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讲解

合集下载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pp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课件.ppt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下图是一幅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
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 为此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 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都议定书》, 这基于物质循环具有________的特点。
三、社会热点:温室效应
1.CO2增多的原因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
生态系统所指 生物圈
物质所指 循环过程是 循环的范围是
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无机环境 元素 生物群落
元素
全球性
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能
6CO2+H2O
(CH2O)+O2来自叶绿体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 C6H12O6﹙有机物﹚
呼吸作用 CO2﹙无机物﹚
二.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碳循环的图解
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 利用,周而复始进行循环,不会消失。
四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形式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物质循环
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间
反复循环、全球性 全球生物圈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 联系 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典例精析:右图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 请 据图回答: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C
(C )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中与A、B、C 之间的流动是以 co2 形式进行的,
D
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为 消费者, A
B
B为
。 分解者
(3)图中D
C过程是通过 光合 作用实现的,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78张PPT)
温室有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由环境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是指地球表面变热的现象。它会
使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海平 面上升,气候异常,海洋风暴增多。
科学家预测:如果地球表面温 度的升高按现在的速度继续发展,到 2050年全球温度将上升2-4摄氏度, 南北极地冰川将大幅度融化,导 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岛屿国 家和沿海城市将淹于水中,其中 包括纽约、上海、东京和悉尼几 个国际大城市。
实验用具及药品:烧杯、纱布、玻璃棒、试管、酒精 灯、水、蒸馏水、碘液、斐林试剂、淀粉糊等。
)A
练习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描述的是( )A
①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经其呼吸作 用消耗
②在植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鼠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③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能够利用无机物中的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 水合成糖类
④根瘤菌将大气的氮气转化成为无机氮的化合物被植物利用,并将 无机氮的化合物通过反硝化作用返回到大气中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
碳的循环过程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 光合作用,使CO2中的“C”变成为有机物中的“C”,再通过
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 还有化能合成作
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不难看出,碳在生
(画出该生态系的结构模型)
用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


茎叶加工物叶Biblioteka 水稻粪粪尿




鱼粉 猪
粪尿
粪尿
提示:将废料变原料,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利用。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是 以CO2的形式进行循环的。
物质循环的主要特点: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生物群落
和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 利用,周而复质、核酸都是构成生
物体的基本物质,在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 碳元素。碳元素大约占生物体干重的49% ,是有机化合物的“骨架”,没有碳就没有 生命。
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 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这部 分“C”暂时脱离循环,一经开采运到地面 燃烧,仍可产生CO2再返回碳循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碳进入生物群落
碳出入生物
把CO2合成有机物
群落的途径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碳出生物群落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燃烧
特点:
(1)碳循环的形式:CO2; (2)碳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CO2和碳酸盐;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含碳有机物; (4)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 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 现的,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 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 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 时是逐级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 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 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 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 ,不会消失。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物质循环的概念 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

生产者
燃 烧 作
呼 ①吸
②光合

作作
用用
呼 ③吸作

消费者
大气环境

吸④


分解作用
分解者
24
25
7
8
9
10
11
4.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 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实施计划: (4)实验结果的分析: (5)实验结论:
12
合作探究
要求:重点讨论自纠过程中仍不能够 解决的问题。
讨论要求: 1.分层讨论,先一对一,再组内共同讨论,总结完善自
纠成果。 2.时刻联系课本,注重效率,及时整理总结。 3.组长宏观调控,做好讨论结果反馈及展示点评准备。
13
展示点评
1.合作探究 1(1)123
3组展示
2.合作探究 1 4(2)
4组展示
3.合作探究 2(1)
1组展示
4.合作探究 2(2) (3)
展示要求: ① 脱稿规范 ② 注重小结 点评要求: ① 注意仪态 ② 言简意赅 ③ 注重拓展 其他同学: ① 认真思考 ② 做好笔记 ③ 注意倾听 ④ 补充质疑
__落__到__无__机__环__境__的__循__环__过__程__,__这__就__是__生__态__系__统__的__物_。质循环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特点: (1)____全__球__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反__复__利__用__,__循__环__流__动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现象
结论 分析
实例1
在相同时间内实 验组落叶腐烂程 度小于对照组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1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10张PPT)[优秀课件资料]
②分解者有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4、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1、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
各代表( A )
大气中的CO2


乙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第3节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H、 O、N、P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 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 程。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范围指的是生物圈。 *所指物质主要指的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所指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 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
持自己。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做的事情,别忘了答应自己要去的地方,无论有多难,有多远。
2、右图是碳循环示意图,图中的箭头表示碳的流 动方向。
*写出图中含有三个营养级的食物链
A
B
(用字母表示)
C
A
D
E
D
E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以胜利,也可以失败,但你不能屈服。越是看起来极简单的人,越是内心极丰盛的人。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树苗如果因为怕痛而拒绝修剪,那就永远不会成材。生活的激流已经涌现到万丈峭壁,只要再前进一步,就会变成壮丽的瀑布。生命很残酷,用悲伤让你了解 什么叫幸福,用噪音教会你如何欣赏寂静,用弯路提醒你前方还有坦途。山涧的泉水经过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通过云端的道路,只亲吻攀登者的足 迹。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充满光明。骄傲,是断了引线的风筝,稍纵即逝;自卑,是剪了双翼的飞鸟,难上青天。这两者都是成才的大向你的美好 的希冀和追求撒开网吧,九百九十九次落空了,还有一千次呢。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激流勇进者方能领略江河源头的奇 观胜景忙于采集的蜜蜂,无暇在人前高谈阔论有一个人任何时候都不会背弃你,这个人就是你自己。谁不虚伪,谁不善变,谁都不是谁的谁。又何必把一些人, 一些事看的那么重要。有一种女人像贝壳一样,外面很硬,内在其实很软。心里有一颗美丽的珍珠,却从来不轻易让人看见。人生没有绝对的公平,而是相对 公平。在一个天平上,你得到越多,势必要承受更多,每一个看似低的起点,都是通往更高峰的必经之路。你要学会捂上自己的耳朵,不去听那些熙熙攘攘的 声音;这个世界上没有不苦逼的人,真正能治愈自己的,只有你自己。时间会告诉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 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时间并不会真的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它只是把原来怎么也想不通的问题,变得不再重要了。 生活不是让你用来 妥协的。你退缩得越多,那么可以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胸怀临云志,莫负少年时唯有行动才能解除所有的不安。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记昨天的痛! 如果你不努力争取你想要的,那你永远都不会拥有它。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其实每一条都通往阳光的大道,都充满坎坷。所有的胜利,与征服自己 的胜利比起来,都是微不足道。我已经看见,多年后的自己。自信!开朗!豁达!努力的目的在于让妈妈给自己买东西时像给我买东西一样干脆。被人羞辱的 时候,翻脸不如翻身,生气不如争气。成长道路谁都会受伤,我们才刚刚起航,必须学会坚强。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坚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4张PPT)

5.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24张PPT)

分解作用
分解者
1. 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主要形式 CO2和碳酸盐 2.碳进入生物体的途径,以什么形式进入的? 途 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径 ②化能合成作用 3.碳在生物群落中流动形式: 含碳有机物 形式:CO2
5.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 以什么形式归还大气的? ①生物的呼吸作用
②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沿海城市被淹没
3.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
减少化学染料的燃烧
增大绿化面积
三.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 C、H、O、N、P、S 等元素, 在 生物群落 和 无机环境 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 过程,称为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101
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 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化学元素 2、循环过程发生在什么之间呢? 无机环境
一、碳循环
碳是地球上 储量 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分布 广泛 ; 同时,碳又是构成生物体 最基本 的元素;碳是生物大分子的 基本骨架 “ ”,没有碳就没有生命。P 101
C循环的图解
化石燃料
燃 烧 作 用
生产者
呼 吸 作 用 呼 吸 作 用
光 合 作 用
无机环境
微 生 物 的 分 解 作 用
消费者
物质被反复利用,具有全球性
范围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载体 ; 物质为能量流动提供______ 动力 。 能量为物质循环提供______ 联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二 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课堂巩固
1、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循环的形式是 A.CO2 B.碳酸盐 C.碳酸 D.碳元素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 A.生物群落中 B.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 C.生产者与消费者间 D.生产者与分解者间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公开课用)课件

生态修复
通过生态修复技术,如土 壤修复、水体净化等,改 善受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资源回收利用
推动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 化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 的开采,促进物质循环的 可持续性。
物质循环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减缓环境变化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物质循环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可持续发展。
等,可以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03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水循 环
总结词
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涉及到水 从地表、大气、生物体等不同来源的吸收、蒸发、降水和径 流等过程。
详细描述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表面的不同形态之间不断转化的过程。 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物体之间的水交换。水循 环对于维持地球表面的生态平衡和气候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农业生态与环境保护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分析传统农业模式的弊端,如对环境的影响、资源浪费等; 介绍可持续农业的核心理念和实践,如有机农业、生态农 业、精准农业等;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如技 术创新、政策支持、教育培训等。
城市环境治理的案例
总结词
城市环境改善与治理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 环(公开课用)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 物质循环的原理 •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 物质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案例分析
01

由生物群落和它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详细描述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 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它是由生物群落(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和它的非生物环境(包括水、土壤、 气候等)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PPT精美课件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PPT精美课件


3.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 一种不 加色彩 或很少 用色彩 ,而只 用墨线 在白底 上勾勒 物象的 画法。 作为一 种描写 方法是 指抓住 事物的 特征, 以质朴 的文字 ,寥廖 几笔就 勾勒出 事物形 象的描 写方法

4.用几个凝练的动词形象逼真地写出 了父亲 攀爬月 台时的 努力, 没有过 多形容 、修饰 的语言 ,只是 白描, 只是写 实,乍 读很平 淡,细 细品味 ,却情 真意浓 。
(3)循环的过程:
C、H、O、N、P、S
生物群落
反复循环
无机环境
(4)循环的特点: 全球性;反复循环
二、碳循环的过程
大气中的CO2库


微 生 物











燃烧 化石燃料
思考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的循环形式: CO2 (2)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主要存在形式: 有机物
(3)碳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 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 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D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 态系统的物质却是自给自足的 B.现代工业大量煤炭石油的燃烧,打破了生 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引起温室效应 C.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都离不 开物质的合成和分解。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4)碳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途径: 食物链和食物网(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
(5)碳回到无机环境的途径:
① 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 ②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③ 化石燃料的燃烧。 (6)在物质循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件

磷循环实例
总结词
磷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 磷在土壤、水体、生物体和岩石等不同环境介质之间 的交换和流动。
详细描述
磷循环是指磷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循环过程,包括磷的溶 解、吸附、沉积和再矿化等环节。在森林生态系统中, 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磷素并利用它进行生长和产生有机物 ;同时,动植物残体中的磷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释放 到土壤中,参与磷循环。此外,磷也可以通过地表径流 、侵蚀和风化等方式在不同环境介质之间流动。磷循环 对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减 少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 放。
发展可再生能源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 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 源。
碳捕获与储存
研发和应用碳捕获与储存 技术,降低大气中温室气 体的浓度。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推广有机农业
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措施,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发展绿色农业
鼓励发展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质 量安全水平。
磷循环
磷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主要包括植物 吸收磷、动物排泄物中的磷素被微生 物分解并重新利用等过程。
02
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 过程
水循环
总结词
水循环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 的作用。
详细描述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从地表蒸发、凝结、降水、渗透等过程中不断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对生态系统的水分平衡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还是淡水资源 的来源。
特性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周期性、 平衡性和动态性等特性,是生态 系统保持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
物质循环的重要性
维持生态平衡
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内部各组成部分 之间相互联系和制约的重要纽带,对 维持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课件

高三生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课件

太阳光能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作用等途径进入生态系统。
能量来源
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
能量去路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相互依存的,物质循环过程推动能量的流动和转化。
能量流动驱动着物质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转化,为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必要的能量和物质。
能量流动驱动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推动能量流动
能量的传递效率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上一营养级生物体内所含能量流入到下一营养级生物体内的比例。
影响因素
影响能量传递效率的因素包括食物链的长度、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等。
人类活动对物质循环的影响
总结词
01
工业生产通过排放污染物和消耗自然资源,对物质循环产生深远影响。
碳循环
植物吸收土壤中的氮素,合成蛋白质等有机物;动物摄取植物后,将氮素以排泄物的形式排出体外,最终被分解成氮气返回大气中。
氮循环
物质循环是全球性的,它不受地域、国界的限制,涉及整个地球。
全球性
持续性
反复利用
物质循环是持续不断的,它不因季节、气候等因素而中断。
在物质循环过程中,物质被反复利用,不会消失或被消耗殆尽。
将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结合,通过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有机农业
采用有机农业技术,通过合理轮作、堆肥等方式,实现土壤养分的循环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精准农业
采用精准农业技术,对农田进行精细化管理,实现水、土壤、肥料等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循环经济
通过循环经济的理念,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加工和再利用,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第十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

第十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ppt课件
12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6.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水循环对其他物质的循环运动非常重要。
没有水循环,其他物质循环便不能全面有效 地进行,更不能被生物利用而实现其在各物 质库间的运动。反过来,其他物质的循环状 况对水循环也会产生影响。如碳循环局部失 调导致的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 效应”,影响了水循环过程。
8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2.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不可分割,相 辅相成
能量是生态系统中一切过程的原动 力,也是物质循环运转的驱动力。物质 是组成生物、构造有序世界的原材料, 是生态系统能流的载体。能量的生物固 定、转化和耗散过程是物质由简单的无 机形态变为复杂的有机结合形态,再回 到简单无机形态的循环再生过程。可见, 任何生态系统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物质 循环与能量流动同时作用的结果。
1
严格执行突发事件上报制度、校外活 动报批 制度等 相关规 章制度 。做到 及时发 现、制 止、汇 报并处 理各类 违纪行 为或突 发事件 。
第一节 物质循环的一般特点
一、 物质循环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nutrient cycle)又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biogeochemical cycle),它是指生态系 统内的各种化学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态系统 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及其在地球表层生物圈、 水圈、大气圈和岩石圈(包括土壤圈)等各 圈层之间,沿着特定的途径从环境到生物体, 再从生物体到环境,不断地进行着反复循环 变化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
闪电
工业
固氮
(高能) 固氮

固氮




硝化作用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生态系统的存在是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 动来维持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 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 二者相互伴随进行,又相辅相承,密不可分 的统一整体。
四、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相互关系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
巩固练习
1.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不包括下列的:
(C )
A. 带有全球性 B. 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C. 在群落的各营养级之间循环往复 D. 在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巩固练习
2.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密切的两种细胞
器是: ( B )
A. 线粒体和染色体 B. 叶绿体和线粒体 C. 叶绿体和核糖体 D. 线粒体和内质网
O2 ④
3) 图中A、B、C、D各是什么生物?
CO2
①②

A BC ⑤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A__绿__色__植_物_______ B__植__食_性__动__物_______
C__肉__食_性__动__物_____ D__腐_生__细__菌__、__真_菌__等__
巩固练习
5. 看图回答问题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碳如何从生物群 2 落进入无机环境
呼吸作用 微生物的 分解作用
碳循环的图解
化石燃料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形成石油、 天然气等
生产者
呼光 吸合 作作 用用
无机环境
消费者
分解者
小结:
(1)碳循环的主要形式:CO2 (2)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主要形式:CO2和碳酸盐 (3)碳在生物体内的存在主要形式: 含碳有机物 (4)碳进入生物体的主要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碳在生物体之间传递途径:食物链 (6)碳进入大气的途径: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间反复循环
范围 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
生物圈
特点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反复出现,往复循环,全 球性
联系 1)同时进行、相互依存,2)物质是能量流
动的载体,3)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巩固练习
看图回答问题
1) 这是__碳__元素的循环。
2) 写出①~⑤所示过程的名
称①_:___光__合__作__用______ ②④⑤__③微_____生___呼燃_物_____吸烧的______作过分______用 程解______作______用______
巩固练习
2 生物群落中的碳
含碳有机物
碳循环的主要 3 形式
CO2

碳是如何分别进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者各个环节的?
碳是如何由无机 1 环境进入生产者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碳是如何由生产 2 者进入消费者
动物摄食
3 碳是如何进入 分解者
动植物的遗体、 残骸和排遗物
三 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
碳如何从无机环 1 境进入生物群落
1、概念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
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化学元素(C、H、O、
N、P、S等元素)
2、循环过程是怎样的呢?
化学元素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化学元素
3、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呢?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4、特点是什么? 全球性往复循环
物质循环的概念
①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H、O、N、P、S等基本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生物 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循环运动。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5.3 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
回忆
能量流动的过程
源头:阳光 流动总能量:
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流动途径:沿食物链(网)逐级流动
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不循环) 逐级递减 10%——20%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问题探讨】生态系统中的物质 生态系统依靠太阳不断地提供能量,而生态系统中的 物质却都是由地球提供的。
②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 的生态系统,其中的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这 种物质循环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③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不会消失,生物可反复利用。(物质守恒定律)
三、其他物质循环
水循环
水循环
碳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进行
氮循环
氮是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成分。 氮占大气成分的79%,必须经过生物固氮 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等才能在生 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反复循环。
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 递减,而且运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 终在环境中消失。
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 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 循环运动,不会消失。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主要以有机物形式 主要以无机物形式
过程
沿食物链(网) 单向流动
讨论: 为什么维持生态系统所
需的大量物质,例如氧、水、 氮、碳和许多其他物质,亿 万年来却没有被生命活动所 耗尽?
一、碳循环
1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碳是如何分别进入生产者、消费者、分解
2 者各个环节的?
3 碳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出生物群落的?
一 碳在自然界以什么形式存在?
1 无机环境中的碳
CO2、碳酸盐
②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③化石燃料的燃烧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层大气、土壤、水体及植被温度年 际间缓慢上升的现象。全球地表气温的最新分析表明, 在过去的100多年中,全球地表温度平均上升了0.6 ℃。
温室效应
(1)形成原因:化学燃料短时间内大量燃烧使大
气中 CO2 含量迅速增加,打破了生物圈
碳循环 的平衡。
4) 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是
_绿_色__植__物__的__呼__吸__作__用___,
用箭头在图中表示出来。
O2
5) 由该循环可见,生态系
统的物质循环具有以下

特点:反复循环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全__球__性_________
CO2
①②

A BC ⑤
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
D
煤,石油
(2)危害:加快极地和高山冰川的融化,导致海
平面 上升 ,进而对人类和其他许多生
物的生存构成威胁。
(3)防止和减缓温室效应的主要措施
①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核能、水)。
②大力推行 植树造林
(增加CO2的去路)
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指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基 本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 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 环过程,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