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上课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段:重点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华阳洞
褒禅山华阳洞 褒禅山位于含山县城东北处7.5公 里,旧名花山。唐贞观年间,高僧慧 褒禅师结庐山下,死后葬此,其弟子 改花山为褒禅山。北宋至和元年(1054 年),著名文学家王安石游览此山,写 下千古名篇《游褒禅山记》从此,褒 禅山名扬海内外。褒禅山主要山峦有 三座。东为灵芝山,树木参天,古以 盛产木灵芝得名;中为起云峰,高耸挺 拔,“夭欲雨,山则云遮雾障”;西有 鳌鱼岭。满山林木葱茏,枫叶、葛藤 和知名、不知名的山花,色彩斑斓, 生机勃勃。 华阳洞是褒禅山旅游区的 主景观,洞深1600米,有10大景区、 102个景点。洞群分前洞、后洞、夭洞、 地洞,特点是“洞中有洞,洞里有河。 河上泛舟,洞洞相通。”前洞有“华 阳”、“万象皆空”等石刻文字。后 洞又称“碑洞",即王安石当年游览路
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 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 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 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 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 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 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 极尽游洞的乐趣。
问题探究:
前洞
2、作者略写前洞,详写后洞并作对比的作 用是什么?
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作业:
1.背诵课文一二段,复习文中的文言虚实词; 2.找出作者游山得出的心得:
3.归纳文中“乃”、“道”、“盖”、
“文”、“然” “其”等词的意义 和用法; 4. 理清记叙与议论的关系。
初读课文
1、庐冢( zhǒnɡ ) 2、今言“华( huā)”如“华( huá ) 实”之“华( huá )”者 3、盖音谬( miù)也
4、有穴窈( yǎo )然 5、则或咎( jiù )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ɡ)之 7、何可胜( shēnɡ)道也哉 8、王回深父( fǔ )
思考:
游记本应该以记游为主,试想 想这篇文章与我们以前所学的 游记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
在初中我们学过哪些用文言文写
作的游记?其共同点是什么?
想一想?
《岳阳楼记》、《小石潭记》
《醉翁亭记》、《满井游记》……
共同点:抓住山川风物的
特点,表现山水景物之美,抒 发作者感情,一般以叙为主, 感为辅。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游记《游褒 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区 别?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寺
后洞
华山洞 (华阳洞、前洞) 慧空禅院 慧空禅院 泉水
第一段:重点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 名→动,筑舍定居。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动,命名,起名。 距其院东五里 名→状,往东 。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表判断,为,是 阳:山南水北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断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句
后洞 追记后洞中所见 → 并表示遗憾心情
这一段主要为记游部分,那么作者游了那些地方? 结果怎样? 平旷
记游者甚众 窈、寒、深 记游者少 记游洞经过

1、作者写游洞经过,用了哪些对比?
⑴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⑵ 前洞记游者甚众—— 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⑶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 ⑷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 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 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 褒始舍於其址,而卒葬之;以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 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 故其後名之曰“褒禅”。今所 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馀步, 後洞。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 而记游者甚众,──所谓 可识曰“花山”。 前洞也。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 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 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 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 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 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 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 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 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 “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 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
第一段:介பைடு நூலகம்褒禅山概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寺 碑 名 洞 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山之___。
2、第一段写仆碑,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 文字? 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 空间的变化,其作用是(不超过10个字): 作者游褒禅山的踪迹。
以前所学的游记大多以记叙为主, 而本文的记叙少之又少,它的作用是起 一个引子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记叙引出 作者的议论。
理清思路
结 构——关键句(于是余有叹焉)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三、(5-6):记叙——补叙同游 者以及作记的时间及作者。
解析课文
空间方位图
散文遒劲清朗,直抒胸臆,每涉时弊, 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词“一洗五代 旧习”,风格豪放. 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桂枝香 金陵怀 古》颇有名。 著作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
背景知识
• 公元1051——1054年, 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 徽省潜山县)通判, 1054年(宋仁宗至和元 年)4月,辞职回家探亲, 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 伏,有泉有洞,风景秀 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 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 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 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 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 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 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 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 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 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 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华阳洞
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 山,因封荆国公,世称王 荆公,卒谥文。北宋临川 人,政治家、文学家。 他两度为相进行变法,强 调“权时之变”,反对因 循保守。列宁称其为“中 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反对 北宋初年浮华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 于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