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及加工

合集下载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减速器是一种机械设备,用于减少驱动装置的旋转速度,并提高扭矩。

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减速器常用于将高速旋转的电机输出减速为低速,并提供更大的扭矩。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对于减速器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设计、轴承选型、动平衡以及装配与调整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

减速器输出轴的结构设计是其设计的基础。

输出轴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输出扭矩的传递和工作负荷的作用。

通常,输出轴采用圆柱形或齿轮形结构,具有一定的长度。

对于大型减速器,通常采用空心轴设计以减轻重量,并增加输出的扭矩。

同时,轴上还需预留一定的余量,以方便后续的装配和调整。

轴承选型也是减速器输出轴设计的关键因素。

输出轴的轴承必须能够承受输出轴上的径向和轴向负荷,并保证正常运转。

一般来说,轴承的选型要考虑到输出轴的转速、载荷大小、寿命要求等。

常用的轴承类型有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由于其摩擦小、刚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减速器输出轴上。

在选型时,还应注意轴承的优化布局,以减小体积和重量,并提高输出轴的刚度和稳定性。

减速器输出轴的动平衡对于减速器的运行平稳性和减少振动噪声至关重要。

动平衡是指在输出轴转动时,各部分质量的分布要均匀,且输出轴不会发生自激振动。

要实现动平衡,可采用静平衡和动平衡相结合的方法。

静平衡是在装配减速器输出轴时,将轴上的重量均匀分布,消除静态不平衡力矩。

动平衡则是通过在转轴上加装平衡块抵消由于重量不均匀引起的动态不平衡矩。

动平衡的精度会影响到减速器输出轴运行的平稳性,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精确的调整。

最后,减速器输出轴的装配与调整是确保减速器正常运行的关键步骤。

在装配过程中,应根据设计要求将各个部件正确安装到输出轴上,并进行必要的紧固和连接。

装配时还需注意清洁度和润滑,以确保输出轴的正常工作。

在调整过程中,应检查轴承的间隙和磨损情况,调整并保证其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同时,还需检查输出轴的动平衡情况,进行必要的平衡校正。

一级减速器输出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级减速器输出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一级减速器输出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引言一级减速器是工业机械中常见的传动装置。

其中的输出轴承担着重要的作用,需要经过热处理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本文将介绍一级减速器输出轴的热处理工艺设计,以及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热处理的目的一级减速器输出轴在传动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负载和摩擦,因此需要具备高强度和耐磨性的特性。

热处理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性能,提高其硬度、强度和耐磨性,以满足输出轴在工作条件下的要求。

热处理工艺设计步骤步骤一: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热处理的材料是热处理工艺设计的重要一步。

一般情况下,对于一级减速器输出轴来说,常用的材料有40Cr、45Cr、42CrMo等。

这些材料具备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适合进行热处理。

步骤二:加热加热是热处理中的关键步骤,其目的是将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使其达到相应的组织状态。

常用的加热方法有盐浴炉加热和电阻炉加热。

在加热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速度和温度梯度,避免产生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区域。

步骤三:保温保温是为了使加热后的材料均匀地进行相变和组织转变。

保温时间一般根据材料的种类和尺寸来确定,通常为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

保温过程中需要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材料达到理想的组织状态。

步骤四:冷却冷却是热处理中的最后一步,也是影响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

常用的冷却方法有油淬、水淬和空冷。

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需要考虑材料的组织和尺寸,以及所要求的硬度和强度。

热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温度控制热处理过程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材料的熔化或过热,而过低的温度则无法达到理想的组织状态。

因此,在加热和保温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温度,避免产生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区域。

冷却速度控制冷却速度对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快速冷却可以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强度,但也容易产生内部应力和变形。

因此,在选择冷却方法时需要考虑材料的尺寸和需求的性能,以确定合适的冷却速度。

表面处理一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表面处理也是热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输出轴课程设计

输出轴课程设计

提高刚度的措施和方法
选择高刚度材料
优化结构,减小截面尺寸
增加支撑,减少悬臂长度
采用空心轴或中空结构
06
输出轴的热处理和表面处理
输出轴的热处理要求和方法
热处理工艺: 淬火、回火、
表面淬火等
温度控制:根 据材料和工艺 要求精确控制 加热和冷却温

时间控制:根 据材料和工艺 要求精确控制 加热和保温时
常用输出轴材料及其特性
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强度和韧性,易于加工和热处理,成本较低。 合金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耐磨性,适用于高负载和高速运转的输出轴。 不锈钢: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和美观性,适用于需要防锈和清洁的场合。 铸铁: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抗压强度,适用于低速重载的输出轴。
材料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考虑输出轴的工作条件和性能要求 选择具有足够强度和韧性的材料 考虑材料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考虑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
注意事项:在计 算过程中要考虑 轴的材料、截面 尺寸等因素对弯 矩的影响
输出轴的扭矩计算
扭矩计算公式:T=9550*P/n
扭矩计算的意义:确保输出轴能够承受工作载荷,避免发生扭转变形或断裂
扭矩计算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输入功率、转速以及减速比等
扭矩计算步骤: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机和减速器,然后进行扭矩计算,确 保输出轴的强度满足要求
输出轴的设计精度和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输出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
输出轴设计应 满足使用要求, 确保机械性能
稳定可靠
输出轴设计应 考虑制造工艺 的可行性,降
低制造成本
输出轴设计应 注重安全性, 确保操作人员
安全
输出轴设计应 注重环保,减 少对环境的污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论文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论文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论文一、引言减速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降低转速并增加扭矩,以满足不同工作需求。

输出轴是减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就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进行探讨。

二、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要求1.强度和刚度:输出轴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较大的扭矩和转速,因此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2.精度:输出轴的精度直接影响到减速器的传动精度和稳定性。

因此,在设计输出轴时,需要考虑到加工精度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

3.耐腐蚀性:减速器输出轴在使用过程中,会接触到水分、油污等物质,因此需要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4.成本:在设计输出轴时,需要考虑成本因素。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择价格低廉、易于加工的材料和工艺,以降低生产成本。

三、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步骤1.确定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根据减速器的使用要求,确定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

这些参数将直接影响到输出轴的设计。

2.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使用要求和成本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

3.设计轴的结构:根据强度和刚度要求,设计输出轴的结构。

包括轴的直径、长度、形状、材料等方面的设计。

4.确定支承方式:根据精度要求和结构特点,确定支承方式。

常用的支承方式包括滚动轴承支承、滑动轴承支承等。

5.校核强度和刚度:根据设计好的结构和使用要求,对输出轴进行强度和刚度校核。

确保输出轴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6.考虑耐腐蚀性:根据使用环境的要求,对输出轴进行防腐蚀处理。

例如涂层防腐、不锈钢材料等。

7.优化设计:根据校核结果和加工工艺的要求,对设计进行优化。

包括结构优化、材料选择优化等方面。

8.加工和装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

确保加工精度和装配质量符合要求。

9.测试和验收:对加工完成的输出轴进行测试和验收。

确保其性能和使用寿命符合设计要求。

减速器轴系设计分析报告

减速器轴系设计分析报告

减速器轴系设计分析报告一、引言减速器是机械传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装置,其作用是将原动机的高速旋转转化为输出轴的低速、高扭矩的旋转。

而减速器轴系作为减速器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传递转矩和旋转运动的重要任务。

因此,良好的减速器轴系设计对于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将对减速器轴系设计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

二、减速器轴系设计参数的确定减速器轴系设计的关键是确定合适的设计参数,包括轴材料、轴直径和轴长度等。

轴材料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其机械性能、成本和制造工艺等因素,常见的轴材料有碳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轴直径的确定需要满足转矩传递的要求,一般采用典型的强度设计方法来计算。

轴长度的选择主要考虑减小过大的弯曲挠度和旋转惯量,同时要考虑制造工艺和成本的限制。

三、减速器轴系的受力分析减速器轴系在工作过程中会受到多种载荷作用,包括转矩载荷、弯矩载荷和轴向载荷等。

其中,转矩载荷是最主要的载荷,决定了轴系的设计强度。

弯矩载荷和轴向载荷通常较小,可以通过合理的轴结构设计进行解决。

在受力分析中,应利用力学知识和工程经验进行有效的计算和估算,以确保减速器轴系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减速器轴系的轴承设计减速器轴系的轴承设计是减速器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

轴承的类型和参数应根据减速器的工作条件、载荷特性和转速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采用滚动轴承可以满足较高的转速和较大的载荷要求,但在安装和维护方面略为复杂。

而滑动轴承则可以适应较低转速和较小载荷的要求,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的优点。

对于不同的减速器轴系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轴承的选择和安装方式,以确保轴承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五、减速器轴系设计的优化方案针对减速器轴系设计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如弯曲挠度过大、传热不良等,可以采取一些优化方案来提高轴系的性能。

例如,在轴系的设计过程中,可以采用较大的直径或增加轴的螺纹长度来提高轴的刚度和扭转性能。

此外,通过采用合适的散热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轴系的温度,提高轴系的使用寿命。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编号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题目与加工工艺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机电工程系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班级指导教师顾问教师摘要摘要轴类零件是机械中常见的典型零件之一,其主要功用是支承传动零件部件(如齿轮,皮带轮,离合器等),传递扭矩和承受载荷。

按其功用可分为主轴、异形轴和其他轴3类。

根据其形状与结构特点可分为光轴、空心轴、半轴、阶梯轴、花键轴、十字轴、偏心轴、曲轴、凸轮轴等。

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的内容是减速器输出轴零件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本次设计采用数控机床的加工方式,设计减速器输出轴传递数控加工工艺规程,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

对减速器输出轴采用数控车床进行粗精加工,并进行热处理。

然后键槽采用铣刀进行加工,并保证各部分的尺寸达到标准。

关键词:数控加工加工工艺工艺路线IAbstractAbstractShaft parts is one of the typical mechanical parts in common, andits main function is to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parts and components (such as gears, pulleys, clutches, etc.), transmission torque and load bearing. Their fun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spindle shaped shaft axis and the other three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its shape and structural feature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optical axis, hollow shaft, axle, stepped shaft, spline shaft, cross shaft, eccentric shaft, crankshaft, camshaft, etc.The graduation project is the design and content of the main processing speed reducer output shaft and other shaft parts. The design uses a CNC machine processing methods, design reducer output shaft to pass CNC machining process planning and preparation of CNC machining process. Reducer output shaft on the use of CNC lathe CK6140 rough finishing and heat treatment. Then using keyway milling processing, and ensure that the size of each part up to standard.Keywords: CNC machining Process RoutingsII目录目录摘要 ..................................................................... .. (I)ABSTRACT ........................................................... . (II)第一章绪论 ..................................................................... . (1)1.1制造业与制造技术 ...............................................11.1.1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方向 (1)1.1.2 机械制造技术包括 ........................................ 1 第二章数控加工工艺 ..................................................................... (3)2.1 数控加工工艺与分析 (3)2.2 数控加工的特点 ............................................. 3 2.3 数控加工工艺内容 ........................................... 4 第三章减速器输出轴的工艺分析 ..................................................................... . (5)3.1 加速器输出轴的工作原理 (5)3.2 减速器输出轴零件图样的分析 ................................. 5 3.3 减速器输出轴的工艺分析 . (6)3.3.1 轴的加工工艺过程 (6)3.3.2 轴的加工工艺特点 (7)轴的加工工艺分析的步骤 .................................. 7 3.3.33.3.4 轴的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要求 (7)3.3.5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 (8)第四章减速器输出轴加工阶段的划分 ..................................................................... .. 94.1 加工划分的原因 (9)4.2 毛坯的选择、尺寸确定与设计 (9)4.2.1 毛坯的选择 (9)4.2.2 选择毛坯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9)4.2.3 根据减速器输出轴的零件图,可得的毛坯尺寸如下图所示 (10)4.3 毛坯的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的分析 (10)4.3.1 影响工序余量的因素 (10)4.3.2 公差等级 (10)4.3.3 零件表面粗糙度 (11)4.3.4 毛坯加工余量的确定 (11)4.4 定位基准及夹具的选择 (13)4.4.1 轴的定位基准的选择 (13)4.4.2 夹具的选择 ................................................ 14 4.5 数控阶段的划分 ............................................ 14 4.6 减速器输出轴的加工工序安排 .. (15)第五章键的选择 ..................................................................... (17)第六章数控加工编程 ..................................................................... . (19)6.1 数控加工编程可以分为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 (19)III目录6.1.1 手动编程 (19)6.1.2 自动编程 .............................................. 19 6.2 其数控编程如下 .. (19)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 (21)7.1 总结 (21)7.2 展望 (21)致谢...................................................................... (23)参考文献 ..................................................................... . (25)附录1....................................................................... .. (27)IV第一章绪论第一章绪论1.1制造业与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是产品更新、生产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标准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标准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标准减速器输出花键轴是减速器的重要部件,其标准对于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加工和安装,以确保减速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本文将对减速器输出花键轴的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便广大生产厂家和用户更好地了解和应用。

一、材料要求。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的材料应选择优质合金钢或碳素结构钢,其化学成分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以满足减速器在高速、重载或频繁启停等工况下的使用要求。

二、加工工艺。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的加工工艺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包括车削、镗削、磨削、齿轮加工等工序。

在加工过程中,应保证轴的几何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花键和轴孔的配合尺寸和形位公差应符合标准要求,以确保花键轴与配合零件的可靠传动和装配。

三、热处理要求。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在加工完成后,应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工艺,以提高其硬度和强度,改善其组织和性能。

热处理工艺应根据材料的类型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方式等,以确保轴的热处理效果符合标准要求。

四、表面处理。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的表面应进行防锈和润滑处理,以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

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包括镀锌、镀镍、喷涂涂层等,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工况选择合适的表面处理方法,并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要求。

五、检测要求。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在生产完成后,应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以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检测项目包括几何尺寸、表面质量、硬度、材料成分等,应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和设备进行检测,并填写相应的检测记录和报告。

六、安装和使用。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包括轴的对中、装配间隙、润滑和密封等。

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检查轴的磨损和变形情况,及时进行维护和更换,以延长减速器的使用寿命和保证其安全可靠运行。

七、总结。

减速器输出花键轴是减速器的重要部件,其标准对于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机械制造课程设计讲解学习

湖南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基础课程设计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说明书成绩:指导老师:宾光富设计人:周宏业专业及班级:12级车辆工程一班学号:1203060124时间:2015年6月7日--2015年6月12日湖南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名称:减速箱输出轴(批量2000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学生姓名:周宏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及班级:12级车辆工程一班学号: 1203060124指导教师:宾光富2015年6月10日目录一.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的目的二.减速箱输出轴的工艺性分析1.减速器输出轴的用途和工作原理2.减速箱输出轴的技术要求3.审查减速器输出轴的工艺性三.生产纲领的计算与生产类型的确定1.生产类型的确定2.生产纲领的计算四.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1.毛坯的选择2.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五.选择减速箱输出轴的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1.定位基准的选择2.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3.加工阶段的划分4.工序的合理组合5.加工顺序的安排6.零件的工艺路线的确定六.工序加工余量的确定,工序尺寸及公差的计算七.工序设计(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1.选择加工设备2.选择工艺设备八.确定工序的切削用量1.背吃刀量的确定2.进给速度的确定3.切削速度的确定九. 填写工艺过程卡和主要工序的工序卡十.设计体会十一.参考文献十二.附录减速箱输出轴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1.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且能把理论只是和课内外的生产实践相结合,从而解决零件在加工中定位,加紧以及工艺路线的安排,工艺尺寸的确定等一系列实际问题,最终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

2.提高基本意识和技能,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设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初步具备计工艺规程和工艺装备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图、绘图、计算和编写技术文件的基本技能。

3.锻炼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的能力,能够熟练地依据给定的任务而查找相关的资料、手册及图表并掌握其中的设计信息用于设计参数的确定。

毕业设计---减速器传动轴的加工

毕业设计---减速器传动轴的加工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_减速器传动轴的加工_摘要随着机电一体化的加工技术的迅猛发展,数控机床的应用已日趋普及,机械制造业正在越来越多地采用数控技术来改善其生产加工方式,社会对其相应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减速机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需要的回转数,它主要是一种动力传达的机构。

在当前用于传递动力与运动的机构中,减速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其踪影。

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身影,而且在工业的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的功能,因此减速机广泛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中。

减速机的功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降速同时提高输出的扭矩,扭矩的输出比列按电机的输出乘以减速比,但不能超出减速机的额定扭矩;二是减速同时降低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是减速比的平方,一般情况下电机都有一个惯量值。

因此,本人概述了轴类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加工方案,通过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际加工经验并把数控机床与普通机床合理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应用到实际当中.本次毕业设计主要的内容是对于减速机输出轴的加工采用数控车床C616A进行加工,采用线切割技术把毛坯切好进行热处理,再用车床进行粗加工,先把轴的端面车好,留下一定的余量,对加速轴的两外端进行倒角。

接着对键槽用铣刀进行半精加工,最后用C616A数控车床进行精加工磨砂保证亮端面的平行度偏差不超过0.1,外圆的尺寸保证在φ68。

让各部位尺寸都达到标准。

关键词:机械加工数控加工加工工艺目录摘要 (2)1绪论 (4)2数控加工工艺与分析 (5)3刀具的选择 (12)4输出轴类零件加工 (13)5输出轴的毛坯,材料及热处理 (15)6输出轴的加工工艺 (17)7切削用量选择 (19)8输出轴的加工 (21)9展望 (24)结束语 (25)参考文献 (26)1绪论1.1数控起源与发展1946年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表明人类创造了可增强和部分代替脑力劳动的工具。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及加工制造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及加工制造

二级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及加工制造1绪论1.1制造业与制造技术制造技术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最为活跃的领域,是产品更新、生产发展、国际间经济竞争的重要手段。

制造业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各种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持。

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对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1.1.1机械制造技术发展方向向高柔性化和自动化方向发展。

其中以解决中小批量生产自动化问题为主要目标的CNC(计算机数控)、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CIMS(计算机集成系统)等高新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

[1]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应用将日益广泛。

在现代高科技领域中,产品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掌握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发展高速切削、强力切削。

其发展方向包括高速软切削、高速硬切削、高速干切削、大进给切削等。

高速切削能够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单位时间内材料切除率,改善加工表面质量,降低加工费用。

多种加工技术并行发展。

如特种加工:利用声、光、电、磁、原子等能源实现的物理的,化学的加工方法(超声波加工、电火花加工、激光加工、电子束加工、电解加工等),在一些新型材料、难加工材料的加工和精密机工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表面功能性覆盖层技术通过附着(电镀、涂层、氧化)、注入(渗氮、离子溅射、多元共渗)、热处理(激光表面处理)等手段,使工件表面有耐磨、耐蚀、耐疲劳、耐热、减摩擦等特殊功能。

1.1.2机械制造技术包括材料(金属与非金属)成型技术:铸造、焊接、锻造、冲压、注塑、热处理技术,以及无余量或少余量的精密成型技术等。

[2]切削加工技术:通常指车削、铣削、磨削、镗削、钻削等加工方法,此类技术的应用占机械制造过程总工作量60%以上,是通过刀具和工件的相对运动及在相互力的作用下,切除毛坯上多余部分,形成所需要的零件形状。

特种加工技术对形状复杂的轮廓表面、难加工材料进行加工,避免刀具碰撞等约束条件,在模具制造中有特殊的作用。

《机械精度设计》大作业示例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大作业示例模板

机械精度设计课程大作业题目: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精度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的精度设计
如图所示为一圆柱齿轮减速器输出轴,该轴材料为45钢,生产批量为大批量,该轴上的φ55mm轴颈分别与两个规格相同的0级滚动轴承的内圈配合,轴承工作时外圈固定,内圈与轴颈一起旋转,负荷状态为轻负荷,φ60mm的轴径和φ45mm轴头分别与齿轮基准孔配合,φ62mm轴段的两端面分别为齿轮和滚动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基准面,试设计该轴的尺寸精度、几何精度、表面精度,并将设计结果以零件图的形式表达。

1、轴类零件的结构简图(电子版)
说明:表达出零件的结构和基本尺寸即可,各项公差要求是要设计的部分,无需标注。

2、评分标准(该表可单独作为1页)
3、轴类零件的精度设计图(A3手绘)TG801 65 P224。

减速机输出轴技术要求

减速机输出轴技术要求

减速机输出轴技术要求
减速机输出轴技术要求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轴的强度和刚度:输出轴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负载和扭矩,并能保持其形状和位置的稳定性。

通常情况下,输出轴会经受较大的载荷和扭矩,因此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设计进行加工制造。

2. 表面精度和粗糙度:输出轴的表面精度和粗糙度对减速机的工作性能和寿命有着重要影响。

表面精度和粗糙度越高,摩擦和磨损就越小,运转平稳性和效率就越高。

3. 滚动轴承安装座部的轴向径向跳动:输出轴的安装座部需要保证其轴向和径向跳动在允许范围内。

如果轴承座部的跳动过大,会导致轴与轴承之间的配合松动,影响减速机的工作精度和运转平稳性。

4. 轴的平衡性:输出轴的平衡性对减速机的运转平稳性和振动噪声有很大影响。

轴的不平衡会导致转动时产生离心力,引起振动和噪声,并可能导致轴截面的疲劳破坏。

5. 轴的防护和密封:输出轴通常需要进行防护和密封,以防止灰尘、水分和其他外界物质进入轴内部,从而影响轴的工作寿命和性能。

通常采用密封圈、防护罩等设计和制造措施来实现。

总之,减速机输出轴的设计和制造需要考虑到强度、刚度、精
度、表面质量、安装座部跳动、平衡性以及防护和密封等技术要求,以保证减速机的工作性能和寿命。

减速器 轴的设计

减速器 轴的设计

F t1=2T 1d 1=2×6.65×10454.94N =2.42×103 N F r1=F t1tan αn cos β=2.42×103×tan 20°cos 17°8′45′′N =922 NF a1=F t1tan β=2.42×103×tan 17°8′45′′ N =477 N(3)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钢,调质处理,查表得:取A 0=125d min=A 0√P 1n 13=125×√ 3.58514.293 mm =23.86 mm输入轴的最小直径d Ⅰ−Ⅱ是安装大带轮处的轴径,由于需要开键槽,将该段轴径增大5%,考虑到轴的承载能力,并将其过量圆整为d 12=30 mm 。

(4)轴的结构设计 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 方案1:齿轮、右侧轴套、右端轴承、轴承端盖依次从右向左安装,左侧轴套、左端轴承、轴承端盖、大带轮、轴端挡圈依次从左向右安装。

方案2:轴套、右端轴承、轴承端盖依次从轴的右端向左端安装,轴套、左端轴承、轴承端盖、大带轮、轴端挡圈依次从轴的左端向右端安装,高速级小齿轮与轴做成一体。

经过比较,由于齿轮的直径较小,应该保证齿轮轮体的强度,故最终采用方案2。

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为了满足左端大带轮的轴向定位要求,I-II轴段右端需制出一定位轴肩,定位轴肩高度h一般取(2~3)C或(2~3)R。

查表得:取I-II轴段右=1.2 mm,进而取h23=3 mm,故d23=36 mm。

左端用端圆角半径RⅡ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D=40 mm。

为保证轴向定位可靠,与大带轮配合部分的轴端长度一般应比带轮宽度B短2~3 mm,故取L12= 45 mm。

·初步选择滚动轴承。

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步骤(减速器的设计)

(完整版)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步骤(减速器的设计)

目录第一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一、电动机选择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3.选择电动机的转速4.选择电动机的型号二、计算总传动比和分配各级传动比三、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1.各轴转速2.各轴功率3.各轴转矩4.运动和动力参数列表第二章传动零件的设计一、减速器箱体外传动零件设计1.带传动设计二、减速器箱体内传动零件设计1.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2.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三、选择联轴器类型和型号1.选择联轴器类型2.选择联轴器型号第三章装配图设计一、装配图设计的第一阶段1.装配图的设计准备2.减速器的结构尺寸3.减速器装配草图设计第一阶段二、装配图设计的第二阶段1.中间轴的设计2.高速轴的设计3.低速轴的设计三、装配图设计的第三阶段1.传动零件的结构设计2.滚动轴承的润滑与密封四、装配图设计的第四阶段1.箱体的结构设计2.减速器附件的设计3.画正式装配图第四章零件工作图设计一、零件工作图的内容二、轴零件工作图设计三、齿轮零件工作图设计第五章注意事项一、设计时注意事项二、使用时注意事项第六章设计计算说明书编写第一章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一、电动机选择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

直流电动机需要直流电源,结构复杂,价格较高;当交流电动机能满足工作要求时,一般不采用直流电动机,工程上大都采用三相交流电源,如无特殊要求应采用三相交流电动机。

交流电动机又分为异步电动机和同步电动机,异步电动机又分为笼型和绕线型,一般常用的是Y 系列全封闭自扇冷式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它具有防止灰尘、铁屑或其他杂物侵入电动机内部的特点,适用于没有特殊要求的机械上,如机床、运输机、搅拌机等。

所以选择Y 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

2.选择电动机的功率电动机的功率用额定功率P ed 表示,所选电动机的额定功率应等于或稍大于工作机所需的电动机输出功率P d 。

功率小于工作要求则不能保证工作机正常工作,或使电动机长期过载,发热大而过早损坏;功率过大,则增加成本,且由于电动机不能满载运行,功率因素和效率较低,能量不能充分利用而造成浪费。

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

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减速器是一种将输入轴的高速转动减速到输出轴低速转动的机械装置。

减速器低速轴的设计与加工工艺对于减速器的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低速轴的设计低速轴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轴材料的选择、轴的尺寸和形状、轴的加工工艺以及轴的装配方式。

首先是轴材料的选择。

常见的轴材料有碳素钢、合金钢和不锈钢等。

在选择轴材料时,需要考虑减速器的工作条件和要求,如承载能力、耐磨性、耐腐蚀性等。

其次是轴的尺寸和形状的设计。

低速轴的尺寸需要根据减速器的减速比和输出功率进行设计。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轴的直径、长度、轴肩的大小和形状等参数。

然后是轴的加工工艺的设计。

低速轴的加工工艺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车削工艺、热处理工艺和精加工等。

车削工艺是将原材料加工成轴的基本工艺,需要考虑轴的形状和尺寸的精确度要求。

热处理工艺是对轴进行热处理,提高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精加工是对轴进行细加工,提高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最后是轴的装配方式的设计。

低速轴的装配方式需要考虑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常见的装配方式有插装式、加压式和过盈配合等。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轴的定位精度、装配方便性和装配稳定性。

低速轴的加工工艺低速轴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车削、热处理、精加工和装配。

首先是车削工艺。

车削是将原材料加工成轴的基本工艺。

在车削过程中,需要根据轴的形状和尺寸要求进行车削,保证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然后是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对轴进行热处理,提高轴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淬火、回火、调质等。

在热处理过程中需要控制加热温度和冷却速度,保证轴的热处理效果。

接着是精加工。

精加工是对轴进行细加工,提高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常见的精加工方法有磨削、打磨等。

在精加工过程中需要控制磨削参数,保证轴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最后是装配。

装配是将轴组装到减速器中的工艺。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根据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装配,保证轴的定位精度、装配方便性和装配稳定性。

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设计说明书

输出轴零件设计说明书学习中心:宁波学校中心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学员编号:201104948059学员姓名:夏懋东北大学2012年6月16日目录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2二、毛坯的选择.........................................3三、输出轴的表面分析.................................3四、定位基准的选择...................................4五、各表面加工路线的拟定.............................4六、加工阶段的划分...................................5七、热处理工序的安排.................................6八、输出轴加工工艺路线...............................6九、选择机床与工艺装备...............................7十、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7十一、键槽尺寸链的计算...............................9十二、输出轴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2十三、输出轴加工工序卡片............................13一、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二、毛坯的选择 1、选择材料:45钢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 生产条件:中等 2、选择毛坯:模锻 毛坯尺寸:262×φ70 选择理由:①通过锻造生产的零件力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②通过锻造能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状且尺寸和形状精度高。

③生产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个人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低。

三、输出轴的表面分析 1、主要加工表面①φ55021.0002.0++外圆面 Ra0.8 长20 ②φ55021.0002.0++外圆面 Ra0.8 长37③φ60060.0041.0++外圆面 Ra1.6 长58 ④φ42050.0034.0++外圆面 Ra1.6 长65⑤φ50外圆面 Ra1.6 长66 ⑥φ68右端面 Ra3.2⑦键槽180043.0- Ra3.2 高530200.0- Ra6.4 ⑧键槽120043.0- Ra3.2 高370200.0- Ra6.4⑨螺纹孔2-M6-6H 2、次要加工表面①φ55021.0002.0++长20的左端面②φ42050.0034.0++右端面③φ68外圆面 长12 ④全部倒角C1.5 ⑤全部圆角R1.5 四、定位基准的选择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⑴余量均匀原则;⑵保证不加工面位置正确的原则; ⑶粗基准只能有效使用一次的原则; ⑷粗基准平整光洁和定位可靠原则。

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姓名:马厅瑞编号: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5月27日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姓名马厅瑞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任务下达日期2014年9月29日设计(论文)开始日期2014年9月29日设计(论文)完成日期2015年5月20日设计(论文)题目:对二级减速器的设计A·编制设计B·设计专题(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徐从清系(部)主任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记录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马厅瑞于年月日进行了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设计题目:专题(论文)题目:指导老师: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根据学生答辩情况,经答辩委员会讨论评定,给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人,出席人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副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委员:,,,,,,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评语第页共页学生姓名:马厅瑞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年级07级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评阅人: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成绩:系(科)主任:(签字)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及答辩评语:摘要本论文主要研究普通二级减速器的设计方法及步骤,减速器被喻为机器的“调度师”。

本文从减速器的分析入手,详细对其设计理念和实效应用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在减速器的设计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各零件的设计准则和满足的使用极限。

并在检验过程中进行了工程力学的分析使其满足使用条件。

合理的传动方案应满足工作机的工作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便于加工、成本低廉、传动效率高和使用维护方便等特点,以保证工作机的工作质量和可靠性。

要同时满足这些要求是比较困难的,设计时要统筹兼顾,保证重点要求使其尽可能的达到最佳设计方案。

关键词:减速器、一级传动轴、二级传动轴、联轴器、齿轮润滑、箱体、传动比。

SummaryIn t hi s t hesi s, t he d esi gn o f g en er al s eco ndary m eth od s a nd p r o ced ur esred ucer, sp eed r educ er has been h ai l ed as t he m achi ne' s " O per at i onD i v i si on. " T hi s an al ys i s f r om t h e r educ er, a d et ai l ed app l i cat i on of i t sdesi g n an d eff ect i ven ess of a c om pr ehen si v e st u dy.Reduc er d esi gn pr ocess i n a det ai l ed an al ys i s o f th e v ar i ou s p art s of th e desi gn c r i t eri a a nd t he u se t o m eet t h e l i m i t. Te st c ondu cted i n t he c ou r se o f t h e an al ys i s o f en gi n eer i n g m ech an i cs t o sat i sf y t he co ndi ti ons of use.R eason ab l e t ransm i ssi o n sc hem e shou l d m eet t he o perat i o nalr equ i r em ent s o f t he w ork machi ne, h as a si m p l e st r uct ur e, co mp act , easypr ocessi n g, l o w cost , hi g h t ran smi ssi o n eff i c i ency and easy m ai nt enanc e,et c. , t o en su r e w or k qu al i t y and r el i abi l i ty o f t he w or k machi ne. To meet t hese r equi r ement s i s d i ff i c ul t , t he d esi g n s houl d b e b al an ced t o e nsur e t hat k ey r equ i r ement s to ach i ev e t h e best p ossi b l e desi g n.Keywords:redu cer, a trans miss ion shaft, two shafts, couplings, gear lubrication, box, trans mission ratio目录摘要⋯⋯⋯⋯⋯⋯⋯⋯⋯⋯⋯⋯⋯⋯⋯⋯⋯⋯⋯⋯⋯⋯⋯⋯⋯⋯⋯⋯1 Su mmar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第 1章选择电动机⋯⋯⋯⋯⋯⋯⋯⋯⋯⋯⋯⋯⋯⋯⋯⋯⋯⋯⋯⋯⋯⋯5第 2章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确定⋯⋯⋯⋯⋯⋯⋯⋯⋯⋯⋯⋯6第 3章 V带的设计⋯⋯⋯⋯⋯⋯⋯⋯⋯⋯⋯⋯⋯⋯⋯⋯⋯⋯⋯⋯⋯⋯81、普通 V带传动的设计计算⋯⋯⋯⋯⋯⋯⋯⋯⋯⋯⋯⋯⋯⋯⋯⋯⋯8 2、小带轮结构设计⋯⋯⋯⋯⋯⋯⋯⋯⋯⋯⋯⋯⋯⋯⋯⋯⋯⋯⋯⋯⋯9 3、大带轮结构设计⋯⋯⋯⋯⋯⋯⋯⋯⋯⋯⋯⋯⋯⋯⋯⋯⋯⋯.⋯⋯10第 4章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21、齿轮传动设计计算⋯⋯⋯⋯⋯⋯⋯⋯⋯⋯⋯⋯⋯⋯⋯⋯⋯.⋯⋯12 2、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13 3、大齿轮结构设计⋯⋯⋯⋯⋯⋯⋯⋯⋯⋯⋯⋯⋯⋯⋯⋯⋯.⋯⋯⋯14第 5章轴的设计与校核⋯⋯⋯⋯⋯⋯⋯⋯⋯⋯⋯⋯⋯⋯⋯⋯..⋯⋯151、输入轴的设计⋯⋯⋯⋯⋯⋯⋯⋯⋯⋯⋯⋯⋯⋯⋯⋯⋯⋯⋯.⋯⋯15 2、输出轴的设计⋯⋯⋯⋯⋯⋯⋯⋯⋯⋯⋯⋯⋯⋯⋯⋯⋯⋯⋯⋯⋯17第 6章键的强度校核⋯⋯⋯⋯⋯⋯⋯⋯⋯⋯⋯⋯⋯⋯⋯⋯⋯⋯⋯⋯201、输出轴齿轮用键联接校核⋯⋯⋯⋯⋯⋯⋯⋯⋯⋯⋯⋯⋯.. ⋯⋯20 2、输出轴联轴器用键联接校核⋯⋯⋯⋯⋯⋯⋯⋯⋯⋯⋯⋯⋯⋯⋯20第 7章减速器的润滑⋯⋯⋯⋯⋯⋯⋯⋯⋯⋯⋯⋯⋯⋯⋯⋯⋯⋯⋯⋯21第 8章减速器壳体尺寸设计⋯⋯⋯⋯⋯⋯⋯⋯⋯⋯⋯⋯⋯⋯⋯⋯⋯22第 9章减速器附件设计⋯⋯⋯⋯⋯⋯⋯⋯⋯⋯⋯⋯⋯⋯⋯⋯⋯⋯⋯24致谢⋯⋯⋯⋯⋯⋯⋯⋯⋯⋯⋯⋯⋯⋯⋯⋯⋯⋯⋯⋯⋯⋯⋯⋯⋯⋯⋯⋯26参考书目⋯⋯⋯⋯⋯⋯⋯⋯⋯⋯⋯⋯⋯⋯⋯⋯⋯⋯⋯⋯⋯⋯⋯⋯..⋯27课程设计任务书班级:07级机械设计与制造七班姓名:蔡宝学号: 90703426设计题目: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的减速器原始数据:驱动卷筒上的驱动卷筒的直运输带的速度使用期限圆周力径3.2380 2.56工作情况:平稳,两班制(连续 16小时),每月工作 20天传动装置简图驱动卷筒运输带联轴器电动机减速机第 1 章选择电动机1.1电动机是常用的原动机电动机是常用的原动机,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控制简便和维护容易等优点。

二级减速器各个零件的设计及计算

二级减速器各个零件的设计及计算

二级减速器各个零件的设计及计算1.输入轴设计及计算:输入轴主要承载输入的转矩和力,因此需要考虑强度和刚度。

一般情况下,输入轴的直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d=K*√(T/S)其中,d为输入轴直径,K为系数(一般取8-10),T为输入的转矩,S为扭矩应力。

2.输出轴设计及计算:输出轴主要承载输出的转矩和力,同样需要考虑强度和刚度。

输出轴的直径计算方式与输入轴类似,可以使用相同的公式。

3.减速器外壳设计和计算:减速器外壳主要用于保护内部零件,并承载减速器的全重。

外壳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外壳设计时需考虑受力情况,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进行计算和验证。

4.内齿轮设计和计算:内齿轮是二级减速器的核心部件,其设计和计算涉及到模数、齿轮齿数、齿面硬度和齿轮副参数等。

一般情况下,内齿轮的模数和齿数可以通过公式计算:m=K*(T/(d*Z))其中,m为模数,K为系数(一般取0.1-0.15),T为输入或输出的转矩,d为齿轮分度圆直径,Z为齿数。

5.主要齿轮和次要齿轮设计和计算:主要齿轮和次要齿轮是内齿轮的两个零部件,其设计和计算也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

可以根据输入和输出的转速比,以及内齿轮的模数和齿数,通过公式计算齿轮的模数、齿数和分度圆直径等参数。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设计和计算时,还需考虑齿面接触疲劳强度、齿面强度和齿轮的润滑等因素,以确保减速器的可靠运行和使用寿命。

总之,二级减速器的各个零件设计和计算是一个复杂的工程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传动功率、转矩、齿轮参数、强度和刚度等因素。

只有在合理设计和计算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减速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速器输出轴的设计及加工1 绪论国内减速器现状?国内的减速器多以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为主,但普遍存在着功率与重量比小,或者传动比大而机械效率过低的问题。

另外,材料品质和工艺水平上还有许多弱点,特别是大型的减速器问题更突出,使用寿命不长。

国内使用的大型减速器(500kw以上),多从国外(如丹麦、德国等)进口,花去不少的外汇。

60年代开始生产的少齿差传动、摆线针轮传动、谐波传动等减速器具有传动比大,体积小、机械效率高等优点?。

但受其传动的理论的限制,不能传递过大的功率,功率一般都要小于40kw。

由于在传动的理论上、工艺水平和材料品质方面没有突破,因此,没能从根本上解决传递功率大、传动比大、体积小、重量轻、机械效率高等这些基本要求。

90年代初期,国内出现的三环(齿轮)减速器,是一种外平动齿轮传动的减速器,它可实现较大的传动比,传递载荷的能力也大。

它的体积和重量都比定轴齿轮减速器轻,结构简单,效率亦高。

由于该减速器的三轴平行结构,故使功率/体积(或重量)比值仍小。

且其输入轴与输出轴不在同一轴线上,这在使用上有许多不便。

北京理工大学研制成功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不仅具有三环减速器的优点外,还有着大的功率/重量(或体积)比值,以及输入轴和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的优点,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国内有少数高等学校和厂矿企业对平动齿轮传动中的某些原理做些研究工作,发表过一些研究论文,在利用摆线齿轮作平动减速器开展了一些工作。

二、平动齿轮减速器工作原理简介,平动齿轮减速器是指一对齿轮传动中,一个齿轮在平动发生器的驱动下作平面平行运动,通过齿廓间的啮合,驱动另一个齿轮作定轴减速转动,实现减速传动的作用。

平动发生器可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或正弦机构或十字滑块机构。

本成果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作为平动发生器。

平动发生器可以是虚拟的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也可以是实体的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

有实用价值的平动齿轮机构为内啮合齿轮机构,因此又可以分为内齿轮作第1 页(共30 页)平动运动和外齿轮作平动运动两种情况。

外平动齿轮减速机构,其内齿轮作平动运动,驱动外齿轮并作减速转动输出。

该机构亦称三环(齿轮)减速器。

由于内齿轮作平动,两曲柄中心设置在内齿轮的齿圈外部,故其尺寸不紧凑,不能解决体积较大的问题。

内平动齿轮减速,其外齿轮作平动运动,驱动内齿轮作减速转动输出。

由于外齿轮作平动,两曲柄中心能设置在外齿轮的齿圈内部,大大减少了机构整体尺寸。

由于内平动齿轮机构传动效率高、体积小、输入输出同轴线,故由广泛的应用前景。

? 三、本项目的技术特点与关键技术? 1.本项目的技术特点,本新型的"内平动齿轮减速器"与国内外已有的齿轮减速器相比较,有如下特点:(1)传动比范围大,自I=10起,最大可达几千。

若制作成大传动比的减速器,则更显示出本减速器的优点。

(2)传递功率范围大:并可与电动机联成一体制造。

(3)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

比现有的齿轮减速器减少1/3左右。

(4)机械效率高。

啮合效率大于95%,整机效率在85%以上,且减速器的效率将不随传动比的增大而降低,这是别的许多减速器所不及的。

(5)本减速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是在同一轴线上。

本减速器与其它减速器的性能比较见表1。

因缺少数据,表中所列的各减速器的功率/重量比是最优越的。

?表1?各类减速器比较型号功率(kw) 减速比质量(kg) 。

注:NP-100为内平动齿轮减速器,SEW 减速器的质量含电机。

2.本项目的关键技术?由图2可知,"内平动齿轮减速器"是由内齿轮Z2、外齿轮Z1和平行四边形机构组合而成的。

它的传动原理是:电机输入旋转运动,外齿轮作平行移动,其圆心的运动轨迹是一个圆,与之啮合的内齿轮则作定轴转动。

因为外齿轮作平行移动,所以称谓平动齿轮机构。

齿轮的平行移动需要有辅助机构帮助实现的,可采用(6~12副)销轴、滚子作为虚拟辅助平动机构,也可以采用偏心轴作为实体辅助平动机构。

内平动齿轮减速器的关键技术和关键工艺是组成平行四边形构件的尺寸计算及其要求的加工精度、轮齿主要参数的选择。

这些因数都将影响传动的能力和传动的质量。

总的说,组成本减速器的各零部件都要求有较高的精度,它们将决定着减速器的整体传动质量。

3.本项目的概况本项目已获得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5227767。

本项目自1995年试制出第一台样机(功率2.5kW,传动比I=32)后,陆续与一些厂矿合作,设计了下面几种不同功率、不同传动比的减速器。

第2 页(共30 页)2 输出轴的零件图和技术要求第3 页(共30 页)3 毛坯的选择3.1 选择材料:45钢。

生产类型:大批量生产。

生产条件:中等。

3.2选择毛坯:模锻。

毛坯尺寸:262×φ70。

选择理由:(1)通过锻造生产的零件力学性能高,使用寿命长。

(2)通过锻造能得到所需要的零件形状且尺寸和形状精度高。

(3)生产效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个人劳动强度低,技术要求低。

第4 页(共30 页)4 输出轴的表面分析4.1主要加工表面(1)φ55 外圆面 Ra0.8 长20。

(2)φ55 外圆面 Ra0.8 长37。

(3)φ60 外圆面 Ra1.6 长58。

(4)φ42 外圆面 Ra1.6 长65。

(5)φ50外圆面 Ra1.6 长66。

(6)φ68右端面 Ra3.2。

(7)键槽18 Ra3.2 高53 Ra6.4。

(8)键槽12 Ra3.2 高37 Ra6.4。

(9)螺纹孔2-M6-6H。

4.2次要加工表面(1)φ55 长20的左端面⑤全部圆角R1.5。

(2)φ42 右端面。

(3)φ68外圆面长12。

(4)全部倒角C1.5。

第5 页(共30 页)5 定位基准的选择5.1粗基准的选择原则:(1)余量均匀原则;(2)保证不加工面位置正确的原则;(3)粗基准只能有效使用一次的原则;(4)粗基准平整光洁和定位可靠原则。

5.2精基准的选择原则:(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3)余量均匀原则;(4)便于装夹原则。

5.3选择粗基准:φ55的外圆面和φ55的端面理由:(1)余量均匀原则;(2)保证不加工面位置正确的原则;(3)保证不加工表面平整光洁、定位可靠的原则。

5.4选择精基准:φ55的轴心线理由:(1)基准重合原则;(2)基准统一原则;第6 页(共30 页)(3)便于装夹原则。

6 各表面加工路线的拟定6.1加工路线(1)φ55 外圆面 Ra0.8。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φ60 外圆面 Ra1.6 长58。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3)φ42 外圆面 Ra1.6 长65。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4)φ50外圆面 Ra1.6 长66。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精车。

(5)φ68右端面 Ra3.2。

加工路线:粗车—半精车。

(6)键槽18 Ra3.2 高53 Ra6.4。

加工路线:粗铣—精铣。

(7)键槽12 Ra3.2 高37 Ra6.4。

加工路线:粗铣—精铣。

(8)螺纹孔2-M6-6H。

加工路线:钻孔—攻丝。

(9)φ68外圆面长12。

第7 页(共30 页)加工路线:粗车。

(10)φ42 右端面。

加工路线:粗车。

(11)φ55 长20的左端面。

加工路线:粗车。

第8 页(共30 页)7 加工阶段的划分该轴的加工质量要求较高,需要很多工序逐步才能达到所要求的加工精度,因此需要分为三个加工阶段即粗加工阶段、半精加工阶段和精加工阶段。

7.1粗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切除毛坯上大部分余量,使毛坯在形状和尺寸上接近零件成品。

即车φ55和φ42的端面,钻两端面的中心孔和粗车全部外圆面。

7.2半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是使主要表面达到一定的精加工余量。

即半精车所有外圆面,精车φ50外圆面,钻螺纹孔以及攻丝和粗精铣键槽。

7.3精加工阶段:主要任务就是保证各主要表面达到规定的尺寸精度,即粗磨以及精磨φ55、φ60、φ42各外圆面。

第9 页(共30 页)8 热处理工序的安排8.1热处理(1)粗加工前对模锻进行正火处理。

(2)半精加工前对零件进行调质处理后表面硬度220-250HBS。

(3)精加工前对φ55、φ60、φ42各表面进行渗氮处理。

第10 页(共30 页)9 输出轴加工工艺路线9.1轴的加工流程(1)备料:45钢。

(2)锻造模锻。

(3)热处理正火处理。

(4)车端面钻中心孔车φ55和φ42的端面,钻两端面的中心孔。

(5)粗车粗车所有外圆面以及φ68右端面和所有倒角以及倒圆角。

(6)热处理调质处理后表面硬度220-250HBS。

(7)半精车半精车所有外圆面以及φ68右端面。

(8)钻孔攻丝钻2-M6-6H螺纹孔以及攻丝。

(9)精车精车φ50外圆面。

(10)粗铣粗铣键槽18和键槽12。

(11)精铣精铣键槽18和键槽12。

(12)热处理对φ55、φ60、φ42各表面进行渗氮处理。

(13)粗磨粗磨φ55、φ60、φ42各外圆面。

(14)精磨精磨φ55、φ60、φ42各外圆面。

(15)检验按图样技术要求项目检查。

第11 页(共30 页)10 选择机床与工艺装备10.1选择机床(1)工序4、5、7、和9是粗车、半精车和精车。

生产类型是大批量生产,故选用卧式车床CA6140就能满足加工要求。

(2)工序8是钻孔和攻丝。

工序工步简单,故可选用立式钻床Z5725A。

(3)工序10和11是粗精铣键槽。

故可选用铣床X61W就能满足要求。

(4)工序13和14是粗磨和精磨。

工序工步简单,故可选常用万能外圆磨床M1412就能满足加工要求10.2选择夹具车销工序需要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和顶尖夹具,其他各工序都使用通用夹具即可。

10.3选择刀具由于零件材料为45钢,车销时使用的是硬质合金刀具,即车端面使用45度硬质合金刀,车外圆面使用93度硬质合金刀。

铣削时使用的刀具是φ12和φ18硬质合金立铣刀。

钻削时使用φ5的高速钢钻头。

磨削时使用的刀具是砂轮WA60L5V。

第12 页(共30 页)11 各表面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的确定11.1制定表格(1)φ55021.0002.0++外圆面 Ra0.8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磨0.1 h6(021.0002.0++)Ra0.8 55 φ55021.0002.0++粗磨0.3 h8(0046.0-)Ra2.5 55.1 φ55.1046.0-半精车 1.8 h10(0120.0-)Ra3.2 55.4 φ55.4120.0-粗车 2.8 h12(0300.0-)Ra12.5 57.2 φ57.2300.0-毛坯60 φ60±2(2)φ60060.0041.0++外圆面 Ra1.6 长58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磨0.1 h6(060.0041.0++)Ra0.8 60 φ60060.0041.0++粗磨0.3 h8(0046.0-)Ra2.5 60.1 φ60.1046.0-半精车 1.8 h10(0120.0-)Ra3.2 60.4 φ60.4120.0-粗车 2.8 h12(0300.0-)Ra12.5 62.2 φ62.2300.0-毛坯65 φ65±2(3)φ42050.0034.0++外圆面 Ra1.6 长65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磨0.1 h6(050.0034.0++)Ra0.8 42 φ42050.0034.0++粗磨0.3 h8(0046.0-)Ra2.5 42.1 φ42.1046.0-半精车 1.8 h10(0120.0-)Ra3.2 42.4 φ42.4120.0-粗车 2.8 h12(0300.0-)Ra12.5 44.2 φ44.2300.0-毛坯47 φ47±2第13 页(共30 页)(4)φ50外圆面 Ra1.6 长66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车0.4 h7(0030.0-)Ra1.6 50 φ50半精车 1.8 h10(0120.0-)Ra3.2 50.4 φ50.4120.0-粗车 2.8 h12(0300.0-)Ra12.5 52.2 φ52.2300.0-毛坯55 φ55±2(5)键槽180043.0- Ra3.2 高53200.0- Ra6.4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铣0.4 h10(0043.0-)Ra3.2 7.2 7.2170.00205.0++粗铣 6.8 h12(0180.0-)Ra6.4 6.8 6.8180.0-(6)键槽120043.0-Ra3.2 高37200.0-Ra6.4工序名称工序余量经济精度表面粗糙度工序间尺寸尺寸公差精铣 1.2 h10(0043.0-)Ra3.2 5.2 5.2165.0017.0++粗铣 4.8 h12(0180.0-)Ra6.4 4.8 4.8180.0-第14 页(共30 页)第 15 页(共 30 页)12 键槽尺寸链的计算12.1计算1、键槽180043.0- Ra3.2 高530200.0- Ra6.4mm A 260.0041.00200.0060.0041.0075360++-++=-=mm A 030.00205.0230++=mm A 0060.032.30-=因为3210A A A A -+=所以mm A A A A 2.7302.3072301=-+=-+=因为3210EIA ESA ESAESA -+= 所以mm ESA EIA ESA ESA 170.0030.0060.0260.02301+=--=-+=因此3210ESA EIA EIAEIA -+= 所以mm EIA ESA EIA EIA0205.00205.00041.02301+=-+=-+= 求得mmA 170.00205.012.7++=2、键槽120043.0- Ra3.2 高370200.0- Ra6.4第 16 页(共 30 页)因为mm A 250.0034.00200.0050.0034.0053742++-++=-=mmA 025.0017.0221++=mm A 0060.032.21-=因为 3210A A A A -+=所以mm A A A A 2.5212.2152301=-+=-+=因为3210EIA ESA ESAESA -+= 所以mm ESA EIA ESA ESA165.0025.0060.0250.02301+=--=-+= 因此3210ESA EIA EIAEIA -+= 所以mm EIA ESA EIA EIA017.0017.00034.02301+=-+=-+= 求得mm A 165.0017.012.5++=13 输出轴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4 输出轴加工工序卡片14.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名称减速器零件名称输出轴共9页第 1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4车端面钻中心孔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70 1 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车床CA6140 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机动辅助1 车Ф55和Ф42的端面45度硬质合金刀600 70 0.2 2 12 钻两端面的中心孔Ф6中心钻300 25 0..2 6 2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零件型号图号产品名称减速器零件名称输出轴共9页第 2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5 粗车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70 1 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车床CA6140 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机动辅助1 粗车Ф55,长20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 600 70 0.3 1 22 粗车Ф68,长12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 600 70 0.3 1.4 13 粗车Ф60,长58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 600 70 0.3 1.4 24 粗车Ф55,长37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 600 70 0.3 1.4 25 粗车Ф50,长66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 600 70 0.3 1.4 26 粗车Ф42,长65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600 70 0.3 1.4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名称减速器零件名称输出轴共9页第 3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7 半精车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70 1 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车床CA6140 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机动辅助1 半精车Ф55,长20的外圆面 93度硬质合金刀 800 90 0.1 0.9 22 半精车Ф60,长58的外圆面 93度硬质合金刀 800 90 0.1 0.9 23 半精车Ф55,长37的外圆面 93度硬质合金刀 800 90 0.1 0.9 24 半精车Ф50,长66的外圆面 93度硬质合金刀 800 90 0.1 0.9 25 半精车Ф42,长65的外圆面 93度硬质合金刀 800 90 0.1 0.9 2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减速器零件名输出轴共9 第 4名称称页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8 钻孔攻丝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701 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立式钻床Z5725A 1 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 mm机动辅助1 钻两个Ф5孔Ф5钻头600 25 0.2 12 52 攻2-M6-6H螺纹丝锥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零件图号产品名称减速器零件名称输出轴共9页第 5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9 精车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70 1 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卧式车床CA6140 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分)准终单件工步号工步内容工艺装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 m/min mm/r mm机动辅助1 精车Ф50,长66的外圆面93度硬质合金刀1000 145 0.1 0.2 1产品名称减速器零件名称输出轴共9页第9 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料牌号14 精磨45钢毛坯种类毛坯外形尺寸每坯件数每台件数模锻262×φ1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