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课程代码:B00000342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程授课学院:数字经济学院学分学时:64一、课程定位《计算机应用基础》为大学生必修课程,是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化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Office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安全管理能力等。

二、课程目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计算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 办公软件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

1、知识目标1)计算机基础知识;2)Windows操作系统基础知识;3)Office办公软件基础知识;2、能力目标1)具备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文件管理能力;2)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文档操作和应用能力;3)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表格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4)具备基于Office20XX的基本的演示文稿制作能力;5)具备基本的Internet操作能力;3、素质目标1)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2)具有改革开放的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3)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公德以及较强的法制观念;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质量服务意识;5)具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进取精神;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较强的协调能力及独立工作的能力;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总体设计思路以认识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并了解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为起点,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实现合理的文件管理及基本的文件操作为引导,进而掌握使用最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进行文档编辑、表格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演示文稿的制作。

课程开发和学习情境设计,整个学习领域由以下学习情境(课程单元)组成:2、课时分配建议本课程课时为62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2课时,实践教学30课时。

3、课程单元描述课程单元1四、课程评价(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评价及方式说明学生的成绩评定以主要根据理论知识的掌握(为总结性考核,占50%)、考勤(占10%),课堂提问(占10%)、作业(占10%)、企业教师技能评定(占20%)等五方面构成。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简介本文档旨在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制定一份标准,确保学生在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

目标- 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原理和功能- 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熟悉常用的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程序- 具备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理解计算机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 能够解决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问题课程内容1. 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2. 计算机硬件- 中央处理器(CPU)和内存- 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 图形处理器和显示器3. 计算机软件- 操作系统和文件管理- 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4. 计算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常见操作系统(如Windows、macOS、Linux)的安装和操作5. 办公软件和互联网应用程序- 常见的办公软件(如Microsoft Office)的使用- 互联网浏览器的基本操作和常用互联网应用程序的使用6. 计算机网络- 网络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区别和连接方式- 互联网的结构和常用协议7. 计算机安全和隐私保护- 计算机病毒和网络攻击的防范- 个人信息的保护和隐私权的意识8. 计算机故障和问题的解决- 常见的计算机故障和问题- 解决计算机故障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评估方式- 学生课堂表现和参与度- 作业和项目成果- 考试或测试参考教材- 《计算机科学导论》-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操作系统概念》- 《计算机网络》- 《信息系统安全与保密》以上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标准,旨在帮助学生打好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础,为深入研究和应用计算机科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类别:公共课开课学期:第一学期适用专业:各专业通用执笔人:审核者: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课部计算机教研室二0 年月日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㈠学时与适用对象:《计算机基础》是邵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各普专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一般为48学时,适用于临床医学、护理、助产、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针灸推拿、口腔医学等专业。

㈡课程性质:该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强调常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使用,同时兼顾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㈢课程基本理念:本门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了“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任务为主体”的思想,将职业信息能力中所需的知识点融合在各项任务中,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掌握并强化各知识点和技能。

㈣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门课程特色,课程设计采用:高起点与高目标相结合;大量信息与高效果相结合;重点讲授与系统探讨相结合;讲授思路、方法与创新能力相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掌握已有知识与探索末知知识相结合的原则。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职业信息能力、信息生存能力培养为中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处理过程,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等应用软件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Internet的基本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满足当今社会对医学类专业人才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基本要求。

㈠知识学习目标⒈知道计算机基础知识;⒉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⒊学会office软件的使用;⒋理解网络工具软件的应用;㈡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办公室自动化操作以及网络的使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技能。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具备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了解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原理,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具备基本的数据处理和程序设计能力。

二、课程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发展历程;2.掌握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和功能,并具备一定的硬件维护能力;3.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进行文件创建和编辑、数据处理和报表制作;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应用;5.具备基本的程序设计思维和编程能力。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硬件组成1.1.1 中央处理器1.1.2 主板1.1.3 存储设备1.1.4 显示设备1.1.5 输入设备1.1.6 输出设备1.2 计算机操作系统1.2.1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 1.2.2 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1.2.3 操作系统基本操作 1.3 计算机网络1.3.1 网络基础及概念1.3.2 网络安全与保护1.3.3 常见网络应用介绍2.办公软件应用2.1 Microsoft Word2.1.1 文本编辑与格式化2.1.2 页面设置与打印2.1.3 图表与表格制作2.2 Microsoft Excel2.2.1 数据输入与处理2.2.2 公式和函数的应用2.2.3 图表制作与数据分析2.2.4 工作表的管理与保护2.3 Microsoft PowerPoint2.3.1 幻灯片设计与布局2.3.2 文本与图形的添加与编辑 2.3.3 幻灯片播放和演示2.4 Microsoft Outlook2.4.1 邮件的收发与管理2.4.2 日历、联系人和任务的管理2.4.3 日程安排和会议管理3.程序设计基础3.1 算法与流程图3.1.1 算法基础概念3.1.2 算法设计和分析3.1.3 流程图的绘制和理解3.2 编程语言介绍3.2.1 基本编程概念3.2.2 常见编程语言及应用领域3.2.3 编程语言的选择与发展趋势3.3 程序设计实践3.3.1 变量与数据类型3.3.2 条件语句与循环结构3.3.3 函数和模块的应用3.3.4 简单程序的设计和实现四、附件1.课程教材:附带教材名称及其主要内容介绍2.辅助资料:附带参考书目、网络资源等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指计算机程序及其附属文档的著作权。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广西经济职业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课程代码:制订人:赵隆所属系部:批准人: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 学时,实践教学:32 学时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会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先修课:大学计算机基础后修课: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C语言基础三、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大学入学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各专业教学的必修公共课程,是学生基本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基础课程。

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了解操作系统、互联网、办公软件、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本课程也是为后续课程和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计算机技能基础。

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思路由于本课程是一个实践操作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所以我们在制订的教学计划时,理论学时和上机学时的比例设置为1:1,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操作性的知识。

通过实验指导给出详细的操作步骤,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通过向学生提供课余免费的上机时间,布置实用性强的上机练习内容或课外实验大作业,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整合知识的能力。

为增加学生得兴趣将整本书中的内容分成七个独立模块进行组织教学。

(二)教学设计思想与实践:1.实践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技能、提升学生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网络获取知识的各种方法,加强对信息处理分析的能力的训练。

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主动性,加深对计算机概念知识的理解,从而进一步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基础》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的主要任务包括: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熟练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具备网络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操作和信息获取;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计算机伦理道德观念。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

2、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和软件。

3、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常见操作系统的操作方法。

4、理解办公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

5、知晓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和常用网络服务。

(二)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机、关机、鼠标和键盘的使用等。

2、熟练安装和使用常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3、运用办公软件进行高效的文字处理、表格制作和演示文稿设计。

4、掌握网络连接和设置,能够利用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

(三)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能够主动获取和利用信息。

2、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计算机应用中发挥创造性。

3、树立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三、课程内容(一)计算机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分类。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和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3、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数据表示。

(二)操作系统1、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

2、 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桌面管理、文件和文件夹操作、系统设置等。

(三)办公软件1、 Word 文字处理软件: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设置、页面布局、表格制作等。

2、 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数据图表的制作等。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指导学生在计算机科学领域中获取并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

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提供在日常和职业生活中使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目标:1. 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术;3. 熟悉常见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并能独立进行使用和操作;4. 具备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5.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二、课程内容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介绍计算机的组成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以及它们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

2. 操作系统: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Linux等,讲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系统操作能力。

3. 计算机网络: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协议和拓扑结构,探讨网络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的网络应用能力。

4. 数据库系统: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数据库系统,学习数据库的设计原理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进行数据管理和查询的能力。

5. 计算机图形学:介绍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概念和算法,学习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进行图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能力。

6. 计算机编程:介绍计算机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习常见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信息安全: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学习常见的安全攻防手段,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上述课程目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是必要的: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巧。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英文名称: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课程编号:学时数:学分数:适用专业:全校文科类专业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程一、课程学习目标该课程是我校文科类专业计算机系列课程中的第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具备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使用技能,熟练地运用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各种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

课程学习目标如下: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基础及应用方面的有关知识;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常用应用软件的使用,熟练使用互联网;3.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学习计算思维,培养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文化素养;4.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及相关领域问题的能力。

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二、课程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1.1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1.2 采用电子教案,PPT课件,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板书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信息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1.3 采用实例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应用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4 采用互动式教学。

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

1.5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预习、巩固与提高所学知识。

2.作业根据各章节的情况,每章布置适量的课外作业,包括练习题、思考题等,完成这些作业需要的知识覆盖课堂讲授内容。

课程教学方法与课程学习目标的对应关系三、课程教学的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学时本章教学基本要求: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况,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掌握数制与编码知识。

本章教学重点:数制与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课程标准
7
3.5.5 添加页码 3.5.6 页面设置 3.5.7 打印预览与打印
第 4 章 Excel 201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4 学时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 Excel 的基本概念,熟悉 Excel 的数据管理,Excel 的图表应 用,页面设置,掌握 Excel 的基本编辑操作。
本章教学重点:Excel 的基本编辑操作,Excel 的数据管理,Excel 的图表应用。 本章教学难点:Excel 的数据管理,Excel 的图表应用。 本章教学内容: 4.1 Excel 2010 概述 4.1.1 Excel 2010 窗口界面 4.1.2 Excel 中的基本概念 4.2 Excel 2010 的基本编辑操作 4.2.1 创建工作簿 4.2.2 输入数据 4.2.3 选择编辑区 4.2.4 编辑单元格 4.2.5 编辑工作表 4.3 Excel 2010 的数据管理 4.3.1 数据清单 4.3.2 条件格式 4.3.3 排序 4.3.4 筛选
第 8 章 计算思维
(自学)
本章教学基本要求:理解计算思维的内涵,了解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提高计算思维能 力。
本章教学重点:计算思维概念,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日常生活中的计算思维。 本章教学难点: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本章教学内容: 8.1 计算与计算思维 8.1.1 计算机与计算 8.1.2 计算思维 8.2 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 8.3 计算思维的例子
课程学习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学习目标
1.知识
1.1 基础性知识 1.2 专业性知识
课程学习目标 1
1
毕业要求
指标点
1.3 通识性知识 2.1 知识获取能力
2.能力 2.2 知识应用能力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全文优选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全文优选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1.1.1课程性质计算机基础是理实一体化课程, 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 应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进行简单的安全保护;熟习Windows 7、Word 2010、Excel 2010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应用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的课件和贺卡, 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认识。

具备初步计算机操作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图像办理》、《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打下优秀基础。

1.1.2课程作用本课程任务旨在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素质, 使学生认识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 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 娴熟使用office办公软件, 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能力, 并对计算机安全保护知识有必定的认识。

在教课过程中着重培育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技术和职业素质, 力争达到岗位技术和职业标准。

2.课程目标1.职业要点能力目标(1)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将来方向。

(2)认识计算机的发展史, 应用领域, 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备。

(3)全面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构成和操作、娴熟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 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成立、复制、挪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 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 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 学会安装Windows 2010操作系统(4)全面掌握Word 2010的各项功能, 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文档的录入、编写、排版操作, 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 款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归并的操作。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本文档旨在规范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确保课程的质量和一致性。

以下是本文档的详细内容:1.课程目标1.1 理解计算机基础概念和原理1.2 掌握常见的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能1.3 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问题解决1.4 培养计算机安全与隐私保护意识1.5 培养计算机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2.课程内容2.1 计算机基础知识2.1.1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基本概念2.1.2 计算机的组成和运行原理2.1.3 计算机的存储和输入输出设备2.2 操作系统基础2.2.1 常见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点2.2.2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2.2.3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和备份2.3 办公软件应用2.3.1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3.2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3.3 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3.4 信息管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2.4 网络和互联网应用2.4.1 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2.4.2 常见网络服务和应用2.4.3 互联网搜索和信息检索技巧2.4.4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2.5 数据库管理与使用2.5.1 数据库基础知识和数据模型2.5.2 数据库的设计与管理2.5.3 数据库的查询与报表2.5.4 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2.6 编程基础2.6.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6.2 算法和流程图的设计2.6.3 常见编程语言的语法和语义3.教学要求3.1 确保安全。

教师要注意计算机和网络的安全防护,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

3.2 实战操作。

教师应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3.3 综合应用。

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4 创新创业。

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附件2、基础知识练习题集附件3、实践操作指南附件4、课程案例分析附件5、评价和考核要求法律名词及注释:1.版权: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人对其所创作的作品的权益,包括复制、发行、表演等权利。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1.2 课程目标1.3 课程内容1.4 课程要求二、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硬件①中央处理器②存储设备③输入设备④输出设备⑤其他辅助设备2.2 计算机软件①操作系统②应用软件③网络软件三、计算机操作基础3.1 计算机基本操作①开机与关机②界面介绍③文件管理④快捷键的使用3.2 文字处理软件①基本操作与编辑②格式设置③插入图片与表格④应用实例3.3 幻灯片制作软件①幻灯片布局②图形与动画效果③演讲技巧3.4 数据库操作①数据库基础知识②数据表的创建与编辑③数据库查询与检索④数据报表的四、网络基础知识4.1 网络概念①网络的定义②网络的分类③网络拓扑结构4.2 网络协议① TCP/IP协议② HTTP协议③ FTP协议④ DNS协议4.3 网络安全①防火墙②权限管理③密码安全④防护五、法律与伦理5.1 网络法律①网络言论自由②网络侵权③网络安全法5.2 伦理意识与人文素养①网络使用规范②网络道德③网络信息倫理6、本文档涉及附件:6.1 附件1:课程教材清单6.2 附件2:课程示例实验报告7、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7.1 网络言论自由:指个体在网络空间自由表达意见、交流信息的权利。

7.2 网络侵权:指在互联网上对他人信息、知识产权的侵犯行为。

7.3 网络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16年11月7日通过的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

7.4 网络使用规范:指个体在网络环境中应遵守的行为准则。

7.5 网络道德:指在使用网络时应遵循的公认的道德标准。

7.6 网络信息伦理:指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中的伦理道德和社会公正问题。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适用专业:授课单位:总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性质:《计算机基础》课程是我校各专科专业开设的计算机应用的基础课程,是大学生综合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基本素养,为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信息化平台和使用工具。

课程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网络及信息与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掌握Windows7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掌握Office2010办公软件的应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进行综合信息的处理能力。

本课程的前续课程有:中学开设的《信息技术基础》,学生已经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有了初步解。

后续课程《VB程序设计》、《C语言程序设计》等与计算机应用相关的课程。

本课程培养学生较全面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计算机基础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通过更新教学内容、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设置较为恰当的作业等,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以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为核心,按照实际工作中对计算机基本技能的要求,设计教学任务,精选案例,进行相应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训练,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主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作业的设置完全与实际应用保持一致,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和职业能力。

2.课程目标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目标、职业素质目标等角度描述如下。

3.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3.1 教学内容及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包括13个教学任务,对于每一个任务单元的名称、教学内容、学习目的、重点难点说明和教学基本要求如下表所示,其中带“*”的教学内容为选学内容,可依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部分或全部删减。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03
质。
课程内容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 、办公软件等。
网络应用
网络基础知识、浏览器使用、电子 邮件等。
数据分析与处理
表格处理、数据分析和处理、演示 文稿制作等。
编程基础
编程语言概述、基本语法和程序调 试等。
02
课程大纲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
网络资源
网络课程
建设网络课程,实现远程教学 ,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学习
方式。
在线测试
建设在线测试系统,方便学生自 我检测和评估学习效果。
学习论坛
设立学习论坛,方便学生之间交流 学习心得和互相帮助。
实验室资源
计算机实验室
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提供足够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保证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操作 和学习。
学生应积极思考、勇于创新,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 创新能力。
对未来教学的展望
01
更新教学内容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飞速发展,未来的教学内容应不断更新,以适应时
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02
加强实践教学
未来的教学应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
决能力,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笔试或在线考试形式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 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机试
要求学生上机完成一些编程或数据处理任务,考 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项目报告
要求学生提交一个完整的项目报告,以评价学生 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和应用能力。
综合成绩评估
学生自评与互评
让学生参与到自己的学习评价中来,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 互相学习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1.1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计算机硬件原理、操作系统、办公应用软件、互联网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课程大纲2.1 计算机硬件原理2.1.1 计算机组成结构2.1.2 CPU和内存2.1.3 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2.1.4 网络设备和通信原理2.2 操作系统2.2.1 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分类2.2.2 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2.2.3 文件管理和目录结构2.2.4 常见操作系统的特点和使用技巧 2.3 办公应用软件2.3.1 办公应用软件的概念和分类2.3.2 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2.3.3 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2.3.4 演示软件的基本操作2.4 互联网应用2.4.1 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2.4.2 网页浏览器的基本操作2.4.3 电子邮件的使用方法2.4.4 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基本知识3:学习资源3.1 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作者:3.2 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作者:《操作系统原理》作者:《办公应用软件入门》作者:《互联网基础知识》作者:4:评估方式4.1 平时作业包括课堂练习、实验报告等4.2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的整体理解和掌握程度附件:2:课程资料补充材料法律名词及注释:1:课程标准:教育部制定的规定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指导性文件,用于指导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2:评估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的方法和方式。

3:附件:与主文档有关的补充材料,用于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支持。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及应用课程标准关键信息项1、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及应用2、课程性质:必修课3、课程目标: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技能4、课程内容:计算机系统概述、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等5、教学方法:讲授、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6、考核方式:考试、作业、实践操作等7、教材选用:指定的权威教材8、教学资源:实验室设备、在线学习平台等11 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应用能力,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工作生活提供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支持。

111 课程目标1111 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了解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多媒体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11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操作 Windows 操作系统,熟练使用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进行文档处理、数据分析和演示文稿制作,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能力和多媒体处理能力。

111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

112 课程内容1121 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特点、分类及应用领域;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计算机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信息表示。

1122 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文件管理、系统设置、控制面板等);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系统等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123 办公软件Word 软件的文字排版、表格制作、图形处理等功能;Excel 软件的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数据图表的制作与分析;PowerPoint 软件的演示文稿设计、幻灯片制作、动画效果设置等。

1124 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和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如 TCP/IP 协议);IP 地址和域名系统;网络连接方式(如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网络应用(如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二、专业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一)专业核心素养1.知识结构(1)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3)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2.能力结构(1)具有搭建校园网能力;(2)具有处理基本网络故障的能力;(3)具有自我学习、知识技能的更新、适应岗位变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拓创新能力。

3.素质结构(1)具有网络安全、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2)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3)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4)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二)课程目标(1)掌握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3)掌握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4)掌握交换机的基本配置;(5)掌握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1、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核心问题: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2、网络基础知识核心问题: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3、交换机的基础知识核心问题: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4、路由器的基础知识核心问题: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演示法五、学业质量(一)学业质量内涵1、敏锐的观察能力网络管理员必须具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特别是在调试程序或发生软硬件故障时。

出错信息、计算机的鸣叫、指示灯的闪烁状态和显示颜色等,都会从一个侧面提示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

对故障现象观察得越细致。

越全面,排除故障的机会也就越大。

另外,通过及时观察,还可以及时排除潜在的网络隐患。

2、一定的设计能力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制定出中小型局域网组网方案、绘出网络的物理拓扑结构,并出相应设备采购清单;能够进行企业局域网IP地址的规划,正确配置网络中所有主机的网络设备的IP地址和各种网络协议,并进行连通性调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应用教程》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与课程设计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课程性质
计算机基础是理实一体化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知识性、技能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进行简单的安全维护;熟悉Windows 7、Word 2010、Excel 2010的基本功能并掌握其基本操作技巧;初步掌握应用PowerPoint2010制作简单的课件和贺卡,并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

具备初步计算机操作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课程作用
本课程任务旨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具备在计算机的单机和网络操作环境中使用能力,并对计算机安全维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力求达到岗位技能和职业标准。

2.课程目标
1、职业关键能力目标
(1)知道《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

(2)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应用领域,数的进位制和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计算机的工作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以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护。

(3)全面掌握Windows 7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操作、熟练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学会文件和文件夹的建立、复制、移动、删除等一系列操作,学会对磁盘的格式化等基本操作,学会使用回收站、剪贴板和控制面板,学会安装Windows 2010操作系统(4)全面掌握Word 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文档的录入、编辑、排版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文混排,样式和模板的使用以及邮件合并的操作。

(5)全面掌握Excel 2010的各项功能,菜单工具栏、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的使用。

掌握数据的运算与输入,常用的工作表函数,公式的输入和公式中坐标的引用。

学会制作图表,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建立数据透视表等操作,学会Excel 2010在管理中的应用。

(6)了解PowerPoint2010的各项功能,演示文稿的制作、超链接技术和放映;了解Windows对多媒体的基本处理技术。

(7)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组成和系统结构,INTERNET的基础知识,学会使用IE浏览器浏览网页,学会收发电子邮件,以及搜索信息、网络实时通讯、文件的下载等基本操作。

2、职业专门能力目标
(1)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了解网络、数据库、多媒体技术等计算机应用方面的知识和相关技术
(3)具有良好的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呈现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5)培养学生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
3、方法能力目标
(1)具备良好的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具备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和制定计划的能力
(3)具备查找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4)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3、课程内容
1、预备知识
学习本课程,学生必须对计算机有初步的接触,熟悉键盘和一些常用的软件,对网络有一定的了解和应用。

2、核心内容
课程重难点及课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教学要求:A—熟练掌握;B—掌握;C一了解)(技能要求:A—熟练掌握;B_掌握;C一了解)
4、学习情境
本课程以Windows7+Office2010为主要学习工具,学习Windows7基本操作及对计算机进行基本设置,能熟练运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解决实际问题和使用
互联网进行信息的收集、沟通等工作,提高学生办公事务和信息化处理能力。

本课程组织为6个模块,8个项目,通过完成每个项目,掌握相应的知识点。

5、项目实施
通过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办公软件工具使用的熟练程度。

通过安排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每个项目安排4人左右,小组既是学习小组,也是工作小组。

6、教学要求
4.课程实施
1、人员条件
授课教师必须具备如下条件:①本科以上计算机相关专业学历,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相关知识,同时具备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方面知识,对计算机一级大纲有一定的了解;②能够熟练运用Office2010办公软件;③较强的组织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2、环境条件
本课程需要一间高性能联网的计算机实训室,需满足每位学生一台电脑。

配备液晶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软件、Office2010相关软件。

5、教学组织与方法
1、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信息量大、知识更新快,而且又是面向全校的公共基础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我们以项目任务实训为主线,以技能培养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我们在教学方法上采取以下措施:
(1)依托案例构建教学
从现代办公应用的实际问题出发,精心选取典型案例,例如制作简历、排版、学生成绩统计分析处理、书香校园设计等。

以若干个例为载体,构建完整的教学设计。

(2)“教、学、做”融为一体
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作,通过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明确课程目标。

(3)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案例来源与生活但最终要应用于生活,为了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触类旁通,每次教学结束时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使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复习。

2、教学手段
(1)充分利用多媒体实训室和多媒体课件
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全部在实训室进行,便于使用投影设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开发和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制作精美并含有动态演示,其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鼓励自主学习
制作网络课件,并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等同时上网开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可以缓解课程信息量增加与压缩授课学时之间的矛盾。

(3)严格考评制度
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习题作业,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严格检查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作业中反映的问题。

采用定期模拟考试的方法及时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我学习的动力。

(4)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资源
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本课程网站资源,在网上开展教学活动,包括网络课程学习、自主学习、课后复习、课件下载、作业提交、专题讨论、网上答疑等,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方便地进行学习。

6、教学材料
1、学材与教材
《windows7、office2010职业技能培训教程》主编:张瑜
3、软件与网络
需要安装Windows7操作系统、Office2010办公软件。

7、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
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实践。

综合运用各种形成性评价方式。

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动态把握,及时引导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采用上机测试开展性教学评价。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具体考试内容选择合适的题型和考试方式,创造条件全面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只重视知识记忆。

要注意结合学生平时学习表现和过程性评价结果,改变单纯一次测验或考试为依据,评定学生一学期或整个学段学习情况的局面,适度加大过程性评价在期末成绩评定中的比重。

2
3、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施综合考评,注重考核学生掌握技能的水平,同时注重学习态度和最终成绩的关联,以全面综合地评定学生的能力。

考核方式方法:
(1) 平时技能考核:布置课堂作业以及拓展实训项目,使学生能独立完成大部分的技能训练,小项目及活动的技能,均以个人为考核单位,在平时考核和记录。

成绩包括学习态度及项目技能完成情况。

占总成绩20%。

(2) 阶段考核:复杂的大项目,对学生进行分组,任务由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

根据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分别给出自评(25%),组内互评(25%),同时教师对任务小组的整体完成情况给出评价(50%)作为每位成员的共同分数。

占总成绩20%。

(3) 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在学生期中和期末课程学习结束后,统一参加技能考试。

期中成绩占总成绩2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40%。

九、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组织课程教学相关教师在深入岗位调研和教学过程总结的基础上开发课程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课件、试题习题集、教学微课视频。

建立教学资源库,上传所有相关课程资源供相关老师和学生下载学习;依托“蓝墨云班课”教学平台,让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预习、自学和复习,也更加方面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和辅导。

十、职业基本素养
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诚信意识,锻炼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
(2)通过项目法教学模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项目的设计、管理和实施;
(3)通过撰写方案设计报告,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的兴趣;
(4)通过课外拓展训练,锻炼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