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重点

合集下载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梳理

初中物理知识梳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是指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一种作用。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

力是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的。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人推车时,是人和车之间发生了力的作用,对于人推车的力,施力物是人,这时人也受到推力,施力物是车。

说明: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间直接(接触)作用,如手提水桶,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物体之间的间接(不接触)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还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说明: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无论是从静止到运动,还是运动速度大小或者方向发生变化,都可以认为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二节力的描述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只要有一个要素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就会改变。

2.力的符号用F表示,力的单位牛顿,单位符号N,这个单位的名称是为了纪念物理学家牛顿而命名的。

3.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这种表示力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

4.力的示意图:在一般情况下分析物体受力时,常常只在一个作用点画一个长度适当、沿力的方向的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

第三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第1课时弹力弹簧测力计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恢复原状时产生的力叫弹力,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说明:(1)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有的形变可以直接观察到,有的形变极其微小,无法直接观察,需通过仪器显示或放大微小形变。

(2)弹力产生的条件:有接触,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种类:有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等。

(4)弹力的施力物体:发生形变的物体;受力物体;与发生形变的物体接触的物体。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它利用的原理: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伸长的长度越长。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七章力一、力概念部分: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部分: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二、弹力概念部分:1、弹力(1) 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 弹力的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 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2、弹簧测力计(4)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 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

(否则会损坏测力计)B、使用前指针要校零;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

8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和压力1.1 力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导致物体的形状、大小、速度、方向甚至状态发生变化。

1.2 压力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它的大小取决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表面的积累性质。

第二章运动2.1 运动的描述运动可以通过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指标来描述,这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

2.2 力和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如给物体施加力可以使其加速或改变方向。

第三章力与压力的应用3.1 摩擦力摩擦力是物体相对运动时的阻碍力,可以导致物体减速或停止运动。

3.2 弹力弹力是一种恢复力,当物体受到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弹力。

3.3 杠杆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通过改变力臂和力的大小,可以实现力的放大或缩小。

第四章力学4.1 动量动量是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它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

4.2 质量与重力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4.3 能量能量是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热量的能力,它有各种形式,包括动能、势能、热能等。

第五章飞行器的原理和应用5.1 飞行器的原理飞行器是利用动力装置在大气中飞行的机器,其原理涉及空气动力学、动力学和控制理论。

5.2 火箭的原理火箭是一种利用推进剂排出的气体来产生推力,从而实现飞行的装置。

第六章机械能与机械效率6.1 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它可以随着物体的运动和位置改变而改变。

6.2 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指机械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它是衡量机械装置性能的指标。

第七章光学7.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在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产生反射和折射现象,这些现象可以解释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7.2 光的色散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经过各种介质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折现象。

第八章声学8.1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一种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波,它的传播速度和方向受到介质性质和外部条件的影响。

8.2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特性包括频率、振幅、波长等,这些特性决定了声音的音调、音量和音色。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docx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教科版.docx

第七章力―、力1. 力的概念(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比如物体间的推、拉、提、压、吸引、排斥等作用。

(2)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祖耳的,一个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在受力。

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受力物体不是同一个物体(作用点没在同一物体上)。

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②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互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O(3)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咨砂为杏。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方向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

形变是指形状发生改变。

2、力的描述:(1) 力的单位:牛顿,符号是N 。

⑵力的三要素:力的太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 力的示意图a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b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的终点来表示;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端。

图示法和示意图唯一的区别就是鲂就。

2)常见的力的示意图举例:常见的力的图示的画法G = 20牛G = 40牛二、力的分类1、重力⑴重力的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疽力_作用。

(2) 重力的大小a、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 ,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 ; m是质量,单位千克(kg)。

g=9. 8N/kgo只有在估算和规定g=10N/kg时才能选10计算g=9. 8N/kg 物理意义:表示每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 8N。

b、重力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同一物体在靠近地球两极处重力最大,靠近赤道处重力最小。

(3) 重力的方向:竖喜向了。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物理下教科版知识点归纳

一、电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1、电的概念:电是在物体中存在的能量,即电子的运动方向和程度,其基本单位是电流。

2、电的分类:根据电源的不同,电可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3、电的应用:电可以用于供热、照明、动力等,如家用电器的使用、电池的充电、电动汽车的驱动等等。

二、电路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1、电路概念:电路是指电子仪器中连接电阻、电容、电源等电子元
件的线路,用于控制电子仪器的电流流动和信号的传递。

2、电路的组成:电路由电源、电阻、电容、电感、开关、指示器、
接插件等电子元件组成。

3、电路的运用:电路可用于电子仪器的设计和控制,如电视机、电
风扇、电子秤、电池充电器等的维修。

三、电势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1、电势的概念:电势指通过电路中电子元件而产生的力,电势的大
小及其方向由其电路中电源所决定。

2、电势的分类:电势可分为电位差和电压。

电位差是指两电源之间
的电势差异,而电压是指电路中电源处的电位差。

3、电势的应用:电势可以用于各类电子设备的设计和安装,如电视机、电风扇、电子秤、电饭锅等家用电器的维修和安装,以及应用电动机、变压器等电子元件的安装。

四、能量转换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用。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要点总结(教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要点总结(教科版)

10、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如果要探究其中一个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要采用)。

压力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时,,滑动摩擦力就越大,注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面积的大小,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即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11、增大有益摩擦的主要方法有:①;②;③;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有:①;②;4、一切物体都有或性质,叫做物体的惯性。

惯性是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不论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以及是否受力,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质量越大,惯性。

利用惯性解释物理现象的方法:①先描述物体处于什么状态;②再描述发生的变化;③由于惯性,所以物体仍要保持原来的状态。

5、叫做平衡状态。

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6、两力平衡的条件是:①同时作用在;②大小;③方向,④作用在;两个平衡力的合力为。

7、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就一定有力的作用;只要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就会改变。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九章压强1、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的物体,压力并不一定等于重力,只有物体水平放置且无其他力时,压力才等于重力。

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有关,还与有关。

21N/m2。

3、液体内部向___________都有压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______的增加而;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_____有关,测量液体压强的仪器是_________。

第十章流体中的力现象1、叫流体。

流体不仅对与之接触的的物体有压强,在流体内部也存在压强。

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这个规律叫。

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的。

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F 向上—F向下),这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

(完整版)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

第七章 力12触)。

5、力的三要素:即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7、力的表示A.力的图示法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力的方向。

具体作图方法:①明确图示对象。

所要作的是哪个力,这个力的三要素分别是什么,如果题中没有给出实物图,一般还要用示意图或小方框来表示受力物体。

②确定标度,一般画在受力图示的左上角。

③用实心小圆点标出力的作用点,一般画在受力物体的几何重心上。

④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出力的作用线,根据力的大小和标度的大小确定线段的长度,并在线段的末端画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明确标注力的符号和大小值。

注意:若图示中力的方向与水平或竖直方向有夹角时,还要用虚线表示水平面或竖直面,并标出角度的大小。

B.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粗略地把力的方向和作用点表示出来就是力的示意图。

具体作图方法:①确定受力物体,一般用小方框表示。

②确定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要画在受力物体上。

) ③从力的作用点起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

④在线段的末端内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字母标注力的符号。

⑤如果条件中告知了力的大小,还应在箭头处标明。

8、①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而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弹力的相互作用。

)9、力的测量:②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③弹簧测力计:A.注意:区分弹簧的“原长”、“长度”与 “伸长”:“原长” L 0是指不受力时弹簧的长度;“伸长” △L 是指受力后的弹簧长度L 与不受力时的弹簧长度L 0之差,即△L =L-L 0 。

B.使用方法:①观察量程和分度值,便于读数;②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否则要调零;③轻轻来回拉几次挂钩,防止弹簧卡壳;④测力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一致,弹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⑤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面垂直。

[笔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

[笔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初二)

七、力1.什么是力: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物体对别的物体施力时,也同时受到后者对它的力)。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叫做形变。

)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合是N。

1牛顿大约是你拿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

力的图示:力可以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

具体的画法是:(1)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2)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3)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5.弹力:某些物体在受力发生形变时,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的物体施加力,这种力就叫做弹力。

6.实验室测力的工具是: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用法:(1)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2)认清最小刻度和测量范围;(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测量时弹簧测力计内弹簧的轴线与所测力的方向一致;⑸观察读数时,视线必须与刻度盘垂直。

(6)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8.相互作用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一对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9.重力:地面附近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0. 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式中g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g=9.8 牛顿/千克,在粗略计算时也可取g=10牛顿/千克);重力跟质量成正比。

11.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

12.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13.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是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静摩擦:物体受力但是没有发生运动,此时的摩擦力为静摩擦。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和重点笔记一、电学知识点1. 电流和电压- 电流:指电荷流动的一种形式,用符号I表示,单位是安培(A)。

- 电压:指电势差,是带电体之间的电位差,用符号V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阻和欧姆定律- 电阻:指阻碍电流通过的物体特性,用符号R表示,单位是欧姆(Ω)。

- 欧姆定律:电流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公式为V=IR,其中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R表示电阻。

3. 并联和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指电流在分支中同时流动的电路,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之和。

- 串联电路:指电流在一条线路上依次流动的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电功率和电能-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用符号P表示,单位是瓦特(W)。

公式为P=VI,其中P表示电功率,V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 电能:指电流在电路中传递的能量,用符号E表示,单位是焦耳(J)。

公式为E=Pt,其中E表示电能,P表示电功率,t表示时间。

二、光学知识点1. 光的传播路径- 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

- 反射:光遇到光滑表面时,会发生反射,光线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折射:光通过不同折射率的介质边界时,会改变传播方向。

折射定律为n1sinθ1=n2sinθ2,其中n1和n2分别表示两个介质的折射率,θ1和θ2分别表示入射角和折射角。

2. 光的颜色和频率- 光的颜色: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频率越高,颜色越偏紫蓝;频率越低,颜色越偏红。

- 可见光谱:可见光谱范围内的光波由高频率的紫外光到低频率的红外光组成,其中包含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

3. 光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定律:光线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入射角和反射角都是相对于法线的角度。

- 折射定律:光线通过介质边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由折射定律决定。

4. 凸透镜和凹透镜- 凸透镜:中心较厚,两面弯曲,使光线向中轴线收敛,能够使物体放大,用于放大镜、显微镜等。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
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以及应用如照相机、投影仪、之间的转变,理解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
汽化和液化
液态与气态之间的转变,理解沸腾与蒸发的区别
升华和凝华
固态与气态之间的直接转变
电流和电路
电路的基本组成
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
串联和并联电路
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区别
电压电阻
电压与电阻的概念
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欧姆定律
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I=U/R
电功率
电功率的概念与计算
电功率是表示消耗电能快慢的物理量,P=UI
电与磁
磁现象与电生磁
磁体的磁极、磁化现象,以及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知识点归纳
章节
知识点
说明与示例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物体发声要振动,声音传播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与物体振动的快慢和振幅有关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
透镜及其应用
透镜的种类与成像规律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一、电压
1. 电压的作用
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 电压的单位
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
1 kV = 1000V,1 V = 1000 mV ,1 mV = 1000μV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2. 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都等于电源电压。

三、电阻
1. 电阻的概念
用导体材料制成的能阻碍电流通过的部件。

2. 电阻的单位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MΩ = 1000 kΩ,1 kΩ = 1000Ω
四、欧姆定律
1. 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U/R。

3. 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U=IR、R=U/I。

4. 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导电;适用于气体导电;适用于晶体二级管等电子元件的导电)。

不适用范围:不适用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

5. 串联电路的特点: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各用电器互相影响;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开关的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6. 并联电路的特点:电流有多条通路;各用电器互不影响;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控制它所在的那一条支路。

教科版八年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八年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一、长度及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

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µ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3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3µm;1µm=103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

(3)正确使用刻度尺:为了便于记亿,这里将刻度尺的使用总结为六个字:认、放、看、读、记、算。

①“认”清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②“放”尺要沿着所测直线、刻度部分贴近被测长度放置。

③“看”读数看尺视线要与尺面要垂直。

④“读”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⑤“记”正确记录测量结果。

⑥“算”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4)长度的估测:受条件的限制,有时需要对长度进行估测,此时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进行估测,比如指头的宽度大约为1cm,拳头的宽度大约为10cm等。

2.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秒(s)”。

其他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µs)”等。

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µs。

(2)时间的测量工具:秒表、停表、时钟等。

(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

3.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

(2)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二、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2.微观世界的运动(1)宁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与“物质”的区别和联系:物体是指具有一定形状、占据一定空间,有体积和质量的实体。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重要知识点整理第七章力一、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 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6、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7、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二、弹力1、弹力①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②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形变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③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弹力产生的重要条件: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相互接触;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2:弹簧测力计①结构:弹簧、挂钩、指针、刻度、外壳②作用:测量力的大小③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量就越长。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④对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1)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2)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如果不是,则要调零;(3)轻拉秤钩几次,看每次松手后,指针是否回到零刻度;(4) 使用时力要沿着弹簧的轴线方向,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测量力时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垂直说明: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教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教科版初二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下册物理基础知识点归纳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单独存在;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其中被研究的对象都是受力物体。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学必记的三句话:①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动←→静、快←→慢、方向改变)③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不能说改变形变或物体形变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它们都可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5.力(F):国际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2个鸡蛋在手上对手的力大约是1N。

6.力的表示法有2种: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用一个带有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同光线一样,这个方法叫理想模型法)7.口诀为:一定点二画线、三定比例四截线、五在末端标尖尖、六是力的大小写尖边。

注:①力的示意图比力的图示少了画标度的过程。

可以这样记:示意图就是意思意思,只是表示出大致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图示详细;②在同一个图中,如果有几个力的话要公用一个标度与力的作用点。

(作用点一定在受力物体上,而且一般取中心。

)③线段长度没有半格的,也没有一个格的,也就是说最少2个格,且是格的整数倍。

8.物体在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叫弹性形变。

产生条件或依据:①物体间是否直接;②接触处是否有相互挤压与拉伸。

9.弹力的大小:F=k x 其中F:弹力;k:劲度系数,与物体本身有关;x:形变量,即形变后的长度也原长的差。

即弹力的大小与物体本身额弹性强弱与形变量的大小有关。

形变量越大,弹力越大,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

10.弹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反;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拉力与支持力。

11.弹簧测力计又叫弹簧秤,可测重力与拉力。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 知识讲解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 知识讲解

力的平衡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基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平衡状态,平衡力,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2、会用二力平衡的条件解决问题;3、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

【要点梳理】要点一、平衡状态和平衡力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是平衡力。

要点诠释:1.平衡力与平衡状态的关系: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么不受力,若受力一定是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点二、二力平衡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要点诠释:1.二力平衡的条件(《二力平衡》)概括说就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

(1)同物: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

(2)等大:大小相等。

(3)反向:两个力方向相反。

(4)共线: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应用:(1)根据平衡力中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判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平衡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3要点三、力与运动的关系物体受平衡力(或不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运动状态改变(运动快慢或方向改变)。

【典型例题】类型一、基础知识1、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第一章:力与运动1、力的定义和性质: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力的单位是牛顿(N),一个普通的成年人的体重约等于质量是700N。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表面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第二章:压强与浮力1、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定义为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3、浮力:浮力是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4、浮沉条件:物体的浮沉条件取决于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当浮力等于重力时,物体会悬浮;当浮力小于重力时,物体会下沉。

第三章:光学与声学1、光的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也可以在透明介质中传播。

光沿直线传播,当光线通过介质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衍射等现象。

2、光的反射:当光线遇到介质分界面时,会有一部分光线改变传播方向,返回原介质中,这就是光的反射。

3、光的折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这就是光的折射。

4、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以通过气体、液体和固体等介质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和密度有关。

5、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声音的高低,响度是声音的强弱,音色是声音的品质。

第四章:热学与电磁学1、温度与热传递: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传递是物体之间热量的转移。

热传递的方式有传导、对流和辐射。

2、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称为物体的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复习总结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复习总结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作用效果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

]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或者说使物体发生形变 )。

4.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N。

[力的感性认识:手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5.力的三要素是指: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表示法: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力的图示则要有标度。

二、弹力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叫弹力。

2.弹力产生的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身长和他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生活中的弹力:拉力、支持力、压力、推力。

三、重力1.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作用点叫重心,施力物体是地球。

3.重力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平面是否水平。

3.重力计算公式: G=mg ,(g= 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四、摩擦力1.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间产生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2.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理解时注意: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反,如人在行走时摩擦力与人行走的方向相同,用传输带运送货物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滑动摩擦力作用点在物体间的接触面上,一般把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3.摩擦力类型: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静摩擦力。

4.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八年级物理书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书下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书下册知识点
物理学是科学的一支,它主要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及其与能量的变化关系。

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物理学的一些基础知识,如运动、力学、能量、波等。

在下面,我们将对八年级物理书下册中的知识点进行简单的概述和讲解。

一、运动
运动是物体改变位置的过程,它包括匀速直线运动、非匀速运动、曲线运动等。

我们可以通过计算速度、加速度以及运动的图像来描述运动的规律。

二、力学
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以及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各种摩擦力、弹性力、离心力、惯性等。

其中牛顿第一定律指出物体要么保持静止,要么以恒定速度直线运动,直到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状态。

三、能量
能量是物体所具有的做功能力。

在八年级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机械能、势能、动能、功、功率等,在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能量转化的方式和计算方法。

四、波
波是指能够传递能量的物质运动。

在八年级学习中,我们将学习到机械波、电磁波,其中机械波包括横波、纵波,而电磁波包括电磁波谱、光波、X射线等。

以上是八年级物理书下册的知识点概述,仅为简单介绍。

在具体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理解其规律,实践应用。

希望大家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会科学的魅力,享受学习带来的喜悦。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一、力与运动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改变它的运动状态为止。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且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ma。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摩擦力: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时,阻碍相对运动的力称为摩擦力。

二、压强与浮力压强: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正压力。

公式:p=F/S。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深度越大,压强越大,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

标准大气压约为1.013×10^5Pa。

浮力:浸在液体(或气体)里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三、功与能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公式:W=Fs。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公式:P=W/t。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动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称为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称为弹性势能。

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称为机械能。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失,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的总量不变。

四、简单机械与功的原理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

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

动滑轮: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力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速度大小的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6、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

7、力的表示法: 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8、(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在受力时发生形变,失去力时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9、力的测量:⑴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A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B 、使用方法:“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调”:调零;“读”:读数=挂钩受力。

C 、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量程。

D 、物理实验中,有些物理量的大小是不宜直接观察的,但它变化时引起其他物理量的变化却容易观察,用容易观察的量显示不宜观察的量,是制作测量仪器的一种思路。

这种科学方法称做“转换法”。

利用这种方法制作的仪器象:温度计、弹簧测力计、压强计等。

10、相互作用力: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④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11、重力: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G=mg 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

⑶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 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球心。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只要求写出两种生活中可能发生的)① 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② 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③ 大气不会产生压强;12、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3)、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13、滑动摩擦力:(1)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2)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摩擦力 静摩擦 动摩擦滑动摩擦 滚动摩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结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14、摩擦力的应用:⑴理论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理论上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使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

练习:火箭将飞船送入太空,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是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太空飞船在太空中遨游,它受力(“受力”或“不受力”的作用,判断依据是:飞船的运动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飞船实验室中能使用的仪器是 B (A 密度计、B温度计、C水银气压计、D天平)。

第八章力与运动1、合力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或者说,如果一个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力,产生的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那么,能够代替那两个力作用效果的力,就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求两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

2、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的大小等于两力大小之差,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

3、伽利略斜面实验: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相同。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远。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⑷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

(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4、牛顿第一定律:⑴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其内容是: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⑵说明: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所以已成为大家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之一。

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的内涵:物体不受力,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C、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运动状态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5、惯性:⑴定义: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6、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请就以上两点各举两例(不要求解释)。

答: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

7、平衡状态: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8、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称二力平衡。

9、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概括: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10、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点:①大小相等②方向相反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点: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是相同性质的力。

12、应用: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题要画出物体受力示意图。

画图时注意:①先画重力然后看物体与那些物体接触,就可能受到这些物体的作用力②画图时还要考虑物体运动状态。

第九章压强一、固体的压力和压强1、压力:⑴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⑵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桌面上时,如果物体不受其他力,则压力F = 物体的重力G⑶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

⑷重为GGGF+GG – F F-G F2、研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因素的实验:⑴课本甲、乙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乙、丙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概括这两次实验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和对比法3、压强:⑴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⑵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⑶公式p=F/ S 其中各量的单位分别是:p:帕斯卡(Pa);F:牛顿(N)S:米2(m2)。

A使用该公式计算压强时,关键是找出压力F(一般F=G=mg)和受力面积S(受力面积要注意两物体的接触部分)。

B特例:对于放在桌子上的直柱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桌面的压强p=ρgh⑷压强单位Pa的认识: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子的压力约0.5Pa 。

成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

它表示:人站立时,其脚下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脚的压力为:1.5×104N⑸应用:当压力不变时,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减小压强如:铁路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等。

也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来增大压强如:缝一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4、一容器盛有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求压力压强问题:处理时:把盛放液体的容器看成一个整体,先确定压力(水平面受的压力F=G容+G液),后确定压强(一般常用公式 p= F/S )。

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

2、测量:压强计用途: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

3、液体压强的规律:⑴液体对容器底和测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⑵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⑶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⑷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压强公式:⑴推导压强公式使用了建立理想模型法,前面引入光线的概念时,就知道了建立理想模型法,这个方法今后还会用到,请认真体会。

⑵推导过程:(结合课本)液柱体积V=Sh ;质量m=ρV=ρSh液片受到的压力:F=G=mg=ρShg .液片受到的压强:p= F/S=ρgh⑶液体压强公式p=ρgh说明:A、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B、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为:p:Pa;g:N/kg;h:mC、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

著名的帕斯卡破桶实验充分说明这一点。

D、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图象:5、F=G F<G F>G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㈠首先确定压强p=ρgh;㈡其次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压强:对直柱形容器可先求F用p=F/S压力:①作图法②对直柱形容器F=G三、连通器和帕斯卡原理1、连通器:⑴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⑵原理:连通器里装一种液体且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保持相平⑶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等都是根据连通器的原理来工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