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每日一题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 新人教版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对应地貌判断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应地貌判断一、知识讲解1.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对应地貌(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以我国为例)(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如图所示)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
2.外力地貌的应用(1)风向的判定(2)河流流向的判定二、高考经典试题1.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
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第(1)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某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的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而形成贝壳堤,故选C项。
第(2)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故选B项。
第(3)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而且在多条贝壳堤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的泥沙在海水作用下堆积,海岸线向海洋的方向推进,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故选D项。
高中地理专题: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专题: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附答案解析)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1)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2)不连续面及波速变化2.C以上:地壳CD间:地幔 D以内:地核(E外核、F内核)。
3.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提示:地壳厚度不均,陆地地壳厚,海洋地壳薄。
在陆地上,高原、山地地壳厚,平原、盆地地壳薄。
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三大类岩石的形成2.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图: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D侵入型岩浆岩E喷出型岩浆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内力作用:①外力作用:②①冷却凝固作用②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先后顺序不可颠倒)③重熔再生④变质作用。
(3)甲为岩浆乙为岩浆岩丙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提示1:判断三类岩石和岩浆时要注意以下三方面(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有三个箭头指向它,如果只有一个箭头,那应该是变质岩。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提示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提示3:(1)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的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
(2)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
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3)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4)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三、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地壳运动引起地表起伏和海陆变迁等变化,按地壳运动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2.板块运动与地貌3、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地貌成因:四、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侵蚀湿润、半湿润地区的水的流动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水蚀地貌,如沟谷(“V”型谷)、瀑布等风力侵蚀干旱、半干旱地区风力破坏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并将侵蚀掉的物质带离原地风蚀地貌,如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冰川侵蚀高纬度或高山地区,冰川运动不断侵蚀底部岩石和侧面岩壁冰蚀地貌,如冰斗、角峰、“U”型谷波浪侵蚀在岩石海岸,波浪不断击打、侵蚀岩壁,使海岸后退海蚀地貌,如海蚀柱、海蚀崖等作用因素作用表现作用结果流水堆积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度减慢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风力堆积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风速减慢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波浪堆积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沙滩、潟湖冰川堆积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杂的物质发生堆积冰碛地貌、冰碛湖等3.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的判断方法(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不同: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
北京市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二讲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讲义新人教版
岩石与地貌概述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学习目标:掌握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及对地表形态的具体影响;掌握两种最基本的河流地貌——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的形成与分布对聚落和生产、生活的影响.学习内容:3、外力作用的表现—深入1)河流地貌①河流侵蚀地貌—-—上游V型谷-——下切侵蚀向两岸旁蚀-—-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宽谷,曲流②河流堆积地貌—--下游洪(冲)积扇洪积—冲积平原沉积物颗粒规律(砾—砂—粘土)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③河流地貌原理应用例——都江堰典型例题1.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
”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右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
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
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左图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右图为河流沉积与流速的关系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据右图信息,比较左图中甲、乙地貌形成过程的差异。
3。
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每日一题每周一测1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每周一测下图为某区域某种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1—2题。
1.若该种自然资源为能源,则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我国东北地区—①B.我国华北地区—②C.我国东南沿海地区—③D.我国西北地区—④2.图中四地之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①→②B.④→①C.③→④D.②→③下图的“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自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
据此完成3—4题。
3.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4.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A.把新疆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难C.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沟通D.降低珠三角地区对煤炭、石油的依靠,减轻酸雨危害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项目对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主动的意义。
结合“我国常规能源消费结构表(%)”,回答5—6题。
5.关于西气东输、川气东送项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此两个项目的优势在于市场广袤B.带动西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C.明显改善西部大气环境质量D.自然气取代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地位6.川气东送和西气东输的目标市场都在江苏、上海,其主要缘由是A.自然气具有高效、平安、清洁的特点B.省级政府之间有良好的合作关系C.江苏、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量大D.江苏、上海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和国际市场接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路主要为大运输河。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7—8题。
7.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输河航运条件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惊慌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D.可变更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将新疆丰富的煤炭和风能资源等就地转化成电力输送到电力紧缺地区的工程,被称为“疆电外送”工程。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一、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3.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二、同步训练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图1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图2为该小组在P地拍摄的一组鹅卵石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同学们发现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2.关于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3.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 )A.分选性相同B.M地分选性最好C.P地分选性最好D.N地分选性最好解析:1.A 2.A 3.B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读选项B和D坐标轴中N地鹅卵石的直径不在8 cm左右,B、D 错误;根据左图中山脉的位置,推断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滩中鹅卵石沉积规律应该是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因此鹅卵石直径P>N>M,所以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A图。
故选A。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河流沉积物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③。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外力作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外力作用1.以外力作用为主构成的地形是()A.吐鲁番盆地B.黄土高原C.喜马拉雅山脉D.青藏高原2.以下成语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B.水滴石穿——腐蚀作用C.鱼龙混杂——搬运和堆积作用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3.在野外,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它们多与外力作用有直接的关系,以下各项主要由风化作用构成的是()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B.暴雨构成的冲沟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D.河流落差构成的瀑布4.以下地貌形状中,经过堆积作用构成的是()A.石林B.沙丘C.海蚀柱D.〝V〞型谷5.以下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A.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构成C.广西桂林石灰岩洞的构成D.东非大裂谷的构成6.以下地貌与丹霞地貌构成作用相反的是()A.沙丘B.长江三峡C.冲积扇D.风蚀洼地读〝五种外力作用相互关系表示图〞,回答以下各题。
7.以下地貌与①②③④所示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选项是()A.溶洞—①B.裂谷—②C.沙丘—③D.戈壁—④8.沙尘爆发作时,〝昏天亮地,日月无光〞,形成此现象的外力作用属于()A.①B.②C.③D.④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
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出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构成进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I~Ⅳ区分代表不同岩层)。
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9.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坚实的是()A.ⅠB.ⅡC.ⅢD.Ⅳ10.该处三级陡崖构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腐蚀B.风力腐蚀C.地壳抬升D.冰川腐蚀11.以下地貌的构成进程,与图2相似的是()A.华山陡崖B.海蚀崖C.雅丹地貌D.峡湾地貌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以下两题。
12.图甲所示地貌称号为()A.三角洲B.沙丘C.冲积扇D.冰斗13.图乙所示地貌,其构成缘由主要是()A.风力腐蚀B.风力堆积C.流水腐蚀D.流水堆积以下图为〝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左近的约特干古城遗址某处地层剖面图〞。
高中地理——每日讲1题(丹霞地貌,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
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改变着地壳和地表形态:①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高山、断崖、盆地);②外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地球的重力能),主要通过风、流水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逐渐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图1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例题下图的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回答5~6题。
5、形成图中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外力作用分别是()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C.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6、导致图中的地貌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A.垂直抬升B.水平挤压C.水平拉张D.岩浆喷发答案:D、A精讲精析:(1)分析该地貌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外力作用。
①该地貌为广东的丹霞山,图中岩层的水平层理明显,因此可能为沉积岩;②该地貌存在着多处坡度较大的陡崖,因此推断该地貌的垂直方向上的裂隙发育,导致垂直方向上进行侵蚀,形成了陡崖;③该地区位于粤北地区(广东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因此综合来看,选项D正确。
(2)分析该地貌出露地表的最直接内力作用。
①该地貌为沉积岩,最开始形成于较为低洼的地区;②此后受到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导致岩层出露地表,经过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了丹霞山。
因此选项A正确。
思路梳理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该地貌的水平层理,判断岩石类型,并根据该地貌的坡度,分析裂隙发育的方向(垂直),并根据该地的气候,判断主要的外力侵蚀作用(流水侵蚀);②根据丹霞地貌的形成过程(沉积—抬升—风化侵蚀等),分析导致该地貌出露地表的最直接内力作用(地壳垂直抬升)。
【新教材新高考】考点4 内、外力作用——202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易错题提升练
考点4 内、外力作用【易错点分析】Ⅰ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❶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
一般而言,沉积岩层越老,位置越靠下;沉积岩层越新,位置越靠上(越接近地表)。
❷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❸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此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❹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近,地质年龄越大,离海沟越远,地质年龄越小。
【习题】风蚀坑通常指植被覆盖的固态沙丘或者平坦草地受风吹蚀而形成的凹地、槽和洼地。
读风洞实验中植被覆盖度与土壤风蚀之间的关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条件中,最有利于风蚀作用的是( )A.盛行风风速大B.地表坡度大C.土壤颗粒大D.植被覆盖度低2.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描述雅丹地貌的形成“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风力侵蚀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B.风力搬运是雅丹地貌形成的唯一原因C.雅丹地貌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D.雅丹地貌形成的主导作用是风力和流水作用地质工作者对某河流的一个断面开展科学考察,并借助现代技术推测出该断面河流水位及地层(沉积岩)的上升过程。
地层上升过程中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
下图示意根据推测结果绘制的坐标,其中实线表示河流水位随时间的变化,虚线表示甲、乙、丙三个地层顶部表面高度的时间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断面河流水位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小B.沉积岩透水性能差C.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D.流水下切侵蚀明显4.关于甲、乙、丙地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岩层拱起,背斜构造B.甲地层形成时间最晚C.乙地层形成时间最长D.丙地层岩性硬度最大风蚀是雅丹地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但在特定环境中,其它环境因素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新疆罗布泊楼兰地区发育雅丹地貌,该地雅丹体为黏土质粉砂岩,干燥条件下较为坚硬,抗风蚀能力较强。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第1册 2-1.1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表现形式
来自地球外部, 主要是太阳辐 射能
风化 侵蚀 搬运 堆积
作用力
风 流水 冰川 生物等
青海G315国道旁的雅丹地貌——被人称为“魔鬼城”,请大家思 考地貌成因。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 物分解。
基本类型: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
因温度变化产生的物理风化: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 由于温度变化,岩石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差异 膨胀和收缩,容易崩解破碎。
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岩石因水的冻融而分解
风化作用 2.化学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石灰岩与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溶液反应,慢慢被溶解,随水流迁移, 形成秀丽的喀斯特地貌
角峰
冰斗
刃脊
冰川侵蚀地貌
狭湾
U型谷
冰碛物
冰川堆积无分选性,堆积物大小混杂
风沙地貌
冰川地貌
流水地貌
海岸地貌
常见于降水丰沛的热带、温带地区
玉树(32°58′N, 97°14′E) 宜昌(30°40′N, 111°28′E) 南京(32°07′N, 118°45′E)
上游
落差大, 下蚀为主, v型河谷
风化作用 3.生物风化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堆积作用
地衣分泌地衣酸
克里米亚松树的根劈作用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含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 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 物分解。
人教版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考点《第16讲:外力作用(河流)与地貌》配套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配套练习小题狂练第16讲:外力作用(河流)与地貌崩岗是由崩落至坡脚的花岗岩堆积物与崩落土体的坡面共同形成的特殊地貌,由于地势和土质的特点再次受到地表径流以及重力的二次侵蚀。
崩岗侵蚀产生大量泥沙淤积河道、农田,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甚至被称为该区域的“生态溃疡”。
下图为广东省某县崩岗数量与坡向的关系。
1.崩岗坡脚的花岗岩堆积物主要属于( )A.风化作用产物 B.风力侵蚀产物C.流水侵蚀产物 D.古冰川侵蚀产物2.下列关于对南坡崩岗数量与坡向的关系的解释,可信的是( )A.迎风坡,降水多流水侵蚀强B.降水多,冲击坡面造成土体崩落C.太阳辐射强,加快岩土崩解D.人类活动强度大,岩土侵蚀崩落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下图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
3.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 )A.坡度和缓 B.岩石裸露 C.河流、沟谷众多 D.降水集中4.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主要是(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5.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较高 B.土层浅薄 C.光照不足 D.水源缺乏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携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
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
6.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A.中间粗两端细 B.上端粗下端细C.下端粗上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7.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A.流速增大 B.含沙量减小C.河床增高 D.河道多分汊下图示意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
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题库
(每日一练)人教版2022年高中地理地貌知识点题库选择题1、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沙丘位于()A.冲积扇B.洪积平原C.三角洲D.河漫滩(2)该沙丘形成的外力作用是()A.流水堆积B.风力堆积C.冰川堆积D.岩石风化答案:DB【提示】风沙地貌解析:暂无解析(1)由题中信息“下图为雅鲁藏布江中游宽谷的爬升沙丘”可知,该爬升沙丘在河流中游河谷较宽的地方。
由于河流中下游河道宽阔,河水流速较慢,以流水堆积为主,多发育沙洲和河漫滩等堆积地貌。
冲积扇一般位于河流出山口;而洪积平原是指干旱地区山前地带由一系列洪积扇不断扩大伸展组合而成的平原;三角洲位于河流入海口;故该沙丘位于河漫滩。
故选D.(2)按照一般的思维,沙丘位于河流沿岸,故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属于河流地貌,其实这是错误的。
图中显示,该沙丘明显高出河水水面很多,流水不可能将沙子带到沙丘上面,而沙子的来源很显然是来自河流两岸,只有可能是风力堆积的结果,故属于风沙地貌。
故选B。
2、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在定向风的长期吹蚀下,裂缝逐渐扩大而成为沟槽,沟槽之间常出现高达5~10米的垄脊,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垄脊和宽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
雅丹地貌以新疆罗布泊西北楼兰附近最典型。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A. B.C. D.(2)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形成的主要条件有()①湖泊沉积地层②流水侵蚀③冰川搬运堆积④风力侵蚀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C【提示】风沙地貌解析:(1)在干旱地区,风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非常明显。
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洼地等风蚀地貌。
风在搬运沙尘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风沙就会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风积地貌。
(2)本题主要考查了风沙地貌。
【解答】(1)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为风蚀地貌,四种地貌类型中,为新疆罗布泊雅丹地貌的是③(风蚀蘑菇)。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外力作用
(4)结合剖面图示意图,该海底地形深度大,起伏大,应是海沟,海沟位于消亡边界,属于大洋板块向下俯冲而成。
12.背斜谷地冲积扇流水的沉积作用海陆间循环④②陆地内循环(或内陆循环)海沟消亡边界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地表形态的塑造与水循环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具备基本读图和识图能力。
【详解】
(1)丁地岩层上拱,为背斜构造;地表两侧高,中间低,为谷地。
(2)由图可知,丙为河流位于出山口因流速减慢,搬运能力下降,携带的泥沙呈扇状堆积的冲积扇,属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风力堆积D.流水堆积
黄土柱常出现在沟谷边部,是土体垂直节理被外力侵蚀后,黄土陡坡经崩塌残留的柱状黄土体。黄土柱可高达数米,多个土柱成群为黄土林,形成该地区特有的风景线。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黄土柱景观。据此完成5~7题
5.图示黄土柱景观最可能位于
A.贵州B.陕西C.新疆D.广东
【点睛】
主要地貌、地质作用及其成因:
1.内力作用:向斜、背斜、断层
2.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花岗岩球状风化物
(2)侵蚀作用:
a.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城堡、戈壁——干旱、半干旱地区
b.流水侵蚀(溶蚀):V型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喀斯特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
c.冰川侵蚀:U型谷、角峰、冰斗、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全]高中地理(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考点详解
高中地理(内力、外力、背斜、向斜、地形倒置)考点详解•1、地球的内力、外力作用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同时进行,共同改变着地壳和地表形态:①内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内部(热能),主要通过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高山、断崖、盆地);②外力作用:来自于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地球的重力能),主要通过风、流水等对地表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逐渐削高填低,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图1 地球的内力与外力作用•2、背斜、向斜当岩层两侧受到挤压,便会发生弯曲。
向上凸起的为“背斜”、向下弯曲的为“向斜”。
在【理想状况】下,背斜向上凸起发育为山峰,向斜向下凹陷发育为山谷,即“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向斜背斜的判断,主要有两种方法:①根据岩层的形态。
岩层向上凸起为背斜,向下凹陷为向斜(注意,是根据岩层形态,而不是地表地貌形态);②根据岩层的年代。
中间老、两侧新的为背斜,中间新两侧老的为向斜(这里说的中间,即为下图中的“核部”;两侧,即为下图中的“两翼”)。
图2 背斜与向斜(理想状况下)例题图3 例题答案:D精讲精析:(1)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中为一座山峰,从山麓到山顶,各个岩层大致平行,并且弯曲(褶皱山);②从山麓到山顶,各个岩层呈现出“向下凹陷”,即为向斜构造。
因此图中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成山”,即向斜构造形成的褶皱山。
(2)分析褶皱山的成因。
①褶皱山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内力作用,即地壳的水平运动,使得岩层受到挤压,产生弯曲,因此形成褶皱山的主要因素为地壳运动;②褶皱山形成后,由于向斜的核部受到挤压,结构比较致密,耐风化。
而两翼岩层相对容易受到风化,逐渐降低。
因此逐渐形成了中间高、两翼低的山峰,即为“向斜成山”。
因此向斜褶皱山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差异风化,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主要的原因,则选择地壳运动。
总结•地形倒置本节例题的难度适中,解题思路为:①通过岩层形态及相互关系,分析地质构造的类型(褶皱山);②分析褶皱山(向斜)的成因。
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2021届高三地理复习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一、专题讲解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和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堆积作用等。
3.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貌的影响二、同步训练和田自古出美玉,玉龙喀什河从M地到P地间的河滩是采玉的重要地段,当地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从M地到P地对采玉河滩进行实地考察,图1为玉龙喀什河部分流域图,图2为该小组在P地拍摄的一组鹅卵石照片。
读图,完成1~3题。
1.同学们发现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推断下图中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 )2.关于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①-③-②3.有关图中M、P、N三地的鹅卵石分选性说法正确的是( )A.分选性相同B.M地分选性最好C.P地分选性最好D.N地分选性最好解析:1.A 2.A 3.B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N地河滩鹅卵石的直径大都在8 cm左右,读选项B和D坐标轴中N地鹅卵石的直径不在8 cm左右,B、D 错误;根据左图中山脉的位置,推断河流的流向为自南向北,河滩中鹅卵石沉积规律应该是先沉积颗粒大的后沉积颗粒小的,因此鹅卵石直径P>N>M,所以能正确反映M、N、P三地河滩鹅卵石粒径分布特征的是A图。
故选A。
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河流沉积物中,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因此①②③三处砾石形成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②—③。
高中地理最拿分考点系列考点10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1
考点 10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外力作用的能量根源主假如太阳能,其次是重力能;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害、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2.风化作用及其分类风化作用指地表或靠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懈聚积物的全过程。
依据风化作用的要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种类: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3.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在各样外力作用中,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最为明显。
流水作用与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表形态概括以下:作用种类流水作用与地表形态风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冲洗坡面,造成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貌;流水使谷底加宽加深,形成瀑布、风力侵害可形成风蚀凹地、风蚀蘑侵害作用峡谷等;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石林、石菇、风蚀柱等地表形态芽、溶蚀凹地等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山前冲积扇,河流中风沙聚积,形成沙丘、沙垄;荒漠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外缘黄土聚积,如黄土高原聚积作用都存在堆积物的分选现象:颗粒较大、比重较大的物质先堆积,颗粒较小、比重较小的物质后堆积1.依据沙丘形状和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1)依据沙丘形状判断风向(2)依据堆积物颗粒大小判断风向2.河流的凹岸侵害、凸岸聚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表层水流趋势于凹岸,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凹岸发生侵害,凸岸发生聚积 ( 以下图 ) 。
能够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
3.主要外力作用种类的判断技巧(1)依照地貌形态判断高峰上的破裂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聚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害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害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害作用等。
(2)依照地区环境判断干旱、半干旱地域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害、搬运和堆积地貌;润湿、半润湿地域以流水作用最为明显,多流水侵害和流水聚积地貌;高峰地域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域多海浪侵害、堆积作用等。
有关外力作用的地理题
有关外力作用的地理题一、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主要导致地表岩石的破碎和风化?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冰川融化D. 温度变化(答案)D解析:温度变化会导致岩石内部应力变化,进而造成岩石的破碎和风化,这是岩石风化的一个重要外力作用。
二、在沙漠地区,哪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最为显著?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作用D. 海浪侵蚀(答案)B解析:沙漠地区缺乏水源,风力侵蚀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如形成沙丘、沙垄等地貌。
三、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体现在哪个方面?A. 沉积作用形成平原B. 风化作用形成岩石碎屑C. 冰川作用形成冰川谷D. 风力作用形成沙漠(答案)A解析:河流通过侵蚀和沉积作用,将携带的泥沙在下游地区沉积,逐渐形成平原,这是河流对地表形态塑造的显著表现。
四、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主要导致山地的剥蚀和地形的降低?A. 流水侵蚀B. 风力沉积C. 地震活动D. 火山喷发(答案)A解析:流水侵蚀是山地剥蚀和地形降低的主要外力作用,通过河流的冲刷和侵蚀,山地逐渐被削平,地形降低。
五、在沿海地区,哪种外力作用对海岸线形态的影响最为显著?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海浪侵蚀D. 冰川作用(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海浪侵蚀是塑造海岸线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如形成海蚀崖、海蚀洞等地貌。
六、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主要导致土壤的搬运和沉积?A. 风力侵蚀B. 流水侵蚀C. 冰川融化D. 流水搬运(答案)D解析:流水搬运是土壤搬运和沉积的主要外力作用,河流通过携带泥沙并在下游地区沉积,形成新的土壤层。
七、在干旱地区,哪种外力作用对地表岩石的破坏最为严重?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地震活动D. 火山活动(答案)B解析:干旱地区缺乏水源,风力侵蚀成为破坏地表岩石的主要外力作用,如形成风蚀地貌、风蚀柱等。
八、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主要导致地表水体的重新分配和地形的改变?A. 风力沉积B. 流水侵蚀C. 地震活动D. 地壳运动(答案)B解析:流水侵蚀不仅侵蚀地表岩石,还通过携带泥沙并在下游地区沉积,改变地表水体的流向和分布,从而改变地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
高考频度:★★★☆☆难易程度:★★★☆☆
典例在线
读下面四幅地貌图,回答1—2题。
1.主要是由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甲、乙B.乙、丙
C.丙、丁D.甲、丁
2.对甲、乙、丙、丁四幅图所示地貌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地貌是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 B.乙图所示地貌在我国新疆分布较典型
C.丙图所示地貌为河流三角洲 D.丁图地貌主要是由冰川侵蚀造成的
答案
【答案】1.B 2.B
解题必备
主要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技巧
1.依据地貌形态判断
高山上的破碎岩石显示为风化作用;山谷中的碎石堆积显示为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等显示为流水的侵蚀作用;沙丘显示为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沿岸显示为海浪的侵蚀作用等。
2.依据区域环境判断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搬运和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最
为显著,多流水侵蚀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侵蚀、沉积作用等。
3.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
因此,上游形成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
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
风力作用:在干旱区,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学霸推荐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
读图回答1—2题。
1.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风化作用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
2.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A.三峡谷地B.淮北平原
C.青藏高原D.皖南丘陵
答案
【答案】1.A 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