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生态地球化学调查评价有机分析体系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评价体系构建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评价体系构建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质量问题日益突出。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起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和评价体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护人民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一、完善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大气、水、土壤和声环境的监测。
在大气污染监测方面,应注重气体和颗粒物的监测,并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技术手段进行在线联网监测,以保证监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建立大气监测网络,进行频繁监测和数据共享。
在水环境监测方面,应注重水体污染物的监测和水质监测。
通过建立水环境监控站、河流排污口自动在线监测站、水库水质实时监测站等设施,实现对水质的实时监测,及时发现水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于土壤污染监测,则应注意发展快速、准确的土壤污染检测技术,加强对一些污染物的监测。
在声环境监测方面,应注重城市噪音、交通噪音等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应建立完善的声环境监测网络,采用高效的噪声监测仪器和技术手段,及时掌握城市噪声和交通噪声的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二、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综合能力和管理水平,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包括理论体系、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
其中,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
在技术体系方面,应通过建立国家级监测网络、规范检测方法和标准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等方式,提高生态环境监测的技术能力和动态监测能力。
管理体系则应主要包括监测管理、信息管理、业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
完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体系,需要实现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的协同管理,实现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共享和互通,从而实现全面、准确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此外,通过建立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管理体系,监测数据和信息可以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利于加强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元素地球化学形态成分标准物质研制

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元素地球化学形态成分标准物质研制刘妹;顾铁新;史长义;鄢卫东;鄢明才【摘要】为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形态分析的需要,研制了5个不同土壤类型形态成分标准物质,介绍了解决形态成分标准物质研制的关键--稳定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列出了16个元素的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残渣态及全量的标准值与不确定度,对定值精度进行了相关分析.【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8(032)005【总页数】6页(P492-496,508)【关键词】地球化学调查;土壤成分;标准物质;稳定性【作者】刘妹;顾铁新;史长义;鄢卫东;鄢明才【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生态环境调查与研究关乎民生和可持续发展[1]。
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施用化肥与农药及大量生活垃圾产生的污染物在土壤中聚集,土壤中的污染元素和有毒有害成分通过植物和水体进入食物链,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生态环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5]。
众所周知,土壤中最易被植物吸收和进入水体的是其活性成分,土壤化学成分的活动性与其存在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土壤形态成分分析成为农业和环境研究广泛关注的课题[6-12]。
目前广泛应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形态分析的方法是顺序提取法,世界上最早的顺序提取是由加拿大Tessier A等人提出的五步提取法[13],其后欧盟标准测量局(SM&T,原BCR)对Tessier A的五步法加以改进,提出弱酸可提取态、可还原态和可氧化态的三步提取法,并研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地球化学形态成分标准物质BCR601[14],其定值元素为Cd、Cu、Pb、Zn、Cr、Ni。
勘查地球化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绪论单元测试1.勘查地球化学的测量主要以()为主。
()A:元素的同位素性质B:元素所在的矿物C:元素所在的晶格D:元素的含量答案:D2.Geochemical landscape是指()A:地球化学景观B:地球化学背景C:地球化学事件D:地球化学异常答案:A3.下列可能被用于勘查地球化学采样的地表介质是:()A:植物或气体B:岩石C:冰积物D:铁帽答案:ABCD4.勘查地球化学除了用于找矿,还可以用在()等方面。
()A:畜牧业B:农业问题C:解决环境污染问题D:地方病答案:ABCD5.地球化学勘查也包括:()A:陆地地球化学勘查B:深部地球物理勘查C:海洋地球化学勘查D:航空地球化学勘查答案:ACD6.下列哪些属于水系沉积物样品的前处理过程?()A:混合与缩分B:干燥C:粉碎与过筛D:加碱答案:ABC7.勘查地球化学也叫地球化学勘查,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找矿,地球化学测量,地球化学调查,也简称化探。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地球化学元素分布具有非均一性体现在:()A:不均一性主要是岩浆演化的不均一造成的。
B:元素的时间尺度上的分布具有非均一性C:元素的内禀地球化学特征决定了元素的分布非均一D:元素在空间尺度上的分布具有非均一性答案:BCD2.如何全面深入地进行异常评价,更快更准确的发现有利成矿靶区,需考虑:()A:地球化学异常本身的特征B:成矿地球化学环境C:成矿地质条件D:成矿物质来源答案:ABCD3.地球化学异常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元素的集中与分散的结果,究其原因有以下各点:()A:成矿作用B:非矿化的其他地质作用C:其他地球化学研究中造成的(如采样、样品加工及分析等)D:非地质作用,如人为的干扰与污染等答案:ABC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在数值上是高于或低于背景分为:大异常和小异常B:根据地球化学异常在数值上是高于或低于背景分为:正异常和负异常C: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水文地球化学异常都属于不同赋存在不同介质中的地球化学异常D:根据异常与其赋存介质形成的相对时间关系可以分为同生异常和后生异常。
浅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浅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作者:马志超孔凡吉武敏来源:《西部资源》2016年第02期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土地优质资源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同时,土地质量也日益凸显。
结合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在土地生态管护中的作用,应用于环境管护、土地管护、生态管护三方面,做到推动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土地资源“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
从而为土地资源的优化使用、农业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一些地质专业的借鉴。
1.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资源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粮食产量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耕地是农业之本,当前我国耕地既有数量问题也有质量问题,从数量上看我国耕地面积18.26亿亩,人均不足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从质量上看,耕地负载逐年加大,区域性退化问题日益严重。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在耕地数量减少趋势难以逆转的同时,耕地质量也日益凸显。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以来,注重土地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核心需求。
开展国土资源的生态管护工作,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与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及今后发展的重大任务。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年~2015年)》中也明确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而生态管护则是长期有效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关键。
同时,生态管护也是当前及今后土地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相关研究显示,GIS等空间分析工具能够为区别化生态管护措施的实施提供有效的空间格局评价,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就是基于GIS平台进行的数据评价。
为了摸清我国土地质量的状况,为土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数据基础,1999年我国开展了《全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这项工作对于我国改善和调控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制定农业经济规划区和为土地生态管护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DD 2005-03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分析技术要求(试行)

可作适度有限制的调整,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测定,其方法的质量参数必须满足本技术要求的
规定。 4.3.2 分析方法的质量要求
4.3.2.1 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见表 3。
表 3 分析方法检出限要求
序号
项目
方法检出限要求(mg/kg)
www.bzfxw.com 1
铵态氮
2
硝态氮
1.25 1.25
3
有效磷
0.25
2实验室管理人员应对送样单进行查核如果发现样品不能满足分析要求如样袋破损或样品重量不够标签记录不全影响后期工作者即与送样单位人妥善处理若实验室管理人员认为不能满足检测要求时立即报告实验室技术负责人或合同签订人处理经验收合格后由收样人在送样单上签字确认一份交送样单位人一份实验室留存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
1
标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8.1 水质样品类别划分 ………………………………………………………………. 18 8.2 水质样品分析元素 ………………………………………………………………18 8.3 水质样品金属元素的测定…………………………………………………………18 8.4 样品的贮存与保管 ……………………………………………………….………18 8.5 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19 9 有机污染物分析…………………………………………………………..…………21 9.1 有机污染物分析项目选择………………………………………………………… 21 9.2 样品的贮存与保管…………………………………………………..……………21 9.3 质量要求与质量控制 …………………………………………………………….22 附录 A 形态分析方法(规范性附录) …………………………………….…………24 附录 B 土壤样品元素价态分析方法(资料性附录)………………………………… 33
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质调查工作(庄育勋,杜子图,李友枝,《地质通报》2003.8)

地区的国土资源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城 市的规划建设应以城市的自然地理国土资源条件 为依据。然而, 中国目前各城市的规划多注重城市 社会、 经济因素, 考虑国土资源因素不够; 注重城 市地表布局, 考虑地下空间资源不够; 注重城市中 心区, 考虑卫星城及城市群区域布局不够。全国所 有城市都还没有建立全面、 系统的可支撑、 优化城 市规划与城市管理建设的城市国土资源资料及数 据管理系统。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依据。城市规划的 内容包括城市发展目标的确定, 城市用地及空间利
国家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中有举足 轻重的地位。中国工业产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
[!] 税收的’$>都来自城市 。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大体分为早期、 中期、 成熟 期 % 个阶段,其城市化率分别为 %$> 以下、 %$>?+$> 和+$>以上。"$世纪"$年代, 全球城市人口仅占世界 总 人 口 的 !$> , &$ 年 代 增 加 到 "’> , ’$ 年 代 增 加 到 到 "$ 世纪末增加到 &$> 。目前全世界 )$ 多亿人 @!> , 口已有 &$> 生活在城市,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已超过 总人口的 +$>。 中国正处在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 阶段, 已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 中国共产党的 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 宏伟目标。国家制定了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镇环 境、加 强 城 镇 基 础 建 设 的 城 镇 化 发 展 计 划 。 近 几 年,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城市化进 程不断加快,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迅速增 加。解放初期的 !A&" 年, 中国城镇 人 口 $#+ 亿 , 占总 人口的 !"#@)> 。 !A)$ — !A’$ 年 的 "$ 年 中 变 化 不 大 , 城 镇 人 口 由 !#% 亿 增 加 至 !#A! 亿 , 城 市 人 口 比 例 则 由 !A#+&> 降 至 !A#%A> 。 !AA$ 年 城 市 人 口 %#$" 亿 , 占 城 市 人 口 达 @#’ 亿 , 已占总人口 ")#@!> 。 到 "$$! 年 , 的 %+#))> , 城市数量为 ))" 个。预计到 "$!$ 年, 城市 人口比例将增加到 @&> , "! 世 纪 中 叶 城 市 人 口 将 达 到 )$>?+$> , 人口数量将达到 !$?!! 亿, 城市数量将 突破!$$$个, 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将达到 !") 个。据 测算, 一直到 "$&$ 年, 全国每年将有 !"$$ 万人从乡村 转移到城市, 国家每年将投入 ’$$$?A$$$ 亿元人民币
中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

2013年8月August2013岩 矿 测 试ROCKANDMINERALANALYSISVol.32,No.4527~531收稿日期:2013-04-18;接受日期:2013-05-10基金项目: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11081)作者简介:吴淑琪,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化学分析和实验室管理。
E mail:wushuqi@cags.net.cn。
文章编号:02545357(2013)04052705中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吴淑琪(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 100037)地质实验测试是地质工作的眼睛。
我国地质实验室从1952年成立地质矿产部开始,至今已走过60周年的风雨历程。
60年来,我国的实验测试队伍从当初只有几十人,发展到今天近万人。
测试技术从当初只有重量法、容量法和光度法,发展到今天集光谱、质谱、色谱为一体的多种现代化检测技术体系。
社会功能从当初单纯服务于地质找矿发展到今天能全面支撑我国资源、环境和地学前缘科学研究。
地质实验测试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里凝聚了我们几代地质实验测试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本文通过对我国地质实验测试60年来的工作回顾,梳理我国地质实验测试工作的发展脉络,展示几代地质实验测试人的丰硕成果,激励我们发扬优良传统,勇攀科学高峰,为建设一流的地质实验室努力奋斗。
1地质实验测试工作六十年回顾1.1 20世纪50年代,地质分析实验室的初创期1952年地质矿产部成立,从全国抽调人员组建北京化验室和南京化验室,当时全国化验技术人员只有20人。
北京化验室(北平地质调查所化验室)有6名职工。
1953年李四光先生在全国第一次化验工作会议上指出“地质、钻探、化验鼎足而立,三分天下各有其一”,明确了化验工作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地位。
1956年成立“地质矿产部矿物原料研究所”。
1957年组建地质矿产部沈阳、张家口、南京、汉口、重庆、兰州中心实验室。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与质量管理叶家瑜【摘要】通过对27个区域地球化学调查项目中出现的样品测试质量问题的研究,认为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DZ/T0167-95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质量管理、质量监控的错误理解和执行不严所致.本文从区化样品测试特点出发,对有关分析方法的选择、质量监控目的和方式、系统误差的判别与处理等问题,提出一些认识和意见,供全国同行参考.【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年(卷),期】2002(026)001【总页数】6页(P6-11)【关键词】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质量监控;质量管理【作者】叶家瑜【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实验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2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测试工作是直接为编制区域地球化学基础图件提供数据的,通过数据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元素的区域特征并圈定其局部异常,为找矿和基础地质研究提供地球化学信息。
因此必须确保测试数据的质量,使之在编制元素地球化学图时能够进行省内、省际之间的拼接,并进行全国甚至全球性研究对比。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DZ/T0167-95,对区化样品多元素分析测试质量管理和质量监控作了明确规定。
正确理解和执行规范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本单位的实施细则付诸实践,对于保证区化样品分析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近年来已完成的样品分析质量,大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一部分质量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分析方法不当、系统偏倚时有发生、过程控制不严等。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本文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借以促进分析测试质量进一步提高。
1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特点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样品分析不同于一般的区调、矿产、普查、勘探样品分析,其特点归纳有如下几点。
1. 区化样品分析数量大,如果按平均7 000 km2为一幅1∶20万图幅,按4 km2组合一个分析样品,一个1∶20万图幅分析样品数量约1 800件,加上用于质量监控8%的一级标准物质、监控样,5%的内检分析,2%的异常点抽查,3%的密码检查,每一个1∶20万图幅实际分析样品数量超过2 000件,1∶50万一幅图分析数量可达到3 500件。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DD2005-02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 D2005-02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中国地质调查局2005年10月目 次前言 (4)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总则 (3)4.1 评价目的 (4)4.2 评价任务 (4)4.3 评价思路 (4)4.4 评价选区 (5)4.5 评价方法 (5)4.6 评价工作顺序 (5)5 设计编审 (5)6 异常元素及有机污染物迁移途径及来源追踪 (6)6.1 河流生态系统 (6)6.2 农田生态系统 (10)6.3 城市生态系统 (14)6.4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17)6.5 浅海生态系统 (18)7 生态系统异常元素及有机污染物生态效应评价 (20)7.1 农田生态系统 (20)7.2 城市生态系统 (26)7.3 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31)7.4 浅海生态系统 (33)8 生态系统安全性的地球化学预警预测 (35)8.1 河流生态系统 (35)8.2 农田生态系统 (36)8.3 湖泊是湿地生态系统 (38)9 报告编写 (39)9.1 图件 (39)9.2 报告 (39)9.3 数据库 (39)附录A 河流悬浮物、水、水系沉积物样品布置及采样方法(规范性附录) (41)附录B 14C和热释光测年样品采集技术要求(规范性附录) (46)附录C 农田区不同污染源采集方法(规范性附录) (47)附录D 城市降尘采集方法(规范性附录) (57)附录E 湖泊及浅海沉积物采集方法(规范性附录) (60)附录F 生物样品采集方法(规范性附录) (62)附录G 土壤溶液野外采集方法(规范性附录) (66)附录H 有机污染物采样技术要求(规范性附录) (69)附录I 设计书编写内容及要求(规范性附录) (72)附录J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报告编写提纲(规范性附录) (74)前 言《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要求(试行)》是针对我国已进行过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的地区进一步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而编制的。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壤元素有效态分析

有效态 Mo 测定值 认定值
GBW07414 0.09 0.10
GBW07415 0.12 0.13
从表 4 结果看,有效态钼达到了满意结果。
2 讨论和注意事项
(1)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态”,是指特定条件 下的提取量,其数值是相对的,因此,当浸提剂固定
时,环境温度对其浸出率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铁 受环境温度影响很大。
2019 年第 3 期
新疆有色金属
35
DOI:10.16206/ki.65-1136/tg.2019.03.015
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土壤元素有效态分析
张世文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 土壤中元素有效态的分析主要以农业有益元素为主体,本文主要对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钠、速效钾、有效磷、有效(活
(3)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替代经典原子吸收 分光光度法[4]、比色法[5]测定,大大提高分析速度,操 作条件易控制,质量更稳定。
参考文献
[1]NY/T 890-2004. 土壤中有效态锌、锰、铁、铜含量的测 定 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S]. 2005 .
性)锰、有效钼、有效铜、有效锌的浸提剂进行了方法试验,得到较满意的浸提效果。
关键词 土壤 有效态 ICP-OES
随着区域调查工作的深入,生态地球化学评价 样品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元素有效态是土地质量 评估的主要指标,土壤中元素有效态的分析主要以 农业有益元素为主体。
为保证元素有效态的分析质量,必须选择适合 的浸提剂。本文主要对交换性钙、交换性镁、交换性 钠、速效钾、有效磷、有效(活性)锰、有效钼、有效铜、 有效锌的浸提剂进行了方法试验。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如何进行科学且全面的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调查内容、方法和评价指标等多个方面,探讨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
首先,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应该包含了对生物多样性、自然资源、气候和土地利用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研究。
其中,生物多样性的调查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依存关系,其研究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自然资源的调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对其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其次,生态环境调查的方法应该针对不同的调查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对于生物多样性的调查,常用的方法包括样本调查、物种清查和遥感技术等。
样本调查是通过抽样的方式对特定地区进行调查,从而了解该地区的物种组成和数量分布等情况。
物种清查则是通过对特定物种进行观察和研究,了解其分布范围和数量变化的情况。
遥感技术则是通过卫星图像等远距离获取地表信息的方法,可以对较大范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估。
同时,生态环境的评价也是调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和比对,可以得出对生态环境的评价结论。
在评价过程中,可以参考指标体系来进行评估。
指标体系是包括生物学指标、物理化学指标和社会经济指标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体系,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评估,可以得出对生态环境优劣的判断。
同时,评价结果还可以用来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政策,以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
除了调查和评价工作本身,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还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
科学的生态环境调查和评价可以提供相关决策的依据,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因此,在进行调查和评价时,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
总的来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对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价问题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热点话题。
在这方面,科学家和研究者认识到了生态环境中地球化学过程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必要性。
有鉴于此,为了深入研究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理论体系、应用技术和研究方法,强制规范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国家环境保护局提出了《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
《规范》规定,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重点是检测、定性和定量评估区域性空气、水、土壤和建筑物以及其他环境与生态系统要素中的地球化学污染物,识别其与生态环境关系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根据生态系统发育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分析和评价生态地球化学事件的趋势。
《规范》重点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原则、目的、基本原理、评价方法和标准。
它明确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原则是以生态安全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指导,以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以技术与经济兼得为目标,以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数据为基础,以多种评价结果综合测量为指标。
同时,该规范还提出了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基本原理,即要考虑地球化学污染物在空气、水、土壤和建筑物环境中的生物可利用性,以及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从而确定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发展的影响程度,为限定有害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规范》还介绍了常见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技术,包括宏观分析、微观分析、多元评价模型和动态模型等,并具体解释了每种技术的实施步骤,以便更好地实现生态地球化学评价的有效应用。
此外,《规范》还提供了常用的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标准,以及面向空气、水、土壤和建筑物等环境要素的测量技术,以此更好地控制和保护生态系统发展。
总之,《规范》为评估生态地球化学污染给出了明确的标准,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原则,有助于重点控制污染源,有利于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保护人类健康。
它为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指导,是开展生态地球化学评价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途径。
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

刘玖芬,赵晓峰,侯红星,等. 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J ]. 岩矿测试,2024,43(1):16−29. DOI: 10.15898/j.ykcs.202310080157.LIU Jiufen ,ZHAO Xiaofeng ,HOU Hongxing ,et al. Exploration on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Ground Substrate Survey and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Its Testing Indicator System [J ]. Rock and Mineral Analysis ,2024,43(1):16−29. DOI: 10.15898/j.ykcs.202310080157.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体系设计与构建刘玖芬1,2,3,赵晓峰1,2,3,侯红星4,秦天4,陈占生5,徐立明6,杨柯6,孔繁鹏7,刘晓煌2,3,卢兵6,李子奇1,刘佳8,包茹意1,郝爱兵2*(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2. 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北京 100055;3. 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55;4. 中国地质调查局廊坊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0;5.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球物理调查中心,河北 廊坊 065004;6. 中国地质调查局哈尔滨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7. 中国地质调查局牡丹江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黑龙江 牡丹江 157000;8.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摘要: 地表基质是地球表层物质与能量循环的主要载体,地表基质调查是一项创新性工作,明确地表基质调查分层及分层测试指标是开展地表基质调查的基础。
本文基于地表基质调查的内涵和目标定位,深入分析了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全国第三次土壤普查和全国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等调查深度和测试指标;利用近三年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在吉林省梨树县、辽宁省丹东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个地表基质调查试点项目实测数据,运用变动系数法分析了不同地区地表基质层的地球化学元素垂向变化特征,结合表生地质作用(风化为主)最大深度、地表植被根系最大深度、浅层地下水位波动下限、基岩顶面深度等因素,将地表基质在垂向上大致分为三层:表层(0~2m)、中层(2~10m)和深层(10~20m),基岩埋深浅于20m 则以揭露到基岩为准;表层(0~2m),称为生产层,包括支撑农业生产的耕作层,主要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以收集资料为主;中层(2~10m),称为生态层,主要支撑植被生长和群落演替,服务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与格局优化,是地表基质调查的重点;深层(10~20m),称为沉积层,主要研究地表基质从基岩—深层—中层—表层演替规律和特征,以部署少量工程控制为宜。
遥感科技服务国家战略——以西北自然资源调查为例

遥感视野Remote Sensing机科学、地球科学等多学科上的现代前沿交叉科学技术,近年来伴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术的推广,在服务西北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中不断扩展,如持续支撑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境内外找矿突破、粮食主产区土地质量监测、重要经济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等任务,已显示出极其广泛的应用价值、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强大的生命力。
2023年召开的全国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着力构建调查监测感知体系,加强新模型、新算法研究,不断提升自然资源监测能力和水平,并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重大区域格局调整、城镇发展、乡村振兴等需要,继续开展地类变化监测,深化探索城市国土空间监测,加强专项监测和重点监测,适机开展快速反应监测;同时深入挖掘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内在价值和应用潜力,深化数据综合分析,提升咨询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实际成效。
以上需求为开展西北自然资源调查指明了方向,即要由常规地面调查方法向以充分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信息化建设为技术支撑的新方法转变,逐步形成应用大数据、云计算、智能识别、5G、北斗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改造、引领、支撑测绘遥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钻探、分析测试、地质信息和资源利用等七大传统自然资源调查手段,构建“天—空—地—网”的自然资源动态立体监测预警评估体系,破解“资源怎么科学利用”“人地关系如何平衡”“双碳目标下生态修复如何开展”等关键问题,调查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大区域格局调整。
二、自然资源遥感监测的应用1.黄河流域人地关系全要素系统分析人地关系指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其核心目标是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不断加深,已造成自然资源稀缺、地质环境质量下降、地表圈层功能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展望——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部分总结

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发展方向和展望——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部分总结张水昌【摘要】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经过近30年的不断发展,已经从油气勘探领域拓展到了煤、生物、环境和气候几大主要研究领域,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充分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第十二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在深部烃类流体性质研究、致密砂岩气和页岩气成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化特征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进一步明确了学科发展方向.今后一段时期,①高有机质丰度沉积物形成和空间展布的分析和预测技术,②发展地球化学与地质一体化研究模型,③有机、无机相互作用及烃类矿床的次生蚀变和改造作用,④各种成因天然气的生成机理、资源潜力和分布预测,以及⑤环境、煤、生物地球化学,将成为中国未来有机地球化学的研究重点.大会提出:①要重视实验数据的重复性、实验方法的可信性、实验结果的可对比性;②针对中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有机地球化学的发展应该紧跟国际研究热点,加强创新力度,促进多学科交叉,走出一条有机地球化学与地质学的综合研究之路,并在未来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过程中大有作为.【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年(卷),期】2010(031)003【总页数】7页(P265-270,276)【关键词】发展方向;展望;研究现状;有机地球化学;中国【作者】张水昌【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实验研究中心,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9320世纪30年代,德国有机化学家Alfred Treibs首次从石油、煤和页岩等沉积物中分离和鉴定出了金属卟啉色素,成为油气有机成因学说的重要佐证,开启了有机地球化学的学科研究阶段,同时也见证了有机地球化学与油气工业的渊源。
经历了70多年的发展,有机地球化学现已发展为一门新兴的、成熟的边缘交叉学科,并且拥有众多分支学科和不同的研究方向,不仅对国际性地学、化学、生物学的基础科学研究作出了贡献,而且对全球的经济生活,特别是在油气勘探开发和环境监测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非常活跃的科学研究领域。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土地资源是重要的国家资源,如何更加高效地利用土地是土地规划和管理的意义所在。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作为地质研究的一个分支系统需要不断重视和创新。
本文从地球化学评估方面入手,结合土地质量问题,就如何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阐述,供读者参考。
标签:土地质量;地球化学;土地规划1引言土地资源是指已经被人类所利用和可预见的未来能被人类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既包括自然属性,也包括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类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在2017年全国地质调查工作会议上,姜大明部长指出,新的一年,要以建设世界一流的新型地质调查局为目标,以实施“三深一土”国土资源科技创新战略为主线,加快地质调查结构调整,拓展地质调查服务领域,全力打赢五大地质科技攻坚战,着力深化地质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优秀地地质科技人才,切实肩负起“向地球深部进军”的使命。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以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为基础,以生态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科学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的查询、利用为目的的一项综合评估工程,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土地规划与土地评价概述土地规划和土地评价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涉及到众多学科。
土地规划依赖于土地的正确评价基础之上,土地的正确评价可以使土地规划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利于规划目标的实现,反过来土地规划合理有效地实施又促使和保护了土地的生态性和自然性。
因而不断完善土地評价系统和标准有利于土地规划的开展实施和效率提高,进而更好地保护和充分利用每一分国土资源。
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是指依据土地有益元素、有毒有害元素和有机污染物含量水平等地球化学指标因素,及其对土地基本功能的影响程度而进行的土地质量级别评定,主要反映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要素如土壤肥力、土壤环境、大气质量、水体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等。
准确高效的地球化学评估是土地规划工作的有力支撑,通过开展土地质量调查评估,因地制宜的开发利用土地,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好发展。
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摘要:现阶段我国已经逐渐进入“绿水青山”和互联网时代,对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找出尚需完善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趋势近些年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地质大开发新时期对地质样品分析测试的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
如今,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要求分析测试快速准确并能便于查询;“绿水青山”时代,对地质测试的要求就是要尽量绿色环保。
但是从目前来看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大多还处于传统阶段。
本文主要从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中,找出不足,从而研判地质测试的发展趋势。
1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地质分析测试技术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技术支撑,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
现阶段我国针对地质测试工作已经出版了很多相关的书籍,所以工作人员在使用地质分析测试技术的时候需要从这些书籍入手,如《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专门水文地质学》等,这些书籍中的内容不仅是对过去地质勘探的一种总结也是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发展的归纳记录过程,对地质分析测试的标准化有很大帮助。
对于地质工作来说,样品来源主要是指地质调查样品(包括区调样品、生态环境样品等)、矿产普查样品、水文地调样品以及社会委托的矿石样品等,样品类型主要是矿石、土壤、水质、生物等,检测类别主要为无机、有机检测等。
下面主要从无机元素分析技术和有机化学分析技术总结现有的发展状况[1]。
1.1无机元素分析技术无机元素分析技术是最为传统也是最主要的地质分析测试技术,在岩石矿物分析、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海洋地质分析等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因此在目前的地质勘探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在岩石矿物分析方面,现有比较完整的岩矿分析配套方法包括黑色金属矿石、有色金属矿石、贵金属矿石、稀有稀散元素分析以及物相分析等等,分析测试技术主要采用容量法、重量法、比色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地球化学调查样品、海洋地质分析及生态地球化学评价样品的分析测试方法,主要是针对54项元素进行配套的分析检测方法,建立了以X荧光光谱法(XRF)、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为主,原子荧光光谱法(AFS)、极谱法、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为辅的配套检测技术。
山东省五莲县土壤硒的含量分布特征

山东省五莲县土壤硒的含量分布特征作者:王申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6期摘要:五莲县表层土壤中硒含量在0.03mg/kg~5.1mg/kg之间,以足硒土壤为主,分布面积为864.16km2;富硒土壤面积64.02km2。
土壤类型中,酸性粗骨土硒平均含量水平最高,为0.25mg/kg;成土母质中以荣成岩套花岗质片麻岩发育的土壤硒含量最高;剖面土壤中的硒主要在表层富集。
结果表明:五莲县表层土壤硒含量既有基岩的继承性,同时,表层土壤OrgC、pH和质地等因素对硒的表层富集也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土壤硒;土壤类型;成土母质;五莲县1.引言硒是生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改善和促进有机体的免疫反应系统,可预防细胞老化。
保证人体适当的硒营养,能提高机体的抗癌能力。
地壳中各种岩石矿物中的硒,是土壤中硒的主要天然来源。
土壤中硒除直接来源于岩石矿物的风化分解外,人为活动,特别是工业生产中废物的排放,也是土壤硒的重要来源。
在五莲县开展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工作,发现富硒土壤64.02km2,其中耕地园地面积占10.93km2。
通过对五莲县土壤中硒的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为当地合理有效的开发利用富硒土地资源提供地球化学依据。
2.调查区概况五莲县位于山东半岛东南部、日照市北端,东临胶南,南接东港区,西连莒县,北靠诸城,现辖1个街道、9个镇、2个乡,全县总面积1443km2。
五莲县地处鲁东低山丘陵与鲁中南低山丘陵交接地带,崂山支脉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全境,泰沂山余脉自西向东延伸至境内,形成区内中部马蹄铁形隆起带,呈现出中部高、向南北两侧倾斜的地势特征。
属温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周期性变化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季节性降水明显,日照充足,热能丰富。
五莲县地处西环太平洋多金属成矿带的外带,华北地台沂沭断裂带之昌邑—大店断裂东侧,胶南断块隆起西北,胶莱盆地西南缘。
出露地层由老到新可划分为:古元古代粉子山群,中生代白垩纪莱阳群、青山群、大盛群、王氏群,新生代第四纪更新统、全新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建立土壤 、 生物类样品等有机污染物的简 便、 高效分析技术体 系, 包括样品采 集与保存技术 、 污染 物分 析方 法 、 分 析 结 果 质 量 控 制 及 仪 器 设 备 配
置等 , 形 成 有 机污 染 物分 析规 程 , 中国地质 调查 局 在
多 目标 生 态农 业地 球 化 学调 查 计 划 项 目中 , 设 置 了
7 6 . 5 9 亿元, 同 比增 长 2 7 。其 中 , 中央 财 政 投 入
论证 , 但因引入社会资金未到位 , 现已明确引入社会 资金 的勘查 区将优 先纳 入第 三批 整装 勘查 区 ; 此外 ,
近 期 取得较 好 勘查进 展 的省 级重 点勘 查 区也是此 次
遴 选 的重 点 区 。在 矿 种 上 , 除 了 原 有 的铀 、 铁、 铜、
闭幕 。本 次会 议着 重对 首批 4 7片 整 装 勘查 区 取 得
的主要 进 展 与成果 进 行专 家 评 估 , 研讨论证了 2 0 1 3
加 快推 进整 装勘 查 工 作 , 部 拟 在 7月 份 开展 第 三 批 整 装勘 查 区 的遴选论 证 工作 。去 年第 二批 通过专 家
入4 9 . 7 1 亿元 , 社会资金 占总投入 的比例 由 2 0 1 1 年 的5 6 . 2 上升到 6 4 . 9 9 / 6 。全 年 共 完成 钻 探 3 0 3 . 0 8
万米 , 坑探 1 0 . 5 3万 米 , 槽探 1 2 4 . 2 8万立 方米 。 从 首 批 整 装 勘 查 区 实施 情 况 评 估 结 果 看 , 总 体
铝、 铅锌、 金、 钾 盐等 紧 缺和 大宗 支柱性 矿产 外 , 适 当 兼 顾锰 、 锡、 新 兴材 料 资源等 矿产 。 三 是 做 好 中 央地 方 地 质 找 矿 工 作 部 署 对 接 工
作 。各 省 和大 区地 调 中心要 发挥 组织 协调 方 面的优
1 0 . 5 1 亿元 , 地 方财 政投 入 1 6 . 3 6亿 元 , 社 会 资 金 投
木 的铜矿 ; 山东莱 州 一招 远 、 青海大场 、 内蒙 古 哈 达
明年的工作 , 形成整体工作部署 , 提出由中央财政安 排 的工作 需求 。
四是 要做 好 第 一 阶 段 评估 工 作 。今 年 四季 度 ,
四部委将组织开展行 动第一 阶段 的评估工作 , 涉及
基础 地质 调查 、 矿 产 勘 查 和 资 源综 合 利 用 等 多 个 方
该体系技术先进 , 方法配套 , 开拓性地集野外样品采 集 与 保存 方法 、 实 验室 检测 与质 量控 制方 法 、 数 据处 理与地球化学填图为一体 , 共包含土壤 中有机氯农
作 。充 分发 挥技 术 指 导 组 专 家 的指 导 作 用 , 及 时 掌 握 勘查 工作 进 展 , 梳 理 整装 勘查 过 程 中 , 关 键科 学 问
我 国建 立 生 态 地 球 化 学 调 查 评 价 有 机 分 析 体 系
从 国家地 质测 试 实验 中 心获 悉 , 我 国首 次 建 立
年工作 方 案 , 分析 工作 推进 中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梳 理 了亟 待解 决 的关 键 地 质 科 学 问题 和 找 矿技 术 难 题 , 提 出了完 善下 一 步工 作方 案 的建议 , 为2 0 1 3年度 的 整 装 勘查 工作 打 下 了坚实 的 基础 。 据悉 , 2 0 1 2年 , 首批 4 7片 整 装 勘 查 区 总 投 入
面 。各 整装 勘查 区 要在 组织 机 构 建 设 、 技 术 支 撑 机
门沟 的金 矿 ; 贵州务 正道、 广 西 扶 绥 一龙 州 的 铝 土 矿; 湖南 花垣 一凤凰 的铅 锌 矿 等 整 装 勘 查 区找 矿 成
果 比较 突 出 。
构组 建 、 推进 地 质找矿 工 作方 面 的制度建 设 , 社会 资 金 引人 情况 , 重要矿种 勘查成果 , 矿 业 权 管 理 及 投
“ 多 目标 区域地 球 化 学调 查 样 品微 量 有 机 地 球化 学
了多介质 、 多组分 、 多方法技术配套 的生态地球化学
调 查评 价 有机 分 析体 系 , 部 分 指 标 达 到 国 内或 国际
先 进水 平 。
测 试技 术研 究 ” 项 目。 据介 绍 , 该项 目 2 0 0 6年启 动 , 项 目组成 员 历 经 三年 , 获得 多 项研 究成 果 : ( 1 ) 在 国内首 次 建 立 了多 介 质 、 多组分、 多 方法 技 术 配套 的生 态 地球 化 学 调 查 评 价 有 机 分 析体 系 。
势, 在 去年 工作 开展 的基础 上继 续推 进 , 化部 署层
面 的沟通 , 主 动组 织 省 内 各行 业 地 勘 单 位 共 同研 究
进 展顺 利 , 成 果好 于 预期 , 被 评为 优 秀级 的整装 勘 查 区2 5片 、 良好 级 2 1片 、 一 般 1片 。其 中 , 鄂 尔 多 斯 的铀 矿 ; 四川 攀西 、 新 疆 阿吾 拉勒 、 江 西赣 中的铁 矿 ; 青海 祁漫 塔 格 , 云南 香格 里拉 , 西 藏米 拉 山、 多龙 、 尼
2 0 1 3 年8 月
地 质 装备
3
2 0 1 3年 全 国整 装 勘 查 推进 会 在 京 圆满 结束
2 0 1 3年 5月 2 4 日, 全 国整 装 勘 查 推 进 会 在 京 题 和技 术难 题 , 了解 主要 矿业 权人 的基 本情 况 。 二 是组 织 开展新 设 整装勘 查 区 的遴选 工作 。为
2 0 1 3年 重点 开展 以下 四个 方 面 工作 :
一
是 组 织 专 家 开 展 整 装 勘 查 区 的 巡 回指 导 工
放, 已建和拟建矿山情况 , 地质资料服务等八个方面 尽 快落 实工 作 , 并抓 紧对 近 期 取 得 的 勘查 成 果 进 行 评审备案 , 为勘查成果的评估提供依据 。 ( 来源 : 中国 国土资 源报 , 2 0 1 3年 6月 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