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
能量生物计算公式

能量生物计算公式能量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它来源于食物的摄入和新陈代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能量的计算对于生物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物学中,能量的计算可以通过能量生物计算公式来实现,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能量生物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基本能量生物计算公式。
在生物学中,能量的计算通常使用以下基本能量生物计算公式:能量 = 质量×速度^2。
这个公式描述了动物在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与其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动物在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从而了解其能量需求和生活习性。
2. 生物体内能量转化公式。
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能量转化率 = 能量输出 / 能量输入。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体内能量转化的效率,从而指导我们在生物工程和生物能源利用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3.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公式。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能量流动 = 能量输入能量损失。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情况,从而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
4. 营养物质能量计算公式。
营养物质中的能量含量是我们了解食物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能量含量 = 蛋白质× 4 + 脂肪× 9 + 碳水化合物× 4。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食物中能量的含量,从而指导我们合理膳食和饮食健康。
5. 生物体能量平衡公式。
生物体能量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描述:能量摄入 = 能量消耗。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体内能量平衡的情况,从而指导我们合理饮食和生活方式。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能量生物计算公式及其应用,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流动情况,从而指导我们进行生物学研究和生态系统的管理和保护工作。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食物链中每 一营养级生 物所含能量 的多少
每一营养级 生物个体的 数目
每一营养级 生物的总生 物量
(1)能量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数量金字 塔在前一营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大,而后一营 养级的生物个体很小时,会出现倒置现象。 如树林中,树、昆虫和食虫鸟个体数比例关系可形成如右 图所示的数量金字塔。
(2)在人工生态系统中因能量可人为补充,可能会使能量金字 塔呈现倒置状况。如人工鱼塘中生产者的能量未必比消费 者(鱼)多。天然生态系统则必须当能量状况表现为金字塔形 状时,方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从而维持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
养的人数将会
(增多、不变、减少),理由
是
。
[课堂笔记] (1)玉米、鸡、牛、人之间的食物关系见答案。 (2)因人与鸡均食用玉米子粒,而牛食用玉米秸秆,且人还食 用鸡和牛,故人与鸡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和捕食,人与牛的种 间关系为捕食,而牛与鸡之间无竞争关系。 (3)该农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为玉米,生产者(玉米)固定的 太阳能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4)食物链越长,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损耗越多,高营养级获 得的能量也就越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中的能量流入人体内 所经过的食物链延长,故人获得的总能量将减少。
[例1] (2009·全国卷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
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
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
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
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②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能量流经每一营养 级时均有损耗,故食物链营养级环节越多,能量 损耗越大,欲减少能量损耗应缩短食物链。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②求最高营养级最少获得多少能量时,按最长食物链, 最低传递效率计算。
例7.如右图所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回答:若该生态系统的 能量流动效率平均为10%,同一营养级的每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 等的,第一营养级的同化能量为,则鹰最终获得的能量是________。
【解析】题目中已经给出能量的传递效率,按10%算,“同一营 养级的每种生物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这句话说明低营养级在向 高营养级传递能量的时候,其能量是按途径平均分配,其解题图 解如下: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必修3-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一.预备性知识 二.根据题目要求确定能量的传递效率:
10%~20%
三.确定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比例
能量在食物链中的传递
(1)在一条食物链中,若某一营养级的总能量为N, 则最多传到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为20%N(0.2N), 最少为10%N(0.1N)。 (2)在一条食物链中,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为N,则 需要前一营养级的能量最少为: N÷20%=5N,最 多为:N÷10%=10N。
2.5 kg B至少需要消耗A、C各:
2.5 kg÷2÷20%=6.25 kg, 2.5 kg D至少需要消耗C为:2.5 kg÷20%=12.5 kg, 而(12.5+6.25)kg C至少需要消耗A为: 18.75 kg÷20%=93.75 kg,
则猫头鹰体重增加1 kg,至少需要消耗
A为6.25 kg+93.75 kg=100 kg。
例2.在植物→昆虫→蛙→蛇这条食物链中,蛇若增加 1克体重,至少要消耗______ 125 克植物;最多要消耗 1000 克植物。 _______ 【解析】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根据题目要求, 若 蛇 增 加 1 克 体 重 , ① 至少要消耗植物 x 克,按传递效率为 20% 计算, 则可建立如下式子: x×20%×20%×20%=1,解得x=125克。 ② 最多要消耗植物 x 克,按传递效率为 10% 计算, 则 可 建 立 如 下 式 子 : x×10%×10%×10%=1,解得x=1000克。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

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
(1)能量传递效率=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2)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
每一营养级能量来源与去路分析:
①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部分被同化。
②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能量。
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来源:a:生产者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
B:其余各营养级的能量来自上一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
去路:a:自身呼吸消耗、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和热能;
b:流向下一营养级;
c;残体、粪便等被分解者分解;
d:未被利用: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也包括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型与计算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型与计算生态系统是生物圈中多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
模拟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营养物质循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规律,预测生物圈的变化,以及开发可持续的资源管理策略。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模型与计算方法。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一个营养级别转移到另一个营养级别。
生态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生物大分子,如葡萄糖。
动物则通过食物链获得能量,将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以此为燃料维持生命活动。
每个营养级别的生物尽管可以消耗过去营养级别生物的能量和营养物,却无法回收过去营养级别生物消耗掉的耗散能量。
同时,每个营养级别的生物在代谢进程中都会有耗散能量的形成,而这些耗散能量则流向更高纬度的生物等级。
尽管生态系统中存在能量的有限性,但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较高的生物等级中可以进一步消耗其它能源来源。
例如,许多食肉动物同样会食草,或者是食食肉动物的其他生物。
二、能量流动的模型能量流动可以用生态系统网络模型进行探讨。
生态网络模型中,每个节点代表不同的生物种群,节点之间通过食物链相联结,而每条边代表能量和营养物的转移,例如,从一个草食动物到肉食动物,从种子到小型昆虫。
这个模型可以给予我们对一个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更详细、更全面的理解。
生态网络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理解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相互依存和复杂互动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物种依赖关系的模拟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物种如何与其它物种的生命周期相互作用、如何适应环境变化等等。
三、能量流动的计算方法为了更好地理解生态网络模型,我们需要进行数值计算。
基于运动种群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到生态网络模型的大量方程。
这些方程描述了系统内各个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能量、稳定性、物种组成等方面。
当然,由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变化性,将生态网络模型精确地简化为可计算的形式仍然是非常困难的。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计算题(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在某生态系统中,1只2 kg 的鹰要吃10 kg 的小鸟,0.25 kg 的小鸟要吃2 kg 的昆虫,而100 kg 的昆虫要吃1000 kg 的绿色植物。
若各营养级生物所摄入的食物全转化成能量的话,那么,绿色植物到鹰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A. 0.05%B. 0.5%C. 0.25%D. 0.025%2.若某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为24000kJ,则该生态系统的第四营养级生物最多能获得的能量是〔 〕A. 24kJB. 192kJC.96kJD. 960kJ3.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 〕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4.由于"赤潮"的影响,一条4kg 重的杂食性海洋鱼死亡,假如该杂食性的食物有1/2来自植物,1/4来自草食鱼类,1/4来自以草食鱼类为食的小型肉食鱼类,按能量流动效率20%计算,该杂食性鱼从出生到死亡,共需海洋植物 < >A.120kgB.160kgC.60kgD.100kg5.某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总能量分别是W 1和W 2,当下列哪种情况发生时,最有可能使生态平衡遭到破坏〔〕A. 2110W W >B. 215W W >C. 2110W W <D. 215W W <6.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射进该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到该生态系统内的所有植物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7.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的辐射能开始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减少和单向性的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利用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头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 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几乎为0 kJB.106 kJC.2×106 kJD.3×106 kJ1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只能由较低营养级流向较高营养级B.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可以是无限的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以长期地保持动态平衡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1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兔子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人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流人到狐体内的能量12.右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答 案 :5 5 5
例 4为缓解人 口增 长带来 的世界 性粮食
紧张状 况 ,人类可 以适 当改变膳食 物结构 。
小结 五 :能量传递 效率是指相邻 营养级
的同化量的 比值 ,关键是正确计算 出同化量 。
此类 题较为 复杂 ,既要确定所 要用 的传 若将人 类的 ( 草食 )动物性食物 与植 物性食 递效率又要选 出相关的食物链 。 物 的 比例 由 1比 1 调 整 为 1比 4 ,地球 可供
因 此: 人 增 重 1 k g共 消 耗 植 物 2 . 1+ 1 2 . 6+ 2 9 . 3+ 1 8 . 8 = 6 2 . 8 J ,G与 H的
5 + 5 0 + 5 0 0 = 5 5 5 k g 。
传递效率 = 6 2 . 8 J / 4 6 5 J x 1 0 0 %,所 以 B项正
总之 ,要解决好能 量流动 的计 算题 ,就 要找 出相 关的食物链 ,确定传递效 率 ,把握
=
1 ÷f 2 o %) 4 = 6 2 5 k J 。
A、与该 生态系统稳定性 密切相关 的是 图中的 G、H和 c所形成 的营养结构
小结一 :已知能量传 递途径和较 高营养
级生物 的能量 ( 或生物量 )时 ,若需计 算较
B 、由 G到 H的能量传递效率 为 1 3 . 5 1 %
有关生态系统 中能量流动的计算
口 河南省西平县杨庄高 中 王会红 生态 系统 中能量流 动的计算是近几 年高 考的热点 ,学 生常 因缺乏 系统总结和解 法归 处动物属第 二营养级 ,这样 就 可以两 条食 物
纳而容易 出错 。下面就相关 题型的规律 及解 食 物 链 和 最 低 传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 看 ,G、H和 c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总结:1.能量流动的起点、途径和散失:起点:生产者;途径:食物链网;散失: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总初级生产量=流入第营养级的总能量人工生态系统:生产者同化的能量+人工输入有机物中的能量3.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去向:非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被下营养级同化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转变成该营养级的生物量,不一定都有,最终会被利用※②+③+④=净同化生产量用于该营养级生长繁殖;最高营养级:①自身呼吸消耗以热能形式散失② 被分解者分解利用③未被利用4.图示法理解末利用能量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路图:流入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的能量去向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1定量不定时能量的最终去路: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这一定量的能量不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2定量定时:自身呼吸消耗;流入下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末利用即末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末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未被利用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5.同化量与呼吸量与摄入量的关系: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净同化量用于生长繁殖+呼吸量※初级消费者的粪便量不属于初级消费者该营养级的能量,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生产者的能量,最终会被分解者分解;※用于生长繁殖的能量在同化量中的比值,恒温动物要小于变温动物6.能量传递效率与能量利用效率:1能量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这个数值在10%-20%之间浙科版认为是10%,因为当某一营养级的生物同化能量后,有大部分被细胞呼吸所消耗,热能不能再利用,另外,总有一部分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传递效率的特点:仅指某一营养级从上一个营养级所含能量中获得的能量比例;是通过食物链完成,两种生物之间只是捕食关系,只发生在两营养级之间;2能量利用率能量的利用率通常是流入人类中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能量的比值,或考虑分解者的参与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越短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同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如田间除杂草,使光能更多的被作物固定;桑基鱼塘中,桑叶由原来的脱落后被分解变为现在作为鱼食等等,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能量的浪费,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3两者的关系从研究的对象上分析,能量的传递效率是以"营养级"为研究对象,而能量的利用率是以"最高营养级或人"为研究对象;另外,利用率可以是不通过食物链的能量“传递”; 例如,将人畜都不能食用的农作物废弃部分通过发酵产生沼气为人利用; 人们利用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 这些热能、电能最终都为人类利用成为了人类体能的补充部分;※7.能量流动的计算规律:“正推”和“逆推”规律1规律2 在能量分配比例已知时的能量计算 规律3 在能量分配比例未知时计算某一生物获得的最多或最少的能量①求“最多”则按“最高”值20%流动 ②求“最少”则按“最低”值10%流动 ①求“最多”则按“最高”值10%流动②求“最少”则按“最低”值20%流动未知较高营养级 已知 较低营养级8.研究意义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具体措施:农田的除草灭虫---调整能流的方向尽量缩短食物链;充分利用生产者和分解者,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效率9. 能量流动的几种模型图:二:物质循环1. 物质循环易错点生产者 最少消耗 最多消耗 选最短食物链选最大传递效率20% 选最长食物链选最小传递效率10% 消费者获得最多消费者获得最少2.海洋圈水圈对大气圈的调节作用:海洋的含碳量是大气的50倍;二氧化碳在水圈与大气圈的界面上通过扩散作用进行交换水圈的碳酸氢根离子在光合作用中被植物利用3.碳循环的季节变化和昼夜变化影响碳循环的环境因素即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碳循环的季节变化二.生态系统的稳态及调节1.生态系统的发展反向趋势:物种多样性,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2.对稳态的理解: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顶级群落,它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的能力;结构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保持相对稳定;功能的相对稳定: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3.稳态的原因:自我调节能力但是有一定限度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系,物种越多,形成的食物链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4.稳态的调节:反馈调节其中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也是生态系统调节的主要方式。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过程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
(1)能量流经第一营养级的过程①能量输入: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②能量去向(2)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过程①初级消费者摄入量=初级消费者同化量+初级消费者粪便量。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通过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3)能量流动图解易错提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①,而不属于箭头②,如兔子吃草,兔子的粪便相当于草的遗体残骸,应该属于草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同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箭头②,而不属于箭头③。
(4)能量流动过程总结3种能量流动过程图比较图1:每一环节能量去向有2个,图中出现粪便量,由于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A为摄入量,B为同化量;由图可知B同化量总体有2个去向,即D为呼吸散失,C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量有2个去向,即E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F为下一营养级摄入量。
图2: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3个(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E)+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图3:每一营养级能量去向有4个(研究某一时间段)(除最高营养级)即: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自身呼吸消耗(D)+流入下一营养级(被下一营养级同化B)+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未利用”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重点中的重点各营养级同化量来源和去向注意:最高营养级的能量去路缺少下一营养级同化。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1.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分析 特点 原因分析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单向逐级递减流动

能减量在生态系统中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
1.能量流动的特点
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单向流动的原因:前一营养级 生物被后一个营养级生物捕食, 捕食关系一般是不能逆向的; 各个营养级细胞呼吸释放的是 热能,它不能被生产者重新用 于光合作用。
逐级递减的原因:能量流经各个营养级时,会有一部分能量被该营养级生物 细胞呼吸以热能散失,总有一部分能量以遗体残骸被分解者利用,还有一部 分留存在生态系统未被利用。
一般情况下,陆生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 间大约只有10%的能量能够传递到下一 个营养级,而在海洋生态系统中会大于 10%,但能量的递减规律是不变的。
人类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规律应用于农业生产
能量流动规律应用于农业生产 1.有利于帮助人类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 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海洋的净初级生产总量 < 陆地净初级生产总量 海洋的净次级生产总量 > 陆地净次级生产总量
原因: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植食动物利用藻类的效 率大大高于陆地动物利用植物的效率。
核心归纳
列表比较初级生产量和次级生产量
项目 能量来源 生产生物
二者关系
初级生产量
次级生产量
太阳能
现成有机物
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
①次级生产量直接或间接来自初级生产量;
(2)总次级生产量和净次级生产量 总次级生产量=净次级生产量+呼吸消耗量(R)
=次级生产者的同化量 生长、发育和繁殖
热能
次级生产量的去路
1.总次级生产量如何获得的? 消化后吸收
总次级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 、 净次级生产量、摄入量、尿粪量 这个几个词之间的关系?
2.不同生态系统净次级生产量的比较:
【高中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相关计算专题+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总能量为:A1+B1+C1+D1 而 D1=A2+B2+C2+D2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A1+B1+C1+D1]×100% 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 A2+B2+C2+D2=D1 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如果是在食物网中,某一营养级同时从上一营养级多种生物处获得 能量,且各途径所获得的能量比例确定,则按照各单独的食物链进行计 算后合并。
C
13%
16%
A 10%
a
B 19% D
b
b=a×10%×19%+a×16%×13%
例:如图是一个食物网,假如鹰的食物有 2 来自兔, 2 来自鼠, 1 来自蛇,
三、用拼图法分析营养级能量的流动
自身呼吸消耗 A1
B1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1
D1
下一级
D1 流向下一营养级
自身呼吸消耗 A2
B2
未利用的
分解者 C2
D2
下一级
D2 流向下一营养级
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量A+未被利用B+分解者的分解量C+流向下一营养级D
例1.如图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其中g表示流向
4.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
能量)。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A.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B.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且所占比例基本相符 C.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a1+b1+c1+d1)×100% D.消费者从生产者摄取的能量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计算题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在生物群落中,能量从一个生物到另一个生物的传递过程。
能量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形式在生物之间流动。
下面是一个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题的解答。
假设我们有一个简化的生态系统,包括植物、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我们假设植物的总生物量为1000克,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0克,肉食动物的总生物量为10克。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植物的初级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初级生产力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的速率。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
接下来,我们可以计算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草食动物每年摄食植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0千卡/平方米/年。
然后,我们可以计算肉食动物的消费率。
消费率是指肉食动物每年摄食草食动物的能量。
假设这个生态系统的肉食动物的消费率为10%。
那么肉食动物每年摄食的能量为10千卡/平方米/年。
最后,我们可以计算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
根据能量流动的原则,能量在食物链中逐级转移。
假设植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肉食动物的能量转移效率为10%。
那么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如下:植物的初级生产力为1000千卡/平方米/年,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草食动物,即100千卡/平方米/年。
草食动物摄食了10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其中有10%的能量被摄食给肉食动物,即10千卡/平方米/年。
肉食动物摄食了10千卡/平方米/年的能量。
综上所述,这个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是从植物到草食动物,再到肉食动物,能量逐级转移,并且在每个级别都有能量损失。
这个计算题只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实际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会更加复杂,但是这个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原理。
3.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y+5=5.1+2.1+0.25+0.05
x
y
y=2.5 x+2=0.5+2.5+4+9
x=14
2.5/16*100%=15.6%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3+14+70+23+2+5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
量的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c
呼吸作用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B.食物网中的计算:
A
BC
DEF
思考:如上食物网中,①A为1千克,则C最多约为多少?C最少约为多少?
0.04千克
0.0001千克
正推解题思路:最少按最长食物链、最小效率(10%)算 最多按最短食物链、最大效率(20%)算
② 若C增加1千克,则A最少需要消耗多少千克?最多又为多少?
25千克
10000千克
消费者 —来自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人工投放有机物中的能量
5.归纳各营养级能量的去路有哪些?
5.去路:
呼吸作用消耗 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利用(最高营养级除外)
被分解者所利用 未被利用(定时分析)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思考]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生态系统中来?为什么? 不能 【思考.讨论】的数据,完成表格,分析赛达伯格胡的能量流动,总结能量流动的特点。
初级消费 者摄入
初级消费 者同化
用于生长、 发育和繁殖
粪便 (粪便属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遗体残骸 分解者利用
次级消费 者摄入
(3)中间营养级的能量去向:①③呼流入吸下作用一营散养失级;②;④分未解被者利利用用(;定时分析)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计算

2.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若人的体重增加 1 kg,最少消耗水藻________kg,最多 消耗水藻________kg。 解析: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 10%~20%。 求最少消耗水藻时,选最短的食物链,如水藻→小鱼→人,传 递效率按 20%计算,设最少消耗水藻为 x,则 x×20%×20% =1 kg,x=25 kg;求最多消耗水藻时,选最长的食物链,如 水藻→水蚤→虾→小鱼→大鱼→人,传递效率按 10%计算, 设最多消耗水藻为 y,则 y×10%×10%×10%×10%×10% =1 kg,y=100 000 kg。 答案:25 100 000
6.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 1∶1,将此食物结构 改为 4∶1,能量流动效率按 10%计算,则调整后可供养的人口是前 者的________倍。 解析:若人类获取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是 1∶1,如下 左图,共需植物性食物的相对值为 55;如果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 食物的比例是 1∶4,则共需植物性食物的相对值是 28(如下右图)。 前者对食物的消耗量是后者的 1.96 倍,这也就说明后者可供养的 人数是前者的 1.96 倍。
3.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 10% ,各条食物
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 1 kJ 的能量,丙最少含多
少能量
()
A.550 kJ
B.500 kJ
解C.析4:00设kJ丙的能量为 x,D经.丙10→0 丁kJ→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 为 0.5 kJ,则需要丙 0.5÷(10%)3=500(kJ),经丙→戊→庚传 递到庚的能量为 0.5 kJ,则需要丙 0.5÷(10%)2=50(kJ),即丙 最少含 500+50=550(kJ)的能量。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计 算
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能量的传递效率的计算方法
A.80g C.800g
B.900g D. D.600g
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传递效率=某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至少需要”、“最多利用”——20%,选最短食物链 至少需要” 最多利用”——20%, 20% “最大消耗”、“最少利用”——10%,选最长食物链 最大消耗” 最少利用”——10%, 10%
能量流动相关概念
1.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 1.能量以有机物为载体 2.同化量=摄入量— 2.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同化量 3.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3.能量流动的途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4.能量最终归宿——热能 4.能量最终归宿——热能 能量最终归宿—— 5.同化量——流入量——输入量 5.同化量——流入量——输入量 同化量——流入量——
体内,获得更多的毛、 体内,获得更多的毛、肉、 奶等畜产品。 皮、奶等畜产品。 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 人类最有益 2、合理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 的是( 的是( ) C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 A . 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为食 , 则该种蜣螂最 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20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 B . 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 , 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C .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 能量就 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1.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 1.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 若虎鲸增加1kg体重,最多消耗 1kg体重 消耗浮游植物 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最多消耗浮游植物 D 效率低 的量为( ) 的量为( B. C. D. A.1kg B.10kg C.125kg D.1000kg 2.如图食物网中,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 2.如图食物网中,假如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 2/5来自兔 2/5来自鼠 1/5来自蛇 那么,鹰若要增加20g 来自鼠, 来自蛇, 2/5来自鼠,1/5来自蛇,那么,鹰若要增加20g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 体重,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为( B
高中生物必修三 生态系统功能(能量流动)读书笔记

第五章生态系统专题第二节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一、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散失(1)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主要是光合作用利用的光能,也包括化能合成作用利用的化学能(2)自然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人工生态系统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人工喂食的饲料(有机物)(3)能量流动过程:①输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是摄入②摄入=同化+粪便,同化=储存 +呼吸③某营养级“粪便”中能量应属其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或上一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的一部分,如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兔的同化量,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或草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的一部分。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残体以化石燃料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4)能量流动的特点及原因能量传递效率=后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前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一般为10%~20%。
A单向流动∵①捕食关系不可逆转,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②散失的热能不能被再利用B逐级递减∵①各营养级均有呼吸作用散失;②各营养级均有部分能量未被下一营养级利用;③各营养级均有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一条食物链一般只有4--5个营养级∵能量流动逐级递减(项目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每一阶含义各个营养级所含能量的多少各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各个营养级生物量(有机物)的多少特点正金字塔一般正金字塔一般正金字塔分析各个营养级都有呼吸作用散失能量,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而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仅占该营养级同化量的10%~20%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时,该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变化:浮游植物的个体小,寿命短,又不断被浮游动物吃掉,所以某一时间浮游植物的生物量可能低于浮游动物的生物量:摄入=同化=粪便储存: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散失:以呼吸作用的方式,热能的形式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6)研究能量流动意义①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对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桑基鱼塘: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鱼塘泥肥桑农作物秸秆:做饲料喂牲畜、牲畜粪便发酵产沼气、沼渣做肥料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