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养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鲟形目鱼类

鲟鱼是最原始的脊椎动物之一,被誉为活着的化石。鲟鱼为广温性、广盐性鱼类。大多数种类生存温℃为1~34℃,一般栖息水域上限水温在27℃以下,产卵水温为10~19℃,变幅为7.8~22.2℃。其对盐度的变化适应能力强,无论淡水还是海水种类,都在淡水中产卵,且进行较长时间的溯河产卵洄游。寿命长,个体大,性成熟晚,性成熟年龄变异大。

鲟鳇鱼类是鱼类中寿命最长,个体最大的类群。最大个体体长8米,重1500kg,寿命100龄以上。雌鱼12~33龄成熟,最晚35龄;雄鱼早3~5年成熟。生殖力高,通常怀卵量近百万粒,孵化期长,水温14~19℃,需5~8天。仔鱼主要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成体多数为温和性肉食性,鳇为凶猛性鱼类,匙吻鲟为滤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不同种属间可进行杂交。

鲟鱼有两科:即鲟科和白鲟科。白鲟科有二属二种:白鲟属长江白鲟、匙吻鲟属匙吻鲟;鲟科有四属:鲟属、鳇属、拟铲鲟属和产鲟属。世界上现存鲟鱼种数为25种~26种。鲟鱼类主要分布于北半球北部。分布在中国的鲟鱼有8种:分别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中华鲟、长江水系的达氏鲟和白鲟;黑龙江水系的史氏鲟和达氏鲟;新疆有三种:西伯利亚鲟、小体鲟和裸腹鲟。

在1957年,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在黑龙江萝北江段浦获到成熟史氏鲟亲鱼并经人工催产,首次获得成熟的鱼卵。此后湖北的宜昌、仙桃、大连瓦房店、北京小汤山等地相继建立了鲟鱼繁养基地。近几年鲟鱼养殖引起国内水产养殖界的关注,我国许多省市如黑龙江、北京、大连、湖北、广东等地先后展开了鲟鱼的人工养殖。

中华鲟

中华鲟(Chinese sturgeon,Acipenseridae sinensis)属鲟形目,鲟科,鲟属。俗称鳇鱼、大腊子。中华鲟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1983),必须办理相关的准养手续后才可进行养殖。

中华鲟形态特征

身体呈梭形,前端略粗,向后渐细,腹部较平,体长为体高的5.4~9.5倍。体表有五纵行骨板状大硬鳞,硬鳞行列间的皮肤在幼体时十分光滑,随着个体长大,成鱼时则变成不同程度的粗糙状态。头宽、吻尖,呈犁形,幼体吻较尖,吻端稍向上翘,成鱼吻较圆钝。头部皮肤具有梅花状的感觉器——罗伦氏囊。口位于头腹面,横裂,能伸缩,成年鱼无齿。吻须两对,成鱼较短,约及须基至口前缘距离的1/2。头部两侧有鳃室,有骨质鳃盖,鳃盖后缘有发达的鳃盖膜。鳃室内有四对鳃,鳃是呼吸器官和气体交换的场所。鳃腔前与口腔相通,后方开口于鳃孔。呼吸时,水由口腔进人,通过鳃腔,由鳃交换水中气体,然后由鳃孔排出体外,周而复始。眼很小,视力退化,仔鱼阶段对光的变化很敏感。胸鳍位置接近腹面,十分发达,呈扁平叶状,水平伸展。背鳍位置很后,与臀鳍相对。尾歪形,上叶显著大于下叶,其上叶两侧有棘状硬鳞。胸鳍和尾鳍的构造与其底栖生活方式是相适应的。体色在侧骨板以上为青灰色或灰黄色;侧骨板以下逐步由灰黄过渡到黄白色,腹部为乳白色,各鳍呈灰色而有浅边。体色与水质、饲养环境有关,清水、光照强的环境下体色变深,在混浊、昏暗的条件下养殖则体色变浅。

地理分布

中华鲟是鲟形目中在地球上分布最南端的种类。它主要生活在亚洲东部沿海的大陆架水域,如在辽宁海洋岛、山东石岛、舟山、台湾基隆、海南岛东侧万宁县近海、韩国汉江口及南端丽水附近以及日本九州岛西侧等都曾捕到过中华鲟。产卵洄游期主要进人长江干流,西江、闽江也有进人,但数量较少;溯长江可达金沙江下游,葛洲坝水利枢纽建成后,仅能到达长江中游的宜昌。沿珠江可达广西浔江、柳江等。

生活史

中华鲟是典型的溯河洄游性鱼类。平时栖息在海中觅食成长,开始成熟的个体于7~8月间由海进入江河,在淡水栖息一年性腺逐渐发育,至翌年秋季,繁殖群体聚集于产卵场繁殖,产卵以后,雌性亲鱼很快即开始降河。产出的卵粘附于江底岩石或砾石上面,在水温17~18℃的条件下,受精卵约经5~6昼夜孵化。刚出膜的仔鱼带有巨大的卵黄囊,形似蝌蚪,顺水漂流,约12~14天以后开始摄食。翌年春季,幼鲟渐次降河,5~8月份出现在长江口崇明岛一带,9月以后,体长已达30cm的幼鲟陆续离开长江口浅水滩涂,入海肥育生长。

食性

中华鲟是以摄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温和性肉食鱼类。在天然条件下开口后的稚鱼以水生寡毛类、水生昆虫的幼虫和水蚤类为食;降河至长江下游常熟一带的幼鲟,以虾、蟹为主要食物;进人河口水域的幼鲟,食物以鱼类(鲐属、舌鳎属、虾虎鱼、鲻类等)、沙蚕类、虾类为主,间或摄食蚬类和蟹类。中华鲟在海中的食物主要为鱼类、蟹类、虾类、贝类,其中以底栖鱼类和蟹类最多。由此可见,虽然食物的种类因地而有差异,但主要食物基本上都是底栖无脊椎动物和底栖鱼类,食谱是比较狭窄的,较小的幼鲟食物中底栖无脊稚动物比例较高,较大的幼鲟和成鲟食物中底栖鱼类、蟹类比例较高。中华鲟幼鲟比较贪食,饱食时食物重量可占体重的6%以上。中华鲟亲鱼耐饥饿能力很强,在进入淡水繁殖的一年期间,上溯亲鱼在洄游途中完全停食,全靠体内贮藏的大量营养物质维持新陈代谢及其性腺发育。幼鲟的耐饥饿能力也有半个月左右,饥饿期间出现负增长,重新供给充足的食物后,又可继续生长。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经过驯化可转食人工配合饲料。

年龄和生长

中华鲟是生命周期长的大型鱼类,据记载最大个体达562.5kg。中华鲟生长速度快,在天然条件下,1龄鱼平均体长576 mm,重1500g;2龄鱼平均体长757.mm,重3550g;3龄鱼平均体长913 mm,重6400g;4龄鱼平均体长1068mm,重10350g;5龄鱼平均体长l198mm,重约15000g。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中华鲟的生长更为迅速,在水温14~29℃范围内,11月龄的中华鲟平均体重可达3.5kg,14月龄的平均体重可达5.0kg。

根据匙骨和胸鳍条切片,测定1l4尾雄性亲鱼的年龄范围为9~26龄,多数为10~16龄;128尾雌性亲鱼的年龄范围为14~33龄,多数为17~26龄;其中初次繁殖的雄鱼年龄变动在9~18龄,初次产卵的雌鱼年龄变动在14~26龄。由此可见,中华鲟具有个体大,生命周期长,生长快,性成熟迟的特点。

繁殖习性

产卵场位置:中华鲟摄食肥育期间栖息于我国东南沿海及朝鲜半岛的西海岸,性成熟后,成熟亲鱼为了产卵而溯河进人淡水,选择河流上游具有石质河床的江段产卵。1981年以前,长江的中华鲟产卵场分布在长江上游和金沙江下游,主要产卵场集中在四川的屏山县至宜宾江段,约有16处。1981年,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大江截流后,阻挡了中华鲟到达长江上游的产卵场,聚集在坝下的中华鲟在葛洲坝大江电厂泄水闸下至虎牙滩的宜昌江段形成了2个新的产卵场。从1982年至今,宜昌江段每年都监测到中华鲟繁殖。

①产卵季节中华鲟是秋季产卵的种类,繁殖群体每年的7~8月溯河,在淡水中洄游、滞留一年后,于翌年秋季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产卵繁殖。

②产卵类型中华鲟的雌鱼属于一次产卵的类型,而雄鱼则可多次排精。繁殖季节结束后,产后亲鱼很快降河返回海中。中华鲟的产卵场一般水流湍急,流态紊乱,底质为岩石或卵石,产卵活动多在午夜至凌晨进行。当水文条件适宜时,雌雄亲鱼发情追逐,常跃出水面。鱼卵产出后在急流中随水散布,数分钟后即具有粘性,粘附于岩石或砾石上面发育。成熟鱼卵卵径为3.7~4.9 mm,多数在4.6~4.8mm的范围内。鲟卵在产卵场附近的江底发育孵化出苗,仔鱼随水漂流至长江下游饵料生物较丰富的区域觅食生活,至翌年的5~8月到达河口,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