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时间测试课程设计15页word文档

合集下载

27.一阶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实验

27.一阶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实验

实验二十七一阶系统响应时间测量实验1. 简介对一阶响应实验台,系统的输入x i(t)和输出x0(t)可等效为一阶测试系统。

当系统输入为单位阶跃时,相应的微分方程为: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式中,t为一阶系统的时间常数。

传感器敏感元件的响应输出滞后于物理量的变化,带来误差。

这个误差可以用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常数t来表示,t越小,系统响应越快。

系统的时间响应常数可以通过测量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输入下的响应信号来完成。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一阶系统阶跃响应的基本特性,并计算一阶响应的时间常数。

2. 结构组成一阶响应系统实验台的结构示意如图1所示,结构总体尺寸为(长×宽×高),主要包括的零件有:图1 一阶响应实验台结构示意图3. 操作说明3.1 实验准备运用一阶响应实验台进行实验教学所需准备的实验设备为:1. drvi可重组虚拟实验开发平台1套2. 一阶响应实验台(lyx-12-a)1套3. 温度传感器(lwz-5-a)1个4. 套筒(ltz-a)3个5. 蓝津数据采集仪(ldaq-epp2)1台6. 开关电源(ldy-a)1套备齐所需的设备后,将开关电源的12v电源和恒温器背面的接线柱相连,温度传感器的5芯电缆和数据采集仪1通道连接,数据采集仪通过并口电缆与pc机并口连接。

在保证接线无误的情况下,打开恒温器电源开关开始加热。

3.2 实验操作1. 启动服务器,运行drvi主程序,开启drvi数据采集仪电源,然后点击drvi快捷工具条上的“联机注册”图标,进行主数据采集仪之间的注册。

联机注册成功后,启动drvi内置的“web服务器功能”,开始监听8500端口。

图2 一阶系统响应(服务器端)2. 启动drvi中的“一阶系统响应(服务器端)”实验脚本。

将温度传感器完全旋进套筒内,向容器内加入2/3的清水,打开实验台电源开关,旋动温度调节开关,选择一个温度开始加温。

3. 点击面板中的“测试”按钮,首先测量常温状态下温度传感器的数值,等加温到恒定温度后,将温度传感器投入到容器中,开始测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趋势曲线的变化过程,当温度上升趋势变化到很缓慢的时候停止采样,然后点击“计算时间常数”按钮,此时在数码框中将显示出时间常数的计算值。

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2

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2

光电检测的缺点:受光学介质的影响大(水、空气、尘土),成本高些。
光电检测系统组成
待测量 光学系 统
探测器
信 号 处 理
显示 输出
CPU
存 储
几何成像 干涉 衍射 偏振 扫描 全息 光谱 莫尔 (望远、 (应变) 显微、 摄影)
控制
课程主要内容
1. 及光调制原理 2. 光源 3. 探测器
教材和参考书(References)
教材: 光电传感器应用技术 出版时间:2007-10-1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王庆有 参考书:
1、光电信号检测原理与技术 赵远等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光电检测技术 曾光宇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 3、光电技术实验 刘振亚等编著 兵器工业出版社 4、光电技术 孙培懋等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5、光电技术 雷玉堂编著 武汉测绘出版社
课程要求

讨论: 1、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 2、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匹配 3、光电低噪声放大器、有源滤波器 4、光学调制盘,光栅莫尔条纹测长原理 5、光外差原理、光声调制器 6、激光多普勒测速、莫尔三维测量 成绩

平时考勤 10分(缺一次扣2.5分)
平时成绩 40分(6选4)每次10分 期末考试 50分
1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2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匹配3光电低噪声放大器有源滤波器4光学调制盘光栅莫尔条纹测长原理5光外差原理光声调制器6激光多普勒测速莫尔三维测量1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2光电探测器输出信号的信噪比匹配3光电低噪声放大器有源滤波器4光学调制盘光栅莫尔条纹测长原理5光外差原理光声调制器6激光多普勒测速莫尔三维测量?成绩勤平时考勤10分缺一次扣25分平时成绩分平时成绩40分6选4每次10分期末考试分期末考试50分

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光电探测器响应时间的测试实验报告模板

通常,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都有要在时间上落后于作用在其上的光信号,即光电探测器的输出相对于输入的光信号要发生沿时间轴扩展。

扩展的程序可由响应时间来描述。

光电探测器的这种响应落后于作用信号的特性称为惰性。

由于惰性的存在,会使先后作用的信号在输出端相互交叠,从而降低了信号的调制度。

如果探测器观测的是随时间快速变化的物理量,则由于惰性的影响会造成输出严重畸变。

因此,深入了解探测器的时间响应特性是十分必要的。

一、实验目的(1)了解光电探测器的响应度不仅与信号光的波长有关,而且与信号光的调制频率有关;(2)掌握发光二极管的电流调制法;(3)熟悉测量控测器响应时间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用探测器的脉冲响应特性测量响应时间;(2)利用探测器的幅频特性确定其响应时间。

三、基本原理表示时间响应特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脉冲响应特性法,另一种是幅频特性法。

1. 脉冲响应响应落后于作用信号的现象称为弛豫。

对于信号开始作用时产弛豫称为上升弛豫或起始弛豫;信号停止作用时的弛豫称为衰减弛豫。

弛豫时间的具体定义如下:如用阶跃信号作用于器件,则起始弛豫定义为探测器的响应从零上升为稳定值的(1-1/e)(即63%)时所需的时间。

衰减弛豫定义为信号撤去后,探测器的响应下降到稳定值的1/e(即37%)所需的时间。

这类探测器有光电池、光敏电阻及热电探测器等。

另一种定义弛豫的时间的方法是:起始弛豫为响应值从稳态值的10%上升到90%所用的时间;衰减弛豫为响应从稳态值的90%下降到10%所用的时间。

这种定义多用于响应速度很快的器件,如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和光电倍增管等。

若光电探测器在单位跃信号作用下的起始阶跃响应函数为[1-exp(-t/τ1)],衰减响应函数为exp(-t/τ2),则根据第一种定义,起始弛豫时间为τ1,衷减弛豫时间性为τ2。

此外,如果测出了光电探测器的单位冲激响应函数,则可直接用其半值宽度来表示时间特性。

为了得到具有单位冲激函数形式的信号光源,即δ函数光源,可以采用脉搏冲式发光二极管、锁模激光器以及火花源等光源来近似。

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81201 学号: 120010137 姓名:袁鸿指导教师:年漪蓓,刘伟完成日期: 2014/6/23至2014/6/28总目录第一部分:任务书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第三部分:设计图纸第一部分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是在学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之后,进行的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题的实践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3.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2.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课题;3.合理选用元器件;4.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提交设计报告。

三、设计题目及内容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按下按钮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10ms)四、设计要求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

五、参考文献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2、有关“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3、“集成电路特性应用手册”;4、其他。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 (7)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8)3 电源设计 (9)4 控制电路设计 (10)5 振荡电路设计 (10)6 计数电路设计 (11)7 系统总体电路设计 (13)8 电路调试 (15)9 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16)10 器件明细清单 (17)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按下按钮2,灯灭。

两位LED数码管显示被测试者的反应时间,精度0.01秒。

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电磁阀作为一种重要的控制元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电磁阀的阻尼力是影响其性能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确保电磁阀的正常运行和长期稳定性,对其阻尼力响应时间进行准确测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的研究和应用。

首先我们将探讨电磁阀阻尼力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目前现有的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我们将提出一种新的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以期为电磁阀性能评估和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主要阐述了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的重要性和意义。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电磁阀阻尼力的重要性、现有测试方法的不足以及提出的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结论部分对前文进行总结和讨论,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内容1.3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有效的电磁阀阻尼力的响应时间测试方法,以解决现有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对电磁阀阻尼力响应时间进行准确测量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电磁阀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表现,为产品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同时,本文旨在促进电磁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为提高电磁阀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持。

通过本文提出的测试方法,可以为电磁阀制造商和研发人员提供参考,推动电磁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

2.正文"2.1 电磁阀阻尼力的重要性":电磁阀阻尼力是指在电磁阀关闭时,由于阀芯与阀座之间的液体阻力所产生的力。

这个阻尼力的大小直接影响着电磁阀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中,电磁阀作为控制元件,其阻尼力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调节性能和控制效果。

首先,电磁阀的阻尼力影响了阀芯的关闭速度。

如果阻尼力过大,阀芯关闭的速度会变慢,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延迟,影响系统的控制灵敏度和稳定性。

相反,如果阻尼力过小,阀芯关闭过快可能会导致系统的失控或震荡现象,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时间响应教学设计

时间响应教学设计

时间响应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时间响应一、教学目标1. 理解时间响应的概念,知道时间响应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2. 掌握时间响应的度量方法,包括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3. 能够分析和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和脉冲响应;4. 能够利用频率响应来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5. 能够应用时间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时间响应的概念及其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2. 阶跃响应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方法;3. 脉冲响应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方法;4. 频率响应的定义、性质和分析方法;5. 时间响应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入一个与时间响应有关的实际问题,如振动系统的衰减过程等,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时间响应的学习的兴趣。

2. 概念讲解(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时间响应的概念,并解释时间响应与系统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示意图向学生展示不同系统的阶跃响应、脉冲响应和频率响应的特点,并解释它们反映了系统的不同特性。

3. 阶跃响应的讲解与绘制(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阶跃响应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方法,包括单位阶跃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阶跃响应与系统性质之间的关系、绘制阶跃响应的步骤等。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系统的阶跃响应,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脉冲响应的讲解与绘制(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脉冲响应的定义、性质和绘制方法,包括单位脉冲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脉冲响应与系统性质之间的关系、绘制脉冲响应的步骤等。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系统的脉冲响应,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5. 频率响应的讲解与分析(20分钟)教师向学生讲解频率响应的定义、性质和分析方法,包括幅频特性曲线的绘制、相频特性曲线的绘制和Bode图的绘制等。

教师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向学生展示如何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6. 应用实例分析(15分钟)教师向学生提供一些时间响应的实际问题,如分析电路中的频率特性、设计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等。

响应时间测试课程设计-15页精选文档

响应时间测试课程设计-15页精选文档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响应时间测试仪实习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81001学号: 100010143姓名:周峰指导教师:刘伟束长宝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2日《电子技术设计(含制作)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是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试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试验》之后,集中两周时间,进行的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题的实做训练。

主要包括:方案论证、系统电路分析、单元功能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综合调试与总结等。

使学生在《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意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加强对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习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独立开展电路实验,锻炼分析、解决电子电路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3、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应能正确反映设计思路和原理,反映安装、调试中解决各种问题。

考核样机是否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否长期工作,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三、设计题目及内容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后按下按钮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试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百分之一秒)。

四、设计要求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五、时间安排方案设计:1天电路设计:3天装配图设计:1.5天安装调试:3天课程设计报告:1.5天六、设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1、任务及要求;2、方案特点3、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应结合框图写);4、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5、总逻辑图;6、总装配图;7、试验仿真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画出必要的波形,进行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9、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10、心得体会。

word课程设计

word课程设计

word 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文档的创建、编辑、格式设置、排版和打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使用Word处理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文本资料,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Word软件的界面布局和功能特点。

(2)掌握文档的基本操作,如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

(3)学会使用Word进行文本编辑,如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查找和替换等。

(4)掌握文档的格式设置,如标题、目录、页眉页脚、页边距等。

(5)学会文档的排版技巧,如文本对齐、间距、列表、分页等。

(6)了解打印设置和打印预览功能。

2.技能目标:(1)能够独立完成文档的创建和编辑。

(2)能够根据需求设置文档的格式和排版。

(3)能够运用Word制作简单的报告、论文、简历等文档。

(4)能够熟练使用Word的查找和替换功能。

(5)能够进行文档的打印和输出。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对计算机办公软件的认知和使用能力。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态度。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共享成果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文档创建、保存、打开和关闭。

2.文本编辑:字体设置、段落设置、查找和替换。

3.文档格式设置:标题、目录、页眉页脚、页边距。

4.文档排版:文本对齐、间距、列表、分页等。

5.打印设置和打印预览。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Word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引导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

3.实验法: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Word入门与提高》。

软件测试报告界面响应时间测试总结

软件测试报告界面响应时间测试总结

软件测试报告界面响应时间测试总结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界面响应时间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评估软件在不同场景下的界面响应时间,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

本报告将总结我们的测试结果,并提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

1. 测试背景在项目开发的过程中,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和性能,我们计划进行界面响应时间的测试。

本次测试的目的是评估软件在不同操作和负载情况下的界面响应性能,并找出潜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

2. 测试环境我们使用了以下环境进行测试:- 操作系统:Windows 10- 软件版本:V1.0- 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A3. 测试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来测试软件的界面响应时间:- 设计了一系列的测试用例,包括不同的操作和负载情况。

- 使用性能测试工具A模拟用户行为,并记录相关的响应时间数据。

- 对每个测试用例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获取准确的平均响应时间。

- 分析并比较不同测试用例的响应时间数据,找出潜在的性能问题。

4. 测试结果根据我们的测试,得出以下结果:- 在普通操作下,软件的平均响应时间为X毫秒。

- 在高负载情况下,软件的平均响应时间为Y毫秒。

- 在特定操作下,软件的平均响应时间为Z毫秒。

- 响应时间超过2秒的情况发生在X%的测试用例中。

根据以上的测试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软件在大部分情况下具有较好的界面响应性能,用户能够流畅地操作软件。

- 在高负载情况下,软件的界面响应时间有轻微的延迟,但仍在可接受范围内。

- 在某些特定操作下,软件的界面响应时间较长,需要进一步优化。

5. 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测试结果,我们提出以下结论和建议:- 软件的界面响应时间整体上符合需求,用户使用体验良好。

- 针对部分特定操作的响应时间较长,我们建议开发团队进行性能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

- 我们推荐定期进行界面响应时间的监测与测试,以确保软件性能的稳定性。

6. 总结通过本次测试,我们评估了软件的界面响应时间,并提出了相应的结论与建议。

基于PLC的电磁阀响应时间测试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电磁阀响应时间测试系统设计论文

基于PLC的电磁阀响应时间测试系统设计论文基于PLC的电磁阀响应时间测试系统设计论文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普及,气动和液压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用来调整气液体方向及流量的电磁阀的使用量也飞速扩大。

电磁阀的质量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使用它的自动化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所以对电磁阀的检测也就非常重要。

本文以具体的工程实践为例,就设计电磁阀响应时间测试系统做简单分析。

1 系统功能需求本系统需要检测的电磁阀用于控制压缩天然气管路通断。

客户提出规定如下:电磁阀开通响应时间为,在某一输入压力x 下电磁阀线圈通电到在气路输出端检测到 0.5x 的压力所需时间;电磁阀关断响应时间为,从电磁阀线圈断电到气路输出端检测到压力下降至0.05x 以下所需时间;为保证测试可靠性,要求连续测试50 次通、断响应时间,取算术平均值和最大值,测出的最小值剔除且不用于计算平均值,若测出的最大值大于规定的合格上限,则认为是不合格;气路开通时间规定不大于 5 ms,关断时间规定不大于 9 ms。

2 硬件及开发平台选择根据现场电磁环境较恶劣、工厂设备现状及维护人员情况等,选择适合于工业环境、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性价比高的小型PLC 作为系统开发平台,并且选择输出速度快的晶体管型;选择工业触摸屏为人机交互界面,同时可以执行数据记录和处理任务。

因电磁阀线圈驱动电流较大,PLC 不能直接驱动,考虑中间设计放大电路或使用成品固态继电器,重点确定中间环节的延时时间,一是必须稳定,二是必须小于 1 ms。

PLC 的 A/D 转换模块转换时间较长,且受 PLC 扫描工作方式控制,完成一次气压值检测所需时间太长,远大于产品合格上限,所以使用气压传感器和AD 模块不可行。

通过反复比选和实际测试,选择上海天贺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的高速压力开关PSW-M,量程范围为 0~400 MPa(压力阈值可在 0.2 kPa~400 MPa 之间由厂家设定),精度为±1%FS,响应时间为1 ms,输出信号为PNP晶体管输出、常开或常闭可选、Vout=Vpower-1。

数电课程设计——响应时间测试仪[1]

数电课程设计——响应时间测试仪[1]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年漪蓓蒋步军完成日期:总目录第一部分:任务书……………………………………3~4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5~18 第三部分:设计图纸………………………………19~20第一部分任务书3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是在学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之后,集中两周时间,进行的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题的实践环节,通过该教学环节,要求达到以下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学会查询资料,方案比较,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3.熟悉并学会选用电子元器件,为以后从事生产和科研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实用、经济并满足性能指标要求;2.必须独立完成设计课题;3.合理选用元器件;4.按时完成设计任务并提交设计报告。

三、设计题目及内容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按下按钮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百分之一秒)四、设计要求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

五、使用仪器设备1、稳压电源(±5V,±15V);2、实验电路箱;3、低频信号发生器;4、示波器5、PC机(装有MAX+PLUSII软件);6、GW48 EDA编程系统等。

六、参考文献1、“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2、有关“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3、“集成电路特性应用手册”;4、其他。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报告5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 (7)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8)2.1 总体设计方案 (8)2.2 方案特点 (8)3 控制电路设计 (9)3.1 参数计算 (9)4 振荡电路设计 (10)4.1 振荡电路工作原理 (10)5 计数与译码显示电路设计……………………………...………….…………11~125.1 计数电路工作原理………………………………………..…………...………….. 11~126 电源设计 (13)6.1 稳压电源结构图 (13)6.2 电路说明 (13)7 系统总体电路设计 (13)7.1 系统总体电路......................................... .......... . (14)7.2 电路说明 (14)8 电路调试 (15)9 改进意见及收获体会 (16)10 器件明细清单 (17)参考文献 (18)1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按下按钮2,灯灭。

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测试报告

页面平均响应时间测试报告

1 测试内容及方法
1.1 测试需求/目标
测试825系统,web前端页面跳转响应时间,进行监测和优化系统
1.2 测试内容
本次测试主要是对825系统,web前端页面跳转响应时间。

测试方法:
1.3 测试工具
主要测试工具为: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
辅助软件:截图工具,Word
2测试结果及分析
这次测试属于内网环境进行,排除了外网的网速限制及不稳定性。

页面跳转响应时间测试
测试内容:
用户登录到XX系统,进入首页,加入思考时间(think time)3s,点击收藏按钮,跳转到收藏界面
结果总览:
说明:5个虚拟用户
总吞吐量(字节):84,742,165
平均吞吐量(字节/秒):256,019 总点击量:2,728
平均每秒点击率:8.242
说明:用户在前台操作时,页面跳转平均响应时间为2.148s,符合客户要求。

智能家居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与改进

智能家居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与改进

智能家居系统响应时间测试与改进智能家居系统作为现代化生活的一部分,为我们带来了便利和舒适。

然而,其响应时间的快慢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的流畅程度和系统的可靠性。

因此,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响应时间测试和改进是必不可少的。

智能家居系统的响应时间测试应包括对系统的整体响应时间和各个功能模块的响应时间进行测试。

测试应涵盖系统启动、设备连接、指令传输和设备状态反馈等关键环节,以全面评估系统的响应能力。

在测试中,应使用真实环境下的设备和网络条件,以尽可能还原用户实际使用场景。

通过模拟用户操作,记录系统响应的时间点,并分析响应结果。

测试数据应包括每个环节的响应时间、成功率和错误信息等,以便定位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

通过测试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智能家居系统在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响应表现。

如果响应时间超出用户能接受的范围,可能需要进行改进和优化。

对于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改进措施:1. 优化系统架构:通过重构代码和优化算法,减少系统资源的占用和运算时间,提高系统响应速度。

2. 快速启动和连接:改进系统的启动过程和设备连接逻辑,缩短系统的启动时间和设备连接时间。

3. 分布式部署:通过将系统部署在不同的节点上,减少单点故障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整体响应能力。

4. 缓存和预加载:对于频繁使用的指令和设备状态信息,可以在系统启动或设备连接时就进行缓存或预加载,减少用户操作时的响应时间。

5. 网络优化:通过优化网络设置、增加带宽或改进路由选择等方式,提高系统与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和速度。

当然,改进智能家居系统的响应时间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还需要结合用户体验和实际需求。

在改进过程中,应根据用户反馈和使用数据,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改进计划。

智能家居系统响应时间的改进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改进过程中,应通过逐步迭代和测试验证的方式进行,以确保改进不会带来新的问题或带来更大的系统负担。

总结而言,智能家居系统的响应时间测试和改进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和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环节。

时间响应分析培训教材

时间响应分析培训教材

时间响应分析培训教材第一章概述1.1 时间响应分析的背景和意义1.2 时间域和频域的关系1.3 时间响应分析的基本步骤第二章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2.1 系统的阶数和类型2.2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2.3 系统的步响应和脉冲响应第三章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3.1 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矩阵3.2 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矩阵3.3 系统的步响应和脉冲响应矩阵第四章系统的稳定性分析4.1 系统的零极点分布4.2 系统的阶数和类型与稳定性的关系4.3 系统的稳定判据第五章实例演示5.1 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响应分析5.2 二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响应分析5.3 一阶惯性环节与一阶滞后环节的串级系统的时间响应分析第六章时间响应分析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6.1 时间域性能指标6.2 利用时间响应分析进行控制器设计6.3 时间响应分析与校正第七章实验与练习7.1 设计一个一阶滞后环节,观察其单位阶跃响应和步响应7.2 设计一个二阶过阻尼系统,观察其单位阶跃响应和单位冲激响应7.3 设计一个反馈控制器,实现一个特定的时间响应性能指标本教材通过理论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介绍了时间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第五章通过实例演示了具体的操作过程,方便学员理解和掌握。

在第六章中,还介绍了时间响应分析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帮助学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最后,在第七章提供了一些实验和练习,供学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学习本教材,学员将能够掌握时间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用时间域的方式观察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能够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

同时,学员也能够了解时间响应分析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并通过实验和练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时间响应分析是控制工程领域中的重要内容,掌握时间响应分析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工程人员来说非常重要。

希望本教材能够帮助学员系统地学习时间响应分析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

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完整版

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完整版

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摘要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已经全面渗透了人类生活各领域,并革命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因此,可以说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每个人都十分必要。

而对于即将从事电子行业的工作者来说,熟悉掌握微机原理并在其上进行软硬件的开发设计则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为此,在学习微型计算机技术以及其应用的过程中,我设计了一个能测试人体反应时间的模拟系统。

该系统以8088微处理器为核心,结合8255可编程并行通信接口、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9中断控制器等芯片以及LED等辅助电路,来测试人的反应时间,并将其反映在数码管上。

通过此仪器不仅能够真实地测试出人的反应时间,而且还可以锻炼和提高个人对外界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关键词:反应时间、8086/8088、汇编、8255simulation system of testing reaction time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the micro-computer has impacted on almost every area of human life and makes the people’s lives changing revolutionary. So, it’s very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base working principle of micro-computer. Computer principle and how to do some hardwar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on the computer should be mastered by the people that will work in the field of electronics industry. For this reason, during studying micro-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 system used to test a person’s reaction time is developed. The system takes the 8088 microprocessor as a core and combines Integrated Circuits such as 8255 Programmable Parallel Interface,8253 Programmable Interval Timer,8259A Programmable Interrupt Controller and etc, which tests the reaction time and displays it on the LED. This equipment can not only test the reaction time correctly, but also improve the handling capacity of sudden events of the outside world by training.Keywords: reaction time; 8086/8088、assemble language、8255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前言 (1)2.设计方案论证 (2)2.1 概述 (2)2.2 本设计使用的设备介绍 (2)2.2.1 TDN86/88+系统简介 (2)2.3 设计原理和方法 (3)2.3.1 设计原理 (3)2.3.2 设计方法 (4)2.3.3 程序流程图及其问题 (4)3.本设计中各芯片的工作原理及编程 (13)3.1 本设计中8255A芯片的工作原理 (13)3.1.1 8255A的内部结构 (13)3.1.2 8255A的控制字及工作方式 (14)3.1.3 本设计中8255A的应用编程 (14)3.2 本设计中8259A芯片的编程结构和应用编程 (15)3.2.1 8259A的编程结构 (15)3.2.2 8259A初始化流程图 (16)3.2.3 本设计中8259A的应用编程 (17)3.3 本设计中8253A芯片的工作方式和应用编程 (18)3.3.1 8253的工作方式 (18)3.3.2 本设计中8253的应用编程 (19)4.调试过程与总结 (20)4.1 程序的调试过程 (20)4.2 硬件的调试过程 (28)4.3 总结 (29)致谢 (30)参考资料 (31)附录一: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总电路图 (32)附录二:测试反应时间模拟系统程序 (33)附录三:硬件实物图及实物与TDN86/88+系统的连接图 (45)1.前言近几十年来,微型计算机的应用已经全面渗透进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大到航空航天领域,小至嵌入式家庭用器,无处不见其踪影,无处不让人深刻感受到其对人类生活的革命性变革。

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响应时间测试方法

响应时间测试方法响应时间测试1. 什么是响应时间测试?•响应时间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系统、应用程序或网站在接收请求后所消耗的时间的测试方法。

•它是衡量系统性能和可用性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表现和瓶颈所在。

2. 响应时间测试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用户对于系统的快速响应时间有着越来越高的期望。

•响应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用户流失、差评甚至损失业务机会。

•通过响应时间测试,我们可以及时发现系统的性能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3. 响应时间测试的方法3.1 基准测试•基准测试是通过模拟正常负载来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

•在基准测试中,我们可以设置并发用户数、并发请求量等参数,以模拟实际使用场景。

•通过基准测试,我们可以获取系统在不同负载下的响应时间,并找出性能瓶颈。

3.2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通过增加系统的负载来测试其响应时间。

•在负载测试中,我们可以模拟大量的并发用户和请求,以测试系统在高负载下的表现。

•负载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系统的性能极限,并了解系统在高压力下的表现。

3.3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通过持续加大负载来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

•在压力测试中,我们可以逐渐增加并发用户和请求的数量,观察系统在极限情况下的表现。

•压力测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的可扩展性,并预测系统在未来的增长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

3.4 硬件性能测试•硬件性能测试是通过测试硬件设备的性能来评估系统的响应时间。

•在硬件性能测试中,我们可以对CPU、内存、磁盘等硬件进行测试,以确定硬件是否能满足系统的需求。

•硬件性能测试可以帮助我们发现硬件瓶颈,并进行相应的升级或调整。

4. 如何进行响应时间测试?•首先,确定测试的目标和需求,明确要测试的系统、场景和指标。

•然后,选择适当的测试工具,如JMeter、LoadRunner等。

•接下来,设置测试参数,包括并发用户数、并发请求数、测试时间等。

•开始进行测试,并监控系统的性能指标和响应时间。

社交媒体应用响应时间测试报告

社交媒体应用响应时间测试报告

社交媒体应用响应时间测试报告一、测试简介本次测试旨在评估不同社交媒体应用的响应时间,并据此提供使用者对这些应用的推荐和建议。

通过对用户在手机上打开应用、浏览内容、发送消息等操作所消耗的时间进行测试,我们可以了解应用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以便为社交媒体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测试方法1. 测试对象:本次测试选择了五个广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应用:微信、微博、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

2. 测试环境:使用三台智能手机进行测试,分别运行iOS、Android和Windows系统。

3. 测试指标:主要测试应用的启动时间、页面加载时间和消息发送时间。

4. 测试步骤:每个应用在每个系统上进行五次测试,然后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三、测试结果1. 启动时间测试结果:- 微信:iOS系统平均启动时间为2.3秒,Android系统为2.7秒,Windows系统为3.1秒。

- 微博:iOS系统平均启动时间为2.5秒,Android系统为2.8秒,Windows系统为3.2秒。

- Facebook:iOS系统平均启动时间为1.8秒,Android系统为2.1秒,Windows系统为2.5秒。

- Instagram:iOS系统平均启动时间为2.1秒,Android系统为2.4秒,Windows系统为2.7秒。

- WhatsApp:iOS系统平均启动时间为1.5秒,Android系统为1.7秒,Windows系统为2.0秒。

2. 页面加载时间测试结果:- 微信:iOS系统平均加载时间为2.9秒,Android系统为3.3秒,Windows系统为3.8秒。

- 微博:iOS系统平均加载时间为3.1秒,Android系统为3.5秒,Windows系统为3.9秒。

- Facebook:iOS系统平均加载时间为2.6秒,Android系统为2.9秒,Windows系统为3.3秒。

- Instagram:iOS系统平均加载时间为2.8秒,Android系统为3.2秒,Windows系统为3.6秒。

课程设计的word文档

课程设计的word文档

课程设计的word文档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并运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了解**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3.熟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2.具备一定的**技能,如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3.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展示**学科的应用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增强自信心和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意识,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

具体安排如下:1.学科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解释**原理的内涵和应用;2.学科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分析学科的发展趋势,举例说明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3.学科研究方法和手段:介绍学科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法、数据分析等;4.实际应用案例:分析典型的学科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学科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3.多媒体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学科的原理和应用;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性能测试之-响应时间

性能测试之-响应时间

性能测试之-响应时间响应时间=⽹络传输时间(请求)+服务器处理时间(⼀层或是多层)+⽹络传输时间(响应)+页⾯前段解析时间响应时间=呈现时间+⽹络传输时间+服务器端响应时间+应⽤延时时间呈现时间 其实主要说的浏览器对接收到数据的⼀个处理展⽰的过程。

⼏年前⼤家都在⽤IE,如果页⾯显⽰⽐较慢,我们肯定不会怪罪IE,只会怪罪电信运营商的⽹速或被访问的系统(其实,⼤多情况我们不会考虑是被访问系统的问题)。

现在chrome来了,我们会发现同⼀台电脑同⼀个⽹站,通过chrome去访问,页⾯的呈现速度会⽐IE略快。

这是各种评测及⼤众⽤户的整体感受。

当然,我个⼈感觉,opera浏览器的呈现速度最快,但它的显⽰效果⼀直不太好。

呈现时间构成主要是前端的响应时间,这部分时间主要取决于客户度⽽⾮服务端。

当然,我说这个呈现时间总不能全怪罪与浏览器的⾝上吧!当然还和承载它的操作系统有关,以及电脑硬件(⽐如cpu 内存)。

假如你有超快的浏览器,如果是⼀台极其垃圾的电脑,我想你多打开两个⽹页就有可能使电脑卡掉。

⽹络传输时间千万不要忽视数据传输时间。

如果你要寄信给你⼀个远⽅的朋友,你想是什么影响你将信息传递给远⽅的朋友?不是你写信的过程(如果你写的信不像书⼀样厚的话),也不是你朋友读信的过程,⽽是送信的过程。

你的带宽是多少?互联⽹是个⽹,就是算是相同的起点与终点,它有可能⾛的不同的路线。

有没有考虑⽹络延迟?就算你的并发请求都能成功的发出,但到⽬的地的时候,已经不能叫并发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般做性能测试时,⼀般要强调要在局域⽹中进⾏。

当然,也有特殊的性能测试需要在互联⽹中时⾏。

它们重点不是求⽤户的最⼤的并发量。

服务器端响应时间系统得到请求后对请求进⾏处理并将结果返回。

那我进⾏性能测试主要就是验证系统的处理时间,因为前⾯的呈现时间和数据传输时间都我们不可控制的,⽤户使⽤的电脑及浏览器千差万别,⽤户的⽹络状况千差万别。

我们唯⼀能控制的就是将系统的处理请求的时间缩到最短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题目:响应时间测试仪实习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81001学号: 100010143姓名:周峰指导教师:刘伟束长宝完成日期: 2012年6月22日《电子技术设计(含制作)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是在学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试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试验》之后,集中两周时间,进行的复杂程度较高、综合性较强的设计课题的实做训练。

主要包括:方案论证、系统电路分析、单元功能电路设计、元器件选择、安装调试、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综合调试与总结等。

使学生在《数字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创新意识、水平等诸多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重要基础。

通过本课程设计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

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际动手能力相结合的教学改革要求。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1、加强对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习查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独立开展电路实验,锻炼分析、解决电子电路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

3、独立书写实验报告,报告应能正确反映设计思路和原理,反映安装、调试中解决各种问题。

考核样机是否全面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能否长期工作,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三、设计题目及内容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要求:测试者按下按钮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后按下按钮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试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百分之一秒)。

四、设计要求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五、时间安排方案设计:1天电路设计:3天装配图设计:1.5天安装调试:3天课程设计报告:1.5天六、设计总结报告主要内容1、任务及要求;2、方案特点3、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应结合框图写);4、单元电路设计与调试;5、总逻辑图;6、总装配图;7、试验仿真结果;8、实验结果分析(画出必要的波形,进行测量精度和误差分析)9、调试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10、心得体会。

课程设计报告目录1 、设计任务及要求2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3 、控制电路设计4 、振荡电路设计(工作原理)5 、计数与译码显示电路设计(工作原理)6 、电源设计(电源结构图、电路说明)7 、系统总体电路设计(总体电路、电路说明)8 、电路调试9 、心得体会10 、器件明细清单一、设计任务及要求:课题:响应时间测试仪内容:设计、安装、调试响应时间测试仪课程要求:测试者按下按下S1,灯亮;被测试者见灯亮后按下S2,灯灭,用二位数码管显示被测试者的响应时间(精度为百分之一秒)。

用中小型规模集成电路设计、安装、调试出所要求的电路测试者:灯亮受控振荡(T=0.01s)瞬时清0后,计数,译码(锁存),驱动,显示被测者:灯灭停止振荡锁存显示当前计数二、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工作流程:当测试者通过控制电路把开关闭合后灯亮,同时给计数器清零,被测试者发现灯亮后迅按下另一个开关,此时灯熄灭,计时器停止计时,锁存器将当前数值锁存。

电路特点:结构简单易懂,比较容易实现设计要求!三、控制电路设计首先利用降压变压器将220伏的交流电转化为90伏,通过整流桥将交流变为直流,再通过C1电容滤波,C2消除产生自激震荡,再通过7805稳压器和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C3电容消除噪音,调节RP2改变输出电压大小。

参数计算:V0=V1(R7+RP2)/R7当RP2最小时,V0输出电压为7.4V当RP2最大时,VO输出电压为11.5V稳压管7805概述电子产品中,常见的三端稳压集成电路有正电压输出的78 ×× 系列和负电压输出的79××系列。

顾名思义,三端IC是指这种稳压用的集成电路,只有三条引脚输出,分别是输入端、接地端和输出端。

它的样子象是普通的三极管,TO- 220 的标准封装,也有9013样子的TO-92封装。

用78/79系列三端稳压IC来组成稳压电源所需的外围元件极少,电路内部还有过流、过热及调整管的保护电路,使用起来可靠、方便,而且价格便宜。

该系列集成稳压IC型号中的78或79后面的数字代表该三端集成稳压电路的输出电压,如7806表示输出电压为正6V,7909表示输出电压为负9V。

因为三端固定集成稳压电路的使用方便,电子制作中经常采用。

注意事项:在实际应用中,应在三端集成稳压电路上安装足够大的散热器(当然小功率的条件下不用)。

当稳压管温度过高时,稳压性能将变差,甚至损坏。

当制作中需要一个能输出1.5A以上电流的稳压电源,通常采用几块三端稳压电路并联起来,使其最大输出电流为N个1.5A,但应用时需注意:并联使用的集成稳压电路应采用同一厂家、同一批号的产品,以保证参数的一致。

另外在输出电流上留有一定的余量,以避免个别集成稳压电路失效时导致其他电路的连锁烧毁。

在78 ** 、79 ** 系列三端稳压器中最常应用的是TO-220 和TO-202 两种封装。

这两种封装的图形以及引脚序号、引脚功能如附图所示。

从正面看①②③引脚从左向右按顺序标注,接入电路时①脚电压高于②脚,③脚为输出位。

如对于78**正压系列,①脚高电位,②脚接地,;对与79**负压系列,①脚接地,②脚接负电压,输出都是③脚。

如附图所示。

此外,还应注意,散热片总是和接地脚相连。

这样在78**系列中,散热片和②脚连接,而在79**系列中,散热片却和①脚连接。

4振荡电路设计振荡电路工作原理:(1)当开关S1断开时,电容C4前为低电平,电容不发生跳变,经过C4后仍然为低电平,通过IC1后变为高电平,锁存器IC2后跳变为低电平,再经过IC2后变为高电平,发光二极管不亮;当按下S1时,情况相反,信号到达发光二极管是为低电平,二极管亮。

(2)开关S1,S2都断开时,锁存器右下角的输出为低电平,通过IC1变为高电平,清零信号有效,计数器清零。

(3)当开关S1断开,S2按下的时候,锁存器下方的IC2的输出为高电平,锁存信号有效,数据被锁定。

(4)当S1断开时,振荡电路中的IC1输出为高电平,对C5开始充电,当C5冲满电后,变为低电平,C5放电,通过IC1对C5不断的充电和放电,在电路中产生一个振荡频率为100Hz的方波,通过示波器能显示出来。

5 计数与译码显示电路设计计数电路工作原理:计数与显示电路最主要的是用到CC40110集成块,其结构如下图所示:40110 为十进制可逆计数器/ 锁存器/ 译码器/ 驱动器,具有加减计数,计数器状态锁存,七段显示译码输出等功能。

40110 有2 个计数时钟输入端CPU 和CPD 分别用作加计数时钟输入和减计数时钟输入。

由于电路内部有一个时钟信号预处理逻辑,因此当一个时钟输入端计数工作时,另一个时钟输入端可以是任意状态。

40110 的进位输出CO和借位输出BO一般为高电平,当计数器从0~9 时,BO输出负脉冲;从9~0 时CO输出负脉冲。

在多片级联时,只需要将CO和BO分别接至下级40110 的CPU 和CPD 端,就可组成多位计数器。

引出端符号:BO 借位输出端CO 进位输出端CPD 减计数器时钟输入端CPU 加计数器时钟输入端CR 清除端/CT 计数允许端/LE 锁存器预置端VDD 正电源Vss 地Ya~6g 锁存译码输出端推荐工作条件:电源电压范围…………3V~18V输入电压范围…………0V~VDD工作温度范围M 类…………-55℃~125℃E 类………….-40℃~85℃极限值:电源电压…...-0.5V ~18V输入电压……-0.5V~VDD+0.5V输入电流……………±10mA储存稳定…………-65℃~150℃引出端排列:功能表:计数与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大体为:时钟信号到来时(即本实验中的s1开关按下以后),开始计数,A-G端向数码管输送信号,由于是共阴极接法,所以A-G端为低电平时有效,当左面一个40110从0计数到9以后再来一个时钟信号时,左面的一个40110的10脚QCD 向右面一个40110的9脚送进位信号,然后继续计数,如此循环往复。

6电源设计稳压电源结构图:电路说明:利用一个220V/9V的变压器,4个IN4001的二极管,1个1000uf/16V,1个1uf/50V,1个1uf的电容,7805和741集成块,一个3kΩ和一个5kΩ的电阻构成一个稳压电路。

首先利用降压变压器将220伏的交流电转化为90伏,通过整流桥将交流变为直流,再通过C1电容滤波,C2消除产生自激震荡,再通过7805稳压器和电压跟随器运算放大,C3电容消除噪音,调节RP2改变输出电压大小。

7系统总体电路设计系统总体电路如下图所示:其工作原理:1.S1、S2未闭合时,S1开关端电路的电容C4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所以都是低电平0,IC1右端的为高电平。

S2端电路的IC2左端为高电平1,锁存器维持原来的状态,即上下与非门的右端电平分别为0,1。

上端经过Ic1(8脚)后从10脚输出的状态变为高电平1,对C5充电。

2.S1闭合,上边电路的对C4充电,电容C4两端都为高电平,因为电容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经过IC1变为低电平0。

下面输入端的状态同上不变,还是1,所以经过锁存器后的上下2个IC2右边的状态变为1,0。

这时分布走,1状态经过1,2脚或者5,6脚,或者8,9脚输出地状态为0,二极管D1导通,灯亮。

同时锁存器1状态信号经过8脚到10脚输出为低电平0 ,电容C5放电,放到V-时1脚的电平为低电平0,经过IC1后再变为高电平1,对C5充电,如此往复,10脚送出一个上升沿有效地方波时钟信号到上面一个40110的9脚,进行加计数。

回到锁存器输出的低电平0端(即IC2的4脚),经过后面的12,13脚变为高电平1送至2个40110的清零端,实行清0的功能。

3.S2闭合,此时S2端接的6脚位低电平,同时s1处于断开状态,因为C4要对地放电,所以IC1输入和输出端分别为0,1,锁存器的输出变为0,1,锁存器下面的IC2输出为高电平1进入下面的一个40110的LE锁存端进行数据的锁存。

8电路调试1.按照原理图焊接电路板。

元件位置摆放正确,注意二极管等正负和集成块插槽的摆放;焊点不能碰到一起,不要焊错或虚焊,同时注意工艺美观。

2.插座插上电源,用万用表,将直流档调到50伏测量1000UF电容两端电压,等两三分钟,用手指背触碰7805,看是否有温度,若稍微有些度,则正常;若很烫,则电路有问题。

用直流电压档测量2端电压,再测电容C3两端电压,看调节范围记录下来,再把电压调到9V,断开电源。

3.插上741,通电,用直流电压档测量2端电压,再测电容C3两端电压,看调节范围记录下来,通过调节RP2,可测的其电压范围为7.1V~11V;调节RP2,使其电压为9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