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居 延金关汉 代亭燧故 址出土的 金关纸, 据考古断 代,应制 作于西汉 时期
印刷术发明的技术条件
玺印图章的雕刻钤印技术 • 最接近雕版镌字技术的是木质印。《初学记》:“道士当刻枣心 作印,方四寸也。”这些木质印上的文字均用刀刻,为阳文反字 ,在镌字技术上与雕版刻字毫无二致。只是印章是凭信,无须大 量印施;且字少块小,钤盖即可使字着实落地,压出印记。雕版 字多块大,反转过来钤盖,无法字字印实,只好在字面上涂墨铺 纸刷印。所以玺印技术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先驱。
3.装饰:或简端修治成半弧形、梯形,或编绳采用彩色的丝带 。
古籍的装帧形式:卷轴装
纸书或帛书。纸书大体盛行于隋、唐。 含卷、轴、褾、带、签五大主要部件。
• “卷”是卷子,用纸或缣帛做成, 用以书写文字。 “轴”用以旋转舒 卷。
• “褾”俗称“包首”。为了避免卷 子边缘破裂,在卷子两端及上下装 裱,也叫“玉池”。
古籍基础知识
林平 2019年10月
定义
古籍是记录我国传统文明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凝聚传统文化记忆 的遗产与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存在和传承的依据。
古籍是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具有中 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是以传播知识、阐述思想、介绍经验、宣传 主张等为目的,经过编辑和创作,书写、刻印在一定形式材料上的著 作物。
活字印刷术的工序: • 制字; • 拣字排版; • 敷墨铺纸刷印; • 有序贮字。
套印技术
套色印刷(单版敷色):在一块版上涂上几种颜色,一次印成,是套印本的 最早印刷方式。元末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刻的《无闻和尚注金刚经》, 用朱墨两色套印,经文红色,注文黑色,是我国最早的单版敷彩套印图书。
• “带”是用以缚扎的,带一端有“ 牙签”,带及牙签由于书卷内容的 不同,而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别。
印刷技术
印刷术是将文字制成印版,在上面加墨,印到纸上的方法。 印刷术有两大类: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最迟在公元9世纪,印本书籍在我国已经出现。从此,印刷术成为
制造书籍的主要方法,并由我国传播到全世界。 印刷术的发明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说到印刷术时,
认为是文艺复兴时代最伟大的发明,是发展和巩固资产阶级社会 关系的基本前提之一。雨果甚至把印刷术的发明称为“一切革命 的坯胎”。没有印刷术,书籍就不能大量生产,知识就不能普及 ,人类的文化就不会快速发展。
笔,秦蒙恬始作兔毛笔。” 墨:春秋战国时期国人已经懂得造墨,和造笔的时间相先后。 《庄
子》曰:“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
古籍产生的条件:载体—甲骨、青铜
甲骨文(或称“卜辞”)是现存最古的文字记载。 青铜器是铜锡合金铸成的器具,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
”,是重要的史料。 甲骨文和青铜铭文就其本质来说,是档案而非书籍,但对今人而言
古籍的数量
现存古籍约20万种,5000万册以上(据《中国古籍总目》2012-2013 年统计);
自古以来,古籍频遭兵燹、水、火等人为、自然之灾难(十厄),流 传至今者百不一存,尤显珍贵。
古籍产生的条件:文字、笔、墨
文字:仓颉造字或伏羲造字说。 笔:明代罗颀《物原》:“虞舜造笔,以漆书于方简。”“舜作羊毛
古籍的内部形式:版式
古籍的外部形式
古籍的装帧形式
古籍装订形式的变化 • 简策体式——竹、木简的编简; • 卷轴体式——缣帛和纸书的卷子装,以及纸书向册页过渡的旋风 装; • 折叠体式——梵夹装和经折装; • 册页体式——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等。
古籍的装帧形式:简策装
简册书籍,流行于战国至西汉时期,到东汉、魏、晋时,仍是 书籍的主要体式。
套版印刷(多版分色印刷):将一页书的不同内容分别刻在几块版式大小相 同的书版上,每块书版各涂一种颜色,印刷前先固定书版和纸的位置,然后 逐版加印在同一张纸上。
彩色印刷:将套印技术运用于彩色版画的印刷上,所需技术更加复杂。明末 胡正言发明分版分色套印和凹凸版印技术,称为饾版和拱花,这种印刷方法 ,常用于版画,将中国雕版套印水平推向了顶峰。
王充《论衡 · 量知》:“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 ,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版, 力加刮削,乃成奏牍。”
写绘于丝织品上的文字及图像,称为帛书,主要流行于东周至 魏晋之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楚帛书,是现存最早的帛 书。目前所见或卷起或折叠收储。其轻薄柔软,可以卷舒,便 于携带。
,具有书籍的作用,是书籍的初期形式之一 。
古籍产生的条件:载体—石头
战国时期,在石头上刻字和在青铜器上刻字一样流行。 现存最早的是春秋战国之间出土于陕西的Baidu Nhomakorabea个石鼓,每个鼓上
都刻有四言诗。 由于刻石是专门为了供人阅读,但其流通太不方便,所以可以
理解其为接近正式的图书。
古籍产生的条件:载体—简策、缣帛
古籍产生的条件:载体—纸
纸是指将植物纤维捣碎,做成纸浆而后抄造而成。 东汉蔡伦之前即发明了造纸术。 《后汉书·蔡伦传》:蔡伦认识到,“…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
,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元兴元年(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 ,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陕西出土的灞桥纸
装帧 1.编连:用书绳把简札编连在一起。书绳有皮质绳、麻绳、丝 绳等。简册有两道编、三道、四道甚至五道编。
2.等齐:诸多的简札缮写完毕、编连成册后,还要经过等齐的 程序。由于锯断的简札不可能在长度上完全一致,所以成册后 要把简册卷成一束,将简上端的那一端放在一个平面上等齐, 然后用刀刃将简下端那一端参差不齐的部分修平。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术的工序 • 备好木材 • 雕版 • 上版 • 刊刻 • 印刷 • 揭纸、装订成书。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现代印刷术的主要方法。西方学者认为活字印刷术是十五世 纪中叶德国人古腾堡发明的。事实并非如此。活字印刷术是公元11世纪中 叶(1041-1048)毕升发明的。其原理是将单字检排拼成一块块书版,再在 版上刷墨印刷。具有灵活、方便、快捷的优点。但在我国,雕版印刷仍占 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