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教案2新人教版选修4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掌握孔子关于道德、政治、哲学等方面的主要观点,如其“君子”理念、“礼治”思想、“中庸”之道等。
5.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探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适用性,如其对个人修养、社会伦理、政治治理等方面的影响。
九.板书设计
1. 孔子的生平
- 出生与背景
- 教育经历
- 政治生涯
- 影响与贡献
2. 孔子的教育理念
-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温故知新
3. 儒家文化的核心
- 仁、义、礼、智、信
- 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
4. 孔子思想的核心
- 道德:仁爱、诚实、忠诚
- 政治:仁政、礼治、中庸之道
- 哲学:中庸之道、平衡与适度
3. 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在本节课中,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PPT、视频、音频等,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孔子的生平和教育理念。同时,利用在线工具,如讨论区、问卷调查等,方便学生实时交流、分享心得,提高课堂效果。
此外,还将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如《论语》、《史记》等,以便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儒家文化,为课堂讨论和作业做好准备。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环节,我提出的问题可能过于简单,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思考。下次我可以尝试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儒家文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其次,在讲解儒家文化和孔子的基础知识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这让我意识到,需要在讲解过程中更加详细地解释相关概念,并运用举例等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2.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分析孔子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掌握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3)理解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分析孔子及其儒家思想;(2)运用比较法,分析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不同之处;(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孔子的历史贡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3)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弘扬民族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事迹;(2)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3)孔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2)孔子思想的时代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孔子简介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2)提问:“你们对孔子有什么印象?”,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如仁、义、礼、智、信等;(2)分析孔子思想的时代背景,探讨其现实意义。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儒家思想与其他学派的不同之处;(2)各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思考孔子的精神品质,如谦虚、敬业、爱国等;(2)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如何践行儒家思想。
四、课后作业1. 结合教材,总结孔子的生平事迹;2. 阐述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实意义;3. 写一篇关于孔子的心得体会文章。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掌握程度;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3. 反思教学效果,是否存在不足之处,如何改进。
六、教学内容1. 课堂讲解:(1)介绍孔子的思想体系,重点讲解仁、义、礼、智、信等观念的含义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分析孔子教育思想的特点,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2.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b. 培养学生对儒家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自豪感。
c.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孔子的思想进行评价。
3. 教学重点: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及其历史影响。
4.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对儒家文化进行深入理解,并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评价。
二、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历史教科书《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相关章节。
2. 参考资料: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的学术论文、书籍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孔子生平事迹的短片,引起学生对孔子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新课导入:介绍孔子的时代背景,阐述儒家文化在我国历史中的地位。
3. 主体部分:a. 讲述孔子的生平事迹,包括出生、成长、教学、游历等。
b. 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如仁、义、礼、智、信等。
c. 讲解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如政治、教育、伦理等。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5. 总结提升:对孔子的生平事迹、思想主张进行总结,强调其历史地位和影响。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活跃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孔子思想的理解和感悟。
3. 学生考试成绩:检验学生对孔子生平事迹、思想主张的掌握程度。
4. 学生满意度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度。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以“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的班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将儒家文化融入现代生活,促进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和谐。
2. 开展儒家文化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历史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1教案新选修4
历史:2.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案(新人教选修4)【课标要求】1、了解孔子的生平,2、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重点】1、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
2、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难点】1、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2、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中国5000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就算是孔子了。
孔子是一个教育家、思想家,也可算半个政治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份子。
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他的成功与失败,无不与他的品格相关。
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二)讲授新课一、孔子生平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1、青少年时代•纥与颜氏女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史记》据考证,孔子的六代祖叫孔父嘉,是宋国的一位大夫,做过大司马,在宫廷内乱中被杀,其子木金父为避灭顶之灾逃到鲁国的陬邑,从此孔氏在陬邑定居,变成了鲁国人。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母亲叫颜征在。
叔梁纥是当时鲁国有名的武士,建立过两次战功,曾任陬邑大夫。
叔梁纥先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
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
孟皮脚有毛病,叔梁纥很不满意,于是又娶颜征在。
当时叔梁纥已66岁,颜征在还不到20岁。
公元前551年,孔子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曲阜城东南)。
因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故名丘,字仲尼。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卒,孔家成为施氏的天下,施氏为人心术不正,孟皮生母已在叔梁纥去世前一年被施氏虐待而死,孔子母子也不为施氏所容,孔母颜征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
高中历史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中庸”思想的含义?
“中庸”思想的目的和进步性是什么?
完成当堂材料解析题。
巩固本课知识线索。
小组互查。
反思
板书设计
当堂作业
课外作业
教学札记
①古代政治: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中国封建社会所有朝代和君主几乎都利用孔子思想统治国家。
②古代文化:“六经”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③古代教育: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
二、史论结合、重点深化
关于中西方思想中的“中庸”的比较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更多的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认为“过犹不及”。
(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课题
(一)孔子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
孔子的基本观点和政治主张
难点
孔子的地位
教法
讲授法、知识整合、讲练结合、自主探索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内 容
个案调整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一、知识整合、有序识记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政治思想: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孔子的生平背景、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掌握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了解孔子的思想。
学会分析史料,培养史料实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孔子作为文化名人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影响。
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提高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主要思想。
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孔子思想的深入理解和时代价值。
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与孔子相关的视频或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问题:“你们对孔子有什么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背景。
教师提供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学习孔子的主要思想。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孔子思想的特点和影响。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小结:强调儒家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5. 课后作业:推荐阅读相关书籍或文章,加深对儒家文化的了解。
四、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手段,营造有利于学生思考和探索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增强学习体验。
2. 问题驱动:教师提出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深入理解孔子思想。
3. 史料实证:教师提供丰富的历史史料,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加深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3. 长期效果: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素养表现,评估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过程的有效性以及学生的反馈。
2. 思考如何改进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一、教学背景人教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是高中历史课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历史人物的思想、行为以及对社会的影响,有利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
本教学案例以第一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为例,讲述如何通过儒家文化了解孔子及其思想,并启发学生反思儒家文化的当代意义。
二、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文化的发展背景和社会背景,掌握儒家基本思想和修身、治国、齐家治国的理念;2.了解孔子的生平、思想、教育和政治活动,掌握孔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以及孔子的历史地位;3.体会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反思儒家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展示孔子的形象图片或视频进入话题,让学生感受孔子的超然气质,激发学生对儒家文化的好奇心。
2.讲授1.儒家文化(1)儒家文化的发展背景和社会背景。
(2)儒家基本思想:仁爱、诚信、忠恕、礼善、正直、谦让。
(3)修身、治国、齐家治国的理念。
2.孔子(1)孔子的生平。
(2)孔子的思想:仁、礼、中庸。
(3)孔子的政治活动。
(4)孔子对儒家文化的贡献及其历史地位。
3.案例分析以孔子的思想为切入点,结合典型例子进行案例分析。
如“仁爱”可以结合《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等例子进行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了解孔子思想的内涵和儒家文化的实践活动。
4.课堂练习设置课堂小练习,引导学生思考儒家文化在当代的实践价值。
例如,让学生分小组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推广儒家文化”,并列出具体的实施措施。
5.总结通过回顾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以及儒家文化对中华文明产生的巨大影响。
同时,让学生思考儒家文化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反思本教学以讲解为主,结合案例分析和课堂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儒家文化和孔子思想,但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在后续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的互动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儒家文化的实践活动、制定实施方案等方式更好地体会儒家文化的实际应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选修4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徐继【设计思路】课程标准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上的地位和影响。
”对于这个必修和选修教材都涉及的重要考点,我打算分层递进展开本课学习:(1)利用图片、视频和文字材料创建历史情景,让学生知道孔子的生平、思想核心、教育主张,达到“了解”层次;(2)进行史料解读,让学生认识孔子思想对后世的影响,达到“理解”层次;(3)透过千变万化的孔子肖像,探讨每个学生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形象,达到“见解”层次。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整理“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从而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根源和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历史情景探究,史料阅读分析,合作探究学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孔子对于治国理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借鉴孔子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理念,学习孔子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
【授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说:一年有四季,一生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阶段,读书也要配合生命和季节的阶段。
那我们应该怎样随着季节而读书? (屏幕展示)夏天读庄子,秋天看老子,冬天看孟子,春天读孔子。
(学生思考,教师阐释)炎热夏天读庄子,让人通体舒泰,飘然自逸;萧瑟秋天看老子,品味万物枯荣;寒冷冬天看孟子,养浩然正气;而在春天的时候读孔子,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读孔子可以感受到那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那么孔子究竟有哪些思想?如此风靡说明了什么?接下来就让我们全面了解孔子吧!(二)情景探究锻炼自身能力。
③爱好礼乐,使他坚定学习志向探寻治国之道。
(承转)(屏幕展示(提问)孔子(答案)之路创造条件。
(承转)(屏幕展示)(提问)(答案)不是!分封制衰落、士阶层崛起等。
(承转)无法在鲁国施展政治抱负的孔子,并没有放弃理想,他55岁时率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理念和主张。
(屏幕展示)孔子周游列国动画路线图(提问)你觉得为什么孔子周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却未被采纳?(答案)孔子的“仁”的主张不符合统治者需要,不适应春秋时期争霸战争的时代特征。
历史人民版选修4专题二第一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教案.
专题二东西方的先哲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思路:历史课程标准: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学习要求:知道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兴办私学的简要情况;了解孔子的基本政治主张及其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难点:孔子提出“礼”、“正名”、“仁”的原因、含义和作用。
全面、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的影响。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孔子的主要生平活动。
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和政治主张,学习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客观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
认识孔子对中国及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了解人类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绵绵不绝的传承关系和基本脉络。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多媒体中示意的地图、图片,复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张。
模拟演说,依据课本和补充的历史资料,认识孔子与同时代的其他诸子主张的异同。
鼓励学生多渠道查阅、搜集资料,以撰写小论文、发言提纲等形式,对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展开研究性学习。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予以及时而恰当的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孔子生平活动的体察,培养学生对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人生目标执著追求的精神。
通过学习与讨论,既要看到孔子思想与活动的伟大贡献,如以礼、仁治国的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观念,兴办私学、有教无类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诱、学思相长的先进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保存文化的执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张的时代特性及其历史局限性。
全面认识孔子对我国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广泛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流程】投影:2011年1月11日,一座总高为9.5米的孔子青铜雕像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落成。
孔子雕像正对东长安街,双手合于胸前,目视远方。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2. 学科领域:历史3. 适用年级:高中生4. 教学时长:45分钟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理解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 使学生掌握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理解儒家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儒家文化在后世的影响2. 教学难点:孔子思想的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儒家文化在历史上的演变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孔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4. 案例分析:分析儒家文化在后世的影响,如封建社会的礼教制度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6.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思考题,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孔子生平事迹和儒家学说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儒家文化在后世影响的分析能力。
3. 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观点及对其理解和运用程度。
4. 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以及对儒家文化的思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历史教材《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相关章节2. 参考资料:关于孔子的生平事迹、儒家学说的研究论文和书籍3.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4. 网络资源:有关孔子的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在线资料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和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3. 案例分析法:分析儒家文化在历史和现实中的具体应用4. 情景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体验儒家文化的影响5. 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孔子庙、孔林等地,感受儒家文化氛围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布置简洁,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 教学设备: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教学设备齐全3. 网络环境:校园网畅通,便于查找和分享教学资源4. 学习氛围:营造积极向上、互相尊重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见解九、教学反馈与调整1. 课后收集学生作业,了解学生对儒家文化的理解和运用程度2. 课后与学生交流,听取他们对课堂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反馈3. 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4.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2. 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成功的经验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 反思教学方法,探讨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4. 反思教学资源的使用,评估其对教学效果的贡献5. 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的教学准备工作提供参考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儒家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儒家文化在后世的影响。
高中历史选修4优质教学设计1: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识记孔子生平的主要史实“六经”,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仁、礼和中庸。
孔子主要的教育思想。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封建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对世界尤其是亚洲各国的深远影响。
理解孔子思想产生的历史根源以及在后来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正宗。
运用孔子儒家思想对现阶段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运用孔子的教育思想探讨学习方法。
结合孔子对后世影响的史实,在现实中寻找实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归纳;分析材料;问题探究;古今结合;讨论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孔子为实现自己的治国思想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应该成为我们的道德规范。
孔子的许多教育思想值得学习和借鉴。
理解“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做一个像孔子那样对社会产生进步作用的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核心内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及评价。
教学工具幻灯片。
图片。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引用孔子的雕像、孔子的言论、山东曲阜的“三孔”图片,引领学生知道孔子两千多年来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尊崇;在今天孔子的思想依然发挥重要的作用。
那么这节课我们系统的看看孔子的成长历程和孔子思想的形成。
(讲授新课):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出生: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
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
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
字仲尼,姓孔氏 ----《史记》2、立志学习礼乐:刻苦自学,成为主持祭祀和丧葬礼仪的儒士3、试图恢复礼乐,传承礼乐文化:(1)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2)周游列国:卫、陈、宋、蔡、楚孔子周游列国路线▲鲁昭公25年,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被迫逃往齐国,孔子也离开鲁国,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
▲鲁昭公27年,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只好仓皇逃回鲁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说课稿
2.教学难点:
(1)儒家学说中“仁”的概念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孔子的教育思想对学生自身成长的启示。
(3)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本节课所面向的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年龄特征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认知水平上,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分析复杂的历史人物和思想。在学习兴趣方面,学生对古代文化和历史人物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对纯理论的讲述感到枯燥。在学习习惯上,学生已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3.视频导入:播放一段关于孔子生平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孔子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力。
(二)新知讲授
在新知讲授阶段,我将逐步呈现知识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1.采用时间线的方式,介绍孔子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孔子生活的历史背景。
2.通过讲解、举例、引用经典文献等方法,阐述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如仁、礼、孝、忠等,并引导学生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为了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讲述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如“孔子与子贡的对话”,通过故事引出孔子的人格魅力和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
2.悬念导入:提出问题:“孔子为什么能成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1.教具:使用挂图、时间线、思维导图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孔子及其儒家思想。
2.多媒体资源: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展示与孔子相关的历史背景、故事和名言,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选修4人教新课标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
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特别提示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程标准解读】[课标要求]了解孔子的生平和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课标解读]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和教育家。
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代,“仁”“礼”“中庸”“有教无类”是他的救世方案,要重点掌握。
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如何看待孔子及其思想,也是教材侧重强调的。
对孔子的考查,一个考查重点是其思想主张,如“仁”“礼”“中庸”等;另一个是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地位和对中国、对世界的影响。
【情境激趣诱思】康熙尊孔右图是康熙帝南为北京孔庙题写的“万世师表”扁额。
据《清史稿》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戊寅,上(康熙帝)次曲阜。
己卯,上诣先师庙,入大成门,行九叩礼。
至诗礼堂,讲易经。
上大成殿,瞻先圣像,观礼器。
至圣迹殿,览图书。
至杏坛,观植桧。
入承圣门,汲孔井水尝之。
顾问鲁壁遗迹,博士孔毓圻占对甚详,赐官助教。
诣孔林墓前酹酒。
【诱思探究】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也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理论基础。
康熙自幼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他希望借助儒家文化加强专制统治,延揽汉族知识分子,缓和满汉矛盾。
康熙帝为孔子亲书“万世师表”匾额,仅仅是从教育上对孔子进行的肯定和颂扬吗?【教材内容详解】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幼年学礼: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
孔子起初学习“六艺”,十五岁立志学习礼乐,后来成为儒士,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
2.收徒办学:孔子30岁时,把后人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融会贯通,开始收徒办学,闻名遐迩。
3.从政失败,周游列国:孔子50岁时出任中都宰,后来他官至司寇。
但从政生涯昙花一现,此后,孔子周游列国,先后到过卫、陈、宋、蔡、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4.献身文教:孔子68岁,回到鲁国,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教案1新人教版选修4
(5)在批改学生将孔子的思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时,关注他们对孔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存在的问题,如对孔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误解,应及时指出并给出改进建议,如强调孔子思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提倡“仁、义、礼、智、信”的五常道德观念,强调道德教育与知识教育的结合。
3.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以“礼”治国,强调君子的道德品质,提倡“克己复礼”,主张君主要行仁政,百姓要顺从。
4.孔子的哲学思想:孔子提出“仁”的观念,认为“仁”是为人处世的根本,主张通过“礼”来规范人际关系,实现社会和谐。
探究二: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比较。学生可以研究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在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异同,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探究三:儒家思想在当代世界的传播。学生可以调查儒家思想在世界各地的传播情况,了解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究四:孔子的教育思想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学生可以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分析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实际应用。
活动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孔子及其弟子,通过模拟对话的形式,体验孔子思想的精髓。
活动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就孔子思想中的某一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见解。
活动3:案例分析。提供一些与孔子思想相关的现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讨论如何运用孔子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媒体和资源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计划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孔子的历史地位和影响:至圣先师、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远影响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掌握孔子的重要思想,如“仁爱”、“礼治”、“中庸”等;(3)能够分析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孔子思想;(2)运用比较法,分析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仁爱、礼仪、和谐等传统美德;(3)提高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孔子的重要思想及其内涵;(3)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
2. 教学难点:(1)孔子思想的深入解读和理解;(2)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3)孔子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
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儒家文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2)提问:“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谁?”引导学生思考;(3)导入本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引导学生关注孔子的重要思想;(3)分组讨论,总结孔子思想的内涵。
3.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讨,比较孔子与其它诸子百家的思想差异;(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孔子思想的优点和不足;(3)分享小组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教学拓展:(1)让学生举例说明孔子思想在古代中国社会的地位和影响;(2)引导学生思考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小辩论,阐述自己对儒家文化的认识。
5. 总结评价:(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2)强调孔子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3)鼓励学生传承和弘扬儒家文化。
四、课后作业1. 复习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对儒家文化的贡献;2. 深入思考孔子的重要思想,如“仁爱”、“礼治”、“中庸”等;3. 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孔子思想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
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人教版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生平、思想及其影响;2.掌握论述中外历史人物时要注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的方法。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和思想;2.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3.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孔子的思想;2.如何分析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3.如何运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音频课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2.教师精选的孔子论述材料;3.讲义和笔记文件。
教学过程1. 导入在教学开始前,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或短文引入孔子,让学生预先了解孔子的基本情况,并引起他们对孔子主题的兴趣。
2.1 孔子的生平和思想让学生听音频课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教师也可以选择精选的孔子论述材料,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探讨。
2.2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让学生从孔子的思想中,了解到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
强调孔子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
3. 探究3.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和技巧从孔子的生平和思想中引出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话题,让学生学习和掌握正确运用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重视历史背景的影响;•突出人物的特点和功绩;•从人物的言行中体现其思想和价值观;•评价人物作为人类文化宝库的贡献。
3.2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实例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进行评说,强化其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方法和技巧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例子供学生选择,例如:•春秋时期的公元后期,齐国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孙子;•西周时期的贵族,周天子,太公钓鱼之人,庖牺氏之后:周公;•一个全面发展的天才,身兼学者、政治家、诗人、友谊:托马斯·杰斐逊;•一个卓越的统帅,被人们称为“美国之父”:乔治·华盛顿。
要求学生在评说时,遵循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的方法和技巧,并注重其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
高中历史第2单元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 1 课儒家文化首创人孔子学习目标要点难点1.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看法和政治主张及其 1. 要点: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中心内容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及其对后代的影响。
2. 研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 2. 难点:对孔子儒家思想礼、仁、中庸的理解和影响。
和评论。
一、追求礼乐的一世1.自学礼乐少年时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 岁时精晓“六经” ,创办私学。
2.从政失败五十多岁时先后任中都宰和司寇,试图增强君权、削弱医生权、克制陪臣,结果失败。
3.漫游列国率徒漫游列国,宣传政治主张,未被采用。
4.整理文籍68 岁回到鲁国后,整理文籍,删修《春秋》,献身文化教育事业。
[ 特别提示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波及领域极其宽泛,记录了孔子对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办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件。
[ 课中思虑 ]阅读教材P21[ 资料回放 ] ,思虑:从这句话中,你看出孔子抱着什么信念?【提示】孔子在少年时就发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而礼乐是周文王拟订的,故孔子的话表现了他要将周文王的礼治社会恢复起来的政治理想,这也是孔子漫游列国的目的。
二、创始儒家思想1.背景(1)社会转型:春秋期间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期间。
(2)礼崩乐坏:违反周礼的行为习以为常,人际关系紧张。
2.目的孔子信心经过恢复周礼,肩负传承文化和改良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
3.内容(1) 礼: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次序。
(2)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是办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
(3)中庸:为适合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
[ 特别提示 ]孔子尊崇周礼,恢复周礼,本质是保护风雨飘摇的奴隶社会的规章制度,表现了其思想守旧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一致平定、和睦有序的社会场面,令人们生活平定,有踊跃意义。
高中历史《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孔子的生平背景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掌握儒家学说的主要思想内涵;(3)能够分析孔子对后世文化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论语》等经典文献;(2)运用比较法,分析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的特点及其差异;(3)采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体验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2)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孔子的生平事迹及其思想主张;(2)儒家学说的基本内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孔子思想的精髓及其现实意义;(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并评价儒家文化。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孔子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孔子;(2)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孔子的生平事迹;(2)引导学生学习《论语》等经典文献,感悟儒家文化。
3. 课堂讲解:(1)详细讲解孔子的思想主张,阐述其现实意义;(2)分析儒家学说与其他学派的差异,展示其独特魅力。
4. 合作探讨:(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2)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成果展示,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
5. 角色扮演:(1)让学生分组扮演孔子及其弟子,进行情景再现;(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6. 总结拓展:(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儒家文化的价值;(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与合作:评价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包括组织协调、沟通交流、创新思维等方面。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4第二单元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简要介绍孔子的生平,着重讲解孔子创立儒家学派的过程,如“孔子主张仁、礼、孝、忠、恕等道德观念,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提倡‘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1.学生对孔子生平事迹的了解程度不同,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全面了解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2.学生在分析孔子思想时,可能会出现理解表面化、片面化的问题。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孔子思想的核心价值,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可能对儒家文化存在误解或偏见。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儒家文化,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3.教师对练习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提醒学生关注儒家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孔子思想,如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等。
3.鼓励学生课后阅读与孔子相关的经典著作,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提高人文素养。
3.倡导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谐”等观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孔子及其儒家文化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评价其历史地位和影响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关注以下几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第1课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2课时)[课程标准]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教学思路]通过提供大量的原始材料,及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出孔子生平大事,孔子思想核心,教育思想和对后世影响的具体表现,从而形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去正确的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教学方法]材料分析法、谈话法、情景设计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设计]孔子生平:思想家和教育家民本思想:为政以德文化古籍整理:编订整理《六经》[教学步骤]导入:投影1986年《美国人民年签》世界十大思想家,首榜——孔子新课学习:一、追求礼乐的一生视频:《孔子的一生》、学生阅读教材、孔子自我一生评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学生归纳:1、学习礼乐(15岁)2、讲学收徒(30岁)传承礼和仁;创办私学,广收学生3、从政生涯(51岁)官:鲁—中督宰——司寇政治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从政失败4、周游列国政治主张未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5、献身文化整理文化典籍二、开创儒家思想阅读下列材料:(1)春秋时期,出现了“臣杀君、子杀父、少陵长、庶废嫡”等行为,孔子对此十分愤怒。
——《中国哲学史通览—秦哲学》孔子思想:仁(核心)、礼、中庸;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孔子(2)鲁国季氏窃用天子之礼,“八佾舞(64人跳的舞,天子专用)于庭”,孔子对此举动极为愤慨,叹曰:“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论语•季氏》请回答:(1)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状况?(2)孔子的态度是什么?他准备怎么做?1、背景:① 春秋:奴隶制——封建制 “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诸侯出”② 孔子恢复周礼,传承礼乐文化,创立儒家学派2、儒家思想:A 、礼(孔子思想的目标、基础) ——礼是政治概念① 礼的含义:西周实行对君臣父子上下尊卑作出严格规定的一套宗法登记制度。
“君臣有别,长幼有序”② 关于礼的做法: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规范,“非礼勿……动”,从而形成西周时天下安定局面,避免春秋时天下动乱局面。
——克己复礼③ 评价: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
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利益,违背历史潮流,体现了思想保守的方面;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B 、仁(孔子思想的核心) ——仁属于伦理概念① 仁的含义:仁者爱人,包含仁爱、关怀、体谅、包容等一切美德,为人处事的最高道德标准。
② 关于仁的做法:“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亲亲为大”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应“节用而爱人”(爱惜民力)③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进步性仁爱有等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于不坠。
他把伦理规范的“仁”与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中庸。
C 、中庸(调整方法) ——属于哲学概念① 调整对象:礼和仁礼仁关系:礼:等级规范; 仁:人际关系礼 √ 仁 Χ ——矛盾激化 礼 Χ 仁 √ ——模糊上下尊卑 ② 协调礼和仁的方法:中庸a 、中庸的含义:“恰如其分”b 、达到中庸的做法:“和而不同”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私田出现政治上:分封制崩溃,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3、影响:孔子开创儒家思想,后来董仲舒改造了新儒学,西汉成正统思想,对于巩固封建国家大一统起积极作用;但发展至宋明阶段,阻碍社会进步。
三、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孔子开创私学,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学在民间”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
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
四、评价孔子A、积极意义:(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2)对世界:①汉后,对亚洲,传播先进文化;②明清后,对西方,为欧洲思想家所启发、借鉴;③当今,世界不少学者依然推崇儒学。
B、局限性:维护等级,不平等;C、总评:世界前列思想家(世界十大思想家之一)。
本课小结:课标解读1、了解孔子的生平:在鲁从政、周游列国、晚年从事文化教育事业。
(1)孔子出生于鲁国一个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家庭;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刻苦自学成为儒士;在春秋末,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30岁时,将“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私学成功,使他闻名遐迩;(2)50多岁时,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中都宰,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因治鲁颇有政绩,官至司寇;为实现恢复礼治社会的理想,孔子试图加强君权、削弱大夫权、抑制陪臣,结果失败;(3)孔子离开父母之邦,带弟子周游列国,向各国诸侯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未被采纳;(4)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2、了解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了新与旧的矛盾。
(2)主要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 ①“礼”的思想:“礼”即周礼,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
②“仁”的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
仁就是爱人。
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
③“仁”与“礼”的关系:孔子主张将仁和礼结合起来,进而提出“中庸”的思想。
④教育思想: (1)在教育权利上,主张人人平等。
孔子开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2)在教育目的和目标上,要把学生培养“成人”和成“君子”。
(3)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教授《诗》、《书》、《礼》、《乐》等。
(4)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因材施教。
3.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孔子开创了儒家思想,其思想内涵,经历代的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四运动之前的两千多年里,儒家思想不仅是官方的意识形态,而且在中国整个思想界中占有统治地位,影响着平民百姓的日常行为。
儒家成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
孔子整理和修订“六经”,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孔子还是古代大教育家,他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学在民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建构与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孔子学说对亚洲甚至世界都产生了影响。
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
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
[练习反馈]孔子儒家思想及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业布置]《导与练》1-12题[教学后记]第2课 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程标准]1、简述柏拉图的主要生平事迹。
2、了解其追求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
3、认识其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教学思路]: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王国:通过大量历史材料、图片、优美的背景乐将柏拉图思想产生的背景、哲学思想、柏拉图学园在同学们面前一展无余。
情景的渲染使思想升华。
[教学方法]情景设置法、优美材料欣赏、谈话法[板书设计][教学步骤]导入由本课引言部分导入新课。
同学们进入高中学习都是为了以后能够京入更高一级的学校---大学接受学习,接受更多的知识。
那么同学们知道最早的大学是什么大学?她是怎么发展而来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最后告知正确答案。
)西方最早的教育机构----阿卡德米学院。
(同时展现该学院的历史遗迹的图片)它是西方中世纪时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学院课程设置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
直到公元529年被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存在九百多年。
那么这所著名的学院,具有近代大学性质的大学又是谁创立的呢?(学生回答:柏拉图。
)对,就是伟大的古希腊德哲学家---柏拉图。
那么柏拉图为什么要创立这所学院?柏拉图在历史上还有那些贡献?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课程学习。
新课学习一、柏拉图的政治活动师生谈话后归纳:1、出身名门:公元前427年 出生雅典贵族家庭2、柏拉图所处时代: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暴露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 柏拉图希望建立类似斯巴达政体。
3、追随名师:崇拜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之死促使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体的成见。
4、游历四方:游历12年,到达小西亚、埃及、北非、意大利南部。
终成明哲。
5、创办学校:387BC ,阿卡德米学院 Academy二、柏拉图的思想——理念论和理想国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1、思想产生的背景柏拉图 环境:思想:行动:著作:影响:古希腊的奴隶制城邦民主体制理念论、理想国、哲学王、强调法制建立阿卡德米学园《理想国》、《法律篇》成为西方思想文化的重要奠基人A 、①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同盟战败实质是:奴隶制寡头政治的斯巴达打败了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雅典。
② 苏格拉底被处死刑——以上两者暴露民主政体弊端。
柏拉图对雅典民主政治不满。
B 、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2、理念论(哲学思想)A 、观点: ① 世界:② 理性世界——————————————————感性世界③ 知识先天固有,学习即是回忆。
B 、评价:① 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② 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3、理想国(政治思想)A 、代表作:《国家篇》(《理想国》)B 、观点:① 理想国家:② 国家统治者——“哲学王” (最富有智慧,最具有正义感和理性)C 、评价:① 为了改变当时希腊民主政治体制的弊端,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 ② 理想国终成乌托邦。
三、柏拉图学园——阿卡德米学园1、目的:为了培养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王2、情况: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教育宗旨:知识传授;学术研究;政治咨询;培养人才学生来源:具有初级数理知识;上层社会;男女平等开设课程:算、几、天教学方法:对话形式,自由讨论教学理念:全面、和谐、发展3、影响:生命中的转折点,传播政治理想,培养众多人才;欧洲文化史上大事件,为后来欧洲文教、科技、哲学等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