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系统
刘崇,任立峰,史建伟,杜洁,赵焕彬
摘要:平衡是人体一项重要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对于维持各种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及对外界干扰产生适宜的反应尤其重要。那么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平衡能力就更为重要,特别是在技能主导类难度项群的项目中,所以平衡能力的准确测定在国民体质监测、运动选材及平衡能力训练过程中具有现实意义。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目前人体平衡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得出到目前为止对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仅局限于单一的利用平衡量表或平衡测试仪,还没有几种测试方法的结合或配备其他一些辅助方法来综合反应人体平衡能力,比如步态、足底压力以及下肢肌肉力量等测试等手段,还未形成一个完善、合理和科学评价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平衡能力;评价系统;研究进展;综述文献
刘崇,任立峰,史建伟,杜洁,赵焕彬.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系统[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13(2):363-367
引言
人体平衡能力研究是当前国际学术界相对活跃的一个研究领域,已经涉及到医学、体育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对于平衡能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期,到目前已有150 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150 多年时间里,对人体平衡能力的评定方法在不断的增加,测试结果也越来越精确和量化。
1 学术背景
目前一个完善、合理和科学的评价人体平衡能力的评价体系还未形成,因此人体平衡能力评价体系的形成已是当务之急。
2 目的
介绍有关平衡评定的研究进展,借此提高国内专业人员对平衡的关注。
3 资料和方法
3.1 文献检索
检索人及检索时间:第一作者,2008-07 完成检索工作。
检索文献时限:英文资料的检索时间范围为1988/2008 ,中文资料的检索时间范围为1988/2008。
检索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网址。维普数据库,网址。ScienceDirect 。
检索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为“balance ability”,
中文关键词为“平衡能力,平衡功能”。
检索文献类型:研究原著,综述。
检索文献量:总计157 篇。
3.2 检索方法
纳入标准:①文章所述内容应与人体平衡能力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排除标准:①重复性研究。②Meta 分析。
文献选择:计算机初检得到380 篇文献,中文280 篇,英文100 篇。阅读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排除因研究目的与此文无关的115 篇,内容重复性的研究55 篇,Meta 分析53 篇,共保留33 篇文献进行综述。
4 文献证据综合提炼
4.1 平衡的定义
目前对平衡(balance,equilibrium)尚无统一定义。医学范畴上,平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人体所处的一种姿势或稳定状态,属于静态平衡;二是指人体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地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属于动态平衡。静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长收缩,动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张收缩。力学上,平衡是指当作用于物体的合力为零时物体所处的一种状态。人体保持平衡处于一种稳定状态的能力与人体重心的位置和人体支撑面的面积两方面有关。如果人体重心的重力线落在支撑面之内,人体就是平衡的,否则人体将处于不平衡状态。
4.2 平衡的分类
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静态平衡,即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另一类是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自动态平衡,即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他动态平衡,即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平衡的这种分类包括了人体在各种运动中保持、获得或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4.3 平衡的生理机制
维持人体平衡的机制十分复杂,迄今为止尚未彻底阐明。一般认为,人体的姿势平衡依赖于中枢系统对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觉信息的协调和对运动效应器的控制。视觉系统提供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和方向的信息;本体感觉提供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及肌紧张状态的信息,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前庭系统提供加速度运动、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经第4 对颅神经进入脑干。3 种感觉信息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质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经γ运动纤维传出的冲动调整梭内肌纤维的紧张性;而经α运动纤维发放的冲动调整骨骼肌的舒缩,使身体在足底提供的支撑面上的重心得以保持。目前对平衡觉的输入、输出通路较清楚,对平衡觉皮层中枢定位尚不肯定,各级中枢相互联系及影响更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另外,视觉及本体感觉在前庭功能障碍时所具有的代偿作用以及两侧前庭相互间具有代偿作用更使问题复杂化。
4.4 平衡能力评定的方法
所谓平衡能力评定就是指依照特定的方法或程序对人体的平衡能力进行定量或/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平衡能力评定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确定患者是否存在平衡能力障碍。②如果患者存在平衡能力障碍,确定引起平衡能力障碍的原因。③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或康复治疗。④重复评定以评定治疗手段是否有效。⑤预测患者可能发生跌倒的危险性等。目前,关于平衡能力评定的常用方法有多种,主要分为以下4 类,传统的观测法和量表法以及利用平衡测试仪来评定,还有其他的一些评定方法。
传统的观测法:传统的观测法过于粗略和主观,且缺乏量化,因而对平衡能力的反应性差。但由于其应用简便,可以对具有平衡能力障碍的患者进行粗略的筛选,因此目前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传统的观测法主要包括:
①Romberg 法:早在1851 年,Romberg就制定了一套检测平衡能力的方法,又叫闭目直立检查法(Romberg Test),受检者两足并拢直立、闭目,两臂前举,以观察受检者睁眼及闭目时躯干有无倾倒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