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与几何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图形与几何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 9单元总复习第 3 课时图形与几何【学习内容】教材第 113 页第 4 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学习确立物体的地点,用数对确立物体的地点;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观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察看,剖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归纳的方法。
【学习要点】掌握物体的地点,圆的特点、特征;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学会利用圆的有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确立地点与方向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组织学生在小组中沟通、议论,互相说一说,教师依据学生的报告板书:(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 表示,确立圆的地点。
半径。
用字母 r 表示,从圆心到圆上随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 d 表示,经过圆心而且两头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全部半径都相等,全部直径都相等。
直径等于半径的 2 倍,即 d=2r 或 r=d2(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 1 条、3 条、2 条、4 条、2 条、1 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穷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 或 C=2πr。
(4)、圆的面积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d2c2)2 π)2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环形的面积 =大圆面积—小圆面积=πR2—πr2=π(R2—r2 )【二、合作研究】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室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人教新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图形与几何》优秀获奖公开课教学设计
《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
简述瞎子摸象、练习题:前几天,一个朋友打电话求助我,要做一个无盖圆柱形米桶,你们能帮帮老师吗?
看这4幅图,我该选择哪两种材料呢?
故事说明:此处需体现教学设计中出现的除教材、教参以外,为高质量达成教学目标所甄选、补充、整合
四、联系生
活,加强运用
1.前几
天,一个朋友
打电话求助
我,要做一个
无盖圆柱形
米桶,你们能
帮帮老师
吗?
看这4幅图,
考得到选项。
我该选择哪
两种材料
呢?
2.把一
个圆柱削成
一个最大的
圆锥,则圆锥
的体积是削
去部分的一
半。
你们是怎
样理解的,这
句话对吗?
你说说看。
3.洗衣
维过程,判断机,长50厘
米,宽50厘
米,高80厘
米,给洗衣机
做一个布罩,
需要多大面
积的布?洗。
小学数学六下5图形与几何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名师大赛获奖课件
S=ch+2 ∏ r2
圆柱体积的大小与哪些条件有关? 如何求圆柱的体积呢?
底面积
高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V= sh
V=
1
3
sh
V = sh
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体积计算公 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动画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图形
公式
高
长
宽
棱长 高 底面积
高
底面积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体积
表面积
长方体的体积= 长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x宽+长x
x宽x高
高+宽x高)x 2
V=abh
S=(ab+ah+bh)x2
正方体的体积=棱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x
长x棱长x棱长
棱长 x6
V=a3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
S=6a2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周
高
长 x高+ 底面积x 2
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
S=2 rh+2 r2
13积13V=x高xsh
练习一
① 圆柱的侧面展开一定是长方形。
Copyright 2004-2009 版权所有 盗版必究
二、判断
× 1.一种圆的半径是2厘米,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的2倍。 × 3.两个半圆能够合成一种圆。 × 4.一种长方形,长增加5厘米,宽增加4厘米,它的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印彦彦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平面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北正乡中心小学印彦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含义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应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在回顾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和方法,理解和形成平面图形面积公式推导的网络。
进一步渗透数学思维方法,发展学生揭示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1、回顾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尤其是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2、整理相关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找出公式推导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四、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各一个。
学具袋、剪刀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春天来了,我们的校园姹紫嫣红,非常美丽。
学校准备做一些警示牌来提醒同学们,爱护花草树木。
假如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你想把警示牌设计成什么形状的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同学们的想法可真多,那么做这些警示牌需要多少材料求的是什么呢?(面积)我在警示牌周围加一圈金边需要多长的框条求的是什么呢?(周长)为了出色的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这一节课来共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二)复习旧知,梳理知识师:想一想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面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平面图形的周长。
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面积。
)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呢?学生汇报。
(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梯形周长没有计算公式,怎么计算呢?关于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你都知道哪些知识?预设:①计算公式(谁能把你课前整理的面积计算公式汇报一下)②推导过程(如果有学生能回答某图形的推导过程要及时表扬)请同学们把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整理到课本上师:学习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呢?小组合作出示合作要求:选择你们小组感兴趣的平面图形,和小组同学交流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徐晓艳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苏寨学校:徐晓艳2019.4.11《欣赏与设计》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35—36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欣赏美丽图案的同时,分析平移、旋转、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欣赏大量美丽图案,找出它们的设计方法。
再让学生亲自动手自己设计图案,使学生感受轴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和亲自设计图案,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审美意识和数学美感。
教学重点: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法学法:欣赏,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要举行优秀班级评选活动,你们有信心吗?为了参加优秀班级评选,我们班级要招聘小设计师设计美丽的图案来美化教室。
谁想去试一试?那我们一起去招聘现场看看。
二、艺术欣赏这次招聘分为两部分,第一关“艺术欣赏,考眼力”。
1、直观感受生活中的对称、平移、旋转现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出示的图片,看谁眼力好这些物体有什么特点?这些图案中又有什么奥秘呢?2、学生分析图案的变化。
(1)小组内讨论下面美丽图案是由哪个基本的图形通过怎样的变换而来的?绘制的步骤应该是什么?(2)组长汇报交流的结果。
(3)多媒体再次演示绘制的步骤,并阅读课本上绘制的方法。
(4)绘制的步骤。
(5)讨论绘制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真实感受图形特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研究空间图形的能力。
3、教师小结。
其实很多美丽的图案都是由基本的图形通过变换而来的,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其规律。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教材上的美丽图案,观察图案的构成,使学生认识数学的美、体会图世界的神奇,再次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创意展示、评价看了这么多有趣的图案,同学们一定已经跃跃欲试,也想创作图案了吧!一同进入第二关“创意展示,考能力”!1、策划。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测量》刘双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平面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的计算长茅岭中心小学刘双复习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特点,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2.使学生熟练掌握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周长或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复习重点:1、平面图形的特征。
2、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
复习难点:公式的具体应用。
复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初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这是(梳子),看谁与老师心灵相犀为何给你们准备了这样的一份礼物。
是的,梳理知识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梳理了平面图形中有关线的知识,想一想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
这节课我们将重点复习这些平面图形的特征与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复习过程(一)、三角形我们知道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还有哪些特性呢?1、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2、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是180°。
是的,看来孩子们的知识功底很扎实。
下面那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呢?为什么呢?(二)四边形刚刚我们一起梳理了有关三角形的知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梳理有关四边形的知识。
我们还知道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四边形,那四边形又有哪些特性呢?1、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2、四边形可变性。
3、特殊的四边形这是我们已经学过的特殊的四边形。
对于每一个特殊的四边形你能正确说出它们的特征吗?请在下表内适当的空格内填上“√”。
好,齐读一遍。
长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是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
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三)圆在圆中有无数条半径与直径,半径与直径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四)为了正确计算出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还要会熟练作高。
下列哪些图形在计算时需要高!1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需要作高,长方形、正方形与圆不需要作高。
2、学生作高。
3、演示。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就叫做三角形的底。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罗于仁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重点、难点:1.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课前准备好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与周长?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整理复习。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一)概念复习师:看到这个操场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师:想一想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什么是面积?(围成平面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平面图形的周长。
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师:要制作一个相框,如果想知道需要用多大块的玻璃,就是求?如果想知道需要多长的木条,实际是就求相框的?(求玻璃的大小,是求相框的面积。
求木条的长短是求相框的周长。
)师:同学们对概念理解的真好。
(二)梳理知识1.同桌交流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整理出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现在拿出来,小组四人相互交流一下整理情况,注意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取长补短,有好的建议要互相指出来。
然后推选出你们小组整理得最好的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展示。
2.汇报展示师:好,我们现在来交流一下你们的整理成果?哪个小组先来?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要注意观察他们的整理与你们的有什么不同,做好补充评价的准备。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补充或评价?师小结:很高兴同学们能想到这么多整理方式,其实在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时,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要注重清晰、实用、内容完整。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测量》赵国军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图形与几何——测量》教学设计课题《图形与几何——测量》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课型练习课学习目标1.体会周长、面积的意义,能够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3.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
备课组六年级数学教研组授课教师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共(3)课时第(2)课时学习重点体会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学习难点体会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教学版块学生学习活动教师指导活动设计意图及生成教学调整课前训练×+×(+)×48×+÷【阅读感悟】【自我检测】(5)分钟想办法求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并说说什么是周长。
教材呈现了一个三角形、一个多边形和一片树叶,鼓励学生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周长的意义。
教学时,先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得到这些图形的周长,再组织学生交流对周长的理解及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师还可以结合练习,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
【合作交流】【展示点拨】(15)分钟1.小组说说已学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分别说出已学过的多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说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分小组说说已学的各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及其推导过程,再引导学生自己用网络图的形式进行系统整理、然后展示学生整理的【设计意图】梳理知识,建立知识树。
2.展示学生整理的作品,组织交流。
3.可以借助教具让学生演示,感受“化曲为直,以直代曲,已有限逼近无限”的方法,并说出圆的面积公式:S=πr2 作品,组织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这些公式之间的联系,逐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推导其他图形面积公式的基础。
【课末检测】【内化提升】(8)分钟1.求阴影面积2.圆的周长是62.8㎝。
正方形的周长是多长?1.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人教版六下数学《图形与几何综合练习》获奖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一等奖】
综合练习本案例为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一等奖教学内容分析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0〜91页练习十八第11〜17题。
图形的认识与测量,除了相关知识外,更包含了大量的具体应用,而这些应用不仅需要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清晰的空间观念,更需要相对娴熟的具体运算。
所以,在梳理完知识结构后,还需组织专门的综合练习,整体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练习十八第11〜17题均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最后三题星号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更加熟练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与体积和计算方法,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进一步提升空间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复习表面积与体积的意义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并举例说明。
(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叫做它的表面积;例如:……)什么叫做立体图形的体积?并举例说明。
(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它的体积;例如……)计算下列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只求体积,仔细观察,求圆锥体积时可否直接用到前面的某个结果):1.口算求体积。
(1)一个长方体容器,从里面量长与宽都是5厘米,高是2分米,求这个容器的容积是多少。
(2)一个圆柱形石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1米,这个石柱所占的空间有多大?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这里的“空间”指什么?结果是多少?2.一个圆锥形铅锤高3厘米,底面直径2厘米,这个铅锤有多大?3.要做一个底面周长是18分米、高是3分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需要多少分米长的铁丝?(这是求棱长总和的问题,关键要懂得把底面周长看成是两条长与两条宽即四条棱长的和,这样就不难求出铁丝长)4.将15.7毫升溶液倒入内直径为2厘米的圆柱形玻璃管内,玻璃管内溶液的高是多少厘米?(可看成知道容积(体积),应先求岀圆柱形玻璃管的底面积(2÷2)²x3.14=3.14(平方厘米),然后求溶液高的问题)5.一个圆柱形大油罐的底面周长62.8米,高4.5分米。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运动》郭仁飞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积面体《积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知图形的动态形成过程。
2.使学生把握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联系性,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理解。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理想像、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把握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的联系性,站在更高的角度进行理解。
教学过程一、由“积”引入,激疑设问。
师:同学们,我们本学期开始认识圆柱,它属于什么图形呢?生回答立体图形,教师板书:体。
教师:除了体,我们还学过什么?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体→面→线→点师:我们把面的大小称之为什么?体的大小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师:它们共用了什么字?(积)为什么都用了积这个字呢?积是什么意思呢?师:关于积的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古人的智慧。
出示:积:累也……堆叠也——《增韵》,学生齐读。
师:堆叠是什么意思?能在生活中的找出堆叠的现象吗?二、探究“积”面,猜想验证。
师: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研究面积,你们猜一猜面是由什么堆叠的?(板书:面是由()堆叠的。
)生:线。
师:那用线如何堆叠的呢?需要你们动手试一试。
活动前先思考可以堆叠出什么样的图形,再小组活动:拿出筷子,堆叠成不同的形状。
小组汇报堆叠成长方形,得出面是由线堆叠的。
师:除了长方形还可以堆叠成什么图形?同学们再试一试。
师:那我们可以统称为什么图形。
师:除了平行四边形还能拼成其他的图形吗?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面积如何计算呢?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生汇报图形的大小与线的长短、线的数量有关。
师:线的长短在平行四边形里叫什么?堆叠的数量又叫什么?生:线的长短叫平行四边形的底,堆叠的数量叫做高。
师:所以所有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高。
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平行四边形的堆叠过程。
师:刚才我们是用筷子堆叠的,这是什么样的线?生:线段。
师:那能不能用直线或射线堆叠呢?堆叠出来的面会是什么样子呢?教师引导学生想像如果用直线堆叠成的面,就像我们坐在大海中央的小船上,海面无边无际;用射线堆叠成的面可以想像成一边是陆地,另一边是大海,同样一眼望不到头。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王玉兰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教学内容:立体图形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与应用(P77页相关习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况,利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和表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进一步体会转化、类比等教学思想。
教学重点:表面积与体积的具体计算方法与具体意义教学难点:掌握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类比思想。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的特征引导学生说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体的特征。
师问: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指名生说。
学生说完后教师课件出示几种立体图形。
接着,教师让学生说说几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并用课件出示。
二、复习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1、举例说明什么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
说一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表面积定义(结合实物进行理解)(2)表面积公式,结合具体例子灵活应用。
说出后及时用课件展示重点内容,让学生加深映象。
三、分别说出已学过的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说说公式之间的联系。
(用课件进行演示)1、教师提问:什么叫体积?2、为学生展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并引导他们说出这两种图形的体积计算公式。
3、让学生说说圆柱的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然后课件展示圆柱变长方体的过程,再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4、引导学生通过圆柱与圆锥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四、反馈练习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①圆柱的侧面展开一定是长方形。
()②这面小旗旋转一周产生的图形是圆锥体。
()③一根长24厘米的铁丝制作成一个正方体框架,棱长是3厘米。
()2、解决问题(1)做一个圆柱形的油箱,底面半径3分米,高4分米。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2)把两个棱长是4厘米的正方体木块粘合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一个近似于圆锥的沙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是1.5米。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测量》何春敬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平面图形的面积复习旧宫一小何春敬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计算公式和推导过程,能熟练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小卷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引起回忆我们都学习过哪些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
二、分步梳理引导建构1、什么是面积?计算面积用什么单位?学生口答。
2、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你都记得吗?它们是怎么推导出来的呢?(1)小组内交流(课前已布置复习作业)(2)找几个组在全班交流(配合课件演示)老师小结:刚才我发现同学们在推导公式的时候都用到了一个重要思想——转化。
这种把新问题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而且有效的方法。
3、图形之间是有联系的,你能用带箭头的图把它们的联系表示出来吗?(1)独立思考(2)组内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用老师准备的平面图形的学具进行演示,关注学生的全员参与,教师适时指导。
)4、找一组到前边交流展示(完成板书)学生汇报时,可以让下面的同学向汇报的学生提问。
老师提问:你觉得这个图像什么?左——右,你想到了什么?右——左,想到了什么?老师小结:刚才同学们在推导公式的过程中,都用到了转化的方法。
在转化的过程中,蕴含着“变”与“不变”。
形状变了,而面积没变。
三、练习反馈互帮互学1、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原因。
(1)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2)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形状不一定相等,但它们的面积一定相等;(3)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王欢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87页的内容
活动板块
师生互动内容
一、复习导入
说说我们学过哪些立体图形?它们的特征你知道吗?
二、回顾与交流
1、复习立体图形的特征
(1
)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A小组交流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B他们有什么异同?
C、长方体、正方体有什么联系?
D、长方体棱长总和=(a+b+h)×4
正方体棱长总和=12a
(2)复习圆柱、圆锥的特点。
A小组互相交流
B、学生汇报
C
、圆柱的侧面积=ch
2、复习表面积
(1)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那些面?(3)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长方体表面积=(ab+bh+ah)×2
正方体表面积=6a2
圆柱表面积=S侧+2S底
三、课堂练习
练习册第87页1、2、3题
四、课堂小结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
体相对的面相等,正方体6个面都相等
2、圆柱和圆锥的特点,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
系。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六年级学完圆柱、圆锥体积的基础上整体复习的,这节课的重难点在于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形状特点及圆柱展开图的特点上展开的。
大部分学生能很好地掌握要点,计算流利,只有个别学生在计算方面有问题,待课余时间加强练习。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张菊花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测量
授课教师
张菊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关系,圆
柱和圆锥之间的关系。
3、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
的特征。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认识这些图形吗?(认识)
2、那我要请同学说出它们各自的名称。
(指名说)
3、其实这些图形是我们在五、六年级的学习过程中学过的立体图形,今天我们对这些立体图形进行系统的认识和
测量,有兴趣吗?(出示课题)
二、探究学习
1、让学生拿出自己手里边的立体图形模型,在小组里通
过看、摸、想等活动找出个立体图形的特征
;
2、指名说出自己对立体图形的特征的认识
;
3、教师订正并板书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
4、引导学生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
5、说出圆柱和圆锥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都是有一个曲面的立体图形,它们都是由平面图形旋转而得到的,圆柱是由长方形旋转得到的,圆锥是由直角三角形旋转得到的。
)三、巩固练习
下面我要检测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情况,(1)请看仔细判断题:
学生独立做后订正;(2)再看谨慎填空题:学生独立做后订正;(3)最后看灵活处理题:学生独立做后订正。
四、课堂小结
和同学们分享你的收获吧!
2018年4月24日。
【一等奖教案】 认识几何图形
反思,更进一步提升.
4.常见几何体的异同
内容:探讨不同几何体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出示课件:以棱柱与圆柱、圆柱与圆锥为例)
(1)棱柱与圆柱:
不同点
相同点
棱柱
圆柱
(2)圆柱与圆锥:
不同点
相同点
圆柱
圆锥
处理方式:让学生充分地思考、交流后再进行分析、总结.
5.再认常见几何体
内容:下面物体可以近似地看成由一些常见的几何体组合而成,你能找出其中常见的几何体吗?你还能举出其他组合几何体的例子吗?
②[讲授效果反思]
对常见几何体的特征的探究让学生感受不同几何体的特殊特征的同时将对几何体的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更清晰、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③[师生互动反思]
从教学过程和效果分析,学生能够充分交流、合作,对于问题思考和解答都有独立性,效果较好.
④[习题反思]
好题题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识几何图形
课题
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授课人
教
学
目
标
知识技能
1.认识圆柱、圆锥、正方体、棱柱、球,并能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某些特征及能对它们进行简单的分类.
2.通过平面图形的学习,巩固有关图形知识,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
数学思考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通过比较,学会观察物体间的特征,体会几何体间的联系和区别.
处理方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观察、交流、展示,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并对几何体进行分析、总结.并给出答案.常见的几何体有:圆柱、圆锥、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球等.
图形教学大赛一等奖4篇
第4篇图形教学大赛一等奖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球体、圆柱体、长方形、正方体,能正确说出名称和基本特征,发展空间知觉能力。
2、能从周围环境中找出与立方体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1、教师演示用的长方体、正方体教具(可展开)。
2、让幼儿收集各种包装盒、瓶及与立方体相似的自然物品成品。
3、准备一些规范的立方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子珠子(或乒乓球)、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常规组织教学。
2、复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二、基本部分1、感知球体、圆柱体的特征。
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圆柱体、球体、让幼儿观察。
(让幼儿取一个球体、一个圆柱体物品,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球体相似的(乒乓球、皮球、篮球)哪些东西和圆柱体相似?(水桶、卷纸铅笔)2、感知正方体、长方体的特征。
并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体。
⑴、教师出示正方体、长方体、让幼儿观察。
(让幼儿取一个正方体、长方体、通过看和触摸,感知并说出各自的特征。
)⑵、通过幼儿的视觉、触觉后,教师告诉幼儿这两个物体的名称。
⑶、让幼儿找一找生活的哪些东西是和长方体体相似的?(冰箱、文具盒)哪些东西和正方体体相似?(魔方)3、幼儿再次认识物体。
⑴、老师出示正方体教具,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数一数有几个面?每一面是什么形状?展开正方体盒,让幼儿清晰数出由6个正方形围合而成。
⑵、同样的方法认识长方体(用2种长方体)。
⑴、展开长体盒,让幼儿清晰看到,有一种长方体的6个面都是长方体;另外一种长方体有的面是正方体,有的面是长方形。
⑵、:让幼儿出示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点。
4:分一分让幼儿拿出带来的包装盒、瓶、自然物等进行分类。
三、结束部分:教师作简单,对有进步的孩子给予肯定。
六年级数学教案 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区一等奖)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白山市第二十七中学付红教学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空间与图形”中“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复习与整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这几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并学会了其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面积公式的过程中也已感受到了转化的思想的作用。
本节课要启发学生回顾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搞清他们的来龙去脉,并沟通平面图形面积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我的思考:复习课的首要任务是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让所学的知识结构化,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才能将知识真正的内化,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梳理知识,首先让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图形的周长公式和平面图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并与同伴展开交流,重温平面图形的面积推导过程,从个体操作到集体碰撞,学生经历了自主探索的过程,并从中找到转化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以及转化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进而沟通图形之间联系,知识网络。
复习课的另一个任务是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整理和复习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回忆与整理,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再现学生经历过的操作推导过程,通过简洁而清晰的图示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完善认知结构,建立知识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掌握转化这一数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根据它们间的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并应用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个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二、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整理复习,小组交流师:(PPT复习提纲)请同学们根据上面的复习提纲,利用你手中的学具在小组中摆一摆、拼一拼,集大家的智慧一起完成提纲上面内容。
部编六年级数学《图形与几何—图形的认识》张云燕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北京
平面图形面积的复习三河市第五小学:张云燕教学目标:1、对平面图形的面积的知识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利用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在猜想、说理的过程中,沟通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区别和联系。
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逻辑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教学过程:一、自己回顾,知识再现1、发散思维,回忆学过的的平面图形师:(出示一个底一条高)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一个底一条高师:还有吗?生:…….师:我看到了一个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你们再看看,能看到吗?请将你看到的平面图形画下来。
(提前下发学具袋)。
生:动手操作师:谁来展示一下你画的平面图形?生:我画的三角形生:我画的平行四边形生:我画的梯形生:我画的长方形生:我画的正方形(两种可能)生:我画的圆形(学生可能想不到,老师稍作提示)(老师提前准备好,伺机贴在黑板上)2、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师:这节课我们来复习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
关于它们的面积,你想复习哪些内容呢?生:我想熟练的记住它们的面积公式,便于应用。
生:我想知道这些面积公式之间有什么关系?生:我想回顾一下这些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师:你们提的问题已经确定了今天研究的方向,下面我们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复习。
二、整理沟通1、计算面积,回顾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师:同学们能根据老师刚才给的条件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吗?生:能师:那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计算面积,规定男生计算长方形、三角形、圆形面积;女生计算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
在列算式之前请写出他们的字母公式。
生汇报、交流师:同学们看看你跟他写的一样吗?生:一样师:请大家跟着屏幕读一读平面图形面积公式。
2、复习推导、自主梳理师:面对这些公式,回想一下,除了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摆小方块,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边长×边长外,其他几个图形是如何进行推导的?师:接下来咱们小组合作,共同回顾这几个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单元总复习
第3课时图形与几何
【学习内容】
教材第113页第4题。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确定物体的位置,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和掌握圆和轴对称图形的有关概念,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2、经历扇形统计图的认识过程,体验直观观察,分析问题的学习方法;经历空间与图形知识的整理运用过程,体验应用知识,归纳概括的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物体的位置,圆的特征、特性;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学习难点】
学会利用圆的相关公式进行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自主预习】
1、确定位置与方向
2、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知识呢?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相互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1)、圆的认识。
圆心。
用字母O表示,确定圆的位置。
半径。
用字母r表示,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决定圆的大小。
直径。
用字母d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都相等,所有直径都相等。
d
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或r=
2
(2)、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腰梯形、圆都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1条、3条、2 条、4条、2条、1条、无数条对称轴。
(3)、圆的周长
圆周率。
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用字母∏表示,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圆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C=πd或C=2πr。
(4)、圆的面积
知道半径求圆的面积。
S=πr2
d)2
知道直径求圆的面积。
S=π(
2
cπ)2
知道周长求圆的面积。
S=π(
2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宽求圆的面积。
知道近似长方形的长求圆的面积。
(5)、环形的面积
环形的面积=大圆面积—小圆面积
=πR2—πr2 =π(R2—r2)
【二、合作探究】
1、看图填空。
(1)学校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图书馆在红玲家()偏()()°的方向上。
(2)成穗从家里出发去红玲家玩,要走()米,如果每分钟走80米,要走()分钟。
2、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小自行车车轮的直径是50m,绕花坛一周车轮大约转动多少周?
3、只列式不计算。
(1)一个圆形铁板的半径是5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2)一个圆形的铁板的直径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3)一个圆形铁板的周长是28.2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一个圆形环岛的直径是50m,中间是一个直径为10m的圆形花坛,其他地方是草坪。
草坪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三、拓展归纳】
【四、达标测评】
1、完成练习二十三的14、15、16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与大家交流一下。
第8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
第1课时数与形(1)
【教学内容】10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交往协作能力,并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验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类比、转化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
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及创造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实际问题中蕴涵的关系和规律。
难点:用字母、运算符号表示一般规律。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的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
交流,并归纳总结
【导学过程】
【知识回顾】
猜测填数字
①2、4、6、8、____、____
②–1、2、–3、4、____、____
③ 2、4、8、16、32、 ____、____
【情景导入】
日历图中的套色方框中9个数之和与该方框中间的数有什么关系?【新知探究】
观察上面图形把下面算式补充完整
1=()2
1+3=()2
1+3+5=( )2
利用规律写一写
1+3+5+7=( 4 )2
1+3+5+7+9+11+13=(7 )2
—————————————————=(9 )2 【知识梳理】
本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
【随堂练习】
1、填空
3,5,7,(),11,13,();
6,10,14,(),22,26,();2,4,8,(),32,64,();
1,4,9,(),25,36,();
1,8,27,(),125,();
1,3,6 ,10,(),21,();
2,4,7,11,(),22,();
3、请你根据例1结论算一算 1+3+5+7+5+3+1=( )
1+3+5+7+9+11+13+11+9+7+5+3+1=
……
(2)
(3) (4) (n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