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教案:第6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自然环境

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3.初步掌握亚洲气候特征。

4.能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及相关资料分析亚洲的气候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5.理解亚洲东部和南部的降水与夏季风的关系以及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河流和气候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之间的相互关系。

2.学会分析亚洲的气候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

3.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法、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图片导入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2.提问导入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亚洲有哪些世界之最吗?学生甲:青藏高原是世界最高的高原;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最高大的山脉。

学生乙: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的半岛;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

学生丙:里海是世界最大的湖泊;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结合“亚洲地形图”分析亚洲世界之最的名称及分布,导入新课。

3.播放歌曲师:播放歌曲《亚洲雄风》。

师:歌中唱到“山是高昂的头,河像热血流”,激情高昂,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亚洲的地形、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的壮丽山河。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个重要章节。

本章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地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本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全面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基础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自然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亚洲这样一个大洲,其自然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亚洲自然环境的奥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了解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关爱和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影响。

2.难点:亚洲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点;人类活动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图片、实例等教学资源的课件。

2.教学道具:地球仪、地图等。

3.教学资料:相关论文、新闻报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球仪展示亚洲地形,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亚洲的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然环境怎样进⾏教学设计呢?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亚洲的⾃然环境教学设计,⼀起来看看吧。

亚洲的⾃然环境教学设计 1.知识⽬标:使⽤地图进⼀步说明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候类型及特征,理解地形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能⼒⽬标:能运⽤地图和相关资料分析归纳其它⼤洲的⾃然环境. 3.情感⽬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更加热爱我们⽣活的⼤洲──亚洲。

教学过程: 导⼊新课:播放亚洲的风景图⽚ 出⽰亚洲知识树,点拨学习区域地理的⼀般⽅法 学⽣预习展⽰ ⼀、亚洲的地理位置 1.出⽰东西半球图, 让学⽣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部分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出⽰亚洲地图,分别⽤⽩⾊、黄⾊、红⾊标出北极圈、北回归线和⾚道,引导学⽣了解亚洲的纬度位置:跨北寒带、北温带和热带,⼤部分位于北温带。

3.出⽰亚洲地图,指图说出与亚洲相邻的⼤洲和⼤洋,了解亚洲的海陆位置:亚欧⼤陆的东部,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西邻欧洲,西南临⾮洲,东南临⼤洋洲,东隔⽩令海峡与北美洲隔海相望。

4.⼩结:怎样描述⼀个⼤洲的地理位置? 5.拓展应⽤:每⼩组挑选⼀个⼤洲,交流怎样描述它的地理位置?派代表展⽰。

⼆、亚洲的地形和河流 1.出⽰亚洲地形图,由学⽣代表指出“青藏⾼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原、恒河平原”;然后根据海拔⾼度表说出它们的海拔⾼度。

2.总结亚洲的地势特点:中部⾼,四周低。

3.引导学⽣思考:亚洲的河流流向有什么特点? 4.学⽣代表指图说出;鄂⽐河、叶尼赛河、勒拿河向北注⼊北冰洋;黄河、长江向东注⼊太平洋;恒河、印度河向南注⼊印度洋。

5.总结:河流⼤多由中部向四周流向周边的海洋。

拓展应⽤:分析北美洲的地势特点和河流流向。

出⽰北美洲地形图和地形剖⾯图,分析北美洲地势西部和东部⾼,中部低,河流由东西两侧流向中央,密西西⽐河为扇形河。

三、亚洲的⽓候 1.出⽰亚洲⽓候图,找⼀找全球共有11种⽓候,亚洲的⽓候共有⼏种,其中分布最⼴的是___ ,亚洲的东部、南部、东南部分别是__ 、_______、________⽓候。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用亚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以及相关资料,总结归纳亚洲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

2、使用亚洲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归纳总结亚洲的气候特点,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灵活使用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以及相关资料,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河流的特点和亚洲的气候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洲洲复杂的气候、地形和河流。

难点:1、亚洲地势对河流分布的影响。

2、亚洲复杂气候形成的原因。

[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 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对比法。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设计[教学过程]复习回顾(通过课件内容展示)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了解了亚洲的的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亚洲六大分区,我们要记住各个分区的位置以及大概的范围,这节课我们学习亚洲的自然环境,看一下亚洲的地形区、河流的特点和分布,不同的区有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首先来学习地形。

教学引导及点拨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让学生一起回顾地形的类型(类型: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并简单回顾各种地形的特征和海拨)知道这些地形之后,我们来看一下亚洲的地势状况和地形特点。

让学生阅读书本第一段和第二段文字现在同学们根据中部和四周不同的地理方位,根据书本P6第一段罗列的亚洲地形区名称。

课件展示出各个地形区所在的位置。

增强对地形区的分布以及名称的记忆。

通过课件展示,可以很明显看到亚洲的地形类型齐全且复杂多样;而且地势特征主要为中部高、四周低。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人往低处走;那么同学们看到亚洲这样的地势情况,再来想一下,亚洲的河流是怎样流的?阅读书本P6第三段,归纳一下亚洲的河流特点,找出河流的所在位置,展示河流的位置和河流的名称。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教案:亚洲的自然环境七年级地理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资料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我国周边自然环境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

2.教学难点:亚洲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理位置。

(2)提问:亚洲位于哪些半球?与哪些洲相邻?2.亚洲的地理位置(1)展示亚洲地理位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

(2)讨论:亚洲的地理位置对其自然环境有何影响?3.亚洲的地形(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地形区?4.亚洲的气候(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气候特点。

(2)分组讨论:亚洲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5.亚洲的河流(1)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引导学生了解亚洲的河流特点。

(2)讨论:亚洲河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河流?6.课堂小结(2)提问:亚洲的自然环境对我们有何启示?7.课后作业(1)绘制亚洲地形图,标注主要地形区。

四、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了观察地图、分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氛围。

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参与度: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分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活跃。

但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4.教学效果:总体来说,本节课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讲解亚洲气候时,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理解上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1)引入更多生动形象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加强课堂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初中地理亚洲人教版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人教版教案

教案:初中地理亚洲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分布。

- 掌握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理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引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意识。

-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分布。

- 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划分。

- 亚洲的气候特点和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教学方法:- 地图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图片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亚洲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亚洲不同地区的特点,理解亚洲的多样性。

-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 提问学生对亚洲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亚洲的特点。

2. 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通过地图观察法,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 讲解亚洲与相邻大洲的分界线。

3. 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讲解亚洲的主要半岛、岛屿、山脉、河流、湖泊和海洋。

- 通过图片分析法,展示亚洲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特点。

4. 讲解亚洲的气候特点- 讲解亚洲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等。

- 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农业、畜牧业、旅游业等。

5.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亚洲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

-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人教版初中地理亚洲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亚洲教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亚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掌握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地理特征;2. 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分析其特点和差异;3. 学会使用地图和地理资料,提高地理信息获取和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了解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3.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亚洲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增强国家认同感;3. 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1.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2. 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3. 亚洲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亚洲的美丽风景和特色文化,引起学生对亚洲的好奇和兴趣;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知道亚洲吗?你能说出亚洲的一些特点吗?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亚洲的位置、范围、面积等基本地理特征;2.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地图和地理资料,掌握亚洲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特点;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观点。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地图和地理资料,详细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亚洲在地球上的位置;2. 讲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介绍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景观;3. 讲解亚洲的人文环境特点:介绍亚洲的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人文环境特点,让学生了解亚洲的文化多样性。

四、课堂互动1. 采用比较法,让学生比较亚洲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亚洲的差异和联系;2. 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心得,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七年级《亚洲——自然环境》优秀教学设计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亚洲自然环境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学会正确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特点,及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区域某一区域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具】挂图、地形名称卡片【教学过程】[引入]问题抢答:你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是哪一个吗?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高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世界陆地的最低点在哪吗?在哪一个大洲?你知道中国在哪一个大洲吗?——对,以上所有的答案都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大洲—亚洲。

[板书]:(第一节自然环境)[新课导入]: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的对象将由上学期通观全球,转向距离我们周边的世界越来越近的地理环境,从某一大洲,深入到某一政区,再具体到某一国家。

应从哪里入手来认识一个大洲或地区呢?[情景提问]:比如,我想去某一个同学家拜访,可不认识,你能为我描述以一下你的家庭住址吗?[归纳、确认]:在这里,同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我描述——1.你家门牌号码多少?2.你家周围有什么明显的地物标志?3.你家的房子有什么特征,如:有多大?有多高?其实,认识一个大洲,也和认识别人的家庭一样,先要从“在哪里”入手,也就是明确位置,搞清楚范围、边界。

[副板书]:在哪里——地理位置[承转]:那么,应当如何描述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呢?——其实这和描述同学家的住址也是一样的:亚洲所在的街区就是他在世界半球中的位置;亚洲的门牌号码就是其经纬度;亚洲的邻居就是他周边的大洲和大洋。

[活动]:1、读教材图《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描述亚洲在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位置。

(绝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2、读教材图《亚洲的范围》,找出亚洲的纬度位置[教师利用“亚洲地形”挂图进行确认]:[副板书]① 最北:81°N ;最南:11°3′S ;② 最东:169°40′W ;最西:26°3′E3、读教材图《七大洲面积比较》、《亚洲的范围》,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小组讨论][启发引导]1.计算:A.跨纬度数(约92°,大部分在北半球,跨寒、温、热三带)B.地球上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110千米,则亚洲南北距离(10120千米)C.跨经度数(约164°,大部分在东半球)D.比较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环境有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之分。

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进展。

自然环境是围绕人们四周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如大气、水、植物、动物、土壤、岩石矿物、太阳辐射等。

下面是课件网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自然环境》教案两篇,欢迎大家阅读。

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亚洲的地势特点、主要的地形单元.2.亚洲的河流走向。

教学重难点亚洲地势特点,地形单元。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亚洲雄风》的MP3或动画,引出课题:第二节:自然环境二、新课讲解:〔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板书〕1、亚洲地形区的分布:出示PPT,学生先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地形单元,再看地图找出相应的地形单元。

学生上讲台,指出要求的地理单元:〔按地势分为三组〕1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2东西伯利亚山地、中西伯利亚高原、伊朗高原、德干高原3西西伯利亚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问:我们是按什么顺序找的?总结:亚洲的地形冗杂多样2、亚洲的地形特点:出示PPT,问:l 说说亚洲主要地形区的位置并根据高度表,说说它们的大致海拔?2找出死海和珠穆朗玛峰,看看它们的海拔有多高?总结:地势起伏大点击"亚洲剖面图'总结:亚洲大陆沿北纬30纬线地势是中部高,东西部低最终总结亚洲地势特点:地势起伏大中部高、四周低地形冗杂多样点击幻灯片中的"亚洲地理集锦',学生看书,出示亚洲地形图,总结"亚洲之最'3亚洲的主要河流:学生看书,找出书中提到的河流:学生上讲台找出河流:分为四组l 黄河、长江、湄公河2 恒河、印度河3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4 塔里木河、阿姆河、锡尔河在找的过程中,总结:总结:〔1〕.流向流向太平洋的有:长江、黄河、湄公河流向印度洋的有:恒河、印度河。

流向北冰洋的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下6.2《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是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亚洲地理知识的进一步拓展,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了解了亚洲的地理位置、人口、经济等基本情况,对亚洲有一定认识。

但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形成原因等知识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丰富对亚洲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实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难点:亚洲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

五. 教学方法1.地图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亚洲地图,了解亚洲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2.实例分析:通过分析亚洲典型地区的自然环境,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亚洲地图、亚洲自然环境图片等教学资源。

2.准备相关案例,以便在教学中进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产生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展示亚洲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的地形、河流、湖泊等自然特征。

同时,通过图片展示亚洲的气候特点,让学生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解释亚洲的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让学生理解亚洲自然环境的复杂性。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亚洲自然环境的特点,每组选取一个特点进行汇报。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册之前,已经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针对亚洲的自然环境这一部分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学生对于亚洲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好奇心,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亚洲的自然环境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文字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亚洲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的全球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

2.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对亚洲的自然环境进行综合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地图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亚洲具体的地理现象为例,进行分析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观察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教具:亚洲地图、图片、PPT等。

3.学具:笔记本、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环境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亚洲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亚洲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特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视觉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地图,分析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生能够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主要自然要素的特点。

3、学生能够分析亚洲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亚洲地形、气候、河流的主要特点。

2、难点(1)亚洲气候的成因和特点。

(2)亚洲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地图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亚洲的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如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脉、广袤的西伯利亚平原、奔腾的长江黄河等,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问:“这些美丽的景观都位于哪个大洲?”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亚洲的自然环境。

(二)讲授新课1、亚洲的地理位置(1)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在世界中的位置。

(2)讲解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强调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3)介绍亚洲的海陆位置,让学生明确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2、亚洲的范围(1)展示亚洲的政区图,让学生指出亚洲的六个分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

(2)结合地图,简单介绍每个分区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3、亚洲的地形(1)展示亚洲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亚洲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分布。

(2)讲解亚洲的地形特点:地形类型多样,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3)举例说明亚洲的著名山脉和高原,如喜马拉雅山脉、昆仑山脉、青藏高原等。

4、亚洲的气候(1)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让学生观察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讲解亚洲气候的特点: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3)分析亚洲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纬度跨度大、海陆差异显著、地形复杂多样等。

(4)重点讲解亚洲的季风气候,包括季风的形成原因、风向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5、亚洲的河流(1)展示亚洲主要河流分布图,让学生指出亚洲的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湄公河、恒河等。

初中地理亚洲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优秀教案

初中地理亚洲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大洲——亚洲的热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地图和地理知识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地图、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讨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亚洲的具体国家或地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亚洲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展示亚洲地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2. 提问:亚洲有哪些著名的地理特征?引发学生对亚洲地理的兴趣。

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范围、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和经济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等特征。

三、课堂讲解1. 讲解亚洲的地理位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海陆位置。

2. 讲解亚洲的范围: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东与北美洲相望。

3. 讲解亚洲的气候:亚洲气候复杂多样,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寒带气候等。

4. 讲解亚洲的自然资源:亚洲矿产资源丰富,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水资源丰富,有长江、黄河、恒河等。

5. 讲解亚洲的人口分布:亚洲人口分布不均匀,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人口较为稠密。

6. 讲解亚洲的经济特点:亚洲经济实力雄厚,有中国、日本、印度等世界强国;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仍处于贫困状态。

四、案例分析1. 分析中国: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经济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六章教案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一节自然环境地形和河流(第一课时)知识目标1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

能力目标1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亚洲的位置特点;2亚洲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准备资料图片,幻灯片,投影片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导入:点出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

这个学期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

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

(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

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

完成P3 活动一(1)(2)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

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

学生看图回答。

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完成P3 活动二(1)(2)(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

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

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

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一、关键信息1、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亚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使学生掌握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重点:亚洲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难点: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

3、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演示法4、教学资源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地理模型5、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讲授课堂练习总结归纳作业布置二、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目标11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

112 学生能够说出亚洲的主要地形区和地形特点,如高原、山地、平原的分布。

113 学生能够识别亚洲主要的气候类型,并能分析其分布规律和成因。

114 学生能够了解亚洲主要河流的分布,并能分析河流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目标121 通过阅读地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2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3 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对比亚洲与其他大洲的自然环境特征,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31 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132 使学生认识到亚洲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全球视野。

三、教学重难点11 教学重点111 亚洲的地形特征,如高原、山地、平原的分布和地势特点。

112 亚洲的气候类型及分布规律,特别是季风气候的特点和成因。

113 亚洲主要河流的水系特征,以及河流与地形、气候的相互关系。

12 教学难点121 分析亚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的原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22 理解季风气候对亚洲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1 讲授法111 教师通过系统讲解,向学生传授亚洲自然环境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

112 讲解过程中,注重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知识。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人教版地理七下第六章第2节《自然环境》教学设计(2课时10页)

教学设计艾亭镇中心校李颖第六章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自然环境〔共2课时〕第一课时地势起伏大 ,长河众多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 ,说明归纳大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 ,学会分析自然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亚洲地形、河流的学习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住的大洲——亚洲 ,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与分布;亚洲地势特点;主要河流名称与分布。

难点:地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学习;动手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图册 ,查阅有关亚洲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亚洲的地形 ,河流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这节课 ,讲授新课:第二节自然环境课件展示:亚洲地形图,这是哪类地师:〔指导学生掌握不同的读图方法〕 ,〔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 ,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 ,活泼气氛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喜马拉雅山及其主峰。

B 组: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

C 组:西西伯利亚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

D 组: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马来群岛 ,朝鲜半岛、日本群岛。

E 组: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日本海、白令海、黑海、红海、地中海。

【抢答】学生查图 ,讨论、抢答出各地地理位置 ,海拔。

【总结】答复较快 ,较好的小组及时表扬。

【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 ,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 ,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点? 生:小结1、 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 ,中部以高原、山地为主;四周以平原 ,丘陵为主。

2、 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

【承转】地形剖面图最能直观的反映出一个地方地势的上下起伏 ,下面我们来看亚洲大陆沿北纬30度的地形剖面图〔课件展示〕 ,说说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一节 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

《第一节亚洲的自然环境》教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掌握亚洲的位置、世界第一大洲。

2.要求学生按地理方位把亚洲分为6个地区,知道中国位于东亚区。

3.要求学生掌握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征、青藏高原和主要河流。

4.要求学生掌握亚洲复杂的气候,季风气候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5.要求学生初步学会利用气候图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6.培养学生读图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亚洲的地形分布和气候特征。

教学难点:亚洲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形成。

教具准备:世界地形图、亚洲气候分布图、亚洲地形填充图。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引入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上学期学过大洲和大洋、世界的气候这两部分内容,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亚洲在世界上的位置?亚洲的位置出示亚洲地形图。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上来指图讲述)生: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北临北冰洋、东面、东南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面是欧洲和非洲。

(同学们回答后教师小结。

)学生讨论、发言(世界最大、有世界最高的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有长江、黄河、世界人口最多)师(指挂图):哪个洲最大?生:亚洲。

一、世界上最大的洲(板书)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过的亚、欧、非三大洲分界线吗?请一名同学在挂图上依次指出来。

生(指图回答):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尔其海峡和苏伊世运河。

师:刚才同学回答说亚洲最大,现在请同学从哪些方面来说明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师:请同学从亚洲跨越的纬度方面去查阅地图,同时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

生:亚洲北到北极圈以北,南到赤道以南,跨越纬度80度左右,东西距离10000多千米。

师总结:亚洲是跨越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的大洲,面积最大的一洲。

师:讲述亚洲的六大分区,问:中国在亚洲的哪个方位,属于哪一个分区?生:在亚洲的东部,属于东亚。

师:列举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五个国家。

过度:我们知道了亚洲的位置、大小这些基本知识后我们来认识亚洲的——二、地势起伏大河流众多(板书)1.地势特征(板书)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中部的青臧高原、它在亚洲的位置并根据其颜色判别其大致海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出某一大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亚洲地形、河流以及气候的特点。

2.读图简要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一个大洲的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特点的认识以及对亚洲地理集锦的了解,培养了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会分析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对亚洲自然环境的学习,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及有关资料归纳亚洲的地形、河流、气候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教学策略
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角色扮演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歌诀速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亚洲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学生准备】亚洲地形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亚洲自然风光图片(亚洲之最: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死海、贝加尔湖、珠穆朗玛峰、里海等),并同时播放《亚洲雄风》背景音乐。

教师:同学们,伴着歌曲,紧跟图片让我们感受到了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自然环境的独特韵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包括哪些要素呢?
学生: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系等。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将从地形、河流、气候三个方面逐一了解亚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把学生带入到浓郁的亚洲风情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展示亚洲之最的景观激发了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亚洲、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讲授新课
一、地势起伏大,长河众多
活动一:亚洲之旅
教师:结合图6.8和图6.9,全班分成两组做一次亚洲之旅:
沿途说出你将经过哪些国家?哪些地形区?大致海拔高度是多少?
有可能见到什么样的自然景观?或哪些世界之最或亚洲之最的地
形?
1.请一组同学沿东经80度,从北向南做旅行,另一组同学沿北纬30度,从东向西做旅行。

(前后左右同学可“结伴而行”)请沿途记录所经国家、地形区,所见到的地貌环境和地形特征(地名、海拔、景观等)。

(组织:活动中各小组要选出书记员记录所经地区的特征。


2.每组学生依次上前指图描述所经地区名称、景观及海拔。

全班对描述最全面、语言最流畅的同学予以鼓掌激励。

3.“造型活动”
(教师课前准备好以上地区的名称卡片,平原、高原、山地分别采用不同的颜色,如绿色、红色、黄色)
以上同学手拿卡片依次站成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排,交叉成十字。

(视教室空间情况而定,也可分别在讲台前一字排开,但说明一组表示的是东西方向,另一组表示的是南北方向。


教师提出“造型要求”:
各人以膝盖处为海平面,腰部为海拔2000米,头部为4000米,请以上同学将手中的地形卡片举放在最合适的位置。

教师:从同学们的描述及演示,能否得出亚洲地形大概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
引导学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同学们演示的地形高低起伏,即地势状况,大家一目了然。

如科学的按垂直坐标和水平坐标标注在图上,就成为沿北纬30度和沿东经80度的地形剖面图。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使得全班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充分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由被动学习变成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新奇、乐趣。

活动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页图6.8“亚洲的地形”,完成下列要求。

1.用笔圈出鄂毕河、叶尼塞河、黄河、长江、湄公河、恒河、印度河,并圈出它们流经的国家及流入的海洋。

2.看看他们注入的流向有什么不同?
3.亚洲河流分布有何特点?这种分布与地形分布之间的关系如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读图、分析、归纳、总结来实现最后的学习目标。

教师归纳小结:地势的高低影响了河流的流向,使得亚洲的河流分布特点是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结合亚洲的地势和河流特点,我们可以用这样一个手势来形容:双手虚托向下图解:地势中部(手腕)高,四周(手指)低,河流(指缝)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的双手摆放记住亚洲地势、河流特点,形象生动,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活动三:技能拓展
教师:回顾刚才我们分析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的方法,分析北美洲的地形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1.归纳北美洲的地形特征。

(1)找出海岸山脉、内华达山脉、落基山脉、大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拉布拉多高原、阿巴拉契亚山脉,分别指出它们在北美洲的位置和大致的海拔。

(2)按照“相对一致、空间上连续”的原则,将北美洲按照地形划分成西部、中部和东部三个区域,说出这三个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3)读图,指出北美洲大陆沿北纬40°纬线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特点。

2.以密西西比河为例,解释北美洲的地形对河流流向的影响。

(1)在图中找出密西西比河及其主要支流,并用箭头标出它们的流向。

(2)分析这些河流的流向与地形的关系。

二、复杂的气候
教师:情境设计
家住广州的小明在暑假期间出国旅游,这次旅游给他带来了不同的生活体验。

旅行路线是从东向西沿北回归线进行,他从广东省出发时盛行东南风,来到了南亚,风向发生了改变,变成西南风,而且遇上滂沱大雨,当来到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上时,天气却异常炎热、干燥。

这是什么原因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教师:展示亚洲气候类型图
1.我会读图
(1)仔细读图,亚洲有哪几种气候类型?
(2)不同类型的气候有何特点?
(3)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4)我们家乡所在地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联系生活思考一下,该气
候类型的特征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读图,并从中归纳得出答案,教师行间点拨。

2.我会探究
探究方案一:结合“亚洲气候类型图”,探究亚洲的气候特点有哪些?为什么具有这些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预习回答: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大陆性气候分布广和季风气候显著的特点。

亚洲纬度广,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地域辽阔,东、北、南三面濒临大洋,中西部深居亚欧大陆腹地,海陆间热力差异明显,地形复杂多样。

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因素的综合影响。

探究方案二:亚洲大陆东部从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说明季风气候显著,那么冬夏季风的性质是什么?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有什么影响?
学生预习回答: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有利于形成季风气候。

由于季风强弱与进退时间每年不一,所以季风气候易于发生旱涝自然灾害。

3.我会拓展
(1)读课本第12页图6.15“北美洲的气候类型”,找出北美洲主要的气候类型。

(2)亚洲和北美洲的气候特征都有大陆性气候显著这一特点,造成的原因一样吗?
①亚洲地域辽阔,面积广大,中部距海遥远,大陆性特征显著的原因是什么?
②北美洲的地形特点划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高大山系,中部广阔的平原,东部低缓的高地,造成其大陆性特征显著的原因又是什么?西部山脉、中部平原分别对来自于太平洋的水汽、北冰洋的冷空气有什么作用?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由一人代表发言,不足处其他组员做补充。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最后我用一句歌诀来形容亚洲的自然环境:
山地多、高原大,亚洲地形杂;
中间高、四周低,江河放射流;
大陆性、季风性,气候最复杂。

课后延伸:用分析亚洲自然环境的方法分析欧洲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教师小结交由学生自己回顾,是对本节课的课堂学习的一种很好的反馈。

用歌诀记忆增强学生的兴趣,最后的课后延伸是对本节课学生学习技能的巩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