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分计算方式

合集下载

福建中考折分标准

福建中考折分标准

福建中考折分标准1. 概述福建省中考是福建省教育厅主管的一项重要考试,是全省中学阶段的毕业考试之一。

为了公正评价考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福建省教育厅制定了福建中考折分标准,用于对考生的成绩进行统一处理和转换。

2. 折分标准的必要性折分标准的引入,有利于消除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之间的差异,确保考试评价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福建省中考折分标准的制定,旨在为每位参加中考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有效评估他们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3. 折分标准的具体内容根据福建省教育厅的规定,福建中考折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各科目成绩的计分比例根据中考科目的不同,各科成绩在总分中的计分比例也有所不同。

具体的计分比例如下:•语文:30%•数学:40%•英语:20%•文综/理综:10%3.2 等级划分标准福建省中考采用等级划分制度,将考生成绩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各等级的分数范围如下:•优秀:总分85分及以上•良好:总分70-84分•中等:总分60-69分•及格:总分50-59分•不及格:总分49分及以下3.3 分数转换规则福建中考折分标准采用百分制分数转换为五级制等级的方式。

根据考生的百分制成绩,将其转换为相应的等级。

转换规则如下:•优秀:百分制成绩在90分及以上•良好:百分制成绩在80-89分•中等:百分制成绩在70-79分•及格:百分制成绩在60-69分•不及格:百分制成绩在60分以下4. 折分标准的意义与影响福建中考折分标准的制定对于保证各考生的公平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它能够消除考试评价中的主观因素,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避免了单纯依赖原始分数进行排名和评价的弊端。

折分标准的引入有助于提高考试的公信力和话语权,增强了考试的公正性和科学性。

同时,折分标准也对学生和家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需要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科目的知识和技能,注重提高综合素质。

家长在引导孩子学习时,也需要关注全面发展,不仅仅关注分数。

高中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知识宣传

高中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知识宣传

高中新高考综合改革政策知识宣传2022年9月,陕西省将正式启动新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

新高考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改革,是要建立一套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教学考招一体化的改革。

为确保新高考综合改革工作顺利实施,学校特成立XX中学新高考综合改革专班,各成员认真学习并深入领会中省市及教育部相关文件,及时关注改革动向和趋势,积极借鉴已实施新高考综合改革地区的成熟经验做法,做好前瞻性谋划布局,以便更好服务大家。

为了给广大家长和学生答疑解惑,学校将从全国统一考试、学业水平、综合素质评价、考试招生录取、高中教育教学及其它六个方面,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解读高考综合改革相关政策,供大家参考学习。

全国统一考试1、高考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高考综合改革是对高考招生制度的整体设计,是一次综合、系统、全面的改革,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深化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坚持基础性,突出选择性,主要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内容、考试组织、考试对象、考试安排、成绩呈现等。

二是深化全国统一高考改革,主要包括考试科目、高考成绩构成、选择性考试科目选考要求、改进招生录取方式等。

三是深化高职院校分类招生考试改革,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职业教育春季高考。

四是深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建立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陕西省从2022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启动,2025年正式实施新的考试招生制度。

从2025年开始,普通高校统一考试招生录取将建立依据统一高考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新机制,简称“两依据、一参考”。

2、陕西省将采用那种选课方式?陕西省将采用“3+1+2”的选课模式,即:3(语文、数学、外语必选)+1(物理、历史选其中1科)+2(化学、生物、思治、地理选其中2科)。

科目选择理论上有12种组合,考生须根据自身兴趣、志向、优势和高等学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选择,具体组合如下:3、高考总成绩是如何组成的?考生总成绩由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考生选择的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

2024年江苏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2024年江苏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

2024年江苏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____年江苏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____年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出台,是为了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新高考方案相较于传统的高考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这个方案。

一、考试科目及设置新高考中,以9门普通高中课程为主体,将中国语言文学、化学、物理、历史和地理定为共同基础课程。

而其他4门科目则为选考科目,可从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中选择。

这样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强调科学创新和拓宽思维的能力。

二、考试方式新高考方案采用了综合评价的方式进行考试,即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水平考试相结合。

学科水平考试分为必考科目和选考科目,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能力进行测试。

而综合素质评价则包括综合素质评估和学科素质评估两部分。

综合素质评估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

学科素质评估则主要考察学生对学科的深度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评价体系新高考方案中的评价体系包括了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水平评价两个层面。

综合素质评价采用的是定性评价的方式,主要考察学生的升学、就业和社会发展能力。

而学科水平评价则采用的是定量评价的方式,通过学科水平考试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

这样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全面性和个性化。

四、录取方式新高考方案中的录取方式主要有自主招生、专业招生和综合评价录取三种方式。

自主招生是高校根据自己的选拔标准招收学生,专业招生则是高校根据专业特点和需求招收学生。

而综合评价录取是根据学生在综合素质评价和学科水平评价上的成绩,综合考虑其整体素质,综合录取学生。

五、对学生的影响新高考方案的出台,使得学生的升学选择更加灵活多样化。

不再仅仅依靠一次高考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去向,通过选考科目的设定,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

同时,综合素质评价的引入,也更加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

山西新高考3+1+2中的赋分制解读_赋分怎么计算

山西新高考3+1+2中的赋分制解读_赋分怎么计算

山西新高考3+1+2中的赋分制解读_赋分怎么计算山西新高考3+1+2赋分制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任选2科,每科满分均为100分,以等级赋分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

也就是说,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新高考下实行等级赋分,让选择同一科的同学进行对比,然后赋分,这样有利于解决因试题难度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1.等级赋分制不是按照考生的卷面分数来计算成绩。

遵循“原始分数——百分比例——等级——转化分数”的等级赋分路径。

2.等级赋分由相关主管部门自动完成,大家在查询到自己的高考成绩时,看到的已经是赋分后的分数,不需要大家自行换算。

具体换算过程:1.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例2: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极端地讲,假设这个区间某考生原始分为5分,赋分后也能拿到30分。

312模式的优势1、组合减少困惑减少将原来“3+3”模式的20种组合降到了12种。

组合减少,选科干扰项减少,考生和家长的困惑度降低。

2、方便学校安排课程在走班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将给学校对学生的课程安排、教师安排、教室安排带来极大困难。

重磅!贵州省新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办法公布

重磅!贵州省新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办法公布

重磅!贵州省新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办法公布《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赋分办法》的公告现将《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赋分办法》公布如下: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教基二〔2014〕10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16〕9号)《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贵州省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发〔2021〕10号)精神,制定本办法。

一、等级赋分办法适用科目及实施范围等级赋分办法适用于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思想政治、地理、化学和生物学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

学生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在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即: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学科中选2门科目参加考试,每科满分100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总分。

我省自2021年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思想政治等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实施等级赋分办法。

二、等级赋分办法(一)划分等级,将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门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考生群体依据卷面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依据考生群体成绩的统计分布,以一定的人数比例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每个考生按照其卷面分在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中的排序,对应到某个等级,从而将所有考生的卷面分转换成等级。

(二)进行等级赋分,将等级转换为等级分。

设定等级分起点分、满分的分值,对各个等级进行连续赋分,在每个等级内按1分1档赋予每个等级一定的等级分数区间。

根据每个考生的卷面分数及所在等级的等级分赋分区间,运用等比例转换法则将其卷面分换算成等级分。

同一科目等级相同的考生,如果卷面分较高,其对应的等级分也较高。

三、等级分的具体计算(一)将每个选考科目的考生群体卷面分转换为等级。

把每个选考科目考生群体的卷面分从最高分到最低分顺序排列,按照考生群体卷面分的统计分布所确定人数比例(见等级分换算对应表)将该选考科目考生群体划分为5个群体,每个群体考生赋予1个等级,整个考生群体的卷面分被转换为从高到低A、B、C、D、E 共5个等级,每个考生的等级由其在该选考科目群体的排位确定。

新高考的赋分规则

新高考的赋分规则

新高考的赋分规则新高考的赋分规则是指中国教育部于2024年提出的新一轮高考方案。

新高考将推行综合素质评价,即统一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评价体系并行,使学业水平考试成为“硬道理”,还将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价。

一、学业水平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将对学生的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估,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学科素养。

学生在中学阶段完成的学习任务将与考试内容和要求相匹配。

考试分为两个部分:高校招生考试,即类似传统高考的统一命题考试,主要考察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这些考试项目将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的需要进行。

二、综合素质评价综合素质评价是基于学生在中学阶段的日常学习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素质和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学科素养、科技创新、艺术素养、体育素质、实践能力等。

评价方式既包括定性评价,也包括定量评价。

通过结构化的组合方式来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

此外,综合素质评价还注重学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重视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结合。

三、分数赋值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数赋值相对比较复杂。

首先,综合素质评价的分值需要通过考试、作业、讨论、展览、综合评价等多种途径获取,并根据评价项目具体要求确定具体分数赋值。

综合素质评价分数的计算需要参照各项评价的权重,不同学校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其次,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分数归纳为总分,从而得出最终的成绩。

四、高考录取新高考方案中提到,综合素质是高考录取的参考标准之一、高校在招生时除了参考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外,还将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综合考虑,这种录取方式旨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多元化的人才。

总之,新高考的赋分规则是一个相对比较复杂的综合评价体系。

通过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两个评价体系的结合,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知识和综合素质,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校招生录取。

这样的评价体系旨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学科知识的人才,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

新高考政策解读心得体会第1篇: 新高考政策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总体方案》中明确指出教育评价的主要原则:坚持立德树人,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入手,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突破;坚持科学有效,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坚持统筹兼顾,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分类设计、稳步推进,增强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新高考评价1、《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通过解决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在高考领域的答案。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新时代高考内容的基础工程、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深化高中育人方式的助推器,是提升高考治理能力的重要基础,是命题评价的准绳和量尺。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发挥高考育人功能和积极的导向作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

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实现了高考由单纯的考试评价向立德树人主要载体和素质教育关键环节的转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回答“考什么”的问题。

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实现了高考由传统的“知识立意”“能力立意”评价向“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综合评价的转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回答“怎么考”的问题。

山西高考赋分公式

山西高考赋分公式

山西高考赋分公式山西新高考赋分计算公式为R/r=(A-T)/(T-a)。

山西新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满分值各为100分,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以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再选科目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例1:某学科原始分前15%的考生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95分,则该学科A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100~95。

已知A等级赋分区间为100~86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100~95的考生为A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100~86分。

例2:某学科考试成绩最后2%的考生最高分为20分,最低分为5分,则该科目E等级的原始分区间为20~5。

已知E等级赋分区间为40~30分(固定不变),也就是说,原始分20~5的考生为E等级,赋分后最终成绩为40~30分。

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组成,总分750分。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值各为150分,按卷面原始分直接计入考生总成绩;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如,考生甲选考思想政治,考生乙选考化学,两人都考了80 分,考生甲排在所有选考思想政治考生的第100位,考生乙排在所有选考化学考生的第1000位。

若简单将他们各科成绩相加计入考生总成绩并进行比较,既不科学也不公平。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一定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分,以解决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福建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福建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

福建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福建高考改革方案: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随着《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我省考试招生制度迎来了恢复高考以来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改革。

作为“牛鼻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无疑将倒逼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实行新高考后,对考试、录取,对学生和中学、普通高校、高职院校,会带来什么影响?且看教育厅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的解读。

高考科目,变“套餐”为“自助餐”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高考科目设置最为引人关注。

“取消文理分科”“自主选择等级性考试科目”“外语科目提供2次考试机会”等都是新做法。

我省现行高考采用“3+1”模式,即语、数、外三门加文综或理综。

2021年的新高考,考生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以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3门选考科目成绩组成。

3门选考科目可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依据自身兴趣、特长和高校选考科目要求等自主选择。

告别“非文即理”,学生的选择机会多了,“学其所长”“考其所好”成为可能。

不搞百分制,而改用等级制,则可以淡化“分分计较”,减轻学生负担。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变化,是普惠式教育向优质教育发展的标志。

因为好的教育不仅是满足学生上课的需要,而且要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选择和帮助。

”厦门六中校长刘卫平表示。

高考从“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传统的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

从先期开展高考改革试点的上海、浙江的实践情况看,“走班制”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

由于学生选择不一,科目间冷热不均,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为保障改革顺利推进,2015年底我省已制定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优化乡村高中学校教师编制配置,促进乡村高中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对普通高中的教师队伍也将加大培训力度,增强教师学科素养和指导学生选课能力。

省教育厅还商请省财政部门尽快出台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为普通高中正常运转提供条件保障;同时,着力解决好普通高中教学设施设备面临不足的问题。

福建新高考赋分规则

福建新高考赋分规则

福建新高考赋分规则一、等级划分福建新高考实行“3+1+2”模式,其中“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2科。

在高考成绩公布后,考生可按照以下等级划分进行志愿填报:1. 本科第一批:高考成绩达到本省前30%的考生;2. 本科第二批:高考成绩在本省前70%至前30%的考生;3. 高职(专科)批:高考成绩在本省前90%至前70%的考生。

二、分数转换1. 原始分:考生在高考中得到的分数,以原始分的形式呈现,即考生在各科考试中的原始得分。

2. 标准分:通过一定的算法,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一个标准分,以利于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比较和排名。

3. 转换公式:标准分 = (原始分 - 最低分) / (最高分 - 最低分)×100。

其中,最低分和最高分分别为各科考试中所有考生的最低得分和最高得分。

三、基础分计算1. 基础分:根据考生的等级划分,计算出每个考生在所有科目中的基础得分之和。

2. 计算方法:根据考生的等级划分,每个等级对应一个基础分值。

将所有科目的基础分值相加,即可得到考生的基础得分之和。

四、附加分1. 附加分:为了激励考生在某些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给予一定的附加分奖励。

2. 计算方法:根据考生的等级划分和各科考试中的得分情况,对达到一定标准的考生给予一定的附加分奖励。

附加分奖励标准由教育部门制定并公布。

三、基础分计算2. 具体操作:(1) 将每个科目根据考生的等级划分,赋予相应的等级分数。

例如,如果考生在物理科目中获得A等级,那么他将得到该科目的基础分数的100%。

如果考生获得B等级,他将得到80%的基础分数。

依次类推,C等级为60%,D等级为40%,E等级为20%。

(2) 将每个科目所有考生的基础分数相加,得到每个考生的总基础分数。

四、高考总分数计算1. 高考总分数 = 基础分数 + 附加分数。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有什么方法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有什么方法

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有什么方法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有什么方法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

考生各科成绩按等级赋分,起点赋分40分,满分100分,共分21个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

以各科卷面得分为依据,按最接近的累计比例划定等级,其中第21等级比例不超过1%。

物理选考科目保障数量确定为6.5万,当物理选考科目某次考试赋分人数少于6.5万时,以6.5万为基数从高到低进行等级赋分。

当其他科目出现类似情况,参照物理办法建立并执行保障机制。

新高考等级赋分制如何计算等级赋分的规则是按照你选考此科目在全省的排名,按照排名确定相应的等级进行赋分。

也就是说不管选考此科目的学生考多么低的分数,按照规则排名前1%的同学的成绩就是100分,计入高考最终成绩。

赋分制重点在排名,是将所有考生的原始成绩,也就是卷面分进行高低排行,在排行过程中,将考生的各科成绩按照分数划分为不同等级,并“赋予不同的等级分”。

可以很明显的表现每个学生在总体水平中所处的位置高低,也就是学生所处等级,并不是考出来的成绩,最终学生能被哪个档次的院校录取,是由考生所在的位次决定。

排名确定了,等级也就确定了,赋值区间也就确定了。

反过来讲,等级和赋值区间都是根据排名作为唯一依据而确定的。

每科等级成绩本质上是考生的位次成绩,主要由考生在科目内所处的位次决定,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转换后,排名顺序不变。

新高考等级赋分的含义1、新高考等级赋分就是作为一种相对性评价制度,等级赋分是根据某一考生在考生群体中的相对位置来对其进行评价。

由于选考科目中不同学科试题难度差异和报考相应学科的考生群体不同,不同选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2、新高考改革后,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等级赋分就是其中3+3模式高考省份,第1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第2个3为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3+1+2模式高考省份,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采用原始分,1为物理或历史,也采用原始分,2为另外两门选考科目,采用等级赋分。

新高考一卷赋分规则

新高考一卷赋分规则

新高考一卷赋分规则
新高考一卷赋分规则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具体的赋分规则如下:
1. 主观题:包括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并给出详细的回答。

这部分的赋分主要基于答题的正确性、完整性和答题的质量等因素来确定得分。

2. 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和填空题,需要学生从给定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或填写正确内容。

这部分的赋分则主要基于答题的正确性来确定得分。

另外,高考赋分制计算方法如下:
赋分公式为R/r=(A-T)/(T-a),经过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即可得出T值。

例如,张三选择化学和政治作为考试科目,分别考了90分、89分,最后计入高考总成绩的分数并不是90分和89分,而有可能是95分和80分,这就
是由于赋分制的计算办法。

需要注意的是,新高考一卷的具体赋分规则可能会根据不同省份和地区有所差异,因此建议考生在备考时仔细阅读当地考试院发布的高考政策和规定,了解具体的赋分规则和计分方式。

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_新高考3+1+2怎么选

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_新高考3+1+2怎么选

2023新高考等级赋分怎么算_新高考3+1+2怎么选新高考等级赋分计算1.化学、生物、政治、地理四科的原始分是100分。

2.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

3.A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15%,转换到100~86的分数区间。

4.B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35%,转换到85~71的分数区间。

5.C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35%,转换到70~56的分数区间。

6.D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13%,转换到55~41的分数区间。

7.E等级人数占总体比例的2%,转换到40~30的分数区间。

8.将经过转换的分数(等级分)计入总成绩。

举个例子,假设某省考生共有1000名考生物,那么根据等级排名,我们会分为:A等级,1-150名,分数范围100-86分。

B等级,151-500名,分数范围87-71分。

C等级,501-850名,分数范围70-56分。

D等级,851-980名,分数范围55-41分。

E等级,981-1000名,分数范围40-30分。

新高考3+1+2选科注意什么选科误区:不“根据专业来选科目”,而是“看科目选专业”。

这是最荒唐的地方。

比如某些所谓的选科方法,把各个学科能选什么专业列出很多。

地理下面就写着地质学、测绘之类,历史下面就考古、文物等等,政治下面就公共管理.....这种资料把学生误导到一个错误的方向上。

甚至有人会这样想:“我对化学/生物很感兴趣,我以后就选化工/生命科学吧。

”很多人就是这样挖坑自己跳的。

还有,选科选分高的,不是过去分高的,也不是当下分高的,而是高考时高分概率最大的科目。

这同时也涉及到成绩的稳定性。

选分高的,不是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学科。

恰恰相反,选科这件事,和兴趣没有直接关系,擅长而不感兴趣的情况是存在的;而是与你要选的专业,以及你在选完这个专业要求的学科后,剩下科目高考取得高分的概率有关。

而要选的专业,不单单是由你对某个基础学科的兴趣决定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

2024年青海新高考赋分规则计算公式

2024年青海新高考赋分规则计算公式

2024年青海新高考赋分规则计算公式2024年青海新高考赋分规则为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以下为具体内容参考。

一、2024年青海新高考赋分规则计算公式从2024年起,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以等级赋分分数计入考生当年高考招生录取总成绩。

我省再选科目考试原始分数满分各为100分。

赋分时,首先将考生原始分数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占参加该科目考试人数比例依次为15%、35%、35%、13%和2%;其次,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数等比例转换到100分~86分、85分~71分、70分~56分、55分~41分、40分~30分5个赋分区间;然后,根据等比例转换公式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得到考生的等级赋分分数。

经过测算,各等级的等级赋分人数比例和赋分区间如下:考生的等级赋分是怎么计算的?我省等级赋分转换公式为:其中,Y表示某考生的原始分数;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F表示该考生的等级赋分分数;F1、F2分别表示赋分区间的最低分和最高分。

例如,考生某再选科目考试原始分数为87分,划分至A等级。

当年该学科A 等级原始分区间为95分~84分,赋分区间为100分~86分,那么该生的等级分为:解得,F≈89.82。

经计算四舍五入取整后,考生该学科的等级赋分分数为90分。

二、2024年青海高考总成绩组成考生高考总成绩满分750分,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科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50分;首选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再选科目以等级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100分。

高校招生录取时,按照历史、物理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三、等级赋分的特点1、高考改革之后,学生选科有多种组合,因试卷难度不同,考试内容不同,原始分不能相加,就像不同币种的货币不能相加一样。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计算的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计算的

新高考赋分是怎么计算的新高考赋分,是指中国高中毕业生入读普通高等院校时,根据其在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评价方面的表现计算得出的一种综合分数。

这个赋分制度是由教育部推行的一项改革,旨在更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潜力,使高中教育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那么,新高考赋分是如何计算的呢?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过程。

一、学业水平测试赋分计算学业水平测试是新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赋分的主要依据。

学业水平测试涵盖了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科学等多个科目。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赋分公式如下:赋分=(学业水平测试总分-150)/10其中,学业水平测试总分的满分为900分,减去150分可以得出相对的赋分。

而将这相对赋分再除以10,就可以得到最终的赋分。

二、综合素质评价赋分计算除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也是新高考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综合素质评价中,学校将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动及其他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然后给出一个相应的赋分。

与学业水平测试赋分不同,综合素质评价赋分没有一个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根据评价结果来确定具体的分数。

评价结果将通过多种评价方式获得,例如成绩、学科竞赛、科技创新、社会实践、课外活动等,最终综合考虑学生的整体素质,给出一个合理的赋分。

三、赋分综合计算在获得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赋分后,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综合计算得到最终的赋分。

具体的计算方式如下:赋分=(学业水平测试赋分×学业水平测试权重)+(综合素质评价赋分×综合素质评价权重)学业水平测试权重和综合素质评价权重是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进行确定的,可以根据地区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

这两个权重的相对大小将决定学生在最终赋分中的比重,进而影响学生的高考录取分数。

值得注意的是,赋分只是参考,真正影响高考录取的还是考生的高考成绩。

赋分主要用于学校招生使用,可以作为高校录取的参考依据,但并不代表最终录取的唯一标准。

因此,除了努力提高赋分以增加录取机会外,学生还应该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全面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福建赋分规则

福建赋分规则

福建赋分规则
福建赋分规则是指福建省教育部门针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考试评估的标准和规则。

这些规则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素质评价、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是普通高中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

福建赋分规则在普通高中教育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是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标准。

根据规则,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其中A、B、C三个等级为合格等级,D、E两个等级为不合格等级。

这种评估方式不仅能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能够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福建赋分规则还包括对学生素质评价的要求。

学生的素质评价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多个方面,这些素质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点,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福建赋分规则还要求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估。

综合能力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多个方面,这些能力评估能够全面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福建赋分规则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

通过规则的实施,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了有效评估,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的素质评价和综合能力评估也得到了有效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总之,福建赋分规则是普通高中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它
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成绩、素质评价、综合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今后的教育管理中,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赋分规则,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分计算方式导读:本文福建新高考方案专家解读:选择性考试科目等级转换分计算方式,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今年年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新高考改革推进的工作动态,确定福建、河北、辽宁、江苏、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启动高考综合改革,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至此就有14个省市加入到高考的改革大军中来。

日前,福建省公布了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

详情请看——昨天,我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发布,这个方案符合我省高中教育教学发展的实际和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

周边学生及同行对方案大多比较认可,但对等级转换赋分规则希望能有进一步的了解。

为使得大家对为什么要实行等级转换赋分与怎么进行等级转换赋分,特别是赋分转化原则及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特将自己研读的心得整理与大家分享,期望对大家的理解有所裨益。

在我省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这6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中,物理、历史这2门科目采用原始分计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则采用等级转换赋分,等级转换具体规则如下——▲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原始分满分各为100分,以等级转换分计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

▲每科在转换时,以30分作为等级转换分的赋分起点,等级转换分满分为100分。

▲将每科考生的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15%、35%、35%、13%和2%。

▲将A至E等5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原则,分别转换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和40~30分五个分数区间,得出考生的等级转换分。

每科计算等级转换的考生人数即转换基数,具体为实际参加该科目考试的人数,不含因违纪作弊被取消该科成绩的考生。

由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群体不同、试卷难度不同,使得其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

赋分,本质是等位次分数转换,使得选考不同科目的考生的成绩具有可加性,进而在总体水平上衡量考生的实力,实现在总体水平上的排序。

因此,需要将不同科目的原始分按照等比例规则通过转换得到等级转换分(转换后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排队顺序不变),以解决选择性考试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的问题。

从新高考改革中把握发展机遇福建师范大学校长、教授王长平新高考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重大的教育改革,与高校综合改革密切相关,高校唯有深刻解读和思考新高考改革之“变” ,才能在新时代新要求中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高考改革主要有三变与以往的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改革在选考科目、评价方式、录取模式等方面做出较大调整,主要体现在三变:选考科目变“套餐”为“自助餐”新的“3+1+2”高考改革方案一共有12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种新高考模式既尊重了考生的自主选择权,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特长。

招生录取变“唯分数论”为“两依据、一参考”依据教育部规定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明确普通本科院校招生录取主要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即可概括为“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录取模式,体现了人才选拔培养规律。

录取模式变“一元选拔模式”为“多元录取模式”高职院校实行分类考试,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避免与普通教育做简单的类比和层次区分。

考生可以选择大学、大学也可以选拔考生,考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有多次、多样的选择;大学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实施更科学、多元的选拔,实现学生“学”有所选、大学“教”有所选。

新高考改革主动适应国家对多样化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人才选拔的需要,适应高等学校多样化办学、特色办学的需要,有利于各级各类学校科学选拔人才。

归根结底,新高考改革最根本也是最值得肯定的“变”,在于它撬动中学教学改革和高校综合改革,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转变,不仅关注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更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既要求高中学校能够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布局育人模式,还要求高校能够以学生发展来综合考虑学生录取情况,用“教育生态系统重建”的方式让高考新政“安全着陆”,为学生成才、国家选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因此,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指向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总体上是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个性培养与特长发展,符合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

给高校带来这些影响,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新高考是评价体系和选拔标准的改革,破除唯分数论的积弊,为高校全方位考察和灵活选才提供有效途径,从而招到符合专业需求素养的,有志于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学生。

有利于高校公平竞争新的录取模式,打破了高校身份的藩篱,高校和专业需要更多地关注质量和特色,以吸引更好的生源。

有利于推进高校内涵建设新高考改革倒逼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势必推动高校在专业、课程、师资、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等。

给高校办学带来这些挑战,对高校招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以往高校招办的招生工作更多体现为“照办”,即只需要按照高考的分数段录取考生,那么,新高考改革增加考生和高校、专业的双向选择,实现考生与高校、专业更好的双向匹配。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基本上确定了考什么、怎么考的前提之下,怎么招、怎么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生源的质量和基础,招生便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往前延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高校层面将会越来越体会到新高考改革后招生工作的复杂性。

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方案强化了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学生“择大学”变为“择专业”或“择院校+专业组”,必然对高校专业格局带来较大冲击。

在原来以高校为单位的选拔模式里,高校的社会影响力掩盖了专业的影响力,高校的综合实力可以弥补其冷门和弱势专业的不足。

新高考后,学校由前台退居后台,专业直接走向前台,接受学生的评判和选择。

过去依靠学校的整体声誉带动所有专业招生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由于各专业间生源竞争将冷热不均,部分专业可能面临生源不足的窘境。

对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各专业的生源知识背景结构更趋多元化,将加剧教学及管理难度。

各专业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将加剧,不利于高校的专业生态平衡。

高校要怎么做?新高考改革不是中学教育一家之事。

高考作为连接高中与大学的桥梁,新高考改革需要中学发力,同样也需要高校给力,为新高考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

创新招生录取工作,从“照办”到“早办”,从“选分”到“选人”,实现“精准招生”新高考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促使高校在招生工作启动之前,就要提早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对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人才培养特色有清晰的界定和把握,然后对照学校发展的总体目标,对希望录取生源的知识能力基础、个性素养特点等方面进行清晰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招生选拔的方式或衡量标准;其二,对所希望录取生源的知识、能力等多方面的基础要求有较清晰的规定,如选考科目的划定、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筛选和使用;其三,制定相对有效的衡量标准与选拔方式。

微观层面还包括制度化的工作体系与流程设计、年度招生工作与方案宣传,以及招生队伍的组织与实际工作的开展等。

创新学科专业建设,强化品牌特色,实现“精准培育”。

新高考改革使高校专业将直接面向市场,家长和考生对高校专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优秀生源是否报考。

高校要根据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本校实际,加强品牌专业、特色专业的建设,在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实训等方面突出自身特点和优势,打造本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并强化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带头、示范作用。

福建师范大学作为我省有着深厚师范底蕴和优良传统的院校,更应该关心、关注新高考改革贯通高中与大学培养体系的特征,在师范类专业建设上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有所作为。

创新高校综合改革,加强招生、专业建设和就业的联动,实现“精准育人”新高考改革既考验高校的招生智慧,也考验高校的管理智慧,倒逼学校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从招生到就业的育人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精准育人”,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成功就业,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新高考改革对高校招生选才的要求福建农林大学教务处曾炳生新高考采用“3+1+2”科目设置模式,采用“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扩大了考生与高校的双向选择权,对高校的招生选才提出了新要求,将推动高校与高中的有效联动,促进高校加强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1+2”科目设置模式满足高校招生选才的需求“3+1+2” 科目设置模式要求在物理和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

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物理是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哲学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这样的设置有助于高校相关专业对学生的培养,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同时,高校按照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将选考科目的要求明确到每一个招生专业中,既能有效对接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模式,又能契合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需要,可以较为有效地保障高校与新高考改革的平稳衔接。

“3+1+2”高考改革方案的选考科目有12种组合方式,打破了传统高考非文即理限制,满足了学生根据自身学业状况和发展意愿进行多样性选择的需求,为考生升学时填报院校和专业志愿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扩大了考生的选择权。

例如——高校的某专业选科要求为“任选化学、生物”,不论考生的首选科目是物理还是历史,其选考科目中只要有一门是化学或生物,就可以填报该校该专业,增加了考生可选择专业的范围。

高校专业根据学校优势特色,在设置专业选考科目时,可在不同的组合中寻找“公约数”,既增大了专业招生选才的范围,又提高了专业招生选才的契合度。

同时,科学设置专业选考科目,有助于高校对选考科目相同的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培养,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满足学生多样化培养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院校+专业组”的本科投档录取模式兼顾了考生与高校的选择权“院校+专业组”的本科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高校优化招生专业设置。

高校在制定各专业的选考科目要求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细化招生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掌握了招生专业组设置的主动权。

高校既可以设置包含较多专业的院校专业组,实现优化整合;也可以设置某些专业组只包含少量专业,甚至只有1个专业,兼容按专业招生的特点。

该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高校优化专业结构设置,进一步明确各专业招生选才的方向,明确专业建设方向,提高专业特色发展水平。

“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模式有助于提高考生录取机会和高校专业满足率。

一所院校内的所有专业,被分摊到了不同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招生专业的总数量有所减少,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被调剂比率将会降低。

被调剂录取考生数的减少,最终体现在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和专业满意度,提高了高校的选拔满意度和专业培养契合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