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驳岸资料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沿岸的处理方式
许多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富魅力的地方,并非城市中规整的街区,而是市区中不规则的水岸空间与许多不规则的绿地所串联出来的绿廊。例如纽约曼哈顿南端之中国城与砲台公园、波士顿市中心婉蜒的查里士河。我国有许多自然风景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被铲平,成为新区、开发区、居住区或商业娱乐场所,许多借水岸整治之名而重新规划设计的河川地,变成所谓“水岸公园”,设置了大面积以硬铺面为主的广场、亲水步道等等“非常景观”。现在,随着生态环境意识的加强,以及对于各地风土资源特色的挖掘,我们是否应留给城市一片自然原真的水岸空间。水岸的整治再生应还原土地的自然风貌,并提供给鸟类、两栖动物、水生植物等滋生的栖息地。
现状堤岸处理的主要问题有:
形式单调:目前水岸类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斜坡式护砌,一种是垂直式护岸,很多部分都年久失修。护岸目标单一—防洪功能,不具备市民休闲、娱乐的亲水功能;更不具备城市河道自然生态系统恢复的功能与视觉审美上的河道景观功能。
景观单调:许多堤岸设计采用传统的工程措施,硬质护坡、高筑河堤等,使河道本来的自然风光与亲切感消失。堤岸给予人一种不安全的恐惧感,不能得到良好的亲水性。
物种单调:这种典型的“U”字型与“V”字型硬质河道,改变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特征,破坏了两岸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岸边的水生植物、两栖类动物、昆虫种类单调。
绿化单调:河、湖作为城市中的绿色廊道,是市民休闲娱乐、亲近自然
的场所,两岸绿地景观建设也是城市绿地建设成功的基础。河、湖岸边现状绿地面积很小,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要求。
在我们设计中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为:
最小的干扰,在驳岸稳固的前提下,水际处理的越简单越好。
保持水流平稳,避免阻碍水流和水波的运动。
应用耐恶劣气候和耐水性强的材料。
防止污染源进入水体,污染源应被截留和处理或提前过滤。
二、水体净化和湿地技术
1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概述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是目前世界最廉价的低投资、低能耗、行之有效的处理与利用污水的系统工程,是在长期应用天然湿地净化功能基础上发展的水净化资源化生态工程处理技术,脱氮除磷效果明显,可作为污水二级处理的替代技术。经世界上的广泛研究,目前对人工湿地的处理已经取得了基本一致的认识:利用系统中基质—水生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关于人工湿地中的基质、植物和微生物对有机物、N、P、SS、重金属、病原体等详细的处理作用,国内外已经有众多学者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2 人工湿地系统分类
按照工程设计和水体流态的差异,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分为表面流湿地、水平潜流湿地和垂直流湿地三种主要类型,各类型在运行、控制等方面的诸多特征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表面流湿地不需要砂砾等物质作填料,造价较低,但水力负荷较低。该类型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典等国有较多分布;
水平潜流湿地的保湿性较好,对BOD、COD等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去除效果好,受季节影响小,目前在欧洲、日本应用较多;垂直流湿地综合了前两者的特点,但其建造要求较高,至今尚未广泛使用。
三、植物的选择
至于水生植物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一般以耐水植物为主。目前研究、运用较多的水生植物有芦苇、灯心草、宽叶香蒲、浮萍、风眼莲、茬芝等类型。研究表明,不同的植物类型对不同的污染物质也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如芦苇对N、P 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作用,宽叶香蒲对Pb、Zn、Cd等重金属有较好的去除作用,植物的选取还要参考成活率(当地的植物类型成活率高)、经济价值、衍生的微生物种群等方面。
四、湿地处理系统设计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进水,采用阶梯进水可避免处理床前部堵塞,使植物长势均匀,有利于后部的硝化脱氮作用;回流式可对进水进行一定的稀释,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并减少出水中可能出现的臭味;出水回流还可促进填料床中的硝化和反硝化作用,采用低扬程水泵,通过水力喷射或跌水等方式进行充氧;综合式则一方面设置出水回流,另一方面还将进水分布至填料床的中部,以减轻填料床前端的负荷。
人工湿地与其它单元处理工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人工湿地处理系统的优势,使整个工艺在最优化条件下运行,实现整体优化。
三、滨水空间的调整和控制
滨水空间的建设与城市形象紧密相连,对滨水区规划设计中需要处理和明确的内容,重点包含2个控制性要素:生态要素、景观空间要素。本区内的滨水空间分为自然和人工界面两大类,人工界面主要集中在区内西部的中央景观水带,自然
界面主要围绕在双凤湖周边,两者空间协调过渡自然。
1、生态要素
水体的质与量对滨水区景观品质意义重大,不同的水质决定可供开展的水上活动的内容,不同的水量决定对人的吸引力。因此,对本区内水面开阔的双凤湖和中央景观水带要与河道渠道相互联通,保证水的流动与置换,还可利用雨水收集系统,调蓄水体水量,减少浪费,通过生物因子和环境因子的共同作用实现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
对于西部修建防洪堤的滨水地段,应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生态特征,避免水岸大面积渠化,通过各类植物的精心选择和组织,形成各具特色的滨水生态系统。东部大部分采用自然式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土墙河岸,推广生态驳岸。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此外,对于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作用,使生活在水边的人们能够享受到舒适宜人的休闲观景空间。
绿地与水体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本区的绿化和水体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部分,在绿化设计中以乔木为主,通过植物群落设计和地形起伏处理, 强调植物的多样性和本土化, 保证其自身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将双凤湖本身的自然形态与城市的人工环境相结合,形成生态绿色的景观效果。中央景观水带水面收放有致,驳岸建设与城区景观、人文特色和城区功能相协调,具备多种功能,如休闲、健身、人文、历史、景观、旅游等,采用硬质驳岸,部分水段驳岸采取阶梯型供人们亲水近水。在绿化种类上,发展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成为完整连续的景观绿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