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近代中医正骨学的传承尚且艰难,发展 更是缓慢! 解剖学的发展迟缓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滞后 中医学的地位受到压制 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技实践相脱节
17
努力发展中医正骨事业是新一代中医骨科人 的时代使命,责无旁贷!
18
学习方法
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 全面掌握每一个细节
19
奠定基础
23
骨折概论
24
骨折定义
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
25
骨折的外因分析
• 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打、压、枪、撞击)
• 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 传达暴力,如:桡骨远端骨折 • 扭转暴力,如:投掷所致的肱骨干骨折
• 筋肉牵拉 肌肉附着点附近骨折(髌骨骨折) • 持续劳损 长途跋涉(跖骨骨折)
26
骨折的内因分析
• 年龄和健康状况 • 骨的解剖位置与结构状况
• 静止段与运动段连接处、疏松与致密交接处 • 幼儿:青枝骨折;少年:骨骺分离;老年:骨
折风险增加 • 骨骼病变
• 骨感染、骨软化病、骨肿瘤等
27
外因+内因 骨折
28
问题:如何描述(诊断)?
29
问题:如何对X片进行描述?
30
骨折的移位分析
13
CO学派是中医正骨学不断发展的历 史积淀
汉代中医外科鼻祖华佗研制了麻沸散麻醉,进行骨 科手术,独创“五禽戏”,指出功能锻炼在骨折愈 合过程中的作用;
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先记载了夹板固定、颞 下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循环障碍、神经功 能障碍的症状,并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损 伤应立即缝合,是中医内固定的最早记载;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
• 螺旋形骨折
折 线
• 粉碎骨折
与 骨
• 青枝骨折
干 纵
• 嵌插骨折
轴 线
• 裂缝骨折
成 锐
• 骨骺骨折
角
• 压缩骨折
44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骨折线呈螺旋形
• 斜形骨折
• 螺旋形骨折
• 粉碎骨折
• 青枝骨折
以中医活血化瘀、肾主骨理论为指导,运用 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力学、基因组学、生 物化学等现代医学理论来论证传统治疗技术 的科学性,并加以创新。
20
做好传承,发掘中医大家的智慧
掌握各种正骨手法的基本原理、方式、方法 运用现代生物力学原理仔细揣摩中医正骨手
法
21
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习和应用中医 正骨学
36
分析问题:如何对X片进行描述?
37
骨折的分类
38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骨折
开放骨折
39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无并发神经、血管、肌腱、脏器的损伤者 复杂骨折:Leabharlann Baidu有并发神经、血管、肌腱、脏器的损伤者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40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复杂骨折: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9
10
11
CO学派
尚天裕教授所倡导的“中国接骨学”,命名 为CO学派(Chinese Osteosynthesis),
12
CO学派的整复理念
“动静结合”(固定与运动相结合),“筋 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 进),“内外兼治”(整体治疗与局部治 疗兼顾),“医患合作”(注重患者的主 观能动性)
中医正骨学
1
绪论
概念 1、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方
法论; 2、研究对象:骨折、脱位
2
世界正骨学的三大学派
AO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these)学派
BO(Biological Osteosythesis)学派 CO(Chinese Osteosythesis)学派
31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32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33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34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短缩移位 分离移位
35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分离移位 短缩移位 旋转移位
3
AO学派
AO四原则: 解剖复位 坚强内固定 尽可能小的创伤 早期功能锻炼
4
解剖复位是不是正骨的基本要求呢? 坚强内固定是不是维持复位效果的必
须呢?
AO:YES!
5
AO学派的问题
局部软组织的小创伤无法实现: 骨膜下剥离、精确对位
坚强内固定下的应力遮挡效应: 局部骨质疏松、再骨折
6
BO学派
中医正骨学的理念和技术有鲜明的历史发展 轨迹
任何科学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科技整 体水平的支撑
22
全面学习
中医正骨学是一门研究创伤的学科,涉及到 创伤控制理念,如何处理局部与整体、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急和缓的问题?
要求系统全面的掌握现代外科基本知识、解 剖基本知识、力学基本知识。
由Palmar提出,新的生物学固定观念的 发展,强调骨折整复后骨的生物学特性, 不以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为 解剖复位的代价。
7
BO学派
基本整复理念 间接复位 弹性固定 充分重视软组织和骨的血运 不强调解剖复位 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8
BO学派
其衍生的生物学固定和微创手术 方式是近年来骨折治疗的新进 展 (MIPPO技术)
14
CO学派是中医正骨学不断发展的历 史积淀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系统总 结了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练功活动、内外用药。中医正骨治疗体系的 基本形成
15
宋代张杲《医说》记载骨折的切开复位,较 西医早700多年!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脊柱骨折 的复位方法:悬吊复位法。
• 嵌插骨折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5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
• 螺旋形骨折
折 碎
• 粉碎骨折
成 三
• 青枝骨折
块 以
• 嵌插骨折
上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6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部分中断,骨 折无移位,多见儿童青枝骨折
41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复杂骨折: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全部中断,骨折 端有二处以上骨折,多有移位
42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折线与骨线骨干纵轴接近垂直
• 斜形骨折
• 螺旋形骨折
• 粉碎骨折
• 青枝骨折
• 嵌插骨折
近代中医正骨学的传承尚且艰难,发展 更是缓慢! 解剖学的发展迟缓 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滞后 中医学的地位受到压制 中医学理论与现代科技实践相脱节
17
努力发展中医正骨事业是新一代中医骨科人 的时代使命,责无旁贷!
18
学习方法
以严谨、科学、务实的态度对待 全面掌握每一个细节
19
奠定基础
23
骨折概论
24
骨折定义
由于外力作用破坏了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
25
骨折的外因分析
• 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外力直接作用的部位 (打、压、枪、撞击)
• 间接暴力 骨折发生于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 • 传达暴力,如:桡骨远端骨折 • 扭转暴力,如:投掷所致的肱骨干骨折
• 筋肉牵拉 肌肉附着点附近骨折(髌骨骨折) • 持续劳损 长途跋涉(跖骨骨折)
26
骨折的内因分析
• 年龄和健康状况 • 骨的解剖位置与结构状况
• 静止段与运动段连接处、疏松与致密交接处 • 幼儿:青枝骨折;少年:骨骺分离;老年:骨
折风险增加 • 骨骼病变
• 骨感染、骨软化病、骨肿瘤等
27
外因+内因 骨折
28
问题:如何描述(诊断)?
29
问题:如何对X片进行描述?
30
骨折的移位分析
13
CO学派是中医正骨学不断发展的历 史积淀
汉代中医外科鼻祖华佗研制了麻沸散麻醉,进行骨 科手术,独创“五禽戏”,指出功能锻炼在骨折愈 合过程中的作用;
晋代葛洪《肘后救卒方》首先记载了夹板固定、颞 下颌关节脱位的整复方法;
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记载循环障碍、神经功 能障碍的症状,并指出软组织裂伤、关节开放性损 伤应立即缝合,是中医内固定的最早记载;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3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
• 螺旋形骨折
折 线
• 粉碎骨折
与 骨
• 青枝骨折
干 纵
• 嵌插骨折
轴 线
• 裂缝骨折
成 锐
• 骨骺骨折
角
• 压缩骨折
44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骨折线呈螺旋形
• 斜形骨折
• 螺旋形骨折
• 粉碎骨折
• 青枝骨折
以中医活血化瘀、肾主骨理论为指导,运用 组织学、病理学、生物力学、基因组学、生 物化学等现代医学理论来论证传统治疗技术 的科学性,并加以创新。
20
做好传承,发掘中医大家的智慧
掌握各种正骨手法的基本原理、方式、方法 运用现代生物力学原理仔细揣摩中医正骨手
法
21
始终坚持发展的观点学习和应用中医 正骨学
36
分析问题:如何对X片进行描述?
37
骨折的分类
38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闭合骨折
开放骨折
39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无并发神经、血管、肌腱、脏器的损伤者 复杂骨折:Leabharlann Baidu有并发神经、血管、肌腱、脏器的损伤者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40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复杂骨折: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9
10
11
CO学派
尚天裕教授所倡导的“中国接骨学”,命名 为CO学派(Chinese Osteosynthesis),
12
CO学派的整复理念
“动静结合”(固定与运动相结合),“筋 骨并重”(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同时并 进),“内外兼治”(整体治疗与局部治 疗兼顾),“医患合作”(注重患者的主 观能动性)
中医正骨学
1
绪论
概念 1、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方
法论; 2、研究对象:骨折、脱位
2
世界正骨学的三大学派
AO (Arbeitsgemeinschaft für Osteosythese)学派
BO(Biological Osteosythesis)学派 CO(Chinese Osteosythesis)学派
31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32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33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缩短移位
34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短缩移位 分离移位
35
骨折的移位分析
成角移位 侧方移位 分离移位 短缩移位 旋转移位
3
AO学派
AO四原则: 解剖复位 坚强内固定 尽可能小的创伤 早期功能锻炼
4
解剖复位是不是正骨的基本要求呢? 坚强内固定是不是维持复位效果的必
须呢?
AO:YES!
5
AO学派的问题
局部软组织的小创伤无法实现: 骨膜下剥离、精确对位
坚强内固定下的应力遮挡效应: 局部骨质疏松、再骨折
6
BO学派
中医正骨学的理念和技术有鲜明的历史发展 轨迹
任何科学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当时科技整 体水平的支撑
22
全面学习
中医正骨学是一门研究创伤的学科,涉及到 创伤控制理念,如何处理局部与整体、主要 矛盾和次要矛盾、急和缓的问题?
要求系统全面的掌握现代外科基本知识、解 剖基本知识、力学基本知识。
由Palmar提出,新的生物学固定观念的 发展,强调骨折整复后骨的生物学特性, 不以破坏骨生长发育的正常生理环境为 解剖复位的代价。
7
BO学派
基本整复理念 间接复位 弹性固定 充分重视软组织和骨的血运 不强调解剖复位 减少手术暴露时间
8
BO学派
其衍生的生物学固定和微创手术 方式是近年来骨折治疗的新进 展 (MIPPO技术)
14
CO学派是中医正骨学不断发展的历 史积淀
唐代,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系统总 结了骨折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夹板固定、 练功活动、内外用药。中医正骨治疗体系的 基本形成
15
宋代张杲《医说》记载骨折的切开复位,较 西医早700多年!
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记载了脊柱骨折 的复位方法:悬吊复位法。
• 嵌插骨折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5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
• 螺旋形骨折
折 碎
• 粉碎骨折
成 三
• 青枝骨折
块 以
• 嵌插骨折
上
• 裂缝骨折
• 骨骺骨折
• 压缩骨折
46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 斜形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部分中断,骨 折无移位,多见儿童青枝骨折
41
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
单纯骨折: 复杂骨折:
不完全骨折 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全部中断,骨折 端有二处以上骨折,多有移位
42
根据骨折线的形态分
• 横断骨折
折线与骨线骨干纵轴接近垂直
• 斜形骨折
• 螺旋形骨折
• 粉碎骨折
• 青枝骨折
• 嵌插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