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社会化及学生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度社会化及学生教育

摘要:学校教育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在过度社会化背景下对学生教育进行思考是非常有意义的。

关键词:过度社会化自我意识学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44-01

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社会文化而胜任社会所期待、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个性[1]。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可能引发负面效应。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郎提出了:“过度社会化”的概念,它认为社会环境(包括人际关系)对人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个人自由(包括个性发展)的发展是极为有限的[2]。过度社会化是指中学生社会化程度过高或速度过快,超过了社会化标准的社会化现象。

1 教育中过度社会化的年龄特征

儿童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认知方面,表现在儿童的知识水平大大超过其生理、心理年龄和多种知识掌握。例如,当前屡见不鲜的“神童”,神童在较小的年纪完成初、高中甚至更高阶段的教育任务,参加各种类型的学习班,精通乐器、通宵乐理,有的在外语方面更胜一筹。

语言表达及行为方面,模仿、认同、内化是儿童社会化方式之一。现在我们经常看到,在一些场景下,儿童面对着成人侃侃而谈,按照他们的心理发展这些话是不能为自己所理解的。有些儿童模仿他们所看到的情景,经常说一些比成年人还唠叨的话语。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了很多小大人。这种早熟现在对儿童以后的心理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人际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社会性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儿童过度社会化在社会性方面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功利性、世故性增强,在对待异性方面,简单的理解和模仿成人的行为,甚至“谈恋爱”,或有亲嘴等行为。在消费中,表现出追名牌、攀比等现象,穿着打扮成人化,追潮流,追明星。

中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中学生过度社会化主要表现在人际处理、价值观方面。在普及的网络中加速社会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形成不同的亚文化圈,加上建立在社会规则之上的网络游戏的参与,和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沟通和交往,在不同的社会角色中进行转换和体验。

大学生过度社会化的主要表现,大学生过度社会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恋爱行为、性态度方面。把异性间的情感交流直接过渡到对爱情婚姻行为的践履。许多大学生游离于学校生活之外,在校外营造工人的“准家庭生活”。提前就体验了婚姻生活的“酸甜苦辣”。据心理学家黄希庭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爱情特点所做的抽样调查表明:有3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只需

双方愿意和不造成情感上的创伤及没有孩子,也谈不上什么不道德,可以随时分享;极少数大学生甚至还认为婚前发生性关系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是难以避免的[3]。其二,当代的大学生更“实际”了,他们身上应有的理想主义精神正渐渐淡化。而我们说,大学生应该是充满激情,敢于冒险和勇于挑战的。其三,在文化底蕴彰显贫乏、语言粗俗网络化。其四,装扮前卫化,性别气质体现模糊。其五,思想行为西方化、道德界限模糊。

2 过度社会化的原因

家庭教育因素: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是影响学生心理成长和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在的家庭结构模式以“三口之家”居多。家长迫于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对于子女更加重视,各种补习班、辅导班,忙的学生不可开交;家长之间的攀比和从众心理也对学生的社会化创造了负面的模仿对象;有些家长喜欢通过物质奖励刺激学生的学习进步,使得学生的消费观念物质化;家长教育方式的开放化和与学生信息沟通的无界限化也促使了学生的过度社会化。

学校教育因素:社会人才观对学历的重视造成了现在的很多学校在大喊素质教育的同时,应试教育还在悄无声息地进行,学校氛围变得约束性更强;而在学校中作为学生“重要他人”的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也往往表现在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某些行为的制约上,使得学生的思维方式成人化,缺乏质疑和创新精神,对学生社会化造成不利影响。

3 过度社会化的利弊

过度社会化在学生适应社会、适应新的环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但过度社会化对于学生个性、创造性、独特性,自我意识和心理发展具有巨大的负面影响。容易使学生失去自我,对生活盲目的追求,甚至产生违法犯罪行为。进而对学生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

4 过度社会化背景下关于学生教育的思考

首先,尊重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个体心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顺序性,但之间没有明显的阶段,心理的发展应以社会化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在学生教育中,社会化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按照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儿童期主要掌握能力的品质[4]。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应当给创造有利于其能力发展的环境,发掘学生的特长,尊重其的发展,培养其与年龄阶段相符的兴趣、爱好。而不是一味的追求成绩和盲目跟随社会风气。

其次,建立明显的家庭结构界限。父母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与学生之间的结构界限明显,使其的童年期、青春期得到更自然、更完整的发展。

再次,引导学生接受良好的社会风气和恰当信息的熏陶,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向中学生推荐含有大量正向信息的网站(如新闻网页),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明星等社会现象。

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正向的个性发展。例如,鼓励中学生多和自己的同辈团体进行沟通交流,鼓励头脑风暴式讨论。培养学生对自

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对生活问题独特的见解,让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恰当的自我认识,客观的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

参考文献

[1] 杨昌勇,郑淮.教育社会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381.

[2] 马和民.新编教育社会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85.

[3]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22.

[4] 张日.青年心理学——中日青年心理的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