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公允价值会计所存在的顺周期效应是否致使全球经济出现危机,甚至促使危机变得越来越激烈,一直都成为有关研究人员长期以来引起重视的话题之一。
我国属于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受到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致使国内经济也产生一些干扰。
即便是在金融学亦或是经济学中,诸多研究是关于顺周期效应的,然而在会计学中对于该方面的研究却寥寥无几。
对此,本文主要从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传导机制、应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策略几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标签:公允价值会计;应对策略;顺周期效应自从全球性经济危机的来临,怎样解决公允款及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各界值得深思的一个话题。
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这一波危机带来了影响,因此公允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获得了我国相关领域的高度重视。
站在经济学的立场上出发,“顺/逆周期效应”主要是对经济波动以及相应的经济数量之间所形成关系的专业术语。
而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出发,顺周期不仅仅体现出经济数量以及有关波动之间所产生的正比关系,而且还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经济周期波动的力度。
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对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见解,供以借鉴。
一、现行会计框架与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并且自愿的交易双方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时的金额。
公允价值是一种脱手价格,可以分为三个等级:活跃市场中可观测的价格(1级);市场上类似的金融工具所使用价格,其价值评估模型使用可观测的投入要素(2级);按模型计值,其模型假设和投入要素难以直接观测(3级)。
现行会计中的“持续经营假设”指出,除非有相反的证据,否则企业并不需要或打算清算资产,或大幅缩减业务规模,因此,强制性出售或“减价”出售并不是市场价格的有效决定因素。
会计师和审计师需要非常谨慎的审查交易价格和FV 金融工具价值(例如在交易清淡的市场以大打折扣的价格卖出的金融工具),以尽量减少后期对金融工具的减记、注销和操纵。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分析_颜晓燕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分析■论坛LUN TAN一、公允价值会计定义与争论财务会计准则公告FAS157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付出的价格。
当同质资产或负债在活跃市场中的定价能够取得时,那么就可以将其作为公允价值(一级估计)。
如果不能,可以使用二级估计或三级估计。
二级估计适用于活跃市场中有同类资产或负债的报价的情况。
当一级、二级估计的条件都不存在时,应使用三级估计,可通过模型获得公允价值。
这种方法通常叫做“估值计价”。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与FAS157类似。
在决定公允价值时,IFRS的分类与FAS157类似:当活跃市场中的报价能取得时,必须使用公允价值。
如果不能取得,主体应该使用估值技术和所有可用的相关市场信息,以使估值技术能最大的使用可观察的参数(IAS39)。
为了达到有序交易中的价格,主体应对可观察的价格进行重大的调整。
在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GAAP)和IFRS中,公允价值通常应用于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计量。
但是,对金融资产或负债也是采用混合计量模式:有一些是用公允价值报告,其余的则是以历史成本报告;对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可能会影响净收益,也可能不会,要视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具体分类而定。
例如,FAS115要求所有的交易性证券和可供出售的证券都要在资产负债表上以公允价值报告。
但是,假如由于这些资产和负债的价值发生变化而产生了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则在利润表中仅对交易性证券的变化进行确认。
对以摊余成本报告的持有至到期的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用于确定这些项目的减值。
另外,公允价值被用于披露财务报表的附注项目(FAS107)。
FVA的支持者认为,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能反映当前的市场状况,能提供及时的信息,因而能增强公司的透明度和鼓励及时、正确的行动。
透明度非常重要,对这一点很少有争论。
但是,问题在于FVA是否真的能有助于提供透明的信息和是否能为银行和公司采取合理的行动提供帮助。
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与经济的顺周期效应课堂案例某公司资产为10000万,负债与所有者权益各位5000万,公司优化的的资产负债率为50%。
根据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得出以下结论:1、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资产的价值上升100%,资产负债率下降到25%,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中看好整个市场,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放宽信贷要求,为了达到优化的资产结构,而公司的决策者会进一步提高资产负债率提至50%,贷款一亿。
公司的运营资本较多,有利于公司的发展,获得更多盈利。
这使得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公司越是能够融资与发展,获取更多收益。
同时,可以反映出来的是公司实际上表面的风险比实际大,只是账面的资产上升了,而不能说明企业真正的谨慎。
2、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假设资产的价值下降37.5%,同时负债不变,此时所有者权益变为1250万,资产负债率变为80%,金融机构由于如此高的资产负债率而提高带宽要求。
一方面是再融资的困难,另一方面,原先的负债到期,企业需偿还负债,使得运营资本不足,公司很可能发生周转困难,使本已恶化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拓展课堂上,老师提到了公允价值的顺周期效应这一问题,以下是我通过搜集、阅读、整合一些资料,形成的对这一问题的分析研究与自己的看法:美国次贷危机以来,理论界和实务界围绕公允价值会计计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则是引发这场争论的起源。
一、基本概念1、顺周期效应: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必然伴随着金融周期性的扩张与收缩。
在不同的波动阶段,经济总量与经济波动的互动效果就是所谓的周期效应。
当经济总量与经济波动同方向变动时,说明存在顺周期效应;反之,则存在反周期效应。
2、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
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3、具体到公允价值会计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可分为两种不同情况。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周秀莲摘要:2008年全球金融体系经历经济危机,公允价值处于风暴中心被认为放大了损益表的盈余波动并具有顺周期效应,国际金融会计理论界对这场金融风暴前因后果的讨论持续数年,本文通过比较正常及极端经济条件商业周期中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损益表的影响,识别公允价值会计产生顺周期效应的条件方式,更好地评估公允价值会计对银行损益表造成的影响,为银行监督者和高管层提供科学量化的见解。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损益表波动性;公允价值会计一、研究背景2007年全球金融体系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第一波金融“次贷危机”的阴霾尚未驱尽,接踵而至第二波全球金融机构的全面危机。
关于这场金融风暴前因后果的热议一直持续数年,风暴中心讨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构建整个金融体系的金融工具如何估值?这个基础问题决定着金融危机中的大多数金融机构的命运,因为激烈争论涉及的基本计量属性“公允价值会计”对于不同人有着不同的意义,对某些人而言“公允即邪恶”,应用公允价值会使金融机构暴露于变幻无常的市场风险之中;对于另一些忽略来自金融市场信号的人来说,公允价值描绘出的金融前景模糊不清极具危险。
2008年金融危机不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数以万亿美元的损失,而且学术界、实务界和监管部门爆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空前绝后的激烈辩论,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金融危机愈演愈烈(黄世忠,2009)?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经济危机中公允价值角色的思考,将有助于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会计理论与实务。
二、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研究综述与内涵2008年金融危机中,最早指责公允价值会计的是AIG 首席执行官Martin Sullivan 。
他声称“mark .to .marke 盯市会计”(公允价值)迫使企业按当前市价处理不准备出售的资产,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导致了恶性循环,引起投资者对金融机构丧失信心,由此引发的贷款利息上升使得存贷利率倒挂。
关于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 效应的传导机制
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风险管理传导机制 心理因素传导机制
资本监管传导机制
金融监管部门通过一些核心指标如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CAR)=(一级资本+附属 资本)/加权风险资产,其中一级资本包括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来限制和指导金融机构的 行为,确保金融机构具备一定的风险承担能力,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然而金融机 构在计算这些核心指标时,只能通过财务报表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基础的数据选择。
逆周期优化策略
引入动态减值处理方法 增加公允价值相关信息的披露
引入动态减值处理方法
动态减值准备不是一种单纯的盈利管理策略,而是一种事先约定规则的透明 性资产减值会计处理方法,是建立在对金融资产(如贷款)的充分研究和数据统计 基础上的客观处理。引入动态减值处理方法,在经济繁荣期多计提贷款损失准备 ,以提高未来偿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而在经济收缩时少提拨备,以增强 银行利润、维持资本充足率水平,从而削弱公允价值顺周期的影响程度,达到平 滑经济周期的效果。引入此方法有助于提高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的相容性,减少 金融机构经营的顺周期性。
因此,在内容上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潜在风险的披露。在形式上应在表内区分已 实现和未实现账户,并注明两者对利润的影响程度,必要时还可设置辅助类财务报表,负 责对未实现损益的组成部分和影响因素进行及时披露,以消除未实现损益对报表使用者的 误导。
论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之间的联系

论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之间的联系【摘要】公允价值会计与顺周期效应的关系主要是从两方面来展开的,一方面公允价值会计放大了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另一方面是公允价值会计其本身也会产生一定顺周期效应。
【关键词】顺周期性公允价值会计金融周期波动一、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系统顺周期性的放大作用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
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全,且存在摩擦和交易成本,金融系统本身就具有放大经济周期波动的特点,次贷危机的演化过程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从最初美国信贷市场相对较少的损失,发展到银行部门的信用危机,从而降低银行向居民和企业部门提供资金的能力和动力,最终影响到金融系统的核心作用。
而银行部门的借贷行为,在顺周期性的传导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一,银行部门的借贷行为本身具有顺周期性,经济周期放大了银行借贷周期。
在经济周期上行阶段,银行资产质量水平总体较高,能够对经济体注入更多资金,因此放贷规模扩大,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反之,在经济下行阶段,贷款风险加大,且银行需要配置的资本金较多,银行对经济体的资金注入也相对谨慎,放贷规模缩小,从而加大了流动性紧缩压力,不利于经济增长。
第二,从金融加速器作用的角度来看,银行信贷的管理方式增大了繁荣和萧条时期冲击的效应,并且这种作用在公允价值使用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金融加速器模型表明,在投机时期,信贷的繁荣来自于两种机制的协同,其一,外生的生产力冲击带来了更大的利润,以及风险溢价的下跌,扩大了从银行借款的能力;其二,也增大了企业的净价值,提高了企业的举债能力,进而扩大资本形成。
对于技术和需求冲击而言,金融加速器的作用较为缓和,但是财富冲击被放大了许多,尤其是通过第二种机制的作用。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周期波动过程中的作用。
在银行部门借贷行为顺周期性的基础上,公允价值的使用进一步放大了经济周期的波动,这主要通过公允价值记账定期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要求将影响资本水平这一环节产生作用,因而,公允价值投入使用后,往往要求金融机构拥有更多的资本基础。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思考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思考1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存在的问题1.1我国缺乏成熟完整的财务环境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是基于活跃的公平交易的市场计量,信息的畅通。
我国的市场经济转型也没有完全完成,非市场化的因素仍然存在,企业间的非货币交易不规范,证券交易市场等也不成熟,价格难以真实的反映其真正的价值。
1.2计量属性存在问题也正是由于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具有非确定性、变动性等特点,使得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现值计量的计量方法和计量原则就是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容易受到投资者情绪的主观影响,从而带来一系列的会计计量信息的问题。
在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本身的可操作性较差,计量标准也不统一。
1.3缺乏完善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体系新的会计准则中虽然大量运用了公允价值,但是我国却没有单独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准则。
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水平偏低,部分会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公允价值本质是个估值的金额,需要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也就不同程度的受到企业管理者的主观意志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客观性。
2对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运用的思考尽管我国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运用过程中,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但是只要我们深入研究,不断改革、完善我国的公允价值应用准则,就能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促进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
同时,我国应该增加公允价值波动幅度的相关信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依据。
首先,加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研究和方法的突破。
加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研究,建立完善的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准则,有助于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研究的实践和发展。
理论研究的缺失,特别是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概念及其外延研究的缺失,极大地阻碍了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运用与发展。
在目前我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会计计量很难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加强公允价值会计计量的理论研究,如何用合理准确的渠道和方式取得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以此保证相关会计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避免主观判断等因素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
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_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财务报告目的的评估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助于评估人员加深对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理解,正确处理会计准则、评估准则在评估实务中的衔接,把握合并对价分摊工作的要点,有效应对在评估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和难点问题。
2、本案例的评估结果为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评估报告并未包括商誉(或合并收益)确认、公允价值计量形成的递延所得税项目等涉及合并对价分摊的会计事项,这与以审计师身份撰写的合并对价分摊案例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也体现了在PPA评估业务中评估师、审计师与企业管理层的责任区分:评估师的责任是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发表专业意见;根据评估师确定的公允价值进行合并对价分摊是企业管理层的责任;而对上述合并对价分摊事项(包括作为公允价值依据的评估报告)进行审核是审计师的责任。
3、本案例的无形资产评估中,现金流和对应的折现率均为考虑所得税后的,体现了收益口径与折现率口径一致的原则。
目前,在采用收益途径的无形资产评估实务中,关于所得税的处理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基于股东现金流的角度,认为应在无形资产预期现金流中扣除所得税;一种是基于公司现金流的角度,认为无形资产预期现金流中不应扣除所得税。
虽然持上述两种观点的评估师各执己见,目前尚无定论,但较为统一的观点是折现率应与使用的现金流口径一致,即税后现金流应使用税后折现率,税前现金流则应使用税前折现率。
(本案例由中评协提供)公允价值计量与资产评估——基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的思考■姜楠[摘要]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风暴不仅严重地打击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同时也使得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了顺周期效应。
如何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已经成为会计界及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力图从资产评估的角度探讨抑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了资本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巨大波动,引发了会计界、会计信息相关监管部门及投资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质疑和争论,特别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讨论。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
公允价值会计产生以来,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讨论的重点。
2008年金融危机更是将公允价值会计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成为各国学者批判的焦点。
目前,欧美等西方国家已经对发达经济市场下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是否对本次金融危机起到了加剧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研究。
但笔者认为,这一研究并不适用于我国等新兴经济市场的特定环境。
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研究新兴经济市场环境下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
期效应、是否对本次金融危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并结合新兴经济市场的特点找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了归纳总结,为下文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以我国新兴经济市场上金融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为例,对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研究表明:一是我国新兴经济市场上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计量的调整变动额与市场经济周期具有同方向波动的一致性,但这种顺周期效应并不显著;二是金融业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额与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致性要高于计入当期
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额与市场经济周期波动的一致性。
再次,结合我国新兴经济市场环境的特点,具体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
产生顺周期效应的原因。
最后,从我国新兴经济市场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产生原因入手,提出了几点我国新兴经济市场环境下缓解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建议措施。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公 允价值会计 的顺周期效பைடு நூலகம்及其应对策略分析
刘雨J I l 河 南省 实 验幼 儿 园 4 5 0 0 0 0
摘要 : 现 阶段 随着社 会发展 的速度越 来越 快 , 工业化 时代 已经到来 , 经 济 进 步 的 速 度 越 来 越 快 。 人 们 也越 来越 重 视
经济 的变 化 导 致 大 量 的 亏损 。顺 周 期 效应 就 体 现 在 这 样 的 经济 变 分 为 两 种 方 式 , 一 为 交 易账 户 、二 为银 行 账 户 , 能 够 有 效 地保 证这 两种 账 户 都 能够 符 合 会 计 计量 的 目标 , 根 据 不 同 的账 户 类 型 , 我们 影响了顺应周期效应的根源有很多 , 比如 : 金 融激 励 机 制 , 就 会 影 对其 进 行 分 析 。 响 到 经济 投 资 的方 向 , 在 经 济 投 资 出 现 问题 时 , 就 会 导 致 顺 周期 效 交 易 账 户 的 计 量 目标 是 对 资 产 和 负 债 资 产 的综 合 进 行 计 算 ,
与 经 济数 量 之 间 有 什 么 关系 。在 公 允 价值 会 计 中顺 应 周期 效 应 指 的是 , 在 经 济变 化 的 影 响 下 , 很 多 的 经济 投 资 都 发 生 了变 化 , 由于 化 的 中 由于 某 些 不 合 理 的 投 资 等 , 造成的金融机构的资本匮乏 。
价值 会计 的顺 周 期 效 应及 其 应 对 策 略 有助 于 更 好 地 缓 解顺 周 期 效 的经 济 收 益 。 当 出现 经 济 危机 , 这 批投 资就 会 产 生顺 周 期 效 应 , 会
试论公允价值的决策有用性和顺周期性的权衡

有 用性 、 周 期性 出发 , 出解 决 方 法 , 公 力 价 值 进 行 再一 次 的 思考 。 顺 提 对
一
、
公 允 价 值 计 量 属 性 概 述
因 此 ,历 史 成 本 和 面 向 现 在 与 未 来 的 公 允 价 值 这 两 部 分
被 并 购 企 业 实体 依 然 会 存 在 ,只是 其 控 股 股 东发 生 了变
化 。如 果 没 有 可 辨 认 的 因 确 认 和 计 量 产 生 的 负 商 誉 , 照 按
处, 能反 映 负 商 誉产 生 的经 济 实 质 , 时能 有 效 地 避免 盈 同 余 操 纵和 体现会 计谨 慎 性原则 。上述 关 于负商誉 的会 计处 理方法 , 在取 得 被 并 购 企 业 资 产 时 , 购 买 价 格 确认 所 取 按 得 的各 项 资产 ,不会 对并 购企 业 当期 的利 润 表造 成影 响 ,
与 资 本 交 易 应 绕 过 利 润 表 的 观 点 一 致 。并 购 时 并 购 企 业 资 产 负 债 表 也 只 是 在 结 构 上 发 生 了 变 动 , 金 额 上 不 会 有 变 化 。 在 并 购 后 , “ 期 投 资 准 备 ” 在 并 购 后 各 个 会 计 期 凶 长 需
( 者单 位 : 庆 科技 学 院、 川农 业大 学 ) 作 重 四 责 任 编 辑 思 思
三 、 商 誉会 计 处理 的 经 济 后 果 负
将 负商 誉 作为 “ 长期 投 资 准 备 ” 理 , 以较 好 地 避 免 处 可
Co mme ca Ac o nig2 1 ・ 3 期 ril c u t 0 1 n 1 0・ 0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

论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研究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研究一直是实务界、学术界以及监管部门的考虑重点。
笔者在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研究一系列工作后,对顺周期效应应对策略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对防范公允价值计量顺周期效应的策略进行相关思考研究。
标签: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研究策略公允价值就是指在报告日或计量日,对其资产或者负债进行的最佳估计价值,这里的最佳估计价值就是在平等自愿的前提条件下,基于对市场的参照情况,估计出的交易双方对所要偿还的负债或者所要交易的资产能达到的最佳价格。
而本文中对另一个主题“公允价值会计所产生的顺周期效应”进行分析时,需要更具实际经济市场环境分成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为经济萧条时期和经济繁荣时期。
在经济萧条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会给企业本来已经恶化的经济状况带来雪上加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迫使金融机构确认大量的投资损失和贷款减值损失,进而使企业的资本充足率、信贷和投资能力下降。
在经济繁荣时期,公允价值会计的运用会使本来已经过热的经济环境变得更加严重,具体表现为金融机构需要确认更多的投资收益,从而使得资本充足率、投资能力和信贷等得到提高。
一、顺周期效应应对策略的利弊分析自从发生了伤害巨大的金融危机后,金融界发生了令人惊叹的纠错机制改革变化。
众多金融监管部门及规则制定机构也从这次经济危机中吸取了丰富的教训,从政策等各个层面对应对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具体涉及到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资本监管、减值拨备、公允价值以及信息披露等一系列的改革路线。
这些应对策略的主要目的都是对顺周期效应进行降低,笔者在对众多关于顺周期效应环节的研究报告进行分析比较后发现,FASB、IASB以及英国金融监管局(FSA)关于这方面的策略研究是相对而言比较深刻和全面的。
从会计层面提出的应对顺周期效应策略,旨在降低金融动荡环境变化情况下公允价值会计对金融波动的放大作用,和对金融界和政界的不当压力进行缓解,但是从其本质上来看它并不是根本解决措施,而是属于权宜之计的。
关于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思考--基于后金融危机的视角

的, 只能因势利导 、 择时防范 ; 二是这种机制会加大经济周期的波动 , 加 剧金融的不稳定性 。换句话说 , 经济 向好时 , 金融机构确认 了大量 的投 资收益 , 计提 了较少 的贷款减值准备 , 这导致公允价值计量 的资产价格 飙升 , 投资者乐观情绪 高涨 , 跟风性买进 , 泡沫逐渐放大 、 进 而破裂 ; 而 经济衰退 时 , 产品 的市场 价格 大跌 , 市场对 产品定价功能缺 失 , 金融机
关键 词 : 后金 融 危机 公 允 价值 会 计 顺 周 期 效 应
公允价值会计的定义 1 9 9 5 年 国际会计 准则委员 会( I AS C ) 把公允 价值定 义为 : “ 在公平 交易 中, 熟悉 情况 的双方 当事 人 自愿 据 以资产 交换 或负债 清偿 的金 额 。强 调 不得 将强 迫 或清 算拍 卖所 产 生 的交易 价格 看 作是 公允 价 值” 。2 0 0 9 年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 ( I A S B ) 在《 公允 价值计量》 中则将公 允价值 阐发为 : “ 在计量 日的有序交易 中, 市场参与者之 间出售一项资 产所能收到或转移一项负债将会支付 的价格 ( 脱手价 ) 。这一价格 的计 量可分成 三个层级 : 层级 1 是活跃市场 中可 观测的价格 , 其公允价值按 照活跃市场 的报价确定 , 也称 盯市原 则 ; 层级 2 是市场上类似 的金融工
备从市场上低价购进优质资产 , 这推动 了市场的投融资活动 , 加速 了全 球经济的复苏。就此 , 笔者提 出以下两点逆周期优化策略 : ( 一) 引入动态戒值处理方法 公允价值设立 的初衷在 于真 实 、 准确地反 映企业资产和负 债的价 值, 帮助 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做 出决策 。 目 前 的估值方法对未来 可能发 生损失 的信息涵 盖量少 、 可靠性 差 , 对信 贷风 险的管控制 也存在 滞后 性。引入动态减值会计处理方法 , 不仅能降低顺周期效应 , 同时还能提 升金融机构 的信息透 明度 , 增 强金融稳定性 。动态减值准备不 是一种 单纯 的盈 利管理策略 , 而是一 种事先约定规 则的透 明性资 产减 值会计 处理方法 , 是建立在对金 融资产 ( 如贷款 ) 的充分 研究和数据统 计基础 上 的客观处 理 。其会计核算 的具 体方法是 , 在经 济繁荣期多计 提贷款 损失 准备 , 以提高未来偿 债能力和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 ; 而在经济收缩 时少提拨备 , 以增强银行利润 、 维持资本充足率 水平 , 从而 削弱公允价 值顺周 期的影响程度 , 达到平 滑经济周期的效果 。笔者认为引入 此方 法有助 于提 高会计准则和金融监管 的相容性 , 减少 金融机构经 营的顺
浅谈对公允价值计量及其应用的思考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 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现状 • 公允价值计量存在的问题 • 公允价值计量问题的改进方向 • 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和展望Leabharlann 01公允价值计量概述
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它强调了交易的公平性和自愿性, 以及交易双方对资产或负债的充分了解。
1 2 3
加强教育和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的认识和理解,加 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其估值和分析能力 。
建立职业道德规范
建立健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强化对会计人 员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的要求,防范利益输送和 舞弊行为。
增加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
通过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 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提高其判断力和职业 判断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我国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我国会计准则正在逐步向国际准则趋同 ,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应用也在逐步 扩大。
我国正在积极推进金融市场的改革和发展, 为公允价值计量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和机会。
我国会计界将继续研究和改进公允 价值计量,提高其可靠性和相关性 ,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公允价值计量与其他计量方式的比较和选择
05
公允价值计量的发展趋势 和展望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应用趋势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准则中 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涉及 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
生物资产等多个领域。
公允价值计量在国际准则中 的重要性得到越来越多的认 可和使用。
国际准则委员会不断修订和 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以
试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试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摘要】金融危机因顺周期效应使得公允价值成为焦点。
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金融机构错误的运用盯市会计是此种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重要根源;顺周期效应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种经济后果,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后果;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虽有联系,但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
同时,针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和会计准则的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预防后危机时代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出现。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公允价值;历史成本;盯市会计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和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和激烈辩论。
辩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公允价值是否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其顺周期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展开。
虽然国际经济已将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业仍然面临着资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伴随着去杠杆化的趋势,其被迫出售资产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因此,为避免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发生,深思这些问题,理清其脉络,不仅有助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关乎着公允价值未来的命运和金融改革的方向。
对此,我们应当思考:顺周期性是否是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它给我们什么启示?:三、顺周期效应的产生与传导机制(一)顺周期效应的产生机制1.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
盯市会计指在计量金融资产时采取逐日盯市。
由上面对公允价值的分析可知:当存在活跃市场时,可以通过市场获得持续性的价格信息(盯市会计)反应资产和负债的内在价值,此时运用盯市会计就能近似地计量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但此种情况并非绝对,因为在市场活跃时期经济的繁荣可能会增大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和杠杆比率,从而会刺激资产价格的上涨。
所以即使市场活跃时盯市会计也有可能不能代表资产的公允价值;当市场处于非流动时,此时资产价格的确定方法是根据模型确定的(mark-to-modelAccounting),关于这一问题,在SFACNo7中,FASB也指出,通过折现现金流量模型确定的现值并不符合公允价值定义,与公允价值不一致,但它同时特别强调,“会计中初始确认和新起点计量使用现值的惟一目的,是估计的公允价值。
基于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探讨

1 . 逆周 期公 允 价值 计量 个别 模 型
G t = a △Yt +( p — X i / Yi )Yi ( 1 )
G t 表 小 第t 期 贷 款 减值 计 提 数 , xi 表 不 发 放贷 款 数 , a 表 示 损 失
补偿般准备金 , p 表示长期资产风险补偿专项准备金率 。a AY t 表 示第t 期 上 升贷 款 了咸值 提 取 , ( D — xt / Y) Y是 减 计提 调 整 。在 经
期。二是公允价值会计导致银行的贷会计通过影响银行的监管资本, 从 而影 响银 行 的 贷 款 行
为。
一
银 行业涉及国家经济稳定 , 被 高 度 监 管 。政 府 用 资 本 充 足 率 ( C A R) 调控 银 行业 的信 贷投 放 行为 。资 本充 足率 根据 会 计报 表数 据 计算, 即资 本基 础 依 赖会 计 处理 , 所以, 公允 价 位计 量传 递 了 金融 监
济繁荣时 , 运 用 公 允价 值 会 计 , 使 企 业 利 润表 确 认 大量 的未 实 现 收 上 涨 。 经济 衰退 时期 , 金 融 资 产价 格 大 幅 下跌 且剧 烈震 荡 , VA R风
险信 号 与 日俱 增 , 银 行业 表 现 出极 低 的风 险 偏 好 和杠 杆 要 求 , 清理 促使 证 券价 格再 次下 跌 , 甚至 流动 性 缺失 。 未实 现 损 失 。 因此 公 允 价值 会计 导 致 企 业 的利 润 具 有 一定 的顺 周 证 券组 合投 资 ,
管 的顺周 期性 。 C A R= ( Z 1 + Z 2 ) /∑ p i A i ,z 1 表 示 投入 资本 和 留存 在 宏 观 经 济快 速 发 展 阶段 , 金 融 证券 价 格 非理 性 上 涨 , 公允 价 收 益 , Z 2 表小 附 属资 本 , A i 表示 风 险资 产 , 乃表 示风 险 系数 . 在 经济 值 计 量 增计 持 有 收 益 , 增 加 金融 资产 账 面价 值 , 使 得 财 务 报 表表 现 上 涨时 期 、银行 业 净资 产增 如 , 风 险 资产 减少 , 表 现 出较 高 的C AR.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a d S i(o 8 中他 认 为公 允 价 值 具 n h 2 O b) n
有顺周期效应 。同时 Wa i n 2 0 ) l o ( 0 8 明确 l s
交易而不是在 强迫或清算拍卖交 易中, 交换
一
项 资产或 一项 负债所使用的金额 。我国
指 出 :公允 价值 会计 不仅 在经 济 萧 条时 “
或放大 了顺 周期效应 。在 P ni, a r , l t S p a a n
清其脉络 , 不仅有助于后金融危机 时代一些 问题的解决 , 而且还关乎着公允价值未来的 命运和金融改革的方向。对此 , 我们应 当思
考 :顺周期性是否是公允价值 的必然属性 , 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文献回顾
辩论。辩论的焦点主要 围绕公 允价 值是否
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其顺周期效应 等一系
公 允价 值计 量 ( 求意 见 稿 l, 公允 价 征 》将
值 定义 为 : 在计 量 日的有序 交 易 中 , 场 市
列问题展开。虽然国际经济 已将进入后危
机时代 , 但金融 业仍然面临着资本流动性不 足的问题。伴随着去杠杆化的趋势, 其被迫 出售资产的事件仍 时有发生。因此 , 为避免 顺周期效应的再次 发生 ,深思这些问题 , 理
F F探 R l A
啪 NDS 0
讨
C CO UN TL NG
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顺周期效应探讨

48ECONOMIC & TRADE UPDATE财会研究一、引言公允价值会计是区别于传统历史成本会计的一种计价方法。
该计价方法将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获得的价格或者清偿债务所转移的价格”。
2006年,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发布。
从那时开始,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便逐渐在我国上市公司以及部分非上市企业中得到了应用,公允价值会计在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作用越发显著。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公允价值会计虽然仍被广泛地运用,但受到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支持方认为公允机制会计不是危机根源而是客观反映了危机事实,而且这样的计价方式及时发出恶化信号止损,有助于恢复金融稳定;反对方则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效应,加剧了市场波动性,危害了金融稳定。
金融稳定理事会将顺周期效应定义为放大金融系统波动幅度并可能引发或加剧金融不稳定的一种相互强化机制,即具有正反馈效应;所谓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顺周期效应,指的是应用公允价值会计会扩大经济波动,进而影响银行与投资者的决策。
双方争论焦点集中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以及是否会给金融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本文探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否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
公允价值会计制度的顺周期效应探讨刘乃辉【摘 要】经济危机爆发后,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的争论一直不休。
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分析,并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允价值会计导致顺周期的机制,所以如何通过有效监管来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降低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变得愈发重要。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系统性风险二、现有文献综述国外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早,二十世纪初关于公允价值的研究就已出现。
美国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也都在不断推进对公允价值的研究,并于2006年9月发布正式的第157号准则《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假设在计量日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可收到或转让一项负债应支付的价格 ”。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措施探讨

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及应对措施探讨肖 迎 湖南农业大学后勤服务集团摘要: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对财务机构的分析和研究也较为普遍,公允价值的实施在发展变化方向上也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发展效应成为人们和高校经济发展主要关注的问题。
为了使高校在变化发展中能稳定发展和创新,实现最大的利益价值,本文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的概念和影响进行讨论,从而针对实际的发展需要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153-02引言在经济学发展变化领域下,经济在变动和数量变化期间,要进行合理的描述和发展一般会运用顺应周期效应或反方向的效果来表述。
在市场经济比较大的环境发展中看,这两种关系是正比的发展关系,也是周期在波动与实行顺应效果中的积极反应。
在统计学的变化发展领域下,顺周期的发展不仅是经济资产在价值量、资产负债的损益反应,也是公允价值计量对他们实现的积极反馈效果。
所以在市场经济发展下,就需要对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实施相关的方法。
一、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概述(一)概念公允价值在属性上不仅具有主观的判断性,在市场发展与利用中还具有客观性,这两种特性在发展变化中都能产生严重的顺周期效应。
如果在金融危机发展下,市场产生的流动性就会比较大,公允价值的产生就会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
对于资产比较大的金融机构来说,要降低一些资产的损失,将要进行大幅度的缩水,从而保证抵押资产的安全性,但这种变化方式并不是以市场在价格方向上对公允价值来确定的,而是高校机构在财务方向上产生的信息来确定的[1]。
如高校机构为了降低资产的损失实现缩水现象,很多金融工具就会降低它的价值,在市场上的信用也会产生较大的风险,如果高校没有相关的资金储存,在外部市场中也没有相应的资金支持,在资金的监管方式上就不能满足需要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业的论文在线写作平台
试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与顺周期效应的思考
【摘要】金融危机因顺周期效应使得公允价值成为焦点。
文章分析了公允价值与盯市会计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市场流动性不足时,金融机构错误的运用盯市会计是此种情况下资产的公允价值顺周期效应的重要根源;顺周期效应应该是会计准则的一种经济后果,而不是公允价值的后果;公允价值与顺周期效应虽有联系,但顺周期效应并非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
同时,针对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和会计准则的改进提出了相应建议,以期预防后危机时代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出现。
【关键词】顺周期效应; 公允价值; 历史成本; 盯市会计2008年的金融危机引发了理论界、实务界和金融界对公允价值的质疑和激烈辩论。
辩论的焦点主要围绕公允价值是否是金融危机的根源和其顺周期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展开。
虽然国际经济已将进入后危机时代,但金融业仍然面临着资本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伴随着去杠杆化的趋势,其被迫出售资产的事件仍时有发生。
因此,为避免顺周期效应的再次发生,深思这些问题,理清其脉络,不仅有助于后金融危机时代一些问题的解决,而且还关乎着公允价值未来的命运和金融改革的方向。
对此,我们应当思考:顺周期性是否是公允价值的必然属性,它给我们什么启示? 一、文献回顾葛家澍、窦家春(2009)认为:“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属性,但当前必须进行适当的改进,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的要求”。
陈琼(2009)指出:“公允价值会计的许多争论是源于没有弄清公允价值的概念和目的……现实中不存在最优的会计准则,因此准则制定者不得不根据环境进行权衡”。
徐玉德(2009)认为:“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