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浅析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浅析构建我国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摘要:新世纪新阶段,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加强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文化观、历史观)教育,努力构建我国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关键词:和谐民族关系马克思主义“五观”教育一、我国民族关系的状况(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进步的民族关系。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一代又一代领导集体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既总结了历史上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又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和教训,针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提出和建立了一系列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制度,从而保证了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巩固。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序言中就此作出了明确的判断:“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删这就以宪法的形式明确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及其基本特征。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后,进一步发展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
1997年党的十五大和20XX年党的十六大都明确提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二)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关系。
1981年,中共中央在转发《中央书记处讨论新疆工作问题的纪要》时,充分肯定了新疆的干部提出的“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论断。
“两个离不开”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作出的全方位的科学概括,是我国民族关系的一个基本特点。
1998年7月。
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新疆工作时又指出:“一定要在各民族干部群众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这样一个观念,就是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高中政治生活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导学案答案
【学习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尊重不同民族风俗的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使命.【学习重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课前预习学案】要求:利用课前10分钟时间,自主预习,完成下列导学案内容,理解课本课重点知识,找出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我国的民族概况2、为什么说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3、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原则①含义:②原因:③具体表现:(2)民族团结原则①含义:②意义(重要性):(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①含义:②原因:(4)三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如何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知识拓展】1.准确理解“民族平等”(1)民族平等着重讲各民族地位平等,即我国各民族享有权利方面已实现了真正的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社会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还很不平衡,还不可能很快消除民族之间的差距,存在着事实上的不平等,因而影响了平等权利的充分行使。
(2)在民族平等权利中最重要的就是参政权。
少数民族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是实现民族平等和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最有效形式。
2.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与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帮助不矛盾.(1)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存在事实上的差异,因此,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各项事业尤其是经济发展给予特殊照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对民族地区采取扶持和帮助政策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团结,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对民族地区进行扶持帮助正是民族平等原则的体现和反映,并未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第七课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56个民族是一家”,要巩 固民族关系,作为中学生的我 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三、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
2、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公民角度)
(1)、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 民族团结的义务,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旷日持久的巴以冲突
以色列空袭加沙地 带,巴以冲突加剧
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地震倒塌的房屋
2010年04月14日07时49分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 树县发生7.1级地震。全 国人民捐款捐物,专业人 各省市专业救护队开赴 员赶赴灾区救灾
灾区 展开搜救工作
想一想:
对比国内国外截然不同的情况,思考:民族 不团结会造成哪些危害?
增长12.0%,连续四年实现百亿元增长。
三、巩固和发展我国的民族关系
1、坚持三个基本原则 (国家角度)
①含义: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②必要性: 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b.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 兴的必然要求。
(2009· 海南卷)国家重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是因为 ( c) ①新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②国家的强盛需要各民族经济文化的共同繁荣 ③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 件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平等与团结的物质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自1995年以来,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和15个 援藏省市先后派出1260多名优秀中青年干部到西 藏工作,并投资32亿元,实施援藏项目716个。自50 年代以来,中央给西藏的财政补贴和各类投资累计 达500多亿元。上述事实表明 ( C ) A.没有国家的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就不 会有任何发展 B.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援助减慢了整个国家的发展 速度,但这是民族团结的需要 C.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D.发达地区的援助是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繁荣的 关键
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自动化系姓名:李琛玮学号:01124064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摘要】:]社会主义新时期,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这是处理民族关系和推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
当前民族关系主要有三个方面因素,制约着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核心,建设民族的和谐文化;大力发展民族经济;落实人才战略,充分激发创造活力;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坚持和改善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高党构建和谐民族关系能力等来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关系、民族和谐民族关系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总问题中的一个重要组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使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新时期,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以民族关系和谐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民族关系的和谐促进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面。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新阶段旧中国的民族关系是不平等的,民族之间的猜疑、隔阂、矛盾非常突出,许多民族内部也是不团结的。
新中国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和民族剥削制度,由此开创了我国民族关系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
这是各民族大团结,各民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实政治基础。
今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我国已经确立并不断发展,各民族正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努力。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实现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党和国家采取措施,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歧视的一切有形痕迹,开展民族识别、确认民族成分,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使少数民族得以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地位登上历史舞台,实现了千百年来当家作主的夙愿。
民族团结——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在少数民族地区向发达地区的流动中,曾闯荡过先进 发达地区、在全新的文化环境中改变了思想观念的人们, 必然会成为各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的载体,当他 们回到原先所生活的地区,将会产生强烈的改变现状的愿 望,并促使更多的人们实现思想的大解放。
民族同胞接触交往的日常生活中,多说有利于民 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话,多做有利于民族 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的事,做到不说伤害民族 感情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
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的重要意义,没有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的 思想。
第一,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第二,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第三,民族间互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
竞争的共性。 第四,共同繁荣的初步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对新疆民族关系的认识
( 一) 新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 1949 年10 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诞生宣告了在中国大地上民族剥削、民族 压迫制度的彻底消灭,各民族人民在政治 上、法律上获得了平等的地位。
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A、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党和政府在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
区域自治制度,调动了少数民族地区人民 工作的积极性; C、离不开少数民族地区各族人民的共同努 力; D、离不开与东部的合作以及全国各族人民 的关注与支持;
为什么要在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中小 学全面推行使用维汉双语教学?
我国政府是怎样尊重和保护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已摆脱阶级剥削制度,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
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答: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各民族一律平等,不仅包括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平等。
2.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线,只有各族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生动活泼、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团结力和坚强的向心力。
3.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各民族只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
4.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只有各民族和睦相处、亲如一家,才能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整体优势和创造性活力,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和谐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属性,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维导图)
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我国宗教政的内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形成崇尚科学的社会风尚 中学生要接受无神论宣传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
弘扬科学精神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二 第三单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产生
我国民主党派的性质
我国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执政参政,特色鲜明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质是代表人民掌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的含义
民族自治机关的含义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族区域自制制度
主要有立法自治权,变通执行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 权,其他自治权
民族自治权的主要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
自治权是民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权在我国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的地位
这是由我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
人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审议各项议案
主要权利
表决各项决定
提案权
指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人民代表大会提出议案
质询权
代表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政府机关的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人大代表的义务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起来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以后,各民族之间的这种新型关系已经逐步形成。
它的基本特征是:各民族都已摆脱阶级剥削制度,产生民族对抗的阶级根源已不存在;占民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人民已成为民族命运的主宰,民族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间的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各民族都统一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之下;各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各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一致的,即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之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主要渠道是: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逐步缩短先进民族同落后民族之间的差距。
把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逐步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通过发扬民主、调整民族关系、进行自我教育,正确处理民族间的矛盾。
经常地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和民族政策、民族团结的教育,克服各种民族主义,以及一切不利于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消极因素。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一自然段中“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修改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
”
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文就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问题展开相应的论述.。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
“感动中国”人物——维吾尔族阿妈阿里帕, 从1963年收养邻居家的3个孤儿开始,又先后 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六个民族的 10多个孤儿。不是骨肉,但都是她的孩子,她 温暖的关爱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偏见之心。 如今,逢年过节,不同民族的子女们都会 回家团聚,围在老人身边……
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我国的民族概况
◆我国共有 56 个民族;
◆居住特点: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除汉族外,其他的55个民族由于人口较少, 所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少数民族。
◆中华民族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有民族的 总称。
(苗 族)
花衣银装, 吊脚楼房。
(傣 族)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遇到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 民族纠纷时,你会:
批评、甚至要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3.如果自己所在地区与某个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的关系, 你能做的是: 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援。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
首先,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这种平
泼水龙舟,孔雀屏靓。
(蒙古族)
敖包相会,长调牧羊。
(藏 族)
布达拉宫, 金碧辉煌。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建立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 缔造了我们伟大的祖国。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之一。
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民族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民族共同推翻“三座大山”,创立新中国。
P72
2、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 原因: 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根本原因) (2)我国坚持了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1、平等,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大小、先进和落与否,在社会主义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
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践中,不论是聚居还是散杂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2、团结,就是中华各民族彼此之间以及本民族内部平等相待,友好相处,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行。
各民族为实现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而团结合作,努力奋斗。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和各民族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必然结果。
3、互助,是指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互助互济的关系,是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体现。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主张各民族之间真诚互助、互相支援,以谋求共同的利益,实现共同的目标。
一、建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开展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大检查新中国成立初期,有些地区尤其是一些民族杂居地区,在执行民族政策过程中出现偏差,个别地区甚至存在严重侮辱、歧视少数民族的做法,以致激起当地少数民族的极大不满。
针对这种情况,1952年9月,中共中央作出批示,要求各地认真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
同年12月,又发出《中央关于少数民族较少地区必须检查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指示》,强调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不仅在民族聚居区和少数民族很多的地区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即使在少数民族较少甚至很少的地区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1953年3月,毛泽东同志亲自起草了《中央关于在民族问题上党内和人民中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批判大汉族主义,具体地解决少数民族中仍然受歧视受痛苦的问题的指示》,深刻指出:“有些地方民族关系很不正常。
此种情况,对于共产党人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必须深刻批评我们党内在很多党员和干部中存在着的严重的大汉族主义思想,即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民族关系上表现出来的反动思想,即是国民党思想,必须立即着手改正这一方面的错误。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
答案:平等、团结、互助。
分析: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平等、团结、互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平等是第一位的,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
在我国,各民族不分大小多少、历史长短、发展阶段高低,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
各民族一律平等,不仅包括法律上、政治上的平等,也包括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的平等。
只有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国家才能长期稳定和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制度是各民族平等的政治和法律基础,为少数民族的发展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但是,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民族地区的经济仍然很落后,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这种状况如果长期不能改变,让落后的民族地区永远落后下去,各民族的平等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各民族共同的事业,只有各民族都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民族平等、共同繁荣进步的目标才能达到。
第七课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民族平等的理解。我国立足于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国情,重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整理和改进,充分保 障少数民族在文化方面的权利,坚持了民族平等的原则,①② 正确且符合题意,③错误。④正确,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A
2.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照顾政策,违背民族平等原则。 分析:此观点是错误的。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我国经济 文化发展很不平衡,汉族地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少数民族地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特殊的照顾政策有利于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实现共同富裕,从而真正实现民族平等和 民族团结。所以,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照顾政策,并没有违 背民族平等原则,反而体现了民族平等原则。
族关系是
()
A.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别关系
B.民族间差别已经消除,民族处于融和关系
C.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D.各民族逐步走上独立的关系
答案:C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坚持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B.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文化权利 C.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D.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地区自治结合起来 答案:C
【例1】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书指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
族和满族通用汉语外,其他53个民族都有本民族语言,其中12
个民族使用的文字是由政府帮助创制或改进的。这说明 ( )
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少数民族发展文化只能靠自己 ④各民族间经济、文化发展
②历史现实依据: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做出了贡 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③各民族无高低优劣之分,都 依法平等 地享有政治、经济、 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原则。 民族的团结 、 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 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 ,是经 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 基础 。 (3)各民族 共同繁荣 原则。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 中华民族 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1,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内容如下:
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整个社会团结,博爱,互助,共同奋斗,共同进步的新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基本特点如下:
1.社会主义国家摆脱了阶级剥削制度,民族反对派的阶级根基已经消失。
占该国人口多数的工人已成为决定该国命运的主要因素。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各族劳动人民中基本平等,团结,互助,和睦。
关系。
2。
在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政权的领导下,所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在一起。
社会主义民族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所有社会主义民族的目标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共同建设社会主义。
扩展数据: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的新的民族关系。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这种社会主义民族之间的新关系逐渐形成。
要建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应当经常和广泛地进行爱国主义,共产主义,国家政策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我们应该克服各种民族主义的影响和不利于所有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和谐的一切不利因素。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就是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990年到1991年间苏联解体时,车臣仿效加盟共和国 的独立方式,在1991年11月由总统杜达耶夫宣布脱离 俄罗斯独立,从而引发车臣问题。
第一次车臣战争(1994年———1996年) 这场战争持续了13个月,在车臣的反抗下俄罗斯无功而返。 这场战争造成超过 3 万人丧生这场战争持续了 13 个月,在 车臣的反抗下俄罗斯无功而返,战争在1996年结束,双方 展开和谈。这场战争造成超过 3 万人丧生,杜达耶夫也死 也在俄军枪下。 第二次车臣战争(1999年———2000年) 两次车臣战争成超过10万人丧生
(4)如何加强和维护民族团结 ?①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②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③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坚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⑤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经 济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在新的历史条 件下,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大团结的核心 ⑥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与恐怖主义和民族 分裂主义分子作坚决斗争。 ⑦公民应牢记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义务。
答:(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政 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 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材料二说明我国 各民族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 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 积极扶持政策,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材料一:2010年3月30日,西藏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 2009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与1965年相比较
人均GDP 1965年 2009年 241元 15295元 GDP 3.27亿元 4274.59亿元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材分析】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对民族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另外,本课涉及一些学生已学过的历史和地理知识,这些都为本框学习准备了知识基础。
但这这些知识都是比较浅显,不能形成一定的体系,因此,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再展示一些图片,播放相关录像等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深入学习本课。
设置悬念,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2、明确我国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3、明确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基本原则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
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
让学生尝试用唯物辨证的思维来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要懂得巩固和发展民族关系,要尊重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和睦相处,逐步自觉地承担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历史使命。
树立维护中华民族团结繁荣富强的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教学方法】教师创设多种情境,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
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民族团结学考资料(新)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①民族平等②民族团结③各民族一律平等三者的相互关系: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2. 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关系3.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含义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2)优越性: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的实现③有利于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
4.我国的宗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5.弘扬科学精神: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我们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6.两个共同: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四个认同: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马克思主义五观: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7.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遗产:一是56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二是960多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和473万的海洋疆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有家园;三是异彩纷呈、相互包容的中华文化。
8.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的阶段:一是中华民族的自在发展阶段:①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形成;②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各民族大融合③元明清时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渐趋稳定。
二是中华民族的自觉发展阶段。
三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的新发展。
9.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长期斗争中,中国各民族的国家意识、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成为各民族的普遍认同和共同归属。
九上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知识点
第七课中华一家亲第一目题促进民族团结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各民族的特点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的特点3.在处理民族关系上,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4.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5.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6.我国各民族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7.我国采取哪些措施以促进民族地区繁荣①经济:党和国家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支持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②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③文化:大力扶持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创新和发展工作,积极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8.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①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拥护和宣传党的民族政策②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③关心和爱护少数民族同学,和各民族同学平等相处④与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第二目题维护祖国统一9.反对分裂的要求①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②反对分裂,就要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分裂活动,尤其要坚决反对借民族和宗教之名搞暴力恐怖活动③反对分裂,就要维护国家安全10.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11.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1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原因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愿望,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②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③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13.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措施①政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必须坚持“九二共识”,坚决反对“台独”②文化: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能做:
1 2 3
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 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 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主义 民族关系
课堂小结
一个国 情
• 我国是 统一的 多民族 国家 两个关 系 • 社会主 义民族 关系、 三个原 则之间 关系 三个原 则
统称为中 华民族
视频:《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 思考:我国民族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建国前西藏人民
建国后西藏人民
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1)旧中国民族关系:
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2)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原因: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
是不是我国就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历史遗留
各民族间经济、文
而且在短
期内难以
化等发展不平衡
的状况依然存在
消除
那么,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应该坚持什么原则?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原则 民族团结原则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材料一:2017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次五会
议实到代表2983人,409名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 的13.69%,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西 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也拥有1名全国人大代表。
图为青藏铁路 , 它是在全国各族人民 共同努力下于 2007 年 7 月 1 日正式投 入运营,它的建成必将促进西藏等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原则——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共同繁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3)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民族平等的含义。
(4)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的含义。
(5)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坚持民族共同繁荣的含义
(6)处理民族关系三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共同繁荣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民族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地区的稳定事关祖国边防巩固,社会长治久安;少数民族的发展事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
没有少数民族的发展,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振兴。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各族人民亲如兄弟姐妹。
民族地区的进步和发展不但需要各族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也需要经济发达地区的帮助和社会各方面献计出力。
各民族互相合作、互相支持,就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责任;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是实现各民族团结和睦的基础。
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在学校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在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时,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民委以及学校的统一要求,主要采取课外活动的形式,采用团、队、班会,民族歌舞、民族团结故事会等方式,并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知识讲座,寓民族团结教育和文化娱乐、素质教育为一体,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民族团结与进步,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旋律,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之余,也引导同学们一定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教育,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使维护民族团结成为良好的社会风尚,使每一个公民都能自觉地履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义务,同时也把它当作自己的一项应尽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