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9a5e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5.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
![叶绿素测定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ab4a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2. 掌握叶绿素提取和测定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叶绿素a和叶绿素b对光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其吸光度与叶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1. 新鲜植物叶片(如菠菜、生菜等)。
2. 95%乙醇溶液。
3. 0.1mol/L硫酸铜溶液。
4. 0.1mol/L氢氧化钠溶液。
5. 分光光度计。
6. 移液器。
7. 烧杯。
8. 试管。
9. 移液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适量新鲜植物叶片,洗净、擦干,剪成小块备用。
2. 叶绿素提取:取10g植物叶片,加入50mL 95%乙醇溶液,用研钵研磨至匀浆。
将匀浆转移到50mL容量瓶中,用95%乙醇溶液定容至刻度。
3. 吸光度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分别加入0.1mol/L硫酸铜溶液和0.1mol/L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叶绿素a和叶绿素b溶液。
4. 标准曲线绘制:取一系列已知浓度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标准溶液,分别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浓度对数值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5. 样品测定: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按照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6.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绘制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²均大于0.99,表明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
2. 样品测定:根据样品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计算叶绿素的总含量。
3. 结果分析:通过对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测定,可以发现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存在差异,这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有关。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2ef8392de80d4d8d05a4f4a.png)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及氮素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研究上常有测定的需要。
方法Ⅰ一、目的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叶绿素与其他显色物质一样,在溶液中如液层厚度不变则其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已知叶绿素a 、b在652 nm波长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
因此,在此波长下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 、b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漏斗;25ml容量瓶;剪刀;滤纸;玻棒等。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称取植物鲜叶0.20g(可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减用量),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3~5ml95﹪乙醇研成匀浆,再加约10ml 95﹪乙醇稀释研磨后,用滤纸过滤入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95﹪乙醇滴洗研磨及滤纸至无绿色为止,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倒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杯口1cm处,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在652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
五、计算将测得的吸光度A652值代入公式(1), 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
所得结果再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mg ·g-1Fw)。
A652C ( mg .ml-1 ) = ———— (1)34.5公式中:C —叶绿素(a 和b )的总浓度( mg ·ml-1 )A652—表示在652nm 波长下测得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34.5为叶绿素a和b混合溶液在652nm波长的比吸收系数(比色杯光径为1cm, 样品浓度为1g·L-1时的吸光度)。
C(mg.ml-1)×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含量(mg .g-1Fw)= ———————————————— (2)样品鲜重(g)方法Ⅱ一、目的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ca9022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3.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基于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其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新鲜菠菜、小麦、水稻等植物叶片。
2. 95%乙醇、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等试剂。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移液管4. 量筒5. 滤纸6. 比色皿7.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植物叶片0.1g(准确至0.0001g),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研杵研磨成匀浆。
- 加入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2. 叶绿素提取:- 将提取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研钵、研杵及残渣,合并于试管中。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3. 叶绿素分离:- 将滤液转移至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处测定吸光度值。
4. 叶绿素含量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 叶绿素总含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菠菜叶片为例,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种类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叶绿素总含量(mg/g) || -------- | ------------------- | ------------------- | --------------------- | ------------------- || 菠菜 | 1.23 | 0.78 | 0.45 | 2.46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分析其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发育状况。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306f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e.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以下是 8 条关于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分光光度法就可以测定叶绿素含量哦!就像用魔法镜一样,能把叶绿素的秘密都照出来。
比如说,在实验室里,小明拿着样本放在分光光度计前,专注地操作着,那认真的样子,简直酷毙啦!
2. 还有一种方法叫荧光分析法呢!哇哦,这就像是给叶绿素装上了信号灯,一测就知道它的情况啦!想象一下,小红在那里调试着仪器,期待着结果,那心情肯定很激动呀!
3. 说起来,高效液相色谱法也是很厉害的哟!这不就是给叶绿素来个精准的“体检”嘛!记得有一次,小王看着色谱图出来,脸上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嘿,肯定是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结果!
4. 重量法也能行呀!这就像称一称叶绿素有多重一样。
就像那次和小李一起做实验,看着天平上的数字,我们都在猜叶绿素到底有多少呢!
5. 浸提法也不错呢!感觉就像是给叶绿素泡个舒服的“澡”,然后就能知道它在里面的情况。
那次和朋友们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边做边讨论,可有意思了!
6. 哇塞,难道你不知道还有纸层析法呀!这简直就是给叶绿素来一次奇妙的“旅行”嘛!上次看到老师熟练地操作着,那技术,真牛!
7. 原子吸收光谱法也能测定哦!这是不是跟找宝藏一样神奇呀!就像我们有一次好奇地看着仪器,在想它怎么就能找到叶绿素的秘密呢。
8. 近红外光谱法也很管用呢!想想看,就像是给叶绿素照了个特别的“照片”。
我记得有一次和同学一起用这个方法,大家都觉得好新奇呀!
总之呀,这些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都能帮助我们了解叶绿素含量呢!。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9ac9f9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74.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选育品种以及抗性研究等方面都很有必要。
叶绿素含量的经典测定方法是光电比色法,即用光电比色计以无机有色溶液为标准进行比色测定。
该方法不仅要配制无机标准溶液,而且不能对溶液中不同色素分子进行定量测定;分光光度法则不需配制标准溶液,又可对溶液中不同色素分子进行定量测定,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就是利用叶绿素 a和叶绿素b吸收光谱的不同,测定各特定峰值波长下的光密度,再根据色素分子在该波长下的消光系数,计算出浓度。
叶绿素 a、叶绿素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 663nm、 645nm处,同时已知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663nm处的消光系数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消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这样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与他们在663nm、645nm处的光吸光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D663=82.04C a+9.27C bD645=16.75C a+45.60C b式中D663和D645分别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645nm处的光密度;C a、C b分别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单位g.·L-1。
解方程可得到:计算:C a=12.7D663-2.59D645C b=22.9D645-4.67D663C a+b=20.3D645+8.04D663C a ,C b分别为叶a和叶b的浓度,C a+b为叶a和叶b的总浓度,单位为mg·L-1所测材料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一步计算:叶绿素含量(mg·L-1或mg·dm-2)= C*VA*1000式中C:叶绿素浓度(mg·L-1);V:提取液总体积(ml);A:叶片鲜重(g)或面积(dm2)二、丙酮乙醇混合液法提取叶绿素:药品:丙酮:乙醇按1:1体积混合成浸提液仪器:分光光度计-1-1-1方法:丙酮乙醇混合液法1.将丙酮、无水乙醇按1:1比例配成混合浸提液。
叶绿素含量_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_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8eeaa4c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a5.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叶绿素提取和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生理和生态研究中的应用。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绿色色素,主要存在于叶绿体中,是光合作用的关键物质。
叶绿素含量可以反映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能力。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蒸馏水、比色皿、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漏斗、滤纸、剪刀等。
2.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新鲜菠菜叶片,用剪刀剪成小块,称取0.1g左右放入研钵中。
2. 加入试剂: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再加入3-5mL 95%乙醇,研成均浆。
3. 提取叶绿素:将研钵中的叶绿素提取液倒入漏斗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 滤过提取液:取滤纸一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10mL试管中。
5. 定容: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6. 测定吸光度:取比色皿,加入提取液,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
7.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成正比。
根据实验测得的吸光度,计算出叶绿素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叶绿素提取:实验过程中,叶绿素提取效果良好,提取液呈现绿色。
2. 叶绿素含量测定:实验测得菠菜叶片中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分别为0.5mg/g和0.3mg/g。
3. 结果分析:菠菜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说明菠菜具有较强的光合能力。
六、实验讨论1. 影响叶绿素提取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叶绿素的提取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提取液的选择、提取时间、研磨程度等。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5d362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4.png)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1ab598e276a20029bd642d61.png)
叶片洗净、吸干、去大叶脉 ↓ 称0.5g叶用乙醇或丙酮研磨 ↓ 匀浆过滤(用乙醇或丙酮洗研钵及残渣,合并滤液) ↓ 滤液用乙醇或丙酮定容至25mL ↓ 置分光光度计测定 (注意:不同提取溶剂波长不同)
四. 结果计算
注意分光光度计的规范使用
六. 思考题
为什么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其 Chl含量 有差异? Chla /Chlb有何适应意义?
实验二.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 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叶绿 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 和叶黄素组成。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 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叶绿 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 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一.实验原理
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滤纸过滤
到25ml容量瓶中。
注意:用滴管吸取96%乙醇或80%丙酮将研钵洗净,
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96%乙醇或 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 渣全部变白后,用96%乙醇或80%丙酮定容至刻 度。
3.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 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 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 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
4.1 结果计算
C(mg/L)×提取液总量(L)×稀释倍数
Chl = (mg/g叶)
材料鲜重(g)
4.2 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差异及同 种植物在不同生长环境下Chla/Chlb差异。
五. 注意事项
注意叶绿素一定要提干净,避免造成测定误差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fba14b10912a21615792968.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80%丙酮溶液在红外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 处。
已知在波长663nm 下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的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式(1) (2)A 663nm 和A645nm 为叶绿素溶液在663nm 和645nm 处的吸光度,C a C b 分别为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浓度,以mg/L 为单位。
解方程(1) (2)组得C a =12.72 A 663—2.59 A 645 (3) C b =22.88 A 645—4.67 A 663 (4) 将C a +C b 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 TC T = C a 十C b =20.29A 645—8.05 A 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 、b 浓度另外,由于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652nm 的吸收峰相交,两者有相同的吸光系数(均为30.5),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 652)而求出叶绿素a 、叶绿素 b 总量所测定材料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C T =5.341000652 A (6)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https://img.taocdn.com/s3/m/52684373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c.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及计算结果好啦,今天咱们聊聊叶绿素的测定,嘿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高大上?其实没那么复杂。
叶绿素,这玩意儿可真是植物的“魔法药水”。
你看那些绿油油的树叶、嫩嫩的草地,都是它的功劳。
它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把阳光变成美味的食物,简直就是大自然的调味师。
咱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怎么测定这些神奇的叶绿素含量,简单又有趣,保证让你开眼界。
咱们得知道,叶绿素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
这俩小家伙虽然都是绿色的,但它们的“个性”可是大相径庭。
叶绿素a比较“高大上”,在光合作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而叶绿素b则像个得力助手,帮助叶绿素a吸收更多的阳光。
你想啊,俩搭档一起工作,才让植物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就像咱们生活中,团队合作可真是关键。
没有默契的配合,谁都别想干成事儿。
咱们要测定叶绿素含量,通常会用一种叫“溶剂提取法”的方法。
这种方法简单粗暴,但效果杠杠的。
咱们需要把新鲜的叶片剪下来,然后把它们放进一小杯酒精里。
嘿,这可是个关键步骤哦!把叶子放进去之后,咱们就得耐心等待,酒精会把叶绿素慢慢“抽离”出来,像是吸尘器吸走灰尘一样。
时间一到,咱们把提取液倒出来,看这颜色,绿色得让人心情都好起来。
之后,咱们要用分光光度计来测量叶绿素的浓度,听起来有点吓人,其实就是个测颜色的仪器。
你把提取液放上去,它就能告诉你颜色的深浅,也就是叶绿素的浓度。
浓度高了,颜色就越深,反之则越淡。
想想看,就像给植物喝水,水多了,它们精神倍儿棒,水少了,叶子都发黄了。
通过这个测量,咱们就能知道植物的“健康指数”了,简单吧?有趣的是,叶绿素的含量会因为不同的环境因素而变化。
比如说,阳光照射得越足,叶绿素含量就越高,植物看起来就越生机勃勃。
反之,要是环境阴暗潮湿,叶绿素的含量可能就会减少,植物的叶子也会显得有些萎靡,真是“养不教,父之过”,这可怜的小家伙们可不容易啊!就像我们有时候工作压力大,心情不佳,哪儿有精力干活儿呢?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测定叶绿素含量有什么用呢?嘿,别小看这个小小的测定,它可大有文章。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6422f958fb770bf68a550d.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2. 掌握不同型号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计;3.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一种常见的方法------分光光度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脂溶性色素,主要存在于以叶绿体为首的色素体中。
在活体中,叶绿素与脂蛋白结合并受到还原系统的保护,对氧和光是稳定的。
叶绿素的80%丙酮提取液在波长663nm,645nm有吸收峰,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的浓度符合以下公式:Ca=0.0127A663-0.00259A645Cb=0.0229A645-0.00467A663 浓度单位是:g/LCa=12.7A663-2.59A645Cb=22.9A645-4.67A663 浓度单位是:mg/L叶绿素总浓度为: CT=Ca+Cb 若以试液中色素含量来表示,则C(mg/L)?提取液总体积(ml)叶绿素含量(mg/g鲜样)?样品重(g)?1000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体、25ml容量瓶、玻璃漏斗、玻璃棒、皮头滴管 2. 试剂丙酮(分析纯)、85%丙酮、80%丙酮 2. 材料滤纸、石英砂、碳酸镁四、操作步骤1. 在遮光条件下取出等测样品,剪碎,混匀,称取鲜样0.1-0.5g;2. 样品置于研钵内,加入少量碳酸镁和石英砂,加入一定体积的丙酮研磨匀浆,再加85%丙酮适量继续研磨至组织白色;3. 经铺有滤纸的漏斗将匀浆液转入25ml的容量瓶中,并用80%的丙酮分次清洗研钵和滤纸,最后用80%的丙酮定容。
4. 以80%的丙酮为参比液,在663和645nm波长处测定吸光值(A应在0.2-0.8范围内,浓度过大应用80%丙酮适当稀释)。
五、结果处理按照公式计算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再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六、注意事项1. 在活体内,结合态叶绿素是稳定的,组织一经破坏,叶绿素易被光解。
因此,抽提和测定工作应尽可能避光快速完成。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fa55f7f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5.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有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
1. 酸醇提取法: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提取到酸醇溶液中,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根据叶绿素和酸醇溶液之间的摩尔吸光系数,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2. 差示吸光度法: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提取到有机溶剂中,然后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样品在630 nm和680 nm两个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再根据已知浓度的标准曲线进行计算。
3. 荧光法:通过叶绿素在受激发时发射的荧光进行测定。
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悬浮于缓冲溶液中,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发射光谱,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4.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将待测样品经过酸醇提取或其他方式提取叶绿素,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根据实际的研究目的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
![测叶绿素含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97556a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 掌握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3. 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的水平。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主要成分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
叶绿素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2.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试管、移液管、量筒、剪刀、滤纸、吸水纸、蒸馏水、95%乙醇、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取新鲜菠菜叶片,用剪刀剪成小片,称取0.1g(准确到0.001g)放入研钵中;2. 加入碳酸钙粉: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研磨至叶片呈绿色均浆;3. 加入乙醇:向研钵中加入3~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4. 过滤:将研磨好的均浆倒入漏斗中,用滤纸过滤,收集滤液;5. 定容:用移液管将滤液移入10mL量筒中,用乙醇定容至刻度线;6. 测定吸光度:将定容后的溶液倒入比色杯中,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7.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 叶片重量(g) | 吸光度A645nm | 吸光度A663nm | 叶绿素含量(mg/g) ||--------------|--------------|--------------|------------------|| 0.1 | 0.6 | 0.5 | 1.5 |2.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为1.5mg/g。
实验结果表明,菠菜叶片中含有较高的叶绿素,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叶片的研磨程度和乙醇的用量对实验结果有一定影响。
研磨程度过浅或过深,以及乙醇用量不足,都会导致实验结果偏差;2. 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光照等,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3.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实验室和教学实验。
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c9e2cd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e.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叶绿素提取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步骤。
3.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与植物的生长状况、光合效率等密切相关。
叶绿素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植物叶片中的叶绿素,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新鲜菠菜叶片、95%乙醇、碳酸镁、石英砂、碳酸钙粉、蒸馏水等。
2.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研钵、剪刀、移液管、量筒、试管、滤纸、吸水纸、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样品:取新鲜菠菜叶片若干,洗净、擦干,去掉中脉,剪碎,放入研钵中。
2. 添加试剂:向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粉和3~5ml 95%乙醇,研磨至组织变白。
3. 提取叶绿素: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min。
4. 过滤: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10ml试管中。
5. 洗涤: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6. 定容: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漏斗中,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ml,摇匀。
7. 测定吸光度:取适量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处测定吸光度A1。
8.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吸光度A1和叶绿素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为样品,测定其在波长665nm处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 叶绿素含量计算:根据实验测得的吸光度A1,从标准曲线上查找对应的叶绿素浓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叶绿素提取和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学会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表明,菠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较高,符合植物生长和光合作用的需求。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db0d0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4.png)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以及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使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分别为0.1g/L、0.2g/L、0.3g/L、0.4g/L和0.5g/L。
2.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溶液,通过纱布过滤,排除杂质。
3. 使用分光光度计预热,调节波长为665nm,设置初始吸光度为0。
4.依次测定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浓度叶绿素溶液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6.绘制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根据实测吸光度,查表得出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测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浓度(g/L)吸光度叶绿素含量(mg/g)0.10.230.1150.20.430.2150.30.630.3150.40.830.4150.51.030.515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见,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绿素含量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溶液浓度的制备误差,可能存在不精确的称取和溶解过程中的误差。
2.数据测量误差,包括分光光度计读数的误差以及由于纱布过滤效果不完全导致的杂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110a9130242a8956aece42d.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宇文皓月二、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分歧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分歧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叶绿素b的80%丙酮溶液在红外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已知在波长663nm下叶绿素a、叶绿素b 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的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9.27Cb(1)A645=16.76Ca+45.60Cb(2)式(1)(2)A663nm和A645nm为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C a C b分别为叶绿素a、叶绿素b的浓度,以mg/L为单位。
解方程(1)(2)组得C a=12.72 A663—2.59 A645 (3) C b=22.88 A645—4.67 A663 (4)将C a+C b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 TC T= C a十C b=20.29A645—8.05 A663 (5)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另外,由于叶绿素a 叶绿素b在652nm的吸收峰相交,两者有相同的吸光系数(均为30.5),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652)而求出叶绿素a、叶绿素 b 总量所测定资料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C T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35fb287b71fe910ef02df888.png)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80%丙酮溶液在红外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 处。
已知在波长663nm 下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的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
60。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
04Ca+9。
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式(1) (2)A 663nm 和A645nm 为叶绿素溶液在663nm 和645nm 处的吸光度,C a C b 分别为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浓度,以mg/L 为单位. 解方程(1) (2)组得C a =12.72 A 663—2.59 A 645 (3) C b =22.88 A 645-4。
67 A 663 (4) 将C a +C b 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 TC T = C a 十C b =20.29A 645—8.05 A 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 、b 浓度另外,由于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652nm 的吸收峰相交,两者有相同的吸光系数(均为30.5),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 652)而求出叶绿素a 、叶绿素 b 总量所测定材料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C T =5.341000652 A (6)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a1b04f316fc700aba68fc16.png)
--完整版学习资料分享----叶绿素含量的测定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 与其中溶质浓度C 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 =αCL 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 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 、b 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 ,并根据叶绿素a 、b 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 、b 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已知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80%丙酮溶液在红外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 处。
已知在波长663nm 下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该溶液中的吸光系数的分别为82.04和9.27;在波长645nm 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加和性原则列出以下关系式: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式(1) (2)A 663nm 和A645nm 为叶绿素溶液在663nm 和645nm 处的吸光度,C a C b 分别为叶绿素a 、叶绿素b 的浓度,以mg/L 为单位。
解方程(1) (2)组得C a =12.72 A 663—2.59 A 645 (3) C b =22.88 A 645—4.67 A 663 (4) 将C a +C b 相加即得叶绿素总量C TC T = C a 十C b =20.29A 645—8.05 A 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 、b 浓度另外,由于叶绿素a 叶绿素b 在652nm 的吸收峰相交,两者有相同的吸光系数(均为30.5),也可以在此波长下测定一次吸光度(A 652)而求出叶绿素a 、叶绿素 b 总量所测定材料的单位面积或单位重量的叶绿素含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C T =5.341000652⨯A (6)有叶绿素存在的条件下,用分光光度法可同时测出溶液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叶绿素的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及氮素营养有密切的关系,在科学施肥、育种及植物病理研究上常有测定的需要。
方法Ⅰ一、目的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叶绿素与其他显色物质一样,在溶液中如液层厚度不变则其吸光度与它的浓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
已知叶绿素a 、b在652 nm波长处有相同的比吸收系数(均为34.5)。
因此,在此波长下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即可计算出叶绿素a 、b的总量。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
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漏斗;25ml容量瓶;剪刀;滤纸;玻棒等。
3.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粉。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称取植物鲜叶0.20g(可视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减用量),剪碎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碳酸钙粉和石英砂及3~5ml95﹪乙醇研成匀浆,再加约10ml 95﹪乙醇稀释研磨后,用滤纸过滤入25ml 容量瓶中,然后用95﹪乙醇滴洗研磨及滤纸至无绿色为止,最后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倒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杯口1cm处,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在652 nm波长下读取吸光度(A)值。
五、计算将测得的吸光度A652值代入公式(1), 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浓度。
所得结果再代入公式(2),即可得出样品中叶绿素含量(mg ·g-1Fw)。
A652C ( mg .ml-1 ) = ———— (1)34.5公式中:C —叶绿素(a 和b )的总浓度( mg ·ml-1 )A652—表示在652nm 波长下测得叶绿素提取液的吸光度34.5为叶绿素a和b混合溶液在652nm波长的比吸收系数(比色杯光径为1cm, 样品浓度为1g·L-1时的吸光度)。
C(mg.ml-1)×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含量(mg .g-1Fw)= ———————————————— (2)样品鲜重(g)方法Ⅱ一、目的掌握叶绿素a、b含量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原理叶绿素a、b分别在663nm和645nm波长处有最大的吸收峰,同时在该波长处叶绿素a.、b的比吸收系数K为已知,我们即可以根据Lambert-Beer定律,列出浓度C与吸光度A之间的关系式:A663 = 82.04 C a + 9.27C b……………………( 1 )A645 = 16.75 C a + 45.6C b……………………( 2 )(1)、(2)式中的A663. A645为叶绿素溶液在波长663nm和645nm时测得的吸光度。
C a、、C b为叶绿素a 、b的浓度,单位为mg·L-1。
82.04 、9.27为叶绿素a 、b在波长663nm下的比吸收系数。
16.75 、45.6为叶绿素a 、b在波长645nm下的比吸收系数。
解(1)、(2 )式联立方程,得:C a=12.70 A663– 2.69 A645……………………( 3 )C b=22.9 A645– 4.68 A663……………………( 4 )C T =C a + C b= 20.21 A645 + 8.02A663……………………( 5 )C a、C b为叶绿素a 、b的浓度, C T为总叶绿素浓度,单位:(mg ·L-1),.利用上面( 3 )、(4)、(5)式可以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及总叶绿素浓度。
三、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1. 材料:菠菜叶、芥菜叶或其他植物叶片2. 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25ml刻度试管;剪刀;试管;试管架;玻棒等。
3. 试剂:80﹪乙醇。
四、实验步骤1. 叶绿素的提取从植株上选取有代表性的叶片数张(除去粗大叶脉)剪碎后混匀,快速称取0.2g (可视样品叶绿素含量高低而增减用量),置于25ml刻度试管中,加80﹪乙醇10ml左右,加塞放入60~80℃水浴中保温提取叶绿素(或常温下放在暗处浸提12~24h),至叶片全部褪绿为止,冷却后,用80﹪乙醇定容至刻度,此液即为叶绿素提取液。
2. 测定取光径为1cm的比色杯,加入叶绿素提取液距比色杯口1cm处,以80﹪乙醇作为对照,分别于663nm及645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值。
五、结果计算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度A663、A645值分别代入上面( 3 )、( 4 )、(5 )式计算出C a 、C b及C T (即叶绿素a 、b 及叶绿素总量浓度)。
再按下式计算出叶绿素a 、b及叶绿素总含量。
C a×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a 含量(mg ·g-1Fw)= —————————————样品鲜重(g)×1000C b×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b 含量(mg ·g-1Fw)= ————————————-样品鲜重(g)×1000C T×提取液总量(ml)叶绿素总含量(mg ·g-1 Fw)= ————————————-样品鲜重(g)×1000最后计算出叶绿素a / 叶绿素b的比值,并加以分析。
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式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 成正比,即A=αCL式中:α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α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液在某一波长下的总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一)材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
(二)仪器设备:1. 分光光度计;2. 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3. 研钵;4. 棕色容量瓶;5. 小漏斗;6. 定量滤纸;7. 吸水纸;8. 擦境纸;9. 滴管。
(三)试剂:96%乙醇(或80%丙酮);石英砂;碳酸钙粉。
三、实验步骤1. 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0.2g,共3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2~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 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4. 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25ml,摇匀。
5. 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光径1cm的比色杯内。
以95%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5nm、649nm下测定吸光度。
四、实验结果计算:将测定得到的吸光值代入下面的式子:Ca=13.95A665-6.88A649;Cb=24.96A649-7.32A665。
据此即可得到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浓度(Ca、Cb:mg/L),二者之和为总叶绿素的浓度。
最后根据下式可进一步求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的含量(mg/g)= [叶绿素的浓度×提取液体积×稀释倍数]/样品鲜重(或干重)。
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分布及性质。
2.掌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1.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定镁元素的含量,进而间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值,即可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645nm 和663nm 处有最大吸收,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 处。
因此测定提取液在645nm、663nm、652nm 波长下的吸光值,并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研钵、棕色容量瓶、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
原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试剂1. 96%乙醇(或80%丙酮)2. 石英砂3. 碳酸钙粉四、操作步骤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除中脉剪碎。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2g,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取滤纸1张置于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0mL,摇匀。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645nm 和652nm 下测定吸光度,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
五、计算按照实验原理中提供的经验公式,分别计算植物材料中叶绿素a、b 和总叶绿素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