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

合集下载

中西方悲剧比较

中西方悲剧比较

中西方悲剧比较对于“悲剧”一词,我最初对它的理解是一些不幸的、痛苦的事情。

然而在美学课上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发现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不如我理解的那样。

我知道了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并不等同于“悲惨的事件”。

下面先来说一下美学意义上悲剧的一些特征。

首先,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正面人物。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

”这就规定了悲剧主人公善的品格。

这里所说的正面人物”,是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它既包括英雄人物,又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平凡的小人物(《祝福》中的祥林嫂),但是他们共同一致的品格是进步、纯洁、善良。

正面人物是多种多样的,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的悲剧主人公不但以美的魅力去吸引观众的注意,而且以善的品质去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怜悯。

如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以死殉情,用人文主义克服家族封建意识;还有的悲剧主人公内心深处充满了真理与谬误、进步与落后的激烈斗争,斗争的结局是:主人公内心深处的真制服了假,善克服了恶,美战胜了丑,然而却在这一倾刻遇到失败或毁灭。

如莎士比亚的悲剧《奥赛罗》中的奥赛罗、《李尔王》中的李尔等。

之所以悲剧主人公要是正面人物,这主要原因是为了唤起人的同情感,产生悲剧效果。

第二个恃征,在悲剧冲突的展开中,用美的毁灭来否定丑的存在。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充满了善与恶、进步与落后的斗争,新生力量在强大的邪恶势力之下暂时毁灭了,失败了,造成了悲剧,但是,悲剧可以摧毁一个崇高伟大的人,却不能摧毁一个人的崇高伟大,美的被毁灭只是具体形式,其精神却完全战胜了丑和邪恶势力。

如普罗米修斯为人类取火造福,而被判永久锁在悬崖绝壁上被凶鹫啄食肝脏,岂不悲壮!然而他的精神之壮美却永远存留天地之间,并彻底战胜了宙斯的凶残。

第三,从悲剧效果来看,怜悯、恐惧、陶冶、净化、提升一一这是欣赏悲剧逐步展开的心态感受。

这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悲剧必然首先要唤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进一步在领略悲剧美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灵得到陶冶和净化(即情感上的熏陶、感染与升华)。

中西古典悲剧结局的比较及其文化渊源

中西古典悲剧结局的比较及其文化渊源

中西古典悲剧结局的比较及其文化渊源纪卫宁(莱阳农学院外语系,山东莱阳265200)摘 要 中西古典悲剧在结局处理上有截然相反的特点:中国古典悲剧大多是以“大团圆”来收场,意在满足观众正义感的心理需要;西方古典悲剧则大多以悲惨结局收尾,意使观众体会到强烈的崇高感。

中西古典悲剧结局区别的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有其深刻的文化渊源:中国古典悲剧的正义感的文化渊源可追溯到中国文化中无往不复的宇宙运动观和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及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西方古典悲剧的崇高感则与古希腊文明史分不开。

关键词 悲剧结局 比较 文化渊源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141(2000)03-0042-03中国和西方都蕴育着灿烂的戏剧文化,其中能给人以深沉、纯厚的审美享受则当属悲剧。

而悲剧的结局是悲剧审美中的焦点。

悲剧结局是各种冲突的最后决战和解决。

在这里,一切矛盾发展到了白热化,其最终的结果或快乐、或不幸、或兼而有之,各种情感一齐抨击着观众的心灵,叫人或欣喜若狂、或捶胸顿足,甚至离开剧场后也久久不能平静。

悲剧结局给人的审美享受,在全剧中是最集中、最强烈、最持久的。

所以,笔者拟从中西古典悲剧结局入手,分析中西古典悲剧的不同,并进一步分析造成中西古典悲剧结局不同的文化渊源。

一、中西古典悲剧作品在结局处理上表现出明显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特点中国古典悲剧大多是以大团圆的欢乐结局收场,结局总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或有情人终成眷属,或有志者梦想成真;而西方古典悲剧大多以悲惨结局收尾,最终不是死亡就是毁灭,或好人遭受灭顶之灾,或经磨难,终不能达到目的。

中国古代戏曲主张戏曲要有“团圆之趣”。

而西方大哲学家、文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则要求悲剧要以悲惨结局收场,即悲剧人物命运的转变应由泰运转入否运。

中国古代四大悲剧几乎没有一部不是以“大团圆”收场。

《窦娥冤》中窦娥虽然含冤而死,但最后她的三个誓愿全都实现,冤情得以昭雪,恶人伏罪而死。

《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美学分析

《浅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美学分析

题,即“明明德”(《四书集注》,第 4 页)。这样的一条政治教 重现。罗密欧的爱情悲剧如此凄美,难道我们还不会引起
育准则是如何体现在悲剧之中的,悲剧又是怎样体现出这 警惕吗?这样的感同身受的恐惧感,成为我们得以“自明”
种“自明”性的?
的重要因素,它将直接把我们带到那些我们习以为常,不以
首先,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 为意的情绪面前,让我们重新审视我们自己。
自我体认,一种通过阅读悲剧,所形成的“领悟”的状态。在 我们相似而引起的”。悲剧主人翁的不幸,极有可能会发生
西方思想史上,以“认识你自己”这句话体现出来,作为所有 在我们的身上,这在我们的心中造成了一种恐惧感,也正是
人的第一条训诫,而中国思想史上,同样也讲述这样的命 这样的感觉让我们觉得主人翁的命运,是我们自己命运的
治哲学),诗学和政治学都旨在为社会制作出善良的人,两 一种“热情”,一种“急切”。悲剧要“重现”的正是这种“急切
者都有‘成’人之美。”(《诗学解诂》,141 页)
与热情”的行动。从《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行为来分
“诗”与政治的关联在为理解悲剧“诗”性的一个重要的 析: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我们可以用形容词“急切和热
(二)英文 Poetry 的真正意义
算完成,而是进一步深入地谈到了诗的本质性问题:“总之,
1、亚里士多德书名的翻译问题
《论诗术》明显关乎古希腊的城邦‘诗教’,绝非讨论一般意
新近出版的《论诗术中篇义疏》是对亚里士多德《诗学》 义上的‘文艺创作’—如今不少学者喜欢从现代所谓‘戏剧
的注释性文字。学者刘小枫先生的“中译本前言”详细讲解 学’的角度来绎释《论诗术》,结果不仅非常吃力,而且最终
《罗密欧与朱丽叶》讲述了一个爱情的悲剧。读者阅读 近的,也是最遥远的。要想实现“自明”,要想走上认识你自

中外爱情悲剧的文化差异比较

中外爱情悲剧的文化差异比较

中外爱情悲剧的文化差异比较摘要】爱情悲剧的认知和欣赏古今同理,中外同心,但是在中西之间存在明显差别,本文对汉乐府民歌的《孔雀东南飞》与莎士比亚的剧作《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作品进行多方面的探讨,寻找作为爱情悲剧的文化共同因素,也探讨分析中外对爱情悲剧成因和人物性格认知偏向的不同。

【关键词】爱情悲剧文化差异比较一、两部作品简介《罗密欧与朱丽叶》,英文原名为The Most Excellent and Lamentable Tragedy of Romeo and Juliet,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正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不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另一说法是改编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小说家马泰奥·班戴洛(1480?-1561)创作的一部真实故事小说。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被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取材于东汉献帝年间发生在庐江郡(治舒县,在今安徽境内)的一桩D婚姻悲剧。

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都是基于人口传诵的爱情悲剧创作出的文学作品,非常适合用来探讨中外对爱情悲剧的文化认同和差异,以下比较为了表达方便,两部作品将简称为《罗》和《孔》。

二、中外爱情悲剧认知的相同点(一)双方殉情。

这是中外爱情悲剧文化的共同基础,美满的一对无法结合而选择共同死亡。

《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

《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

(二)广泛同情和惋惜,两部作品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

《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区别作文爱情这玩意儿,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都能整出些让人一把鼻涕一把泪的
悲剧来。

不过呢,中西方的爱情悲剧还真有不少差别。

咱先瞅瞅咱中国的爱情悲剧。

那叫一个含蓄深沉啊!比如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两个人爱得那叫一个苦。

家里反对,社会规矩一大堆,硬是把好好的一对
给拆散了。

他们的爱情就像是被闷在罐子里的火,烧得旺旺的,可就是没法痛
快地燃烧。

最后只能化蝶双飞,这结局虽然带着点浪漫色彩,但说到底还是满
满的无奈和悲哀。

而西方的爱情悲剧呢,那风格可就不太一样了。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得那
叫一个热烈奔放!他们可不管什么家族仇恨,爱了就是爱了。

但命运就爱捉弄人,最后双双殉情。

西方的爱情悲剧常常充满了激情和冲突,爱得死去活来,
好像不惊天动地就不算爱。

总的来说,中国的爱情悲剧像是一杯苦茶,需要慢慢品味其中的苦涩和无奈;西方的爱情悲剧则像一杯烈酒,一口下去,火辣冲头,让人心痛到不行。

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这些爱情悲剧都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无奈。

虽然结局不完美,但也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对爱情有了更深的思考和感悟。

所以啊,爱情这东西,真是让人又爱又恨,不管在哪,都能整出些让人哭
断肠的故事来!。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

100浅析中西方悲剧的差异冯燕华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要:中西方文学中悲剧作品的差异一直以来都引人注目,这种差异是由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心理、审美心态和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本文则从中西方悲剧作品中不同的人物形象,以及不同人物形象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和不同文化内涵下的不同结局三个方面对它们的差异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西悲剧;差异;人物形象;文化内涵;结局悲剧自古以来就是崇高的艺术。

作为一种审美形态,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可以唤起以恐惧、怜悯为基础的审美情感并使得审美主体得到净化与升华。

同时,作为一种戏剧样式,悲剧也是社会生活中悲剧现象的艺术反映。

纵观中西方有关悲剧的文学作品,虽然它们有着同样的主题,但是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却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这一现象及其背后所代表的不同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都值得我们去探讨分析。

一、“强者”与“弱者”的不同形象西方的悲剧基本可分为命运悲剧、英雄悲剧和性格悲剧,其典型的代表如:俄狄浦斯王、普罗米修斯、哈姆雷特等,这些人物形象多是宇宙天神或者是王公贵族,大都是高贵的正面典型或英雄人物。

这些悲剧主角为了崇高的理想和正义的事业,坚强不屈的与敌人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即使遭受苦难仍斗志弥坚,纵然牺牲生命仍英勇不屈,这样的角色具有强大的悲剧力量。

就如埃斯库罗斯在三部曲第一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成功的塑造了普罗米修斯这个庄严高尚的悲剧英雄的典型形象。

这位希腊神话中的神,为了崇高的正义事业具有顽强的反抗精神,因而遭受了巨大的苦难。

他热爱人类,反对众神之王宙斯要将人类完全毁灭的暴力,就偷了天上火种传给人类,因此遭受宙斯的残酷惩罚。

他被宙斯钉在高加索山上,上接苍穹,下临深谷,带着沉重的手铐脚镣,动弹不得。

面对宙斯所施加在他身上的深重苦难,这位悲剧主人公以强者的形象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宁愿忍受苦难一万年,也决不屈服分毫。

他预知宙斯将来要和一个女神结婚,并且他们的儿子将会打倒宙斯,因此宙斯威胁利诱要他讲出这个秘密,他断然拒绝。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一、本文概述爱情,作为人类情感中最为深沉且复杂的一种,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成为了文学作品中最受欢迎的主题之一。

尽管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大相径庭,但爱情的力量却总能在不同的故事中引发共鸣。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中西方两部经典爱情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探讨中西方爱情悲剧的共性与差异。

两部作品都以悲剧结尾,展现了爱情在社会束缚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冲突与挣扎,成为了各自文化中的经典之作。

本文将从文化背景、悲剧成因、表现手法以及悲剧意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以期深化对中西方爱情悲剧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这一研究,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爱情悲剧的共同点,还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各自文化中的独特之处,从而丰富我们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理解。

二、背景分析《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两部爱情悲剧虽然跨越了东西方的文化界限,但它们所根植的社会背景却各具特色,为这两部作品的情感深度和悲剧色彩提供了独特的土壤。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的古代社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在那个时代,封建礼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婚姻往往是由父母和家族来安排的,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往往被忽视或压抑。

在这样的背景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就显得尤为珍贵和悲壮。

他们两人虽然情深意重,但却无法抗拒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巨大压力,最终选择了殉情。

他们的爱情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整个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和压迫的写照。

相比之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则发生在欧洲从中世纪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社会变革带来了许多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也开始发生变化。

尽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仍然面临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阻碍,但他们更加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反抗权威和传统。

他们的爱情悲剧更多地体现了人性的冲突和矛盾,以及个人在追求幸福时所面临的困境和无奈。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美学意蕴美学的根本问题是关于人的问题,是对人的存在状态进行审美观照、审美理解和审美反思的问题。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作为人类艺术殿堂里的瑰宝,它以揭示人类存在中的各种困境、灾难和痛苦为旨归。

因此,中国古典爱情悲剧是我们洞察人类生存状态最直接的素材。

人类悲剧的总根源在于自我欲求与现存世界无法满足这些欲求之间的尖锐冲突。

为了避免人类的这些悲剧,以儒道为主体建构起来的中国文化以自己的理论规范或否定人的自我欲求。

只有中国古典爱情悲剧敢于肯定人类各种欲望存在的合理性,彰显了人的自我意志。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将人实现爱欲的渴望和现存文化处处压抑这种爱欲的悲剧性冲突展示给人看,让悲剧主人公用他的行动和毁灭去唤起审美主体的审美反思,使他们在反思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推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

任何研究都必须面向当下,回到现实。

研究的终极意义都是对当下存在者进行审美关怀。

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研究也不例外。

笔者希望通过对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研究,培育出具有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的个体。

这些个体不仅具有独立思想和健全人格,拥有人类普遍认同的道德价值,而且具有坚韧的性格和强大生命力。

也就是黑格尔所说:“这里人物性格首先必须至少在形式上是伟大坚强的,有能力抵挡住一切消极因素。

”①只要人类拥有这种悲剧精神,他性格上的“伟大坚强”就能“抵挡住一切消极因素”,就能在任何困境与灾难中重新站起来。

本文接下来对中国古典爱情悲剧不同美学形态的作品加以分析,以求能使读者对整个中国古典爱情悲剧的审美特征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并认清中西爱情悲剧美学形态不同的根源所在,从而能更客观的评价中国古典爱情悲剧。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

中西悲剧差异背后的文化哲学解读蹇河沿关健词:中西方悲剧哲学文化差异内容提要: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体现有其深刻的文化哲学原因。

1。

从认识基础来看,西方哲学强调的是主客对立,中国思想强调“天人合一”从而奠定了中西文化最基本的区别。

2。

从产生悲剧的根源来看,西方悲剧根植于西方人追求生命之终极,而这个终极最终又不可得的生存焦虙,而中国传统悲剧则产生于理想社会和真实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

3。

从悲剧理想上来看,西方人希望借助悲剧之悲烈,否定现象生命,通达绝对生命,最后实现生命的超越。

而中国的悲剧,力图通过悲剧之故事,建立一种可能达到的理想人格——其本质是圣人圣心的道德人格。

4。

从悲剧的表现形式方面来,西方人对语言的崇拜导致了完全以对话为主的戏剧艺术(话剧),表现西方人对语言的绝对依附。

而中国传统思想则认为“言不尽意”、“意在言外”,对语言的局限有深刻认识,所以中国传统戏剧总是以歌舞言为一体,使戏剧脱离对语言对完全依附和控制。

中国传统悲剧与西方传统悲剧之间的差异性是显然而见的。

这种差异从观念、内容、审美追求、艺术表现形式全方位体现出来。

这种差异是本质的,不是现象的,是具有历史传承性的,而不是片断的艺术现象。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本文力图从文化和哲学方面去探寻其本质原因。

一.认识基础——主客对立与“天人合一”把人作为认识主体,把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生命本体)作为认识对象,确定其主客的划分,认识和哲学因此产生。

西方哲学十分强调这种主客分离,甚至将其绝对化,进而形成主客间的强烈对立。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系统,作为人的系统具有认识的主动性和变化性,同时也具有不可摆脱的局限性,而自然万物则是由上帝早已经安排好的,是固定的、完美的、永恒的,具有至高无尚的绝对性。

人运用人类才具备的理性思维,去触摸、接近那个永恒完美的永恒,却又发现永远不能真正企及和穷尽这个完美的永恒,这便是西方哲学的基本观念。

正因为这样,古希腊最早出现的一批自然哲学家,他们为世界万物到底是由什么基本物质构成而喋喋不休。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

中西方爱情悲剧之比较——以《梁祝》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一、自由的爱情,理想的追求是两部作品的共同主线爱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追求自由的爱情是人人所向往的。

因此,爱情这一主题也常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两部作品故事的开端都是来自于男女主人公的自由相爱。

《罗密欧与朱丽叶》(以下.简称《罗》),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著名的正剧,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白、奥赛罗、李尔王及哈姆雷特)。

但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悲剧故事并4i是莎士比亚的原创.而是改编自阿瑟·布卢克(Arthur Broke)1562年的小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历史》。

该剧曾被多次改编,千百年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读者。

《罗》中,来自蒙太古家族的罗密欧在一次宿仇凯普莱特家族举办的宴会上对美丽的朱丽叶一见钟情,当即上前表达了爱慕之情。

明知有阻力,两人仍然无法抑制住爱恋,并在神父的帮助下结成了夫妻。

在一次意外中,罗密欧杀死了凯普莱特家族的提伯尔特,这使得两人的爱情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然而朱丽叶面对父母的责难和逼迫仍然对罗密欧不离不弃,甚至为了逃避父母为她选择的婚姻而在神父的帮助下服下一种可以让人假死的毒药,以求取得与罗密欧远走高飞的机会。

阴差阳错,不知情的罗密欧误以为心上人真的离他而去,选择了与心上人一起殉情。

当朱丽叶醒来后看见服毒死去的罗密欧,1i想独活人间,拔剑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最终实现了两人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有着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梁》(以下简称《梁》)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一起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

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经中国民间流传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影响深远、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梁》中,梁祝经过化装求学、草桥结拜、三年同窗、十八相送之后,两人已经难分难舍,尤其梁山伯在师母那里得知英台乃女子之后,欣喜不已。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

《浮士德》“爱情悲剧”的社会内容和象征意涵摘要歌德作为最伟大的德国文学家之一,其主要代表作《浮士德》,以浮士德思想精神的发展变化为线索,写出了一位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的先进分子对现实社会的不满,逐步在追寻社会崇高理想的道路上探索人生的真理。

作为诗剧虽未有首尾和连贯的情节,却完整的表现了浮士德命运的五大悲剧。

其中的“爱情悲剧”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使其影响广泛。

这部发生在封建宗教统治森严的德国社会的“爱情悲剧”,以浮士德和平民少女——玛甘泪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一位刚从书斋生活出逃的老博士,在恢复情欲后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当“小我世界”的追求到达一定程度后,精神世界向往“大世界”的探索。

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和传统伦理道德对人性自由的束缚,还象征着人类的自强不息的探索。

本篇论文就以《浮士德》中的爱情悲剧为主,探索歌德让“爱情悲剧”出现第一部中的意义、这部爱情悲剧中所反映的社会内容以及“爱情悲剧”中蕴藏的的象征意涵。

关键词:爱情悲剧;社会内容;象征意涵;人类发展AbstractGoethe, as one of the greatest German writer, his main representative works Faust,which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Faust spirit thought clues, describe an advanced molecular’s dissatisfaction with social reality , and to explore the truth of life on the way to the pursuit of lofty ideal society in early stage of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s a poetic drama no fore and aft and the plot of coherent, but complete performance of the Faust’s destiny through five major tragedy. The love tragedy struck a chord with readers and makes it widely. The story happened in Germary, this period when the feudal religious system heavily. After Faust has signed in blood, Faust has a few excursions and then runs on to Margarete, Rich in classical allusion, the romantic story of the first Faust is forgotten, and Faust wakes in a field of fairies to initiate a new cycle of adventures and purpose. This plot not only reflect the social ,religious and traditional morality of human nature, also a symbol of the exploration of human unyielding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love tragedy of Faust ,explore Goehe let the meaning of the love tragedy in the first ,and this love tragedy reflects the social content and symbolic meanings. Key words: love tragedy; social content; symbolic meanings;human development引言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是经历启蒙运动后的德国伟大诗人、作家和思想家,德国文学也因为他创作的存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状态,并在整个欧洲文学的发展史中留下了精彩的一幕。

中西爱情悲剧观的审美差异

中西爱情悲剧观的审美差异

中西爱情悲剧观的审美差异爱情是美的,同时带着原欲的、激情的,因此爱情既有创造性,又有破坏性。

爱情悲剧,无非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爱,或者爱了不能在一起。

古老的中国人面对爱情悲剧,通常是将爱情埋在心里,自己去承受那不得的悲哀,西方则宁愿和爱人一同死去,也要捍卫自己的爱情。

我们要探究的,是那些东西阻碍了人们的爱情的发展。

古希腊人认为最高贵的爱情是有德行的年长者和一个有美貌的少年之间的,他们之间的爱一般不会长久,少年的年龄一般在12-17岁,少年长大成人,还会娶妻生子。

因为古希腊城邦歧视女性,追求爱情除了满足肉欲之外美的的功能。

悲剧作家阿伽通获奖,邀请朋友来庆祝。

赫西俄德:著有《神谱》。

希腊神话体系:原始神:卡俄斯大地之神:盖亚地狱深渊神:塔尔塔罗斯爱神:厄罗斯卡俄斯独自生下了幽冥神厄斐琉斯和夜神倪克斯,他们两个通婚,生下光明神埃特耳和昼神赫墨拉。

盖亚单独生下天空神乌拉诺斯,海洋神蓬托斯和丛山神乌瑞亚。

斐德罗:话题的提出者爱神是最古老的神,给了我们最多的好处。

好处:给人类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引导作用。

让人为善感到自豪为恶感到羞愧,从而使社会井井有条。

因为在爱人面前,人们都想做好事,不愿意做恶事。

包塞尼亚:阿伽通的爱人,他们的爱情维持了一生。

普通之爱,神圣之爱。

限制普通之爱,敦促人们追求神圣的之爱。

厄律克西马可斯:医生。

爱不止是人类现象,还是整个世界的现象。

爱具有普遍性,如医药学,音乐学,神与人的交流。

指出爱是一种神秘力量,推动宇宙万物繁衍发展。

爱是需要克制的。

阿里托斯芬:喜剧作家。

归一说爱情就是对神灵的虔诚与尊敬,这个过程中可以回归自我。

最初的快乐和幸福。

阿伽通:悲剧作家。

爱神具有什么特质,能够给我们那些好处。

因爱神不是最古老的神灵,而是最年轻的。

因为爱情常在年轻人之间发生。

古老时期的冲突也是因为没有爱。

爱神是美的,流动灵活的。

因为能打动他的只有柔软的心灵,他会在不同人和美丑之间做平衡。

爱神公正,节制,智慧,勇敢。

中英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

中英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

中英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对比透析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爱情婚姻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却是每个民族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因而,每个民族都有其纯情爱情的典范。

中国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英国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这二个爱情故事都是讲年轻男女相恋不能结合,自杀而亡这一共同母题。

本文将中国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英国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重新置放于其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多层面的探究和体察,期望对二国文化特质有所把握。

一:异曲同工之妙《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经过民间传唱和历史的沉淀,终成为流芳百世的艺术典范。

这二部爱情悲剧无论从母题来源、基本情节、思想题旨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1、母题来源:三部爱情悲剧均取自于本民族的民间爱情故事,后经剧作家之手的再创作成为纯殉情典型。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江南一带更是流传甚广。

最早出现在东晋,后被改编成戏曲上演以后,梁祝的形象活跃于不同剧种的舞台上经久不衰,成了传统剧目。

有些唱段更是脍炙人口,传诵不息。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源于5世纪的希腊传奇,1562年英国诗人布鲁克据此传说写了一首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故事便传入英国。

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根据这首长诗写成《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本。

2基本情节:二部爱情悲剧的基本情节相似:一对青年男女自由相爱;他们的爱情都潜伏着危机;男方向女方求婚遭拒绝;期间有好心人从中成全;女方家仍违背女意将她嫁与他人;一方死,另一方在其坟前为其殉情。

徐剧女扮男装的祝英台在杭州求学过程中对同窗三年的好友梁山泊暗生情愫,可梁山伯竞不知祝是女儿身。

几经曲折,梁山伯父母向祝家提亲,而祝父不顾女儿的反对硬是将其许配给马家,梁山伯为此怅然不乐,相思成疾而魂归西天。

祝英台闻之后,到梁冢前失声哀恸,忽然冢裂,祝投而死。

莎剧中维洛那名城两大家族的后代罗密欧与朱丽叶在一次假面舞会上一见钟情,彼此真诚相爱,可两家“累世的宿怨”从根本上就取消了他们结合的可能性。

浅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结局(5篇材料)

浅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结局(5篇材料)

浅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结局(5篇材料)第一篇:浅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结局浅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结局摘要:小仲马的成名之作《茶花女》问世已近二百年,作品因其独特的表现力具有的极高文学价值。

《茶花女》最鲜明之处在于其艺术特色,《茶花女》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意义与现实社会意义。

本文主要从《茶花女》的主人公玛格丽特的个人性格与当时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冲突,分析茶花女悲剧形象的形成,由此分析茶花女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爱情;社会现实;历史背景《茶花女》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他塑造了玛格丽特这个美丽纯洁的女性形象。

玛格丽特虽身为妓女,但她仍然对于爱情有着崇高的追求。

她具有一颗善良的心,虽身在泥泞,但心向光明;追求纯洁的爱情,却无力反抗现实的压迫,最终难以逃脱世俗观念的羁绊。

而其悲剧结局,反而升华了她的形象,使这部作品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如鲁迅所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一、茶花女的故事内容小说《茶花女》描写的是十九世纪巴黎的上流社会中一位妓女玛格丽特的故事。

玛格丽特是当?r巴黎上流社会的一朵交际花,受到各路社交名流、达官贵人的追捧,自身也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但在这繁华的表象之下,玛格丽特却有着一颗质朴的内心,她并不“汲汲于富贵”。

长期的奢靡生活让她的身体染上了重病,而她那些身为名流的相好们却对此漠不关心。

在一次偶然的机遇下,玛格丽特相识了暗恋她四年的阿尔弗雷德。

当时她正在发病,阿尔弗雷德的体贴真诚打动了她的内心。

当内心的坚冰融化后,玛格丽特如同飞蛾扑火,奋不顾身的追求火热的爱情。

为了摆脱以前的生活,她倾尽所有与阿尔芒来到乡间居住。

却为了维护所谓的“家族荣誉”,不得不离开阿尔芒。

最终,以自己的生命为这段爱情画上了句号。

这段悲剧爱情,比“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更多了一份荡气回肠;生死两别的结局,比长相厮守的爱情显得更为弥久与坚贞。

二、茶花女单纯的爱情观茶花女本名玛格丽特,原本是一个质朴的农家少女,在她人生的成长历程中,接受的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思想观念教育。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

中西方爱情悲剧的文化审视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安吉乡中国“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英国“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都是叙述年轻男女相恋不能结合.最终自杀殉情这一共同母题。

笔者把其重新置放于其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多层面的探究和体察.从而对中西文化体系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追根溯源.以解读文本中的悲剧人物受其影响在爱情的表达、对爱情的态度以及为捍卫爱情所采取的行动有何异同.期望对中西文化特质有所把握。

一、母题来源:它们均取自于本民族的民间爱情故事.后经剧作家之手的再创作成为纯殉情典型“梁山伯-9祝英台”最早出现在东晋.如果从它形诸文字的唐代张读《宣室志》中所记载的梁祝故事算起,记录、扩编梁祝故事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

特别是被改编成戏曲上演以后,梁祝的形象活跃于不同剧种的舞台上经久不衰.成了传统剧目。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源于5世纪的希腊传奇,本为小说。

1562年英国诗人亚瑟布鲁克据此传说写成长篇叙事诗《罗密欧与朱丽叶哀史》,便传入英国。

在欧洲大陆传播。

莎士比亚根据这首长诗写成《罗密欧-9朱丽叶》剧本。

此剧从16世纪上演以来。

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是莎士比亚戏剧中最受欢迎的一部。

二、基本情节:基本情节相似:一对青年男女自由相爱,但他们的爱情都潜伏着危机;男方向女方求婚遭拒绝;期间有好心人从中成全;女方家仍违背女意将她嫁与他人;一方死。

另一方在其坟前为其殉情。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途中偶遇也去求学的梁山伯,彼此互有好感,遂在草桥结拜金兰之好。

三年同窗共读生活,使祝英台对梁山伯暗生情愫.可梁竟不知祝是女儿身。

在“十八相送”中祝英台以巧妙的比喻.向梁暗示她的爱慕之情.但善良的梁山伯仍没识破祝的庐山真面目,形成爱情潜伏的危机。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

女子要谨守闺范,男女授受不亲。

结婚需奉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不得私订终身。

祝英台曾托师母做媒.梁山伯父母向祝家提亲不成。

祝父不顾女儿的反对硬是将其许配给马家.梁山伯为此怅然不乐。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与命运的悲剧之美与思考与思考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与命运的悲剧之美与思考与思考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与命运的悲剧之美与思考与思考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著名的爱情故事已经被无数人反复讲述和演绎。

它是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作品,让人为之动容的不仅仅是两位年轻人短暂却深情的爱情,更是其中所蕴含的对命运的思考。

爱情,是这个故事的主线,同时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

罗密欧和朱丽叶是两个来自敌对家族的青年,他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相遇,并迅速陷入了深深的爱恋之中。

他们约定私奔,试图摆脱家族间的恩怨,追求自己的幸福。

然而,如同命运的捉弄,一系列悲剧接连而来:误会、误杀、自杀,最终两人都走到了不可挽回的悲剧结局。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纵然短暂,却是那样的美好而真挚。

在他们之间,有着深深的情感碰撞和默契的倾诉。

他们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不顾一切地追逐自己想要的爱情。

这种无私的奉献和坚持让人为之动容,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爱情的思考。

然而,作品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爱情的伟大,更是命运对于爱的无情摧残。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族是敌对的,充满仇恨和恩怨。

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情注定会受到巨大的阻碍。

命运就像一只无形的力量,将两人推向了深渊。

他们无法抗拒命运的摆布,也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境遇。

面对种种困境和考验,他们虽然表现得坚定而勇敢,但最终还是难逃命运的笼罩。

这种对命运的无奈和悲哀,使得这个故事更加具有深度和触动人心的魅力。

通过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人们可以在爱情与命运的交错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爱情是一种纯粹的情感,是我们追求幸福的动力。

无论命运如何捉弄我们,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去追求自己心灵深处真正向往的东西。

同时,我们也要面对命运的悲剧行程,不沉溺于悲伤和痛苦,而是要从中寻找到生活的启示和力量。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还能看到人性的脆弱与强大。

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可以说是激发了他们内在潜力的源泉。

在面对逆境和困难时,他们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机智,尤其是在他们决定私奔时的坚定与果断。

他们的爱情激发了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力量,使得他们成为历史上最为经典的爱情英雄。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

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摘要:中西方拥有各自的民族意识和审美观念,使中西方的悲剧有着巨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美学特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文学作品中的悲剧主人公,悲剧结局以及悲剧的价值来浅析悲剧的美学特征,中西方的悲剧都有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西方文化里的悲剧体现了现实的悲剧性和文化的悲剧意识。

文化里的悲剧以惨绝悲极的苦戏吸引人的眼球。

中西悲剧有着无穷的魅力和巨大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悲剧主人公;悲剧价值;中国悲剧;西方悲剧引言:悲剧是美学审美对象的畴,有着重要的美学地位,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恐惧和怜悯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冶,这种净化作用也就是美学意义上的崇高。

崇高是悲剧的基础,本文将从中国的悲剧《窦娥冤》,以及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悲剧主人公祥子,西方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威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的悲剧来看悲剧的美学特征,并简要述中国和西方不同的悲剧价值。

正文:一、中国式的悲剧主人公悲剧人物是指在全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悲剧主人公,不包含剧里的其他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影响着整部剧大局,决定悲剧的属性。

中国古典悲剧的主要人物形象源自于民间,多为弱小善良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民形象,重视写悲剧人物的的无辜性,让观众产生怜悯和同情感,富有人情味。

中国悲剧美感的显现,主要是由于其力量弱小,但本性善良,但善良的本性却和悲苦的结局所产生的巨大反差正是悲剧美感的具体显现,不尽的怜悯和同情油然而生。

由此使剧外的观众对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由自主的思索。

在思索中去省视社会、思考人生,具有实质性的价值。

(1)备受摧残的娇小柔弱女子悲剧形象《窦娥冤》正名为《感动天地窦娥冤》是元朝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是元杂剧悲剧的代表作,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窦娥冤》写的是窦娥被无赖驴儿诬陷,又被官府错判斩刑的冤屈故事。

故事紧扣当时的社会现实,用窦娥冤的故事真实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的极端黑暗、残酷混乱的悲剧年代。

论 中 西 方 爱 情 悲 剧

论 中 西 方 爱 情 悲 剧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仿佛是天边的一线曙光,都说它很远,很远。

那些曾经感动你我的故事,那些关于时空穿越的幻想,那些白了头的爱情,那些炫了目的财宝,那些沉浮在虚浮飘渺间的传说,总是在很久,很久以前。

直到有一天当你在光影交错中,蓦然回首,才发现原来传奇,就在你我之间。

爱情是什么?有人用科学理性的观点给予解释,认为爱情是男女之间荷尔蒙发生的化学反应,最长时间只能持续18个月。

显然具有浪漫情怀的中国人不喜欢这个解释。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在我们看来,爱情是一种可通达三界六道,让人、鬼、妖、仙都无可奈何的神奇之物。

与其他文化相比,东方的爱情传说在人文关怀的同时,更充满了一种神奇和魔幻的色彩。

梁祝化蝶、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以及白蛇与许仙的故事被称为中国四大爱情传奇。

这些爱情传奇惊天地、泣鬼神,让生活中被柴米油盐所浸泡的男欢女爱自惭形秽。

人们喜欢这些爱情传奇,在它们身上寄予着最美好的愿望。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时代的传诵吟咏之后,电影借助现代科技让传奇从“口口相传”到“眼见为实”,并为古老的传奇赋予了现代的、现实的意义。

说到爱情传奇,中国人最津津乐道的,恐怕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了。

梁祝的爱情故事最早起源于东晋时期,经过世代留传,已经演变成中国最感人的爱情故事。

经由小说、鼓词、各个版本的戏剧,梁祝的故事情节随着时代的进程和艺人票房价值的驱使由简单而趋于复杂。

电影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故事。

早在1963年李翰祥就导演了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三十年后,导演徐克的《梁祝》对这个故事进行了重新演绎。

2003年,内地导演蔡明钦通过动画赋予了这个古老传奇新的表现形式。

这些演绎再次说明了这一爱情传奇历久弥新的永恒魅力。

总的来说,1963年李翰祥的版本和2003年的动画版本在故事的叙述上都遵循传统,是一种经典演绎,而徐克导演的版本则被加入了很多时代和新潮的注解。

解读中西爱情悲剧的差异性

解读中西爱情悲剧的差异性

每个民族都有其对爱情婚娴的独特理解,但纯洁美好、坚贞不渝的感情却是每个民族追求向往的最高境界。

在戏剧舞台上。

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与英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作为经典的爱情悲剧而熠熠生辉。

本文将其置放于各自诞生的文化土壤中进行探究和体察。

对中西文化体系中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形成追踪溯源。

解读中西爱情悲剧的差异性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性体现在人与自然、与家庭的关系上,中国文化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家庭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强调征服自然。

以个人为本位,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华民族性格含蓄、深沉。

重整体、尚人伦,有着依附人格意识;西方民族热情、奔敞,大胆追求世俗生活,注重享受生命。

信奉爱情至上,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正是这种文化心态的不同,使爱情悲剧中男女主人公在感情的表达以及面对悲剧的抗争意识上呈现差异。

《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戏剧舞台上影响最大的是越剧版,其主人公表达爱情隐蔽而又含蓄:祝英台虽深爱着梁山伯,同窗三年却始终羞于启齿,直到“十八相送”才六次用语言曲折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先煞费苦心地用各种比喻和暗示。

可憨厚的粱山伯偏偏不能理解,那边祝英台虽气得嗔他是“垛头鹅”。

仍然不敢公开真相,舞台上演的是“趣”,可情节发展上是丧失了明确两人爱情关系的最佳良机。

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则是用最直接、最热情的语言来表达双方的爱情,炽热而义明确。

罗密欧在舞会上一见朱丽叶,就将其视为“天上明珠降落人间”,是“一位绝世的佳人”,主动邀请朱丽叶跳舞。

舞会散后,罗密欧“惜着爱的轻翼飞过围墙”,来到朱的窗前诉说“朱丽叶就是太阳!那是我的意中人。

啊!那是我的爱!”朱丽叶在月夜花园中的心灵独自也大胆热烈,“只要你宣誓做我的爱人。

我便不愿再姓凯普莱特”,并承诺将整个命运交托给罗,随他到天涯海角。

如此的直接、大胆的情感表白,势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从经过看,梁山伯与祝英台对待爱情表现得清醒、理智和成熟。

他们的爱情产生于朝夕相处,先相知后相爱,而罗密欧与朱丽叶对待爱情可以蜕是狂热和无所顾忌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中西方戏剧中都有大量的爱情剧,“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这是中西民族的共同心理,也是中西戏剧的永恒母题。

爱情剧有喜剧,也有悲剧。

喜剧的结局基本相同: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妻团圆。

悲剧结局则大不一样:有情人不成眷属,甚至以男女主人公血淋淋地陈尸舞台作为结局,这往往是西方爱情悲剧的一大特征。

而中国的爱情悲剧,即使有情人真不成眷属,剧作者也会设法用浪漫主义手法,以幻想的方式让他们“团圆”起来。

同是爱情悲剧,为何结局各具特色这与中西方的传统文化,民族欣赏心理和审美追求是否紧密相关?这是本文探讨的中心所在。

我国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孟称舜创作的《娇红记》和英国伊丽莎白时代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说是中西方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爱情悲剧。

两剧主题相同—都颂扬了男女间真挚、热烈的爱情,反对封建势力对自由幸福爱情的摧残,但两剧的结局却不一样。

《娇红记》描写申纯和王娇娘为了追求自由婚姻,敢于同封建伦理和豪门贵族作斗争,最后双双殉情的悲剧。

但作者并不以此作结,为了歌颂他们“两人皆一而终,至于段身而不悔”的精神,作者让男女主人公“仙圆”,以“合家作结,坟上长满了花草,月儿照着墓顶的棠梨一对鸳鸯向九天展翅飞去”,一对情侣水远相伴相随。

不仅《娇红记》如此,其他的爱情悲剧如《长生殿》、《牡丹亭》、《梧桐雨》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以“团圆”结局收场。

这样的结局表达了人民对善良美好生活的追求,寄托了对邪恶势力不甘屈服的精神,但另一方面又反映出一种不敢正视黑暗的、血淋淋的现实,以“团圆”结局来逃避现实,将矛盾冲突和谐化的心理倾向,这一弱点正是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的具体体现。

中国先哲们的哲学思想在戏剧艺术创作上,则表现为悲喜相间,不把悲喜绝对化的“中庸”的艺术处理手法。

即使是悲剧也有悲孔喜,有哀有乐。

我国的一些戏剧理论著作待别强调和谐、适度。

李渔的《闲情偶记》在总结剧本创作的“十忌”、“七要”时就特别指出要忌“悲喜失切”,“要安详”。

由是中国爱情悲剧的“团圆”结局,在悲之后,加上小喜,使悲剧气氛得以缓和,使尖锐的矛盾冲突得以和解,正是以“调和持中”为根本精神的中国文化的具体体现。

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欣赏心理。

中国老百姓大体上不欣赏悲剧。

在《红楼梦》评论中说“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

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

比王国维早三百年的李渔说得更彻底“传奇原为消愁设,费尽杖头歌一阂;何事将钱买哭声?反令变喜为悲咽,惟我填词不卖愁,一夫不笑是吾忧”。

由此可见,血淋淋的大收煞、过于悲哀的结局与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是格格不入的。

西方的爱情悲剧则与此不同,更多的是从悲剧角度去表现积极的爱情主题。

中国爱情悲剧往往遵循“悲一欢一离一合”的模式,西方则偏重于“悲一欢一离一死”的结构。

《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男女主人公一见钟情,不顾家族的世仇,生死不移的爱情。

莎士比亚精心地塑造了一对热情奔放,为情而生又为情而亡的纯情形象。

然而凄惨的悲剧结局——两个热血恋人陈尸舞台,又与狂热而美好的爱情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悲剧更为驱人热泪、动人情肠,引人啼嘘。

”莎翁的另两部爱情悲剧《奥瑟罗》和《安东尼和克丽奥佩特拉》也都有着同样的结局。

西方其他的爱情悲剧如《欧那尼》中的欧那尼与素儿在新婚之夜双双自杀;《费德尔》中的费德尔服毒自杀……为何西方的爱情悲剧有如此众多的死亡结局?这与西方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

西方文化是以古希腊的商业文化和作为其子体的西方现代资本主义工业文化为基础的。

这种文化的基本属性是以个人或民族或整个西方为中心的向外扩张。

它要求人们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等关系上,不但不要回避冲突,而且要勇于迎接冲突,甚或主动地挑起冲突,在冲突中夺取闪光诱人的未来。

这种精神反映在哲学上则是物质与精神截然二分的世界观和强调斗争的辩证法。

西方多数的哲学家,无论是唯物、还是唯心的都乐于强调一事物之对立的两方面之间的矛后冲突的必然性与对抗性,而且或多或少地强调一方战胜、否定另一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总之,不仅思维与存在,人与自然,上帝与人世,本体与现象之间分庭抗礼,而且个人与社会、主体与客体、自我与非我、感性与理性之间也相互颉颃、不可调和。

与此哲学思想相辉映,西方的悲剧理论也鲜明地贯穿着强调冲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的思想轨迹。

亚里斯多德的悲剧理论坚决反对善恶各有报的“双重的结局”,力主由“顺境转人逆境”的“单一的结局”。

在黑格尔那里,悲剧的产生与矛盾冲突紧紧地捆在了一起。

他认为悲剧根源于两种对立而又各具片面性的理想的冲突,因为悲剧主人公坚持实现自己片面的理想,冲突的对抗性则势所难免,最后导致彼此将对方否定或破坏。

之后的悲剧理论家基本上沿着黑格尔的冲突论界说悲剧。

别林斯基明显受黑格尔的影响,认为悲剧的实质,“在于人心的自然欲望与道德责任或仅仅与不可克服的障碍之间的冲突斗争”结局永远是悲惨的破灭或主人公的死亡。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西方爱情悲剧中众多的“死亡”结局是与西方的传统文化紧密相联,并有其理论作为基础的。

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迥然不同,但都能为观众、读者所接受,并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世代传颂,除了因为它们各自都是以传统文化作为基础之外,还因为其中包含了一定的美学意义,符合东西方民族的审美习惯、欣赏心理,从更深层次表现或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客观生活的历史性相融合,所以一经诞生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西方爱情悲剧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各自内部的和谐美。

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一样,因此中西方的“和谐美”的内涵是不同的。

美学史上最早提出和谐概念的是古希腊学者毕达哥拉斯。

他认为美的本质就是和谐,一切事物凡是能够看出一定和谐关系的,就是美的。

亚里斯多德把和谐美确定为“秩序、匀称与明确。

”比例适度,和谐统一,这正是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体现。

到了公元五世纪,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对于和谐概念又有了进一步发展,他将和谐美发展为“对立统一的和谐。

”这种“对立统一”和谐美的哲学思想在戏剧创作上则表现为对立统一,矛盾冲突的悲剧和谐美。

西方的爱情悲剧无不表现出这种和谐美。

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罗密欧与朱丽叶之间真挚、狂热的爱情与两个家族间世代的怨仇是矛盾冲突之所在,最后一对情人青春的鲜血使得两个对立的家族言归于好,“爱”的力量消融了“怨”与“恨”,一切矛盾都对立统一和谐地消融在爱河之中了。

中国戏曲是以“中和美”作为其美学理想的。

它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心物一体”的和谐统一,亦即人与物、人与人、主体与客体、心灵与外界的和谐。

这一美学思想和儒家中正保和的美学思想是一致的。

儒家诗教理论的核心是“敦教化,纯风俗”,“怨而不怒,乐而不淫”。

“怨而不怒,乐而不淫”这是对艺术审美的要求。

由于受这种美学思想的影响使得我国文学形成重教化、重感情的传统,在一切作品之上都蒙上一层温情脉脉的薄纱。

即使是悲剧也有悲有喜,喜乐相间。

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就包含着喜剧的情节(送友)、场面(结拜)、人物(银心、四九、媒婆以及同窗中的丑角)等等。

《白蛇传》中《游湖借伞》一场,充满了诗情画意和喜剧色彩,它与《断桥》、《合钵》,恰成鲜明对比。

这种悲喜相间的结构方式不仅调节了舞台气氛,减轻了欣赏者的心理负荷,而且赋予我国戏剧一种错落有致的节奏感。

不仅如此,由于受儒家学说的影响,中国古典爱情悲剧往往不让矛盾完全破裂,引起悲伤和绝望,而是用最后的亮色—大“团圆”的结局,使理智对情感有所节制、引导。

这与西方悲剧着力渲染悲剧人物的不幸、悲剧与失败,以单一、强烈、持久的悲剧感受“净化”人的心灵的审美追求是完全不一样的。

中国爱情悲剧的“团圆”结局是符合我国中和之美的诗教理论传统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欣赏心理和审美心理的反映,它体现着独特的美学风格,具有不可低估的艺术生命力和表现力。

中西爱情悲剧结局各异,但却具有它不朽的魅力,其原因还在于它真实而完美地将表现历史的必然趋势和民族审美理想统一起来。

西方悲剧偏重于在复杂戏剧冲突中表现出很强的哲理性,让观众,读者从主人公的牺牲中体会历史的必然趋势,而中国悲剧重伦理冲突,它很少在冲突中表现出很强的理性或生活的必然逻辑。

因此,展示历史必然趋势的任务常常自然放在冲突结束后的团圆结局中去完成。

莎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十六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

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封建主义崩溃、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

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必将代替封建家长包办的儿女婚姻。

作为这个时代的先进代表伟大的人文主义者莎士比亚,在这部爱情悲剧结尾安排这样的结局,使观众读者自然领悟到个性解放要取代封建主义的必然趋势。

《娇红记》是明代末年的爱情悲剧。

明代后期封建社会经济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识形态领域也出现了左派王学倡导个性解放,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他们反封建的要求不断加强,在爱情婚姻问题上,反对妇女“三从四德”,反对封建门第等级观念。

整个明末的戏剧、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这一点,充分说明这个时期性爱的特点变化及其进步性。

《娇红记》中男女主人公申纯和王娇娘的爱情则比较典型。

悲剧中的王娇娘在爱情问题上痛感“婚姻儿怎自由,好事常差谬”,非常羡慕和佩眼“卓文君之白求良偶。

”她希望自己的爱人是和她“死同穴,生同舍”的“同心子”。

而申纯则更把恋爱放在科举功名之上“我不怕功名两字无,只怕姻缘虚”表示出明显的叛逆思想。

他们二人的婚恋观是进步的,是那个历史时期的必然趋势。

由于这种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思想与明末封建势力强大的社会环境大相径庭,所以他们的反抗斗争终成悲剧。

“仙圆”结局正是历史发展趋势的预示。

结局虽然有浓厚的道教色彩,但作者并不是以仙境作为逃隐遁身的场所,而是作为当时期望实现自由理想和新的道德规范的艺术手段。

这种消极浪漫主义的形式表现了积极向上的历史倾向,客观地折射着美的光彩和鲜明的历史进步趋势。

用以鼓舞斗志,振奋人心,加速审美情感的升华,让观众从悲剧结局所展示的必然趋势中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激发改造现实的斗志和勇气。

中西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了相异的审美理想、民族欣赏心理和美学追求,反映在爱情悲剧的结构上则表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方式。

但不管是西方的“血淋淋”的大收煞,还是中国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式的“大团圆”,都分别符合中西方的传统文化习惯,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表现了历史的必然趋势,与中西民族的欣赏心理和审美理想相一致,因此具有它永恒的魅力。

《美学与美育》课程作业题目:论中西方爱情悲剧结局的文化蕴涵和美学意义学生:张青虎学号:2008020238班级:政法系0802班教师:刘宽亮时间:2011年10月20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