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解剖

合集下载

ECMO解剖与生理

ECMO解剖与生理
降低前负荷、增加后负荷 、脉搏搏动减弱、冠脉血 主要来自左心室射血、心
肌顿抑发生率高 高
部分或完全替代心脏做功 中等或明显降低 无
氧代谢
• VO2=CO X AVDO2 • VO2=3 X 20 X10 X (100%-
80%) =120cc/min/m2
• DO2=CO X CaO2 • Sat100%时CaO2=20cc/dl • DO2=3 X 20
无直接作用、中心静脉压和 脉搏搏动不受影响、增加冠 状动脉的氧供、降低右心前
负荷
供氧能力
中等,增加引流管、提高引 流量可增加氧供
循环支持
无直接作用
对肺循环血量影响 无血流变化增加肺循环氧供
再循环
有,是影响氧供主要因素
VA-ECMO 静脉和动脉插管 60-150mmHg 混合血SvO2、患者PaO2 、计算耗氧量
解剖与ECMO生理
目录
01
心血管系 统解剖
02
常用概念
03
ECMO生 理
解剖
1.心:心血管系统的“动力 泵”
2.动脉:输送血液离心的“ 管道”
3.毛细血管:连接动、静脉 末梢之间的“管道”,是 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 换的场所
4.静脉:引导血液回心的“ 管道”。
3D Heart & Circulatory
肺血管
肺循环:也成小循环,是使血液在流经肺泡和肺泡 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右心室→肺动脉→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支气管循环:是气道和胸膜等的营养血管。 胸主动脉→支气管动脉→毛细血管网→支气管静脉 →奇静脉→腔静脉(部分回流至左心房)
心血管系统名词
心动周期: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 心动周期,分为收缩期、舒张期;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知识点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系统之一,它由心脏和血管组成,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排出代谢产物。

深入了解心脏和血管的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对于理解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脏和血管的关键解剖结构和循环机制。

一、心脏的解剖结构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由心房和心室组成。

心脏的外部被心包包裹着,心脏的内部有四个心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

心脏内部还有四个瓣膜: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它们的作用是控制血液的流动方向。

心脏的解剖结构不仅包括心房和心室,还包括心脏的血供和神经支配结构。

心脏的血供主要来自冠状动脉,这些动脉分布在心脏表面,为心脏提供了丰富的血液供应。

而心脏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系统,这些神经对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血管的解剖结构血管是心脏和全身组织之间输送血液的通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的血管,静脉是将脏器组织产生的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输送回心脏的血管,而毛细血管则是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连接通道。

血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血管壁的三层: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是血管壁最内层,它由内皮细胞构成,并具有平滑肌和弹性纤维层。

中膜是血管壁的中间层,由平滑肌和弹力纤维构成,具有保持血管管径和血液流动的重要作用。

外膜是血管壁最外层,由结缔组织构成,能够提供血管的保护和支持。

三、心血管循环机制心血管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循环的过程,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心血管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大循环系统。

体循环是指血液从左心室开始,通过动脉系统送氧和营养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然后通过静脉系统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带回心脏右心房。

肺循环是指血液从右心室开始,通过肺动脉进入肺部,在肺泡中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然后通过肺静脉回到左心房。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1)

心血管系统解剖学(1)
(一)壁支:主要有4对腰动脉,分支分 布于腹后壁及背部肌肉和脊髓等处。
另有膈 下动脉,分布于膈下面,并发出 肾上腺动脉,分布于肾上腺上部。
医学课件ppt
72
腹主动脉分支概况
腹腔干
单支
肠系膜上动
脏支
肠系膜下动脉
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支 肾动脉
生殖腺动脉
4对 腰动脉
壁支
1对 膈下动脉
1对 骶正医学课中件p动pt 脉
③右结肠动脉:分布于升结肠;
④中结肠动脉,分布于横结肠。
医学课件ppt
80
医学课件ppt
81
(3)肠系膜下动脉:分支较多: ①左结肠动脉:分布于结肠左曲和降结
肠;
②乙状结肠动脉:分布于降结肠和乙状 结肠;
③直肠上动脉:分布于直肠上部。
医学课件ppt
82
医学课件ppt
83
盆部的动脉
131?3肝门静脉的主要属支?肠系膜上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冠状静脉?胃右静脉幽门静脉胆囊静脉?附脐静脉?人体的血管除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相通外在动脉与动脉之间静脉与静脉之间甚至动脉与静脉之间都可彼此直接连通形成血管吻合
第11章 心血管系统
组成: 心血管系统是人体内一套封闭的管道系
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 室束及其分支等。
医学课件ppt
28
医学课件ppt
29
1. 窦房结:是心节律性活动的正常起搏点。
2. 房室结:其功能是将窦房结传来的冲动 传至心室,而且冲动在结内作短暂的延 搁,使心房肌和心室肌不在同一时间内 收缩。
医学课件ppt
30
3.房室束:又称his束,于室间隔肌部上缘 处分为左束支(左脚)和右束支(右脚 )。

心血管系统—心(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心血管系统—心(正常人体结构课件)
目录
CATALOG
01
心包
02
心包腔
心包
• 心包的定义
• 心包的结构
心包
浆膜心包壁层 纤维性心包
浆膜心包脏层
1 定 义:
包裹心和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 圆锥形纤维浆膜囊
2 结 构:
• 纤维心包 • 浆膜心包: 壁层
脏层(心外膜)
心 包 纤维心包
上腔静脉 肺静脉
升主动脉 肺动脉干
膈中心腱
1 构成:
三尖瓣(右房室口):
胸骨正中线的后方, 平对第4肋间隙。
心的体表投影 心瓣膜体表投影
主动脉瓣听诊区
主动脉瓣 三尖瓣
肺动脉瓣听诊区
肺动脉瓣 二尖瓣
心瓣膜听诊区
心脏瓣膜听诊区是心脏各瓣膜 开放与关闭时所产生的声音传 导至体表最易听清的部位称心 脏瓣膜听诊区,与其解剖部位 不完全一致。
三尖瓣听诊区
二尖瓣听诊区
02
03
窦房结
房室结区
Purkinje
纤维网
06
05
左右束支
房室束
04
窦房结 房室结区
左束支 右束支
心传导系的组成
结间束 房室束
Purkinje纤维网
上腔静脉
窦房结
窦房结 右心耳
窦房结
起搏细胞
窦房结
心肌细胞
起博细胞
闰盘
电流
窦房结
后结间束
结间束
上房间束 前结间束 中结间束
结间束
房室结区
心包前下窦
心 包 心包横窦
上腔静脉
主动脉 肺动脉干
• 心包横窦
位置: 主动脉、肺动脉后方与上腔静脉、 左心房前壁之间的间隙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2020/6/30
心尖
14
一、心的位置、毗邻和外形
3.两面 胸肋面,膈面 4.三缘: 右缘,左缘, 下缘(锐缘) 5.四条沟 ①冠状沟;②前室 间沟; ③后室间沟;④后房 间沟。后室间沟、后房间沟 与冠状沟的汇合处称为房室 交点
2020/6/30
15
二、心腔
(一)右心房 以界沟和界脊为界分为 前方的固有心房和后方 的腔静脉窦 1.固有心房 腔面凹凸不 平,有梳状肌 2.腔静脉窦 腔面光滑, 有上、下腔静脉和冠 状窦的开口。卵圆窝
肠系膜 上A
阑尾A
2020/6/30
52
二、体循环的 动脉
(五)髂内动脉 1.壁支 (1)闭孔动脉:→闭膜
管→盆腔→ 股内侧肌 (2) 臀上动脉: →梨状
肌上孔→盆腔→臀肌 (3)臀下动脉:→梨状
肌下孔→盆腔→ 臀肌
臀上、下动脉
2020/6/30
53
二、体循环的 动脉
2.脏支
(1) 直肠下动脉:直 肠和肛提肌
(一)颈总动脉 颈动脉窦 颈动脉小球 1.颈外动脉 (1)甲状腺上动脉 (2)舌动脉 (3)面动脉 (4)上颌动脉—脑膜中A (5)颞浅动脉 2.颈内动脉
2020/6/30
37
面动脉 舌动脉
甲状腺上动脉
颈总动脉
二、体循环的 动脉
(二)锁骨下动脉 胸锁关节后方→颈根部→斜 角肌间隙→腋窝 1.椎动脉 穿C6~1横突孔→
股动脉 股深动脉
2020/6/30
58
二、体循环的 动脉
2.腘动脉 3.胫后动脉 (1)腓动脉 (2)足底内侧动脉 (3)足底外侧动脉
腘动脉 胫后动脉
2020/6/30
59
4.胫前动脉 5.足背动脉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心血管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器官之一,它主要的职责是分发氧气和营养物质以支持身体的正常运转,同时收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将其运回肺部排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复杂系统的工作原理。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组成。

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它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部分构成。

左右心房是负责接收血液的部分,左右心室则是负责泵送血液的部分。

动脉和静脉分别是输送血液的管道,毛细血管是血管系统中最微小的血管,也是氧气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细胞排出的主要场所。

心脏、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各种血管交汇和支配而形成了复杂的血管网络。

血管的生理构造和大小各异,它们的形状和组织结构都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心血管系统的最主要的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组织和器官,同时将新陈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从组织和器官带走。

心脏是这一复杂系统的驱动源,它通过自我周期性的收缩和放松来泵送血液到各个部位。

每个收缩周期称为一次心跳,心脏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跳动60-100次。

另外,心血管系统还将各种生理调节剂与荷尔蒙递送到身体各部位,维持身体的稳态。

例如,肾脏产生和释放促进红细胞生成的荷尔蒙——促红素,这一荷尔蒙通过血液运输到骨髓,刺激骨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此外,心血管系统还起到维持血液压力和体温的作用,以及筛选异常细胞和抵抗病原体的功能。

三、心血管系统的病理心血管系统的发生病变可能导致许多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房颤、动脉硬化等。

病变可能影响血流量、血压、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率增加。

高血压是心血管系统最常见的病理状态之一。

它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

高血压破坏了血管的健康和弹性,导致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脏动脉的狭窄,增加了中风和心脏病的风险。

冠心病是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引起的一种疾病。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解剖及生理功能心血管基础知识ppt课件
侧枝循环的实现,有赖于 小血管之间相互连接而形成, 称为吻合
2021精选ppt
11
心血管临床疾病和治疗
2021精选ppt
12
心血管病事件链
心肌梗死
冠脉血栓形成
心肌缺血
心律失常 心肌丧失
猝死
冠状动脉病变
神经内分泌活化
心室 重构
粥样硬化 左心室肥厚
心室扩大 心力衰竭
危险因子 高血压,高血脂, 糖尿病,吸烟
血流量和回流有时相性
代谢调节作用大于N调节
心肌毛细胞血管密度大,几乎每个心肌细胞有一条毛细血 管,弥散途径短,最大弥散距离为9μm,而骨骼肌为18μm, 有利于心肌细胞获取氧与营养物质。
吻合支少而细,易发生心肌梗死。
2021精选ppt
10
血管系构成及功能
侧枝循环和吻合
当血管堵塞影响主要血管的血液循环时,血液可能会 通过次要血管进行循环,这一过程称为侧枝循环或代 偿性循环
心动周期:心脏每搏动一次的过程,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两 个阶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首先是两心房同时收缩,继之 以心房舒张,在心房开始舒张后即刻两心室又几乎同时进行 收缩,然后心室舒张,接着心房又开始收缩而进入下一个心 动周期
心率:心室收缩的频率,即每分钟心跳的次数(60~ 100 次 /min)
心律:是心脏跳动的节律,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 ,经正常 房室传导系统顺序激动心房和心室传导;冲动再经束支及其 分支以及浦肯野纤维到达心室肌
代謝・内分泌系统 4. 胰岛素敏感性低下,糖耐量异常,低血糖状态,血脂异
常(LDL増加,HDL減少)
其他 5.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等)
2021精选ppt
19
心力衰竭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

心血管系统的解剖与生理学特点一、心血管系统的解剖结构1. 心脏:心脏是心血管系统的核心器官,位于胸腔中央,由左右两房和左右两室组成。

左房和右房负责接收静脉血液,而左室和右室则将氧合血液送出体循环。

2. 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动脉将氧合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各个组织器官,静脉则将含有代谢产物的静脉血返回到心脏。

毛细血管作为微小的管道,在组织间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交换。

3. 循环系统:体内有两个主要循环系统,即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将经过气体交换后的富含氧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而肺循环则将含有二氧化碳的静脉血运回肺部,进行再次气体交换。

二、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学特点1. 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心脏由心肌组织构成,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泵血功能。

心脏的收缩称为收缩期,而松弛则称为舒张期。

这个过程通过受控的电信号传导来实现,心房和心室之间的收缩与舒张呈现协调性。

2. 血压的调节:血液在循环系统中所产生的压力即为血压。

正常血压范围保持循环稳定是心血管系统的重要特点之一。

血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主神经系统、体液平衡和某些荷尔蒙等。

3. 血流动力学:心脏泵出来的每分钟血量即为心输出量。

心输出量与搏动频率、搏动幅度以及外周阻力有关。

正常情况下,静息时每分钟约为5升左右。

4. 微循环:微循环指毛细血管网内输送氧气、营养物质以及代谢废物等的过程。

微循环对于维护组织器官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其功能受局部调节和神经调节的影响。

5. 血液与运输氧气:血液由红血球、白血球、血小板和血浆组成。

红细胞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而白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

血浆中含有多种物质,如蛋白质、电解质、激素等。

6. 冠状动脉供血:心脏本身也需要经由冠状动脉获取营养和氧气。

冠状动脉分布在心肌表面,并通过自动调节确保心肌足够的血流供应。

7.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进行调控。

交感神经通过释放肾上腺素提高心率和收缩力,而副交感神经则减慢心率和放松血管。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

心血管系统解剖知识点总结第一节总论组成心血管系统:心、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器官、淋巴组织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功能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一)心(heart):主要由心肌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

(二)动脉(artery):输送血液离开心脏的管道。

(三)毛细血管(capillary):连于动静脉末梢间的管道。

(四)静脉(vein):运送血液流回心脏的管道。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一)体循环(大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二)肺循环(小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三、血管吻合:(一)动脉间吻合:1、两动脉干间借交通支吻合,如Willis环。

2、常活动或易受压部:多条动脉吻合成动脉网(关节网)3、常改变形态器官:动脉末端吻合成动脉弓(掌深弓、掌浅弓,胃小弯动脉弓)功能:缩短循环时间,调节血流量。

(二)静脉间吻合:1、形成静脉网:手背静脉网2、脏器周围或壁内形成静脉丛(三)动脉-静脉直接连接:在肢体尖端存在,调节局部血流量和温度四、侧副支、侧副吻合和侧副循环:(一)侧副管:主干发出与之平行的血管(二)侧副吻合:相邻的侧副管吻合在一起(三)侧副循环:在主干受阻时通过侧副吻合建立的循环第二节心一、位置:中纵隔内,2/3居正中线左侧、1/3居正中线右侧。

前方:胸骨体,2-6肋软骨后方:5-8胸椎毗邻:前面:大部被肺、胸膜覆盖。

心包裸区:心脏前方下部一个小区域借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和左侧第4~5肋软骨相邻,此区称~。

心包腔穿刺:左侧第四肋间隙靠胸骨左缘进针。

后面:胸主动脉、食管、迷走神经两侧:借纵隔胸膜与肺和胸膜腔相邻上面:出入心脏的大血管下面:膈二、形态:倒置的锥体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一)心尖:指向左前下方,由左心室构成体表投形:左锁中线与第5肋间隙交点内侧1-2cm (二)心底:右后上方,主要由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构成。

心轴:心底与心尖间的连线,与正中线成45°角。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①心血管系统又叫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血液构成的闭路系统。

血液经循环路径连续不断地从心脏流向动脉,进入毛细血管后再进入静脉,最后返回心脏。

心脏、血管与呼吸系统协同作用,为人体组织输送氧气与营养物质,并将废物(如二氧化碳和代谢副产物)排出体外。

血液是心血管系统中的液体组分,为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及各种细胞和组织输送各种物质,从而实现内、外环境的衔接。

血液中的液体组分叫做血浆,负责在全身运载激素、血浆蛋白、食物原料(如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脂类)、各种离子(如钠离子、氯离子、碳酸氢根离子)与气体(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

血液中血浆以外的部分叫做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各种白细胞及血小板。

由于血液几乎为全身所有组织输送养分,因此血液的主要功能就是运输。

此外,心血管系统在体温调节与酸碱平衡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②血液经血管被输送至人体各部。

人体血管分为以下几类:1.动脉与小动脉:携载心脏泵出的富氧血静脉2.小静脉:携载贫氧血返回心脏。

3.毛细血管:是血液和组织间进行气体、营养物质和废物交换的场所。

血液离开心脏后,经动脉运载对机体细胞进行滋养。

大动脉(如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管径较粗且富有弹性,当血液从心脏中射出时,它们会被动舒张。

动脉粥样硬化(即动脉变硬且斑块沉积于动脉壁引起动脉狭窄)是常见于老年人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能引起动脉变硬并引起动脉舒张能力降低。

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血压升高,后者通常与年龄有关。

动脉离开心脏后,不断以“树状”形式分支形成更细的结构,叫小动脉。

最终,小动脉形成更小的“床状”结构,叫做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的管壁很薄,因此,物质能在血液、间质液与细胞间进行交换。

血液离开毛细血管床后进入细小的静脉血管,叫做小静脉。

在小静脉人体解剖学-心血管系统③通向心脏的路径中,管径移行变大,形成静脉。

与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且弹性差。

下肢静脉内常见静脉瓣,保证血液沿同一方向流向心脏。

心血管系统解剖

心血管系统解剖
三尖瓣:前尖、后尖、隔侧尖; 三尖瓣复合体:三尖瓣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组
成;
16
右室流出道
又称动脉圆锥、漏斗部,位于右心室前上方; 内壁光滑无肉柱,呈圆锥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
肺动脉干; 肺动脉瓣 下界为室上嵴,前壁为右心室前壁,内侧壁为室
间隔;
17
主动脉 上腔静脉
右心耳 前尖 后尖
心肌层: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两者附着 于心纤维骨架,被其分开而不延续;心肌 层由心肌纤维和心肌间质组成,新近间质 包括心肌胶原纤维、弹性纤维、血管、淋 巴管、神经纤维及一些非心肌细胞成分等 ,充填于心肌纤维之间;心房肌具有分泌 心钠素的功能;
心外膜:包裹在心肌的表面;
29
(五)心间隔:房间隔、室间隔、房室隔
心血管系统-解剖
尚健慧
1
第一节 概述
循 血液循环 环 系 统
巴器官 淋巴组织
血液在其中循环
淋巴液沿淋巴管道 向心流动
2
心血管系统 肺 循 环 心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3
血液循环的功能
•输送:
氧气和营养物质
组织 新陈代谢
代谢产物(CO2、尿素)
肺、肾和皮肤
肺静脉 固有心房 冠状窦 下腔静脉
20
(四)左心室
被二尖瓣前尖分为:
左后方的左室流入道 右前方的左室流出道;
21
(四)左心室-左室流入道
左心室窦部; 入口为左房室口,口周的致密结缔组织环-二尖瓣环; 二尖瓣复合体: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
22
(四)左心室-左室流出道
左室流出道:主动脉前庭、主动脉圆锥、主动脉下窦; 主动脉口、主动脉瓣-半月瓣(右、左、后、); 主动脉窦:半月瓣与主动脉壁之间的间隙(左、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心房
3. 心最小静脉
各心腔
七、心 包
纤维心包
壁层 浆膜心包
脏层
心包腔
右心房
上、下腔静脉和冠状窦
(二)肺循环(小循环)
各级静脉
右心室 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 肺泡壁的毛细血管
左心房
肺静脉
三、血管吻合 • 动脉间吻合:动脉网、动脉弓 • 静脉间吻合:静脉网、静脉丛 • 动静脉吻合 • 侧副吻合
第二节 心 heart
一、心的位置 位于胸腔的
中纵隔内。偏 左侧, 1/3 居 正中矢状面的 右侧, 2/3 居 左侧。
四、心的各腔 (一)右心房
分部 固有心房——右心耳 腔静脉窦
入口: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
出入口
冠状窦口
出口:右房室口
结构:界沟、界嵴、梳状肌、卵圆窝
(二)右心室
出入口
入口:右房室口 出口:肺动脉口
• 以室上嵴为界分为窦部和漏斗部 。
• 窦部(流入道) 结构:三尖瓣环、三尖瓣(右房室瓣)、腱索、 乳头肌【上述结构合称三尖瓣复合体】 肉柱、隔缘肉柱(节制带)
二、心的外形 倒置的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
三缘 • 冠状沟:在表面区分心房与心室的标志; • 前、后室间沟:在表面区分左、右心室的
标志; • 房室交点: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点;
• 心尖:由左心室构成,位于左侧第 5 肋 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 cm处。
三、心的构造 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 3 层构成。 心的结缔组织支架:供心肌附着。 房间隔:分隔左、右心房; 室间隔:分隔左、右心室,分为肌部和膜部。
六、心的血管 (一)动脉
1. 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左窦。 前室间支
分支 旋支
2. 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右窦。 后室间支 左室后支
分支 右缘支 窦房结支和房室结支等
搭桥
支架
扩张
(二)静脉 1. 冠状窦:心静脉血的主要回流途径。
心大静脉 心中静脉 心小静脉
冠状窦
右心房
2. 心前静脉
• 主动脉前庭(流出道) 结构:主动脉瓣、主动脉窦
五、心的传导系统 • 组成: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
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口附近右心房壁的心外 膜下,是心的正常起搏点。
房室结:位于房间隔下部右侧心内膜下。
窦房结 房室结 心房肌
右束支 Purkinje纤维 右室肌 房室束
左束支 Purkinje纤维 左室肌
• 漏斗部(流出道):即动脉圆锥。出口处有 肺动脉瓣
(三)左心房
左心耳壁内有梳状肌。
出入口
入口:4 个肺静脉口 出口:左房室口
(四)左心室
出入口
入口:左房室口 出口环、二尖瓣(左房室瓣)、腱索、 乳头肌【上述结构合称二尖瓣复合体】 肉柱
瓣膜的功能
心血管系统解剖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 心:是维持血液定向流动的动力器官; 2. 动脉:运送离心血液的血管; 3. 毛细血管:血管内外在此进行物质交换; 4. 静脉:导血回心的血管。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一)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分支 全身毛细血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