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教案.docx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法教案(3篇)

义务教育法教案(3篇)

第1篇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认识到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公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1. 《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学会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公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

教学准备:1. 《义务教育法》文本。

2. 与义务教育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学生发言记录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哪些特征?二、新课讲授1. 教师详细讲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义务教育对象、义务教育期限、义务教育实施等内容。

2. 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3. 引导学生思考:义务教育与我们每个人有什么关系?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如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学生、因学校歧视而无法接受教育的学生等。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在维护受教育权方面的作用。

四、互动环节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法庭审判,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次班会的主要内容,强调《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关注教育公平,珍惜受教育的机会,努力学习。

3.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义务教育法》的心得体会。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义务教育法》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2. 学生在互动环节积极参与,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培养他们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教师深刻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提高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使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遵守法律法规。

3. 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法》的基本原则、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 教学难点:如何将《教育法》的原则和精神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三、教学方法:1. 讲座法:讲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与教育法相关的典型案例,帮助教师理解法律法规的实际应用。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将教育法的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

四、教学内容:1. 第一节:《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a. 教育法的制定背景和意义b. 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c. 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如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2. 第二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a. 教师的权利(如教育教学自主权、获得报酬权等)b. 教师的义务(如教书育人、关爱学生等)3. 第三节: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a. 案例分析:违反教育法的现象及处理结果b. 如何将教育法的精神融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4. 第四节: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a. 教师的职责: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b. 教师的使命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5. 第五节:师德师风建设a. 师德师风的重要性b. 教师的榜样作用c. 如何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教师对《教育法》基本内容和原则的理解。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教师对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衡量教师对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和感悟。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法》知识讲座,邀请法律专家或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讲解。

2. 开展案例分析研讨会,让教师分组讨论实际教育教学中遇到的法律法规问题,分享解决经验。

3. 举办师德师风主题论坛,邀请有经验的教师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感悟。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知识。

2. 培养学生遵守义务教育法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正确行使义务教育法所赋予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二、教学内容1. 义务教育法的定义和意义2. 我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原则3. 义务教育法的适用范围和对象4. 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5. 义务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义务教育法的定义、意义、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权利和义务、法律责任和监督机制。

2. 教学难点: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条款和法律责任的执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概念、原则、权利和义务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法的应用。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义务教育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知识,包括定义、原则、适用范围、权利和义务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正确行使义务教育法所赋予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思考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义务教育法,提高法制意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程度、法制观念的提高、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2. 评价方法:课堂问答、案例分析、讨论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标准:学生能准确回答义务教育法相关问题,能分析案例并正确运用义务教育法,积极参与讨论,完成作业。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义务教育法相关教材或资料。

2. 案例材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义务教育法案例。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图片等教学资源。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义务教育法的定义、意义和基本原则。

教育法学教案

教育法学教案

校长有权解聘这位女教师吗? 某中学一名女教师,怀孕期间学校为了照顾她,将其在 一线的教学工作改为在政教处工作。 这名女教师生产并休满 3 个月产假后来校上班时,校长找其谈话,说: “你现在的工作 已经安排了别人,你看你想做什么工作?”这位教师说: “我 想教课。 ”校长说: “好吧,我们研究研究。 ”最后学校研究的 结果是:由于该教师过去的工作岗位已安排了别人,又因学 校不缺物理教师,故无法安排其工作,校长决定将其解聘, 让该教师自己找单位。该教师不得已向教育局提出申诉。经 教育局有关部门与学校多次协商以后,学校勉强留下了这位 教师,但仍未安排其回原工作岗位。
1997 年 1 月,江西某重点中学的期末考试正在进行。A 老师担任初三历史课考试的监考老师。在监考过程中, A 老 师发现 B 学生有作弊行为,便提醒 B,但 B 并不改正错误, 仍趁老师看不见的时候抄袭自己夹带的纸条,其作弊行为再 一次被 A 老师发现。根据该校的规定,A 老师没收了 B 的作 弊工具和考试试卷。后 B 被学校处以警告处分。B 在受到处 分后觉得在老师同学面前再也抬不起头来, 便喝了农药自杀。 B 自杀后,其家长天天来学校大哭大闹,要找 A 老师算帐。 学校因怕 B 的家长扰乱学校秩序,便在新学期开始时通知 A 老师待岗,不让其到学校来上班了
凭什么曝光学生的拥吻镜头 2003年4月7日中午,上海一中学电视台播出该 校一些学生在校园内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有的同学 踢门翻窗进教室,有的同学乱倒剩饭剩菜。每组镜 头都配有一段文字作标题。还有一对男女的背影, 两人搂肩搭背,由窃窃私语到开始接吻。画面同时 出现了“晚自习教室卿卿我我”的字幕。虽然他 们的脸上都打了马赛克,但熟悉的人都知道他们是 谁。事后,被曝光的两个当事人差点为此自杀。
第二节 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

学习义务教育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原则。

3.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遵守法律的自觉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义务教育法的概念、意义、基本内容和主要原则。

2. 教学难点: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条款和实施情况。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概念和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义务教育法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案。

2. 投影仪或白板。

3. 相关案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意义。

2. 提问:同学们对义务教育法有什么了解?二、讲解(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基本内容和主要原则。

2. 强调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对学生、家庭、社会的重要意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几个与义务教育法相关的案例。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义务教育法的规定进行解读。

四、讨论(10分钟)1. 教师提出讨论问题:如何理解和遵守义务教育法?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提问:同学们对义务教育法有什么新的认识?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讲解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条款和实施情况。

2.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理解义务教育法的具体规定。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 教师设计一道关于义务教育法的实践题目。

2.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10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强调义务教育法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和内容的掌握情况。

小学教育法规教案模板范文

小学教育法规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案名称:《小学教育法规基础知识》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规。

3. 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我国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意义以及遵守法规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教育法规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教育法规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教育法规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教育法规吗?为什么教育法规对小学生来说很重要?二、新课讲授1. 我国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a. 义务教育法b. 教育法c. 未成年人保护法d. 教师法e. 学校管理规程f. 其他相关法规2. 教育法规的意义a.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b. 规范学校教育行为c. 促进教育公平d. 提高教育质量3. 遵守教育法规的重要性a.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b.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c.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d.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三、案例分析1. 教师选取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涉及的教育法规。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涉及的教育法规及其意义。

四、课堂互动1. 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遵守教育法规?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教育法规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遵守教育法规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了解我国小学教育法规的相关知识。

2. 撰写一篇关于遵守教育法规的感悟。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教育法规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教育法规》2. 课件:教育法规相关图片、案例等3. 网络资源:教育法规相关网站、论坛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小学教育法规的基本内容、意义和遵守法规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能够自觉遵守教育法规,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教育法学》高级教案

《教育法学》高级教案

《教育法学》高级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高级教育法学课程提供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资源,以便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教育法的基本框架,掌握教育法律关系、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教育行政执法、教育法律责任等核心内容,提高自己在教育法律实务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理解教育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掌握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和处理原则。

3. 了解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过程。

4. 熟悉教育行政执法的程序和规范。

5. 掌握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和归责原则。

6. 提高自己在教育法律实务中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教育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2.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类型和处理原则3.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4. 教育行政执法的程序和规范5.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归责原则和追究机制6. 教育法律实务分析与案例讨论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教育法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

2.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法律实务中的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教育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4. 模拟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教育法律实务的模拟演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安排:共计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1. 教育法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4课时)2. 教育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类型和处理原则(6课时)3. 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4课时)4. 教育行政执法的程序和规范(6课时)5. 教育法律责任的种类、归责原则和追究机制(4课时)6. 教育法律实务分析与案例讨论(8课时)教学资源:1. 教材:《教育法学教程》2. 案例库:教育法律实务案例3. 法律法规汇编:我国教育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4. 教学课件:教育法学课程PPT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小组讨论和模拟演练(30%)2. 期中考试:考查教育法基本概念、原理和法律法规(30%)3. 期末考试:综合分析教育法律实务案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40%)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法律法规教案

法律法规教案
3.培养学生对法律的意识,加强其法治观念。
教学
重点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未成年人的权利和保护措施。
教学
难点
如何深入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涵,以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法、学法
教法:
1.讲解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基本内容和规定。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4.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场景。
5.总结:回顾《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主要内容,强调其重要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安全和自我保护,防止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
课时安排
5课时
教学内容分析
1、总则中的常见考点;
2、学生、学校、教师;
3、教育教学;
4、经费保障;
5、法律责任;
(知识、能力、素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明确其重要性和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养成遵守法律的习惯。
4.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理解《教师法》,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5.总结:回顾《教师法》的主要内容,强调其重要性和对教育教学的指导作用。
作业布置
题库刷题
教学反思
本教案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规定,学生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同时,由于时间限制等原因,本教案中未能涵盖所有与《教师法》相关的内容。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完善教案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专业课《教育法学基础》教案整理版

专业课《教育法学基础》教案整理版

专业课《教育法学基础》教案整理版
一、课程概述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教育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相关法律制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育法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2. 掌握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3. 理解和运用教育法律制度;
4. 培养学生的法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法律文书写作和法律研究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教育法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3. 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4. 教育法律制度的组成和功能;
5. 教育法律实务案例分析;
6. 教育法律文书写作和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
2. 案例分析:引用实际教育法律案例,讲解相关法律条文的解
释和适用;
3. 讨论研究: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探讨教育法学的相关问
题和研究方向;
4. 研究文献阅读: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教育法学专业书籍和论文,提升学术研究能力。

五、教学评估
1. 平时表现: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思考质量和问题解答能力,占总成绩的30%;
2. 作业成绩:包括课后作业、小组研究报告等,占总成绩的40%;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教育法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的掌握情况进
行考核,占总成绩的30%。

以上为《教育法学基础》课程的教案整理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应用教育法学知识。

教育法规电子教案

教育法规电子教案

教育法规电子教案第一章:教育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1.1 教育法规的定义1.2 教育法规的性质与作用1.3 教育法规的基本原则1.4 教育法规的制定与实施第二章:我国教育法体系2.1 教育法体系的构成2.2 教育法律关系2.3 教育法律法规的效力层级2.4 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与解释第三章:教育者的法律地位与职责3.1 教育者的法律地位3.2 教育者的基本职责与权利3.3 教育者的法律责任与追究3.4 教育者的权益保护第四章:学生的法律地位与权益保护4.1 学生的法律地位4.2 学生的基本权益4.3 学生权益的保护与维护4.4 学生违规行为与法律责任第五章:教育行政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5.1 教育行政法律责任的种类与认定5.2 教育行政纠纷的解决途径5.3 教育行政诉讼5.4 教育行政复议与申诉第六章:教育合同法律制度6.1 教育合同的概念与特征6.2 教育合同的种类与内容6.3 教育合同的订立、履行与变更6.4 教育合同的解除、终止与违约责任第七章:教育刑事法律责任7.1 教育刑事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7.2 教育刑事犯罪的种类与认定7.3 教育刑事犯罪的处罚与执行7.4 教育刑事案件的侦查、起诉与审判第八章:教育行政执法8.1 教育行政执法的概念与特征8.2 教育行政执法的种类与程序8.3 教育行政执法的主体与权限8.4 教育行政执法的监督与法律责任第九章:教育法律法规的监测与评估9.1 教育法律法规监测的概念与目的9.2 教育法律法规监测的途径与方法9.3 教育法律法规评估的内容与标准9.4 教育法律法规监测与评估的结果运用第十章:教育法规的改革与发展10.1 教育法规改革的意义与目标10.2 我国教育法规改革的历史与现状10.3 教育法规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0.4 教育法规改革的策略与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育法规的基本概念与原则教育法规的定义:需要明确教育法规的含义,以及它与教育政策、教育习惯等的区别。

教育法教案

教育法教案

素质教育的含义: A、教育面向全体 学生;(普遍性、基础性) B、要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全面性) C、让学生学会主动发展(主动性、发展性) D、宗旨:提高民族素质(未来性) (排斥“重点班”、“重点学校”现象的存在) 思考讨论: 1、为什么要推行素质教育? 2、如何保障素质教育的推行?(制度约束机制、物 质保障机制、需求动力机制、反馈激励机制) 3、违反素质教育的社会现象有哪些?
5)起诉权; 即对教育机构或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依法 提起诉讼的权利; 6)在校内组织学生团体权 三、学生受教育权的保护 1)家庭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
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应当尊 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 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辍学,”如果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履 辍学 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要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5、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 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 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 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 自由。 A、教育的目的,保障人的充分发展; B、以教育为工具,培养能力的完善,作为发展的 前提; 总结:凡是能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 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广义) (狭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 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 活动;
3、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 “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 力和创造力的人 ; A、教育的目的,以生活为依据,达成人的各 种能力的完善; 4、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 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 A、教育是一种感悟,而非知识的堆积; B、寓言故事:“爬楼梯”

义务教育法班会教案

义务教育法班会教案

义务教育法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2. 培养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

3. 增强学生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义务教育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3. 义务教育法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三、教学难点:1. 学生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义务教育法相关资料。

2. PPT课件。

3. 班会时间安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主持人简要介绍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义务教育法:1. 主持人引导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通过PPT课件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3. 主持人讲解学生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

3. 案例分析:主持人呈现与义务教育法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

4. 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和体会,以及如何在学习中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5. 总结:主持人对本次班会进行总结,强调学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义务教育法。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家长与学生一起学习义务教育法,填写课后作业,加深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和认识。

六、教学延伸: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义务教育法,可以组织一次参观活动,如访问当地的学校或教育机构,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实际执行情况。

通过实地参观,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义务教育法对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

七、互动环节:组织一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中积极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每个小组可以提出一些建议,如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主动学习、与老师和同学积极互动等。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在义务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八、家长参与:邀请家长参加班会,共同学习义务教育法。

在家长参与的过程中,可以组织一次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如学生向家长介绍自己在学校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分享自己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和经验。

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师德师风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培养学生尊重教师、热爱教育的良好品德。

3. 提高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教育秩序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教育法》的精神。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师德师风案例,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教育事业。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师德师风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文本。

2. 课件:包含《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以及典型的师德师风案例。

3. 视频资料:关于师德师风的宣传片或纪录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教育法》的背景和意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原则:详细讲解《教育法》的相关条款,让学生了解我国教育制度的基本框架和教师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

3. 分析典型的师德师风案例: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教师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法》的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对师德师风的认识。

4.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就师德师风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7. 课后跟进: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对《教育法》的理解和践行情况,为学生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帮助。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1. 第五章:教育者的法律责任与权益保护讲解教育者的法律责任,包括违法行为的种类和相应的法律责任。

分析教育者权益保护的内容,如知识产权、人身安全等。

案例分析:分析教育者权益受到侵害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2. 第六章:学生的权利与义务讲解学生的基本权利,如受教育权、参与学校事务的权利等。

义务教育法教案范文

义务教育法教案范文

义务教育法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了解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掌握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保障的规定。

3.了解义务教育法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4.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二、教学重点1.掌握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的保障。

2.了解义务教育法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学难点1.分析解读义务教育法文本。

2.维护学生权益的法律途径。

四、教学方法1.线上课堂讲授。

2.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五、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议题(10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在校期间是否碰到过对自己权益的侵犯或不公平待遇,让学生思考类似问题如何应对。

2.教师讲解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0分钟)-介绍义务教育法的诞生背景,强调其对于保障学生权益和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简要介绍义务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入学和就近入学原则、学校招生与考试制度、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

3.学生小组讨论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的保障(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讨论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保障的规定。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讨论。

4.教师进行梳理和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梳理和总结,强调义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和作用。

5.教师讲解义务教育法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20分钟)-介绍义务教育法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如学校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学校的监督和管理等。

6.学生小组进行案例分析(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解读一些与学生权益有关的案例。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小组进行讨论和补充。

7.教师进行案例分析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案例分析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维护自身权益的法律途径和方法。

六、布置作业-让学生自选一篇与义务教育法相关的新闻报道,并撰写读后感。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所学知识,思考自己在类似情况下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

义务教育法-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培养学生遵守义务教育法的意识,提高法制观念。

3. 引导学生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二、教学重点1. 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2. 学生遵守义务教育法的意识和法制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条款和实施情况。

2. 学生对义务教育法理解的深入程度。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义务教育法的概念、基本内容和重要条款。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义务教育法的精神。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的意识。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法律法规资料。

2. 准备典型案例,以便进行案例分析。

3. 准备讨论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内容1. 讲解义务教育法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详细解读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条款,如入学条件、教育质量、师资保障等。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义务教育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七、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简要介绍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讲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条款,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

3. 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了解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应用。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就案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讲解: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并总结义务教育法的核心要点。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表现:评估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能力。

九、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义务教育法实施过程中的不同角色,加深学生对义务教育法的理解。

2. 邀请法律专业人士或教育工作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义务教育法的意义和实施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案
教案标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 了解教育法对于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以及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规定;
3. 掌握教育法对学生权益和教育质量的保障。

二、教学重点:
1. 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教育法对学生权益和教育质量的保障。

三、教学难点:
1. 剖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意义和作用;
2. 分析教育法对教师及教育机构的规定。

四、教学方法:
1. 讲授法:通过教师授课的方式,介绍教育法的背景、重要内容和主要规定;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教育法对教育制度和学生权益的意义;
3. 案例分析法:通过教师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教育法对教师及教育机构的规定和要求。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中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历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颁布背景和法律地位;
3. 分析教育法对教育制度的规定,包括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
4. 探讨教育法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如教育公平、学生安全等;
5. 分析教育法对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规定,如教育机构资质认定、教师资格要求等;
6. 提供相关案例,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法理解教育法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效果;
7. 总结教育法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8. 练习与拓展:组织学生撰写一篇小论文,分析教育法对中国教育发展的意义。

六、教学评价:
通过小组讨论和小论文的撰写,评价学生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结合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的表现,评价学生的综合思考和分析能力。

小学义务教育法的教案模板

小学义务教育法的教案模板

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标: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对义务教育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 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学难点:1. 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的一些专业术语。

2. 将法律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粉笔。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资料。

3. 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背景和意义。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义务教育法》?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义务教育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义务教育的基本概念、实施原则、保障措施等。

2. 通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解释一些专业术语,如“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强制性教育”等。

三、小组讨论1.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讨论卡片。

2. 每组讨论以下问题:a. 义务教育对我们有什么好处?b. 我们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c. 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我们应该怎么办?3.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强调学习《义务教育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思考题。

2. 搜集关于义务教育的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历程。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重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习兴趣。

3.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课后作业应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间:1课时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法教案模板

教学法教案模板

一、教案名称《XXX教学法教案》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XXX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等基本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XXX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XXX教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教学对象XXX年级XXX专业学生四、教学时间XX课时五、教学重点1. XXX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2. XXX教学法的实施步骤3. XXX教学法的案例分析六、教学难点1. XXX教学法的灵活运用2. XXX教学法的创新设计七、教学过程(一)导入1.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XXX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XXX教学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二)教学内容1. 讲解XXX教学法的概念、特点及实施步骤。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实践1.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XXX教学法的实践设计。

2. 各小组展示实践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XXX教学法的要点,强调其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八、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XXX教学法的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XXX教学法的实际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进行XXX教学法的实践设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XXX教学法的实践操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九、教学资源1. XXX教学法相关书籍、论文、网络资源等。

2. 教学案例、实践项目等。

十、教学评价1. 学生对XXX教学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XXX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

3.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

十一、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XXX教学法的实施效果,总结经验教训。

2. 学生反思自己在XXX教学法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注:本教案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

教育法教案

教育法教案

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主讲:秦雪桃时间:2017年8月25日地点:参加人:中鱼口乡全体教师授课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是《宪法》之下的一部国家基本法律。

一、《教育法》颁布与实施的意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命运的一件大事。

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对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巩固和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在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制定《教育法》的重要立法宗旨。

三、中国教育的基本原则有9项原则:1、重视德育的原则2、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3、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5、教育机会平等原则6、特殊扶持和帮助原则7、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支持和鼓励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8、运用汉语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原则9、奖励原则《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这一条是关于德育工作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重视.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法》中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成人学校,以及其他专门实施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

教育法教案

教育法教案
〔案例1-4〕学生被学校强行收取农村社会保险金
刚一开学,某县几乎所有的小学都强行向学生收取农村社会保险金,每人200元。对许多家长而言,200元是个不小的负担。可是不交,又怕自己的孩子无法向学校和班主任交待。学生们该怎么办呢?
学生们有权拒交农村社会保险金,并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当地政府申诉,要求给有关学校及责任人员以纪律处分。学校强行收取农村社会保险金属国家严格控制的代收费项。因此,学生们有权拒交,并可向当地教育部门及其监察部门或当地政府及其监察部门申诉,要求给予有关学校及责任人员以纪律处分。
2、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
《教育法》第71条第2款规定:“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克扣教育经费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克扣的经费,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案例1-1]小学校长挪用教育经费,造成校舍倒塌师生死亡
一些地区和部门,不依据或违反有关收费标准、范围、用途和程序的要求,向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摊派,或征收应减、免的税款,这些均属于违法收费范围。这种行为无疑加重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负担,减少了教育经费的实际投入和使用,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的开展,甚至会造成一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向学生转嫁费用负担的不良后果。对此,要由政府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与行政处分。
〔案例1-3〕校舍供人非法经营液化气酿成惨剧
某小学教学大楼底层原用于值班,3月份借给外地某燃料厂,该厂用其作为驻此小学所在地的办公室。6月8日下午,房间里发生可燃性气体爆炸,造成9人烧伤的重大事故,其中有2名教师,2名学生。据了解,该燃料厂未经市有关部门批准,就擅自在此地非法经营燃料液化气,并将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放置于学校教学楼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主讲:秦雪桃
时间:2017年8月25日
地点:
参加人:中鱼口乡全体教师
授课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通过)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根本大法。

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教育法》是《宪法》之下的一部国家基本法律。

一、《教育法》颁布与实施的意义:
《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是关系到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和社会主义社会历史命运的一件大事。

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它标志着中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

对于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中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办学方向,巩固和深化教育改革,保障和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教育法制建设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它在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并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是制定《教育法》的重要立法宗旨。

三、中国教育的基本原则
有9项原则:1、重视德育的原则2、继承和吸收优秀文化成果的原则3、符合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原则4、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5、教育机会平等原则6、特殊扶持和帮助原则7、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支持和鼓励教育科学研究的原则8、运用汉语言文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原则9、奖励原则
《教育法》第六条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这一条是关于德育工作的规定,体现了国家对德育的重视。

四、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
《教育法》中的“学校”,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以实施学制系统内各阶段教育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具有颁发学历证书资格的成人学校,以及其他专门实施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

“其他教育机构”是指经主管机关批准或登记注册,实施非学历性教育的教育机构,如各种职业与技术培训机构、培训中心,以及实施扫盲教育、文化补习教育、社会文化教育的教育机构等。

习惯上,人们常把“其他教育与机构”也称作“学校”,如“书法学校”、“老年大学”等。

一般情况下,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是相同的,只有在设计颁发学历证书、学位证书以及国家对学校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和特别要求时,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相区分才具有实际意义。

(一)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享有的权利
《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历证书;
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
《教育法》第29条规定了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的义务,我们主要学习其中的第三项和第四项。

第三项规定:“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这一义务首先要求学校自身的行为不得侵犯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如不得克扣、拖欠教职工工资,不得拒绝合乎入学标准的受教育者入学等;其次,当学校以外其他社会组织或个人侵犯了本校人员的合法权益时,学校应以合法方式,积极协助有关单位查处违反行为的当事人,维护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这一规定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关系,保持稳定的校园秩序。

第三项规定:学校有“以适当的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的义务,这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受法律保护。

“以适当方式”,如组织教师家访,与学生个别谈话,学校设立“家长接待日”、“家长会议”等合法的、正当的方式。

不得采用非法的、
不适当的方式,如采取“考试成绩排队”、“公布学生档案”等。

所谓“提供便利”,首先学校不得拒绝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学业成绩、在校表现等情况的要求;其次,学校要把此项工作视为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要提供便利条件帮助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行使此项知情权。

五、受教育者
是指在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登记注册、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和其他公民,包括中国公民和来华留学的外国公民;包括青少年儿童,也包括中年人和老年人。

教育对象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教育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教育法律关系上,受教育者区别与其他教育主体,享有特定的权利,履行特定的义务。

《教育法》用专章把受教育者的权利和义务法定化,并规定了国家对各类受教育者权利的保护义务和保障措施。

这对普及教育、保障受教育者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受教育者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教育法》第9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的教育机会。

《教育法》第36条第一款规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

”这是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一条重要原则。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享有平等的权利。

受教育权的含义:受教育权是指公民为接受教育,要求国家做出
相应的行为的权利,即公民获得均等的受教育条件和机会的权利。

包括上课权、教学设施使用权、获得公正评价权。

受教育权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听课的权利。

只要学生没有扰乱课堂秩序,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那么,该生就有权听课,就不能剥夺该生的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还包含:受教育的选择权。

(二)受教育者的权利
《教育法》第42条规定了受教育者享有以下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公诉。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其中第3项是受教育者的一项基本权利,是学校必尽的义务。

受教育者的这种要求公正评价的权利,是促进其学习积极性和提高思想品德修养的基本法律保障。

(三)受教育者的义务
《教育法》第43条规定了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四项基本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六、法律责任
《教育法》制定以后,关键在于实施。

《教育法》的实施就是通过一定的制度、程序、方式在教育活动中具体适用教育法的活动。

通过教育法的实施使教育法产生实效,即发生效力的教育法在实际上被执行、适用和遵守。

教育法的制定以及对其效力的说明,不等于教育法在教育活动中产生了实效。

《教育法》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彻底落实。

为了落实《教育法》的精神,确保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必须进一步明确法律责任,提高依法治教的意识,加大实施力度。

这里所说的法律责任,包括行政法律责任、民事法律责任和刑事法律责任。

(一)有关教育经费法律责任的认定及处理办法
1、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法律责任认定及处理办法。

《教育法》第71条第一款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保障,教育经费的各项财政预算内拨款,是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

违反《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的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行为,会严重影响和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因此,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应承担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实现方式是:限期核拨,行政处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