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保障)【圣才出品】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复习笔记知识点框架汇总
第1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不仅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鼎盛时期,而且也是其自身矛盾明显暴露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法国革命引起长时期的动荡,整个社会被混乱和失序困扰着。
②工业和城市的兴起伴随着农民、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的大批破产,工人生活的极端贫困与资产阶级财富增长成了鲜明的对照,从而引起了阶级矛盾的尖锐化,工人起义和罢工斗争一浪高过一浪。
③城市的不断扩张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拥挤、污染、噪声、交通等等,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
④广大知识分子阶层对资产阶级革命所宣扬的“理性王国”的结果也普遍感到失望,幻想破灭,代之以痛苦和怀疑。
⑤一些社会思想家强烈要求对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现实主义的分析和评价,他们希望改善现有社会关系,恢复社会的秩序。
虽然他们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寻求这种社会变革,但这种现实的社会需要是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
(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①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自然科学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沉重地打击了上帝创世说和各种非科学学说,开拓了人们对宇宙的新认识,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深远、更广大的空间。
②自然科学对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猛烈冲击及其在生产中的运用和成功,使社会思想家赞叹并效法,他们以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为指导,提出了“自然的社会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社会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自然科学的方法既可用于研究自然界也可用来观察社会、研究社会。
③“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的潮流”,推动了对社会的研究,为具体描述社会现象的精确性提供了原理和方法论。
(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①17~18世纪的思辨历史哲学发展的同时,在自然科学实证研究的启示下,经验的社会研究也有了较大发展。
②这种研究的兴起是出于社会管理的实际需要a.首先是从社会统计发展出来的。
第一,在法国,制订了大规模统计性民意测验和经验调查的技术;第二,英国“政治算术家”约翰·格劳恩特和威廉·配第为现代人口学奠定了基础,并制定出一套从数量上研究社会规律的方法;第三,比利时社会统计学家A·凯特勒第一次把概率论引入统计学,开辟了统计研究的新领域,并力图用他创造的统计手段去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分层)【圣才出品】
第十三章农村社会分层1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社会分层概述1.阶层与阶级(1)阶级指由于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分配社会财富的多寡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2)阶层指因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社会资源不同而区分的社会层次。
2.社会分层的标准(1)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标准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创立了阶级结构学说。
他们认为,阶级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是经济关系的产物。
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成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
决定近代社会的三个阶级的不是地租、利润和工资,而是占有土地、资本和劳动力。
社会阶级的表象特征是根据稳定的社会财富的分配来区分的,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才是其他一切表象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列宁认为,对阶级的划分标准,阶级差别的基本标志,就是它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因而也就是它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立的理论中,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具体层次,划分阶层的标准也必须首先服从于阶级划分的标准。
(2)韦伯的社会分层标准韦伯在讨论“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时,区分了三种权力分配的形式,即阶级(经济)的、等级(身份)的和党派的。
纯粹的财产占有本身仅仅是真正“阶级”形成的初级阶段。
真正导致共同行为和阶级利益的,归根结底是市场状况,人们对市场机会的占有是表现个人命运的共同条件的机制。
与市场机会结合并存的利益才造就了“阶级”,因此阶级结构是多层次的。
(3)社会分层的职业标准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是以职业为标准划分社会阶层的经典理论,其地位获得研究的主旨,是讨论先赋因素和自致因素对社会地位的影响。
社会分层结构主要表现为职业结构,而某种职业地位的获得主要取决于代际教育水平和职业以及本人的教育水平和初次职业的影响。
布劳-邓肯地位获得模型影响颇大,其缺点是忽视了社会关系(包括生产关系)因素、制度因素和历史因素等宏观变量。
农村社会学笔记
农村社会学笔记农村社会学绪论讨论题:为什么要研究农村社会学?⼀、农村农村问题:精神⽂化⽣活、留守学术研究的必要性:①从国家运⾏的⾓度,⼤政⽅针;②从个⼈的⾓度,犯罪、偷盗等影响。
⼆、农民亨廷顿:农村是⼀个变数,如果它不是稳定的根源,就是⾰命的根源。
城市⾥的反对派会让你头疼,但农村的会让你致命!三、农业“农业⼥性化”:⼥⼈的村庄阿玛·迪亚森[印度] 研究饥荒,“在世界饥荒史上,从来没有⼀个独⽴、民主⽽⼜保障新闻⾃由的国家没有发⽣过真正的饥荒。
”饥荒的发⽣不仅是由于⾷物的短缺,还有⾷物分配的不平等。
四、农村社会学概述(1)传⼊时期(1891-1911年)特点:以⼝⽿相传的形式,原著的完整版基本没有。
⼈名翻译的不统⼀→学科的不成熟,没有达成共识。
例:锡彭塞(斯宾塞)、杜尔克姆(涂尔⼲、迪尔凯姆)(2)成长时期(1912-1927年)表现:①社会学的课程逐步扩充;②建⽴社会学系;③建⽴社会学组织;④开展调查、研究;⑤出版⼤量译著。
(3)建设时期(1928-1951年)地⽅社会学会的成⽴。
东南社会学会,中国社会学会在其基础上建⽴。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提出社会学中国化(4)中断时期(1952-1978年)⽚⾯学习苏联、反右派扩⼤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成熟,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问题。
(5)恢复重建时期(1979-2005年)1979年3⽉15⽇-18⽇,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建,宣布成⽴社会学研究会,费孝通为会长,雷洁琼为副会长。
(雷洁琼、严景耀夫妇)①1979-1983年:通过实证调查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合理性②1984- 8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农民⼯对城市的影响③90年代-2005年:王鸿明《农村村落⽂化》、陆学艺《改⾰中的中国农民》、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化与权⼒——三村五论》(6)飞速发展阶段(2006年-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貌变了,⾥⾯内容却没变。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互动)【圣才出品】
第六章社会互动1.什么是社会互动,构成社会互动的三个要素是什么?答:(1)社会互动的定义社会互动就是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基于对行动意义的理解,发生的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过程。
(2)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①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a.互动即意味着相互作用。
离开了相互作用的对象是不可能有互动的;b.作为社会互动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
所以互动可以发生在个人和个人之间,个人和群体之间,也可以发生在群体和群体之间。
②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a.这些形式可以是语言的互动,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互动;b.发生这些互动的接触方式,可能是以身体各感觉器官相联系的直接接触,也可以是以其他媒介为工具的间接的接触。
③参与互动的各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a.人类社会的互动是有其文化意义的,而且很多文化的意义都是象征性的,通过一系列的符号来表达;b.互动的主体对于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符号的“意义”往往有比较一致的理解。
2.运用拟剧论的关键概念,联系实际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的社会互动现象。
答:(1)拟剧论的内容①拟剧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
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
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②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了“剧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
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2)举例比如:一个饭店的服务员在对客人服务的时候(属于“前台”的表演)是面带微笑、彬彬有礼的,而到了厨房(属于“后台”),他们会和厨师很轻松地开玩笑,走路的样子可能都会变得不一样,甚至可能还会抱怨一下客人。
而当他们再回到客人身边,他们又会恢复饭店服务员的角色和相应的行为。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1.社会不平等是怎样产生和演变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
答:(1)社会不平等的含义①广义上的社会不平等就是社会差别,指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
法国社会思想家卢梭认为人类有两种不平等:a.自然的或生理上的不平等,如年龄、健康、体力以及智慧或心灵的性质的差别;b.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包括某一些人通过损害别人而得以享受的各种特权。
②狭义上的社会不平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美国学者赫勒认为社会差别并不一定有高低上下之分,而社会不平等则必然有这些区别。
(2)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十分丰富,其基本点可以概括为:①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需要、偶然性等而发生自然分工。
分工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开始成为真实的分工。
②真实的分工出现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因此分工和私有制是两个同义语,讲的是同一件事情。
③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分工不仅使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各种不同的人来分担这种情况。
因此,分工的规律就是阶级划分的基础。
④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a.促进了生产和科学文化的发展;b.将社会某一集团和个人,终生固定在特殊的狭窄的活动范围内。
⑤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不平等根源于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中,其实质是以生产资料占有关系为核心的生产关系。
2.试比较分析古典、经典与当代社会分层理论的异同。
答:(1)经典的社会分层理论①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人文社会科学和社会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且持久的影响。
马克思揭示了阶级产生的真正根源和阶级的本质,建立了科学的阶级、阶层分析方法。
a.社会分工是阶级产生和演变的基础第一,阶级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社会范畴。
阶级在人类出现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时就存在了。
第二,社会分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随之出现剩余产品的不平等分配,伴生了私有制,也就产生了阶级。
刘豪兴第三版《农村社会学》(00290)课后重点及答案
第一章名词解释差序格局: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按自己的远近来划分亲疏。
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一样具有普遍规律,自然科学的逻辑、方法和程序同样适用于对社会和人的研究。
非实证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有本质区别,否认自然科学方法对社会研究的适用性,认为对人或社会现象的研究应有独特的方法。
实地调查:也称田野调查,研究者通过亲自深入农村直接进入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活环境中进行观察来收集资料。
类型比较法:通过比较方法描述出不同类型的农村社区,这些农村社区的不同之处是它们各自的特征,而相同之处则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的一般特征。
追踪调查:在不同时期对同一社区的调查研究。
问卷调查:研究者利用根据调查目的而事先设计好的问题表格来收集资料的方法。
复习题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
研究农村个人和社会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
2.农村社会学研究主要有哪些方法?答:社会研究方法论、一般研究方法和具体技术、实地调查和社区研究、问卷调查。
3.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意义?答: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农村社会学。
农村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对三农和农村社会分层的认识,对促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村民自治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丰富了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知识宝库。
4.学习农村社会学有什么基本要求?答:(1)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2)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3)要深入田野,从实求知(4)要有“以民为本”的理念。
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5、社会学家吴文藻倡导农村社会研究,费孝通创造性地进行了农村社区研究;费孝通的《江村经济》和”魁阁“学术团队内地农村研究的成果,以及抗战时期林耀华等人的农村社区研究成果为社会学和农村社区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6、中国农村社会性质的论战是中国社会性质和中国社会史论战的延续和深入。
”中国农村派“以农村调查的丰富资料,进一步论证了中国农村社会性质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有力批判了”中国经济派“的错误观点。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卫生)【圣才出品】
第十章农村卫生10.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健康问题1.什么是健康(1)健康的含义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或身体不虚弱的状态,而是包含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的全面的状态。
(2)人口健康①起源a.社会科学领域的现代健康观。
现代健康观认为健康是一种能力或资源,它使我们有能力去获得技能和教育,实现人生目标,提高和满足个人愿望。
b.国际领域的公共卫生、社区健康和健康促进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②基本特征人口健康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将健康概念由个体健康拓展到以人口为基础的健康,它是将健康置于一个群体层面的研究,而不是只研究病人。
③概念及意义a.人口健康是指以健康状况指标衡量的人口整体的健康。
b.人口健康着重研究一个人口群体生命历程中影响人群健康的各种相关条件和因素,识别健康系统中各变量的表现形式,并将研究所得的知识运用于政策制定和行动,以便改善这一人口群体的健康和福利。
(3)影响健康的因素①社会经济环境a.由于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生物作用下致病的生物因素;b.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中接触到的各种物理条件、化学因素;c.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如人居环境、人际关系等。
②生活方式及个人行为。
包括饮食、风俗习惯、体育锻炼、交通事故、不良嗜好、精神状况等。
③卫生医疗服务。
卫生医疗服务是指社会公共卫生医疗设施和制度的完善状况,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等。
④生物因素。
包括遗传、生长发育、衰老和许多疾病的病原等。
⑤早期儿童营养状况。
指食物的供给和食物的配比等。
这些影响健康的因素有正负作用,与城镇相比,农村经济社会状况、教育程度、人文环境、现代化观念等都较落后,其不利影响更大,因而农村健康问题也更多、更严重。
2.威胁农民健康的主要疾病(1)传染病①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长期存在、危害性最大的传染病有霍乱、鼠疫、天花等。
此外,黑热病、疟疾、结核病、血吸虫病等传染病也给民众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
②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传染病的防治列为卫生工作的重点。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扶贫)【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农村扶贫15.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贫困概述1.贫困概念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性概念,是指人们收入、生活差距的相对状态。
(1)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①绝对贫困又称生存贫困、赤贫,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物质条件。
②相对贫困是通过比较而确定的贫困概念,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其人或家庭的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那种社会生活状况。
就中国农村的贫困而言,一般认为,主要是绝对贫困问题。
但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开发,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又是一种不断缩小的局部性贫困,同时,由于农民温饱问题的逐步解决、农民间收入差距和农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逐渐扩大,农村相对贫困问题日渐显现,呈现出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移。
(2)狭义贫困和广义贫困①狭义贫困是指经济贫困,反映的是维持生活和生产的最低标准。
②广义贫困与狭义贫困相对应,指除经济意义上的物质生活条件外,还涉及社会、文化、政治意义上的人际交往、宗教活动和政治参与等方面,即从广泛的经济、社会、文化范围来考察贫困。
2.农村贫困理论农村贫困理论主要有个体主义和整体主义两种角度。
个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个体可控的某种特质,从而希望从改变贫困对象的个体特质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理论视角。
整体主义贫困观是指将贫困成因主要归结为脱离于个体之外的环境、制度或社会结构等宏观社会因素,从而希望通过调整这些宏观因素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视角。
(1)“三M”理论“三M”理论提出了遗传人、经济人和问题人的假设。
①遗传人假设,是指贫困与个人遗传因素相关,这种遗传因素主要指人的智力水平,该理论认为遗传决定了人的智力水平,进而决定了个人的教育水平、就业、收入和社会地位。
②经济人假设,是指贫困是个人经济上的失败所致,个人应对自己的行动及结果完全负责。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7-12章)【圣才出品】第七章农村文化7.1 复习笔记一、农村文化概述1.什么是农村文化(1)农村文化的概念农村文化是指在特定的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以农民为主体,建立在农村社区的文化,是农民文化素质、价值观、交往方式、生活方式等深层心理结构的反映。
(2)农村文化的特征①农民是农村文化的主体。
农村文化是以农民为主体的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生产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文化。
②农村社区是农村文化载体。
农村文化是农村的文化,是以农村社区为载体的文化。
③农村社会生产方式是农村文化的底色。
农村文化是由农村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类型决定的,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不但是决定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的主要原因,而且是决定农村文化变迁的决定性因素。
(3)大传统和小传统①含义“大传统”是指在一个社会里由上层的知识分子所代表的文化,通常是由思想家的深刻反思所产生的精英文化。
“小传统”是指一般社会大众特别是乡民或俗民代表的生活文化。
农村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指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物质的或精神的文化。
民间文化属于“小传统”,并不是经过文人的“雕琢”而成的文化,因而带有质朴和粗犷的性质。
②大小传统的关系a.差异大传统的上层士绅文化着重于形式的表达,习惯于优雅的言辞,趋向于哲理的思维,并且关照于社会秩序伦理关系上面;而小传统的民间文化则不善于形式的表达与哲理思维,大都以日常生活的所需为范畴而出发,因此是现实而功利,直接而质朴的。
b.联系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关系也并非判然两分,而是相互影响的。
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士绅阶层往往乐于居于乡村,使得大传统与小传统、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存在许多的互动和交流,对于形成中国社会的农村文化影响甚大。
(4)民俗①民俗的含义民俗是指民间或在人群中不以文字为媒介、口头传承下的或未加深思被保留下来的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或民间传承资料,包括传统风俗、习惯、舞蹈、歌曲、故事和谚语等。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2>.逆向社会化3>.情感性互动4>.参照群体5>.社会性别6>.社会运动7>.《社会分工论》8>.拟剧论(戈夫曼)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中央财经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文化丛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
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
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2>.逆向社会化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章节题库-文 化【圣才出品】
第四章 文 化一、名词解释1.文化(华中农大2012年研;社科院2011年研)答:文化是指人类代代相传的全部社会生活的结晶,社会的存在不可以须臾失去文化。
文化是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界的根本标志,是人类智慧的集中体现。
其他动物都不具有人类的文化思想、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当然更不具有人类创造文化的能力。
总之,社会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按照一定的文化逻辑来进行的。
广义的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甚至是专指文学艺术、音乐、体育等。
社会学认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包括社会化、社会互动、社会群体、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都可以归结为是各种文化现象。
2.文化震惊(华中农大2010年研)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它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
3.文化堕距(人大2006年研;吉林大学2003年研)答:“文化堕距”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所组成的文化在发生变迁时,各部分变迁的速度是不一致的,有的部分变化快,有的部分变化慢,结果就会造成各部分之间的不平衡、差距、错位,由此造成社会问题。
一般说来,总是“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迁,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两者不同步,于是就产生差距。
就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它的各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也不一致,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或变迁速度较快,其次是风俗、民德变迁,最后才是价值观念变迁。
4.主文化和亚文化(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研)答:主文化是指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工业化)【圣才出品】
第十一章农村工业化1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工业化概述1.什么是农村工业化(1)工业化的概念工业化是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逐渐取代传统农业,进而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工业化同时还会引发经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
(2)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农村工业化是指农村社区因地制宜,通过发展工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工业在农村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持续动力的过程。
农村工业化的具体含义包括:①农村工业化是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它遵循工业的一般规律;②农村工业化是在农村地区进行的,整个进程受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③农村工业化的目的是对农村社区传统经济结构进行改造,成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3)“原始工业化”理论与中国的农村工业化①“原始工业化”理论的概念a.定义:原始工业化是“工业化之前的工业化”,是“以传统方式组织而又面向市场,以乡村为主的快速工业增长”。
b.特征:原始工业化促生了新的人口增长机制,早婚多育成为乡村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
c.原始工业化促进了乡村工业生产和商业性农业的地区分工。
d.原始工业化的发生先于大工业化,且为大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但是,前一种工业化并不必然和自动导致后一种工业化。
在缺乏大工业所需原料和能源的地区,尤其是社会-政治结构不相适应的地方,原始工业化与大工业之间的联系会陷于断裂,出现“逆工业化”的现象。
②“原始工业化”理论的评价a.它意识到西欧工业革命的发生必须以传统社会的初步改造为历史前提,而传统社会的主体就是乡村;b.它指出工业化是由前工业社会内部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促成的;c.它强调工业主义是一个复杂的历史形成过程。
③“原始工业化”理论对当代中国农村工业化的启示,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a.农村工业化是工业化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b.乡村工业对于改造传统农业社会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工业化直接促进了乡村城镇化。
当代中国乡村工业的崛起,不仅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意义,同样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社会制度)【圣才出品】
第九章社会制度1.怎样认识社会制度的起源及其形成的基本途径?答:(1)社会制度的起源①社会哲学家的观点社会哲学家曾进行过许多探讨,如卢梭和杜林就分别用“社会契约论”和“暴力论”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
②社会学家的观点跟社会哲学家的看法不一样,一般都认为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需要。
由于对人类需要理解的角度不同,观点也不完全一致。
a.萨姆纳和白拉德是从人的生理方面来理解人类需要第一,萨姆纳认为,社会制度起源于人类的四种基本需要,即饥饿、爱情、虚荣和恐惧:ⅰ.饥饿产生社会自存制度,如工业组织等;ⅱ.爱情产生社会自续制度,如婚姻、家庭;ⅲ.虚荣产生社会自足制度,如礼仪、娱乐等;ⅳ.恐惧产生宗教制度。
第二,白拉德认为,社会制度的基础深深地渗透到人类的本性之中,它是由需要满足的、明确的、持久的欲望而产生的。
他指出:ⅰ.家庭产生于人类繁殖和抚养孩子的需要;ⅱ.国家产生于生存的需要;ⅲ.宗教产生于对神灵的恐惧或某种好奇心;ⅳ.工业则产生于对商品的欲望。
b.结构功能学派的观点结构功能学派先驱人物运用个人和群体及其相互需要来解释社会制度的起源,认为社会制度建立在人类各种需要之上,并为人类的基本需要服务。
其所说的人类需要不仅指人的生理需要,也指人的社会需要。
从人类需要的角度去探究社会制度的起源无疑是比较合理的,因为任何社会制度都是为适应一定条件下的人类需要而产生的。
但是,如果仅仅把目光停留在人类需要上,忽略满足需要的手段和途径,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个重大缺陷,即无法从根本上解释社会制度的变异性。
这也正是以上各种关于社会制度起源的解释无法令人完全信服的原因。
(2)社会制度形成的两条途径社会制度的形成,一般通过两条途径:①自发形成,即从民俗升格为民德,再从民德发展为制度a.民俗是指人们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自然化的趋同行为,这种行为并不被人们所觉察,而是自然而然的,缺乏约束力。
b.民俗的发展便形成民德。
民德是被人们觉察到的趋同行为,它不仅得到大众的公认,而且还成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约束力。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6-10章)【圣才出品】第六章农村政治6.1复习笔记一、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视角有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框架、新政治经济学视角、制度主义视角等。
1.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是西方研究地方政治变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在这一理论范式指导下,对我国农村政治研究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和“经纪人理论”。
(1)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国家政权建设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结构和功能进行分化和组合。
②政府致力于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并直接干预村庄经济生活和财政制度的运行。
③警察、军队等暴力机构网络形成对全社会的威慑和监控。
④政府倡导并支持全民文化对村落文化的取缔。
⑤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追求控制和动员,以形成全面监控网络。
(2)“经纪人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基层政府代表国家与农民直接互动,因此基层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国家经纪人,代表国家利益。
②农民也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经纪人与国家博弈。
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干部应该是两种经纪人的组合。
③无论国家经纪人还是农民经纪人,一个关键点是要约束经纪人,使其真正代表委托者的利益,防止他们中饱私囊。
杜赞奇将国家借以统治乡村社会的“经纪人”分为两类:①“保护型经纪人”,他代表社区的利益,并保护自己的社区免遭国家政权的侵犯。
②“赢利型经纪人”,借用国家的支持,从中中饱私囊,鱼肉乡里。
2.新政治经济学视角新政治经济学是以政治和经济,或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黄宗智:半无产化和官僚化两个过程的交接,导致了村庄与国家之间新的矛盾。
由于国家政权的扩张和村庄共同体的衰落,地方豪霸和村级恶棍乘机崛起,使旧的国家、士绅和村庄的三角关系受到新的压力,最后导致一套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和一个新的政治结构的出现。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题库(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配套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8分,共64分)1.文化震惊2.迟发展效果3.越轨亚文化4.同龄群体5.社会组织6.集体行为7.刻板印象8.城市化二、简答题(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1.社会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哪些?2.简述文化的特征。
3.简述社会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联系。
三、论述题(2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述科层制的特点,并分析现代社会多采用科层制管理的原因。
2.从社会安全阀制度谈谈你对社会控制适度的思考。
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8小题,每题8分,共64分)1.文化震惊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
文化震惊显示的是,有着巨大差异的不同文化在相互接触时发生的冲突和碰撞现象,它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地区之间也会发生。
2.迟发展效果答:“迟发展效果”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提出来的,是指发展中国家由于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由于起步较晚、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所形成的特殊的发展过程。
这些“迟发展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目的、有计划、赶超型的现代化过程;②异质文化或外来模式的引入与接受。
3.越轨亚文化答:越轨亚文化是指为一些反社会集团所特有的文化。
反社会集团的行为规范往往偏离主流文化所规定的行为规范,相对于主流文化来说,反社会集团的群体规范是越轨行为。
越轨亚文化反过来又成为犯罪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犯罪团伙成员的犯罪行为虽被主流文化视为违法,但在犯罪团伙内的亚文化中却是被肯定的,受到同伙的赞扬。
因此,越轨亚文化为犯罪行为提供了容易滋生的环境。
4.同龄群体答:同龄群体是指由那些在年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较接近的人们所自发结成的社会群体。
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同龄群体对个人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它的群体规范和价值往往被个人当做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参照系,从而成为个人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朱启臻《农村社会学》(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第三章【圣才出品】
第一章绪论1.1复习笔记一、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中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不同看法(1)国外学者对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认识,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①综合论派。
综合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整体的,全面研究农村社会的各个方面及其相互关系。
主要代表人物是索罗金和齐默尔曼,他们把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规定为:在与城市社会的比较中描述农村社会普遍而持久的各种社会关系,包括农村社会各部分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农村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②特殊论派。
特殊论派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农村社会具体、特殊的问题,只研究农村社会某一特定的领域,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农村社会学与其他研究农村的学科相区别。
在美国农村社会学家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a.主张以农村居民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霍桑、纳尔逊和罗杰斯。
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研究对象应以农村居民的社会化为中心。
后两者关注的是处于农村社会群体或群体关系中的个人,尤其是罗杰斯强调要从农村的社会变迁中去研究群体关系中的人。
b.主张以农村社会心理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威廉姆斯,他试图从社会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描述农村社会的生活。
c.主张以农村社会组织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桑德森、鲁米斯和比格尔。
前者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农村社会组织,并试图通过农村社会组织实施农村建设。
而后两者则更多地着眼于包括农村社会组织在内的农村社会体制或农村社会系统。
d.主张以农村社会问题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其代表人物是泰勒和卡弗尔,他们认为农村社会学就是对农村居民的社会问题的研究,主张农村社会学去研究农村中那些无专门学科探讨的政治、宗教、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并寻求解决途径。
(2)我国社会学者的认识我国农村社会学者对于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也有不同的看法与观点,大体也分为两类:①农村社会学是应用社会学。
例如,童润之认为农村社会学应注重实际问题的阐明;乔启明也认为,农村社会学是研究农村社会问题的一种应用科学,以社会目光观察及解释农村人口的经济、文化、组织等复杂现象,以供指示农村社会活动之正当方向。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城乡统筹)【圣才出品】
第十七章城乡统筹17.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城乡统筹概述1.城乡统筹的含义(1)城乡统筹的概念城乡统筹,就是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配置,把城乡存在的问题综合起来解决。
它的关键是转变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城乡统筹,本质上是国家配置资源的一种政策机制,是政府的一种宏观调控手段。
中国城乡统筹,就是建立一种城乡协调互助的政策机制,使城镇和农村能够有达成共识的目标利益,并且尽可能公平地分享这个利益,也保证这些做法的持续有效规范。
(2)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都是关于城乡关系的概念。
城乡一体化是指相对发达的城镇和相对落后的农村,打破相互分割的壁垒,逐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促使生产力在城镇和乡村之间合理分布,逐步缩小直至消灭城乡之间的基本差别,使城镇和乡村融为一体。
城乡一体化就是意在通过努力,使城镇与农村达到一种相互融合的状态。
城乡统筹是为城镇与农村达到这种状态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2.城乡统筹的根本目标(1)马克思关于城乡融合的论述在城乡关系上,马克思坚持的是“同一对立融合”的历史辩证法,承认了城乡分离的必然性。
马克思认为“城乡之间的对立只有在私有制的范围内才能存在”,消灭城乡差别的社会基础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2)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毛泽东的城乡统筹思想体现在《论十大关系》中,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高度提出合理分配农、轻、重工业投资比例,协调以下农为主的城乡关系。
(3)党和国家当前关于城乡统筹的论述①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五个统筹”,第一个统筹就是统筹城乡发展。
②党的十七大报告要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③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写道,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3.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民、农业和农村1.农民(1)农民的概念农民概念可从职业、阶级和身份三个维度来认识和理解。
①作为一种职业概念,农民是指以土地为生、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
②农民又是一个阶级的概念,是没有土地或只占有少量土地的农民利益群体,一般与地主阶级相对立。
③作为一种身份概念,凡是农村户籍管理的人口均称为农民。
(2)农民的“生存理性”与“经济理性”①“生存理性”a.概念农民的“生存理性”是指生产活动不受利润原则制约,劳力和资源配置也不是从最大经济效益原则出发,而受制于伦理、道德与习俗等传统力量。
生存理性主要表现在“前资本主义的农民秩序”中。
b.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卡尔·博兰尼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社会,经济关系是“嵌入”到社会关系中的。
因此,研究资本主义以前的经济,要把经济关系作为社会制度过程来研究。
博兰尼的“嵌入”观点建立在没有根据供求规律而定出价格的市场社会之上,他所指的小农经济是资本主义市场出现之前的小农经济。
斯科特指出,在“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下,农民所追求的绝不是收入的最大化,而是较低的风险分配与较高的生存保障;对于农民而言,第一位的是回避风险、确保“生存安全”,而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安全第一”的生存伦理体现了农民社会的道德观、平等观、公正观。
②“经济理性”舒尔茨提出了一种在竞争的市场运行中追求利润的、以商品经济为主体的农民经济模式。
传统农业中的农民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约束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并根据利益调节生产以实现要素配置的最优化。
舒尔茨提出著名的“贫穷而有效率”命题,认为传统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总是有效率的,农民表面上被认为不理性的行为表现,恰恰是他们面对外部限制条件时的行为理性,所以农民也是理性的经济人。
2.农业(1)农业的含义农业是通过人类劳动去实现植物和动物的再生产,来获得物质资料的社会物质生产部门,有狭义和广义的区分。
刘豪兴《农村社会学》复习笔记及课后习题详解(农村政治)【圣才出品】
第八章农村政治8.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重点难点归纳】一、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1.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是西方研究地方政治变迁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理论范式,在这一理论范式指导下,对中国农村政治研究形成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国家政权建设理论”和“经纪人理论”。
(1)国家政权建设理论综合现有的研究成果,从农村的角度来看,国家政权建设的内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政府结构和功能进行分化和组合。
②政府致力于改造传统社会的经济运行并直接干预村庄经济生活和财政制度的运行。
③警察、军队等暴力机构网络形成对全社会的威慑和监控。
④政府倡导并支持全民文化对村落文化的取缔。
⑤政府在社会各个领域追求控制和动员,以形成全面监控网络。
(2)“经纪人理论”的主要观点①基层政府代表国家与农民直接互动,因此基层政府从这个角度来说是国家经纪人,代表国家利益。
②农民也需要代表自己利益的经纪人与国家博弈。
从这一角度来说,乡村干部应该是两种经纪人的组合。
③无论是国家经纪人还是农民经纪人,一个关键点是要约束经纪人,使其真正代表委托者的利益,防止他们中饱私囊。
杜赞奇将国家借以统治乡村社会的“经纪人”分为两类:①“保护型经纪人”,他代表社区的利益,并保护自己的社区免遭国家政权的侵犯。
②“赢利型经纪人”,借用国家的支持,从中中饱私囊,鱼肉乡里。
杜赞奇认为清末以来的国家政权建设导致“国家政权内卷化”,破坏了原有的文化网络,导致乡村领袖从“保护型经纪人”向“赢利型经纪人”转变。
2.新政治经济学视角新政治经济学是以政治和经济(社会和个人,或国家和市场)之间相联系、相交叉或相重叠的问题、现象和关系作为研究内容的综合性理论框架。
(1)黄宗智在《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对19世纪和20世纪前半期的村庄和国家的关系进行研究,半无产化和官僚化两个过程的交接,导致了村庄与国家之间新的矛盾。
由于国家政权的扩张和村庄共同体的衰落,地方豪霸和村级恶棍乘机崛起,使旧的国家、士绅和村庄的三角关系受到新的压力,最后导致一套完全不同的国家社会关系和一个新的政治结构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农村社会保障
16.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农村社会保障概述
1.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保障
(1)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予以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社会保障的内涵可归纳为七个方面:
①社会保障的目的是满足公民的基本需求,确保他们的社会权利的实现。
②社会保障的供给或管理主体是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参与。
③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以及其他形式的物质型福利。
④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或对象主要是劳动者或工资收入者,但也可能包括全体公民。
⑤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于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三个部分。
⑥社会保障的实施是政府通过法律手段推行的,一般具有强制性,实施依据是国家立法或行政规定。
⑦社会保障的作用是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并且通过提高社会福利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的“安全网”“减震器”和“助推器”。
(2)农村社会保障的定义
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指以法律为依据,国家、社会群体、个人对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因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农户给予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其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质量,主要包括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农村优抚安置等内容。
2.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中国现有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是“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和集体保障为辅,重点在救助保险和福利服务层面上,重点是救灾救济、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社会福利服务”。
中国政府和学术界提出农村社会保障方案有五个部分,即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福利、农村军人保障(优抚安置)、农村补充保障。
农村社会互助是社会保障的补充,在政府的倡导、组织、引导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参与社会捐赠、社会帮助、邻里互助等形式的社会活动的一种社会保障。
最终将建成以
经常性社会捐助制度为基础,临时帮困和送温暖活动为补充,社区服务相配套的社会互助体系。
3.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1949—1965年: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建立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社会保障的重点在社会救助特别是救灾工作上,救助对象主要是灾民、农村贫困地区和农村“五保户”,着重进行灾害统计、防灾备荒和难民救助工作。
(2)1966—1977年:农村社会保障异常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就整个中国的社会保障来说处于停滞阶段,但是在农村“一方面传统的较完善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等保障进一步朝着‘吃得到却吃不好’的‘大锅饭’体制迈进;一方面新兴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当作‘新生制度’大力推广”。
(3)1978—1985年:农村社会保障恢复阶段
这一时期,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方面进行了一些恢复性工作,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主要是农村扶贫制度的建设,强调开发扶贫和生产性救济。
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新经济体制下逐步解体。
(4)1986年至今:农村社会保障改革与创新阶段
①1986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第一次在国家最高层次的文件中清晰而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保障”概念,使中国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社会保障性质的制度统一归并到社会保障制度中。
②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
定》,提出建立与中国目前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③1998年九届人大通过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主管社会保障工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大病医疗救助等制度纷纷开始试点,并逐步在全国推广试行。
④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于2009年9月1日发出《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农保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与家庭养老、土地保障、社会救助等其他社会保障政策措施相配套,保障农村居民老年基本生活。
⑤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二、农村社会救助
1.什么是农村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指国家和社会对依靠自身努力难以满足其生存基本需求的公民给予的物质帮助和服务。
农村社会救助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税收,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以及个人也为社会救助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和实物捐赠。
2.社会救助的基本原则
社会救助应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1)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2)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
(3)保障基本生活;
(4)鼓励劳动自救;
(5)公开、公平、公正、及时。
申请和获得社会救助的公民应当如实申报家庭收入和财产状况,接受相关部门的核查。
3.农村社会救助的对象
(1)农村社会救助的重点对象是农村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的老人、残疾人和孤儿。
即无法定义务抚养人或赡养人,或者虽有法定义务抚养人或赡养人,但是抚养人或赡养人无抚养或赡养能力的;无劳动能力的;无生活来源的。
(2)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人口群体划分,可分为:老年人救助;未成年人救助;病人救助;残疾人救助;患难者救助;不幸者救助。
其中儿童救助又分为:
①一般儿童救助,如减免贫困户儿童入学费;
②特殊儿童救助,如残疾儿救助;
③不幸儿童救助,如孤儿救助。
(3)农村社会救助对象按照社会救助的不同形式可分为:
①受灾农民:由于遭受自然灾害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或农作物减产减收三成或三成以上的全部农业人口,亦称特重灾人口;贫困农村地区的重灾人口。
②扶贫对象:根据扶贫的类别可分为救济型扶贫对象和开发型扶贫对象两类。
a.救济型扶贫对象是指无能力脱贫,只能靠国家定期救济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农村贫困户;
b.开发型扶贫对象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贫困,但经国家和社会扶持其发展生产有可能
脱贫的农村贫困户。
③“五保户”: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义务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孤寡老弱病残疾人员。
④特殊对象:农村部分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政策规定的特殊救助对象,如农村优抚人员。
4.社会救助的内容
社会救助以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专项救助、医疗救助、自然灾害救助、临时救助以及国家确定的其他救助。
(1)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标准的农村居民,由国家和乡村集体给予差额补助的社会救助制度。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应做到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政府保障原则,最低生活保障金应大部分由县、乡财政负担;
②基本保障原则,保障水平就低不就高,以保障贫困者最低生存需要为标准;
③普遍化原则,凡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个人与家庭,符合低保要求者,一视同仁予以救助;
④整体性原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保障资金筹集与管理等制度固定下来,形成完整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农村社会福利
农村社会福利主要是指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和无法定抚养人的孤寡老弱病残农民提供福利性补贴以及各种公益事业,以改善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