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古代历史知识(夏商周春秋战国)
先秦时期知识点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一、政治1.夏(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①远古时代尧舜禹禅让制,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②夏朝国家机器奠定后世国家框架⑴夏王是最高统治者,中央设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机构⑴对夏部落生活地区直接统治,对其它地方通过控制一些部族间接统治⑴颁布第一部奴隶制法典《禹刑》2.商(公元前1600年建立)①为巩固自身地位,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的方法。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②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对内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制度,外服封侯伯作为方国首领,纳贡并奉命征战。
(内外服→一种松散的联盟)③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周天子天下共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3.周(公元前1046年建立)①分封制:把一定土地、人口划分给诸侯,同时诸侯要使用权利和履行义务,目的是为了巩固周朝统治。
(由松散走向集中,层层分封,等级森严)②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③礼乐制度:维护等级秩序的制度。
特征:①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结合,实行严格等级制度。
③由公天下走向家天下,浓厚部族色彩。
④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二、经济1.农业(早期农业:刀耕火种)①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广泛使用木器、骨器。
②商周出现青铜农具,但主要使用木器、石器。
③西周农作物种类丰富。
④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技术推广,垄作法出现⑤水利灌溉事业发展,芍陂、都江堰等➢小农经济:伴随封建土地私有制建立,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然经济。
2.手工业①原始社会晚期:冶铜技术。
②夏商周:由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被官府垄断,春秋战国官营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③春秋战国时期民营手工业兴起,如家庭副业、经营盐铁、开作坊、匠人等。
3.商业①商朝:出现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商业贸易遍及全国。
②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形成许多都会,齐国临淄、赵国邯郸等。
4.土地政策的演变①夏商周:井田制。
土地国有,不得转让和买卖,贵族世代享有,要缴纳贡赋,有奴隶、庶民耕种。
先秦、春秋、战国
1、先秦时代(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史研究的范围,包含了中国从进入文明时代直到秦王朝建这段时间,主要指夏、商、西周、春秋、战国这几个时期的历史。
著名学者黄摩崖先生将先秦比作中华文明的头颅。
2、春秋”“战国”名称的来历西周灭亡后,周朝国都从西安迁至洛阳,人们按相对地理位置来区分这两个历史阶段,史称东周。
东周又分为两个时期——春秋和战国。
但是春秋和战国这两个时代名称是怎么由来的呢?说到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首先要提到两本书,一本是春秋时期孔子编修的《春秋》,另一本是西汉刘向编撰的《战国策》。
先说春秋。
我们知道,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化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受到高度重视。
崇尚和重视农耕的古人发现,春季和秋季在一年当中意味着耕种、祭祀和收获等重要活动的进行,比冬季和夏季重要太多了。
所以在我国夏商周时的上古时代,一年只分春秋二季,说春秋就代表全年。
所以古人也称“年”为“春秋”。
鲁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导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就把这部编年史名为“春秋”。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
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
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
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
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加以整理修订,成为儒家经典之一。
《春秋》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襄公十四年(前481)共242年的大事。
由于它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所以历代史学家便把《春秋》这个书名作为这个历史时期的名称。
为了叙事方便,春秋时期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止于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战国前夕,总共295年。
●“战国”的称谓也间接反映出了当时的历史现状,七国战乱频繁而得名,。
因为战国的战争与春秋时期有很大的区别,春秋时期的战争大多是以诸侯争霸为目的,即大多以恃强凌弱地恫吓、威胁为主;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却往往以吞并与消灭对方为目的,所以战争的规模与激烈程度也随之不断升级,因此更为残酷。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预测未来。
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背诵历史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将提供一些适合七年级学生背诵历史知识点的口诀,希望对学生们学习历史知识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文明1. 夏商周,春秋战国。
松散封建是夏商,中央集权是周,地位逐渐进步是春秋,统一成帝国是秦汉。
2. 青铜器文化遍布全国,先进的商朝只有东部,周朝崩溃留下春秋五霸,国家矛盾解决战国七雄。
3. 物流发展交通昌盛,农业劳动和生产发展。
书法艺术哲学思想,中国古代文明各领域。
二、世界古代文明1. 全球文明古代典范,古埃及中东印度文明先行。
美索不达米亚文化,古罗马古希腊文明灿烂。
2. 木兰皇帝建长城,秦始皇把六国并,罗马共和国经济发达,亚历山大征服印度。
3. 希腊古罗马运动文化,埃及神话艺术显神奇,古印度文化海外传,全球古代文明闪闪耀。
三、人类文明发展1. 火器改变了战争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
2. 印刷术发明扩大知识,科学技术改变生活态势。
3. 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步,信息时代拉近世界距离。
四、世界文化交流1. 丝绸之路串起两岸,东西方文明互补发展。
2. 马可波罗传播汉文化,大航海时代开拓全球。
3. 洋务运动摹仿西方模式,新文化运动拥抱大众。
五、民族复兴历程1. 鸦片战争开始动荡,义和团运动拯救民族。
2. 辛亥革命彻底反清,五四运动科学爱国。
3. 农村改革启动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新局面。
六、中华民族优秀人物1. 文天祥,忠贞坚韧,牺牲不改其志。
2. 诸葛亮,卧薪尝胆,为了救国心怀胆识。
3. 屈原,忧国忧民,悲歌长啸表达自我。
以上就是七年级历史知识点背诵口诀,希望这些口诀能够帮助七年级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同时,还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将历史的知识点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祝愿大家学习愉快!。
历史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历史先秦史知识点总结一、历史事件1. 夏、商、西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相传是由大禹建立。
夏朝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记载的朝代。
夏朝实行王室专制制度,典章制度也较为完善。
夏朝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国土东至海、北至漠北、南至岭南、西至川西,范围广阔。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有文字记载的朝代。
商朝的颛顼帝是夏启的后代商汤的商朝建立者和首任天子,他是包山人,史称商湯。
商汤发迹于商朝国都商城,后迁都于亳,因此,又称为“商汤”。
商朝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国土东至海、北至漠北、南至岭南、西至川西,范围广阔。
周朝建立于公元前11世纪。
周朝有东周、西周之分。
周室代代相传,最后一个王是周宣王。
在他的儿子和弟子争夺王位的混乱局面中,周幽王采取了分封制,把成年的离开了政治的王子和亲属分配给个护卫其郎中的诸侯,以分散权力的过程,促进了封建制度的建立。
随后演变为典型的分封制度,标志着原始部落制度向奴隶制度的过渡。
2. 春秋时期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时期。
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以《春秋》《国语》等史书饱含史料,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正文总结书,它的资料的来源多忠犬缩编的其实有利于民主,缺点是许多事可能已经NSMutableString加工过。
春秋时代的历史事件、名人事迹、思想文化等方面都发展很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间,“乱世”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
战国时期的平行文献通过太初大数字式历史悠久得不计其数,包括孔子、老子、庄子等等。
然而,相对于当时文明高度有可能它们的理论和政治,最重要的是它所解决的法典问题从史上书的法律条文。
一般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战争的时期,但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时期。
4. 秦朝统一六国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六个周围依附于他们的割据独立状态的诸侯国家,指赵、齐、魏、韩、楚、翟,以及中央的秦。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知识点
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的知识点尧舜禹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六朝。
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朝代的知识点。
一、尧舜禹夏尧舜禹夏是中国远古时期的三个朝代,分别由尧帝、舜帝、禹领导和夏禹统治。
这些朝代大量使用祭祀和祖先信仰来控制民众,以此来维护社会秩序。
他们采用“上气下让”的宪法,使平民有机会在政治上发挥作用。
他们重视土地分配制度,扩大农耕面积,并确立了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二、商周商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朝代,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它由商朝、夏朝、周朝组成,存在时间最长的是周朝,它的存在持续了8个世纪。
在商周时期,国家的统治形式从部落联盟发展到分封制王朝,中国也出现了文字文明。
商周时期,以《尚书》、《周礼》和《春秋》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也开始形成,它们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全面的朝代,它的存在持续了大约500年。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共同经历分裂、统一、合并和再次分裂的过程,人们也逐渐接受了儒家、法家、道家等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各国争夺霸权,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开启了中国历史上最为关键的一页。
四、秦汉秦汉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完整的朝代,它的存在持续了大约400年。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它几乎将所有国家都统一在一起,实施了粗放的统一政策,但也失去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学文明的王朝,它重视文学文化,推行政教合一的政策,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五、三国两晋三国两晋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完整的朝代,它的存在持续了大约300年。
在三国时期,三国各有特色,实行自己的政策,诸侯争霸,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联盟政治。
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汉族王朝,它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
六、南北朝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混乱,封建制度崩溃,武装冲突频发,南朝和北朝不断夹击,最终诸葛亮的火烧连营的壮举终结了南北朝的斗争。
中国历史(叁:先秦时期——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
夏商周三代甲骨文最早的世袭朝代夏朝约在前2070年到前1600年,由于这段历史目前没有发现文字性文物做印证,所以只能靠后世的记录和出土文物互相对照考证,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
根据文字记载,夏朝有了中国最早的历法--夏小正。
不过之后的商朝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有文字文物的历史时期,存在于约前1600年到约前1046年。
据说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桀,由于荒淫无道而被汤推翻。
商代时文明已经十分发达,有历法、青铜器以及成熟的文字——甲骨文等。
商王朝时已经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组织,并且具有了封建王朝的规模。
当时的主要生产部门是农业,不过手工业,特别是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也已经十分高超。
并且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瓷器。
商朝自盘庚之后,定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因此也称为殷朝。
商朝的王位继承制度是传子或传弟,多按年龄的长幼继承。
与此同时,黄河上游的另一个部落周正在逐步兴起,到了大约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商朝灭亡。
周朝正式建立,建都渭河流域的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
之后周朝的势力又慢慢渗透到黄河下游和淮河一带。
周王朝依然是封建贵族统治,有许多贵族的封国(诸侯)。
到鼎盛时,周朝的影响力已经在南方跨过长江,东北到今天的辽宁,西至甘肃,东到山东。
周朝时的宗法制度已经建立,政权机构也较完善。
自唐尧、虞舜至周朝皆封建时代,帝王与诸侯分而治之。
中国最早有确切时间的历史事件是发生于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国人暴动。
春秋战国先师孔子行教像(吴道子作)主条目:周朝、东周、春秋和战国前770年,由于遭到北方游牧部落犬戎的侵袭,周平王东迁黄河中游的雒邑(今河南洛阳),东周始此后,周王朝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大大小小一百多个小国(诸侯国和附属国),史称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大国共有十几个,其中包括了晋、秦、郑、齐及楚等。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战争不断,先后有五个国家称霸,即齐、宋、晋、楚、秦(又有一说是齐、晋、楚、吴、越),合称春秋五霸。
先秦史
文艺: 文字、绘画、戏曲、诗歌等古代文艺起步。
教育: 由贵族教育到私学的出现。 春秋战国正逢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同时 中外联系: 期两种不同文明使中西走上不同道路。
三、中外比较 春秋战国 自然地理 经济 平原,大河文明 古希腊古罗马 多山多岛,海洋文明
小农经济,重农抑商 商品经济,对外要史实
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2.经济
生产模式
小农经济(农+手,自给自足,男耕女织, 前期积极,后期阻碍社会进步)
精耕细作(农具、水利、耕作方法、农时 等一切人力物力财力)
一、主要史实
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2.经济
生产模式
商周:井田制(国有)
战国:确立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租 佃关系(租佃制的发展有利于农民人身 依附关系的减弱)
(血缘和政治关系相结合)
一、主要史实
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夏:第一个国家;商:内外服制度 周: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春秋战国: 诸侯混战,宗法分封逐步瓦解,礼崩乐坏 各国变法加强中央集权(商鞅变法设县) 传统世官制遭破坏 (举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
总结:春秋战国诸侯混战,纷纷变法,由分裂走向统一。 贵族政治逐步过渡为官僚政治。社会结构发生变化。
商
业
总结:生产力提高,生产关系变革,新兴地主阶级、 自耕农群体、私营手工业、私商兴起。
一、主要史实
1.政治(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2.经济 3.思想 百家争鸣(战国),思想解放。
为中华传统 儒—政治理想和道德伦理(不受重视); 文明奠基: 道—哲学基础;法—变革精神(受重视,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
举例,“认为贵族的存在是不合时宜的,把商人和学 着看成可有可无的人”,哪派观点? 法家
8上历史知识点鲁教版
8上历史知识点鲁教版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的历史知识点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和事件,以下是一些关键知识点的概述:1. 先秦时期:- 原始社会:了解原始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状态。
- 夏商周:夏朝的建立,商朝的青铜文化,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五霸:了解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和主要霸主。
-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的七大强国,以及各国的变法和军事改革。
3. 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汉朝的兴衰:西汉的繁荣,东汉的衰落,以及汉朝的文化成就。
4.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鼎立: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相互关系。
- 两晋南北朝:晋朝的南北分裂,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迁和文化交流。
5. 隋唐时期:-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以及大运河的开凿。
- 唐朝的盛世:唐太宗和武则天的统治,唐朝的文化繁荣和对外开放。
6. 五代十国与宋元时期:- 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和地方割据。
- 宋朝的变革:北宋的政治制度,南宋的经济文化发展。
- 元朝的统治:蒙古帝国的扩张,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融合。
7. 明清时期:- 明朝的建立:朱元璋的统治,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 清朝的兴衰:清朝的建立,康乾盛世,以及晚清的内忧外患。
8. 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 哲学思想:儒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 科学技术: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的发明和传播。
- 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的创作,以及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的发展。
9. 中国古代的社会制度:- 土地制度:井田制、均田制等土地分配方式。
- 官僚制度: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官僚体系的构建。
10.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 郑和下西洋:明朝郑和的航海活动,以及对外关系的拓展。
这些知识点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基础内容,学生需要对这些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和记忆,以便更好地掌握中国古代史的脉络。
了解古代中华文明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
了解古代中华文明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古代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
而中国历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本文将介绍一些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深入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
1. 尧、舜、禅让制度先秦时期,中国有一个传说中的“五帝”的时代,其中尧和舜被认为是仁德之君。
他们建立了禅让制度,即帝位的继承不以亲属关系作为唯一标准,而是考察继承者的品德和能力。
这一制度为后世中国的政治传统奠定了基础。
2. 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这个时期,各大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频繁,但也出现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化巨匠。
例如孔子、墨子、老子等人,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后世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 齐、楚、燕等诸侯国的兴衰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强大的诸侯国,如齐国、楚国、燕国等。
这些诸侯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方面都有显著进展,它们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内部斗争和外部战争的影响,这些诸侯国最终走向了衰落。
4. 秦统一六国先秦时期的末年,秦国崛起并最终统一了六国。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推行统一的文字、度量衡等,进一步巩固了中国的政治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帝国为后来的中国历史奠定了基础。
5. 兵马俑的发现兵马俑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迹,而它们的发现也使得中国的古代历史更加生动。
1974年,陕西省的秦始皇兵马俑坑被意外发现,这些兵马俑被埋藏了几千年。
它们体现了先秦时期丰富多样的军事装备和制度,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物。
6. 先秦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先秦时期的思想和文化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
儒家思想的确立、诸子百家的兴起、道家的哲学等都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同时,先秦时期的文化和艺术也有许多杰出的代表,如青铜器、书法、音乐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了解先秦时期的历史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第3讲_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春秋战国 课件(共45张PPT)
(2)公元前 15—前(31)4 战世纪国,以小后亚出细现亚了东大部量的铁赫农梯具人率的先范掌。握(了选冶2铁P技21术),后来这一技术逐
渐传入两河流域、中亚、北非和欧洲。与青铜器相比,铁器锋利轻便,易锻制打磨。随着熔炉 的进步,铁器大量出现。中国在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在农业生产选中2逐P步19推广。(选2 P20)
概况 ⑶“田氏代齐” ②齐国大夫田氏也取代了原来的姜姓国君 ⑷“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结果 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周王室在公元前256年被秦国吞并
影响 ①各诸侯国纷纷改革变法,推动了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演变。
②初步实现了局部统一,有利于民族交融。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史先秦时期(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专题知识概览
社会 形态 原始 社会
奴隶 社会
时期
约170万年前~前2070年
夏商西周(前2070~前771年) 夏(前2070年——前1600年) 商(前1600——前1046年) 西周元一体,为中华文明 的起源、国家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实现强国抱负,难以落到实处
②在法家思想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 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
④具体表现: 春秋战国时期,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个中体央现集为权儒的家封建与国法家家之争
三、社会转型时期(前770年——前221年):(东周)春秋战国时期
(二)政治
6.户籍制度:战国时期 (选1 P) (1)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 (2)公元前375年,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
先秦史知识点总结一、先秦史概述1. 先秦时期的历史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东周四个王朝时期,时间跨度大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221年。
2. 夏、商、周是先秦时期的三个朝代,其中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
3. 先秦时期的社会制度主要是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并得到稳固。
4. 先秦时期是战国时期的前半段,战国时期是先秦时期政治变革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标志着封建制的全面确立与王权削弱。
二、夏商周三代1. 夏朝: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致可以时间跨度为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有夏启、太康、仲康、相等、杼等五代君主。
2. 商朝: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最有名的商朝君主是商汤和商纣。
3. 西周: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王族建立的王朝,大致时间跨度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1年。
周朝最有名的君主是周武王、周文王、周公,西周以崇尚礼乐而闻名。
4. 东周:周公是周文王的大臣,他致力于改善周王室与周国近臣僚人之间的紧张关系,将周王族及帝室的实际政治权力移交给群臣,以解决这一问题。
周公追郑、继续太、伯煊伯、叔敖、叔度、叔帒、叔虞、叔匄、叔犮、叔心、叔全、公瑶、公旦、公宇、公仪、公洛、公嵩、公庚、公叔。
公叔出身太公僚姓,是虞姬之子。
三、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 封建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封建制度,国家政权的基本单位是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国,封建制度继续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
2. 诸侯攘地称王:在先秦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出现了七雄争霸的局面,这种情况导致了封建制度的削弱和国家的分裂。
3. 封建王朝的衰落:先秦时期的最后阶段,封建制度的依附性逐渐减弱,地方势力日益强大,导致中央政权的衰落。
四、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学派1. 诸子百家思想: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开端,出现了一大批思想家和学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
先秦秦汉时期具体知识要点先秦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以周朝灭亡和秦国统一中原为标志,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封建制度向封建制度过渡。
在这一时期,中国出现了许多重要的学派和思想家,为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关于先秦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要点。
1.春秋战国时期:先秦时期分为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对抗政权的形成和变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战国时期是春秋时期的延续,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动荡的时期之一,国家之间发生了许多大规模的战争和政权变动。
2.孔子与儒家学说: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为后世影响深远。
孔子提倡仁、礼、义等传统美德,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社会和谐。
儒家学说强调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的重要性,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墨子与墨家学说:墨子(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1年)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他提出了墨家学说,强调兼爱和非攻的原则。
墨子反对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公平、爱国主义等观点,对后世的思想和道德观念产生了一定影响。
4.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强调宇宙的无为而治、人的自然和谐,主张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追求真理和智慧的境界。
5.兵家学说:兵家学说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代表人物有孙武、吴起等。
兵家学说强调战争的艺术和策略,提出了许多关于作战、兵法的观点,对后世的战争理论和军事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6.法家学说:法家学说兴起于战国时期,代表人物有韩非、商鞅等。
法家强调法制和政治手段的重要性,主张强权政治和法治统一,对中国古代法制和政治思想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7.秦朝统一中原:秦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后一个统一中原的国家,由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集权制度的王朝,秦朝。
梳理先秦时期的知识点总结
梳理先秦时期的知识点总结一、政治在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主要以封建制度为主。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主要是以封建王朝为主体。
最主要的封建王朝有夏、商、周三个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也是封建时代的开端。
商朝是继夏朝之后的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朝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重要时期。
而周朝则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封建王朝,周朝统治了中国长达800多年,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
在政治上,封建制度主要是以王权统治为主。
王权是统治者的最高权威,所有政治权力都由王权掌握。
在封建时期,王权主要通过世袭的方式进行传承,也就是父子相承的方式。
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是以宗法制度为主。
宗法制度是以家族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社会制度,它规定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力是由其家族和血缘关系决定的。
在宗法制度下,家族和宗族关系是人们社会地位和政治权力的主要依据。
在政治制度上,封建王朝采用了分封制度。
分封制度是指王权将国家的领土分封给亲属和功臣,以作为封建国家的行政和政治基础。
分封制度对封建时期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为王权建立了一个以亲友和功臣为主体的政治联盟,同时也为封建时期的王室统治提供了一个依靠。
二、文化先秦时期的文化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种思想流派,它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仁”的道德观念,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人伦之道,主张“治国以仁”,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道家思想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一种思想流派,它强调“道”的观念,主张“无为而治”,强调顺其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超越。
在文化领域,先秦时期的文化繁荣昌盛。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化人物,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
这些思想家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思想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珍贵财富。
在文学方面,先秦时期的文学也呈现出了繁荣的局面。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
历史中考知识点归纳一、中国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 原始社会。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北京人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 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种植粟,住半地穴式房屋。
- 夏商周。
-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商朝青铜铸造业发达,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 西周实行分封制,目的是巩固统治。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
-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先后称霸,春秋争霸的影响是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但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内容包括: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等。
意义: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 秦汉时期。
- 秦朝。
-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
-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 思想上:“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 汉朝。
- 西汉初期,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局面。
- 汉武帝时期:-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刺史。
-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 经济上: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历史古代先秦知识点总结
历史古代先秦知识点总结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包括了周朝的末期和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的萌芽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极为重要的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出现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等等,他们的思想在后来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也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事件和军事事件,如春秋时期的国家纷争和战国时期的七雄相争。
一、春秋时期春秋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03年,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
在这个时期里,周朝的权力逐渐衰落,诸侯国开始逐渐独立,并相互争斗。
春秋时期主要的政治实体是诸侯国,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君和贵族阶层,他们之间相互争斗,展开了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这场争斗被称为“春秋战国时期”,他们之间的斗争最终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是非常激烈的,国君之间进行了多次的战争,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联盟和分裂。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齐国的庄公和晋国的狱阳氏之战,这场战役被认为是春秋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次战争。
在这个时期里,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变革,其中最重要的是孔子和孟子的思想。
二、孔子与儒家思想孔子是春秋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他被后人尊称为“万世师表”,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孔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包括仁、礼、义、智等等,这些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中的一种重要的思想系统,它主张仁、礼、义、智等道德观念,并强调理性思维、人伦关系、治国安邦等问题。
在儒家思想中,孔子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提倡“仁爱”之道,认为“仁”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
儒家思想还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原则,主张君子治国,君子本心,使之做到「好爵自貴,好婚自正,好言自得,好色自远,好信自耄」。
儒家思想对中国的政治、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古代思想和文化的主流。
先秦知识点总结历史
先秦知识点总结历史一、先秦历史概述先秦时期是指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之前的时代,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221年。
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等。
先秦时期的历史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夏商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诸侯争霸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人物都出现了,如大禹治水、商汤建立商朝、周武王灭商、孔子等。
二、先秦政治和社会1. 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王朝,夏朝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为主。
商朝时期,王权逐渐强大,形成了类似封建制的统治体系。
西周时期,周武王建立了周朝,并奠定了周天子封建诸侯的制度。
2.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春秋战国时期,中央政权开始衰弱,导致诸侯相互争霸、战争不断。
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分裂、混乱的局面,同时也促进了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3. 社会制度和文化风貌先秦时期的社会结构主要是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农民、工匠、商人、奴隶等阶层为主。
在文化风貌方面,先秦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文化繁荣,如楚辞、诸子百家等。
三、先秦思想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仁政。
儒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他们提出了伦理道德、政治制度、教育理念等许多观点,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是另一种重要的思想体系,其核心理念是道。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他们提出了相对主义、自然无为等观点,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3. 墨家、法家、农家等除了儒家和道家之外,先秦时期还有许多其他的思想体系,如墨家的兼爱、法家的法治、农家的务实等。
这些思想体系也对中国古代的文化、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先秦文化1. 文学艺术先秦时期的文学艺术有着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如楚辞、诸子百家等。
在音乐、舞蹈、建筑等方面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色。
2. 科技发展先秦时期的科技发展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农业生产技术、冶炼技术、工艺制作等方面都有所进步。
《夏商周春秋战国》PPT课件
吴:222——280年
两晋 西晋:265——316年 东晋:317——420年
十六国:304——439年
南朝: 宋:420—479年 齐:479—502年 梁:502—557年 陈:557—589年
北魏:386——534年(孝文帝改革) 东魏:534——550年 北朝: 西魏:535——557年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 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政治特征: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家天下”制度开始
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 关系
保护私有制、剥削阶级的国家 戴冠冕的夏禹 机器产生
三、 商 朝(约BC1600—BC1046年)
王朝兴衰:汤建 600年左右 亡于周武王 政治特征:神权与王权相结合(占卜决策).
孔子 春秋
孟子
儒家
荀子
战国
老子 周末-春
道家
秋
庄子 战国
法家 韩非子 战国
墨家 墨子 战国
主要思想
“仁”和“礼”;提出“德治”; 文化教育(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提出“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会的土地国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转变。
(2)私田的出现,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变现为铁犁牛耕的出现。
(3)从公田到私田演变的过程实质是封建 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的 过程。它事实上宣告了井田制的变化,新兴地主阶级产生,形成新的阶 级对立即地主与农民的对立;同时,奴隶制走 向崩溃。
分封制
1、目的:稳定秩序、巩固统治、扩大疆域(封 建亲戚,以藩屏周)
2、对象: 王族(同姓贵族)、功臣、先代贵族
权利:获得土地、人民,封地世袭统治 3、内容
义务:述职、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概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大概知识点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主要涉及中国古代历史知识。
下面就七年级上册历史大概知识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夏商周三代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王朝,商朝还是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繁荣时期的代表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取得长达800年历史的封建王朝和中国的文明始祖。
二、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历史时期,这段历史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时代,它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左右,终止于公元前221年。
三、秦朝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封建王朝之一,由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各个小国家而建立的。
秦始皇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以及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汉朝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中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所建的一个王朝。
汉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从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社会的过渡,并奠定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五、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三个国家并立、交替执政的一个历史时期,始于公元220年,结束于公元280年左右。
魏、蜀、吴三个国家的首领有各自的优点和特点,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六、文化大发展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文化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七年级上册历史主要涉及到的文化包括了商朝的青铜器,春秋时期的礼仪、宗教及文学,秦代的书法,汉代的历法、音乐、医药等。
总之,七年级上册历史课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丰富多彩,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各个方面,了解这些历史知识对于中国文化认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古代历史知识(夏商周春秋战国)(一)夏朝夏朝(约前2070年一约前1600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四千多年前,夏部落首领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虞舜的重用并最终将部落联盟首领之位禅让于他,是夏王朝的开端。
大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即历史上所谓的“大禹传子”,宣告了部落联盟“禅让制”的结束和封建世袭制的开始。
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夏桀,是历史上一个有名的暴君。
他在位期间,大量驱使百姓为其建造了无数的宫室台榭,又大肆兴兵对外征伐,使得诸侯纷纷离之而去。
而这时,黄河下游的一个夷人部落——商在其首领成汤的领导下兴盛起来。
成汤以讨伐暴君夏桀为名,发动了灭夏的战争;夏桀兵败,死于南巢(今安徽寿县),夏朝宣告灭亡。
夏朝距今大约有四千年的历史,由于年代久远,加之至今我们仍未发现任何原始的文献与文字记载,故而,我们今日了解夏朝只能从一些上古典籍及一些传说中略知一二。
夏作为上古三代的开始,为华夏文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没有夏朝就没有此后中华民族的三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
(二)商朝商朝(约前1600年一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与夏、周并称为中国的“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据传说,商王的祖先是五帝的后代之一。
约在公元前16世纪,一个以鸟为图腾的氏族——商在黄河下游崛起,其首领成汤深得民心;在大臣伊尹、仲虺等人的大力辅佐下,开始了伐桀的战争。
先消灭了个葛、韦、顾、昆、吾等夏的盟国,剪除了夏桀的羽翼,后又在有域之墟与鸣条两次大败夏桀军队。
成汤回师亳邑后,便正式即位为王,各路诸侯前来朝贺,商王朝正式建立。
商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帝辛(商纣王),此时的商王朝终于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商纣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宠爱美女妲己,将商容、比干、微子、箕子等贤臣逐一废除贬斥,将政务完全交给费仲等弄臣。
为此,不仅朝中大臣、贵族反对纣王,而且各诸侯国也与商王朝离心离德。
公元前1046年,西方周族在周武王的领导下,在牧野一举击溃商军,从而结束了商王朝五百多年的统治。
商王朝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以及科学等各方面都比夏代有了长足的进步。
从考古出土的殷墟遗址来看,商朝已完全脱离了原始部落的生活方式,由游牧而改为定居。
在殷墟中还出土了大量的占卜龟甲及精美的青铜器、玉器等物品。
其中,在安阳发现的“司母戊大方鼎”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这说明商朝的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而在占卜龟甲上发现的甲骨文,被普遍认为是商时代的文字,这是我们今天可以识别的最早的中国象形文字,为我们今天研究商文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三)西周西周(前1046年一前771年)是我国继夏、商之后的第三个王朝,是中国远古社会的鼎盛时期。
传说周的先祖起源于黄帝族,在夏朝时,周族首领弃为“后稷”,负责管理农事,故而,周族是一个善于农业耕作的部落,这大大促进了周的经济发展。
至周文王时,周已发展成为一个可与殷商抗衡的大诸侯国。
文王是周朝历史上卓有政绩的统治者之一。
他在位期间,在军师姜尚的辅佐下,开始了“翦商”的准备,先后灭耆、邙、崇等国,又迁都于丰(今西安市西南),于是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承王位,即赫赫有名的周武王,继续周朝的灭商行动。
武王九年,周于孟津大会诸侯,并与诸侯结下同盟,共同讨伐商纣。
此后,武王又打败商军于牧野,攻占商都朝歌,结束了商朝的统治。
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皇帝,他是一位昏庸之君。
他为博得爱妃褒姒一笑,不惜“烽火戏诸侯”,结果,当犬戎举兵大举进攻的时候,幽王再次点燃烽火,竟没有一个诸侯发兵相救。
幽王兵败,死于骊山脚下。
他死后,申侯、鲁侯和许文公拥立宜臼为平王。
平王东迁,史称“东周”。
自此,西周王朝宣告灭亡。
周朝礼仪制度比较健全,有自己的官制、兵制、刑法、地制以及礼制。
直至春秋时期,孔子还在崇尚周礼,这说明周礼对后代的影响很大。
周的先祖是夏时的农官,所以它的农业生产技术比较先进,这为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最初的物质基础。
随着物资的丰富,手工业、商业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在当时,已有专门的人员负责观测天象, 记录历法,而中华民族传统的五行、八卦之说也极有可能起源于周朝。
这些都无疑证明了当时社会在科学上的进步和发展。
(四)东周之春秋东周前期被称为春秋时期(前770年一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分裂的时期。
史家一般以“三家分晋”作为春秋时代的结束和战国时代的开始。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国都从镐京东迁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
但此时周已衰弱到了极点,统治范围方圆不足六百里,各诸侯国纷纷割据称雄,不再朝见周王,其统率诸侯的权力也是名存实亡。
此间,全国共分为一百四十多个大小诸侯国,而其中以楚国。
齐国、晋国、吴国、越国、秦国为大。
楚国是三苗人在长江中下游建立的一个国家,它在周初曾参加了武王伐纣的战争, 后得到周的封号,居楚地丹阳(今湖北佛归县)。
春秋初期,楚国日益强大。
前704年, 楚君熊通自号为武王,有地千里。
因其地处中国南方,故而楚国与中原的华夏各诸侯经常发生一些战事。
通过战争,楚国先后吞并了四十五个较弱小的诸侯国,并逐步成为春秋前期中国南方的主要强国之一。
齐国的祖先是周文王的谋臣姜尚之族,姜尚因助周灭商有功被封为齐侯,同时周统治者赐予齐国一种特权——可以讨伐有罪的诸侯,凭借这项特权,齐国在西周时期已发展成为东方的大国。
春秋年间,齐国出现了一位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
他依靠谋士管仲整顿国政,设各种官吏,各司其职,并分全国为二十一乡,其中工商六乡、士十五乡。
士十五乡为农乡,乡中之人在和平时专心务农,战时当兵。
如此几年之间,齐国国富民强,到公元前679年,齐国已称霸北方。
后来,齐国又于前567年消灭了东夷大国——莱,使齐国土地扩大了一倍以上,成为真正数一数二的大国。
晋晋国原处于戎狄游牧地区,东周初期,晋献公(前676年一前651年)建都绛(山西翼城县),开始了晋国的霸业。
晋国先后消灭霍、耿、魏、虞、虢等一些北方小诸侯国,统一了汾河流域。
前636年,献公之子重耳即位,他曾被献公放逐十九年之久。
在这十九年中,重耳周游列国,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故而他回国后便立即着手整顿政事,他与大臣们君臣一心,先后两次率晋、秦、宋、齐四国联军南击楚国,占领了南方的大片领土。
晋军南征促使华夏文明进一步流传到长江以南地区,加快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
到了春秋后期,晋国的统治出现危机,并最终分裂成韩、赵、魏等几个独立的诸侯国家,史称“三家分晋”。
吴国是春秋中前期发展起来的新兴诸侯国家,它本是楚国的属国,但随着后来的强大逐渐脱离了楚国的统治。
前506年,吴国大举进攻楚国。
在战争中,吴国五战五捷攻破了楚国经营两百年的都城郢(在今湖北荆州),掠去大量的物资。
这场吴楚大战是春秋时期的第一大战事,战争的结果使楚国受到空前的创伤,而吴国则渐渐取代了楚国的位置成为南方大国。
越国与吴国相同,都是楚的属国,但越的兴起比吴还要晚一些,直至允常执政时期,越主才始称为王。
在此之后,越王在楚的旧臣文种和范蠡的协助下,击退来犯的吴国。
后吴王夫差任用伍子胥为将,大胜越国,使之臣服。
但越王勾践并不甘心失败,他住于薪柴之中,并每日尝一次苦胆,以示不忘国仇。
经过几年的准备,越王勾践于公元前473年灭吴,成为继吴之后的又一个南方大国。
在几大强国中,秦国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秦成为春秋时期发展最快的国家。
在秦穆公执政期间,曾任用谋臣百里奚,使秦国强盛一时。
但秦国地处中原之北,与戎狄、羌等北方诸族混居,故华夏诸侯一直以秦为戎狄国,禁止其会盟中原,而这却给了秦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到后来战国时期,秦才能以强大的实力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纷纷兼并其他小国,其中以楚、齐等大国为甚。
到春秋末年,大部分中小国家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统治的时代。
至此,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便告一段落,随之而来的是另一个割据时代——战国。
(五)东周之战国东周后期被称为战国时期(前475年一前221年),是我国东周列国以来的又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
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局面已发生了变化:其中,诸多中小诸侯国家已被吞并,余下的秦、楚、燕、韩、赵、魏、齐七国成为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它们通常被后人称为“战国七雄”。
秦国在春秋末期是力量较弱的国家之一,所以秦统治者一直力图改变这种局面。
前361年,秦孝公下令求贤,卫国人商鞅应募入秦,自此,秦国进入了其快速发展的阶段。
商鞅在十年的时间里通过实行组织民户、奖励军功及变领主制为地主制等一系列政治经济的改革,使秦国国富民强,成为战国第一强国。
但商鞅的变法遭到了其他旧势力的反对, 至秦惠王即位,商鞅便被施以车裂之刑,而他所设立的新法却广泛被秦人接受,成为此后秦国政策的基础。
就在商鞅变法的同年,秦国灭蜀,至此,秦国北有上郡,南有巴蜀,历史知识东有黄河与函谷关,地势易守难攻故而被称为“天府雄国”。
加之商鞅变法所创造的经济政治条件,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韩韩原为晋国韩氏家族,在“三家分晋”之后才成为独立的诸侯国。
它东临魏国,西靠函谷关,占据军事要道,故而连年争战不断。
公元前358年,韩昭侯任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执行苛刻政治,使韩国的国力暂时得到加强,但没过多久便又陷入衰落。
所以韩国是六国中最早被秦消灭的国家。
魏魏国与韩国相同,也是由晋分裂出的国家之一,并且在三个国家之中实力较强。
魏文侯时的“李悝变法”,使其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很快强大起来。
前344年,魏惠王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大梁(今河南开封),魏国达到鼎盛时期。
前354年,魏国发兵攻打赵国,齐国派救兵援赵,击败魏国。
后来,齐国以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以“增兵减灶”之计在马陵之战中彻底击败了魏国。
魏国从此一蹶不振,再无精力与其他六国交战,直至其被秦国灭亡。
赵国是“三家分晋”所形成的第三个国家,它都于邯郸,与齐、燕相临。
战国后期,赵国因有名相蔺相如、大将廉颇等大臣忠心为国,颇为强大。
而有关廉颇、蔺相如二人“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的故事也被后人传为佳话。
在廉颇、蔺相如辅佐赵王的十年中,强秦一直未敢对赵国用兵,直至前260年,秦大将白起用离间计使赵王弃用廉颇而用赵括为将,才于长平击败赵军,杀其士卒达四十万。
秦以此为契机,逐步消灭六国,统一天下。
热燕国原是北方的一个小国,因其远离中原,得以相对安宁,并无太多战事。
所以春秋末期燕国已成为北方的大国。
至燕太子丹的时代,太子因见秦国强大,早晚会对燕国的统治不利,于是遣刺客荆轲刺杀秦王,不料,荆轲被秦王斩于殿上。
太子丹行刺未果,反而使秦王对燕深恨不已,秦王嬴政于前226年攻下燕都蓟(今北京),消灭了燕国。
开齐国是六国中比较强大的国家,因其远离秦国,故而一直未与秦国有正面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