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甫的大部分诗中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美, 战时怀念民族存亡的命运。但它高度的概括性, 内容的广阔性、深刻性、真挚性都有着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成为后世的楷模。

浅论杜甫诗的爱国思想

[内容提要]: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杜诗中那沉郁

顿挫的诗风,根植于现实的高度的爱国主义,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使现实主义 的诗歌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坎 坷的仕途,他仍保持着和屈原一样赤诚的爱国之心;生于动乱的经历丰富和深化了他的 爱国思想。杜甫的诗中,有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深厚感情,战乱中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强烈的民族精神以及不同于其他诗人 爱君”、爱河山”的爱国之情,而是根植于 忧民” 即是 忧国”的更进步的爱国之情,将现实主义的诗风推到了最高点。

[关键词]:爱国思想 忧国忧民 安史之乱

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

一千二百多年前,那位从朱门外,叛军营,栈道旁,茅屋中提起笔的人,从广阔的角 度反映了社会的离乱, 国破山河在”的悲伤,记录人民的不幸和痛苦,抒写诗人的忧伤

与激愤,真实而全面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间的历史面貌。

他,就是唐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

杜诗现存有一千四百余首,都是围绕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和诗人自身遭遇而做的。 这些 诗作,有的表达对祖国的无限热爱,有的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有的表达自己的政治 抱负,有的表达对贪官污吏的深恶痛绝,有的表达对祖国河山的赞美之情。这些诗无不 体现了杜甫深切的爱国之情,赤诚的爱国之心。爱国思想是杜诗的灵魂。

杜甫屡试不第,献赋未成,使他出仕济世的幻想破灭,使他对唐王朝的统治堪优。入世 无门,生活更加窘迫,使杜甫开始正视现实,唱出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 名句。安史之乱,长安沦陷,他被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亲眼看见国破家亡的惨景。写 出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这样感人肺 腑的诗句。

在那个唐王朝由盛而衰的急剧变化的时代,

用卓越才华和惊人毅力建造了现实主义的 诗歌艺术的丰碑。沉淀于诗中忧国忧民的涕泪,人道主义悲天悯人的情怀,铸就了杜甫 沉郁顿挫的诗风,感人肺腑的民族精神。在诗中,诗人就是一个 视国家为生命”、以I 民生为己任”的忧的形象”,爱国的 民族之魂”,诗人的忧,令人感动,令人崇敬。

《留 花门》中 高秋马肥健"时,诗人深叹,写下 诗人厌薄伐"的诗句。《自京赴奉先县咏怀 五百字》中 忧端齐终南,洞不可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安得广厦千万间,大

I 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由一己的苦难推及广大人民的不幸,诗人的激愤和忧郁的情感也达 到了顶点。 诗,为国着想,为民着想。 杜甫诗中爱国思想的内涵

(一)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歌颂一

忧国忧 杜甫的诗中有很多描绘祖国美丽河山,名山大川的诗篇。从二十岁起,先是南游吴越, 后又北游齐赵,过了八九年 裘马清狂 的生活,饱览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年寄寓京华, 晚年漂泊各地,足迹所至均有诗作。岱峰的高耸,剑门的险峻、锦江的秀丽、山峡的奇 峻,尽在笔下。

杜甫赞颂祖国不同于其他诗人, 在赞颂祖国山河的美丽之中, 结合社会现实,抒发对祖 国命运的悲切之情。在《登高》一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壮景色, 引述了诗人万里离

乡,多年漂泊,暮年多病,国事不宁,返乡无日的忧伤。另如《秋兴》 八首从孤城日暮的情景联想到长安昔日的繁华,那低沉的音调深表诗人的爱国之情。又 如长安春望”则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没有对祖国执着的爱慕之情,这些诗句是写不出来的。

(二)战乱中对人民的同情

杜甫一生仕途不顺,生活在社会的低层,饱受贫困和流离之苦,他以忧郁的目光目睹了 统治者的奢华无度,劳苦人民的悲惨生活,战乱中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使人民经历了九死 一生、妻离子散的痛

苦。

杜甫前期诗中有很多斥责了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同情百姓疾苦的诗篇。如

黄门飞 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写出杨氏姐妹显赫的地位和繁华的宴饮(《丽人行》)。

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统治者进行了鞭挞,对平民 百姓充

满了同情,客观上反映了贫富悬殊对立的社会现实。

安史之乱以后,杜甫曾沦为胡虏,颠沛流离于各地,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 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为优秀之作,是杜诗灵魂的主体。作者路过石壕村,见证了征兵给人 民带来走赴边疆、家破人亡的惨痛;新婚夫妇成婚一日之后竟成永别的悲惨,花甲老人 拜别老妻的无奈,士兵们战场上九死一生的遭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对返京 的思念。杜甫是第一个如此真实地写

民”的诗人,有着一种患难与共感同身受的共鸣, 同样的遭遇使他的诗中对人民有了深刻的同情。

杜甫创作的诗,大部分是反映安史战乱、军阀混战、反对外族入侵的诗篇,极为深刻的 再现了战乱给诗人的家庭和广大人民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三)杜诗中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

杜甫是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他主张民族团结,反对侵略、反对 战争。他的诗作既反对李唐王朝对吐蕃,南诏等少数民族的侵略和压迫,又反对少数民 族统治阶级对中原的侵扰和掠夺。诗人赞同民族和睦友好的这种态度,

符合各民族利益 和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很大的进步性。

杜甫后期的作品多写安史之乱,或者是吐蕃、回纥之祸。这些诗中有恢复李唐江山,维 护民族团

结,反对外来入侵的民族精神。在《塞芦子》中,他反对军阀割据,而提出正 确的军事策略。《述怀》中,杜甫表现出想以拾遗这个请要的谏官,

对唐王朝讨平叛乱、 恢复统一的大政有所作为。 汉运初中兴”喻唐,希望国家恢复统一,表现出诗人的爱国 思想。《北征》中,诗人缅怀军家大事,终结以复兴希望。在这首诗中,杜甫 民”的思想,军政大计的谋划,战乱中人民的苦难疾苦以及诗人本身的遭遇都真实,鲜 明地反映出来了。

杜甫爱国精神的源头探究

如果 不 朱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