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河南省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文综地理试题一、选择题1、下表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和甜菜播种面积(单位:千公顷)数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表中②代表的农作物是()A、甜菜B、棉花C、水稻D、小麦(2)江西省无农作物③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地形C、市场D、交通(3)与河北省比较,黑龙江省农作物④分布面积更大的主要原因是()A、平原面积广大B、土壤深厚肥沃C、灌溉水源充足D、机械化水平高2、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图为我国华北平原某地(甲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某地(乙地)二十四节气的平均日照时间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立秋日(8 月 8 日)前后乙地日照时数大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少B、白昼时间长C、太阳高度大D、海拔高度低(2)下列节气中,甲地气温最高的是()A、立夏B、夏至C、大暑D、处暑3、下图为兰新铁路穿越“百里风区”、“三十里风口”位置示意图。

列车经过该区域时,受到大风影响,会在此滞留,停车避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①冻土融化②水源短缺③泥石流多发④流沙危害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2)图中铁路线受大风威胁最严重的路段是()A、哈密附近B、了墩附近C、十三间房附近D、三间房附近(3)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哈密市到鄯善县该段铁路没有沿直线(图中虚线)走向修建,主要是因为虚线线路()A、风灾危害大B、占用耕地多C、地形起伏大。

高一地理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地理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怀新中学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地貌景观图,回答1-2题。

1.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A.甲和乙B.甲和丙C.丙和丁D.乙和丙2.地貌景观乙和丁的成因差异是()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用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左下为某山麓冲积扇景观图,右下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山体岩石的类型对应右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4.右图①②③④代表地质作用,其中包含山麓冲积扇形成过程的是()A.①B.②C.③D.④“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6. 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 流向B. 含沙量C. 汛期D. 流量7.河流入海泥沙量的减少可能对河口三角洲带来的影响是:( )A.地下水位下降 B.河水流速减慢 C.淤积速度加快 D.出现侵蚀后退8.下列关于内、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B.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是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固结成岩等C.外力作用使地表变得趋于平缓D.外力作用强度较小,速度缓慢,内力作用激烈而迅速9.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D.沙漠地区生长着大量的芦苇10.从陆地环境的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 )A.气候干旱B.流水侵蚀显著C.植被稀少D.物理风化显著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32中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读东亚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面1~2题。

1.图中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①气温年较差②降水量的季节变化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B.日本南北温差大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下图代表南亚三种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3~4题。

3.若其代表水稻、棉花、小麦的分布,则正确的顺序为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乙、丙、甲4.造成三种农作物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土壤C.降水D.热量读下图,一艘由西向东航行的船经过P点,此时船员的影子长度为一天中最短。

回答5~6题5.该船经过P点时,北京时间是A.10分40分B.11时20分C.12时40分D.13时20分6.该船计划在M港装运该国出口贸易最大的矿产,其矿产是A.石油B.锡C.煤炭D.铁下图是沿31. 5ºN纬线所作的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据此回答7~8题。

7.甲地的地质构造是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8.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居民以黄色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C.终年温和多雨D.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水资源紧缺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A. 印度半岛B. 阿拉伯半岛C.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D. 中南半岛10、下列叙述中描写天气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 B.终年炎热干燥C.昆明四季如春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北半球平直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因素的影响B. 海陆因素的影响C. 洋流因素的影响D. 地形因素的影响12、一只登山队要攀登一座海拔3500米的高山,从山麓营地出发时的气温是10℃,当他们登上山顶时,所测量的气温值应是A. 42℃B. —22℃C. 22℃D. —11℃13、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 亚洲B. 非洲C. 北美洲D. 大洋洲14、一年分明显的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变化的气候类型是A. 热带草原气候B. 温带海洋气候C. 地中海气候D. 热带季风气候15、“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地方位于A. 赤道附近地区B.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C. 中纬度内陆地区D. 两极附近地区读A、B两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回答16—17题。

地理(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地理(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唐山一中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卷命题人:王玉民张志光审核人:王一平说明: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卷Ⅰ(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计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目前,全球65亿人口主要分布在北纬70°至南纬50°地区。

图1显示为纬度每10°范围分布的人口占全球人口的比重。

结合图1完成1-2题。

1.占全球人口比重最大的纬度范围是A.10°-20°S B.20°-30°N C.30°-40°N D.40°-50°N 2.南纬40°-50°范围人口分布稀少的主要原因为A.气候酷寒 B.山地多平原少 C.陆地面积小 D.干旱区面积大发达国家即所谓的北方,主要是一些欧洲国家和北美洲国家及部分亚洲和大洋洲国家。

发展中国家即所谓的南方,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读下表,回答3-5题。

南北方主要指标对比3.下列每组四个国家中,全部属于北方的是A.美国、法国、巴西、新西兰B.日本、埃及、菲律宾、马来西亚C.美国、中国、韩国、新加坡D.日本、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4.关于南北方经济指标变化叙述正确的是A.从1960年至1992年,北方占全球GDP总值比重呈直线下降B.从1960年至1992年,南方人均GDP大体相当于北方的三分之一C.从1960年至1987年,南北方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例差距逐渐增大D.从1960年至1987年,南方GDP占全球比重与贸易占世界比重同步增长5.在世界贸易中,北方向南方主要输出A.产品、资本和技术B.服务、原料和燃料C.产品、服务和原料D.资本、原料和技术读图2“某半球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图中M地和N地的自然带分别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7.图中海域洋流中A.①海域东岸为暖流B.②海域西岸为补偿流C.①海域洋流方向为顺时针D.②海域附近存在季风洋流图3为世界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量比较图(圆的大小反映国家排放量,横坐标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为人均排放量)。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下面。

)读某地区地质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A.固结成岩—岩浆侵入—褶皱运动—侵蚀搬运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褶皱运动C.固结成岩—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D.褶皱运动—岩浆侵入—侵蚀搬运—地壳抬升2.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中实线为锋线且正向东南方向移动,虚线范围内为雨区。

读图回答下题。

3.该天气系统形成的典型天气是()A.一场春雨一场暖B.一场秋雨一场寒C.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D.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4、观察某市4 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B.乙C.丙D.丁读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完成5~6 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高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6.甲地常见的地貌类型是()A.①③B.②④C.③④D.②③7、读”某群岛及附近海域部分等深线示意图”,图中P 点的地形及图示群岛所在板块分别是( )A.海岭、太平洋板块B.海沟、亚欧板块C.海盆、美洲板块D.大陆架、印度洋板块8、读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及植物景观照片,完成照片显示的植物常见于( )A.①B.②C.③D.④9、下列大洋环流,流向与其他三个相反的是:A.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B.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C.从南极上空看西风漂流的流向D.夏季的北印度洋季风洋流10、下图曲线为某国2000 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 到1 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

18~65 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

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 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 年新生人口的80%。

江苏省徐州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人教版高一全册地理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科试卷第I卷(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下图为同一水平面上的近地面风形成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决定风力大小的主要因素是()A. ①B. ②C. ③D. ④2. 图中③的影响是()A. 改变风力大小B. 改变风向C. 作用于任何大气运动D. 纬度越低,影响越明显【答案】1. A 2. B【解析】试题分析:1. 通过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图中所示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实际风向,ƒ是地转偏向力,④是摩擦力。

故A正确。

2.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④摩擦力能改变风力大小;ƒ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导致北半球风向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地转偏向力维度越高,越明显。

故B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近地表风形成的影响因素。

【名师点睛】风的三种作用力概念、影响与画法:作用力概念对风速、风向的影响风向的画法水平气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垂直于等压线压梯度力流向低气压区的力的直接原因;既影响风向(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又影响风速(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地转偏向力促使水平运动物体的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只影响风向(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不影响风速(风力)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摩擦力地面与空气之间,以及运动状况不同的空气层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阻力既影响风速(降低风速),又影响风向。

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反之,风速越大。

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 位于北半球的是()A. ①和②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4. 气压带M的名称是()A. 赤道低气压带B. 副热带高气压带C. 副极地低气压带D. 极地高气压带【答案】3. A 4. B【解析】试题考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4. 图中M地位于30°附近,是副热带高气压带,B正确。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A.冰川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海洋水2.民居中,房顶坡度最陡的地区是()A.广东B.河北C.新疆D.西藏3.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为()A.江淮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A.集中在广大内陆 B.沿海和内陆均衡发展C.集中在南方地区 D.集中在沿海地区5.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地理位置优越B.自然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劳动力资源充足6.导致我国南北耕地类型不同的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7.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跨流域调水B.兴修水库C.防治水污染D.人工降水8.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地区B.山区C.高原和丘陵地区D.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9.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与下列说法大致相吻合的是()A.秦岭﹣淮河线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10.下列不是自然资源的是()A.土地B.庄稼C.石油D.空气11.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A.东北林区B.西南林区C.北方林区D.南方林区12.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石油工业C.汽车制造业D.钢铁工业13.把10万吨大米从东北运往郑州,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海运B.空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14.湖南人喜欢吃辣食物主要是受()A.水质的影响B.性格的影响C.物产的影响D.潮湿气候的影响15.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枢纽城市有()A.北京、天津、徐州B.北京、郑州、株洲C.北京、郑州、南昌D.北京、徐州、株洲16.我国四大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管道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17.飞机作为交通工具,最大的优点是()A.速度快B.持续时间长C.机动灵活D.运量大18.藏族同胞穿衣时喜欢只穿一只衣袖而上身的一半袒露在外,这种穿着习惯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气压低B.昼夜温差大C.地形崎岖D.天气变化剧烈19.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故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他的故乡位于()A.四川成都B.山西太原C.陕西西安D.山东曲阜20.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逐渐兴起,下列红色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的是()A.井冈山B.延安C.韶山D.遵义21.我县(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某学校的小刚同学计划暑假旅游,他爸准备给他300元钱,适合他旅游的地点是()A.泰山B.尧山C.黄山D.衡山22.下列城市,不属于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的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重庆23.到华山旅游,下列不需带的物品是()A.地图B.必要的衣物C.拉力器D.水杯2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A.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一年两熟到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一熟25.歌曲具有歌词含蓄、曲调委婉动听特点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方地区D.青藏地区2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食物的是()A.穰B.糌粑C.馒头D.年糕27.经过我县(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的人工河是南水北调的()A.西线工程B.东线工程C.中线工程D.北线工程2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A.天然气B.铁矿C.煤炭D.水资源29.我国不同地区的居民特色各异,如黄土高原冬暖夏凉的“窑洞”,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人家”…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居民的审美观B.生产方式的差异C.自然条件D.人文环境30.下列对文化遗产的做法,正确的是()A.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B.古代建筑物旅游价值高,要增加开放时间和次数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修建高达的现代建筑,让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D.有些文化古迹经济价值低,无需进行保护二、综合题(3小题,共20分)31.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所示工业基地的名称是工业基地,它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2)写出下列中心城市的名称A;B;C.(3)经过A、C两市的铁路干线是线.32.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中标出铁路干线:京哈线、浙赣线、兰新线.(2)选择铁路运输由上海到兰州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沿途分别经过的铁路干线为和.(3)我国的长江航道与哪些南北铁路干线相交,自西向东依次是成昆线、、、京九线和京沪线.33.如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地区与丁地区的界限是一线,大致与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接近.(2)甲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丁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3)丙地区的自然特征是,乙地区的自然特征是.2016-2017学年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1.陆地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A.冰川水B.大气降水C.湖泊水D.海洋水【考点】N9: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储量只占地球上水体总量的2.53%,其中固体冰川约占淡水总储量的68.69%.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储量约占全球淡水总储量的0.3%.【解答】解: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故选:B.2.民居中,房顶坡度最陡的地区是()A.广东B.河北C.新疆D.西藏【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我国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解答】解:我国的降水地区差异大,东南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大,较为湿润,而越往西北内陆,降水量就越小,干旱也就逐渐加重.广东省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房顶坡度最陡,便于雨水倾泻.河北、新疆、西藏降水都较少,屋脊坡度小,新疆甚至平顶;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3.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为()A.江淮地区B.长江中下游平原C.华北平原D.东北平原【考点】N9: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0%以上;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20%.【解答】解:华北平原的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以上,且人口稠密,工业发达,需水量大,而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用水十分紧张,是我国缺水最为严重的地区.故选:C.4.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是()A.集中在广大内陆 B.沿海和内陆均衡发展C.集中在南方地区 D.集中在沿海地区【考点】P9: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PA: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PB:京津唐、辽中南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分析】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是辽中南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解答】解: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该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密集,农业基础较好,科学技术水平高等.根据题意.故选:D.5.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最重要的条件是()A.地理位置优越B.自然资源丰富C.科技力量雄厚D.劳动力资源充足【考点】U6:上海市.【分析】发展和建立高新技术产业的条件有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市场、环境等因素,其中科学技术、人才是关键因素.【解答】解: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是我国四大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之一.上海市有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众多全国名校,人才集中.并有上海科研院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航空第一集团第六三三研究所等众多科研机构,技术力量雄厚.这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故选:C.6.导致我国南北耕地类型不同的是()A.热量B.水分C.地形D.土壤【考点】OB:影响农业的因素.【分析】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既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又受市场需求量、与城市和工矿区的距离、农民文化技术水平等社会条件的影响.【解答】解:我国北方降水较南方少,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南方地区降水较多,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故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7.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途径是()A.跨流域调水B.兴修水库C.防治水污染D.人工降水【考点】N9: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分析】依据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来解答此题.【解答】解: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季节分配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分布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为了解决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我们可以采用跨流域调水的方式,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调到水资源缺乏的地区,来均衡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以更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故选:A.8.我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A.西北内陆地区B.山区C.高原和丘陵地区D.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考点】O2:我国农业的发展.【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解答】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的区域差异明显.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我国西部耕地面积小,分布零星;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9.我国农耕区与畜牧业区的分界线与下列说法大致相吻合的是()A.秦岭﹣淮河线B.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分界线C.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考点】L8: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分析】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地区,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雨热同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集中产区;西北地区地处内陆,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解答】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畜牧业区和农耕区的大致分界线,此线以西为畜牧业区,以东为农耕区.中国季风气候区面积广大.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此线大致与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故选:D.10.下列不是自然资源的是()A.土地B.庄稼C.石油D.空气【考点】52: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分析】自然资源的定义为:指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解答】解:土地、石油、空气都是天然存在的自然物,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庄稼是经过人类种植的,不是自然资源.故选:B.11.不属于我国三大林区的是()A.东北林区B.西南林区C.北方林区D.南方林区【考点】N6:林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解答】解:我国的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部山区的林地多为人工林和次生林.西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林地很少.故选:C.12.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是()A.高新技术产业B.石油工业C.汽车制造业D.钢铁工业【考点】PD: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分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这三个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水平、人才、交通等条件比较优越,特别是有适合发展高技术产业的相对集中的大中城市,所以已初步形成高技术产业带.【解答】解: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故选项A 符合题意.故选:A.13.把10万吨大米从东北运往郑州,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海运B.空运C.铁路运输D.公路运输【考点】Q2: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解答】解:货运要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效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一般来说,贵重或急需的货物而数量又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容易死亡、变质的活物或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把10万吨大米从东北运往郑州,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故选:C.14.湖南人喜欢吃辣食物主要是受()A.水质的影响B.性格的影响C.物产的影响D.潮湿气候的影响【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US:湖南省.【分析】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解答】解:湖南等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潮湿,为了祛湿,当地居民有爱吃辣椒的习惯.故选:D.15.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枢纽城市有()A.北京、天津、徐州B.北京、郑州、株洲C.北京、郑州、南昌D.北京、徐州、株洲【考点】Q6: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分析】我国现已形成一个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铁路网,南北干线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等;东西铁路干线有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等.【解答】解:乘火车沿京广线自北向南依次经过的重要铁路枢纽有:北京、郑州、武汉、株洲等.故选:B.16.我国四大工程之一的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式是()A.管道运输B.公路运输C.铁路运输D.水路运输【考点】Q2: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西气东输工程包括天然气资源开发、输气管道铺设、城市管道和工业利用等相关工程.西部地区蕴藏着22.4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每年可向东部地区输气120亿立方米,并可稳定供气30年.【解答】解:西气东输工程将铺设两条直径1.5米的主干输气管道,西起新疆塔里木的轮南气田,往东直通南京、上海,成为横贯中国的能源大动脉.故选:A.17.飞机作为交通工具,最大的优点是()A.速度快B.持续时间长C.机动灵活D.运量大【考点】Q2:各种主要运输方式的特点.【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解答】解:航空运输具有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比拟的优点:速度快、舒适、安全.从乌鲁木齐到北京,乘坐火车要花三四天时间,乘飞机直达只要4小时.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故选:A.18.藏族同胞穿衣时喜欢只穿一只衣袖而上身的一半袒露在外,这种穿着习惯主要受哪种因素的影响()A.气压低B.昼夜温差大C.地形崎岖D.天气变化剧烈【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藏族主要聚居在我国青藏地区,高寒是其特点,昼夜温差大,海拔较高,生活环境恶劣,故藏族服饰的形制与质地较大程度地取决于青藏地区的气候环境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解答】解:藏族同胞穿衣时喜欢只穿一只衣袖,而把上身的一半袒露在外.这种穿着习惯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上天气变化剧烈,其昼夜温差大.故选:B.19.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故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他的故乡位于()A.四川成都B.山西太原C.陕西西安D.山东曲阜【考点】QH: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分析】山东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位于黄河下游,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与安徽、江苏省毗邻.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解答】解: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其故乡是山东省的曲阜.曲阜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泰山,南瞻凫峄,东连泗水,西抵兖州.故选:D.20.近年来,以“红色旅游”为主题的旅游形式逐渐兴起,下列红色旅游区位于湖南省的是()A.井冈山B.延安C.韶山D.遵义【考点】US:湖南省.【分析】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解答】解: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延安位于陕西省,韶山位于湖南省,遵义位于贵州省;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21.我县(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某学校的小刚同学计划暑假旅游,他爸准备给他300元钱,适合他旅游的地点是()A.泰山B.尧山C.黄山D.衡山【考点】QH:我国主要旅游景点.【分析】尧山位于河南省鲁山县的尧山,处于秦岭造山带的重要构造部位,有着极其复杂的演化历史.尧山山峰奇特,瀑布众多,森林茂密,温泉优良,人文景观辉煌,集雄、险、秀、奇、幽于一体,分为冬凌潭、石扉玉章、三岔口、白龙潭、半仙居、石人、鸡冠石、白牛城、秘洞、温泉十大部分.【解答】解:泰山位于山东省,尧山位于河南省,黄山位于安徽省,衡山位于湖南省;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某学校的小刚同学计划暑假旅游,他爸准备给他300元钱,适合他旅游的地点应在河南省境内,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2.下列城市,不属于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的是()A.北京B.广州C.上海D.重庆【考点】Q9:航空运输的发展.【分析】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国初步形成了由这些交通运输方式组成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体系.【解答】解:航空运输具有速度快、舒适、安全等优点.航空运输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目前,中国许多大城市之间,都有定期民航班机往来.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数十个航空港,有国际航线联通亚洲、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许多国家的重要城市,能在复杂气象条件下起降各种飞机.重庆不属于我国重要的国际航空港.故选:D.23.到华山旅游,下列不需带的物品是()A.地图B.必要的衣物C.拉力器D.水杯【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华山位于中国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西距西安市120公里,秦、晋、豫黄河三角洲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河,扼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解答】解:到华山旅游,需带的物品有地图、必要的衣物、水杯等,不需要带拉力器.故选:C.24.我国北方地区的耕作制度为()A.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B.一年两熟到三熟C.一年两熟D.一年一熟【考点】O5:耕作制度的地区差异.【分析】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解答】解:北方地区主要属于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寒温带和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北方地区农业以旱作为主.因气候关系,长城以北一般只能一年一熟,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长城以南则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冬小麦能够越冬,还可以连种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农作物.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5.歌曲具有歌词含蓄、曲调委婉动听特点的地区是()A.南方地区B.北方地区C.西方地区D.青藏地区【考点】S2: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分析】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解答】解:不同地区的民歌都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从而成为该地区音乐特征的标志.南方民歌的歌词都比较含蓄,善用比、兴,其旋律多表现得婉转、细腻、抒情.北方民歌、高亢粗犷嘹亮.西北民歌多为群众在口头相传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其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具有豪放的特点.青藏地区民歌声音高亢嘹亮,声调变化跨度大.故选:A.26.下列属于青藏地区食物的是()A.穰B.糌粑C.馒头D.年糕【考点】TA:青藏河谷农业和高原牧业的特点.【分析】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青稞(大麦的一种)、豌豆、小麦、油菜等.由于太阳光照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本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解答】解: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的来客要送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即用青稞、豌豆炒熟磨制成的炒面.把糌粑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故选:B.27.经过我县(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的人工河是南水北调的()A.西线工程B.东线工程C.中线工程D.北线工程【考点】NA: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经过专家长期、科学的论证,基本上确定了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中线、东线三种调水方案.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郑州、石家庄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西部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如此宏伟的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是罕见的.【解答】解:南水北调地跨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个省、直辖市,受水区域为沿线的南阳、平顶山(宝丰县)、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北京、天津等14座大、中城市,重点解决河南、河。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二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二中七年级(下)期中地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2.从地点的半球看,亚洲首要坐落()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3.国际上华人、华裔散布最会集的区域在()A.美国B.澳大利亚C.东南亚D.南亚4.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A.多盆地地形B.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C.地形平整,崎岖不大D.山河相间,纵列散布5.国际最大的国家是()A.加拿大B.俄罗斯C.美国D.我国6.现在,国际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印度C.我国D.美国7.我国登山队员通过困难行进,于1975年登上了宏伟的国际第一顶峰,并测得它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已扣除覆雪深度),你知道这座山的姓名吗()A.文森峰B.勃朗峰C.珠穆朗玛峰D.查亚峰读“沿60°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完结8~10题8.图中②代表的地形区称号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B.西欧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9.一位俄罗斯商人带着粗笨的货品从①区域的莫斯科去④区域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既经济又快捷的交通方法为()A.铁路B.公路C.海运D.航空10.俄罗斯的气候特征是()A.冬天短而冰冷,夏日长而温文B.四季清楚C.冬天长冰冷D.常年酷寒11.一位老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一天,老大爷在同王林闲谈时问他:“我孙子说他在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姓名?”王林正确的答复应该是()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神州岛12.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A.蒙古族B.朝鲜族C.高山族D.大和族13.日本开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坐落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日本人人种优秀,智商高D.岛国海岸线弯曲,多优秀港湾,便于运送14.小枫去印度旅行回来,在同学面前大谈他的印度见识,下列叙说过错的是()A.印度经济很兴旺,城市环境像西欧国家相同好B.印度舞很有特征,跳得很美观C.泰姬陵是印度闻名的修建D.印度人很敬重牛15.印度农业生产面对的最首要自然灾祸是()A.飓风B.寒流C.干旱和洪涝D.泥石流二、读图题16.读“亚洲区域图”,完结下列各题:(1)亚洲气候具有杂乱多样、明显和散布广的特征.(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舆事物称号:国际最高高原H国际最大半岛①(3)亚洲地形特征,河流散布特征是,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是山脉、乌拉尔河等.17.读图,答复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舆事物的称号:A为洲,B为洲,C为洋,D为洋.(2)图中E海峡的称号是海峡,是衔接洋与洋之间的海上通道.此区域方位特征为A.“五海三地之地”B.“十字路口”的方位C.衔接东西方的铁路纽带D.无法说清楚.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鄱阳二中七年级(下)期中地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上面积最大的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美洲D.非洲【考点】33:七大洲的地舆散布和概略.【剖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邻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摆放别离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答复】解:七大洲中,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国际第一大洲.从半球方位来看,亚洲首要坐落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方位来看,亚洲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方位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别离接近和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根据题意.故选:A.2.从地点的半球看,亚洲首要坐落()A.东半球南半球B.东半球北半球C.西半球南半球D.西半球北半球【考点】81:亚洲的地舆方位.【剖析】亚洲首要坐落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方位来看,亚洲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方位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别离接近和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国际第一大洲.【答复】解:亚洲首要坐落东半球和北半球.故选:B.3.国际上华人、华裔散布最会集的区域在()A.美国B.澳大利亚C.东南亚D.南亚【考点】9D:东南亚华裔和华人在当地的严重影响.【剖析】东南亚是国际上人口稠密的区域之一.人口会集散布在大河两岸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滨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区域则人口稀疏.【答复】解:东南亚是国际上海外华人散布最会集的区域,总人数在2 000万以上.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我国东南滨海一带,特别是广东、福建两省,有很多人口“下南洋”营生.他们中大部分人取得了地点国国籍,被称为华人.还有少量人保留了我国国籍,归于华裔.华人和华裔在东南亚各国人口中占较大比重.故选:C.4.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A.多盆地地形B.海拔较高,以高原为主C.地形平整,崎岖不大D.山河相间,纵列散布【考点】99:东南亚的自然地舆特征.【剖析】东南亚由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组成.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散布.【答复】解:中南半岛上的许多河流自北向南注入南部的海洋,构成了山河相间,纵列散布的地形特征.故D契合题意.故选:D.5.国际最大的国家是()A.加拿大B.俄罗斯C.美国D.我国【考点】71:国际上的国家和区域概略.【剖析】国际上有190多个国家,不同国家的面积巨细不同.【答复】解:俄罗斯疆域1707万平方千米,是国际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其工业和城市首要散布在欧洲部分.故选:B.6.现在,国际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B.印度C.我国D.美国【考点】71:国际上的国家和区域概略.【剖析】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国家和区域.现在,国际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区域,散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上.从人口来看,国际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国,有13亿多;印度人口10亿多,位居国际第二位;国际人口超越一亿的国家,从多到少依次为:我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ri本和墨西哥共有11个.【答复】解:国际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我国,有13亿多;印度人口10亿多,位居国际第二位.故选:B.7.我国登山队员通过困难行进,于1975年登上了宏伟的国际第一顶峰,并测得它的海拔高度为8848.13米(已扣除覆雪深度),你知道这座山的姓名吗()A.文森峰B.勃朗峰C.珠穆朗玛峰D.查亚峰【考点】K2:我国首要山脉的走向和散布.【剖析】国际上最宏伟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是国际最顶峰,海拔8844.43米.【答复】解: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穆朗玛峰是国际最顶峰,其海拔8844.43米(已扣除覆雪深度).故选项C契合题意.故选:C.读“沿60°N纬线俄罗斯地形剖面图”,完结8~10题8.图中②代表的地形区称号是()A.西西伯利亚平原B.西欧平原C.中西伯利亚高原D.东西伯利亚山地【考点】DF: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差异.【剖析】俄罗斯的四大地形区自西向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乌拉尔山是东欧平原和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分界线,叶尼塞河是西西伯利亚平原和东欧平原的分界线,勒拿河是中西伯利亚高原与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答复】解:读图可得,①是东欧平原,②是西西伯利亚平原,③是中西伯利亚高原,④是东西伯利亚山地.故选:A.9.一位俄罗斯商人带着粗笨的货品从①区域的莫斯科去④区域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既经济又快捷的交通方法为()A.铁路B.公路C.海运D.航空【考点】DV:俄罗斯的交通运送业.【剖析】俄罗斯幅员广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国际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仅有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答复】解: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送都很兴旺.货品运送以铁路和管道为主.西伯利亚大铁路自莫斯科区域通往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横贯亚欧大陆,被称为亚欧大陆桥.所以一位俄罗斯商人带着粗笨的货品从①区域的莫斯科去④区域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港,既经济又快捷的交通方法为铁路运送.故选:A.10.俄罗斯的气候特征是()A.冬天短而冰冷,夏日长而温文B.四季清楚C.冬天长冰冷D.常年酷寒【考点】DG:俄罗斯温带大陆性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的特征.【剖析】俄罗斯幅员广阔,疆域1708万平方千米,是国际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专一地跨两个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答复】解:俄罗斯大部分区域归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天绵长而酷寒,夏日短暂而凉快.但由于俄罗斯疆域广阔,各区域气候有很大的差异.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文,人口和城市首要会集在这里.西伯利亚区域冬天十分冰冷.北冰洋沿岸是终年酷寒的极地气候.和平洋沿岸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C.11.一位老大爷的孙子在日本学习.一天,老大爷在同王林闲谈时问他:“我孙子说他在日本最大的一个岛上,这个岛叫什么姓名?”王林正确的答复应该是()A.本州岛B.四国岛C.北海道岛D.神州岛【考点】A1:日本的首要岛屿、地震带、火山和城市.【剖析】日本是和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神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邻近的海域组成.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较小;岛国资源贫乏,商场狭小,岛国多优秀海港.日本群岛坐落环和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频.【答复】解:日本是和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神州4个大岛屿及周围的许多小岛屿组成,其间本州岛是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日本坐落亚欧板块和和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泼,多火山地震.故选项A契合题意.故选:A.12.日本占绝对优势的民族是()A.蒙古族B.朝鲜族C.高山族D.大和族【考点】A5:日本东西交融的文明.【剖析】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其传统服饰是和服.【答复】解:日本的民族构成单一,大和民族占绝对优势,其传统服饰是和服,日本文明具有稠密的大和民族的传统颜色,古代受我国文明的影响,东方传统文明特征浓郁;近现代,又遭到欧美科技和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广泛影响,是东西方文明兼容的典型.故选:D.13.日本开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A.坐落两大板块之间,多火山、地震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日本人人种优秀,智商高D.岛国海岸线弯曲,多优秀港湾,便于运送【考点】A3:日本的资源和经济.【剖析】日本开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人力资源丰厚,科技力量雄厚,海上运送便当;不利条件是矿藏资源贫乏和国内商场狭小.【答复】解:日本开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人力资源丰厚,科技力量雄厚,岛国海岸线弯曲,多优秀港湾,海上运送便当.故选项D契合题意.故选:D.14.小枫去印度旅行回来,在同学面前大谈他的印度见识,下列叙说过错的是()A.印度经济很兴旺,城市环境像西欧国家相同好B.印度舞很有特征,跳得很美观C.泰姬陵是印度闻名的修建D.印度人很敬重牛【考点】85:亚洲的人口与国家.【剖析】南亚都是开展我国家.第二次国际大战后,工业开展较快,大多以纺织、食物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开展最快的一个国家.印度独立后,在本来利用煤、铁资源开展重工业的基础上,电子、轿车制作、原子能、航空航天等新式工业逐步兴起.近年来,印度的电脑软件产业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方位.【答复】解:A、南亚是开展我国家.第二次国际大战后,工业开展较快,大多以纺织、食物等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印度是南亚经济开展最快的一个国家.故A契合题意;B、印度舞历史悠久,对印度人来说,舞蹈不仅是艺术,更有宗教的含义.故B不契合题意;C、国际古代七大修建奇观之一的泰姬陵,坐落印度北方邦西南部阿格拉郊区,是莫卧儿王朝第5代皇帝沙贾汗为其爱妃制作的坟墓.故C不契合题意;D、在印度,牛遭到敬重.印度教将牛视为圣物,不得加以损伤.故D不契合题意.故选:A.15.印度农业生产面对的最首要自然灾祸是()A.飓风B.寒流C.干旱和洪涝D.泥石流【考点】9L: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剖析】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最明显的特征是一年可分为三季.3至5月的热季,西南季风没有降临,高温少雨;6至10月的旱季,西南季风带来很多雨水,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0%~90%,湿热多雨;从11月到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枯燥的东北季风,气候凉快迷人.【答复】解:印度农业面对最首要自然灾祸是干旱和洪涝,印度旱涝灾祸频频产生的首要原因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强弱引起的.有些年份,西南季风过强,来得早去得晚,西南季风停留时间过长,旱季过长,降水过多,然后构成洪涝灾祸;有些年份,西南季风过弱,来得晚去得早,西南季风停留时间过短,旱季过短,降水过少,然后构成旱灾.故选:C.二、读图题16.读“亚洲区域图”,完结下列各题:(1)亚洲气候具有杂乱多样、季风气候明显和大陆性气候散布广的特征.(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舆事物称号:国际最高高原H青藏高原国际最大半岛①阿拉伯半岛(3)亚洲地形特征中部高、四周低,河流散布特征是呈辐射状,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A是乌拉尔山山脉、乌拉尔河等.【考点】83:亚洲的气候;82:亚洲的地形、地形及其影响.【剖析】亚洲首要坐落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方位来看,北部深化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坐落北温带.从海陆方位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别离接近和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连,西南以苏伊士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答复】解:(1)洲的气候特征:一、亚洲面积广阔,地跨寒、温、热三带,气候杂乱多样.二、亚洲各地距海远近不同,加上气流和地形等要素的影响,干湿差异悬殊.总体上看,亚洲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三、在国际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规模也最广.(2)国际最高的高原是H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国际屋脊.国际最大半岛是①阿拉伯半岛,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3)亚洲地形中部高,四周低.“国际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很多巨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所以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形呈辐射状向四周奔腾入海.亚洲西以A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与欧洲相连.故答案为:(1)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2)青藏高原;阿拉伯半岛;(3)中部高、四周低;呈辐射状;乌拉尔山.17.读图,答复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舆事物的称号:A为亚洲,B为大洋洲,C为和平洋,D为印度洋.(2)图中E海峡的称号是马六甲海峡,是衔接和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通道.此区域方位特征为B A.“五海三地之地”B.“十字路口”的方位C.衔接东西方的铁路纽带D.无法说清楚.【考点】96:东南亚的地舆方位和规模;9H: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舆含义.【剖析】东南亚坐落亚洲的东南部,包含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和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坐落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交流和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也是衔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和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答复】解:读图剖析可知:(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舆事物的称号:A为亚洲,B为大洋洲,C为和平洋,D为印度洋.(2)图中E海峡的称号是马六甲海峡,是衔接和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通道,也是衔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和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和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故答案为:(1)亚;大洋;和平;印度;(2)马六甲;和平;印度;B.。

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天津市红桥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回答1﹣2题1.以下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欧洲的东方 B.面积世界第三大洲C.跨经度最多的大洲D.四面分别与四大洋直接相邻2.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东半球C.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分D.各大洲仅与南极洲相距遥远读如图亚洲河流流向图,回答3﹣4题3.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A.从四周向中部流 B.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向东流4.亚洲河流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A.四周高,中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高东低5.读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A处为()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6﹣8题6.图中丁河主要流经的气候区是()A.热带雨林气候区 B.热带草原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7.据图可知,关于该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C.以丙河为中心,呈东西对称分布D.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8.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地“雪峰”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9.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投资已达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到钢铁、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对日本采取这种发展方式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国内资源贫乏B.日本土地供应紧张,国内需求减少C.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D.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紧张,阅读如图两幅图,提取相关信息回答10﹣13题10.关于朝鲜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西部B.朝鲜半岛南部C.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D.北部只与中国接壤11.关于朝鲜半岛海岸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海岸比较平直 B.北海岸比较平直C.西海岸比较平直 D.东海岸比较平直12.朝鲜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影响朝鲜河流自然流向的首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人口D.农业13.往来于天津和朝鲜的商船,穿越的海洋是()A.南海、东海B.黄海、渤海C.东海、黄海D.渤海、南海读“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七月盛行风向图”,回答14﹣16题14.孟买气候的特点是()A.全年炎热,分雨旱两季B.全年炎热干燥C.全年温暖潮湿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15.印度大部分地区与孟买气候相似()A.7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少B.7月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少C.7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D.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多16.影响印度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滑坡B.霜冻C.水旱灾害D.地震如图为印度略图,读图完成17﹣19题17.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落基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长山山脉18.不能从此图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印度三面环海B.印度纬度较低C.印度煤、铁、锰资源丰富D.印度人口众多19.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D.世界第一人口大国20.关于中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跨三大洲B.耶路撒冷为三教圣城C.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D.气候宜人,降水丰富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图描述南美洲位置(1)半球位置:南美洲全部位于(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南美洲大部分地处带,小部分地处带.(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临洋,西临洋.(方位)与洲相连;(方位)隔海峡与洲相望.22.读日本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1上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沿岸和沿岸.(2)日本国土南北,海岸线,多优良港湾.(3)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2中,综合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A、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B、工业经济效益高C、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D、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23.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问题(1)读俄罗斯地形图,在如表中按正确的位置关系填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名称(2)读图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3)归纳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西部以为主,东部多、.(4)根据以上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推断俄罗斯人口集中在部的洲部分.24.读中南半岛图(图1),完成相应问题(1)观察如图国家、首都、河流对应关系,完成如表.(2)读图2,回答问题,分析中南半岛河流沿岸平原人口稠密原因.①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位于至之间,属于带.②该区域具有热量、雨热同期的气候,河流沿岸平原、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该作物单产高,养育了稠密的人口.(3)河流除对沿岸地区农业有积极影响,向城市提供人口及产物,河流对城市形成还提供农业以外的条件.①沿岸平原地形平坦,便于为城市提供.②河流水量丰富,为居民生活和生产提供.③其他有利条件.(4)河流给城市带来的弊端.(5)该区域的高山走向均为方向延伸,大河流向为流动,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格局.25.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2011年3月爆发冲突以来,叙利亚(图中阴影部分)局势持续紧张,至今已六年过去了,战事仍未完全结束.材料二:世界部分区域图(1)叙利亚位于地区,海东岸.(2)叙利亚及其东、南两面邻国居民多是阿拉伯人.其北部邻国不是阿拉伯国家,但居民也信仰教,叙利亚西面的塞浦路斯、黎巴嫩居民多信仰基督教,叙利亚西南的以色列居民多信仰教.(3)据图分析,叙利亚所在的中东地区资源丰富,该资源集中分布在沿岸地区.2016-2017学年天津市红桥区七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亚洲在世界的位置图,回答1﹣2题【分析】1.以下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A.位于欧洲的东方 B.面积世界第三大洲C.跨经度最多的大洲D.四面分别与四大洋直接相邻【考点】81: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亚洲位于欧洲的东方,故A正确.亚洲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故B错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故C错误.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故D错误.故选:A.2.关于亚洲地理位置的叙述,符合事实的是()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全部位于东半球C.占据亚欧大陆的大部分D.各大洲仅与南极洲相距遥远【考点】81:亚洲的地理位置.【分析】亚洲面积约4400万千米2,是世界第一大洲.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从纬度位置来看,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从半球位置来看,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占据了亚欧大陆的大部分.亚洲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与南美洲、南极洲相距遥远.故选:C.读如图亚洲河流流向图,回答3﹣4题【分析】3.亚洲河流的流向大多()A.从四周向中部流 B.从中部呈放射状向四周流C.自东北向西南流 D.自西向东流【考点】84:亚洲的河湖.【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解答】解: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故选:B.4.亚洲河流流向和分布的特点,说明亚洲地势的基本特征是()A.四周高,中部低 B.中部高,四周低C.东北高西南低D.西高东低【考点】82: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辐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解答】解: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故选:B.5.读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A处为()A.北冰洋B.太平洋C.大西洋D.印度洋【考点】34: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是世界上除南极洲外平均海拔高度最高的大洲.【解答】解:读亚洲大陆沿80°E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A处位于亚洲南部,为印度洋.故选:D.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6﹣8题【分析】6.图中丁河主要流经的气候区是()A.热带雨林气候区 B.热带草原气候区C.热带沙漠气候区 D.地中海气候区【考点】BE: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非洲气候类型呈带状分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大致对称.从赤道往南、北两侧,依次出现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其中,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区从北、东、南三面围着热带雨林气候区,在各大洲同类气候区中,其分布面积最广.【解答】解:图中丁河是赞比西河,是流贯非洲中南部及东南部的河流,源出中非高原,往东注入印度洋,由于大部分流经热带草原气候区,水位季节变化大.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7.据图可知,关于该大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A.以北回归线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C.以丙河为中心,呈东西对称分布D.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考点】BE: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的特征.【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该洲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解答】解:赤道穿过非洲的中南部,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是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从赤道向南北两侧依次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根据题意.故选:D.8.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被誉为“赤道雪峰”.形成该地“雪峰”独特自然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为因素【考点】4U: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和人类活动等.【解答】解: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脚下终年高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海拔5895米)冰峰峭立,白雪皑皑,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故选:C.9.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在美国投资已达1万亿美元,雇佣了近7万美国人,涉及到钢铁、汽车、电力及电子等工业部门.对日本采取这种发展方式原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日本国内资源贫乏B.日本土地供应紧张,国内需求减少C.日本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D.美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考点】71: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分析】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门化,机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美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解答】解:日本的工业多面向国际市场,很多工业分布在美国等国家,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内资源缺乏、土地面积狭小,国内市场小,且日本的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缺乏,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但价格比较高.故选:D.近年来朝鲜半岛局势不断紧张,阅读如图两幅图,提取相关信息回答10﹣13题【分析】10.关于朝鲜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西部B.朝鲜半岛南部C.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D.北部只与中国接壤【考点】92:东亚主要的半岛、岛屿、国家和首都.【分析】东亚国家有中国、日本、蒙古、朝鲜和韩国五个国家.【解答】解:朝鲜位于亚洲东部,朝鲜半岛的北部,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北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故C正确.故选:C.11.关于朝鲜半岛海岸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南海岸比较平直 B.北海岸比较平直C.西海岸比较平直 D.东海岸比较平直【考点】92:东亚主要的半岛、岛屿、国家和首都.【分析】朝鲜半岛位于中国的东部,主要的国家有朝鲜和韩国.【解答】解:读图可得,朝鲜半岛的海岸线特点是东部平直,南部和西部比较曲折.故选:D.12.朝鲜山地约占国土面积80%,影响朝鲜河流自然流向的首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人口D.农业【考点】92:东亚主要的半岛、岛屿、国家和首都.【分析】河流的流向深受地形地势的影响,水顺应地势自高处向低处流.【解答】解:水顺应地势自高处向低处流,因此影响朝鲜河流自然流向的首要因素是地形.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3.往来于天津和朝鲜的商船,穿越的海洋是()A.南海、东海B.黄海、渤海C.东海、黄海D.渤海、南海【考点】I2: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分析】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到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它们都是太平洋的边缘部分,台湾岛东海岸直接面临太平洋,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解答】解: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从图中可以看出,往来于天津和朝鲜的商船,穿越的海洋是渤海、黄海.故选:B.读“孟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以及“南亚七月盛行风向图”,回答14﹣16题【分析】14.孟买气候的特点是()A.全年炎热,分雨旱两季B.全年炎热干燥C.全年温暖潮湿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考点】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读图可知,孟买的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一年分旱雨两季,全年降水量较大,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15.印度大部分地区与孟买气候相似()A.7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少B.7月吹东南季风,降水较少C.7月吹东北季风,降水较多D.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较多【考点】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48: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9L: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分析】南亚地区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6﹣10月,盛行从印度洋吹来的西南季风,降水丰富,为南亚的雨季;西南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水旱灾害.【解答】解:印度7月吹西南季风,降水多,属于雨季,故D正确.故选:D.16.影响印度粮食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A.滑坡B.霜冻C.水旱灾害D.地震【考点】4O: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9L: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分析】印度大部分处于北纬10°~30°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北有高山阻挡亚洲中部的冷空气侵入,南有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解答】解:印度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到来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旱涝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故选:C.如图为印度略图,读图完成17﹣19题【分析】17.印度北部的高大山脉是()A.喜马拉雅山脉B.落基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D.长山山脉【考点】9J:南亚的半岛、地形区、河流、国家和首都.【分析】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与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它东濒孟加拉湾,西滨阿拉伯海,总面积约430万平方千米.南亚地形可以分为三部分:北部是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中部平原区是由印度河、恒河冲积而成的平原,是世界著名大平原之一,构造上属新褶皱山地的前渊地带.南部德干高原区略成三角形的德干高原,是一个久经侵蚀的古老地块.【解答】解:读图可知,印度半岛北部的高大山脉是喜马拉雅山脉.根据题意.故选:A.18.不能从此图中直接得到的信息是()A.印度三面环海B.印度纬度较低C.印度煤、铁、锰资源丰富D.印度人口众多【考点】AG:印度的居民和城市.【分析】印度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这里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等;恒河三角洲地区盛产黄麻,在此基础上发展了麻纺织工业,其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孟买,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生产计算机软件而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提供的信息有印度三面临海;大部分位于30°N以南,纬度较低;煤、铁锰资源丰富;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19.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B.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C.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D.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考点】AF:印度的工业及分布.【分析】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工业门类齐全.近20多年来,印度的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以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解答】解:面积最大的亚洲国家是中国,A错误;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B错误;印度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C正确;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是中国,印度人口居世界第二位,D错误.故选:C.20.关于中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跨三大洲B.耶路撒冷为三教圣城C.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D.气候宜人,降水丰富【考点】9T: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分析】中东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古代著名的陆上贸易通道“丝绸之路”,就是由我国西安沿河西走廊出新疆,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欧洲.现在,中东除有铁路、公路以及国际航空线连接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非洲之外,还控制着海上交通要冲.【解答】解:中东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联系亚洲、欧洲和非洲,所以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该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耶路撒冷为三教圣城;而中东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故选:D.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图描述南美洲位置(1)半球位置:南美洲全部位于西(东、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南、北)半球.(2)纬度位置: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南美洲大部分地处热带,小部分地处南温带.(3)海陆位置: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方位)与北美洲相连;南面(方位)隔海峡与南极洲相望.【考点】E9:拉丁美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34: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分析】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面是大西洋,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邻,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南美洲西部分布着年轻高大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以东,地域广阔,平原与高原相间分布.【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左图为西半球,右图为东半球;南美洲全部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半球.(2)赤道穿过南美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南美洲的南部,从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看,南美洲大部分地处热带,小部分地处南温带.(3)南美洲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面与北美洲相连,南美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南美洲南面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故答案为:(1)西;南;(2)热;南温;(3)大西;太平;北面;北美;南面;南极.22.读日本示意图,回答问题(1)从图1上看,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2)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3)将下列内容的序号填入图2中,综合分析日本工业分布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A、工厂靠近码头,陆地交通便利B、工业经济效益高C、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D、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考点】A6: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分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附近的海域组成.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解答】解:(1)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地带;(2)从图中看出,日本国土南北狭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便利;(3)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经济发达,是世界上的强国,但是由于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原料、燃料主要依靠进口,对外依赖性较强.所以工业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太平洋沿岸,便于原料的进口和产品的出口,再说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陆价格低.故答案为:(1)太平洋;濑户内海;(2)狭长;曲折;(3)23.读俄罗斯地形图,回答问题(1)读俄罗斯地形图,在如表中按正确的位置关系填出俄罗斯主要地形区及河流名称(2)读图归纳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3)归纳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4)根据以上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推断俄罗斯人口集中在西部的欧洲部分.【考点】DF: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差异;DM:俄罗斯的民族、人口及其分布.【分析】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其中平原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0%.主要山脉有乌拉尔山、大高加索山等,西伯利亚东部和南部多山地.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等;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线是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的分界线是勒拿河.(2)根据海拔高度和地形区的分布可归纳出,俄罗斯的地势特征为东高西低.(3)俄罗斯地形分布特点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4)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但由于俄罗斯领土辽阔,各地区气候有很大的差异.西部东欧平原气候比较温和,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这里.故答案为:(1)(2)东高西低;(3)平原;高原;山地;(4)西;欧.24.读中南半岛图(图1),完成相应问题。

上海市嘉定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嘉定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6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全闭卷总分100分时间60分钟)考生注意:答案必须全部填写在答题纸上一、选择题(共8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右图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A、① B 、② C、③ D 、④2、图中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最可能是()A.中国B.日本C.印度D.泰国3、右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4、“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期影响可能是()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0—14岁020406080100%%5、该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 最严重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6、下表数据显示,2000 年至 2010 年间上海市人口发展的突出现象是( )A .人口呈负增长B .人口死亡率降低C .劳动力日益紧缺D .人口严重老龄化7、从世界人口发展模式(如右图)看, 丙阶段人口发展的特征是( )A .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B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均下降8、亚马孙河流域是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地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复杂 B.气候湿热 C .资源匮乏 D .地处内陆 9、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容量明显小于东部地区,其首要原因是( )A.开放程度低B.水资源匮乏C.人均消费水平低D.科技水平低 10、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影响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④距市中心的距离A .吉林B .辽宁C .山西D .陕西 11、关于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城市的空间结构大体相同B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风景区等功能区C 、城市空间结构是指各城市之间形成的空间特征D 、城市的空间结构主要包括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功能区两个方面 12、形成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A 、城市科技水平B 、土地价格C 、人口密度D 、城市历史 13、据图判断,在AB 段适宜布局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商业用地 B 、居住用地 C 、工业用地 D 、农业用地14、右图中能够正确反映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 曲线 B.b 曲线 C.c 曲线 D.d 曲线15、从城市功能分区看,位于城市及各个区域的中心,交通便捷,人流量大的地区适宜发展为( )A .商业区B .居住区C .工业区D .风景区 16、重庆是我国著名的山城,整个城市位于山坡上,高低起伏,错落有致。

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地理试卷一、选择题﹙50%)1.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亚洲是世界面积最大的洲B. 亚洲大部分位于热带和南温带C. 亚洲是世界人口最多的洲D.亚洲南北所跨纬度最大2.与亚洲相比,欧洲气候的显著特征是()A.季风气候显著B.海洋性特征显著C.地中海气候显著D.大陆性特征显著3.下列大洲轮廓图中,表示亚洲的是()读图“亚洲沿30°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4-7题。

4.该图反映亚洲地势东西方向变化的特点是()A. 西部高,东部低 B.中部高,东西两侧低C.东西低,南北高 D.四周高,中部低5.图中A处为()是世界最高峰。

A.珠穆朗玛峰B.勃朗峰C.乞力马扎罗山D.麦金利峰6.受地势影响,亚洲河流( )A. 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B. 呈环状围绕着青藏高原C. 呈放射状从四周流向中心D. 由东向西流7.亚洲的地形以()为主.A.高原B.山地C.平原、山地D.高原、山地读图“亚洲某岛国气候资料”,完成下列问题8、9题。

8.在户外,当地人们平时常穿()A.毛衣B.棉袄C.夹克衫D.短袖衫9.该国淡水资源短缺,下列解决措施可行的是()①从邻国进口淡水②实施海水淡化③废水回收利用④过度开采地下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在世界各大洲中,季风最强盛、最典型的是()A.亚洲B.北美洲C.欧洲D.非洲11.亚洲和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分别是()A.长江、多瑙河B.湄公河、伏尔加河C.湄公河、多瑙河D.湄公河、莱茵河12.欧洲河网分布的特点是()A.河网稠密、水流平稳B.顺地势呈放射状分布C.内流区面积广大D.水流湍急、多峡谷贝贝打算暑假去中南半岛各国旅行,读下图回答13~17题.13.曼谷气候类型的特点是()A.终年高温多雨B.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C. 终年炎热干燥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14.中南半岛属于亚洲哪个地区()A.南亚B.西亚C.东亚D.东南亚15.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是()A.南高北低,以平原为主B.地形崎岖,火山众多C.山河相间,纵列分布D.西高东低,以高原为主16.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山区地区B.河流沿岸与河口三角洲C.沿海地区D.河流上游地区17.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A. 水源充足B.地势较高C. 水能丰富D.交通不便18.拉丁美洲居民主要通行的语言是:()A.汉语B.英语C.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D俄语19.目前我国统一采用的“北京时间”是哪个时区的时间()A.东八区B.西五区C.西八区D.零时区20.下列有关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高原为主B.多瑙河是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C.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曲折D.位于北半球,西半球21.右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B.丙地终年盛行东南风C.甲、乙两地终年炎热干燥D.丁地夏季盛行西南风22.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是()A.大洋洲B.欧洲C.南美洲D.北美洲23.被称为“世界人种大熔炉”的是()A.亚洲B.欧洲C.北美洲D.南美洲24.下列四个图能正确反映北美洲地形分布特点的是()25.有关西亚社会情况的介绍,正确的是()A.西亚是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的发源地B.西亚的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共奉为圣城C.西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之一D.西亚多为阿拉伯人,人种为黄色人种二、综合题﹙50%﹚26.读“亚洲的范围图”,回答(12%):(1)从经纬度位置来看,A亚洲主要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

2016—2017学年下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附答案)D八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第 2 页八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第 3 页八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 第 4 页A.坚硬的岩石造成成土过程缓慢B.土层贫瘠,植被根系浅,易遭水流冲蚀C.山高坡陡,且降水集中D.人口增长,耕地不足,毁林开荒5、图示区域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下列四个景点位于图中甲省的是( )分析图2中甲、乙、丙、丁四条路线所经过的地区,回答6-9题。

6、能明显经过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路线是( )A.甲B. 乙C. 丙D. 丁 7、能到达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A.甲B. 乙C. 丙D.丁 8、能到达我国最大天然林区的路线是( )A.甲B. 乙C. 丙D. 丁 9、能到达有着“天涯海角”之称的省区的是( )A.甲B.乙C.丙D.丁D AB C 图八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第 5 页读图3,完成10-12题。

10、长江、黄河的分水岭是( )A.太行山B.秦岭C.巫山D.南岭11、长江干流自上游向下游流经的大地形区的排列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青藏高原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12、长江、黄河的共同点是( )A.源头都在西藏的青藏高原上B.都注入东海C.都自西向东流经三级阶梯D.都流经藏、川读图4,回答13-17题。

13、关于台湾岛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东临台湾海峡,西临太平洋B.位于中低度地区C.地跨南北半球D.地跨亚热带与热带 A BC 图等温图八年级期中地理试题(共6页) 第 6 页14、台湾岛总体的地势特征是( )A.东高西低B.中部高四周低C.西高东低D.中部低四周低15、台湾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布中( )A.东部B.西部C.中部D.北部16、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美誉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温暖湿润,多山地B.河流多,水量大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D.农业技术水平高17、据图分析,影响台湾岛气温递变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洋流因素18、我国实行“二胎”政策,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人口的( )问题。

地理-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山东省锦泽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深泉高级技工学校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二地理试题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共52分,每题1分)1.以下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是()A.森林面积减少B.湖泊面积缩小C.臭氧层空洞D.水土流失加剧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

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

完成2~3题。

1—耕地2—居民地3—湖泊2.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A.草原退化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增加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3.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读“我国36°N附近某地195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4~6题。

4.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5.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大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②③6.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A.停止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建住宅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上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它位于拉萨市的西北角,总面积6.2平方千米,为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

该湿地的主要植被是沼泽草甸,覆盖率达95%以上。

据此回答7~8题。

7.拉鲁湿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是拉萨市氧气的主要补给源②增加拉萨市区的空气湿度和温度③吸附空气中的尘埃,吸收有毒气体,是拉萨市的空气净化器④有非常大的蓄洪能力,可有效地消除拉萨市区北部山洪的威胁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8.下面关于拉鲁湿地的发展方向,不可取的是()A.通过湿地建设和草种改良,合理发展畜牧业B.利用湿地的大面积水域发展水产业C.利用其独特的高原天然湿地风貌和动植物种类,发展旅游业D.利用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拉萨市的广阔市场,建立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期中试卷(有答案)

苏教版2016-2017学年七年级第二学期地理期中试卷(有答案)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初一年地理试题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参考学校: 翔安一中 柑岭中学 五显中学 翔安实验 诗坂中学 凤南中学 莲河中学等学校第Ⅰ卷 单项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某岛屿河流分布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地的经纬度为( )A .8°N ,80°EB .8°N ,80°WC .8°S ,80°ED .8°S ,80°W 2.该岛屿的地势特征是( )A .东高西低B .四周高,中部低C .西高东低D .中部高,四周低读图2,完成3~5题。

3..亚洲大部分位于( )A .东半球、北半球B .西半球、北半球C .东半球、南半球D .西半球、南半球 4.亚洲地跨( )A .热带、南温带、南寒带B .热带、北温带、北寒带C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D 热带、北温带、南寒带5. A 地终年高温多雨,B 地气候终年严寒,A 、B 两地气候差异主要是受影响的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分布 C .纬度位置 D .人类活动图2图3示意北美洲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读图完成6~8题。

6.甲岛是世界第一大岛,它是( ) A .马达加斯加岛 B .大不列颠岛 C .冰岛 D .格陵兰岛 7.图中等温线凸向大致是( )①向北凸 ②向南凸 ③向高纬凸 ④向低纬凸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③④ 8.与乙地相比,丙地1月平均气温特点及主要原因 是( )A .高 湖水影响B .高 纬度较低C .低 海拔更高D .低 纬度更高读图4“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9~13题。

9.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主要原因是( ) A .非洲地势较高,造成气温较高 B .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C .非洲岛屿较少,影响气温分布 D .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洋气流难于到达10.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沙漠气候C .热带草原气候D .地中海气候11.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 .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 .从大陆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C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D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12.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2016-2017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县 市 学 校班 级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地理(问卷)(考试范围:中国地理 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说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与我国南方地区相比,造成北方灰霾天气更严重的人为原因有( ) ①机动车数量大②高能耗工业比重大③冬季燃煤取暖④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2.与上海相比,每年12月22日曾母暗沙(4°N )地区( ) A .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 .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C .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D .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小3.我国西南地区最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 .泥石流B .土地荒漠化C .次生盐渍化D .沙尘暴4.下列措施中,属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西部大开发的是( ) ①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保护生态环境 ②利用新疆光热资源,种植长绒棉、瓜果等作物 ③退耕还牧,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 ④西藏地区太阳能丰富,大量种植长绒棉 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5.湟水谷地位于青海省东部地区,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基地,属河谷农业。

关于湟水谷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海拔较低,热量资源相对丰富 ②地形平坦,土层较深厚 ③降水较多,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水源④土壤较肥沃,农作物二年三熟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快速崛起,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

我国 自主品牌汽车开始走出国门,到巴西投资建厂,其主要原因是( )A .当地廉价的劳动力有利于利润最大化B .充分依靠当地的技术和廉价的海运C .当地市场对汽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D .当地有发展汽车工业必需的自然资源 7.我国不同补给类型的河流,其汛期出现的季节不同。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图,完成1﹣2题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此图所示日期前后,我们家乡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草原遥看近却无 B.清明时节雨纷纷C.蝉鸣林更幽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3.下面四幅经纬网图中,哪一个区域位于中国()A.B.C.D.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4.正在该区域野外考察的学生准备宿营,下列四地最适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B.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C.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6.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佛教创始于中国C.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英语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读印度图,完成7﹣8题7.图中ABCD四地中,以软件产业闻名的高科技工业中心城市是()A.A B.B C.C D.D8.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热丰富,水旱灾害少B.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C.德干高原北部盛产棉花和黄麻D.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读澳大利亚图,完成9﹣10题9.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10.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物种繁衍至今,其主要原因有()A.长期孤立于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B.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C.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D.自然条件复杂,动物进化快11.部分同学在中谈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说法正确的是()A.蒙古族端午节赛龙舟B.满族泼水节真热闹C.回族那达慕大会很壮观D.朝鲜族荡秋千、跳板甲乙丙丁是图中山脉﹣河流南北两侧的地区,读图,完成12﹣13题12.图中山脉与河流大致与我国的()一致.A.1月份0℃等温线B.7月份等降水量线C.干旱和湿润地区分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13.图中四地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甲地有雪山连绵的高原B.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下C.丙地较为干旱D.丁地是春小麦主要种植区读“黄河局部图”,完成14﹣15题14.图中区域突出的资源优势是()A.耕地资源B.森林资源C.矿产资源D.渔业资源15.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A.电力工业、钢铁工业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C.航天工业、森林工业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读济宁市图,完成16﹣20题16.京杭运河从西北向东南贯穿济宁全境,流经过的县市区数量是()A.4 B.5 C.6 D.717.某位导游在介绍济宁的景点,被称为的“大蒜之乡”县市区是()A.①B.②C.③D.④18.济宁市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武氏祠、曾子庙所在县级行政区是()A.曲阜B.嘉祥C.邹城D.汶上19.关于济宁市人口、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城是济宁人口最多的县市区B.任城、兖州等地人口稀疏C.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D.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20.济宁市的任城、兖州、邹城、曲阜四座城市相互毗邻,呈现“组群式”特征,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城是全市的政治、经济中心B.曲阜的旅游业地位突出C.兖州是鲁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D.济宁、邹城已经达到大城市的规模二、综合题21.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1)俄罗斯隔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望.俄美两国首都,既属于本国最大城市,又是交通中心的是.(2)近年来,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我国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罗斯,其原因是俄罗斯.(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因为.2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非洲气候的分布特点是.(2)有关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东半球,北临地中海B.横跨南北半球,东临印度洋C.东临大西洋、西临印度洋D.隔苏伊士运河与亚洲相望(3)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许多国家的经济特点是,导致这一经济特点的根本原因是.(4)为帮助本区的许多国家摆脱落后局面,促进其经济发展,合理化的建议有.23.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省级行政区域A的简称是,制约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及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是.(2)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和发展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去北京旅游,你最想游览的两处世界文化遗产:(3)北京市各市属行政事业单位将在2017年整体或部分迁入通州,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这些措施对北京积极影响有(答出一条即可)2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利用得天独厚的条件,大力发展经济,在“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香港的优势是.(2)关于香港、澳门的描述,正确的是()A.都濒临南海B.都与祖国内地始终保持着密切关系C.都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D.都是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3)为庆祝香港回归二十周年,济宁某一大型文化团体前往香港进行文艺展演,比较方便的铁路线是.(4)从地形与气候方面分析台湾岛河流的主要特征.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八年级(下)期中地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读图,完成1﹣2题【分析】1.图中所示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故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2.此图所示日期前后,我们家乡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草原遥看近却无 B.清明时节雨纷纷C.蝉鸣林更幽D.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考点】17: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分析】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为3月21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当太阳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为9月23日前后,此时全球昼夜平分.【解答】解:读图可知,图示显示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为北半球夏至日,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位于北半球的我们山东省滨州市此时为夏季(6、7、8为夏季),此时蝉鸣林更幽.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3.下面四幅经纬网图中,哪一个区域位于中国()A.B.C.D.【考点】1F:用经纬网确定方向和任意地点的位置.【分析】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解答】解: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观察经纬网图可知,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B位于西半球、南半球,C位于西半球、北半球,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依据题意.故选:A.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4﹣5题【分析】4.正在该区域野外考察的学生准备宿营,下列四地最适宜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④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且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最适宜宿营.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5.根据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B.①地和②地的相对高度为100米C.该区域地形类型为盆地D.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千米【考点】29: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出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理解记忆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指向标,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②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故A正确.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①地海拔高度为250米,②地海拔高度为30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250米=50米;故B正确.该区域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且海拔高于500米,为山地;故C错误.若②③两地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两地实际距离为3×100m=300m,即300米;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A.6.下列关于语言和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是汉语B.佛教创始于中国C.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英语D.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考点】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联合国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六种语言.汉语使用人数最多,英语使用最广泛.世界三大宗教是指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解答】解:A、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故本选项错误;B、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并由印度传入中国,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影响很大,故本选项错误;C、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故本选项错误;D、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读印度图,完成7﹣8题【分析】7.图中ABCD四地中,以软件产业闻名的高科技工业中心城市是()A.A B.B C.C D.D【考点】AF:印度的工业及分布.【分析】印度是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解答】解:印度是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2000年,软件产业总产值达到83亿美元,软件出口量仅次于美国,软件产业中心是C班加罗尔.故选:C.8.下列关于印度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热丰富,水旱灾害少B.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出口国C.德干高原北部盛产棉花和黄麻D.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考点】AE:印度的农业及分布.【分析】印度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其中水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部地区.【解答】解: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多旱涝灾害,故A错误;印度的粮食作物出口很少,故B错误;德干高原的东北部盛产黄麻,故C错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故D正确.故选:D.读澳大利亚图,完成9﹣10题【分析】9.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地势C.海陆因素D.人类活动【考点】G6: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解答】解:澳大利亚地形分为三大部分,西部是低矮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由于大分水岭为南北走向,来自太平洋的湿润空气仅能到达东部部沿海地区.所以图中①、②两种气候类型呈南北狭长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大分水岭)地形地势.故选:B.10.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物种繁衍至今,其主要原因有()A.长期孤立于海洋中,自然环境单一B.气候炎热干燥,河流稀少C.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D.自然条件复杂,动物进化快【考点】G7: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分析】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的动植物.大约在两亿年前,澳大利亚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于南半球的海洋上,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比较单一,动物的演化很缓慢,至今还保存着许多古老的物种.那里没有高级的野生哺乳动物,只有低级的有袋类动物,如腹部有口袋以保存幼兽的大袋鼠、吃桉树叶生活的小袋熊,以及卵生的哺乳动物鸭嘴兽等,都是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解答】解:澳大利亚长期独立存在于太平洋上,生存环境单一,生物进化缓慢,袋鼠、鸸鹋、鸭嘴兽、考拉等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古老生物,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故选:A.11.部分同学在中谈论我国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说法正确的是()A.蒙古族端午节赛龙舟B.满族泼水节真热闹C.回族那达慕大会很壮观D.朝鲜族荡秋千、跳板【考点】SG: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分析】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解答】解:端午节是汉族的节日,故A错误;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故B错误;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节日,故C错误;荡秋千和跳板运动是朝鲜族的运动项目,故D正确.故选:D.甲乙丙丁是图中山脉﹣河流南北两侧的地区,读图,完成12﹣13题【分析】12.图中山脉与河流大致与我国的()一致.A.1月份0℃等温线B.7月份等降水量线C.干旱和湿润地区分界线D.地势二、三级阶梯分界线【考点】R2: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解答】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故选:A.13.图中四地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甲地有雪山连绵的高原B.乙地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下C.丙地较为干旱D.丁地是春小麦主要种植区【考点】R2:秦岭与淮河的地理区域和地理界线.【分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耕地中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等.【解答】解:A、秦岭以北是甲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故A不符合题意;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乙地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多年平均降水量在800mm以下.故B符合题意;C、秦岭以南的丙地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故C不符合题意;D、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读“黄河局部图”,完成14﹣15题【分析】14.图中区域突出的资源优势是()A.耕地资源B.森林资源C.矿产资源D.渔业资源【考点】UE:内蒙古自治区.【分析】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鄂尔多斯盆地腹地,是沟通华北和西部地区的重要枢纽,包括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乌海市,锡林郭勒盟的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的集宁区、卓资县、凉城县、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阿拉善盟的阿拉善左旗;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的沙坡头区和中宁县;陕西省的榆林市.【解答】解:呼包银榆经济区地处我国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表层是色彩单调的黄色,地下色彩却是丰富的,分布着世界罕见的超型煤田,被誉为祖国的“乌金三角”,是21世纪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故选:C.15.依托丰富的资源,本区域的优势工业部门有()A.电力工业、钢铁工业B.棉纺织工业、电子工业C.航天工业、森林工业D.食品工业、玩具制造工业【考点】UE:内蒙古自治区.【分析】人们对内蒙古这样的描述:“东林西铁,南粮北牧,遍地矿藏.”【解答】解:读图可知,本区煤、铁等矿产资源丰富,故本区域可以发展的优势工业部门有电力工业、钢铁工业等重工业部门.故选:A.读济宁市图,完成16﹣20题【分析】16.京杭运河从西北向东南贯穿济宁全境,流经过的县市区数量是()A.4 B.5 C.6 D.7【考点】U4:山东省.【分析】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东邻临沂地区,西与菏泽接壤,南面是枣庄市和江苏省徐州市,北面与泰安市交界,西北角隔黄河与聊城市相望.【解答】解: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读图可得,该运河从西北向东南贯穿济宁全境,流经过的县市区数量是6个.故选:C.17.某位导游在介绍济宁的景点,被称为的“大蒜之乡”县市区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U4:山东省.【分析】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解答】解:被誉为“中国大蒜之乡”的是山东省金乡县.该县因交通区位优势、产业特色明显、居住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投资环境优越入选“共和国60年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县”.读图可得,④为金乡县.故选:D.18.济宁市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武氏祠、曾子庙所在县级行政区是()A.曲阜B.嘉祥C.邹城D.汶上【考点】U4:山东省.【分析】济宁,运河之都,孔孟之乡,礼仪之邦.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解答】解:嘉祥位于山东省西南部,东邻京杭大运河.因是麒麟发祥之地,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宗圣曾子故里,隶属“孔孟之乡“济宁市管辖.著名景点有曾子庙、青山寺、武氏祠、“四乡”文化等.故选:B.19.关于济宁市人口、民族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城是济宁人口最多的县市区B.任城、兖州等地人口稀疏C.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D.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考点】U4:山东省.【分析】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解答】解:济宁市人口800多万,人口密度约770人/平方千米,比山东人口密度大,属于人口稠密区.人口增长率0.52%,人口保持低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虽然不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全年净增人口仍然多达6万以上.人口分布不均衡,市中区、兖州市、邹城市三角地带人口稠密.各县区中人口最多的是邹城市.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最多.济宁市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特点.故选:C.20.济宁市的任城、兖州、邹城、曲阜四座城市相互毗邻,呈现“组群式”特征,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A.任城是全市的政治、经济中心B.曲阜的旅游业地位突出C.兖州是鲁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D.济宁、邹城已经达到大城市的规模【考点】U4:山东省.【分析】山东省简称“鲁”,又称“齐鲁”.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都位于现在的山东省境内.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解答】解:济宁市任城区是济宁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A正确.曲阜旅游业地位突出,该城市是孔子的故乡,故B正确.兖州交通便利,是鲁西南最大的交通枢纽,故C正确.济宁属于大城市,邹城属于中型城市,故D错误.故选:D.二、综合题21.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1)俄罗斯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望.俄美两国首都,既属于本国最大城市,又是交通中心的是莫斯科.(2)近年来,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我国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罗斯,其原因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生活日用品生产相对滞后.(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因为南部地区纬度低,气温较高,农作物分布、人口、城市等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考点】DI:俄罗斯的煤、铁、石油、森林资源;35:洲界线;DL:俄罗斯的经济重心分布.【分析】俄罗斯幅员辽阔,面积1709.8万千米2,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唯一地跨亚、欧两大洲和东、西两半球的国家.俄罗斯大部分位于中高纬度地区,纬度都在北纬40°以上,气候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其气候特点为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凉爽.【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俄罗斯隔白令海峡与美国阿拉斯加州相望.俄美两国首都,既属于本国最大城市,又是交通中心的是莫斯科.(2)近年来,中俄经济贸易发展迅速,从俄罗斯输入我国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我国也有大量生活日用品输往俄罗斯,其原因是:俄罗斯重工业发达,生活日用品生产相对滞后;而我国生活日用品丰富,且物美价廉.(3)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却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

江苏省阜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江苏省阜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江苏省阜宁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考试形式:闭卷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面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纸中的相应位置。

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将中国划分成下图所示的四块区域,并分别命名为“金色中国”、“银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

读图完成1—4题。

1.上述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最主要依据是A.经济B.人口C.气候D.河流2.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绿色中国”——草原广袤,牛羊成群B.“金色中国”——千里戈壁,黄沙漫漫C.“银色中国”——沃野千里,绿树成荫D.“黄色中国”——地势高耸,冰川广布3.“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的分界线A.与800毫米年降水量线基本吻合B.与一月10℃等温线基本吻合C.与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基本吻合D.与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基本吻合4.“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四大区域与其对应的民风民俗正确的一组是A.“绿色中国”—那达慕大会B.“黄色中国”—端午节赛龙舟C.“金色中国”—泼水节D.“银色中国”—迎宾客献哈达读“东北地区图”,完成5—8题。

5.图中甲、乙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A.大兴安岭、黑龙江B.小兴安岭、黑龙江C.长白山脉、鸭绿江D.大兴安岭、图们江6.东北三省气候寒冷,主要原因是①海陆位置②洋流③冬季风④纬度位置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7.关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作物一年两熟B.这里是“红土地”,土壤肥沃C.盛产水稻、油菜、棉花等D.机械化程度高、提供的商品粮多8.关于东北地区工业、交通的叙述,错误的是A .这里煤、铁、石油、森林资源丰富B .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C .是我国著名的轻工业基地D .是我国铁路网最稠密的地区之一9.下列不属于“黄土风情”的是A .窑洞B .白羊肚头巾C .石林D .信天游1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是A .冬季寒冷少雨B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C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 .乱砍滥伐,过度开垦和放牧11.南方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大,其主要原因是 A .气候寒冷,利于防寒保暖B .气候炎热,利于通风散热C .降水多,利于排水D .多暴雪天上海迪士尼乐园是中国内地首座迪士尼主题乐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新镇。

芜湖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卷

芜湖市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地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一.单项选择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每个小题2分,共50分。

)1.人们根据地理位置和________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 A .气温和降水 B .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C .山脉与河流 D .地形和气候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也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读中国四大地理分区图,完成第3、4题: 3.对图中我国四大区域特征的分析正确的是()。

A .A 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 B .B 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C .C 区地势平坦,牧业发达 D .D 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4.D 地区与其它A 、B 、C 三大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 主导因素是()。

A .热量条件 B .地形和地势 C .气温和降水 D .季风影响5.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特有的文化习俗是()。

A .京剧 B .越剧 C .黄梅戏 D .信天游 6.下列诗句描写的景象,最有可能出现在东北地区的是()。

A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A .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B .由东北向西南倾斜 C .由西南向东北倾斜 D .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8.我国两个特别行政区分布在()。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9.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旅游资源的是()。

A .杭州西湖 B .苏州园林古典建筑C .都江堰 D .明孝陵 10.关于东北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主要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适合大规模机械化耕作B .土壤肥沃,适宜农作物生长C .人口密度很大,本地粮食消费量大D .农业科技水平高2016~2017学年度 素质教育评估试卷第二学期期中11.我国农业分布的基本特点是()。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地理期中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选 出的答案填写在答题栏的相应题号处。

)读经纬网示意图(图1),完成1~2题。

1.关于ABCD 四地的地理坐标,叙述正确的是A. A 点位于0°,80°SB. B 点位于40°E,70°NC. C 点位于20°N,180°D. D 点位于160°E,20°S 2.关于ABCD 四地,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位于B 点的东北方向B. A 点所在的纬线圈最长C. C 点属于北温带,是南北半球分界线D. D 点位于西半球,属于热带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2),完成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B .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C .③处可能发育成河流D .④处为山谷,⑤处为鞍部,⑥处为陡崖 4.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为A. 山地B. 丘陵C. 平原D. 盆地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 (图3),回答5~6题。

图 1图 3图2N5.人们说地球是“水的行星”,运用图中数据可以算出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面积之比是A.39:61 B.19:81 C.29:71 D.35:656.下列关于大洲、大洋说法正确的是A.跨经度最广的大洋和大洲分别是太平洋、亚洲B.非洲与亚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亚洲、非洲与大洋洲三洲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北冰洋D.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读图4,完成7~8题。

7.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A.四地纬度相同,气候类型相同 B.甲地冬季温和多雨C.乙地终年炎热干燥 D.丙、丁两地夏季均盛行东南风8.有关甲、乙、丙、丁四地所在国家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所在国家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居民多信奉基督教C.丙地所在国家为发达国家 D.丁地的居民多使用英语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万名运动员为亿万观众奉献了最高水平的“视觉盛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径流量大,促进冰川移动 的更新 13.关于两海湾附近气候特点的说确的是
A.甲海域受暖流影响,乙海域受寒流影响 C.甲海湾附近风力弱,乙海湾风力强 降水多
D.促进该流域陆水
B.常年多雾是两海湾的共同特征 D.两海域都受西南风影响,
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 14-16 题。
纪念币调拨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l)描述甲河下游的水文特征。(6 分) (2)说出“竹节沟”的作用,并分析修建的原因。(8 分) (3)从外力作用角度,简述宝石富集于冲积层的过程。(6 分) (4)分析 K 市发展宝石贸易的优势区位。(6 分)
32. 阅读冰岛简图,完成下 列问题。(22 分)
A.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C.该洋流会使自南向北流的船只航速增加
D.在该洋流的影响下,沿岸地区形成了沙漠气候
B.水位季 D.结冰期:M 短于 N
日本鸟取沙丘能实现人们领略沙漠风情的愿望。鸟取沙丘东西长约 16 公里,南北宽约 2.4 公 里。鸟取沙丘降水较多,适合草木生长。当地政府为了保护该“沙漠”下了很大力气。据此完成 17-18 题。
A.东北信风
B.盛行西风
C.夏季风
18.当地政府“下了很大的气力”最有可能是指
A.植树种草
B.持续除草
C.修筑防狼堤
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回答 19~21 小题
D.冬季风 D.从外地运沙
19.甲地貌
A.受洪涝灾害多发影响,农业单产往往比较低
B.往往会阻塞河道,多在河流上游形成堰塞湖
C.排水不畅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多发生盐渍化
学号
姓名
密封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命题人:元英
审题人:建洪
(本试卷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两部分,共 150 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 90 分) 共 30 题,每小题 3 分,共 9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一、选择题
为 19.5℃,有时候高至 30-35℃,极端最高气温 38.4℃,年温差可达 l00℃,其年均降水量 239
毫米。雅库茨克南部 100 公里处勒拿河沿岸有一段长 40 公里的岩柱群,巨大的石灰岩石柱群高达
100-200 米,构成了勒拿河沿岸最壮观的自然景观。读“雅库
茨克岩柱群的位置示意图”及“勒拿河岩柱群景观图”。据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15.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A.其中的一支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B.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
C.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
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
16.有关洋流②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该洋流影响下,会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B.该洋流会使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故该洋流沿岸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8.故居“骑楼”式民居,反映市
A.昼夜温差较大
B.夏季高温多雨
C.照射充足
D.
台风、洪涝频发
29.在运输酸枣树种子的过程中沿途景观不可能出现的是
A.在出发地看到火山喷发
B.所乘帆船经历无风带,滞留不前
C.所经港口,我国外贸船只起航
D.沿洋流行驶,在菲律宾东侧顺风顺水
30.根据各地预约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对各区域的纪念币进行调拔,如下表所示。影响各区域分配
B.促进了高低纬热
.
.
C.集水区淹没围广,需要移民数量多 D.泥沙含量大,库区易产生淤积
马绍尔群岛是在古老玄武岩基岩上形成的珊瑚礁,以环礁居多,科学家研究发现位于图中 M
处的诺克斯环礁 1905 年突然消失,百年后开始“复活”,新的小岛在废墟中重生。据此回答 22~24
题。
17.导致鸟取沙丘形成的主要动力因素可能是
页脚
22.马朱罗环礁的岩石类型是
A.喷出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侵入岩
23.诺克斯环礁消失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台风
B.海平面上升
C.海水变淡
D.洋流
24.诺克斯环礁迅速复活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强
B.气温下降
C.降水丰富
D.沉积物多
世界最寒冷的城市是雅库茨克一月平均气温为-38.6℃,极端最低温为-64.4℃,七月平均气温
页脚
(2)(8 分) (3)(6 分)
(4)(6 分) 32、(1)(6 分) (2)(8 分)
(3)(4 分)
(4)(4 分) 33.(1)(8 分) (2)(4 分)
手载种的,长势繁茂。读“故居和夏威夷位置图”,完成 28-30 题。
C.区域的面积大小
D.潜在收藏市场的需求
第 II 卷 选择题(共 60 分) 31.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6 分)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兰卡(如图)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之称。宝石原岩以古老的变 质岩为主,现普遍富集于冲积层中,埋藏浅。斯里兰卡经济以农业为主,森林覆蓝率较低。山区 的茶园面积大,茶园中修建众多“竹节沟”。
B.修路开矿,破坏地表植被
C.城市面积扩大,非农用地增加
D.动物迁徙,踩踏啃食草皮
3.治理 M 地土地荒漠化的措施是
A.修建梯田,平整土地
B.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
C.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D.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
4.该地表层岩石
A.岩石致密坚硬
B.有
气孔和填充物
C.可能蕴藏煤炭
D.石
9.该山地可能是 A.岭 B.太行山 C.大兴安岭 D.雪峰山
10.下列关于该山地年降水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坡降水量平均变化速率小于西坡 B.东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持续增加 C.东西坡降水量 800 米附近差异最大 D.西坡降水量随高度的升高逐渐递减
阅读大西洋沿岸两个海湾地区略图。完成 11~13 题。
11 甲图中 M 河与乙图中 N 河比较 A.含沙量:M 小于 N
节变化:M 大于 N C.补给方式:M 为雨水,N 为积雪融水为主
12.关于 P 河流的地理意义说确的是 A.河网密布,向心状的水系
量的交换
14.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 舒服,该带的位置在
下图为某区域 1 月等温线分布图。近年来,M 地土地荒漠化问题较为严重。读图回答 1-3 题。
1.图示区域
A.1 月等温线向南弯曲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B.东部有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分布
C.M 地年降水量比 N 地多
D.M 地气温年较差比 N 地小
2.M 地土地荒漠化日益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过牧过垦,土地退化加剧
D.堆积物质从顶部到边缘颗粒物变细,厚度变薄
20.12-2 月份,R 河 MN 河段地下水与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A.河水补给地下水
B.地下水补给河水
C.河水和地下水相互补给 D.不能确定
21.要在乙处建设大坝开发水电站,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A.需要建设大坝长度大,建设成本高
B.河流落差小,水能蕴藏量不足
27.造成勒拿河岩柱群岩柱之间的冲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变暖
B.风力侵蚀
C.岩层断裂
D.
冻融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自 2016 年 11 月 5 日起发行以故居为背景的普通纪念币。故居位于省市,其部分
建筑为骑楼建筑,廊道上面是楼房,下面一边向街敞开,行人可以沿走廊行走,楼上一般住人,
这种在华南地区分布较广泛。庭院左边栽植一颗酸枣树,是 1883 年冬季从夏威夷檀香山带回来亲
B.人口数量的多少
.
.
第 I 卷(选择题 共 9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根据所学知识,描述冰岛地理位置特点。(6 分) (2)据图息,分析冰岛地势特征并说出依据。(8 分) (3)冰岛纬度较高,其冰川分布区却不在北部,而在中南部地区,其地理原因有哪些。(4 分) (4)冰岛农产品主要是毛、皮和奶等,而猪和鸡等养殖比重较小。其原因有哪些。(4 分) 33.伊拉克是发展较早的农业国,早在 5000 年前,就在两河流域利用河水灌溉发展了灌溉农业。 目前伊拉克根据本国自然条件发展了雨育农业(完全依靠当地自然将水进行耕作的农业)、山地 牧场和灌溉农业。下图分别为伊拉克地理位置和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料图。(12 分)
资源丰富
5.图中槽谷主要是由
A.风力侵蚀形成
B.力
挤压褶皱弯曲而成
C.断裂抬升形成
D.力
作用与流水共同作用
采用物理覆盖技术来抑制平原水库的无效蒸发,可节约更多的水资源。下图为某地常年有水.
的水库观测数据,其中 12 月至次年 3 月。时间段蒸发量极小,观测困难。据此完成 6~8 题。
6.该地 11 月份覆盖与无覆盖条件下,水库蒸发量差异很小,原因可能是 A.水面结冰 B.风速增大 C.水质变差 D.水库干涸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第 II 卷(非选择题 60 分)
31、(1)(6 分)
(1)简述伊拉克的气候类型及特点,并分析其对河流的水文特征的影响(8 分) (2)从气候资源利用角度分析提升雨育农业区气候资源利用率的措施。(4 分)
二中 2016—2017 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卷答题卡
7.该地最可能是 A.北半球亚热带 B.北半球中温带 C.南半球热带 D.南半球暖温带.
8.与覆盖前相比,覆盖后水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
班级
页脚
A.降低库区大气湿度 B.减轻库区土壤盐渍化 C.增强地面辐射强度 D.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 读我国某山地东坡和西坡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9-10 小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