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燃烧理论第六讲燃烧方法

燃烧理论第六讲燃烧方法

可改变气流速度,用流体动力学方法进 行稳焰;也可改变火焰传播速度,用热 力学和化学方法进行稳焰。
最常用的方法是在燃烧器出口处设置一
个点火源。点火源可以是连续作用的人
工点火装置,也可以使炽热的燃烧产物 辅助火焰作点火源
流回火焰根部而形成点火源。
1—火孔;2—小孔;3—环形缝隙
热烟气的回流往往通过在燃气-空气混合
有外焰时,k取1。
周边速度梯度的增加既 引起火焰拉伸,又引起 周围空气对可燃混合物 的稀释。火焰拉伸脱火 理论强调了前者,而周 边速度梯度理论则强调 了后者。
Kb随F的变化
五、部分预混湍流火焰的稳定
预混湍流火焰工作的稳定区可能全部消 失,或者变得很窄,要使燃烧器正常工 作只有采用人工的稳焰方法。
能导致脱火的机理。
与这种影响大小有关的因素是度量预热区厚度的参数
δph(δph=λ/Snρcp)。对于一定的速度梯度来说,δph越大, 则在δph这段距离中气流速度的增值也越大,熄火作用也 越厉害。此外,对于同样的和δph而言,某一段火焰本身 的气流速度υ越大,速度的增值dυ对于υ的影响就越小,
1—火焰长度终端曲线;2—层流火焰终端曲线
层流扩散火焰的长度与气流速度成正比,而在湍流区火焰 长度与气流速度无关。
在燃气湍流自由射流中,轴线上的燃气浓度Cg与射流出口
处的原始浓度C1之比
Cg 0.70 C1 as 0.29
r
式中 s——距出口的轴向距离; a——湍流结构系数; r——射流喷口的半径。
层流扩散火焰的相似
利用相似关系来讨论层流扩散火焰的基本规律
管l和管2两个相似的扩散燃烧装置 ,燃气和空气之间的扩 散率(即单位时间从空气中扩散到燃气中去的氧气量)应当 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6
二、 碳的燃烧反应: (1) 一次反应:
C O2 CO2 1 C O2 CO 2
(2) 二次反应:
C CO2 2CO 1 CO O2 CO2 2
7
三、 碳的多相燃烧特点:
特征:物质在相的分界表面上发生反应;燃料与氧化剂的 相态不同。 燃烧的几个连续阶段: (1)参与燃烧反应的气体分子(氧)向碳粒表面的转 移与扩散; (2)气体分子(氧)被吸附在碳粒表面; (3)被吸附的气体分子(氧)在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 生成燃烧产物; (4)燃烧产物从碳表面上解吸附; (5)燃烧产物离开碳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等于其 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
a b 正反应速度w1 k1c A cB g h 逆反应速度w2 k 2 cG cH
k1、k2 为正、逆反应速度常数,对于一定的化学反应, 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 k1 平衡常数k c k2
3、适用条件:
按其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一步完成;理想气体在均相反应。 3
9
第三节
燃烧过程着火和熄火的热力条件
一、着火定义 二、着火和熄火的热力条件
煤粉空气混合物在燃烧室内的燃烧过程热力条件: 燃烧室内煤粉空气混合物燃烧时的放热量Q1为:
Q1 k0e
E / RT
Co2 VQr
n
燃烧过程中,燃烧室向周围的放热量Q2为:
Q2 S (T Tb )
10
11
第四节 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因素
P↑,反应速度加快;
五、催化作用:
催化剂本身不变 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不改变反应限度
六、链锁反应:
多米诺效应-活化分子
5

4.4燃烧过程基本理论

4.4燃烧过程基本理论
k
CO '
2
1
d
Vc mkC
' O2
此时燃烧速度决定于化学反应速度系数k,燃烧 速度随温度升高而急剧增加,与气流速度无关:动 力燃烧区 温度较高时,化学反应速度系数>>扩散速度系数,
Vc md C
' O2
此时燃烧速度决定于扩散能力,燃烧速度与气 流速度有关:扩散燃烧区
燃烧速度的影响因素
4.4.3.2 固态碳的燃烧速度
炭的燃烧时氧化过程与扩散过程的结合,其燃 烧速度与化学反应速度和扩散速度有关。 化学反应速度
Vg kCO2
' Vd d (CO2 CO2 )
扩散速度
平衡时
Vg Vd V
' ' CO2 CO2 V 1 1 1 k d K
总的燃烧速度 系数
直线与曲线有一个交点和两个交点均不能发生自燃
Q
Q2 Q1 Q2’Q2’’ 2
C
• • • •
C点处Q1=Q2; C点左边, Q1>Q2 ; C点右边, Q1>Q2 ; C点为热自然着火发生 的临界点,称为着火 点,TC称为着火温度。
T01T02 T03 TC
着火临界条件:
T
dQ1 dQ 2 dT T Tc dT
内,才能着火燃烧,这一范围称为着火浓度范围或着火极限 (爆炸极限)。
影响因素:
混合物温度↑,着火浓度范围↑
气体燃料组成:着火浓度范围随燃料组成
变化而变化
4.4.3 固态炭的燃烧 4.4.3.1 固态碳的燃烧机理
反应机理一
C + O2 = CO2 (一次反应)
CO2 + C = 2CO (二次反应) 反应机理二 2C + O2 = 2CO (一次反应) 2CO + O2 = 2CO2 (二次反应)

发动机原理第六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发动机原理第六章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与燃烧

2.对柴油机燃烧室的要求:
① α小,但应燃烧完全及时; ② 适度的ΔP/ΔΦ和Pz值;以保证工作柔和,
平稳,可靠; ③ 排气品质好; ④ 变工况适应好;应在负荷、转速变化时,
柴油机性能稳定; ⑤ 冷起动性好; ⑥ 制造、维修方便。
3、直喷式燃烧室的空气涡流运动
空气涡流运动是加速混合气形成的 有效手段;也是保证完善燃烧的重 要条件。
3.影响喷注质量的主要因素:
喷注结构,喷油压力,气缸内空气的压力,柴油
的粘度等。
二、空气运动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
缸内空气的涡流运动能加速雾化的油滴与 周围空气的混合,促进燃烧过程的进行。
但涡流过强,会使燃烧产物与邻近的喷注重叠; 涡流过强也使进气阻力加大,充量系数下降。
三、典型燃烧室结构分析
1.燃烧室分为两大类:直喷式和分开式。 直喷式燃烧室:燃油直接喷入由活塞顶和缸盖形成的
汽油机:提高火焰传播速度。 柴油机:保证及时形成较均匀的混合气。
第一节 混合气形成与燃烧过程
一、燃烧方式--油滴扩散燃烧
柴油机是在压缩过程中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借助喷 油设备将燃油在高压下成雾状喷入燃烧室,以便 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
油滴的着火要满足两个条件: (1)混合气的温度要高于着火临界温度。 (2)混合气的浓度要适当,即混合气的浓度要在
不变)
面容比大,经济性较差,启动性差(传热和流动损失大,装电热塞)
涡流室式燃烧室
1)预燃室式燃烧室
混合气形成:空间雾化混合为主。一般采用轴针 式喷油器。
主要特点:
喷雾质量要求不高(预燃室形成强的紊流和二次喷射的燃
烧涡流形成混合气)。
ΔP/ΔΦ较小,工作柔和。 空气利用率高,α值可较小。 变工况适应性好,对转速不敏感。 NOx排放低 启动性差,面容比较大,经济性差 低速噪声(惰转噪声)大(预燃室气体速度低,油束贯穿力大,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煤粉着火的主要加热源
• 要使煤粉着火。必须要有热源将煤粉加热到足够 高的温度。这个热源主要包括:煤粉气流卷吸回 流的高温烟气;火焰、炉墙等对煤粉的辐射;燃 料进行化学反应释放的热量 • 建模,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气流中,只有表面一 层煤粉可以接受辐射加热,考虑到这一影响,说 明煤粉气流的着火主要靠高温烟气回流 • 为了使煤粉气流更快加热到煤粉颗粒着火温度, 不能把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全部用来输送煤粉,而 是用一部分输送煤粉,这部分为一次风,其余的 为二次风和三次风
活化能 E 破坏原有化学键并建立新化学键所必须消耗的能量,具有活化能 的分子为活化分子。活化能 E与反应物种类有关,挥发分含量小的煤,E大 在一定的温度下,活化能 E越大,则反应速度常数 k值越小,反应速率越小; 而在一定的活化能 E下,温度越高,则反应速度常数k值越大,反应速率越 大 不同反应活化能不同,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也不同。(见书119页)
§6-2煤、焦炭和煤粉的燃烧
一、煤粉燃烧燃烧的四个阶段 预热、干燥(吸热) 挥发分析出(热解),并着火 燃烧(挥发分、焦炭)(保证O2、足够温度 ) 燃尽(残余焦炭→灰渣)影响q4 着火是前提、燃尽是目的 如何强化着火→第四节 如何强化燃烧、燃尽→第五节 煤粉的燃烧,四个阶段往往交错进行,挥发分析出几乎延续 到煤粉燃烧的最后阶段,甚至是更小的粒子先着火
M M ar M mf 2510 cq T0 100 (6 45) Br ar 2510 cq Tzh 100 100 M 100 mf
第一项为加热煤粉和一次风所需热量 第二项为煤粉中水分蒸发、过热所需热量 请问第二项中两个水分的意思?为什么要减? 着火热大,着火所需时间长,着火点离开燃烧器喷口的距离大,着火困难

第六章 生物质的直接燃烧

第六章 生物质的直接燃烧

第6章生物质的直接燃烧燃料是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物质,由燃料获取的热能在技术上是可以被利用的,在经济上是合理的。

生物质的燃烧是最普通的生物质能转换技术,它大体上可以分为炉灶燃烧、炕连灶燃烧和锅炉燃烧、炉窑燃烧等,其主要目的就是取得热量。

而燃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的多少,除与生物质本身的热值有关外,还与燃烧的操作条件和燃烧装置的性能密不可分。

因此,本章在介绍燃料燃烧计算的基础上,介绍几种生物质的燃烧设备。

6.1生物质燃烧的反应热力学和化学平衡所谓燃烧就是燃料中的可燃成分和氧化剂(一般为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化合的化学反应过程;在反应过程中强烈放出热量,并使燃烧产物的温度升高。

尽管可燃成分并不是以元素形式存在,而是复杂的化合物,与氧发生燃烧反应产生一系列的化合分解反应,伴随热量的释放,但是作为物质平衡和能量平衡,可以通过可燃质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热化学方程式计量,这些热化学方程式仅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与实际的反应历程无关。

6.1.1燃烧热力学生物质主要由碳、氢、氧三种主要元素和其他少量元素如硫、氮、磷、钾等组成。

在生物质中,磷、钾两种元素含量少且通常以氧化物的形式存在于灰分中,一般计算时不考虑。

由于氧不属于可燃成分,所以生物质的燃烧计算实际上是生物质中碳、氢、硫、氮及其化合物的反应与燃烧的计算。

生物质燃烧中,由于温度较低,一般认为大部分氮元素以N2的形式析出。

而硫的含量极低,有的生物质、甚至不含硫,所以生物质燃烧实际上就是C、H元素的化学反应和燃烧反应。

生物质燃烧时,生物质中C、H元素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其反应热,见表6-1。

表6-1 生物质中的C、H元素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热6.1.2化学反应平衡由于生物质中C、H、O元素占绝大多数,其他元素如N、S等数量较少,但后者经氧化反应后,产物是NOx、SOx。

这些产物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

因此,尽管在热力学上研讨NO/空气、NO/ NO 2、SO 2/ SO 3的平衡也是同等重要的,但由于它们的真实含量是非常低的,所以在生物质的燃烧中通常不对这些组分的平衡关系加以讨论。

燃烧学-第六章

燃烧学-第六章

二、雾化方式和喷嘴
• 按照油的雾化机理,工程上油的雾化方式分为:压力式、旋 转式和气动式等。前两种又称为机械式雾化。如下图所示。
压力式雾化喷嘴
压力式雾化喷嘴又称为离心式机械雾化器。它可以用在航空喷气发动机、 燃气轮机、柴油机以及锅炉和工业窑炉上。 燃油在高压下通过雾化片的特殊机械结构将燃油雾化,通过喷油嘴喷出。 按该原理工作的雾化器有:直流式、离心式和转杯式
中间直径法(d50)
是一个假定液滴的直径,即液雾中大于或小于这一直径的两部分 液滴的总质量相等。
索太尔平均直径法(dSMD)
设在特定的液滴群中的滴数为N0 ,且所有液滴的直径都等于
dSMD,而这些液滴的总体积与总面积之比正好等于实际液滴群的总
体积与总面积之比。
18
(2)雾化角
出口雾化角
19
(3)燃料的流量密度分布 单位时间内通过与燃料喷射方向相垂直的单位截面上燃 油质量沿半径的分布规律。
20
(4)喷雾射程 喷嘴水平喷射时,油雾液滴丧失水平方向动能的行程。 不同直径油粒的射程也不同。射程取决于轴向速度和颗 粒度。射程的大小影响火焰长度。
21
(5)雾化均匀度 积分表示法 将大于某一直径d的所有液滴的质量占全部液滴质量的 百分数表示成液滴直径的函数。 微分表示法 将直径在d和d+Δ d之间的所有液滴的质量占全部液 滴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成液滴直径的函数。
7
四、雾化燃烧--重点
1.过程:
破碎 雾化器 液体 小液滴 悬浮 边蒸发边燃烧
燃料的蒸发表面积增加 上千倍
燃烧速度加快
2.关键问题:--雾化 (1)雾化方式:据液体燃料的蒸发性定 不易蒸发的液体--喷嘴雾化 (2)易蒸发的液体--汽化器

燃烧理论

燃烧理论

3.3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教案目录电子课件【掌握内容】(1)燃烧的概念(2)着火温度、着火深度范围的概念(3)火焰传播速度的概念【了解内容】(1)固定炭的煅烧(2)可燃气体的燃烧概念燃烧——燃料中的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产生剧烈的氧化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并伴随有强烈发光现象的物理化学过程可燃物质组成:可燃气体、固态的碳燃烧条件:燃料、空气、着火温度 3.3.1 着火温度燃烧过程两个阶段:“着火”及“燃烧”着火温度:由缓慢的氧化反应转变为剧烈的氧化反应的瞬间称为着火,持续剧烈的氧化反应称为燃烧,而转变时的最低温度称为燃料的着火温度。

热源——局部的燃料加热并引燃——传热给周围的燃料——温度升高到着火温度——周围燃料——持续燃烧影响着火温度的因素:燃料性质、散热条件因此,燃料的着火温度不是一个定值,而是一温度范围3.3.2 着火浓度范围概念:气体燃料占整个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比必须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着火燃烧,这一范围称为着火浓度范围或着火浓度极限。

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时,一般情况下均不会着火燃烧。

影响因素:混合物温度↑,着火浓度范围↑(注意: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若喷入高温窑炉中燃烧时,其气体燃料的比例无论是多少,都会产生燃烧,则不受此着火浓度范围的限制)气体燃料组成:着火浓度范围随燃料组成变化而变化着火浓度极限:可用加和法计算∑=ii L a L 100 3.3.3 固态碳的燃烧固态碳的燃烧是气相——固相反应的物理化学过程。

3.3.3.1 固态碳的燃烧机理A . 反应机理一C + O 2 = CO 2 (一次反应)CO 2 + C = 2CO (二次反应)B . 反应机理二2C + O 2 = 2CO (一次反应)2CO + O 2 = 2CO 2 (二次反应)C.反应机理三氧气扩散至碳的表面后,而是被碳吸附生成结构不稳定的吸附络合物C x O y,当温度升高时或在新的氧气分子的冲击下,可分解释放出CO及CO2,其过程是:x C +21y O2= C x O yC x O yC x O y + O2 = mCO + nCO2生成的CO及CO2的比例(即m、n的数值)与温度有关。

燃烧学讲义-第6章气体燃料的燃烧

燃烧学讲义-第6章气体燃料的燃烧

w'
uce
ut A = 1+ t uce a
ut a+ A a t … … uce ∝ … … = ∴ uce a τrj
At:湍动输运所引起的折算热扩散率
A t a时,有 ut = uce
A t (一般情况下 A t a

a)
A ut t ∝ Re = Re 若流体为管内流动, 若流体为管内流动,一般认为 uce a
uce
ut uce
18
一、湍流传播的理论 一、湍流传播的理论
表面燃烧理论(舍谢尔金)
火焰面是层流型的, 火焰面是层流型的 , 湍流脉动在一定空间内使燃烧 面弯曲、皱折,乃至破裂, 小岛”状的封闭小块, 面弯曲、 皱折 ,乃至破裂, 成“小岛”状的封闭小块, 这样增大了燃烧面积,从而增大了燃烧速度。 这样增大了燃烧面积,从而增大了燃烧速度。
2Qwm RT 2 a 2Q a lr uce = wmdT = ∴ T −T0 λ ∫ ρCp (Tlr −T0 )2 E lr B
10
燃尽时间:τrj =
ρCp (Tlr −T0 )
wmQ
uce ∝
a
τrj
火焰锋面厚度δ及可燃混合物升温预热区厚度 火焰锋面厚度 及可燃混合物升温预热区厚度S
RT 2 S定义为 T = Tlr − lr 点做 T = 定义为在 定义为 E
2
火焰传播的形式
缓燃( 正常传播) 缓燃 ( 正常传播 ) :火焰锋面以导热和 对流的方式传热给可燃混合物引起的火 焰传播, 也可能有辐射( 煤粉) 焰传播 , 也可能有辐射 ( 煤粉 ) 。 传播 速度较低( 速度较低(1~3m/s),传播过程稳定。 m/s) 传播过程稳定。 爆燃:绝热压缩引起的火焰传播 , 爆燃 :绝热压缩引起的火焰传播, 是依 靠激波的压缩作用使未燃混合气的温度 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 升高而引起化学反应 , 从而使燃烧波不 断向未燃气推进,传播速度大于 1000m/s。 1000m/s。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

第六章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1. 阿累尼乌斯定律:0exp(/)k k E RT =-k 0──频率因子,表征反应物质分子碰撞的总次数;E──活化能,使分子接近和破坏反应分子化学键所必须消耗的能量,也就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也是不同的; T──热力学温度,K ;R──通用气体常数,8.31kJ/(Kmol.K)。

2. 煤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1) 预热干燥阶段:水分蒸发,吸热过程,温度<200℃;2) 挥发分析出并着火阶段: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吸热,热分解,分解出一种混合可燃气体,及挥发分。

挥发分一经析出,便马上着火,开始放热,温度>200℃~300℃;3) 燃烧阶段: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大量放热,温度急剧上升;4) 燃烬阶段:焦炭燃尽成灰渣。

3. 碳的多相燃烧过程:1) 参与燃烧反应的气体分子(氧)向碳粒表面的转移与扩散;2) 气体分子(氧)被吸附在碳粒表面上;3)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氧)在碳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烧产物;4) 燃烧产物从碳表面上解吸附;5) 燃烧产物离开碳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吸附与解吸附最快;扩散与化学反应最慢,但最主要。

因此,碳的多相燃烧速度决定于氧向碳粒表面的扩散速度和氧与碳粒的化学反应速度中速度最慢的一个。

4. 多相燃烧反应的燃烧区域在碳的多相燃烧中,多相化学反应速度,用气相O 2消耗速度w 1表示化学反应速度:1f w kC = 燃烧化学反应速度也可用氧向碳粒表面扩散速度表示:()20f w C C β=-式中:f C —— 碳粒表面上氧的浓度,kg/m 2;0C —— 周围介质中氧的浓度, kg/m 2; k —— 化学反应速度常数;β —— 扩散速度常数。

燃烧过程稳定时,氧气扩散速度等于氧气消耗速度: w1 = w2 = w 经推到:0n 0k w C k C k ββ==+ 1) 动力燃烧区域:在燃烧过程中,当燃烧反应温度不高时,化学反应速度不快,此时氧的供应速度远大于化学反应中氧的消耗速度,亦即扩散能力远大于化学反应能力,即β >> k 。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目前,乳化燃烧技术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 东方锅炉厂于2003年自主开发设计制造了世界上首 台专门燃用奥里乳化油的6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电 站锅炉,已在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投入商业 运行,目前有两台奥里乳化油锅炉投运。奥里油是 产于委内瑞拉诺科河地带的一种超重原油,常温下 粘度大,流动性差,储存与运输困难。奥里乳化油 是70%左右的奥里超重原油添加30%左右的水,再 加上0.3%~0.5%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一种水包油 型乳化油。
三、雾化性能参数

一般可用一些特性参数来表征喷嘴的雾化性 能。即雾化气流(或称雾化锥)中液滴群的 雾化细度、雾化气流的扩张角度(雾化角)、 雾化气流的流量密度分布、射程及流量等。 其中雾化细度、雾化角和流量密度分布较常 用。
1、雾化细度

雾化气流中液滴大小各不相同,液滴直径越 小则总表面积越大,蒸发、混合及燃烧速度 也就越快。
2

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τ0为:
d 02 0 K
K 8 g ln1 B cp 4qm d 0

称为直径平方-直线定律。
3、强迫气流中液滴蒸发的折算薄膜理论

把液滴周围不规律的边界层折算成理想情况 下的均匀边界层,只是折算的薄膜半径与理 想情况不同。

dm
m d m
i i
i
(2)索太尔平均当量直径dsmd
d smd ni d i3
ni d i2
2、雾化角

喷嘴出口处的燃料细油滴组成雾化锥(见图 6-7),喷出的雾化气流不断卷吸炉内高温气 体并形成扩展的气流边界。
图6-7 雾化锥示意图
图6-8 雾化角
有出口雾化角和条件雾化角之分。 (1)出口雾化角。在喷嘴出口处作雾化锥外边 界的切线,切线的夹角即为出口雾化角α,可 用α或2α表示其大小。

内燃机原理第六章-燃烧的基础知识

内燃机原理第六章-燃烧的基础知识
混合,提高燃烧速度。
一、火花点火过程 (一)火花点火过程(理论不成熟) 击穿阶段(10ns)
10~35kV的高压击穿火花塞间隙,形成离子通道,
温度60000K,压力十几兆帕,电流200A。 电弧放电阶段(100μs) 低电压(10~100V),高电流,温度6000K。
辉光放电阶段(ms) 高电压(300~500V),低电流,温度3000K。 火核形成
燃烧速度 Premixed Combustion Diffusion Combustion Spark Plug Hot Flam Region —NOx 化学反应速度 混合速度 混合气浓度 0.8~1.2 1.28~6.8 裂解 无PM 有PM 火焰 无焰 有焰 回火 有 无
Fuel Injector
一、湍流(紊流,Turbulence)定义 流速大小和方向无规则变化的微元气体流动。
湍流影像
压缩湍动能 进气流场
二、湍流特征参数 湍流强度
脉动速度uT 速度 瞬时速度u 平均速度U
曲轴 转角
ICE在第i个循环、曲轴转角为 φ时的瞬时湍流速度:
u(, i) U (, i) uT (, i)
二、火焰的传播
火焰前锋面
已燃气体
vL
气缸

火花 未燃气体
火焰层厚度
燃烧速率:
未燃气体
预热区
反应区 已燃气体
dm vL FL m dt
混合气浓度
混合气温度
m —混合气质量 FL —火焰前锋表面积 m —混合气密度
燃烧放热速率:
dQB vL FL m H um dt
Hot Flam Region —NOx+PM
三、烃燃料的链式着火

燃烧理论6火焰传播与稳定解析

燃烧理论6火焰传播与稳定解析

dx
Tf
层流火焰传播速度推导
能量方程 边界条件
预热区:
0ul C p
dT dx
d (dT ) dx dx
x
, T
T0 ,
dT dx
0
反应区:
d 2T dx 2
WQ
0
x 0, T Tf
x
, T
Tm ,
dT dx
0
dT 0ulCp (Tf T0 )
dx

dT 2 TmWQdT
实际上,只有极少数的火焰传播过程是单纯受热力理论控制或 单纯是受扩散理论控制的,碳氢化合物燃烧时热力理论和扩散理论 同时起作用。在一般情况下热力理论比较接近于实际,被认为是目 前比较完善的火焰传播理论。
四、层流火焰的内部结构及其传播机理
设:u0 = ul,则火焰锋 面驻定。 将火焰锋面可分为两部 分:
三、层流火焰速度(Laminar flame speed, SL)
层流火焰传播的速度定义为流动状态为层流时的火 焰锋面在其法线方向相对于新鲜混合气的传播速度。
层流火焰速度:SL(标量) 火焰传播速度:S (矢量)
流场速度:U(矢量)
相对于未燃预混气体的层 流火焰速度:
Su = Uu− dxf / dt = SL
热力理论:火焰中化学反应主要是由于热量的导入使分子热 活化而引起的,所以火焰前沿的反应区在空间中的移动决定于从 反应区向新鲜预混可燃气体传热的传导率。并不否认火焰中心有 活性中兴存在和扩散,但认为在一般的燃烧过程中活化中心的扩 散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不是主要的。
扩散理论:火焰中化学反应主要是活化中心(如H、OH 等)向新鲜预混可燃气体扩散,促进使其链锁反应发展所致。

燃烧学第六章

燃烧学第六章

将上式改写,自液滴表面(r0和T0)到火焰锋面(r1和Tr) T r dr 积分 dT

r
T0
4
C p T T0 H

1
r0
r2
Cp 4 Tr T0 qm ln 1 1 1 H Cp r r 0 1
2013-7-13
三 斯蒂芬流例题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18
三 斯蒂芬流例题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19
6.2 液滴的蒸发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20
一、静止气流中的油滴特点 6.2 液滴的蒸发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39
三、油雾的燃烧规律 6.4 液雾燃烧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40
四、液体的雾化 6.4 液雾燃烧
• 雾化液体燃料的原因 – 增加液滴进行反应的比表面积,增强与氧气的混合, 强化液体燃料燃烧 • 雾化定义 – 靠外界作用将连续的液流破碎成雾状的油液滴群的 过程 • 雾化原理 – 介质雾化:空气、蒸汽以一定的压力,高速冲击油 流,使其雾化。 – 机械雾化:油流高速旋转,脉动而破裂,同时与介 质作用,加强雾化。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46
五、强化油燃烧的途径
• 加强雾化,减小油滴直径,选用合适的雾化器 • 增加空气与油滴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越大,越有利于燃 料和空气之间的扩散、混合,加强燃烧 • 及时、适量供风 – 及时供风,避免高温、缺氧造成燃料热分解 – 适量供风,提高燃烧效率 • 供风原则 – 少量一次风送入火焰根部,在着火前与燃料混合,防止 油在高温下热分解 – 燃烧中保证油雾与空气强烈混合,气流雾化角与油雾扩 散角相适应 – 保证后期混合,提高风速,使射流衰减变慢 – 在着火区制造适当的回流区,保证着火

05 燃烧理论

05 燃烧理论

第六章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重要性本章重点掌握“动力燃烧区域”、“扩散燃烧区域”了解燃烧过程着火与熄火的热力条件掌握影响煤粉气流着火的因素掌握燃烧完全的条件Array第一节化学反应速度及其影响因素T自动连续加速进行自动连续加速进行,,活性分子活性分子,,活性链挥发分对煤燃烧的影响活性分子的形成活性分子参与反应,,反应又生成了新的活性分子活性分子失去能量,,消失消失。

活性分子产生的速度等于消耗速度活性分子产生的速度大于消耗速度对着火对着火、、燃尽燃尽、、发热量燃烧和气化过程都非常复杂当壁面温度较低时当壁面温度较低时::会达到一个稳定的放热的放热、、交点交点11:所以所以::低温下低温下,,只会缓慢氧化只会缓慢氧化,,不会着火②当壁温提高到一定值当壁温提高到一定值,,会交于会交于22、3两点两点。

反应初期反应初期,,向2点靠近点靠近;;达到2点(不稳定不稳定))后只要稍加提高系统反应将自动加速而转变到高速燃烧状态反应将自动加速而转变到高速燃烧状态((着火着火))于高温燃烧状态3。

2点对应温度即着火温度点对应温度即着火温度T T zh 着火热力条件:在一定的放热在一定的放热、、散热下散热下,,只要系统温度大于着火温度着火温度,,燃烧反应会自动加速进行③对于高温燃烧下的反应对于高温燃烧下的反应,,若散热加大若散热加大((到一定程度到一定程度,,交于交于44、5点,系统温度随之下降达到不稳定的系统温度随之下降达到不稳定的44点,只要温度稍微下降只要温度稍微下降,反应温度会急剧自动下降反应温度会急剧自动下降,,直到直到55点(缓慢氧化状态缓慢氧化状态)4点对应温度即熄火温度点对应温度即熄火温度T T xh 熄火热力条件熄火热力条件::在一定的放热在一定的放热、、散热下散热下,,只要系统温度小于熄火温度熄火温度,,燃烧反应即会自动中断第四节煤粉气流的着火为何要分为一次风与二次风??提高煤粉浓度可以强化着火 浓淡燃烧器着火热:将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热量着火热用于加热煤着火热用于加热煤、、空气空气、、水分水分((蒸发蒸发、、过热过热))燃料性质运行工况锅炉结构2.1 2.1 煤粉性质煤粉性质1.挥发分挥发分V V dafV daf ↑→↑→着火温度着火温度着火温度T T zh ↓→所需着火热所需着火热Q Q zh ↓→着火时间着火时间τ↓τ↓τ↓,,着火更为容易R X :2.水分水分M M ad ↑→所需着火热所需着火热Qzh ↑↑→炉内烟气炉内烟气炉内烟气T T l ↓→着火延迟着火延迟,,着火时间着火时间τ炉温↓↓,阻碍燃烧阻碍燃烧→→着火时间着火时间ττ↑煤粉越细→→表面积表面积A A ↑,颗粒热阻颗粒热阻↓→↓→↓→着火时间着火时间着火时间τ一次风量的选择一次风量一次风量Q1Q1Q1↑→↑→↑→着火热着火热着火热Q Q zh ↑→τ↑,着火延迟着火延迟。

燃烧学—第6章2

燃烧学—第6章2
10
铅 铜 银
PbO CuO Ag2O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燃烧学》--第六章
(3)高温燃烧的金属性质活泼 o 金属处在燃烧状态时,由于温度很高,性质比较活泼,可以 与二氧化碳、卤素及其化合物、氮气、水等发生反应,使燃 烧更加强烈
2Mg CO2
燃烧温度下

2MgO C
不能用CO2灭火
浮游的微粒云—粉尘爆炸
浮游状态的微粒物,较堆积状态的微粒物更容易着火 果粒径越小,着火和火焰传播就容易。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15
《燃烧学》--第六章
燃 烧 下 界 限 浓 度
着火 不着火
着火δ1=50~10μm C1=20~100g/m3 δ1 平均粒子直径 δ
图6-7 微粒物着火浓度下限与粒径尺寸的关系
VF
当板的厚度δ大时
1 TV TS
1 VF (TV TS ) 2
对于厚度大的固体可燃物来讲,表面温度影响非常显著。这说明 当火灾规模较大时,再有较大尺寸的可燃物,其危险程度就更大 了。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0
《燃烧学》--第六章
6.3.2.木材等天然可燃性固体的蔓延
氧化物 熔点(℃) 沸点(℃)
熔点(℃) 沸点(℃) 燃点(℃)
Li Na K Mg
179 98 64 651
1370 883 760 1107
190 114 69 623
Li2O Na2O K2O MgO
1610 920 527 2800
2500 1277 1477 3600
Ca
85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燃烧过程的基本理论1. 阿累尼乌斯定律:0exp(/)k k E RT =-k 0──频率因子,表征反应物质分子碰撞的总次数;E──活化能,使分子接近和破坏反应分子化学键所必须消耗的能量,也就是发生反应所需要的能量。

不同反应的活化能不同,且正反应和逆反应的活化能也是不同的; T──热力学温度,K ;R──通用气体常数,。

2. 煤燃烧过程的四个阶段:1) 预热干燥阶段:水分蒸发,吸热过程,温度<200℃;2) 挥发分析出并着火阶段:高分子碳氢化合物吸热,热分解,分解出一种混合可燃气体,及挥发分。

挥发分一经析出,便马上着火,开始放热,温度>200℃~300℃;3) 燃烧阶段:挥发分和焦炭的燃烧,大量放热,温度急剧上升;4) 燃烬阶段:焦炭燃尽成灰渣。

3. 碳的多相燃烧过程:1) 参与燃烧反应的气体分子(氧)向碳粒表面的转移与扩散;2) 气体分子(氧)被吸附在碳粒表面上;3) 被吸附的气体分子(氧)在碳表面上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燃烧产物;4) 燃烧产物从碳表面上解吸附;5) 燃烧产物离开碳表面,扩散到周围环境中。

吸附与解吸附最快;扩散与化学反应最慢,但最主要。

因此,碳的多相燃烧速度决定于氧向碳粒表面的扩散速度和氧与碳粒的化学反应速度中速度最慢的一个。

4. 多相燃烧反应的燃烧区域在碳的多相燃烧中,多相化学反应速度,用气相O 2消耗速度w 1表示化学反应速度:1f w kC =燃烧化学反应速度也可用氧向碳粒表面扩散速度表示:()20f w C C β=-式中:f C —— 碳粒表面上氧的浓度,kg/m 2;0C —— 周围介质中氧的浓度, kg/m 2; k —— 化学反应速度常数;β —— 扩散速度常数。

燃烧过程稳定时,氧气扩散速度等于氧气消耗速度: w1 = w2 = w 经推到:0n 0k w C k C kββ==+ 1) 动力燃烧区域:在燃烧过程中,当燃烧反应温度不高时,化学反应速度不快,此时氧的供应速度远大于化学反应中氧的消耗速度,亦即扩散能力远大于化学反应能力,即β >> k 。

这时燃烧工况所处区域称为动力燃烧区域。

特征及措施:① 碳粒表面氧浓度基本上等于周围介质中氧浓度:f C = 0C② 燃烧反应速度w = k 0C③ 燃烧反应速度决定于化学反应速度,与扩散速度无关; ④ 燃烧温度不高,提高温度是强化燃烧的有效措施。

2) 扩散燃烧区域:如果影响燃烧过程进行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扩散,也就是说,此时燃烧反应的温度已经很高,化学反应能力远大于扩散能力,即k >> β时,这时的燃烧区域称为扩散燃烧区域。

特征及措施:①碳粒表面氧浓度基本上等于零: f C = 0②燃烧反应速度w =β0C ③燃烧反应速度决定于扩散速度,反应速度常数与T 无关,燃烧反应速度与T 关系不大,强化措施↑β,加大风速,加强碳粒与氧的扰动混合。

④燃烧温度很高,>>环境温度3) 过渡燃烧区域:实际情况大部分是该区域,T 适中。

提高温度&加大风速,加强碳粒与氧的扰动混合同样重要。

4) 判断:f C /0C ,谢苗诺夫准则: β/k = SM ;上述三种不同的燃烧区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外界条件的变化而相互转移。

5. 放热量Q 1与散热量Q 2随温度变化曲线1点:稳定的低温缓慢氧化状态2点:热力着火点(不稳定状态)3点:高温燃烧状态4点:热力熄火点5点:低温缓慢氧化状态点稳定着火条件:12Q Q = 12dQ dQ dT dT≥ 一般熄火温度T xh 大于着火温度T zh ;熄火点和着火点随反应系统的热力条件(散热和放热)而变;各种实验方法所测得的着火温度值的出入较大,相同测试条件下,不同燃料的着火、熄火温度不同;对同一燃料,不同的测试条件也有不同,过分强调着火温度意义不大; 对煤:反应能力越强(挥发分Vdaf 越高,焦炭活化能越小)的煤,着火点低,容易着火,也易燃烬。

反应能力弱的无烟煤着火温度高,也难燃烬。

加快着火的措施:加强放热、减少散热。

散热不变时,提高可燃物初温,增加可燃物浓度和压力,使放热强化,如浓淡燃烧器稳燃;放热不变时,可降低气流速度、燃烧室保温等措施,如增加卫燃带等。

6. 着火热:把煤粉气流加热到着火温度所需的热量称为着火热。

需要加热:煤粉、空气(一次风)、煤粉中水分的蒸发和过热。

B r——燃料消耗量,kg/h;V0——理论空气量,Nm3/kg;α1——过量空气系数;r1——一次风比例;c1k——一次风比热,J/;q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c d——煤干燥基比热,J/;M ar——煤收到基水分,%;T zh——着火温度,K;T0——煤粉一次风初温,K;c q——蒸汽比热容,J/;M mf——煤粉的水分,%着火热的来源:对流换热—煤粉气流卷吸回来的高温回流烟气(包括内回流及外回流),这部分热烟气和新喷入的煤粉空气强烈混合,将热量以对流方式迅速传递给新燃料,约占总着火热的70-90%;辐射换热—火焰、烟气、炉墙对煤粉气流形成辐射传热,占10-30%。

7.煤粉气流着火影响因素1)燃料性质a)挥发分:影响最大,V daf增加,着火温度点下降;(着火过程主要取决于煤中可燃基挥发分的大小,而燃尽过程主要取决于焦碳的燃烧速度。

煤粉气流的着火位置:200~300 mm,不大于500mm着火太迟:火焰中心上移,造成炉膛上部结渣,汽温偏高,q3,q4增加着火太早:烧坏燃烧器,燃烧器附近结渣)b)原煤水分:水分增加,着火热增加,炉内温度水平下降,理论燃烧温度下降。

c)原煤灰分:灰分要吸热,还会使热值降低,炉内温度水平下降,着火推迟,影响稳定性。

d)煤粉细度:煤粉越细,燃烧反应表面积越大,煤粉升温速度加快着火更快更容易;煤粉气流相对速度加快,扩散反应加快;2)炉内散热条件a)在燃烧器区域增加卫燃带(燃烧带)b)改善保温条件3)煤粉气流的初温:提高初温可减少着火热。

4)一次风量和一次风速一次风速:过高,降低煤粉气流加热速度,影响着火,着火延长;过低,燃烧器喷口烧坏,煤粉堵塞。

有一个合理的选择。

一次风温:低挥发分煤,越高越好;高挥发分煤,不能太高,防止烧喷口。

5)燃烧器结构特性a)主要是指一、二次风混合的情况:二次风混入一次风的位置要合适混合过早,增加冷风,增加着火热,会推迟着火;混合过迟,焦炭着火后不能及时燃烧,使整个燃烧过程延长。

对高挥发分煤,早混入,否则影响燃烧效率;对低挥发分煤,迟混入,否则会影响着火燃烧稳定性。

二次风速要较高:增强对煤粉的扰动和扩散,加快后期混合过程和强度。

一般控制动量比J2/J1 = 2-4b)燃烧器的尺寸:燃烧器出口截面积愈大,煤粉气流着火时离开喷嘴的距离就愈远,着火拉长了。

6)锅炉负荷:锅炉负荷与炉内火焰温度直接相关,负荷降低,炉内燃烧火焰温度下降。

8.燃烧完全的条件1)供应充足而又适量的空气这是燃料完全燃烧的必要条件。

空气量常用过量空气系数来表示,过量空气系数有个最佳值。

2)适当高的炉温炉温高,着火快,燃烧速度快,燃烧易于趋向完全。

但过分地提高炉温也是不可取的,过高容易引起结渣等。

3)空气和煤粉的良好扰动和混合化学反应速度和氧气扩散速度是决定燃烧反应速度的两大因素。

良好的扰动和混合,氧气更快扩散到煤粒表面,一、二次风配合好,不仅着火阶段充分混合,燃尽阶段也有利。

4) 在炉内要有足够的停留时间煤粉自燃烧器出口一直到炉膛出口行程所经历的时间。

取决于炉膛容积、炉膛截面积、炉膛高度及烟气在炉内的流动速度。

在锅炉设计时确定。

质量作用定律:在温度不变时,化学反应速率与该瞬间各反应物浓度幂的乘积成正比。

各反应物浓度的幂指数等于其相应的化学计量系数。

a b A B w kC C一次风:输送煤粉进入炉膛的风(首先与燃料接触的风)。

作用:①输送煤粉;②保证挥发分燃烧所需的氧气。

二次风:直接进入炉膛助燃的风。

作用: ①满足焦炭燃烧所需的氧气; ②组织风粉进行扩散混合。

三次风:除一次风、二次分外的送入炉膛的风。

类型和作用:①中储式热风送粉中的乏气;②抑制氮氧化物的生成,分级送风:燃尽风(OFA 、SOFA 等);③沿炉壁送入,保护水冷壁防止结渣和高温腐蚀;④控制火焰中心温度,协助调节汽温。

燃烧效率可用下式表示:r = 100-(q3 + q4),% g = 100-(q2 + q3 + q4 + q5 + q6),%q 2—排烟热损失,%;q 3—化学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 4—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q 5—锅炉散热损失,%;q 6—其他热损失,%劣质煤强化着火措施一、无烟煤着火和稳燃问题增强高温烟气的回流,提高着火区温度;提高一次风中的煤粉浓度和热风温度;采用分级配风(一次风集中),推迟一、二次风混合;敷设卫燃带,增强着火区辐射热量;提高煤粉细度;采用较低的一次风速和风率二、无烟煤燃尽问题延长风粉气流的流动路程(如采用W火焰燃烧)——增加煤粉燃烧时间;组织合理的炉内空气动力场——强化扰动和混和;合理的炉膛容积(瘦高型)——延长时间,降低烟气流速;着火后及时送入大量的二次风;敷设卫燃带,提高燃烧区域的温度——适当高的炉温;适当增大过量空气系数——充足合适的空气量;提高煤粉细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