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专题提升训练(带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第1节群落的结构课后提能集训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4394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c8.png)
新教材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章第1节[基础达标]题组一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及群落的物种组成1.下列有关群落水平上研究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A.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捕食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构成的种间关系C.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D.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B 【解析】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同,所以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正确;种间竞争是指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因为争夺资源、空间等而发生斗争的现象,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吸收其养分以维持生活,B错误;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正确;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为镶嵌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D正确。
2.(2020·江西南昌联考)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答案】C 【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还需要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等。
题组二种间关系3.(2020·河北衡水检测)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C.按蚊幼虫和藻类是捕食关系D.鱼类和按蚊幼虫是捕食关系【答案】B 【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断定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A正确;疟原虫也可以感染按蚊,则疟原虫与被其感染的按蚊之间是寄生关系,B错误;按蚊幼虫以藻类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C正确;鱼类以按蚊幼虫为食,二者是捕食关系,D正确。
4.下图中物种Ⅰ表示捕食者,物种Ⅱ表示被捕食者的是( )A B C D【答案】A 【解析】具有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呈现“此消彼长”的不同步性连续变化特点,因此只有A、D符合这一特点,捕食者以被捕食者为食,因此被捕食者个体数先增加先减少,捕食者个体数后增加后减少,则A中Ⅰ表示捕食者,Ⅱ表示被捕食者,D中Ⅱ表示捕食者,Ⅰ表示被捕食者,A正确、D错误;B中两种生物呈现“同生共死”的变化特点,应为互利共生关系;C中两种生物呈现“你死我活”的变化特点,应为种间竞争关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高考真题篇(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高考真题篇(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20cf6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12.png)
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高考真题篇1.(2022全国乙,5,6分)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答案A2.(2022海南,8,3分)某学者提出,岛屿上的物种数取决于物种迁入和灭亡的动态平衡。
图中曲线表示面积大小不同和距离大陆远近不同的岛屿上物种的迁入率和灭亡率,S1、S2、S3和S4表示迁入率和灭亡率曲线交叉点对应的平衡物种数,即为该岛上预测的物种数。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面积相同时,岛屿距离大陆越远,预测的物种数越多B.与大陆距离相同时,岛屿面积越大,预测的物种数越多C.物种数相同情况下,近而大的岛,迁入率高;远而小的岛,迁入率低D.物种数相同情况下,小岛上的物种灭亡率高于大岛答案A3.(2021辽宁,15,2分)辽宁省盘锦市的蛤蜊岗是由河流入海冲积而成的具有潮间带特征的水下浅滩,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滩涂贝类的重要产地之一,其中的底栖动物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科研人员利用样方法对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底栖动物主要包括滤食性的双壳类、碎屑食性的多毛类和肉食性的虾蟹类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本次调查的采样地点应选择底栖动物集中分布的区域B.底栖动物中既有消费者,又有分解者C.蛤蜊岗所有的底栖动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D.蛤蜊岗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答案B4.(2021重庆,19,2分)若某林区的红松果实、某种小型鼠(以红松果实为食)和革蜱的数量变化具有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特征。
林区居民因革蜱叮咬而易患森林脑炎。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专题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高三生物高考复习专题群落的结构与演替](https://img.taocdn.com/s3/m/21b7eb401eb91a37f0115c27.png)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一、选择题1.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与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并形成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顶极群落。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高[知能定位]此题考查的是群落的演替,属于综合运用层次。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住演替的过程。
[答案解析]c 顶级群落形成后,也会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顶级群落与演替之初相比,其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热带雨林、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等群咯的形成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由于热带雨林营养结构较温带草原、苔原或沙漠复杂,其自动调节能力也较高。
[易错点击]易错选a,不能正确理解顶级群落。
2.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c.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知能定位]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种群的特征和群落的空间分布。
[答案解析]d 种群和群落都有空间分布,a项错误;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生物数量增多,土壤中的有机物增多,b项错误;种群密度反应某一区域种群数量的多少,不能反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项错误;不同的群落中物种的组成不同,因此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种群的重要特征,d项正确。
[易错点击]易错选c,对种群密度理解不深。
3.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弃耕的农田不能演替形成树林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d.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知能定位] 本题考查的是群落的有关知识,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群落演替的过程及其原因。
高考生物专题《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ef2f79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2f.png)
高考生物专题《群落的结构》真题练习含答案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和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生物的种类越丰富,群落的丰富度越大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答案:B解析: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是多个物种,既不构成种群也不构成群落。
2.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A.竹林中某种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类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答案:A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所属范围不是群落,A错误;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与栖息空间、食物有关,由植物分层决定,B、C正确;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湿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D正确。
3.科学家近日在印尼婆罗洲发现,蝙蝠栖息在猪笼草的捕虫囊中。
这种异于寻常的生存方式,给双方都带来好处——猪笼草得益于蝙蝠粪便中的营养素,而蝙蝠则安全的藏匿于植物的捕虫囊中。
下列关系中较适合蝙蝠与猪笼草的是()A.原始合作B.种间竞争C.互利共生D.寄生答案:A解析:蝙蝠与猪笼草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故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原始合作。
4.为建立一年生植物甲、乙的种间竞争模型,在同一温室中以不同比例播种后,统计收获种子的比例。
若环境条件不变,收获种子的比例可视作下一年的播种比例。
如图四条实线中,可表示乙种群将被甲种群淘汰的是()答案:A解析:5.[2024·浙江1月]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
水稻、昆虫和杂草等共同构成稻田群落,也形成了其特有的群落结构。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34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生物 解析版)
![高考生物专项练习34群落的结构与演替(生物 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3e40c0e7ec3a87c24028c4b5.png)
考点一群落的结构特征(Ⅰ)1.[2019·四川成都实验中学模拟]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环境容纳量C.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D.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会彻底消失解析: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尽量降低家鼠等有害动物的环境容纳量,是对家鼠等有害动物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之一,B正确;在没有自然选择的情况下,由于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存在,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仍有可能发生改变,C正确;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这种代替是指优势种群的代替,可见,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不会彻底消失,D错误。
答案:D2.[经典高考]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田鼠与杂草之间是捕食关系;豌豆和杂草的生长都需要光、无机盐、水分及二氧化碳等,因此二者间存在竞争关系;豌豆与其根中的根瘤菌之间为共生关系;细菌与其细胞内的噬菌体之间为寄生关系。
答案:B3.右图为甲、乙、丙三种生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已知甲和丙之间没有能量传递,则甲和乙、乙和丙的种间关系分别是( )A.竞争、竞争B.捕食、寄生C.寄生、竞争D.捕食、互利共生解析:由题图可知,乙和丙表现为“同生共死”的同步变化,则乙与丙之间为互利共生关系;又乙的种群密度随甲的变化为非同步变化,故甲和乙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D4.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 )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的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解析: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一个种群,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不属于群落的结构;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其食性、栖息场所有关;淡水鱼的分层和其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湿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测试题(附解析)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测试题(附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cc0b50b0b1c59eef9c7b453.png)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测试题(附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所举实例中不能体现群落结构的是( )A.温带落叶林的外貌随季节变化B.草原上的植物形成斑块状和镶嵌状的分布状态C.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D.森林里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分层分布解析:选C 田间的玉米有高有矮体现的是种群的特征。
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森林火灾后和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类型相同B.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C.任何区域内的群落经过演替最终都会形成森林生态系统D.人类活动一定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解析:选B 森林火灾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森林被火山岩全部覆盖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从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是初生演替,该过程中营养结构逐渐趋于复杂;群落演替最终是否形成森林生态系统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人类活动有可能会使群落演替按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进行。
3.下列有关种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蝉吸取树的汁液、蝗虫啃食植物叶片都属于寄生关系B.两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捕食关系是在群落水平上进行研究获得的C.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不存在竞争关系D.互利共生的关系体现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解析:选B 蝉吸取树的汁液属于寄生关系,蝗虫啃食植物叶片属于捕食关系;研究各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同一区域的两种动物之间没有共同的食物,则二者在食物上不存在竞争关系,但二者在生存空间上会存在竞争关系;互利共生属于种间关系,发生在不同种生物的种群之间,不能发生在某个种群内的不同个体之间。
4.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趋光、趋热等特性来设计诱虫器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解析:选C 土壤小动物常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故设计诱虫器时应注意根据这些特点设计。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da5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6.png)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关于不同群落类型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草原生物群落中植物往往根系发达,叶片宽大,表面有茸毛B.不同群落类型受水分、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很大C.热带雨林中植物的花多为风媒花,其中生活着大量树栖动物D.荒漠生物群落中植被极度稀疏,动物类型丰富2.(2024·桂林高三模拟)长期生活在极端温度环境中的生物,通过气候驯化或进化变异,在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适应性。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变温动物体内酶的活性在冬眠状态下比活动状态下低B.生活于寒温带的貂熊耳小、尾短、毛长,有利于抗寒C.草原植物叶片表面有茸毛或蜡质层,主要是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D.沙漠中的仙人掌气孔在夜晚才开放,主要是有利于适应高温干旱环境3.根据群落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森林群落分为热带雨林、温带阔叶林和北方针叶林等。
与其他森林群落相比,热带雨林的特点不包括()A.物种丰富度最大B.净初级生产量最大C.季节性变化最明显D.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抵抗力稳定性)最强4.(2021·全国甲,6)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5.(2020·全国Ⅱ,6)河水携带泥沙流入大海时,泥沙会在入海口淤积形成三角洲。
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3种植物群落类型:①以芦苇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淡水环境中),②以赤碱蓬为主的植物群落(生长在海水环境中),③草甸植物群落(生长在陆地环境中)。
该三角洲上的植物群落是通过群落演替形成的,演替的顺序是()A.②①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③①②6.(2024·镇江高三一模)石漠化是指因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地表呈现荒漠景观的演替过程。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d26f4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b2.png)
高考生物总复习《群落的主要类型及其演替》专项检测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不同类型的生物群落,物种组成也不相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在草原的动物都不能生活在森林里B.森林群落不需要从外界获得能量补给C.森林、草原、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分别与它们各自生活的环境相适应D.草原群落中的植物能通过植株间隔和根系分布以最大限度减少竞争和充分利用水分2.陆地生物群落包括荒漠、草原、森林等类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的陆地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且保持稳定不变B.不同群落中的生物具有与该群落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分布特点C.荒漠生物群落物种少、结构简单,因此各物种之间没有生态位的重叠D.森林多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森林中的生物完全不能适应半干旱地区的草原环境3.如图是某森林在被大火完全烧毁前后(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体内贮存的能量(Pn)变化示意图。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是( )A.a~b段,三类植物的斑块镶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火灾后演替过程中,各种群的数量一般呈“S”形增长C.该森林被大火完全烧毁,图示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一直在增加4.群落除了有定向性的演替变化之外,还有非定向性的周期变化。
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在动态的一部分,通常是在比较小的规模上发生,而且重复发生。
如图表示生态学家研究过的一个与草原微地形有关的羊茅草群落周期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的周期变化是群落内因物种的相互关系而引起的动态变化,也就是群落的演替B.由于苔藓植物与羊茅草存在种间竞争关系,因此只能在成熟期以后快速生长C.从种间关系来看,地衣在衰退期和裸地期覆盖率大幅降低,与羊茅草累积下来的残留有机物减少有关D.从衰退期开始,裸土石块覆盖率的加速上升主要与地衣覆盖率的下降有关5.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
![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九单元第31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课时作业含解析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7eff419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2.png)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一、选择题1.(2024·江西毕业班质检)某植物群落最初由针茅、早熟禾等多年生草本构成。
放牧和烧荒后,变为由野燕麦、毛雀麦等一年生草本构成,之后由于鼠尾草、蒿等灌木分泌的樟脑等物质聚集在土壤中,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最终在这些灌木的四周形成1~2 m 草本不能生长的裸地。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与共生关系B.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只有垂直结构没有水平结构C.放牧烧荒和樟脑都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D.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使该生态系统具有物质循环功能答案 C解析依题意可知:灌木群落中各种植物之间主要存在竞争关系,A错误;灌木群落和一年生草本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错误;樟脑可抑制雨季时发芽的一年生草本,因此樟脑会影响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而放牧烧荒是人为地对该植物群落演替的速度产生影响,C正确;灌木群落中动物的出现,加速了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错误。
2.关于群落结构和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水平结构与种群分布、土壤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一般是向物种多样化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困难D.沙丘造林、退耕还湖等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答案 B解析由于地形的变更、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群落水平上呈镶嵌分布,A正确;在人工马尾松群落中也存在着多种植物,而不是只有马尾松一种植物,不同植物之间一般会形成上下不同的垂直分层,即形成垂直结构,B错误;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物种越多种间关系越困难,C 正确;人类活动可变更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D正确。
3.某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峻,采纳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密,风景美丽的旅游胜地。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垂直结构的体现B.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验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D.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答案 A解析由于地形变更、土壤湿度等差异,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形成的差异是群落的水平结构的体现,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错误;封山后山坡上很快会长满杂草,土壤条件得到改善后,先是形成灌木林,再经一段时间,乔木起先出现,高大的乔木占据更多的空间,最终蔚然成林,B正确;由于该生态系统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该地区复原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依据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30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
![高中生物高频考点及答案30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https://img.taocdn.com/s3/m/81299d2a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2.png)
考点规范练30群落的结构群落的演替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C.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2.某区域中有a、b、c、d四个生活习性相近的种群,若环境因子由A(以“”表示)逐渐变为B(以“”表示),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a、d两个种群间将消除竞争关系B.d种群中的个体数量较以前会有所增加C.a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会发生定向改变D.d种群生物性状更适应B环境3.(2021广西桂林三模)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阳光是决定海洋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B.受灾的水稻呈斑状的稀疏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C.森林中动物的分层分布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有密切的关系D.人类的活动可使群落演替的方向与自然演替的方向一致4.下图表示两个陆生群落的演替过程。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情况下,a曲线的DE段和b曲线的趋势,说明群落演替往往从营养结构简单到复杂B.a曲线波折变化,说明a群落演替过程比b群落演替艰难而漫长C.a和b群落演替过程一般需经历生物入侵→成功定居→竞争平衡D.E点可代表群落已达顶极群落阶段,此时所处阶段可能为灌木阶段5.如果进行菜园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土壤小动物的采集与调查B.可能用到解剖针、放大镜或实体显微镜等实验用具C.可依据土壤小动物的趋光、趋热等习性来设计诱虫器D.可用记名计算法来统计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6.(2020山东模拟)某山区的一些退耕地,随着退耕年限的增长,优势物种由喜阳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向耐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转变,有的地段可出现灌木林,甚至森林。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退耕地逐渐转变为森林的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B.喜阳植物形成的遮阴环境有利于耐阴植物生长C.该山区从低到高植被分布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森林形成后水土流失减少,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7.图甲表示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情况,图乙、丙、丁表示演替过程中各种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中,B点时只存在群落的水平结构,D点时存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图乙可表示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与时间的关系C.图丙可表示该地恢复力稳定性与时间的关系D.图丁可表示草本植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8.早在宋代,我国就产生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高考真题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bb2248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ae.png)
专题二十二群落及其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2022全国乙,5,6分)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
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以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答案A在垂直方向上,森林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层现象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①③正确;森林群落中自上而下分别有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②错误;森林群落中动物也有分层现象,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④正确;群落结构的形成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⑤正确;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除了光照,决定植物地上分层的环境因素还有温度等条件,决定植物地下分层的环境因素则是水分、无机盐等,⑥错误。
2.(2022辽宁,13,2分)采用样线法(以一定的速度沿样线前进,同时记录样线两侧一定距离内鸟类的种类及数量)对某地城市公园中鸟类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见表。
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城市公园类型植物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山体公园物种数量41526338A.植物园为鸟类提供易地保护的生存空间,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鸟类物种多样性B.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能够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C.湿地公园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D.山体公园由于生境碎片化及人类活动频繁的干扰,鸟类物种数量最少答案A易地保护措施是建立植物园、动物园或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这是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故植物园是对濒危植物的保护措施,A不合理;森林公园群落结构复杂,可满足多种鸟类对栖息地的要求,鸟类种类较多,B合理;湿地公园的特有环境使得动植物物种丰富,可为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及相对隐蔽的栖息场所,鸟类种类最多,C合理;山体公园中人类的干扰较多,再加上生境碎片化,鸟类物种数量最少,D合理。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九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核心素养测评二十九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含解析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0a7c50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7.png)
群落的结构与群落的演替(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24·济南模拟)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B.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C.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D.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解析】选B。
群落中捕食和竞争关系均有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A项错误;由于植物为动物供应食物和栖息空间,群落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的种群一般也越多,B项正确;弃耕农田能否演替成为森林还须要看环境条件,C项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有垂直结构,D项错误。
2.硅藻是单细胞的藻类,硅酸盐是硅藻生活必需的养分物质,将两种硅藻——星杆藻、针杆藻混合一起培育时,种群数量及硅酸盐含量的变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星杆藻和针杆藻之间是捕食的关系B.硅酸盐浓度高时针杆藻生存实力强C.针杆藻对硅酸盐的汲取实力弱于星杆藻D.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估算硅藻的数量【解析】选D。
星杆藻和针杆藻生活在一起,一方种群数量稳定,一方种群数量趋于消逝,属于竞争关系,A项错误;随着时间的增加,硅酸盐的含量渐渐降低,在此过程中针杆藻种群数量渐渐增加并趋于稳定,硅酸盐浓度低时针杆藻生存实力强,B项错误;针杆藻在硅酸盐浓度高时能快速增加种群数量,在硅酸盐浓度低时能保证其种群数量, 所以针杆藻对硅酸盐的汲取实力强于星杆藻,C项错误;可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估算硅藻的数量,D项正确。
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演替至森林阶段时,群落中还可能找到苔藓、灌木阶段的植物种群B.某坡地发生山崩,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属于初生演替C.草本阶段多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更的调整实力D.群落演替的根本缘由在于群落的内部变更,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解析】选A。
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取代是一种优势取代,而不是完全取代,则森林中还能找到苔藓和灌木,A项正确。
高考生物考点《群落的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考点《群落的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aee27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6e.png)
高考生物考点《群落的演替》真题练习含答案1.群落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下列关于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群落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B.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分别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C.发生在裸岩和弃耕农田上的演替都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D.在演替过程中,群落通常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答案:C解析:植物群落演替常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人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扰可以改变植物群落演替的方向,A正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弃耕农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正确;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一般要经历苔藓阶段、草本阶段,弃耕农田具备一定的土壤条件,其上的演替不需要经历苔藓阶段,C错误;在演替过程中,通常群落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一般是向结构复杂、稳定性强的方向发展,D正确。
2.近年来,我省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在一些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退耕区域会发生变化。
退耕之初发展到顶极群落期间的变化趋势是() A.生态系统稳定性越来越强B.群落的净生产量越来越大C.草本层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明显D.群落中植物个体总数越来越多答案:A解析: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物种数目会增多,食物链和食物网结构变复杂,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来越强,A正确;净生产量通常是指从无机营养生物(自养生物)的光合成生产量以及化学合成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而言,在该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变化趋势是增加后减少再稳定,B错误;随着演替的进行,灌木和乔木逐渐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因为对光照的竞争不占优势,故其对垂直结构的影响越来越小,C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数目会增多,但植物个体总数不一定越来越多,D错误。
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火山岩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答案:D解析: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A正确;群落的演替是指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优势群落代替另一个优势群落的演变现象,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优势种都在不断变化,B正确;次生演替由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C正确。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8f64e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e.png)
高中生物群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的集合,以下哪项不是群落的特点?A. 具有物种组成B. 具有空间结构C. 具有时间变化D. 具有非生物环境2. 群落演替是指群落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下哪项不是群落演替的类型?A. 原生演替B. 次生演替C. 人工演替D. 逆向演替3. 在群落中,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群落的结构和功能有重要影响,以下哪项不是物种间的相互作用?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自我复制4. 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和均匀度,以下哪项不是物种多样性的指标?A. 物种丰富度B. 物种均匀度C. 物种密度D. 物种多样性指数5.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因素?A. 光照B. 温度C. 土壤湿度D. 物种数量6. 群落的水平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物种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A. 地形B. 土壤肥力C. 人为干扰D. 物种间的竞争7. 群落的边缘效应是指群落边缘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通常高于群落内部,以下哪项不是群落边缘效应的原因?A. 边缘区域光照条件较好B. 边缘区域温度变化较大C. 边缘区域物种间竞争较弱D. 边缘区域物种间竞争较强8. 群落的稳定性是指群落在受到干扰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因素?A. 物种多样性B. 物种间相互作用C. 群落演替速度D. 群落的物种组成9. 群落的生物量是指群落中所有生物的总质量,以下哪项不是生物量的影响因素?A. 物种的生物量B. 物种的数量C. 物种的分布D. 物种的进化历史10. 群落的生产力是指群落中生物通过光合作用或化学合成作用制造有机物质的能力,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群落生产力的因素?A. 光照强度B. 温度C. 土壤营养D. 物种的遗传特性答案:1. D2. C3. D4. C5. D6. C7. D8. D9. D10. 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群落结构的基础,它包括群落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生物提升训练3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及解析
![最新精编高中高考生物提升训练332群落的结构和演替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d2d5cf9b89680203d82576.png)
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依次属于种群和群落的是( )A.生活于某池塘中的全部草鱼与全部生物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与全部鸟.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赤链蛇与这片森林中的全部植物D.一座高山上的全部马尾松与全部油松答案 A解析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相互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B、D两项与上述概念不符。
项中森林里全部赤链蛇属一个种群,但森林中全部植物不代表由全部生物构成的群落。
2.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的物种,每个物种的密度不同,表中给出了这些物种的密度(个/2)。
请指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是乙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竞争D.在生物群落丙中,物种2、4、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答案解析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机结构,群落中物种的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大,反之则越小,因此,A、B选项正确。
分析群落丙中物种2、4、6的数目可知,其基本呈现数量金字塔型,则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3.(2013·潍坊质检)下列有关种群或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有空间结构,种群没有空间特征B.在裸岩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减少.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D.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答案 D4.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A.竞争B.共生.寄生D.捕食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生物的种间关系。
“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草难以生长,草多时禾苗难以生长,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5.(2013·临沂质检)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
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答案6.(2013·北师大附中).群落演替过程中,草本植物逐渐代替藓类植物,接着灌木又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演替各环节中后者繁殖能力较强B.演替各环节中最先进入者寿命较短.演替各环节中后者较高等D.演替各环节中后者能获得更多的阳光[]答案 D7.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最重要不同是( )A.演替进行的时间长短B.演替产生的原因是否含有人为因素.演替进行的初始裸地条件D.裸地形成前原生态系统的类型答案解析初生演替的时间一般较次生演替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专题提升训练(带答案)群落指的是生态学中,在一个群落生境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生物,或曰生物的总合。
下面是2019年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下列有关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稻长势整齐,因此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分层现象B.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要研究水稻田的范围和边界C.除草等人为活动能够影响群落的自然演替D.水稻田内不规则分布的杂草,属于群落水平结构上的差异答案:A2.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目测估计法和记名计算法进行取样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土壤动物的活动范围较小,但活动能力强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答案:A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中动物与植物均有分层现象,二者互不影响B.两种生物竞争的结果一定是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C.人类活动往往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最终一定会发展到森林阶段答案:C4.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解析: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还需要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等。
答案:C5.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物进化必然伴随着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B.11的性别比例最有利于种群数量增长C.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是动物分层分布的原因D.火灾后森林中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解析:不同的种群中性别比是不同的,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有些种群的性别比不是11,如生殖季节的象海豹,雌性多于雄性,所以11的性别比不一定最有利于种群数量的增长。
答案:B6.植物群落的生长具有分层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B.因为群落具有分层现象,所以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C.在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该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作物品种D.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不同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不同,所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玉米的合理密植是为提高光合作用效率,与群落无关;分层现象属于垂直结构,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是长期适应环境条件(如阳光、温度、湿度等)的结果,这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独特形式;在生产上利用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品种,充分利用光能,可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答案:B7.在两块条件相同的退化林地上进行森林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的研究,20年后两块林地的生物多样性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人工种植的马尾松人工恢复林植物种数为137种,无人工种植的自然恢复林植物种数为226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可采用样方法调查林地上植物的种群密度B.森林恢复提高了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C.人工恢复林比自然恢复林的植物丰富度低D.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初生演替解析:自然恢复林的形成是在退化林地上进行的,原有土壤条件保留,原存活植物保留,因此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D8.以下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的结果一定能形成森林B.群落演替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C.大鱼吃同种小鱼是群落中的捕食关系D.群落演替过程中其结构越来越复杂解析:A项错,只有当环境适宜时,群落演替才能形成森林,否则只能形成草原或灌木丛;B项错,群落演替过程中基因频率会发生变化;C项错,大鱼和小鱼属于同一物种,大鱼吃小鱼属于种内斗争;D项对,群落向着结构复杂的方向演替。
答案:D9.下列有关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同季节,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B.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C.调查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D.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动物种类解析: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因此调查土壤动物时不宜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答案:C10.某地红松林受到人为砍伐破坏,形成一片空地,一段时间后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等植物。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松林重新成为该处的优势种。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地上出现杨树、白桦属于次生演替B.空地形成前后,物种的丰富度不同C.与杨树、白桦相比,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D.空地上的红松林一定与其他红松林的物种组成相同解析:红松林遭到破坏形成的空地保留了原有的土壤条件、种子、其他繁殖体等,因此空地上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空地形成前,物种多,丰富度高,形成空地后,物种少,丰富度低;随着演替进行,红松林成为优势种,则其竞争能力强;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生物种类不同。
答案:D11.(多选)下图表示云杉林被采伐开垦为农田,农田退耕后的演替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着促进、抑制、改造和重建的作用B.图中的演替类型既有初生演替又有次生演替C.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强D.在该群落演替过程中,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解析:农田弃耕后的演替是次生演替;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来越弱;由于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更加明显,所以生态位重叠程度在下降。
答案:AD12.某研究小组对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群落结构进行研究的结果如图,有关说法与事实不相符的是()A.①区域物种丰富度一定最高B.⑥区域溶解氧可能最少C.a为区域⑥种藻类的优势种D.影响藻类垂直分层的因素是光照解析:题图表示的仅是大亚湾水域6个不同区域6种单细胞藻类的数量,其他生物的种类无法确定,所以无法判断①区域物种丰富度是否最高;⑥区域中单细胞藻类数量最多,覆盖水体表面,导致溶解氧可能最少;⑥区域中的a数量最多,为优势种;光的波长不同,到达的水域深度不同,所以光照是影响藻类垂直分层的因素。
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13.图甲所示为某新建人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反映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__。
一个生物群落除了食物网中的组成成分外,还应该有__________。
(2)由于合理保护该人工湖泊,使水禽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多,可以判断食物链中水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__________(增加、减少);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__________。
(3)如果突然遭受了某种化工污染,导致水禽大量死亡,其他植物、动物不受影响,已知鱼类主要捕食水草,贝类主要捕食藻类,那么短期内水草的数量将__________(增加、减少)。
(4)某学校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某项探究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该探究实验的课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该食物网体现了捕食与竞争的关系,一个生物群落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外,还有分解者。
(2)水禽等动物的数量不断增多,鱼类、贝类数量减少,水草等生产者的种类和数量增加,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是次生演替。
(3)水禽大量死亡,导致鱼类、贝类增多,由于鱼类主要捕食水草,因此短期内水草的数量将减少。
(4)图乙主要研究了贝类与藻类种群密度的关系,因此该生物科技小组探究的课题是贝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
答案:(1)捕食和竞争分解者(2)增加次生演替(3)减少(4)贝类对藻类种群密度的影响14.下表是某地区森林演替过程中相关项目的调查,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1)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_演替,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
对该地区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测定群落中植物丰富度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知群落的垂直结构。
(2)请在图中绘出生产者呼吸量与叶面积指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3)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指数的关系是________;随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的________能力增强。
(4)当各项调查数据________________时,判断此生物群落发展到了顶极群落。
答案:(1)次生逐渐增加识别这些植物并列出它们的名录在垂直空间上的分层(2)如图所示(3)随着叶面积指数的增大,光能截获率升高自我调节(4)长时间地在一定范围内波动(长时间的相对稳定)15.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
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
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
回答下列问题:(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微生物共同形成了一个________(填种群、群落或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
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
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
测试时要求甲、乙、丙3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该草原上的________。
解析:(1)草原上的雄鹿群和雌鹿群是同一种群中的两种性别的群体。
(2)同一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构成群落。
(3)当丙组实验所用时间小于其他两组时,正好说明捕获丙组容易,捕获其他两组困难,也就证明了鹿角效应,实验中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答案:(1)同一(2)群落(3)小于相同雌鹿或雄鹿2019年高考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演替专题提升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精彩内容请考生多多关注查字典生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