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人格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的人格美

辰阳山中,湘江泽畔,一位容颜枯槁的老人徘徊着,吟诵着。他满腔悲愤,昂首问天,高高的苍天不作回答;低头问地,沉沉的大地静默无语。他的诗篇控拆了自身遭遇的不平,表达了对于善与美的向往和对于恶与丑的憎恶。在当时的形势下,他既无力驱除黑暗,又不愿同流合污,苟且偷生。痛苦和失望逼得他终于终于投进了清冷的汩罗江中。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的诗人,就是这样以自己的生命熔铸成不配的诗篇,昭示了光明的理想。

这位诗人在二千三百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出生于江汉流域的楚国。他的名字叫做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出身于楚国贵族,和楚王同姓。

屈原的贵族出身,使他有机会受到教育,掌握了较丰富的文化知识,为他的诗歌创作准备了条件。同时,因为他和楚王同姓的关系,就培养了他较浓厚的宗国感情,在《离骚》一开头,他就说明自己是古帝高阳氏的后代,特别抬出这位传说中统治整个天下的始祖来,未始不是一种宗国的自豪感和由楚国统一天下的愿望的表现。

屈原生活在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中期。根据我国史学界的一般看法,战国时期我国由奴隶制社会跨进了封建制社会。

战国时代,因为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极大变化,在思想界便表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气象。

各个学派的斗争,推动了不同地区文化思想的交流,对促动统一,建立高度发展的华夏(中华民族)文化,有很大的关系。

先秦诸子书中都没有提到屈原,记述战国时纵横家活动的《战国策》一书中也没有他的名字。记载诸子百家,分别其流派的《汉书.艺文志》,并未将屈原归入某一流派,而是将他列为诗赋的第一个作者。在《汉书》作者班固之前,贾谊、司马迁都赞扬屈原是一位光明磊落的爱国诗人,而没有提到他属于某一学派。可见,屈原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各家学派,他有所采取也有所摒弃。

屈原的诗歌创作和先秦散文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是同时代的产物,都是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思想界非常活跃的情况下产生的。

屈原相信自己有很好的禀赋。为了不辜负这种美好的禀赋,他在少年时代便努力学习,培养了卓越的才能。诗人立志要做一个正直有用的人,做一个完美的人,而在整个一生中,他也是毫不动摇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的。

屈原在青年时代,便有很大的抱负,他十分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水平。他的记忆力很好,懂得古今治乱的道理,而且有很好的口才,所以在二十几岁时,便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到左徒的官职。

从屈原一生的事迹来看,应该承认他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自杀表现了他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悔的精神,同时也是对楚国黑暗政治的一种抗议。

屈原的理想是改革内政,振兴楚国,并进而由楚国来实现中国的统一。

屈原之所以盼望由楚国来实现统一,是因为他对于自己出生的国家怀有很深的感情。他同情人民,关心楚国的命运,才激发了抗敌救国的决心。

屈原对于楚国的山川人民有着无尽的系念,至死也不愿离开,这种爱国的感情是与人民相通的。能够说,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爱国诗人。

屈原的贵族出身,给他的思想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也使他的政治斗争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对于屈原的人格,在汉代曾有不同的评价。淮南王刘安《叙离骚传》论屈原说:“蝉蜕浊秽之中,浮游尘埃之外,嚼然泥而不滓。推此志,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在《史

记•屈原列传》里引用了这段话。这是对屈原人格的极高赞美。对此,班固在《离骚序》里表示异议,他说:“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然责数怀王,怨恶椒、兰,愁神苦思,强非其人,忿怼不容,沈江而死,亦贬絮狂狷景行之士。”后来,王逸又批驳了班固的话,并赞颂屈原说:“今若屈原,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直若砥矢,言若丹青,进不隐其谋,退不顾其命,此诚绝世之行,俊彦之英也。”(《楚辞章句序》)这些说法,褒贬不同,但都有较大的片面性。刘安的思想接近老子,旨在淡泊无为,蹈虚守静。在他的笔下,屈原成了一个超然于世俗的高士。班固和王逸用儒家的道德标准衡量屈原,班固认为他不合乎中庸之道,只能算是狂狷之士;王逸认为他质性忠贞清洁,能够称得上绝世超伦。他们的观点不同,评价也不一样,但都没有对屈原的人格作出全面恰当的说明。

屈原是把自己整个生命溶入到诗里去了,他的诗真率地表现着他的为人、他的个性和他的气质。能够说他的人即是诗,他的诗亦如其人。透过他的诗,我们能够看到一个在很多方面和我们有着共同呼吸、共同爱憎的人。在这篇文章里,我要将屈原的人格美忠实地描绘出来,像介绍自己的朋友一样把他介绍给大家。我希望,屈原的这样一幅画像,在今天能协助人们向着美的境界飞腾。

一、独立不迁

“独立不迁”,是屈原人格美的核心。这四个字出自屈原早年的作品《橘颂》。《橘颂》前半赞颂橘树的美好品质,一开头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来)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后半借橘树寄托自己的人格,又说:“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独立不迁”是贯穿全诗的主题思想。它包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对养育了自己的故乡的热爱与依恋;另一方面是在政治斗争中坚持原则、决不随波逐流的严正态度。屈原一生的所作所为,便是“独立不迁”的最好注释。他始终坚持自己的“美政”理想,屡遭打击,毫不动摇。正如他在《离骚》中所说的:“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他也曾打算像战国时代一般士大夫那样周游列国,去寻找了解自己的君主。但是,对于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的深挚感情,使屈原不能他迁,最后只好身投汨罗,以死来殉自己的祖国和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理想。屈原的行为,的确无愧于他早年在《橘颂》里对自己的期许。

与“独立不迁”相联系着,《橘颂》还提出两条为人的准则:无求与苏世。《橘颂》说:“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一个人胸怀坦荡,不图私利,不干人,不屈己,才能顶天立地,保持独立的人格。正如洪兴祖所说:“凡与世迁徙者,皆有求也。吾之志举世莫得而倾之者,无求于彼故也。”(《楚辞补注》)《橘颂》又说:“苏世独立,横而不流兮。”必须头脑清醒,是非明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而不至于随波逐流。无求与苏世浸透在屈原“独立不迁”的人格里,使之臻于更坚买、更完美的境地。

《渔父》的中心思想也是“独立不迁”。不过这首诗人多以为伪作。王逸既说是“屈原之所作”,又说是楚人追记屈原与渔父的对话,本来就自相矛盾。但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已采取它的内容作为事实来叙述,所以能够设想,这篇作品的文字虽不一定出自屈原之手,而渔父与屈原的问答却实有其事,屈原的答话能够作为了解屈原思想的可靠资料。渔父问屈原何以被放逐,他答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又问他:“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歠其醨?”他答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观。渔父大概是一个逃避现实的隐者,楚狂接舆一类的人。他不满意社会的黑暗,但他的态度是与世推移,随波逐流。屈原则不然,他要保持自己的清高和清醒,不肯同流合污。这当然会陷入孤立,但他不怕孤立,决不为投合世俗而改变自己的态度。正像他在别的诗里一再表示的: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涉江》)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涉江》)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