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报告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

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

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1999年6月17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依维斯特专程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当日,会场上的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瓶可口可乐。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依维斯特这位两年前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出现了眼下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它还要继续为消费者生产一流的饮料。

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记者没有饮用那瓶赠送与会人员的可乐。

后来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攻势说明,记者招待会只是他们危机公关工作的一个序幕。

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依维斯特便在比利时的各家报纸上出现——由他签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中,仔细解释了事故的原因,信中还作出种种保证,并提出要向比利时每户家庭赠送一瓶可乐,以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歉意。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比利时国内同期上市的可乐全部收回,尽快宣布调查化验结果,说明事故的影响范围,并向消费者退赔。

可口可乐公司还表示要为所有中毒的顾客报销医疗费用。

可口可乐其他地区的主管,如中国公司也宣布其产品与比利时事件无关,市场销售正常,从而稳定了事故地区外的人心,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设立了专线电话,并在因特网上为比利时的消费者开设了专门网页,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比如,事故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如何鉴别新出厂的可乐和受污染的可乐,如何获得退赔等。

可口可乐公司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可口可乐公司管理案例分析范文

管理学的一个案例分析你问的第一个问题让读者读出了两个意思: 1.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相互的竟争中,为了赢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分别用了哪些战略? 2.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在赢取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它们有共通性的竞争战略是什么?如你问的是后者,答: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要求全球瓶装商必须签署一份保证不经销其他品牌可乐的排他性协议,即装瓶商不得分销其他任何品牌的可乐;大量广告投入,实现了其产品在国际上认知度和品牌度的差异化杰拉尔德班瑟采用这样的战略从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手中夺取了市场份额:生产一种低价位的可乐,生产和装瓶都由他自己的公司——柯特公司(Cott)完成,产品作为一种"家庭品牌"直接销售给大的分销机构(如连锁超市). 在节药了广告开支和绕开了经销商后,不仅可以在零售价上低于可口和百事30%. 而且能让销售商多赚取15%的利润,从而吸引全世界与英国,法国,西班牙,日本,美国等90家零售连锁公司签订了杰拉尔德班瑟供货协议。

.。

工商管理案例分析《可乐大战》案例可口可乐VS百事可乐:两瓶可乐的碰撞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这对实力派宿敌,奥运赛场再次狭路相逢。

作为国际饮料行业的传统老大,可口可乐牵手奥运已有80年之久,从名分上彻底堵住了百事可乐的路。

然而,以不走寻常路著称的百事可乐却并非是一个普通的对手,在可口可乐的正面战役之外,百事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战场。

明星对草根作为老牌赞助商,可口可乐本次为北京奥运所策划的营销方案手笔宏大,其“奥运星阵容”包括姚明、刘翔、郭晶晶、王励勤、易建联和赵蕊蕊等当红运动员,以及中国男篮、中国女排、中国男女跳水队、中国男女体操队和中国男女田径队等梦幻团队。

这是可口可乐80年奥运赞助历史上最豪华的奥运明星阵容。

看着这些炙手可热的名字,能够想象到可口可乐砸了多少真金白银。

在具体的营销上,这些明星会频繁亮相可口可乐的各种活动并出现在包装上,铺天盖地的广告也设计得幽默精彩,紧扣奥运主题外,也体现了每个明星的个性。

可口可乐管理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管理案例分析
• 它的耐心比大多数公司都大得多。它在中国花了15年的时 间和数百万美元,才在几年前开始盈利。
• 可口可乐公司在国外驾轻就熟地利用在美国很奏效的那些 策略。为了表明它无处不在,它是运动会上的主要饮料, 西班牙斗牛场上有它的红白色标志,澳大利亚的骆驼比赛 和新西兰的剪羊毛比赛场也有它的红白标志。
• 可口可乐公司并不认为零售生意太小而可以不去经营。哪 怕是最小的一笔生意,它也兢兢业业地去做。在日本,可 口可乐出版商业杂志,为夫妻店店主举办讲习班,讨论如 何更有效地经营和如何同较新式的销售方法竞争。在巴黎, 在数千家小食品店之一的巴古克斯家庭小店的屋顶上,也 悬挂着5英尺长的充气的可口可乐商标。
• 在中国市场上,除了传统的可口可乐、雪碧、健怡可口可 乐、芬达四个国际品牌外,可口可乐公司拥有的品牌还包 括"醒目"果味饮料系列、"阳光"茶饮料系列,以及"津美乐 ""雪菲力"、"岚风"蜂蜜绿茶饮料等。这种多品牌战略,以 可口可乐这一强势品牌为核心,雪碧、健怡可口可乐、芬 达为两翼,其他本土品牌为补充,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航母 舰队。
• 可口可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可口可乐公 司1919年9月5日在美国特拉华州成立。 1960年进入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的行
列。可口可乐公司是举世闻名的汽水大王, 它在全球各地有500余种产品销售,其中可
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四大 品牌 在全球最畅销汽水前5位中独占4位。 Coca-Cola广告遍天下,公司重视国际市场, 销售活动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
Coca-Cola
• 全球最大之软性饮料业巨人,拥有大厂优 • 及强大之全球竞争力,品牌优势及良好之企业形象 • 产品拥有神秘配方 • 市占率高且为产业优先进入者,领导者及防卫者. • 研发能力及行销能力强 • 强势广告及通路 • 作业流程标准化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重点案例分析可口可乐案例分析2008092068 郭璐怡一、可口可乐公司背景可口可乐公司自1892年在美国成立以来,至今有100多年历史,现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约48%的市场占有率,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而且它的产品还在不断推陈出新从而扩大市场利润和市场份额。

在2007年以653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荣登《商业周刊》全球品牌榜首位。

这个广为人知的国际化品牌在中国和其他地方的成功营销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去分析和参考。

二、可口可乐营销策略成功因素(1)铺天盖地的广告众所周知,可口可乐公司是非常注重在广告方面的投入,它的广告策略在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据资料显示,如今可口可乐在全球每年广告费超过6亿美元,在中国每年广告投入更高达几千万元。

可口可乐公司就是懂得巧妙地利用广告视觉去打造品牌,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现在中国已约有90%的消费者认识可口可乐。

其实可口可乐经典广告的成功不仅在于它总是在电视节目的黄金时段播出,更是因为它广告策略的本土化从而迎合了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变化发展。

虽然可口可乐公司最早的广告和它的宣传口号已被广泛接受,广告里已将可口可乐定位为“美国人的饮料”,但后来认识到要开拓海外市场,就必须要在其他国家有更多本土化的广告,还有民族文化的差异也应该被考虑在广告中。

以中国为例,可口可乐的广告本土化也是经历了相当一段历史。

一开始的时候,在中国播出的广告是采用中文解说的、美国亚特兰大总部制作的电视广告版本,很多口号都是根据英文翻译得来的,如“可口可乐添欢笑”就是“SMILE WITH COCACOLA”的中文直译。

从1999年开始,可口可乐的广告策略开始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全以本土人物为主角、本土环境为场景,甚至连传统中国吉祥物也出现在了广告上。

虽然可口可乐的广告主题仍是“年轻、激情、时尚”,但通过最中国化的面孔和活力四射的音乐一下子赢得了更多中国年轻人的心。

可口可乐每年推出的广告都令人耳目一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贺岁广告和与北京奥运有关的广告。

可口可乐成功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成功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成功案例分析可口可乐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饮料公司,以其标志性的汽水产品而闻名全球。

以下是对可口可乐成功的案例分析。

1.品牌认知和塑造:可口可乐投资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创建和塑造自己的品牌。

他们采用了明快、轻松和积极的形象,通过广告和营销活动来增加品牌认知度。

他们还与全球知名的体育赛事和娱乐活动建立了合作关系,通过赞助活动来提升品牌的能见度和形象。

2.产品创新:可口可乐不断努力创新其产品线。

他们推出了许多新的口味和配方,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喜好。

比如,他们推出了低糖和零糖的饮料选项,以应对消费者对健康和减肥的关注。

他们还积极开发并推广其他类型的饮料,如果汁、能量饮料和茶饮料。

3.全球化战略: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一套全球化市场战略。

他们调整了产品配方和包装以适应当地的口味和文化习俗,并充分利用当地渠道和零售网络来推广和销售产品。

他们还与当地合作伙伴和分销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以利用他们的市场知识和网络。

4.广告和营销活动:可口可乐以其创新和有趣的广告和营销活动而闻名。

他们的广告通常以音乐和运动为主题,并与流行文化和娱乐界的明星进行合作。

他们还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和数字营销工具来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增加品牌的关注度和忠诚度。

5.管理团队的领导和创新:可口可乐的管理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并保持品牌的领先地位。

他们鼓励员工提出新的创意和想法,并提供资源和支持来实施这些创意。

他们还建立了创新实验室和合作伙伴关系,以促进创新和发展新产品。

总的来说,可口可乐的成功可以归因于其强大的品牌认知和塑造能力,不断创新的产品线,全球化的市场战略,有趣和创新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以及领导团队的领导和创新。

这些因素使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饮料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并继续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成功。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劳务派遣风波1.可口可乐公司介绍: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

2.案例陈述:被指劳务派遣员工处境糟糕,这家全球饮料业巨头被几名中国大学生送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几位中国大学生的心目中,这次可口可乐公司绝对称不上是最佳雇主了。

2008年12月12日,“大学生关注可口可乐小组”在网上公布了一份28页的《可口可乐调查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全球最大、最受尊敬的饮料公司正在中国故意逃避法律和社会责任:可口可乐中国系统存在大量派遣工,这些工人处于公司最底层,干着最危险、最苦、最累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工资却最低,而且还被拖欠甚至克扣。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杨郑君等9位大学生经历一个月时间,通过打工和采访形式完成了对可口可乐5家装瓶厂和4家供应商的调查,调查的结论令他们感觉“失望和震惊”。

例如在他们的报告中,装瓶厂之一的杭州中萃食品有限公司的派遣工比例在旺季可达到90%,月工作时长最多可达到330小时,工资却低于最低标准,很多人还未上任何保险。

大学生还发表了《致姚明和刘翔的公开信》,希望能依靠代言人和公众人物对可口可乐公司施加压力,以改善工人的处境。

可口可乐公司公关部人士表示会尽快了解真相,而被调查的主角之一杭州中萃随后对此做出了书面回应,驳斥的方面包括:鉴于饮料生产行业的季节特性要求,通过第三方劳务公司提供少部分派遣工作为用工补充,但比例从未超过雇员总数(2692人)的43%;派遣工工资从未低于国家和地方劳动部门规定的标准,并按照劳动合同按时发放;该企业所有用工在签订合同后均按国家法律规定投保五险,每个雇员均有独立的保险号等。

可口可乐成功的营销案例最新5篇

可口可乐成功的营销案例最新5篇

可口可乐成功的营销案例最新5篇关于可口可乐营销成功案例分析篇一“当我把产品卖给你的时候,我们的关系不是结束了,而是刚刚开始。

”这是互联网时代特别看重的用户理念,即不仅卖产品,而是通过产品这个媒介,和消费者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形成持续的互动,进而完成对品牌的传播。

通常来说,手机、电脑、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更容易做到这一点,现实中也有不少好的案例。

但对于快速消费品却是个天然难题。

因为快消品产品相对简单、购买决策也简单(几秒钟),结束也快(用完就可以扔掉)。

一、内容节点真正创造这些词汇的,其实就是这个社会上普通的年轻人,他们也许就是可口可乐的消费者,是他们创造了这些词汇表达自己,可口可乐又把这些内容节点“还给了”他们自己。

关键是,看似如此简单的创意,为什么只有可口可乐想到并火了一把?我想《哈佛商业评论》早在的一篇采访解答了这个问题。

采访中可口可乐公司CMO,Joe Tripodi指出,作为消费品公司,必须明白:消费者能够创造比你们更多的信息;是消费者而不是你拥有你的品牌。

换句话说,好的社会化营销案例,并不需要你去天马行空地想出一个石破天惊的点子,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内容节点,这些内容节点的创造者很可能就是你的消费者。

快消品公司只要去虚心倾听消费者自我创造的“内容”,找到符合你品牌的内容节点去传播就足够了。

就像Joe指出的,可口可乐的作用应该是主持人,而不是广播者或者布道者。

二、情感节点出去旅游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很多旅游景点会发给你一些小册子,你每到一个景点,就给你盖一个章,用一种看似更正式的方式确认“曾到此一游”。

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也是刷存在感的一种方式。

这其实也是一种情感的引爆点,可以唤起人心中的美好情感感觉。

在这个案例中,难点并不在于情感节点的发现,而在于如何将它“变现”。

在过去,可口可乐可能更多会采用拍温情的广告形式来利引爆这种“情感节点”,但在此案例中,可口可乐想到了利用啪啪水印这种电子印记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案例分析可口可乐一直以全球第一大饮料公司稳坐饮料界龙头老大的位置,下面店铺给大家分享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欢迎参阅。

可口可乐市场调研报告篇1一:调查背景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强烈,人们对健康越来越关注。

我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调查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对此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市场调查研究。

二:可口可乐公司历史背景1886年,可口可乐在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诞生。

是世界最大的软饮料公司。

而真正让可口可乐在饮料界大展拳脚的是两位美国律师。

他们到当时可口可乐老板的公司提出让可口可乐售给他们糖浆,由他们自己投资生产公司及售卖点,将糖浆兑水装瓶出售,按照原公司的要求生产和做出品质保证的新型商业合作模式。

三:在中国市场的发展1927年上海街头出现了一种褐色的甜中带苦的开盖后还有充盈气体的液体。

但是当时人们并不能接受这种饮料。

第二年,这家饮料公司公开登报以350英镑的价格征求译名。

最终被身在英国的华人取得冠军,于是可口可乐第一步进入中国市场。

而22年后随着美国大使馆的退出这种饮料也退出了中国市场。

中美建交之后的第三个星期,可口可的第一批产品辗转运到北京。

可口可乐再度返回中国市场。

四:与中国的经济发展可口可乐作为跨国公司的代表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是显著的,他的公司管理理念一直对中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不仅解决了人们的就业问题还直接带动了中国经济的产值。

据统计,可口可乐每年给中国带来大约300亿的产值。

五:经营理念1、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2、重视提升工作效率3、不断完善销售网络4、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六:SWOT分析优势1.品牌悠久2.良好的品质3.模仿困难度高4.具有创新精神5.强大的营销策略劣势1.原料的运送成本高2.可口可乐营养价值不高机会1.参加世界与公益活动2.市场占有率高威胁1.健康意识的抬头2.同业与替代品的威胁3.全球经济不景气4.增加回收成本七:竞争对手状况分析目前主要竞争对手是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斗争持续了很多年。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市场营销案例研究1. 案例正文 1.1可口可乐公司简介可口可乐图标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总部设在美国乔亚州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水果国度(Fruitopia)以及大浪(Surge)。

1.2可口可乐在中国的本土化营销策略早在20世纪初“可口可乐”已在亚洲面世,首先在菲律宾生产,并运来中国出售,在上海等城市销售。

1927年“可口可乐”在上海及天津设厂生产,稍后更在青岛及广州生产。

1979年可口可乐重返中国,至今已在中国投资达11亿美元。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可口可乐公司已经在中国建立了23家罐装饮料厂,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年销售额近百亿元。

在近日公布的“1999年全国城市消费者调查”中,可口可乐在同类产品中又一次高居榜首,一举夺得市场占有率、最佳品牌以及知名度三项桂冠。

那些年,进军中国市场的外国饮料,基本上感受不到中国饮料企业的压力。

如今,当可口可乐以及百事可乐在中国市场已具有相当影响力时,却又感受到近几年中国饮料企业强烈的竞争压力。

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饮料工业企业生产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成长壮大起来了。

这些名牌饮料都是我国饮料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例如中国饮料十强中的健力宝、娃哈哈、椰树、乐百氏、露露等都是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的代表。

在中国民族饮料工业的压力下,可口可乐公司营销策略开始改变并开始了它在中国市场走向本土化的进程。

新可口可乐失败案例分析

新可口可乐失败案例分析
总结词
吸引年轻人,提升品牌形象
详细描述
百事可乐在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百事挑战”活动,通过在广告中展示年轻人喜欢的音乐、运动等内容,吸引年 轻消费者。活动成功地提升了百事可乐在年轻人中的品牌形象,并帮助其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饮料品牌之一。
麦当劳“我就喜欢”营销活动
总结词
吸引家庭客户,提升品牌认同感
消费者的新需求和喜好。
优化产品配方和口感
要点一
总结词
产品的配方和口感是决定消费者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关键因 素。企业应不断优化产品配方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的需 求和提高竞争力。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优化产品配方和口感需要建立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了解 消费者的反馈和建议。同时,还需要进行口感测试和对比 实验,以找出最佳的配方组合。此外,企业还需要关注产 品的营养成分和健康问题,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 求。
口味不适应
消费者不接受新口味
新可口可乐的口感与传统的可口可乐 有很大的差异,导致许多消费者不习 惯。这使得新可口可乐在市场上的销 售不佳。
口味不符合市场需求
当时,消费者对传统口味的碳酸饮料 的需求量很大。然而,新可口可乐的 口感更加甜美,并且使用了新的配方 ,导致其不符合市场需求。
品牌形象受损
品牌形象不一致
02
03
及时调整策略
如发现市场调研结果与实际预期有出 入,需及时调整产品定位和推广策略 。
保持品牌一致性
传承品牌核心价值
01
维持和传承品牌的核心价值观和文化内涵,使消费者在产品体
验中感受到品牌的独特魅力。
强化品牌形象
02
通过统一的视觉识别系统和口号等手段,强化品牌在消费者心
中的形象。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报告

《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业可口可乐公司案例分析报告第七小组目录1.宏观环境 (3)1.1自然环境 (3)1.2人口环境 (3)1.3经济环境 (3)1.4技术环境 (4)1.5政治法律环境 (4)1.6社会文化环境 (4)2.微观环境(SWOT) (5)2.1行业分析 (5)2.1.1中国饮料业发展历史 (5)2.1.2中国饮料业发展现状 (5)2.1.3中国饮料行业发展趋势 (5)2.2可口可乐公司介绍 (5)2.3供应链 (6)2.3.1特许合同方式的管理供应链策略 (6)2.3.2中国可口可乐供应链策略及物流 (7)2.4营销中介(以麦当劳为例) (8)2.5目标顾客 (8)2.6竞争者 (9)2.6.1四大饮料企业介绍 (9)2.6.2饮料企业品牌产品 (10)2.6.3与主要竞争者的对比——百事可乐 (10)2.6.4与百事可乐的竞争历史 (11)2.7可口可乐SWOT分析 (12)2.7.1优势 (12)2.7.2劣势 (12)2.7.3机遇 (13)2.7.4威胁: (13)2.7.5可口可乐公司SWOT分析矩阵 (14)3.目标市场及定位分析 (14)3.1目标市场选择战略 (14)3.1.1无差异性营销战略 (15)3.1.2差异性营销战略 (15)3.2产品定位的变化 (16)4.新产品设计(4Ps) (17)4.1新产品设计的目的及意义 (17)4.2产品(Product) (18)4.3价格(Price) (18)4.4渠道(Place) (18)4.5促销(Promotion) (19)1.1自然环境①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使得全球的气温变暖,这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人们对饮料的需求量。

②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日益短缺,对饮料业的发展不利。

③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减少碳足迹减少成本(要罚钱),塑料瓶的生产成本变得更大了。

1.2人口环境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可知,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为137349万人。

可口可的案例分析

可口可的案例分析

品牌学可口可乐获得成功的案例分析学院:XXXX专业:XXXXX班级:XXXXX姓名:XXX可口可乐的案例分析一、公司背景1886年5月8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的一间实验室里,药剂师约翰·S·彭伯顿试制出一种糖浆,他和助手给这种糖浆起名叫可口可乐(Coca cola)。

1888年,一位名叫阿萨·G·坎德勒的年轻人看到了可口可乐作为饮料的市场前景,遂购买了可口可乐的股份,掌握了全部生产销售权,并于1892年成立了可口可乐公司,坎德勒被称为可口可乐之父。

1923年,罗伯特·伍德鲁夫接任公司总裁,他的目标是使可口可乐走向全球。

同时加强质量管理,改进和加强了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

在伍德鲁夫的苦心经营下,可口可乐在全球得到推广,最终成为世界最有价值的品牌。

二、产品定位很难相信一个可乐的品牌可以这样永葆青春。

对于现在我们这些追求变化的年轻人,对于一个就那个味的饮料,何以让我们还要讨钱喝百年都一个味的可乐。

我想,我们可能已经超出了为了解渴才去喝可口可乐,而是可口可乐的精神在刺激着我们去购买它。

正是因为可口可乐的品牌定位,让它屹立于众多的饮料品牌中而不倒。

在可口可乐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需要更多的人去品尝到可口可乐,请喝可口可乐成为其活动的主题,它主要是从产品的功能层面去宣传,解渴、好味道、清凉……如:新鲜美味满意就是可口可乐;口渴时的享受等。

二三十年代,随着可口可乐产品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知,广告语的宣传越发趋于感性,在功能性的诉求基础之上,增添了更多的内容和含义,如欢乐、友谊等等。

如:充满友谊的生活,幸福的象征等,但这个时期仍是一个产品推广阶段,真正品牌地位还未完全建立起来。

二战结束后是美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也是可口可乐的快速成长期,美国在世界各地推行其民主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同时,可口可乐和麦当劳等则成为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口可乐在世界各地建立工厂,参与重大体育赛事,进行多种形式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可口可乐在知名度和各地市场的占有率得以巨大提升,品牌价值节节攀升。

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五篇模版)

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五篇模版)

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五篇模版)第一篇:案例分析_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和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组合策略可口可乐公司一改“给世界一罐可口可乐”的风格,正在向所有可饮用产品领域进军。

由于可口可乐的旗舰产品难有再多的起色,公司不再将精力集中在充气苏打水上,而是致力于扩大饮料的品种。

进入中国市场20年以来,可口可乐从推出单一品牌“可口可乐”,到拥有“雪碧”、“芬达”等国际品牌和“天与地”、“醒目”、“津美乐”等中国本土品牌,其发展非常迅猛。

其三种主要产品可口可乐、雪碧、芬达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20%、20%、10%。

但可口可乐并没有实施多元化战略,因为可口可乐过去在发展饮料之余,也曾做过酒厂,开过种植场,甚至涉足电影业,但都遭到了失败。

因此可口可乐公司总部规定,公司可以涉足茶、减肥饮料、八宝粥在内的所有饮料行业,但不能搞多元化。

专注于饮料业的可口可乐把主业做得精益求精。

它在发展任何一种饮品的时候都可以利用原有的销售渠道,使新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同时也大大节约了成本。

百事可乐公司事世界第二大软饮料生产商,公司生产的软饮料包括百事可乐、激浪、斯里塞等世界著名品牌。

1980年公司销售额150亿美元。

百事可乐的国际开拓落后于可口可乐公司。

百事可乐公司还涉足餐馆和小吃食品。

1986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肯德基,其年销售额在美国为30亿美元,在海外达23亿美元,遍布57个国家。

1977年百事可乐公司收购了必胜客,其年销售额达33亿美元,在国际餐馆业中发展迅速,已经进入27个国家。

太坎贝尔1986年被百事可乐收购,它是美国最大的墨西哥食品快餐店,年销售额达20亿美元。

美国的小吃食品包括糖果、薯片、甜饼和饼干,Frito-Lay公司是行业主导者,其市场份额达40%,1965年百事可乐公司兼并了Frito-Lay公司,在1989年Frito-Lay公司成为其盈利最多的子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分别占到公司的35%和40%。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报告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报告关于可口可乐的案例调查分析报告一、调查背景:可口可乐这风行世界一百余年的奇妙液体是在1886年由美国乔治亚州亚特兰大市的药剂师约翰·彭伯顿博士( John S. Pemberton)在家中后院将碳酸水和糖以及其它原料混合在一个三角壶中发明的。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可口可乐一直是美国饮料市场的霸主,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80%。

然而,70年代中后期,它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迅速崛起,1975年,可口可乐的市场份额仅比百事可乐多7%;9年后,这个差距更缩小到3%,微乎其微。

二、调查内容及分析百事可乐的营销策略是:一、针对饮料市场的最大消费群体——年轻人,以“百事新一代”为主题推出一系列青春、时尚、激情的广告,让百事可乐成为“年轻人的可乐”;二、进行口味对比。

请毫不知情的消费者分别品尝没有贴任何标志的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同时百事可乐公司将这一对比实况进行现场直播。

结果是,有八成的消费者回答百事可乐的口感优于可口可乐,此举马上使百事的销量激增,百事以口味取胜。

因此可口可乐不惜血本协助瓶装商改造了生产线,而且,为配合新可乐上市,可口可乐还进行了大量的广告宣传。

1985年4月,可口可乐在纽约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新闻发布会,邀请200多家新闻媒体参加,依靠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新可乐一举成名。

看起来一切顺利,刚上市一段时间,有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品尝了新可乐。

但让可口可乐的决策者们始料未及的是,噩梦正向他们逼近——很快,越来越多的老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开始抵制新可乐。

对于这些消费者来说,传统配方的可口可乐意味着一种传统的美国精神,放弃传统配方就等于背叛美国精神,“只有老可口可乐才是真正的可乐”。

有的顾客甚至扬言将再也不买可口可乐。

迫于巨大的压力,决策者们不得不作出让步,在保留新可乐生产线的同时,再次启用近100年历史的传统配方,生产让美国人视为骄傲的“老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的SWOT分析优势:优势:百年知名品牌、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忠诚的消费群、较多的产品系列劣势:对健康的影响、危机意识及经营模式的不足劣势:对健康的影响、危机意识及经营模式的不足威胁:竞争对手的挑战、自身经营情况的恶化三、调查结果和分析仅仅3个月的时间,可口可乐的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篇一: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logo 策划回顾重大举措巨资调研新罐包装用红色和银色图案替代传统的红白相间的外观改变配方拥有上百年历史的老配方退出市场耗资400 万美元参与人数近20 万logo 分析新可乐推出市场不到 3 个月的时间,新可乐计划就以失败告终。

其原因在于: 1. 对美国精神的背离,对企业品牌价值的忽视 2. 对消费者购买动机的定位偏差:对可口可乐的忠实消费者而言,口味已不是其主要购买动机 3. 市场调研的局限性:只重视口味测试,并没有深入研究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及品牌认知度。

4. 盲目冒进。

急着去抢占竞争者的市场,而放弃自己固有的市场启示一、可口可乐不仅是一种饮料,它所承载的那份文化内涵决定了它的无可替代。

企业应重视产品价值的挖掘和延伸。

二、新产品的上市应该要有一个试销的步骤,选择在一个小范围、小市场、小地域内试销,并根据试销的效果修正营销策略、进一步改进新产品,甚至要做出撤销新产品上市的计划。

而不应盲目冒进。

启示四、新闻媒介的导向力量不容忽视媒体并没有把可口可乐公司的决定当成单纯的商业事件,而是将其解释为美国传统的终结,这对消费者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三、竞争者的出现是无可避免的,要弄清楚竞争对手的产品定位、营销策略和自己企业的差异。

在维护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再去抢占新市场。

消费者态度转变一、调研的失误与偏差 1 、少数几次调研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消费者的真实想法和内心需求;2、调研的重点放在口味测试,相比老可乐,新可乐的口味更受欢迎,但是消费者抵制新可乐的原因并不是厌倦了新可乐的口味,而是对老可乐所承载的美国精神的无法割舍二、媒体的宣传与轰炸在一片质疑声中,唤起了消费者对老可乐的怀念、对美国精神的归属感;也使得一批忠实的老可乐消费者的抵制情绪得以扩大蔓延,造成轰动效应【篇二:可口可乐新可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可口可乐 2 可口可乐乐简介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口味调查出错的原因:一.可口可乐公司上市“新可乐"的决策看似十分合乎逻辑,但实际上调查部门在设计调查问卷和口味测试时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环节,他们没有告诉被调查者:如果你选择了一种可乐,那么你将失去别的可乐。

而被调查者却无一例外地以为“新可乐”是对现有“老可乐”的补充,而决不是对“老可乐”的的替代。

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没有在基本框架上达成一致。

二.可口可乐公司市场调查人员看到百事可乐近年来发展势头逼人,因而主观上先入为主地认为顾客喜爱口味更甜的可乐。

于是,他们把“新可乐”与“老可乐”的区别定位在“更甜”上。

在进行口味测试时,他们选择的被测试者多是年轻人。

这似乎又是合情全理的,因为年轻人是饮料市场的最大顾客群体。

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的口味测试,从两方面进一步引诱开口可乐公司将“新可乐”推向“更甜”的误区:一方面,年轻人比中老年人更喜爱甜口味,他们当然会投“新可乐”的票;另一方面,人们在不被告知品牌而进行品尝的时候,心情是比较紧张的,他们生怕测试者嘲笑自己味觉不敏感,尝不出新产品的特别之处.于是,当品尝到甜度明显超过现有可乐的“新可乐"时,被测试者马上做出反应,说自己喜欢这种口味,以显示他的味觉是敏感的。

可口可乐公司先入为主的概念此时又得到了“确凿无疑”的市场调查结果的验证,于是口味更甜的“新可乐”出台了,酿下了大错。

三.成立于世纪早期的可口可乐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美国的象征,是美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同空气那样不易察觉却又不可缺少.单单因迎合口味而断然停止生产传统可口可乐,如同冒然切断某种精神依托,粗鲁而简单,消费者的愤怒可想而知. 虽然新可乐成了市场分析不足的牺牲品,然而最终的结局却是极富喜剧色彩的。

消费者的态度调查对消费者态度调查测试时,既要考虑产品方面的问题,也要考虑当地习俗、文化、社会环境等其他方面的因素。

可口可乐公司有新可乐这个产品概念测试的内容。

在新产品概念的可传播性和可信度,新可乐提供给消费者是一种新的口味,却忽视了消费者对于可乐“老朋友"这个品牌的感情认同;在“决定改变可乐味道并撤旧可乐时观众持否定态度"也说明这个问题。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姓名:***学号:*********班级:工商二班摘要:被誉为“清凉饮料之王”的可口可乐在全世界最流行,每天销售量为3亿瓶,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饮料公司。

它在开拓市场、寻求机遇、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实施切实可行的营销战略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长期以来运用广告的视觉定位建立起了系统、一致、有效、个性鲜明的品牌推广攻势,成为举世瞩目的营销竞争范例。

一、可口可乐介绍 (4)1.公司介绍 (4)2.公司历史 (4)3.LOGO (4)4.背景 (5)二、可口可乐如何开展的内容营销计划 (5)从“可口可乐”百年历程看市场营销与企业永续发展的关系 (5)2.分析可口可乐品牌策略与营销组合、产品经营与资本运营的运作 (7)2.1 产品 (7)2.2促销 (7)2.3价格 (8)2.4 渠道 (8)2.5可口可乐品牌的企业形象设计 (8)三、可口可乐对大众来说是饮料还是文化 (9)四、启示 (9)一、可口可乐介绍1.公司介绍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拥有500多个汽水和不含气饮料品牌,每天为全球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提供19亿杯畅爽可口的可口可乐系列产品,长期致力于推动社区可持续发展与环保节能理念。

2.公司历史1885年,美国佐治亚州的<Dr.John.Stith.Pemberton>(约翰·彭伯顿),发明了深色的糖浆称为彭伯顿法国酒可乐(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1885年政府发出禁酒令,因此彭伯顿发明无酒精的Pemberton's French Wine Coka。

1886年5月8日他想发明一种饮料,一种让很多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喜欢喝的饮料。

那天,他正在搅拌作好了的饮料,发现它具有提神、镇静的作用以及减轻头痛,他将这种液体加入了糖浆和水,然后加上冰块,他尝了尝,味道好极了,不过在倒第二杯时,助手一不小心加入了苏打水(二氧化碳+水)这回味道更好了,合伙人罗宾逊(Frank M.Robinson)从糖浆的两种成分,激发出命名的灵感,这两种成分就是古柯(Coca)的叶子和可拉(Kola)的果实,罗宾逊为了整齐划一,将Kola 的K改C,然后在两个词中间加一横,于是Coca-Cola便诞生了,第一份可口可乐售价为五美分。

可口可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doc

可口可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doc

可口可乐公司战略管理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成员杨婷140242006 郑景文140242002 近几年,我国软饮料产销量快速增长。

2006年上半年,我国软饮料产量达634万吨,同比增长29。

在销售量猛增的同时,促进其销售额的增长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饮料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上存在三股竞争力量一支是台湾背景的企业统一和康师傅,以包装的创新和口味取胜;一支是包括汇源、娃哈哈等国内知名企业;还有一支是大的跨国公司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

目前市场上集中了娃哈哈、汇源、农夫果园、统一鲜橙多、美汁源果粒橙、酷儿、露露等众多一线饮料品牌。

由于大品牌的激烈竞争,使得外来品牌很难进入果汁饮料市场,同时果汁饮料的价格日益透明化,厂家和经销商的利润在不断变薄。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成为企业的当务之急。

而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果汁市场取得领先地位,适合市场需要的战略是关键。

中国软饮料业具有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潜在消费市场,而软饮料潜在消费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现实消费市场转变,一个庞大的饮料市场正悄然形成。

2005年我国软饮料业仍保持10左右的发展速度,2005年国内市场销售额达到1053.8 多亿元。

谁能够认准行业发展脉络、把握市场先机、掌握产品营销策略、谁就能够在这个充满无限商机、风险与利益共存的大市场上成为真正的赢家。

成立于1919年的可口可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它拥有超过500个饮料品牌,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通过全球最大的分销系统,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6亿杯可口可乐产品。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也有了巨大的发展,为中国的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可口可乐公司,以行业的领跑者的身份带领着我国饮料业的不断进步。

一个企业的发展,无论是战略的选择还是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环境的影响。

这些影响有企业外部的,也有企业内部的,它们都是企业制定战略和实现战略的基础。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案例分析可口可乐“含氯门”1.对可口可乐“含氯门”处理方案的总体评价:无论什么样的企业,都理应遵守法律规范、谨守市场规则、尊重广大消费者,不能依靠平时的成绩而骄傲自大。

从员工微博爆料,到公司高调辟谣,再到质监局介入认定属实,在“含氯门”中,可口可乐公司终于宣布,更换回收已售出的该批次产品并销毁。

然而,客服人员“只能更换不能退货”的表态仍让舆论质疑:此举与之前的简单致歉、“无害”辩词一样,仅是危机公关而已。

“含氯门”曝光18天后才公开道歉,这是不符合正常的危机管理,是错误的,不得不让人对可口可乐产生质疑。

事件的起因来自于4月17日中国之声《新闻纵横》的报道,可口可乐山西公司员工向记者爆料,称公司在管道改造中,将消毒用的含氯处理水误混入饮料中,涉及12万箱价值500万元。

此报道出来当天,可口可乐予以否认,声称产品一向安全、高品质。

可口可乐山西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特别强调,这是员工出于私心断章取义。

然而,4月28日晚,质监局通过调查认定媒体报道情况属实。

此外,山西省质监局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可口可乐(山西)饮料有限公司以维修电脑为由删除了2月4日-8日期间部分相关生产记录和全部的电子工作邮件,关键证人也以带薪休假为由缺席调查。

山西省质监局局长常高才公开对可口可乐公司遮遮掩掩的做法表达不满,“方法不对头、配合不积极。

”次日,可口可乐对此发声明,一改此前回避、否认的态度,首次承认:我厂确认于2月3日在实施节水项目相关管道改造时,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含微量余氯的生产辅助用水进入到饮料生产用水中,与之前的态度相差之大让人质疑。

但该公司同时却强调,公司对涉入含氯门事件的产品多次检测和专家组论证都表明,“产品是安全的,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对于已流通市场的产品“是否召回”、“是否赔偿”的问题,可口可乐给记者的回复中再次完全回避,只是再次强调产品是安全的,未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导致之后事态扩大,发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人们对可口可乐失去信心。

可口可乐公司案例分析

可口可乐公司案例分析

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可口可乐公司案例分析目录一丶公司概况 (3)1.1 公司的基本情况 (3)1.2组织架构 (3)1.31公司主营业务 (3)1.32公司发展战略 (4)二丶创业机会的识别 (5)2.1创业团队的构成 (5)2.2团队的激励模式 (6)2.3企业文化 (7)三丶商业模式 (7)3.1企业定位 (8)3.2业务流程 (9)3.3盈利模式 (9)3.4企业价值 (10)四丶营销策略分析 (11)五丶企业融资 (12)六丶案例总结 (13)6.1成功之处 (13)6.2建议 (14)一丶公司概况1.1 公司的基本情况可口可乐公司(The 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86年5月8日,总部设在美国佐治亚州(Georgia, 简称GA)的亚特兰大,是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拥有全球48%市场占有率以及全球前三大饮料的二项(可口可乐排名第一,百事可乐第二,低热量可口可乐第三),可口可乐在200个国家拥有160种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亦是全球最大的果汁饮料经销商(包括Minute Maid 品牌),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可口可乐为其取得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而雪碧(Sprite)则是成长最快的饮料,其它品牌包括伯克(Barq)的root beer(沙士)1.2组织架构三大业务部门分别为:可口可乐国际部门,由现任欧亚及非洲区负责人Ahmet Bozer领导;可口可乐美洲部门,由现任北美业务负责人Steve Cahillane领导;以及装瓶投资集团(Bottling Investments Group),由现任公司副总裁兼装瓶投资和供应链总裁易斐南(Irial Finan)领导。

1.3公司主营业务及发展战略1.31公司主营业务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一种饮料。

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汽水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8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口可乐公司的案例分析报告
1999年6月初,比利时和法国的一些中小学生饮用美国饮料可口可乐,发生了中毒。

一周后,比利时政府颁布禁令,禁止本国销售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各种品牌的饮料。

已经拥有113年历史的可口可乐公司,遭受了历史上鲜见的重大危机。

在现代传媒十分发达的今天,企业发生的危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其负面的作用是可想而知的。

短时间内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的影响,必将引起社会和公众的极大关注。

稍有不慎,即对企业形象和品牌信誉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无形资产在倾刻之间贬值。

这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是致命的伤害。

1999年6月17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依维斯特专程从美国赶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在这里举行记者招待会。

当日,会场上的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一瓶可口可乐。

在回答记者的提问时,依维斯特这位两年前上任的首席执行官反复强调,可口可乐公司尽管出现了眼下的事件,但仍然是世界上一流的公司,它还要继续为消费者生产一流的饮料。

有趣的是,绝大多数记者没有饮用那瓶赠送与会人员的可乐。

后来的可口可乐公司的宣传攻势说明,记者招待会只是他们危机公关工作的一个序幕。

记者招待会的第二天,也就是6月18日,依维斯特便在比利时的各家报纸上出现——由他签名的致消费者的公开信中,仔细解释了事故的原因,信中还作出种种保证,并提出要向比利时每户家庭赠送一瓶可乐,以表示可口可乐公司的歉意。

与此同时,可口可乐公司宣布,将比利时国内同期上市的可乐全部收回,尽快宣布调查化验结果,说明事故的影响范围,并向消费者退赔。

可口可乐公司还表示要为所有中毒的顾客报销医疗费用。

可口可乐其他地区的主管,如中国公司也宣布其产品与比利时事件无关,市场销售正常,从而稳定了事故地区外的人心,控制了危机的蔓延。

此外,可口可乐公司还设立了专线电话,并在因特网上为比利时的消费者开设了专门网页,回答消费者提出的各种问题。

比如,事故影响的范围有多大,如
何鉴别新出厂的可乐和受污染的可乐,如何获得退赔等。

整个事件的过程中,可口可乐公司都牢牢地把握住信息的发布源,防止危机信息的错误扩散,将企业品牌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的限度。

随着这一公关宣传的深入和扩展,可口可乐的形象开始逐步地恢复。

不久,比利时的一些居民陆续收到了可口可乐公司的赠券,上面写着:“我们非常高兴地通知您,可口可乐又回到了市场。

”孩子们拿着可口可乐公司发给每个家庭的赠券,高兴地从商场里领回免费的可乐:“我又可以喝可乐了。

”商场里,也可以见到人们在一箱箱地购买可乐。

中毒事件平息下来,可口可乐重新出现在比利时和法国商店的货架上。

从第一例事故发生到禁令的发布,仅10天时间,可口可乐公司的股票价格下跌了6%。

据初步估计,可口可乐公司共收回了14亿瓶可乐,中毒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多万美元。

比利时的一家报纸评价说,可口可乐虽然为此付出了代价,却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

可口可乐公司渡过了艰难的危机时刻,但是这次事件却远未从可口可乐这样的欧美大公司中消除影响。

前不久,可口可乐的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欧洲总公司的总裁迈洛克斯,给所有的职工发出一封电子信函。

信中说:“我想强调的是,我们不应将此次可口可乐事件视为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我们必须引以为鉴,珍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纽带。


企业管理专家汤姆金认为,一般企业处理此类危机正确的做法大体有三步:一是收回有问题的产品;二是向消费者及时讲明事态发展情况;三是尽快地进行道歉。

以此对照,可以看出可口可乐公司都做了,但却迟了一个星期,而且是在比利时政府做出停售可口可乐的决定之后。

连比利时的卫生部长范登波什也抱怨说,可口可乐这样全球享有盛誉的大公司,面对危机的反应如此之慢,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1,通过向媒体发布新闻稿的形式,间接透露有关信息,表明公司的立场和态度。

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出现问题的原因尚未查明的情况下,企业会先表明自己愿意与媒体和消费者沟通的诚意,然后说明将在查出发生问题的原因后再向公众
通报,或者先期停止问题产品的销售。

而当问题已经查明,而且已经在解决或已解决得差不多的情况下,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这种方式对企业来说,可以控制信息发布,以免发出不必要的信息。

但风险是容易被媒体和公众认为态度不诚恳,从而带来不良影响。

2,通过新闻发言人回答媒体提问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透露他们感兴趣的信息。

采用这种方式将考验企业新闻发言人的素质和能力,但处理得好,却可以给企业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反之,则会给企业脸上抹黑。

3,通过企业高层人士主动拜访媒体有关人士,以接受专访的方式,向媒体提供第一手的信息,取得相关媒体的理解,从而争取媒体的客观报道,避免因媒体掌握的信息残缺而造成报道失实或者不全面。

这种方式尤其适用消费者投诉等危机个案的处理。

4,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的方式,向媒体和公众主动公开有关问题的调查处理情况。

如果出现问题的原因已经基本查明,公司将在发布会上通过媒体向公众致歉,宣布回收已经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必要时甚至向消费者提供补偿或赔偿。

营销105班
俞世琴
1037713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