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名词解释
访问控制机制名词解释访问控制机制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对用户或进程对系统资源的访问进行限制和管理的一种机制。
它通过规定一些规则和策略,控制特定用户、组织或程序能够访问哪些资源,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访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访问控制机制及其解释:1. 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ACL):ACL是一种基于资源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将用户或组分配给资源,并定义了他们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ACL通常包含了用户标识和与之相关的权限信息,可以指定哪些用户可以读取、写入或执行某个资源。
2.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RBAC是一种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将用户分配给角色,而不是直接分配给资源。
每个角色都有一组与之相关的权限,用户通过被分配到的角色来获取相应的权限。
这种机制简化了用户管理和权限分配的复杂性。
3. 行级访问控制(Row-Level Access Control,RLAC):RLAC是一种在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常用的访问控制机制,它允许对数据库中的每行数据进行细粒度的访问控制。
通过定义谁可以访问数据库中的哪些行数据,RLAC可以实现对敏感数据的保护。
4. 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MAC是一种基于安全级别的访问控制机制,它通过对资源和用户进行标记并定义访问策略,以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MAC通常用于对国防、军事和政府机构的信息系统进行保护。
5. 容器访问控制(Container Access Control,CAC):CAC是一种用于容器化环境的访问控制机制,它通过对容器中的资源和进程进行隔离和管理,以确保不同容器之间的安全性和隔离性。
CAC可以防止容器之间的互相干扰和非法访问。
这些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实现对系统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合理分配。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访问控制技术1、引言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系统及其中的数据免受未经授权访问、使用、披露、破坏、干扰等威胁的一系列措施和技术。
而访问控制技术作为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用于确保只有经过授权的用户可以访问网络资源,实现对系统和数据的保护。
2、访问控制的概述2.1 访问控制的定义访问控制是指通过对用户或实体进行身份识别和权限验证的过程,控制其对计算机系统、网络资源或数据的访问权限。
它通过约束用户或实体的访问行为,实现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控制。
2.2 访问控制的目标访问控制的主要目标包括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保密性保证只有合法用户可以访问信息资源,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或信息泄露;完整性保证信息资源不被非法篡改或破坏;可用性保证合法用户可以随时访问信息资源。
3、访问控制的分类3.1 强制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系统标签或级别的访问控制方式,根据数据或资源的标记,强制要求用户满足一定的安全级别才能够访问该资源。
例如,Bell-LaPadula模型和Biba模型。
3.2 自主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主体(用户)自主选择的访问控制方式,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资源进行授权和访问控制。
例如,访问控制列表(ACL)和角色基于访问控制(RBAC)。
3.3 规则访问控制规则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事先设定的规则的访问控制方式,根据事先设定的策略或规则来控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例如,基于策略访问控制(PBAC)和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ABAC)。
4、访问控制的实施技术4.1 双因素身份验证双因素身份验证通过结合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身份验证因素来提高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
常见的因素包括密码、智能卡、生物特征等。
4.2 强密码策略强密码策略要求用户使用复杂、长且难以猜测的密码,以提高密码的安全性。
该策略通常包括密码长度要求、密码复杂度要求、密码定期更换等。
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
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在当今信息安全日益重要的时代,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成为了保护敏感数据和信息安全的关键。
访问控制机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权限管理和身份验证方法,对用户在系统或网络中访问、使用、修改或删除数据的能力进行限制和控制。
本文将探讨为什么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以及如何实施这样的机制。
一、引言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访问控制是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访问控制机制主要依靠用户名和密码进行身份验证,但这种方式的安全性有限。
为了提高系统安全性,我们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
二、多层次访问控制的需求1. 安全性需求:为了保护敏感数据和信息资源不被未授权的人员访问或使用,需要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
通过多层次的授权和身份验证,可以避免恶意攻击或数据泄露。
2. 数据完整性需求:不同用户对数据的访问和修改权限应该有所区别,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根据用户角色和职责分配不同的权限,从而保护数据免受非法篡改。
3. 合规性需求:许多行业和领域都有严格的法规和规定,要求对敏感数据采取有效的访问控制机制。
例如,医疗保健领域的HIPAA法规要求对患者的个人健康信息进行保护。
建立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帮助组织满足这些合规性要求。
三、多层次访问控制的实施方法1. 身份验证:多层次的访问控制机制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身份验证。
除了常见的用户名和密码,还可以使用双因素认证、指纹识别或面部识别等技术来提高身份验证的安全性。
2. 角色分配:根据用户的角色和职责,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访问权限组。
例如,将系统管理员、普通用户和访客分别赋予不同的权限,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 访问策略:制定明确的访问控制策略是建立多层次访问控制机制的重要一环。
通过明确规定哪些角色可以访问哪些资源,并限制其权限范围,可以降低系统被攻击或滥用的风险。
第10章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 习题与答案
第10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习题(P257-258)一、复习题1、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面临哪些威胁?答:由于黑客的攻击、管理的欠缺、网络的缺陷、软件的漏洞或“后门”,还有网络内部的威胁(比如用户的误操作,资源滥用和恶意行为使得再完善的防火墙也无法抵御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也无法对网络内部的滥用做出反应)等安全问题的根源。
网络信息安全主要面临以下威胁。
非授权访问:非授权访问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非授权访问的威胁涉及到受影响的用户数量和可能被泄露的信息。
入侵是一件很难办的事,它将动摇人的信心。
而入侵者往往将目标对准政府部门或学术组织。
信息泄漏或丢失:指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漏,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
具有严格分类的信息系统不应该直接连接Internet。
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拒绝服务攻击:拒绝服务攻击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利用网络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2、简述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
答:通常将为加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性及对抗安全攻击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称为安全服务。
ISO7498-2中定义的5类安全服务是:数据完整性,鉴别,数据保密,访问控制,不可否认,这5类安全服务同面的安全目标的5个方面基本对应。
安全机制是实现安全服务的技术手段,表现为操作系统、软硬件功能部件、管理程序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信息系统的安全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为了保障整个系统的安全可以采用多种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机制
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与访问控制机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
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操作系统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操作系统的安全性以及访问控制机制。
首先,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保护计算机系统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破坏和数据泄漏等威胁的能力。
一个安全的操作系统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和特点。
第一,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操作系统应当能够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并根据其权限级别控制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
通常,操作系统会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符,以便于进行身份验证和授权。
第二,机密性和隐私保护。
操作系统应当能够保护用户数据的机密性和隐私。
这可以通过加密算法、安全传输协议等技术手段来实现,以防止数据被非法获取和篡改。
第三,完整性保护。
操作系统应当能够保证系统文件和用户数据的完整性,防止其被非法篡改。
这可以通过文件校验和、数字签名等技术手段来实现,并且应当定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
第四,授权管理和漏洞修复。
操作系统应当具备权限管理功能,对不同的用户授予不同的权限,以避免滥用和误操作。
此外,操作系统应当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和安全漏洞,以防止黑客利用这些漏洞进行攻击。
为了实现上述的安全功能,操作系统采用了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是一种通过授权和认证机制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的技术手段。
主要有以下几种访问控制模型。
第一种是基于访问控制列表的访问控制模型(ACL)。
ACL是一种权限控制表格,它将用户或组与资源的访问权限进行对应。
通过ACL,可以实现对文件、目录、进程等资源的访问控制。
第二种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RBAC)。
RBAC是一种更加灵活的访问控制模型,它将用户的权限分配给角色,然后将角色授权给用户。
通过RBAC,可以将权限的管理和控制与角色的管理和控制分离开来,实现更加精细化的访问控制。
第三种是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模型(ABAC)。
访问控制规则
访问控制规则引言访问控制规则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控制用户对资源访问的一种重要机制。
通过定义合适的访问控制规则,可以确保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同时保证用户在系统中的合法操作。
本文将深入探讨访问控制规则的概念、分类、实现方法以及应用场景等相关内容。
什么是访问控制规则定义访问控制规则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限定用户对资源访问的规则集合。
这些规则可以基于用户身份、权限等属性进行定义,以确定哪些用户可以访问特定资源以及以何种方式进行访问。
目的访问控制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确保系统中的资源只能被授权的用户所访问,并且用户在访问资源时必须按照预定的权限和规则进行操作。
通过实施访问控制规则,可以防止未授权的用户获取敏感信息、进行恶意操作或对系统造成破坏。
访问控制规则的分类访问控制规则可以根据多个维度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分类方式:1. 基于授权方式的分类•强制访问控制(MAC):由操作系统或其他第三方进行控制,用户无法绕过系统的限制。
•自由访问控制(DAC):用户可以自由指定资源的访问控制权限,常见于个人电脑或办公环境。
2. 基于控制粒度的分类•对象级访问控制(MAC):根据对象(如文件、数据库记录等)进行访问控制,控制粒度较细。
•主体级访问控制(MAC):根据用户或用户组进行访问控制,控制粒度相对较粗。
3. 基于访问机制的分类•强制访问控制(MAC):基于属性标签来定义访问规则,系统根据标签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
•自由访问控制(DAC):用户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资源访问权限。
4. 基于策略类型的分类•强制访问控制(MAC):由管理员或安全策略定义访问规则,用户无法绕过系统的限制。
•角色基础访问控制(RBAC):基于用户角色进行访问控制,简化了管理员的授权管理过程。
•属性基础访问控制(ABAC):基于用户属性或资源属性进行自动化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规则的实现方法实施访问控制规则通常需要使用以下几种方法:1. 访问控制列表(ACL)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常见的访问控制规则实现方法。
信息安全中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
信息安全中的访问控制机制研究信息安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尤其在当前网络社会中,安全性的保障尤其需要被重视。
而访问控制机制是信息安全中的关键问题之一,因为只有对系统中的访问者进行合理的授权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系统的安全。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全面深入地探讨信息安全中的访问控制机制问题。
一、访问控制机制的定义和作用访问控制机制是指对系统、应用、网络、数据、设备等资源的访问进行合理授权的一种安全控制策略。
其目的是为了通过建立访问权限的层次结构、规则制定和强制实施等手段,保护系统资源以及应用程序不被未经授权的人员或者系统所窃取、篡改或者破坏等行为所威胁。
访问控制机制对信息安全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访问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地保护事务信息以及个人信息的隐私,降低企业的风险损失,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等。
二、访问控制机制的分类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常见的包括:1. 人员访问控制人员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个人身份的物理或者逻辑级别的控制机制。
它以标识、身份验证等手段验证用户是否拥有合法的权限,对其进行授权,从而实现对系统资源的保护。
例如,在企业内部的网络系统中,通过将用户的工号、姓名、身份证号、系统运行日志等与访问控制规则相结合,可以对用户的访问进行细致、有效、安全的管理。
2. 角色访问控制角色访问控制是一种基于用户角色和权限的控制机制。
它将一些预定义的功能权限集合(也就是角色)与用户组建立关联,并通过授权指定这些角色能够执行的任务以及访问哪些资源。
例如,一个银行工作人员可以被授权为账户经理或银行柜员,从而获得操作账户或者现金的权限,但却无法获取管理员或审核员的权限。
3. 强制访问控制强制访问控制主要是对互联网中的数据流和信息的进出进行控制,通常运用于政府、司法、军事等高安全要求的行业。
例如,在美国政府中使用的安全标签、标记等,是根据该国强制访问控制(MAC)保护敏感信息的一种政策。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PPT课件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
ISO访问控制通用框架
访问请求
访问行为
主体
访问请求 (主体、客体、访问方
式)
访问检查和实现
客体
访问决策
访问决策组件 (根据访问策略或规则库进行判定)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4
访问控制概述
访问控制的三个要素:主体、客体、保护 规则
主体:发出访问操作、存取要求的主动方,通常 为进程、程序或用户。
操作系统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
认证和授权机制 访问检查机制 对象重用机制 审计和可信通信机制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3
网络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应用在网络安全环境中,主 要是限制用户可以建立什么样的连接以及 通过网络传输什么样的数据,这就是传统 的网络防火墙。防火墙作为网络边界阻塞 点来过滤网络会话和数据传输。根据防火 墙的性能和功能,这种控制可以达到不同 的级别。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30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相关机制
目前主流的操作系统均提供不同级别的访 问控制功能。通常,操作系统借助访问控 制机制来限制对文件及系统设备的访问。
例如:Windows NT/2000操作系统应用 访问控制列表来对本地文件进行保护,访 问控制列表指定某个用户可以读、写或执 行某个文件。文件的所有者可以改变该文 件访问控制列表的属性。
22.11.2020
第11章 访问控制机制
8
访问控制的一般实现机制和方法
一般实现机制—— 基于访问控制属性 —— 访问控制表/矩阵 基于用户和资源分档“安全标签” —— 多级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机制
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是信息安全领域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保护系统和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访问控制机制可以帮助管理员和系统运维人员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访问系统,从而避免非授权人员的入侵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问题。
在访问控制机制中,身份认证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身份认证通常使用用户名和密码或证书等方式进行验证。
其中,证书是一种比较安全的认证方式,因为它是通过数字签名来确认用户身份的,但是证书管理比较复杂和繁琐,需要进行定期的更新和维护。
除了身份认证之外,访问控制机制还包括授权和权限管理。
授权是指根据用户的身份和权限,为其分配相应的系统访问权限,从而保证每个用户只能访问其所授权的资源。
权限管理是指对已授权用户的权限进行管理,包括增加、修改和删除权限等操作。
权限管理不仅需要考虑权限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还需要考虑易用性和便捷性。
在访问控制机制中,还有一种重要的概念是角色和组。
角色是一种动态的概念,是指一组拥有相同权限和职责的用户。
组是指由若干个角色组成的集合,并且组可以层次化地组织。
通过使用角色和组的方式,可以更好地管理和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
最后,访问控制机制的设计和实现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安全性、实用性、易用性和可扩展性等。
安全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但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考虑使用体验和容易被管理。
同时,访问控制机制还需要具备可扩展性和可管理性,以满足对系统不断增加和变化的需求。
总之,访问控制机制是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一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访问控制机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
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管理员和系统运维人员应该认真制定和实施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遵循最佳实践,并保证其得到定期的监控和更新。
第10章-访问控制机制
有关Windows系统日志的说明
信息类型
错误,是很重要的问题,如数据丢失。 警告,一般重要,有可能导致问题的事
件。 信息,描述程序、驱动程序或服务的
成功操作。
网络攻防技术
有关Windows系统日志的说明
事件类型
系统事件是Windows内核和系统服务对运行 情况进行记录的事件。
安全事件,也叫做审核事件。系统记录的和 安全相关的事件,如用户登录Windows的尝 试是否成功。
中等完整性 级别文件对
象
低完整性级 别文件对象
UAC机制分析
UAC的用户体验 动态提升权限:
默认情况下用户进程只有中等完整性 默认情况下用户进程只有一般用户权限 需要提升权限时用户必须面对的提示框
49
UAC机制分析
Windows 7中的UAC为了用户的体验引 入了白名单
50
网络攻防技术
ACL和CL访问方式比较
ACL
CL
鉴别
两者鉴别的实体不同
浏览访问权 限
容易
访问权限回 收
容易
困难 困难
之间转换 ->CL困难 ->ACL容易
网络攻防技术
应用授权关系表
应用授权关系表直接建立用户与客体的隶属 关系,如表中所示,各行分别说明了用户与 客体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占不同的行。
网络攻防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网络攻防技术
10.1 访问控制概述
将访问动作的发起者和目标定义为主体 和客体。访问控制即确定主体是否能够对 客体进行访问的控制机制和过程。 主体:用户和用户所创建的进程 客体:所有资源
网络攻防技术
什么是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目的: 为了限制访问主体(用户、进程、服 务等)对访问客体(文件、系统等) 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 法范围内使用。
《网络安全实验教程》9访问控制机制
实验目的
理解文件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文件访问控制的基本操作。
3
1. 1 实验设计
实验方法
通过设置用户和文件的用户权限,了解自主访问控制的基本原理、相关操作和配置。
实验环境
实验在单机环境下完成,其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64位。
4
1.2 实验步骤
01 查看和添加用户 02 切换用户,创建新文件,查看不同用户对于该文件的权限 03 变更用户权限,切换用户登录进行查看
实验原理
强制访问控制是指要根据用户和资源的安全级别来限制访问,资源的拥有者无权设置资源的 访问权限。Windows 10 UAC(User Access Control)属于强制访问控制。在Windows 10 系统中,包含两个访问令牌:一个是标准令牌,另一个是管理员令牌。一般情况下,当用户 试图访问或运行程序时,系统会自动使用标准令牌进行;只有在要求管理员权限时,系统才 会使用管理员令牌,此时系统会弹出UAC对话框要求用户确认。
DNS欺骗的插件 05 在Windows 10虚拟机上的Ettercap命令行执行界面可以看到DNS欺骗的执行情况
9
2.3 问题讨论
1、在9.4节的实验中,更改UAC的配置到不同的级别后,重做UAC实验,看看UAC的防护 效果。
5
1.3 问题讨论
1、在9.3节的实验中,在用户test001登录的状态下,读/写文件test.txt,看看有什么问题。 2、在9.3节的实验中,增加用户test001读/写文件test.txt的权限。 3、在9.3节的实验中,更改文件teows 10 UAC实验
第九章 访问控制机制
建议学时:2
假消息攻击
目录
1 文件访问控制实验 2 Windows 10 UAC实验
访问控制原理与实现
访问控制是一种在计算机系统中用于限制对资源的访问的技术。
它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主访问控制和强制访问控制。
自主访问控制是指允许用户定义自己的权限,而强制访问控制则是由系统管理员定义的权限。
在自主访问控制中,用户可以定义自己的权限,例如,他们可以定义哪些文件或目录他们可以读取、写入或执行。
这可以通过使用文件系统的权限机制来实现。
在强制访问控制中,系统管理员定义了所有文件的权限,并且用户不能更改这些权限。
这种类型的访问控制通常在大型系统中使用,因为它可以确保系统中的所有文件都受到适当的保护。
下面是一些实现访问控制的常见技术:1. 文件系统权限机制:这是实现访问控制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文件系统权限机制允许用户定义对文件的读取、写入和执行权限。
例如,如果一个用户被授予了读取文件的权限,则他们可以查看文件的内容,但如果他们没有写入或执行文件的权限,则他们无法修改或运行文件。
2. 角色和组:在许多操作系统中,用户被分配到角色或组中。
这些角色或组定义了用户的权限。
例如,管理员角色通常具有最高权限,而普通用户角色通常只能执行有限的操作。
这种类型的访问控制允许系统管理员根据用户的角色或组分配权限,从而更好地控制系统的访问。
3. 防火墙:防火墙是一种网络安全设备,它可以阻止未经授权的通信流量。
防火墙可以基于IP地址、端口号、协议类型等实施访问控制。
它们可以阻止恶意软件、网络攻击和其他威胁进入系统。
4. 虚拟专用网络(VPN):VPN是一种加密的通信通道,它允许远程用户访问公司内部网络。
VPN通常基于访问控制列表(ACL)实施访问控制,以限制远程用户对内部网络的访问。
5. 数据库访问控制:在许多系统中,数据库是存储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
数据库访问控制允许管理员定义哪些用户可以读取、写入或执行数据库中的数据。
这可以通过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的权限机制来实现。
6. 网络安全审计:网络安全审计是一种监控系统活动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了解哪些用户正在访问系统以及他们正在执行哪些操作。
Windows的访问控制机制
Windows的访问控制机制访问控制:是指的安全特性,这些安全特性控制谁能够访问操作系统资源。
应用程序调用访问控制函数来设置谁能够访问特定资源或控制对由应用程序提供的资源的访问。
C2等级安全:下面的列表包含在C2等级安全中最重要的一些要求,它们是有美国国防部提出的:1、必须能够通过授予或拒绝个人用户和组用户访问某个资源来达到控制访问的目的。
2、当一个进程释放内存后,该内存中的内容不能被读取。
同样,一个安全文件系统,例如NTFS,必须防止已删除的文件被读取。
3、当用户需要登录,必须提供一种方式来惟一标识用户。
所有的可审计的操作同样能够确定它的执行用户。
4、系统管理员必须能够审计与安全相关的事件。
然而,授权管理员不能访问与安全相关事件的审计数据。
5、系统必须能抵抗外部干扰、防止诸如篡改运行中系统、存储在硬盘中的系统文件的操作。
访问控制模型:访问控制模型允许您控制一个进程访问安全对象或执行诸多系统管理任务的能力(控制进程执行xxx的能力)。
访问控制模型有两个基本的组件:1、访问令牌(包含关于登录用户的信息)2、安全描述符(包含用于保护一个安全对象的安全信息)当一个用户要登录,系统验证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验证成功,系统创建一个访问令牌。
所有以这个用户身份运行的进程都有一份令牌的拷贝。
访问令牌包含标识用户账户以及所在组账户的安全标识符。
当然,访问令牌还包含很多其它信息,比如用户以及用户所在组的特权列表。
当进程试图访问安全对象或者执行需要特权的系统管理任务时,系统使用这个访问令牌识别相应的用户。
每当一个安全对象被创建时,系统将一个安全描述符与对象关联起来,安全描述符中包含由创建者指定的安全信息,如果创建者没有提供安全信息,那么系统将使用默认的安全信息。
应用程序可以调用函数来获得和设置一个已经存在的安全对象的安全信息。
一个安全描述符标识用户的所有者和可以包含下面列出的访问控制列表:1、一个自主访问控制列表,标识那些用户和组允许或拒绝访问一个对象。
第10章-访问控制PPT课件
用户不能自主地将访问权限授给别的用户,这是 RBAC与DAC的根本区别所在。
-
第12页12
3 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施原则
是指在制定策略时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
最小权力原则
按照主体执行任务所需权利的最小化原则分配给主体权力 优点是最大限度地限制了主体实施的授权行为
第十章第十章访问控制访问控制第1页主要内容主要内容?1访问控制的概念?2访问控制策略?3访问控制策略的制定实施原则第2页?4访问控制的实现11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是指主体依据某些控制策略对客体进行的不同授权访问?访问控制的基本任务是防止非法用户对资源的访问以及合法用户对资源的非法使用源的访问以及合法用户对资源的非法使用第3页?访问控制三要素?主体?客体?控制策略11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的概念访问控制系统三个要素之间的行为关系rdwiereadwriteexecute访问控认证第4页so制策略22访问控制策略访问控制策略?自主访问控制模型?对某个客体具有拥有权或控制权的主体能够将对该客体的一种访问权或多种访问权自主地授予其它主体并在随后的任何时刻将这些地授予其它主体并在随后的任何时刻将这些权限回收第5页?授权的实施主体自主负责赋予和回收其他主体对客体资源的访问权限?缺点
W
W
E
-
第14页14
-
第15页15
4 访问控制的实现
访问控制矩阵
a00 a01 ... a0n S1
Ma10 ...
a11 ...
... ...
a.1.n.S.2.. O1
O2
...On
am0 am1 ...amn Sm
(完整版)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在计算机系统中,认证、访问控制和审计共同建立了保护系统安全的基础。
认证是用户进入系统的第一道防线,访问控制是鉴别用户的合法身份后,控制用户对数据信息的访问。
访问控制是在身份认证的基础上,依据授权对提出请求的资源访问请求加以控制。
访问控制是一种安全手段,既能够控制用户和其他系统和资源进行通信和交互,也能保证系统和资源未经授权的访问,并为成功认证的用户授权不同的访问等级。
访问控制包含的范围很广,它涵盖了几种不同的机制,因为访问控制是防范计算机系统和资源被未授权访问的第一道防线,具有重要地位。
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使用该计算机的过程是基本的访问控制形式。
一旦用户登录之后需要访问文件时,文件应该有一个包含能够访问它的用户和组的列表。
不在这个表上的用户,访问将会遭到拒绝。
用户的访问权限主要基于其身份和访问等级,访问控制给予组织控制、限制、监控以及保护资源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的能力。
访问控制模型是一种从访问控制的角度出发,描述安全系统并建立安全模型的方法。
主要描述了主体访问客体的一种框架,通过访问控制技术和安全机制来实现模型的规则和目标。
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提出了访问控制在计算机安全系统中的重要作用,TCSEC要达到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阻止非授权用户对敏感信息的访问。
访问控制在准则中被分为两类:自主访问控制(DiscretionaryAccess Control,DAC)和强制访问控制(Mandatory Access Control,MAC)。
近几年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Role-based Access Control,RBAC)技术正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
访问控制模型分类自主访问控制自主访问控制(DAC),又称任意访问控制,是根据自主访问控制策略建立的一种模型。
允许合法用户以用户或用户组的身份访问策略规定的客体,同时阻止非授权用户访问客体。
某些用户还可以自主地把自己拥有的客体的访问权限授予其他用户。
《信息安全原理与技术》完整版习题答案
证明:由 1 和 3 可知,(a (b c)) mod m ((a b) (a c)) mod m (((a b) mod m) ((a c) mod m)) mod m.得证。
2.5、证明 560-1 是 56 的倍数。
用扩展欧几里德算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循环次数
Q
X1
X2
初始值
---
1
0
1
1
0
1
2
1
1
-1
3
2
-1
2
4
3
3
-5
5
1
-10
14
6
2
13
-19
7
9
-36
52
8
2
326
-487
根据扩展欧几里德算法没有逆元。 (3)550 mod 1769
解:计算过程如下表所示:
循环次数
Q
X1
X2
初始值
--
1
0
X3 4321 1234 619 615
-487 1026
Y2(T2) 1
Y3(T3) 1234 619 615
4 3 1
Y3(T3) 24140 16762 7378 2006 1360
646 68 34 0
Y3(T3) 550
4
1
3
0
1
550
1
-3
119
2
4
1
-3
119
-4
13
74
3
针对主客体的访问控制机制
针对主客体的访问控制机制1. 引言在计算机系统中,访问控制是确保系统资源只能被授权用户访问的关键机制之一。
在设计访问控制策略时,需要考虑到用户的身份、权限以及安全需求。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是一种广泛应用的访问控制模型,通过将用户分配到不同的角色,来决定其对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
2. 主体和客体在RBAC中,主体(Subject)指的是系统中的用户、进程或实体,客体(Object)指的是系统中的资源,包括文件、数据库、服务等。
主体通过执行操作(Action)来访问客体。
3. 角色的定义和分配角色(Role)是RBAC中的核心概念,每个角色代表一组相似职能或权限。
角色定义了一组允许执行的操作以及可以访问的客体。
例如,在一个医院系统中,可以定义角色如“医生”、“护士”、“管理员”等。
在RBAC中,主体和角色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主体可以拥有多个角色,一个角色也可以被多个主体拥有。
角色的分配可以基于用户的职能、责任或权限进行,例如,将医生角色分配给拥有医生资质的用户。
4. 权限和操作权限(Permission)定义了对客体执行的操作。
在RBAC中,权限与角色相关联,即每个角色可以被授予一组权限。
例如,医生角色可以被授予“查看病人信息”、“开具处方”等权限。
操作(Action)是主体对客体的具体行为,如读取、写入、删除等。
操作通常与权限相关联,角色被授予的权限决定了主体对客体的操作能力。
5. 访问控制策略RBAC通过组合角色、权限和操作来实现访问控制。
当一个主体尝试访问一个客体时,系统会检查主体所拥有的角色是否具有执行该操作的权限。
如果权限被授予,则允许主体执行操作;否则,拒绝访问。
RBAC通过集中管理角色和权限,简化了访问控制策略的管理。
当需要修改访问控制策略时,只需修改角色的权限,而无需逐个修改每个主体的权限。
6. 优势和应用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具有以下优势:- 简化权限管理:通过将权限与角色关联,可以减少管理权限的复杂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访问控制策略
自主访问控制(DAC)(discretionary policies):基于身份的访问控制 IBAC(Identity Based Access Control)
强制访问控制(MAC)策略 (mandatory policies):基于规则的访 问控制RBAC(Rule Based Access Control)
10.1 访问控制概述 10.2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相关机制 10.3 UAC机制分析
2020/6/10
网络攻防技术
22
10.2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相关机制
认证和授权机制 访问检查机制 可信通路机制 对象重用机制 审计机制
2020/6/10
23
网络攻防技术
认证和授权机制
访问控制假定:在实施访问控制前,用户的 身份已得到验证。
网络攻防技术
BELL-LAPADULA保密性模型
基于两种规则来 保障数据的机密 度与敏感度:
上读(NRU) , 主 体不可读安全级 别高于它的数据
下写(NWD) , 主 体不可写安全级 别低于它的数据
网络攻防技术
BIBA完整性模型
对数据提供了分级别的完整性保证, 类似于BLP保密性模型,BIBA模型也 使用强制访问控制系统。
鉴别的目标是正确建立用户的身份。
网络攻防技术
认证和授权机制
鉴别:用以检验主体的合法身份 授权:用以限制用户对资源的访问级别
访问包括读取数据、更改数据、运 行程序、发起连接等。
网络攻防技术
Windows登录过程涉及的组件
6、授权,以用户令牌 创建用户代理进程
5、返回认证结果
登录进程 3、请求认证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控制矩阵
行对应用户,列对应目标即客体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控制表(ACL)
访问控制表是以客体为主体建立的。每个 客体附加一个可以访问它的主体和访问权 明细表。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能力表(CL)
访问能力表是以用户为主体建立的,每个 主体附加一个该主体可访问的客体和访问 权明细表。
网络攻防技术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控制模型
BELL-LAPADULA保密性模型 BIBA完整性模型
网络攻防技术
BELL-LAPADULA保密性模型
基于强制访问控制系统,以敏感度来划 分资源的安全级别。
数据和用户被划分为以下安全等级:
公开(Unclassified) 受限(Restricted) 秘密(Confidential) 机密(Secret) 高密(Top Secret)
网络攻防技术
自主访问控制(DAC)
根据主体(用户)的身份及允许的访问 权限来决定其访问操作。
自主是指具有某种访问能力的主体能够 自主地将访问权的某个子集授予其它主 体。
缺点:由于信息在移动过程中其访问权 限关系会被改变(灵活性高), 无法保护 系统的数据流,使信息安全性能降低。
网络攻防技术
强制访问控制(MAC)
强制访问控制(MAC)实例
上读:用户级别低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 下写:用户级别大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 下读:用户级别大于文件级别的读操作; 上写:用户级别低于文件级别的写操作。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控制的实现机制
访问控制矩阵(Access Control Matrix )
访问控制表(Access Control Lists) 访问能力表(Capabilities Lists) 授权关系表(Authorization Relation)
Biba与BLP模型的两个属性是相反的, BLP模型提供保密性,而BIBA模型对 于数据的完整性提供保障。
网络攻防技术
BIBA完整性模型
基于两种规则来 保障数据的机密度 与敏感度:
下读(NRU)属性, 主体不能读取安全 级别低于它的数据
上写(NWD)属性, 主体不能写入安全 级别高于它的数据
第十章 访问控制机制
本章主要内容
10.1 访问控制概述 10.2 操作系统访问控制相关机制 10.3 UAC机制分析
2020/6/10
网络攻防技术
2
10.1 访问控制概述
网络攻防技术
10.1 访问控制概述
访问控制是指在系统中通过对访问 各种资源的操作进行控制,以防止非 法用户对系统的入侵以及合法用户对 系统资源的违规使用。
1、认证界面
2、输入认证信息
LSA服务 认证包 MSV1_0
4、请求并获得认 证信息
SAM服务 SAMSRV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检查机制
当进程打开对象(句柄)时,对象管理器就调 用SRM向它发送进程期望的访问权限。SRM检 查对象的SD是否允许进程请求的访问类型。如 果允许,引用监控机就返回一组授权的访问权 限,允许进程得到这些权限,同时对象管理器 将它们存储在所创建的对象句柄中。
在强制访问控制中,系统本身对访问控 制矩阵加入了某些强制性的规则,所有 主体包括对象的所有者都不能绕过这些 限制。
主体和客体中用于强制访问判定的要素, 是由系统设置的固定内容,用户不能修 改。
访问控制关系分为:上读-下写方式保证 了数据的完整性,下读-上写方式保证了 信息的机密性。
网络攻防技术
网络攻防技术
访问检查机制
审计记录
主体
引用监控机 访问检查
访问控制信息库
客体 引用监控机模型
应用程序 操作系统 安全内核
硬件
操作系统接口 内核接口 硬件接口
安全内核系统结构
网络攻防技术
SRM的允许访问的算法
如果对象没有DACL,对象不受保护,允许完全访问 如果调用者具备SE_TAKE_OWNERSHIP_NAME特权
ACL和CL访问方式比较
ACL
CL
鉴别
两者鉴别的实体不同
浏览访问权 限
容易
访问权限回 收
容易
困难 困难
之间转换 ->CL困难 ->ACL容易
网络攻防技术
应用授权关系表
应用授权关系表直接建立用户与客体的隶属 关系,如表中所示,各行分别说明了用户与 客体的权限,不同的权限占不同的行。
网络攻防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网络攻防技术
10.1 访问控制概述
将访问动作的发起者和目标定义为主体 和客体。访问控制即确定主体是否能够对 客体进行访问的控制机制和过程。 主体:用户和用户所创建的进程 客体:所有资源
网络攻防技术
什么是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的目的: 为了限制访问主体(用户、进程、服 务等)对访问客体(文件、系统等) 的访问权限,从而使计算机系统在合 法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