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度多少是肝硬化
肝硬化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
肝硬化的诊断、分期及治疗原则肝硬化是医院肝胆外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往往是通过各种慢性肝病发展起来的,会对患者的肝脏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
在我国及南亚地区,肝硬化的发病率约为3.68:1,患者群体中,多数患者会在45~75岁时因病死亡。
研究表明,我国大多数肝脏疾病患者的肝硬化是由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肝硬化诊断、分期和治疗原则的那些事。
1、肝硬化基本情况作为一种慢性肝病,肝硬化是在一种或多种病因反复作用下,患者肝脏逐渐变形、硬化而形成的一种肝损伤疾病。
患有肝硬化疾病后,患者在代偿期的表现并不明显,疾病发展到失代偿期后,患者的症状表现逐渐清晰,其中多数患者有食欲退减、恶心、消瘦的表现,有的患者还会出现黄疸、面部黑黄、皮肤色素沉着等问题。
当疾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效果不理想时,部分患者还会并发差社会功能消化道出血、胆石症、感染和肝性脑病等并发症状,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临床研究表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特征较为明显,其中除肝脏慢性炎症、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外,多少肝硬化患者还有再生结节和肝内外血管增殖特征表现。
从致病因素来看,造成肝硬化的病因类型众多,其中肝炎病毒、脂肪性肝病、免疫疾病是造成肝硬化的重要原因,部分患者发病还和药物或化学毒物、胆汁淤积、循环障碍有关,此外遗传、寄生虫感染、代谢疾病等都是引起肝硬化的重要因素。
2、肝硬化的临床诊断病理组织学上诊断肝硬化的标准是“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假小叶形成”。
从诊断过程来看,肝穿刺检查具有一定的创伤,这使得其难以在临床上大范围使用。
近年来,无创的肝纤维化检查手段得到了应用,其在早期肝硬化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从诊断方法来看,除APRI、FIB-4、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等都是较为常用的诊断方式,其中,APRI和FIB-4需要测定血液的相关指标,而肝脏瞬时弹性对于影像学技术方法的依赖较大。
通过这些无常无创检查手段的应用,能实现肝纤维化、肝硬化问题的准确判断。
肝纤维化的诊断
BEN QI SHI DIAN»本期视点肝纤维化的诊断文•张启迪陆伦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入民医院消化内科)肝纤维化源于肝脏对慢性损伤的修复反应,就像皮肤损伤后会形成伤疤一样,在各种慢性损伤的不断刺激下,正常的肝细胞也会被疤痕组织取代。
人体具有强大的平衡能力,生成多少纤维,也会分解多少,此时不会形成肝纤维化。
一旦两者之间平衡被打破,即肝脏纤维的增长过量超出分解能力,或肝脏纤维分解能力降低,无法应付增多的纤维,这时肝纤维化就会出现。
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但一旦进展至肝硬化则很难逆转。
所以,准确诊断和评估肝纤维化的严重程度,给?合适的治疗,用于诊断肝纤维化的方法有血清学方法、常规B超、CT、磁共振、肝穿刺活检术及近几年流行的瞬时弹性成像。
常规B超、CT、磁共振无法发现早期肝纤维化,因而,本文主要讲述血清学指标、瞬时弹性成像和肝穿刺活检术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
一、血清学指标血清学评估具有许多优点:取样容易,代表整体,取样误差小;可以在日常实验室环境中进行,减少主观差异,并可重复检测。
理想的诊断肝纤维化的血清学指标需具备以下特点:(1)对肝脏的特异性高;(2)不受其他器官代谢的影响;(3)能反映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的动力学平衡;(4)有助于诊断临床显著性肝纤维化并监测其进程;及对治疗的反应;(5)易测定并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当前的任一项血清指标已被证明不足以检测和评估肝纤维化。
为提高诊断肝纤维化的能力,研究者们综合评估了多种血清学指标,并建立了大量的肝纤维化评分模型。
当前的简单且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主要有APR指数和FIB-4。
APRI指数是丙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的比值,再乘以100,成人APRE2预示发生肝硬化,APRK1可排除肝硬化,主要用于慢性丙型肝炎。
FIB-4综合了年龄、丙氨酸转移酶、天门冬氨酸转移酶和血小板四项指标,M3.25提示显著肝纤维化,<4.45可排除显著肝纤维化,即可用于慢性丙型肝炎,也可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肝硬化的诊断标准首先,肝硬化的诊断需要通过病史和临床表现来进行判断。
患者常常会有乏力、食欲不振、体重下降、腹胀、腹水、黄疸等症状。
此外,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肝区疼痛或不适、消瘦、蜘蛛痣、手指末端肥大等特征性体征。
医生在询问病史和观察患者症状时,应当结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其次,实验室检查在肝硬化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清学检查中,患者常常会出现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
肝功能检查中,患者的ALT、AST、GGT、碱性磷酸酶等指标常常会升高。
此外,凝血功能检查中,患者的PT、INR等指标也会出现异常。
这些检查结果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影像学检查在肝硬化的诊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B超、CT、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肝脏的形态和结构,发现肝硬化的特征性表现,如肝脏体积缩小、表面凹凸不平、门脉高压、脾脏肿大等情况。
此外,经腹腔镜检查或穿刺抽吸腹水检查也可以帮助医生确认肝硬化的诊断。
最后,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硬化诊断的“金标准”。
通过肝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变情况,确定肝硬化的诊断。
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肝脏的纤维化程度、结节形成情况、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特征,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分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肝硬化的诊断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医生在诊断肝硬化时,应当全面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其他疾病,确立肝硬化的诊断。
只有准确诊断肝硬化,患者才能及时接受相应的治疗,并做好疾病的管理和预防工作。
希望本文对于读者对肝硬化的诊断标准有所帮助。
生活养生-肝脏硬度检查
文章导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可以看到那些患有肝炎的朋友们显得会比较自卑,因为乙肝是一种传染性比较强的疾病,这样就会不利于他们的职场工作和家庭生活,同时也会让身边的人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因此肝脏硬度检查的方法有哪些呢?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的时间就请朋友们和我一起去了解一下。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是肝硬化早期的一个阶段。
大多数肝硬化是由肝纤维化发展而来的。
抑制了肝纤维化,可以防止大部分肝硬化的发生。
根据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可以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肝硬化4个等级。
一般认为轻度纤维化最容易控制,只要祛除病因如酒精性肝炎的病人通过戒酒,脂肪肝病人通过减轻体重,药物性肝炎病人停用引起肝脏损害的药物以及病毒性肝炎病人服用抗病毒药物,轻度纤维化就可以消失。
中度、重度和早期肝硬化的病人只要坚持治疗,肝纤维化也是可以逆转的。
而对于严重的肝硬化病人,由于病情复杂、进展速度快、病死率高,往往硬化的肝脏难以“变软”,除了肝移植之外,其他治疗的效果都不太好。
由于肝脏疾病不像心脏病、肺炎等疾病有明显的症状和不适,因此,必须要到医院做相应的检查,才能够明确或排除肝病。
肝纤维化的检查是一件相对困难的事情。
到目前为止,在临床上除了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之外,还没有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多采用几种方法联合来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肝纤维化。
(1)病人有无肝脏疾病病史一般来讲,肝纤维化都是和慢性肝脏疾病相联系的,如果一个病人从来都没有过肝脏疾病或者即便是得过肝病,但都是像甲型肝炎这样的急性肝炎,是不大可能有肝纤维化的。
(2)血清生化学检查当前,用于评价肝纤维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中,血清生化学检查是比较普遍的手段。
血液的肝脏纤维化指标主要包括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IIINP)和Ⅳ型胶原(IVC)。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很好地介绍了肝脏硬度检查的方法,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疑虑的朋友们能够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这样才能对这些方法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熟练的掌握。
肝脏硬度检测报告告诉你 肝脏是否纤维化或者肝硬化了
肝脏硬度检测报告告诉你肝脏是否纤维化或者肝硬化了肝脏硬度检测报告肝脏,作为人体最重要的部位,若受到损害,对身体伤害会很大,随着医学的发达,也有着很多关于肝脏的检查,肝硬度的检查也包括其中。
肝硬度检测是为了看看我们肝脏纤维化的状态,这种检查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通过检查,可得知自己病情的严重程度,不同的数值会告诉我们不同的状态,那么肝硬度检查报告如何看呢?肝硬度检查肝硬度检查是对肝脏纤维化状态最常用的参数,其数值反应肝脏的健康状态,临床上肝硬度值的应用十分广泛,结果表明,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以及肝硬化患者的肝硬度检查结果,肝硬度数值随着病情的发展和严重,逐渐增大。
临床上肝硬度的数值不同,其意义各不相同,若肝硬度的值在2.5~7.0kPa 的时候表明肝脏多为正常;结果在7.0~9.5kPa,表明患者的肝脏有明显肝纤维化;结果在9.5~12.5kPa时,表明患者的肝脏严重纤维化,若结果为12.5kPa,表明患者为肝硬化患者。
对于肝脏功能异常的患者,建议日常饮食注意健康,多食用蔬菜,水果,不过多服用肥甘厚味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和太过油腻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加重肝脏的任务,不利于肝脏的休息,肝脏是人身体内最重要的解毒器官,在生命过程中,不论药物,还是食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解毒,如果肝脏功能不正常,对人的日常生活伤害和运作影响较大。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在肝功不正常的时候,要考虑是否有饮酒,酒是造成肝脏功能受伤害的常见因素之一,尽量少喝酒。
肝硬度值的检查现今已经在各种慢性肝病诊疗过程中大面积的使用,是比较可靠的检查方法,其能很好的对肝脏疾病进行预测,早发现,防止肝硬化的出现。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肝脏组织活检的部分。
最后,能很好的表明疾病的预后情况。
另外肝脏硬度的超声检查,能显示肝脏的密度大小,对于肝脏纤维化或者肝脏的病变判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
肝胆卫士李亚磊表示:在肝硬度检查报告中,包括肝硬度的数值,和脂肪指数,观察这两个数值是否在正常范围之间,如果不正常,需要咨询医生,看是否出现肝脏纤维化的情况,或者有无脂肪肝的出现,另外结合肝脏硬度的超声检查结果,一同判断肝脏的情况。
肝脏硬度直接测定对肝硬化病理变化程度评估的价值
肝脏硬度直接测定对肝硬化病理变化程度评估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硬度直接测定对乙肝后肝硬化病理变化程度评估的价值。
方法使用肝胆外科手术中切下的肝脏样本,以邵氏硬度计为测量工具,用直接法测定样本肝脏的硬度。
据肝脏硬度值( liver stiffness value,LSV)将肝脏的硬度分为4个等级。
再用Laennec 标准对总体中72例确诊的肝硬化实施分级,计算两个结果之间的统计学相关性。
结果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672,P<0.05)。
肝脏硬度值评估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硬化的 AUC 分别为0.89、0. 79 和0.77。
结论以邵氏硬度计为测量工具,用直接法测定样本肝脏的硬度对肝硬化的病理程度的评估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肝脏硬度;直接法测量;肝硬化已知肝癌的发生与肝硬化的发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八成以上的肝癌患者伴发或轻或重的肝脏硬化[1]。
肝的硬化病变对于手术治疗肝癌的患者是重要的癌症复发转移、预后生存期的重要影响因素[2-3]。
对外科医生来说,如何选择手术切除的方式和切除的境界大小,都受到肝硬化程度的影响和制约[4-5]。
研究者本次选用邵氏硬度计为测量工具,使得未来可以在手术过程中直接而快速地测定手术患者的肝脏硬度,以期能够为术中的快速决策提供简便有效的途径。
为了研究肝脏硬度直接测定法对于肝硬化病理程度评估的有效性,本研究采用了对照的方法,以实验和统计学检验证明这一方法的有效性和价值,建立起邵氏硬度计直接测定的肝脏硬度分级与肝脏硬化病理分级的关联。
一、对象选取2016年 11 月至2019 年 1月我科因肝脏外科疾病行开腹手术同时符合实验要求的患者共106例。
其中男性87例(82.1%)、女性19例(17.9%),年龄25-77岁,平均55岁。
患者情况符合肝脏手术标准,病情符合手术指征,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无严重的精神、心血管疾病; 进行的术前检查中,肝功能Child-pugh的评级为B 级以上才能选入受试。
肝硬化筛查指标及早治疗
肝硬化筛查指标及早治疗一、肝硬化筛查的重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发展过程可能缓慢且不易察觉,但一旦进入晚期,治疗难度将大大增加。
因此,对肝硬化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早期筛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肝脏的病变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缓或阻止疾病进展。
1.1 肝硬化的定义与病因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正常肝组织被纤维化组织所替代,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严重损害。
肝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酒精性肝病、病毒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等。
1.2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黄疸等症状。
此外,肝硬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如腹水、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
1.3 肝硬化筛查的必要性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入疾病中晚期。
因此,定期进行肝硬化筛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肝硬化至关重要。
通过筛查,可以及时识别出高风险人群,从而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肝硬化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肝硬化筛查指标2.1 肝功能检测肝功能检测是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手段,包括多种生化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等。
这些指标的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肝脏受损。
2.2 血清标志物血清标志物是反映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的生物标志物,包括α-L-岩藻糖苷酶(AFU)、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肽(PⅢP)、Ⅳ型胶原(CⅣ)等。
这些标志物的升高通常与肝脏纤维化程度相关。
2.3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MRI等可以直观地显示肝脏的形态结构变化,有助于发现肝脏肿大、结节、腹水等异常情况。
特别是超声检查,因其无创、便捷、经济等优点,常作为肝硬化筛查的首选方法。
2.4 肝脏纤维化评估肝脏纤维化评估是判断肝硬化程度的重要手段。
肝硬化确诊的金标准
肝硬化确诊的金标准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它是由于长期的肝脏损伤和炎症导致肝脏组织逐渐变硬和失去功能。
肝硬化的确诊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案。
肝硬化的确诊金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临床表现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包括黄疸、腹水、肝性脑病、肝肿大等。
这些症状可以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是否患有肝硬化。
2. 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肝硬化确诊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观察肝脏的形态、大小、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变化,从而确定肝硬化的程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3. 血液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肝功能、病毒感染情况、肝炎病毒
抗体等方面的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肝硬化的确诊和治疗非常重要。
4. 肝穿刺活检
肝穿刺活检是肝硬化确诊的“金标准”。
通过肝穿刺活检,医生可以直接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确定肝硬化的类型和程度,同时还可以排除其他肝脏疾病的可能性。
总之,肝硬化的确诊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血液检查和肝穿刺活检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通过全面的检查和测试,才能确定肝硬化的病情和治疗方案,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
肝硬化
Introduction
Definition
各种因素长期、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变性坏 死, 继以肝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 叶形成, 使肝脏结构、血液循环途径改建,肝脏 变形、变硬,称为肝硬变。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 以肝功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
Circulation Disorder:congestion
Drugs and Poisons :CCl4、P、As ,et al;双醋酚丁、 甲基多巴、四环素tetracycline等。
Metabolism Disorder:Wilson’s Disease 、 Hemochromatosis 、α1-AT(COPD) ,etc。
肝硬化代偿期
症状轻或无,缺乏特异性。20%只是在体格检查、20%
因其他疾病进行手术、在尸检时发现。
以疲倦乏力、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为主。可有恶心、厌
油、腹部胀气、上腹不适、隐痛及腹泻。症状多间歇出 现,因劳累或伴发病而加重,经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
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肝脏轻度增大,质地结实或偏硬,
痔静脉扩张:门脉系的直肠上静脉与下腔静脉系 的直肠中、下静脉沟通形成。
3.腹水Ascites
是肝硬化失代偿最突出的表现,腹水形成的直
接原因是水钠过量潴留,其机理为门脉压力增 高(>300mmH2O)、低白蛋白血症(< 30g/L)、淋巴液生成增多、继发性醛固酮增多、 ADH分泌增多及有效循环血量不足。
男性,10岁,乏力、纳差4月余,眼及皮肤黄染2月余, 加重1月。体检:胸壁静脉曲张,腹部膨隆,移动性 浊音(+),肝大,肋下三横指,脾大,双下肢轻度 凹陷性水肿。
CT诊断:肝硬化、脾肿大、腹腔积液、右侧胸腔积液
肝硬化诊断标准
肝硬化诊断标准1肝硬化的临床诊断弥漫性肝纤维化伴假小叶形成是病理组织学上诊断肝硬化的“金标准”。
但肝穿刺为有创检查手段,难以普遍采用。
近年研究发现,无创肝纤维化检测手段有助于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常用诊断方法包括APRI、FIB-4等基于血液的指标以及肝脏瞬时弹性测定等基于影像技术的方法。
这些无创检查可以很好区分是否存在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但其诊断界值因病因而异,需要结合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解读。
我国有关指南建议,对于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硬度值(LSM)>17.0 kPa时可诊断肝硬化,LSM<10.6 kPa时可排除肝硬化[4 ];而对于慢性HCV感染者,建议以LSM>14.6 kPa作为肝硬化诊断界值,<9.3 kPa可排除肝硬化[5];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LSM>15.0 kPa考虑肝硬化,<10.0 kPa排除肝硬化[6];酒精性肝病患者LSM≥20.0 kPa考虑肝硬化,<12.5 kPa排除肝硬化[6]。
对于无创手段难以确定诊断,且存在严重凝血功能异常和/或严重血小板减少、腹水等经皮肝穿刺禁忌证的病例,可采用经颈静脉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并可同时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有助于判断病因和预后。
应当注意,以门静脉高压为突出表现者,需要与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如先天性肝纤维化和非肝硬化性特发性门静脉高压等)进行鉴别[7]。
对于已经出现腹水、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GEVB)及肝性脑病(HE)等严重并发症者,结合病史大多可以做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
对于尚未出现这些并发症的患者,可以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血液学、生化学及影像学检查做出代偿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2]:(1)肝组织病理学显示弥漫性肝纤维化及假小叶形成,即可诊断为肝硬化。
(2)如果未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符合以下5条中2条以上且除外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者,可临床诊断为肝硬化:①胃镜检查显示食管胃静脉曲张;②影像学检查:超声、CT或MRI有肝硬化的影像学特征;③肝脏弹性测定:LSM>13 kPa;④肝脏合成功能减低表现:血清白蛋白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⑤脾功能亢进表现:血小板、白细胞或血红蛋白降低等。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
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解读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脏疾病,其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破坏和纤维化增加,导致肝功能受损。
临床上,肝硬化的确诊和监测通常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指标。
本文将对肝硬化的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该疾病。
1. 肝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是评估肝硬化程度和肝功能状况的重要依据。
常用的肝功能指标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等。
ALT和AST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当肝脏受损时,这两个酶会释放入血液中,其升高水平与肝细胞损伤的程度相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ALT和AST的升高可能与炎症反应、酒精摄入、药物毒性等因素有关。
TBil是胆红素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硬化引起的胆汁淤积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出现黄疸,TBil的升高提示肝脏的胆红素代谢异常。
ALB是肝脏合成的主要蛋白质,其降低可能与肝功能受损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合成功能减退,ALB水平下降。
ALB的降低还可能导致水肿等并发症的发生。
2. 凝血功能指标肝硬化患者常伴有凝血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和血小板计数减少。
PT是评估凝血功能的重要指标,其延长可能与凝血因子合成减少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肝脏合成功能减退,凝血因子合成不足,导致PT延长。
血小板计数减少可能与肝硬化引起的脾脏扩大和脾功能亢进有关。
在肝硬化患者中,脾脏扩大可导致血小板在脾脏内被破坏增加,血小板计数下降。
3. 肝功能代谢指标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异常,相关指标可用于评估肝硬化患者的代谢状态。
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是脂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脏脂代谢异常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脂肪肝,导致TG和TC的升高。
血糖是糖代谢的指标,其升高可能与肝脏糖代谢异常有关。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导致血糖升高。
4. 肝纤维化指标肝硬化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肝脏纤维化程度的增加,因此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指标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肝硬度测试报告
肝硬度测试报告肝硬度测试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它旨在评估患者的肝脏状况。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负责过滤血液、合成蛋白质和代谢药物等重要功能。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比如长期酗酒、肝炎病毒感染或其他肝病,肝脏可能会发生炎症和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
肝硬度测试能够帮助医生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从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肝硬度测试通常使用超声或者磁共振成像(MRI)来进行,这两种方法都无创且安全,没有辐射风险。
超声是较常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将超声波传感器放置在患者的腹部进行测试。
这种方法可以测量肝脏组织的硬度,并将其量化为肝脏弹性指数(E值)。
E值越高,说明肝脏纤维化程度越严重。
MRI则通过磁场和无害无创的无线电波来提供详细的肝脏图像,从而评估肝脏组织的硬度。
肝硬度测试报告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
其次是肝脏的硬度值,即肝脏弹性指数。
一般来说,超声测试报告中的E值在2至7之间被认为是正常范围。
如果E值超过这个范围,可能意味着肝脏存在一定程度的纤维化。
MRI测试中,肝脏组织硬度的评估则会通过不同的颜色在图像上进行显示,从而标记出肝脏纤维化的程度。
在肝硬度测试报告中,还可能包括其他相关的项,如肝脏体积、脂肪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进一步帮助医生了解肝脏的整体状况,从而作出更准确的诊断。
此外,肝硬度测试报告还可能会包括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以及对患者肝脏健康的评估。
值得一提的是,肝硬度测试虽然有助于评估肝脏健康,但它并不能提供确诊肝病或肝癌的结果。
肝硬度测试通常作为一项辅助检查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的临床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
所以,在接受肝硬度测试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医生,了解其他可能需要进行的检查,以获得更全面的肝脏健康情况。
总之,肝硬度测试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检查手段,可以评估肝脏纤维化程度,帮助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肝硬度测试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为医生提供评估肝脏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
肝硬化的分期和分级标准
肝硬化的分期和分级标准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发生了结构性和功能性的不可逆变化。
这种疾病会导致肝脏功能受损,增加患者发展为肝癌或肝衰竭的风险。
为了更好地评估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医学界制定了一套肝硬化的分期和分级标准。
一、肝硬化的分期标准肝硬化的分期主要是根据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不同来划分的。
目前最常用的肝硬化分期标准是METAVIR分期系统和Ishak分期系统。
1. METAVIR分期系统METAVIR分期系统是一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分期系统,通过对肝活检样本进行病理学评估,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四个等级:F0、F1、F2、F3和F4。
- F0级:无纤维化- F1级:纤维化仅限于肝脏周围的血管间隙- F2级:纤维化扩展到肝实质,但还未形成明显的肝小叶结构- F3级:明显的肝小叶结构破坏,但未形成结节- F4级:形成了结节,即肝硬化2. Ishak分期系统Ishak分期系统是另一种常用的肝纤维化分期系统,它将肝纤维化程度分为六个等级:0级到6级。
- 0级:无纤维化- 1级:纤维化仅限于肝门区- 2级:纤维化扩展到肝实质,但还未形成明显的肝小叶结构- 3级:明显的肝小叶结构破坏,但未形成结节- 4级:形成了结节,即肝硬化- 5级:肝硬化伴有较大的结节- 6级:肝硬化伴有肝硬化结节和血管破坏二、肝硬化的分级标准肝硬化的分级主要是根据肝功能受损的程度来划分的。
常用的肝硬化分级标准包括Child-Pugh分级和MELD分级。
1. Child-Pugh分级Child-Pugh分级是一种常用的肝硬化分级系统,通过评估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来判断肝硬化的严重程度。
该分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指标:黄疸程度、腹水、肝性脑病、白蛋白水平和凝血功能。
根据这些指标的得分,将肝硬化分为A级、B级和C级:- A级:得分5-6分,表示肝功能相对较好- B级:得分7-9分,表示肝功能中等受损- C级:得分10-15分,表示肝功能严重受损2. MELD分级MELD(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分级是一种用于预测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分级系统。
肝硬度诊断标准
肝硬度诊断标准
肝硬度诊断标准如下:
1、当胆红素正常且没有进行过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肝硬度≥17.5kPa就可以诊断乙肝肝硬化。
2、肝硬度≥12.4kPa可诊断为进展性的肝纤维化,肝硬度<10.6kPa可排除肝硬化的可能。
3、肝硬度≥9.4kPa可诊断显著的肝纤维化,肝硬度<7.4kPa可排除进展性的肝纤维化。
4、当胆红素异常时肝硬度≥29.2kPa方可诊断为乙肝肝硬化,而肝硬度<7.8kPa时就可以排除进展性的肝纤维化。
5、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14.6kPa可诊断丙肝的肝硬化,肝硬度≥7.3kPa则可诊断显著的肝纤维化。
不同病种之间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硬度≥14.6kPa可诊断丙肝的肝硬化,肝硬度≥7.3kPa则可诊断显著的肝纤维化,如遇到临床决策困难时应考虑组织活检。
肝脏硬度是通过肝脏彩超检查得出的结果,通过手持探头的抖动和对肝脏的加压,测量肝脏的相对弹性,得出具体数值。
随病程进展,若不及时加以控制,可导致肝脏纤维化,出现肝脏硬度增高的情况,严重时还可能出现肝硬化。
但通常不能通过这一个指标诊断肝脏纤维化,需要与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肝脏CT等,以及临床表现相结合,诊断肝脏疾病。
一般出现血清白蛋白降低、转氨酶升高、凝血功能下降、CT见肝脏异常大小或硬块等异常结果,以及有右上腹不适、食欲减退、黄疸、面色暗沉等症状时,怀疑有肝脏疾病,存在肝脏纤维化。
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导致肝脏纤维化的原因。
肝脏ste参考标准
肝脏ste参考标准
肝脏STE的参考标准因具体的检测方法和应用场景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肝脏STE测量值,也就是肝脏的弹性检测,主要用于评判肝硬化的程度。
正常范围一般在2.5-7.0kPa。
如果肝脏硬度测试显示硬度在7.0-9.0kPa之间,则考虑有轻度肝纤维化;硬度在9.0-12.5kPa之间,应考虑有重度肝纤维化或早期肝硬化;硬度超过12.5kPa,则考虑有早期肝硬化的可能。
此外,临床实践中,除了肝脏STE测量值外,还需结合其他的检查综合判断肝脏情况,比如肝纤维化四项检查、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检查、CT或者磁共振检查等。
同时,也要判断患者本身是否有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的病因存在,比如乙肝、丙肝、酒精肝、药物肝、病毒肝等。
因此,肝脏STE测量值即使不正常,也需要先排除上述相关因素的影响。
最终结合整体的其他检查,以及相关病史,才能真正判断是否有肝脏相关问题的存在。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专业书籍。
肝脏硬度检测正常值
肝脏硬度检测正常值
一、肝脏硬度检测正常值二、造成肝硬化的原因三、中医治肝硬化偏方
肝脏硬度检测正常值1、肝脏硬度检测正常值
测定值在2.5~7.0 kPa多为正常,没有明显肝纤维化,7.0~9.5 kPa提示明显肝纤维化,9.5~12.5 kPa提示严重肝纤维化,12.5 kPa则有肝硬化。
目前临床上并没有特效药来治疗肝硬化,只能采取一些治疗措施来缓解病程的治疗,尽量延长患者的寿命。
不过临床上早期的肝硬化患者是能够逆转的,但是疾病发作早期并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多时候会延误治疗。
为了避免肝硬化像肝癌发展,不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同时还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养成良好的心态,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2、早期肝硬化的症状
肝硬化早期患者门静脉高压明显,患者食管静脉曲张,还可消化道出血,能引起少量腹水,患者每日排尿量减少,可腹胀腹痛。
肝硬化早期患者谷丙转氨酶以及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可轻微上升,此时可以不表现出黄疸正常。
本病早期便可导致患者急性营养障碍,使得面色黯淡无光,形成蜘蛛痣或者色素斑,血清蛋白数量明显下降,患者有轻微的意识障碍。
3、肝硬化传染吗?
肝硬化不具有传染性。
但是导致肝硬化的乙型肝炎病毒或者丙型肝炎病毒等能够传染,被传染的患者可长时间携带肝炎病毒,不表现出任何症状,也可以逐渐发展成肝炎肝硬化,最终出现肝硬化的各种症状。
虽然肝硬化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是肝硬化患者体内携带肝炎病毒,具有传染性,在治疗以及日常生活中应做好适当隔离,不与家人共同使用餐具和日常生。
肝硬化诊断标准
肝硬化诊断标准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导致肝功能受损。
肝硬化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上对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规定,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肝硬化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肝硬化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腹水、肝功能不全、门脉高压和肝性脑病等。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患者腹部明显膨隆,常伴有腹部不适和呼吸困难。
肝功能不全表现为黄疸、出血倾向、水肿等症状。
门脉高压可导致食管静脉曲张和脾大。
肝性脑病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意识障碍。
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是否患有肝硬化。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血常规和血生化等。
肝功能指标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白蛋白等。
凝血功能检查主要是观察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血常规和血生化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贫血程度和电解质水平。
通过这些实验室检查项目,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肝功能是否受损,从而进一步确认肝硬化的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对于肝硬化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和MRI等。
B超是一种简便、无创伤的检查方法,可以观察肝脏的形态和大小,判断是否有脾大、腹水等情况。
CT和MRI则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肝脏的结构和血管情况,对于肝硬化的诊断和分型有重要帮助。
通过影像学检查,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肝脏的情况,为肝硬化的诊断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综上所述,肝硬化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三个方面。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检查结果,可以更加准确地诊断肝硬化,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在进行肝硬化的诊断时,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做出科学、客观的判断,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肝硬化的类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干货)
肝硬化的类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肝硬化的类型,病理改变,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门脉高压循环)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
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这三种病变反复交错进行,导致肝小叶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逐渐被改建,使肝变小、变硬、变形引发门脉高压症和肝功能障碍,称为肝硬化.肝硬化的分类国际上按形态上分为:小结节型、大结节型、大小结节混合型及不全分隔型肝硬化(为肝内小叶结构尚未完全改建的早期硬变)。
我国采用的是结合病因、病变特点以及临床表现的综合分类法:门脉性、坏死后性、胆汁性、淤血性、寄生虫性和色素性肝硬化等。
以上除坏死性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及大小结节混合型外,其余均相当于小结节型。
其中门脉性肝硬化最常见,其次是坏死后肝硬化,其他类型少见。
......感谢聆听病理改变一、门脉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可由多种因素引起,但在欧美以长期酗酒者多见(酒精性肝硬化),在我国及日本,病毒性肝炎则是其主要原因(肝炎后肝硬化)。
肉眼变化,早中期肝体积正常或略增大,质地正常或稍硬,后期肝体积缩小,重量减轻。
由正常的1500减至1000g 以下.肝硬度增加,表面呈颗粒状或小结节状,大小较一致,最大直径不超过1cm.切面见小结节周围为纤维组织条索包绕,结节呈黄褐色(脂肪变)或黄绿色(淤胆)弥漫分布全肝.......感谢聆听镜下,①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广泛增生的纤维组织将肝细胞再生结节分割包绕成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肝细胞团,称为假小叶。
假小叶内肝细胞排列紊乱,可有变性、坏死及再生现象。
再生的肝细胞体积较大,核大染色深,常出现双核肝细胞.中央静脉缺如,偏位或有两个以上。
②假小叶外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有数量不等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小胆管受压而出现胆汁瘀积现象,同时也可见到新生的细小胆管和无管腔的假胆管。
......感谢聆听二、坏死后肝硬化坏死后肝硬化,相当于大结节型肝硬化和大小结节混合型肝硬化,是在肝实质发生大片坏死的基础上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你看懂什么是谷丙转氨酶
很多人在肝功能检查时发现了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情况,谷丙转氨酶又叫谷氨酸转氨酶,简写为ALT,是肝功能检查中的一项重要指标。
它升高代表着什么意义呢?
临床上有很多疾病可引起转氨酶异常,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01、病毒性肝炎
这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
02、中毒性肝炎
多种药物和化学制剂都能引起转氨酶升高,但停药后,转氨酶可恢复正常。
03、酒精中毒性肝病
同时伴有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的增高。
04、肝硬化和肝癌
肝硬化与肝癌患者的转氨酶常常高于正常水平,但有的患者指标变化不明显,此时,可以加测血液中其他酶类和甲胎蛋白,同时B超或CT检查也有助于鉴别诊断。
05、胆道疾病
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常有发热、腹痛、恶心、呕吐、黄疸、血胆红素及转氨酶升高。
06、心脏疾病
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时,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均升高,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
0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
如肺炎、伤寒、结核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有转氨酶升高的现象,但这些疾病各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可借助实验室检查,明确诊断。
如果出现了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情况,一定要到医院检查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然后对症治疗。
转氨酶升高大部分是因为肝炎引起,要正确认识看待转氨酶的状况,了解转氨酶高的原因,才能对症治疗。
当转氨酶高时,反复异常,应做进一步检查,查明病因后再针对性的治疗。
肝胆卫士李亚磊提醒:肝病引起的转氨酶升高,患者要重视起来,谷丙转氨酶偏高会导致肝细胞不断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