼仪节期,与犹太教完全脱 离。
范的启示文学作品,
主体部分以7封印、7号角、7异兆、7碗等
异象详述世界末日的灾变和上帝的审判财政崩溃、文化颓废、道德败坏,整个罗马笼罩在多灾多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二、《神曲》
但丁
但 丁
一、生平及创作
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中世纪意大利最 伟大的作家,他的创作反映了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 时代的过渡。 恩格斯指出:“意大利是第一个资本主义民族。封 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 以一位大人物位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 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 的最初一位诗人。”
但 丁 迷 失 在 森 林 中
地 域 结 构 示 意 图
1异教徒
2贪色者
没有苦刑
冰雹和旋风
3贪食者
4贪财者
泥坑里被风吹雨打
相互打骂撕咬
地 狱 结 构 图
5易怒者
6邪教徒
污水里撕咬自己
火坟里受烈火熏烤 血河里哀鸣或受炙烤
沥青湖或倒栽在硫磺 燃烧的岩洞里受刑
7残暴者
8欺诈者
9叛逆者
被冻在冰湖里,只 有脑袋露出湖面
《忏悔录》和《上帝之城》
神学家奥古斯丁(354-430)的《忏悔录》和《上 帝之城》是这时期教会文学的重要成就。 《忏悔录》是一部充满诗意的长篇忏悔诗,作者 自始至终都将上帝作为谈话对象,剖析了自己的 心路历程。还有对上帝的赞美和祷告。 《上帝之城》是基督教历史哲学的扛鼎之作。 天地间有上帝之城和世俗之城并存,世俗之城是 不完善的、暂时的、会毁灭的,因魔鬼撒旦的控 制而充满罪恶;上帝之城则是完善的、永恒的, 它在世间的具体体现就是基督教会的建立。
《罗兰之歌》
后期英雄史诗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用罗曼 方言写成,故事发生在查理大帝时代。
摩尔人萨拉哥萨国王 罗兰 加奈隆
爱国史诗。对史诗中人物的褒贬都是以其对 国家的立场来判别的:
查理大帝、罗兰、奥里维 加奈隆 出卖国家利益 保卫祖国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二、不可能的爱:爱情与婚姻的冲突
• “不可能的爱”:一与婚姻对立,二是难于 实现。
• 1.外在婚姻制度与社会规范的压制: ①封建婚姻实质。 ②基督教观念。 2.内心的情感与道德观念的冲突 “偷恋别人的妻子”,是威胁婚姻的爱,必然 会受到压制,却成为西方文学里伟大的爱情 作品的常见模式。
婚姻背景下的 爱情颂歌
典雅爱情的历史意义
• 1.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男女双方的平等。 • 2.典雅的骑士之爱开创了对女性的诗意崇拜, 成为当时一种新的恋爱观。 • 3.典雅爱情在爱中获得一种精神力量,使自己 的能力与价值得以实现,从而成为人生的一种 正面的推动力。 • 4.它的脉脉温情和优雅举止虽难免夸张,甚至 形式荒唐,但促进了情感的表达方式,也增添 了人们对爱的情感体验,而丰富了爱情本身。
• 两个婚姻:婚姻合法合理, 却有违于情。 • 教堂脱险与麻风病人:神佑 有情人? • 剑:情浓而欲淡。 • 误饮药酒:有“罪”之身, 无辜之人。 • 神审:神对恋人网开一面, 还是其力量止于爱情之前?
三、激情之爱:爱情的性质与道德
• 艺术、技艺(能力)——激情。 • 由此:理性——非理性;可操作的——难 以控制的;平和的,和风细雨、涓涓细 流——激昂的,刻骨铭心、狂暴猛烈。

(二)中世纪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
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融合的产物。
1. 众多蛮族部落各自的融合; 2. 古希腊罗马的先进文化与蛮族落后文化的 融合; 3. 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 4. 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多元化
古 典 文 化
基 督 教
日 耳 曼 精 神
骑士传奇的分类
按照题材来源,骑士传奇可以分为三大 系统: • 古代系统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第一节中世纪文化一、中世纪历史从公元5世纪至17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史上的“中世纪”。

中世纪历史分期:初期(5—11世纪,476—1095第一次东征)封建制形成期,初期的前几个世纪,蛮族没有文字记载的文学。

英雄史诗(8—12世纪)中期(12—15世纪 1095—1453东罗马帝国亡)封建制全盛时期,骑士文学(12—13世纪),城市文学(13—15世纪)末期(15—17世纪中叶,1453—1640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封建制度衰亡。

历史分期与文学史分期的错位就文学史而言,封建社会末期已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文学的开始,不包括在中世纪文学之内,至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在14世纪就开始了。

中世纪的文学主要是指前两个时期的文学。

二、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中世纪的文化特点是宗教文化,即基督教神学统治的文化。

宗教的产生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境界和力量,主宰着自然和社会,因而使人对之敬畏和崇拜。

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后期,最早的宗教是自然宗教,它是作为原始人类的自发信仰而产生的。

人们在自然力面前无能为力,对自身的生理现象和梦境不能理解,从而把支配自己生活的自然力人格化,认为有一个超自然的神灵,形成万物有灵论和灵魂不死的观念。

基督教派别:基督教分为三派东正教:正教,分布在东欧一带。

新教:中国习惯称基督教,分布在英、美、德、北欧、澳大利亚、新西兰。

天主教:公教,分布在意、法、比、西、葡、匈、波、美、拉丁美洲。

古希腊与中世纪宗教比较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与古希腊的无神论世界观形成鲜明的对照。

古希腊的宗教观念是淡漠的,多神的,一个城邦信奉一个神或英雄,是多神论,以至无神论,古希腊是自由思想的故乡。

中世纪神学统治禁止人们的自由思想,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崇拜,窒息了古希腊文化对人性的歌颂,阻碍了西方社会的发展。

宗教神学的两重性1. 排斥科学与包含科学的因素。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课件

第二章--中世纪文学PPT课件

(《新生》第3篇)
-
27
The meeting of Dante with Beatrice
Henry Holiday(18-39-1927)
28
“温柔的新体”
是中世纪意大利的诗歌流派,在普罗旺
斯诗歌的影响下,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以浪
漫的激情,优美的韵律,丰富多采的色调,表现曲
折的感情。该诗体由圭尼泽利创立,盛行于
法国的韵文故事
列那狐系列
玫瑰传奇
-
20
第二节 但丁及其《神曲》
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 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个大人物为标 志的。这个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 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 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
21
一、但丁的时代、生平和创作
1、但丁的时代 商业的兴盛 新兴的资产阶级掌权的 国家
13─14世纪。该诗派一反轻视女性的传统思想,
把女性圣母化,最早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恋爱观,
把以爱情为主题的诗歌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
为中古文学向文艺复兴过渡开辟了道路。代表
作家有卡瓦尔坎蒂、但丁。其最高成就为但丁
的《新生》。
-
29
政治生涯
《飨宴》 《论俗语》 《论帝制》
-
30
二、《神曲》
Divina Commedia 神圣的喜剧 喜剧
-
31
一、写作背景
二、结构、内容 《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三篇,每篇33曲,加上序言,一共100曲, 共14233行,严格按照“三行连环体”的格 律来写成。
-
3
中期(12-15世纪) 是封建社会全盛时期;较有
成就的文学大半产生于九、十至十 四、五世纪。从地域范围来说,中 古文学已扩大到希腊、罗马以外的 全欧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骑 士 文 学
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 • 骑士抒情诗:法国南部普罗旺斯为最,是以宫廷诗歌为基 础,在形式上借助民歌形式演化而成的。有短歌、感兴诗、 牧歌、小夜曲、破晓歌等。尤以“破晓歌”最为著名。大 量骑士抒情诗的出现,成为近代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爱情作 品的发端。 • 骑士传奇:是一种叙事诗,兴盛于法国北方。 有三个传统:古代系统、不列颠系统和拜占庭系统。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一)教会文学 (二)英雄史诗 (三)骑士文学 (四)城市文学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一)教会文学 它主要是指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其 创作意旨是以“圣经”为出发点和逻辑归宿,宣 扬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
文字:主要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斯拉夫文。 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圣者言 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等。 艺术:梦幻故事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
《圣经》文化与希腊文化
既对立又互补 ①如,阿喀琉斯和摩 西 《圣经》第二章《出 埃及记》记载摩西带 领以色列人出走埃及 到达“流着奶和蜜” 的迦南的故事。 摩西
基督教义
• 荣耀归于上帝,人是微不足道的; • 《圣经》:“……他(弥赛亚)无佳形美容,我 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 人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长经忧患……耶 和华以他为赎罪祭……他将命倾倒,以至于死。” • 吴宓:基督教的要指是谦卑。
基督教义
②人的情欲 节制自己的情欲,甚至是全面地禁欲; 个人情欲的泛滥会导致一个民族的衰亡。 《圣经· 旧约· 士师记》中 “参孙的故事” ↓ 基督教排斥异教 民族意识和个人情欲的二元对立 《新约》:“你看了那女人一眼,你就与她犯了奸 淫”
基督教义
③“原罪”观
罪恶感从何而来?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是“原罪”说的源 头; 《圣经· 启示录》:人不仅是有罪的,还要接受末 日审判。 如何看待“原罪说”及罪感 ?
流放中的作品
背景:但丁在被流放后写下了 一系列著作,表达出了他对意 大利现实问题的思考。 作品:其中《飨宴》(1304— 1307)、《论俗语》(1304— 1305)和《帝制论》(1310— 1313)集中体现了他的政治、 知识和文化观点。 最能够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长 诗《神曲》。
《神曲》
但丁生平
出身:但丁(1265-1321) 出生在佛罗伦萨一个城市 小贵族家庭,后家道中落。 学业:早年曾拜著名学者 布鲁内托·拉蒂尼为师, 学习拉丁文、诗学、修辞 学以及希腊罗马的古典文 学。同时,对绘画、音乐、 哲学等等也很感兴趣,造 诣颇深。
诗集《新生》
• 题材:但丁的创作开端是与一个叫贝阿特丽采的女子分不 开的。但丁把在1283年以来所写的31首献给她的抒情诗用 散文连缀起来,取名《新生》出版。 • 思想:歌颂了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表现出了反对禁欲主 义的情绪。 • 艺术:艺术上深受“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具有清新 自然的风格。 • 地位:被认为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剖露作者最隐 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但其中也带有中世纪文学的 神秘色彩。

︽ 神 曲 ︾ 中 的 地 狱 构 造
《炼狱篇》
• 炼狱主要是关一些虽有过失,但较轻,不 够入狱条件者,可以通过痛苦的修炼,洗 去自己的罪恶,从而获得升上天堂的资格。 • 但丁:通过受苦,修炼,人可以达到至善 至美的境界。
炼狱构造示意图
地上乐园耶路撒冷
贪色者 贪食者 贪财者 怠惰者 愤怒者 嫉妒者 傲慢者
《神曲》概貌
《地狱篇· 序曲》: 1300年的春天,三十五岁的但丁发现:“在我生命旅 途中,我发现自己正处于黑暗的森林之中。在这样的黑暗 之中,他踽踽独行,黎明时分,前方的路口处出现了三只 野兽,即豹、狮和狼,而三头猛兽正是由“嫉妒”这个妖 魔放出来的。 贝阿特丽采哭着向圣母祈求; 圣母玛利亚慈心大发,派了一个指点迷津的人去拯救 但丁。 最后,贝阿特丽采带领但丁进入天堂。
《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 题材: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 的故事是骑士传奇最常见的题 材。 • 内容:亚瑟王被描写成封建社 会中一个有作为的君王。他在 卡美罗特城堡中的大厅里,设 有一张巨大的圆桌,周围设100 个座位,凡是建有赫赫功勋的 骑士均可占一席位,从而引出 了许多骑士冒险行侠的故事。
西方的骑士传奇和中国的剑侠小说比较
题名解 《神曲》直译为《神圣的喜剧》,但丁原名 为《喜剧》:中世纪时,凡由纷乱和苦恼开始而 结局于喜悦的故事,都可称为喜剧。 后人为了表示对《神曲》的赞赏和对作者的 崇敬,加上了“神圣的”这个形容词。
《神曲》的创作
• 创作背景:是但丁流放20 年全部心血的结晶。 • 共14233行,用意大利俗 语写成,分为《地狱篇》、 《炼狱篇》和《天国篇》。 • 《地狱篇》33曲,《炼狱 片》33曲,《天国篇》33 曲。再加上序曲,共100 篇。
经典多元性
《神曲》有四重意义: 字面的意义; 寓言的意义; 哲理的意义; 神秘的意义。 ——但丁
• 作业: 阅读《神曲》 田德望译 预习文艺复兴时期文学
主人公列那狐是中世纪富 裕商人和上层市民的写照; 作品第一次把狡黠作为审 美的对象加以描写,反映 了新兴的资产阶级的生活 与价值观念。 十万多行,富于生活气息, 情节生动,动物富有个性。
第二节 意大利诗人但丁
是欧洲中世纪最伟大 的意大利诗人。 恩格斯称他是“中世 纪的最后一位诗人, 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 初一位诗人”。
(四)城市市民文学
取材:取材于现实生活,充满 乐观精神; 主要内容:揭露、抨击封建主 和僧侣的残暴、贪婪、愚蠢, 集中赞美了市民的勇敢、机智、 聪敏和乐观,即人在中世纪的 新形象和新风貌; 主要包括韵文故事、讽刺叙事 诗、市民抒情诗和城市戏剧等; 主要的创作手法是讽刺。
返回
德国《列那狐传奇》
但丁政治生涯
• 家庭:但丁家庭很早就是代表新兴市民阶级的归 尔夫党的重要成员。 • 青年:青年时期的但丁是归尔夫党的积极政治活 动家,曾被选为佛罗伦萨的行政官之一。 • 流放:但丁一心要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 加入白党,不肯接受教皇的支配,最后以终身被 流放而告终。 • 客死异乡:但丁在流放中一直没有向教皇支持的 佛罗伦萨反动势力屈服,于1321年客死在拉文纳。
• “忠君”:西方的骑士更多地重视个人荣誉; 中国侠客的忠君观念强烈,如“御猫”。 • “对待女人的态度”:中国侠客是为清官服务多是 不结婚的,没有妻室,决不能贪恋女色;西方骑士 有点像中国剑侠小说里的“采花淫贼”。 但也有一些骑士传奇有震撼力的真实情感: 《特利斯坦和绮瑟》。
骑士传奇的艺术成就
(1)强调了人的情感因素; (2)对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炼狱
天 国 不 可 言 说 ”
——“
1
2
34 5 6
7
8 9
《神曲》与《红楼梦》
两部著作都产生在历史转折的门槛上,都带 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构。 宏观建构 微观建构 神秘主义里有写实的因素 写实里有神秘主义的因素 对待情欲:“华”——“化” “压”
《神曲》两重性
1、宗教之爱与人间智慧相结合。 2、天国审判与人间审判相结合。 3、禁欲意识与升华意识相结合。 4、赎罪意识与追求完美人性相结合。 5、神秘主义与写实主义结合。
第一节 概述
• “黑暗论” • “优雅论”
第一节 概述
三、基督教文化 • 《圣经· 约翰福音》第三 章第16节:“神爱世人, 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 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人 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人所要经历的苦难
痛苦 诱惑 死亡
→回归上帝
《圣经》
讲述基督教义的经典文本; 《圣经》是西亚的产物, 是以色列犹太人(古希伯 来人)的创造; “巴比伦之囚”48年 是一部苦难民族的心灵记 录,是一个尚未得到科学 思想武装的远古蒙昧民族 的心灵的展示。
1
第二章 中世纪文学
概述 但丁
第一节 概述
一、中世纪文学定义
历史分期: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 叶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中世纪文学:即中古文学,只包括公元5-14世纪 (但丁《神曲》)的文学现象。

第一节 概述
二、中世纪西欧历史文化状况
• 封建主与教会联合统治; • 封建专制经历了发展—形成—衰落的过程; • 散乱小公国在战争中合并,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 国家,如,英格兰、法兰西、德意志; • 资产阶级孕育、形成、开始发展的时期; • 形成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主要的居民是手工业 者和商人; • 基督教文化占统治地位。
四、中世纪文学概况
(二)英雄史诗
早期(氏族时期):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
《贝奥武甫》
晚期(封建时期):忠君、爱国的英雄主义
法国的《罗兰之歌》 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 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贝奥武甫》
英国文学的开山之作—— 是流传至今的欧洲最完整 的一部史诗,共3182行。 四十三节又分为两部分, 一(1-31)叙述青年贝奥 武甫降服水怪葛伦得和它 母亲的故事;二(31-43) 叙述年迈的贝奥武甫斩恶 龙的故事。 内容:它反映的是北欧人 民氏族社会阶段在大陆的 生活。
《地狱篇》——恶势力的审判厅
• • • • • • • • 灰色的人 怯懦者 没有生活过的人 第一层 候判所 第二层 好色之徒 弗兰采斯加和保罗 第三层 饕餮者 三头恶狗吞吃 第四层 吝啬者和浪费者 第五层 动辄发怒的人 狄斯城外 第六层 邪教徒和伊壁鸠鲁主义者 烈火烧烤 第七层 暴虐者 悬崖 第八层 社会污浊势力 扔进沸腾的油锅里 巨人井 第九层 残害亲人、变节者
《罗兰之歌》
形成:形成于11世纪末, 现存最古手抄本产生于12 世纪,1837年始被发现。 长度:全诗共4002行。 内容:记叙法兰西国王查 理出兵西班牙,征讨异教 徒阿拉伯人。 人物:罗兰是诗中爱国忠 君、立下不朽功勋的英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