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65)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下册全册教案(1-
65)
目标
本教案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研究统编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下册的内容。
教案依据教材中的课文和活动设计,采用简洁而又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保持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顺利掌握相关知识。
教案简介
本教案共包含65个课时,涵盖了统编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下册的全部内容。
教案的编写均遵循简洁、易懂的原则,以帮助教师迅速掌握每堂课的重点和教学重点。
注意事项
1. 本教案中的内容均为独立决策,无需用户协助。
2. 教案的设计不涉及复杂的法律问题,以避免引起法律风险。
3. 请不要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教案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使用建议
1. 教案中的内容请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不要进行概述。
2. 教师在使用教案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学生的研究需求。
3. 教师可以添加适合自己的教学辅助材料,以提高教学效果。
结语
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份有效且有帮助的教学辅助材料,帮助教师顺利教授统编人教版六年级社会下册的内容。
希望教案能够满足您的需求,祝您教学顺利!。
《人自然社会》主题队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主题队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主题队会教案
——天气和我们、台风登陆、梅雨时节
1.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主题中队会开始。
3.全体起立、出旗、敬礼。
4.唱队歌。
5.中队长讲话。
6.宣布活动开始,进行活动。
竞猜活动内容:
天气和我们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是:
四季分明,光照较多,雨量丰沛,空气湿润。
浙江会受到哪些气象灾害的.影响:
台风、寒潮、梅雨、干旱、暴雨等
常见天气符号:
世界气象日:
每年3月23日
台风登陆
台风预警分为哪四个级别?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梅雨时节
梅雨时节指的是哪段时间?
每年的6月中旬到7月上旬前后
形容梅雨时节的特点的一句谚语: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梅雨时节如何防霉?
衣:勤洗勤换讲卫生,家居衣物保持干燥,防止霉菌滋生。
食:食物易馊或霉变,所以冰箱中取出的食物要加热后再使用,
隔夜食物要煮后使用。
住:因闷热潮湿,人们会常开空调除湿,所以开窗通风有讲究:清晨时空气清新,傍晚时空气湿度低,这时开窗通风最合适。
行:白天出行前准备防晒用品,平时出门携带雨具。
7.中队辅导员讲话。
8.呼号。
9.退旗、敬礼
10.宣布主题中队会结束。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历史等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一、学生情况分析:人与自然社会,在通读教材和了解了该级段六年级学生的情况后,我发现:《人自然社会》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语文数学后,使学生开拓视野,以便更好的接触和认识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
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能学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让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通过认真的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
据了解该六年级段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二、教材分析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历史等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人自然社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认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掌握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培养保护环境和关心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2.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
三、教学步骤:Step 1:引入教学(约10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人自然社会教案”,引导学生思考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问题。
提问一些启发性问题,如:- 什么是人?- 什么是自然?- 什么是社会?- 人、自然和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Step 2:讲授人、自然和社会的相互关系(约2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意图,解释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社会活动会影响自然环境,同时自然环境也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影响。
Step 3:介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约3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和讲解,介绍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探讨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等。
分析这些问题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Step 4:讲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约30分钟)说明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并探讨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介绍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强调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案例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然资源保护的意识。
Step 5:培养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意识(约30分钟)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意识。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关心弱势群体,如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激发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热情。
四、教学评价:1.讨论和小组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表达能力;2.课堂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环境的短文,以展示他们对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理解。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参观社区或城市的环境保护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2.邀请环保人士或社会公益组织的代表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境保护和社会关怀的实践案例;3.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让他们实践环境保护和社会服务的理念。
人自然社会教案(3篇)
第1篇年级:小班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通过活动,让幼儿学会尊重自然、关爱他人,懂得和谐相处。
3.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1. 让幼儿理解尊重自然、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自然、社会相关的图片、视频3. 环保、关爱他人的故事书籍4. 小组讨论的场地和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自然、社会相关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
2.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你们觉得人和自然、社会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活动一:了解自然1. 教师讲解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氧气等。
2. 幼儿分组讨论:我们该如何保护自然?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三、活动二:了解社会1. 教师讲解社会对人类的重要性,如提供教育、医疗等。
2. 幼儿分组讨论:我们该如何关爱他人?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 幼儿回答:我们学习了人类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
二、活动一:环保行动1. 教师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
2. 幼儿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环保行动?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三、活动二:关爱他人1. 教师讲解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如帮助他人、关心他人等。
2. 幼儿分组讨论:我们可以做哪些关爱他人的行动?3. 小组代表分享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和总结。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尊重自然、关爱他人,和谐相处。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到人类与自然、社会的密切关系,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知道人类依赖自然,要保护自然。
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2 教学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概述环保意识的培养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的重要性。
实践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环保的实例,加以实践。
1.4 教学步骤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人类依赖自然。
讲解环保的重要性,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加以实践。
第二章:家庭与社会的关系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知道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引导学生尊重家庭,热爱家庭,积极参与家庭事务。
2.2 教学内容家庭与社会的关系概述家庭的重要性和尊重家庭的态度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家庭的重要性。
谈话法: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家庭态度。
2.4 教学步骤讲解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对自己的影响,自己的家庭态度。
讲解家庭的重要性,让学生尊重家庭,热爱家庭。
让学生举例自己的家庭参与行为,加以实践。
第三章: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知道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3.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概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实践法: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实例,加以实践。
3.4 教学步骤讲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让学生明白个人是社会的一员。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个人的社会责任。
讲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加以实践。
第四章:规则与自由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知道自由是有限度的。
引导学生遵守规则,维护社会秩序。
4.2 教学内容规则与自由的关系概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规则与自由的关系,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学科教学计划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人、自然、社会课,特拟定如下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学习习惯、兴趣、方法及心理特征1、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多数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都较好,对人自然社会学习兴趣较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
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学生上进心强,班级学生之间竞争意识浓;接受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好奇心,好强心都很强,具体形象思维活跃。
但学生的个性显得不稳定,对事物的认识和个人的情感不能客观的分析,意志力尚不定型,自控力不强,对人对事热情度高,但持久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失败面前易灰心。
同时也有个别学生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
从心理特征看,多数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喜欢表扬夸奖,班上竞争意识浓;学困生上课比较被动,不闻不问,积极性不高,作业完成较难,但也喜欢激励。
2、其他因素:学生多数来自农村,他们热爱劳动,活泼好动,集体荣誉感强,学生多数家庭贫困,家长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但教育方法不当,家校配合不够,并对“减负,推素”存有认识偏差,对素质教育认识不够,对技能科非常不重视。
3、纵观全班,学生的人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掌握和能力的差别很大,他们中有些通过生活经验、电视媒体已经掌握了很多知识。
二、教材分析《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内容有安全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人口与青春期教育、浙江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人.自然.社会》教案
小学五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小学五年级《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人、自然、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新开设的一门地方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教材,上好人、自然、社会课,特拟定如下计划;一、指导思想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有安全教育、公民道德规范、法律常识、人口与青春期教育、浙江社会、经济、人文、历史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学分析:五年级大部分学生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已得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
三、教学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
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最新六下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颜君波)
六下《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滨海中心小学颜君波一、指导思想《人·自然·社会》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内容有浙江沿革、环境、文化、经济、和谐、历史等主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知识的渴望越来越激烈,对人的自身素质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语文,数学,还要学好人、自然、社会知识。
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已知经验和学习积极性。
重视实践活动,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将查找资料、实地调查、参观访问、出黑板报、组织辩论赛,课本剧表演、实地体验等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以优化教学效果。
与学校的班队活动、户外活动紧密结合、与地图、电影、电视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有机地整合,拓展地方课程的时空领域。
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二、班级情况分析六(2)班,六(4)班。
大部分学生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已得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大部分同学上课都争着发言,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较高的学习积极性,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体验等因素用于学习。
但有少数几位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对人、自然、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不过相信通过认真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
三、教材内容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内容纲要中珍爱生命、寻找文明、近代历史、浙江地理、社会环境、雏鹰争章6个主题的内容,一学年共32课。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珍爱生命主题有:让自己更快乐、让考试更轻松、关爱青春健康、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罂粟滴血泣诉、涉毒行为必受制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寻找文明主题有: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新石器时代的宝贝、西泠印社话百年、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经济繁荣萌芽初期显江南。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5篇)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5篇)第一篇: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六年级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第1课让考试更轻松【学习目标】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理论分析】考试是每个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必然遇到的事情,过度紧张是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遇到考试情绪高度紧张,心慌,胸闷,头昏,记忆困难,思想难以集中,有的还伴有口干,恶心,呕吐,腹泻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手指震颤,大汗淋漓,头脑轰鸣甚至昏厥等。
对考试漠不关心,抱“无所谓”的态度,也是目前某些小学生对待考试的不正常心理,同样应帮助他们认识其危害性,引起足够重视。
【教学过程】1、做游戏,初步体验⑴师述: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⑵述:让独木桥升高些。
我们再过一次桥。
(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⑶让同学们谈体会,述: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⑷小结第一次过桥,大家很顺利地过了,第二次过桥,独木桥升高了,有的同学紧张得心乱跳,还有的同学的脚也在发抖,因为大家都害怕掉进河里,越紧张,越容易掉进河里。
由于大家过度紧张,因此影响了大家正常水平的发挥。
2、引导学生:⑴问:同学们,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出示:考试。
⑵问: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⑶让同学们讨论:(4人一组)⑷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自由谈)同学们说:a、考试前,睡不好觉,整天担心b、考试前就想去小便c、考试前拿到考卷心里怦怦乱跳d、答卷时有时看错题e、有时漏做题,心里烦恼极了。
⑸出示图片⑹过渡: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
3、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两种途径:一是自我调节二是什么?⑴ 听故事,明理A、放录音,听故事(故事内容略)B、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C、小结,过渡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⑵ 那么,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
六年级人自然社会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地球的奥秘——地球的外部结构教学目标:1. 了解地球的外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并能够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掌握使用地球模型进行实践探索的方法,培养观察、思考和实验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
教学重点:1. 地球的外部结构的概念和特点。
2. 地球模型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3. 实践探索中的观察、思考和实验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地球模型制作材料:纸板、彩色纸、剪刀、胶水。
2. 实验器材:小石头、玻璃瓶、水。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地球的外部结构,引发学生对地球结构的好奇和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年学过的有关地球的知识,复习地球的内部结构。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介绍地球的外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简要解释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2. 使用简单的语言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外部结构。
步骤三:地球模型制作(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制作一个地球模型。
2. 指导学生使用纸板和彩色纸制作地球的外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和地核。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进行模型设计,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
步骤四:实践探索(20分钟)1. 将学生的地球模型放在桌上,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模型进行实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模拟地球的外部结构,例如使用小石头代表地壳、水代表地幔等。
3.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地球的外部结构特点,如地壳的脆弱性、地幔的流动性等。
步骤五:讨论和总结(10分钟)1. 学生小组分享实验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
2. 引导学生总结地球的外部结构特点和相互关系。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激发他们对地球的进一步探索兴趣。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地球外部结构的小短文,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人、自然 、社会六年级教案
人、自然、社会六年级教案摘要:本教案以"人、自然、社会"为主题,旨在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和资源,帮助六年级学生深入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案内容包括目标设定、教学活动设计和评价方法等方面,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了解社会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技能目标:-培养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珍惜。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交能力。
二、教学活动设计1.活动一:观察校园环境-学生分组,前往校园各个角落进行环境观察。
-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分享观察结果,提出改善环境的建议。
2.活动二:探索自然资源-学生小组分工合作,选择一种自然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收集有关自然资源的信息,了解其用途、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制作海报或展板,展示研究成果,并向全班进行汇报。
3.活动三:社会问题演绎-学生分组,选择一个社会问题进行模拟演绎。
-设计情景和角色,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表达问题和解决方案。
-进行讨论和反思,探讨如何解决类似问题以及每个人的责任。
4.活动四:环境保护主题剧-学生分组,创作并排练一部环境保护主题的小剧场表演。
-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传达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呼吁。
-在班级或学校内进行演出,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
三、评价方法1.个人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评估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转变。
2.小组合作评价:-评估小组合作和协作能力,包括分工、沟通和协调等方面。
3.成果展示评价:-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效果和表达能力。
4.反思和总结评价:-学生针对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评估自己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与自然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1.2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讨论、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自然环境的美丽和重要性。
讲解:讲解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清洁等。
第二章:我与社会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在社会中与他人和谐相处。
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影响。
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社会环境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社会环境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与责任。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性。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他人和谐相处。
第三章:我与他人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3.2 教学内容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引入:通过故事、情境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
讲解:讲解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方法。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情境。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第四章:我与集体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集体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六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六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2 教学内容: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性1.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分享各自的观点。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案。
1.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环保的看法和建议。
第二章:社会的构成与功能2.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的构成要素,理解社会的基本功能。
2.2 教学内容:社会的构成要素: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政治、文化等社会的基本功能: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功能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功能。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社会的功能,分享各自的观点。
2.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社会的构成要素和基本功能。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社会功能的理解。
第三章:社会变迁与发展3.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变迁的原因,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
3.2 教学内容:社会变迁的原因:技术进步、经济发展、人口变化等社会发展的趋势:城市化、全球化、信息化等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发展的趋势。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案例,让学生思考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3.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让学生思考社会变迁和发展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四章:人与社会的互动4.1 教学目标: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个人对社会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行为影响社会。
个人对社会的影响:个人的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分享各自的观点。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体验其对社会的影响。
4.4 教学活动:观看相关视频资料,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胡荣
教学工作计划学校:瑞安市平阳坑学校科目:人自然社会年级:六下姓名:谢丙舜这学期围绕安全教育、阳光教育思想制定本计划。
一、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涉及了《浙江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通用内容)标准(1年级~9年级)》内容纲要中珍爱生命、寻找文明、近代历史、浙江地理、社会环境、雏鹰争章6个主题的内容。
各模块的课文安排如下:珍爱生命主题有:让自己更快乐、让考试更轻松、关爱青春健康、学会保护自己、美丽罂粟滴血泣诉、涉毒行为必受制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寻找文明主题有: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新石器时代的宝贝、西泠印社话百年、梦回古都再现千年辉煌、经济繁荣萌芽初期显江南。
近代历史主题有:太平天国烽火席卷浙江、辛亥革命激荡钱塘江两岸、鉴湖女侠轩亭洒碧血、当五四浪潮袭来的时候、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人民的好总理。
浙江地理主题有:海陆兼备的多山省份、错落有致的地形、星罗棋布的港口、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地动山摇灾害、防范灾害有良方、环境问题危害大。
社会环境主题有:宜居家园靠大家、条条大道通南北、修桥筑路奔富裕、蓬勃发展的浙江经济、欣欣向荣的专业市场、开拓创新的民营企业。
雏鹰争章活动主题有:社会考察章、合作交往章、禁毒章、公益章、创新章。
二、学生分析《人自然社会》包含的内容非常的丰富,是学生在初步学习语文数学后,使学生开拓视野,以便更好的接触和认识社会,提供了非常好的载体。
通过人自然社会课学习,能学到很多知识,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让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
通过认真的组织教学,学生一定能喜欢人、自然、社会这门课。
据了解该六年级段学生学习基础比较扎实,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习惯都比较好。
三、全册及单元教学目标。
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
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
《人、自然、社会》教案
了解一些常见传染病的主要症状及传播途径。
3、初步了解霍乱、天花、鼠疫、艾滋病、病毒性肝
炎、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病等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4、提高对常见传染病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
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
设计理念:
使学生了解传染病的特点及危害,提高对常见传染
病的辨别能力和防范意识,提高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
一、谈话导入。 二、教学新知: 介绍保护和洗干净外生殖器官的重要性,要求学生每 晚睡觉前,能将自己的外生殖器冼干净。让学生懂得要爱 护身体最秘密的地方,就得从每晚的清洁行动做起。 三、指导清洁: 1、洗小屁股前,应该先解好大小便,并把双手洗干 净。 2、拿出你专用的脸盆、毛巾和温水。 3、女孩子要从前往后洗,男孩先要洗前面,从上往 下洗,再洗后面。 4、最后要擦干,换上干净的内裤。 四、教育学生如何保护自己了解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外 生殖器,并懂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最秘密的地方,初步进 行保护自我隐私的教育。 五、实践活动: 回家了解自己了解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外生殖器,并懂 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的外生殖器。 教学反思:
习惯使用礼貌用语,懂得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 迎的人。 教学准备: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向学生介绍一位上海女孩友好接待外国元首的真实 故事。但只告诉学生故事的结果:由于上海女孩接待时 非常讲礼貌,深受外国元首的喜爱,并应聘去他的国家 做客。 二、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1、这位上海女孩有哪些懂礼貌的行为使外国元首喜 爱呢? 2、通过讨论,从而使学生明白如何待人接物,并懂 得哪些是礼貌的行为。 三、自我评价: 1、联系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一说在哪些方面做 得有礼貌? 2、与同学比一比。引导学生发现周围同学的优点, 并夸夸懂礼貌的小伙伴。 四、实践活动: 游戏“彬彬有礼去做客”。 五、课外作业: 写日记。《我的做客日记》。 教学反思:
人自然社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教案教案标题:探索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教案目标:1. 了解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2. 探索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教学重点:1.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2. 社会对自然的影响。
3.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人、自然和社会的复杂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
2. 图片、视频或实物展示。
3. 学生练习册或工作表。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自然景观,引起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探索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15分钟):1. 利用案例或实例,让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例如食物、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污染、破坏生态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并记录下来。
探索社会对自然的影响(1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社会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城市建设、工业污染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3. 分组讨论学生对社会对自然影响的认识,并记录下来。
探索人类对社会的依赖(15分钟):1. 通过案例或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对社会的依赖,例如教育、医疗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社会对个人和集体的影响,例如规则、价值观等。
3. 分组讨论学生对人类对社会的依赖的理解,并记录下来。
总结(5分钟):1. 回顾学生对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2. 强调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影响。
3.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改善社会。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污染、贫困等,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
教学反思:1.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记录来评估他们对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
六年级下册《人自然社会》全册教案17、当五四浪潮袭来的时候教学目标1.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暴发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2、能对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性质、领导者、革命的主力、运动的背景),体会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要起来反抗。
3.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理想而奋斗的顽强毅力教学准备:1、历史大查阅:(制成资料卡片)A、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及其故事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教学流程:一、导入(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
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
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
(板书)二、交流探究1、新文化运动(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3)资料交流: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小结:(投影)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
(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人自然社会》主题队会教案
人自然社会主题队会教案一、简介在社会学、地理学、生态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影响下,人自然社会已经成为当前学术和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热点。
本教案旨在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人自然社会的概念、特征、发展和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理解人自然社会的概念和特征,了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依赖关系;2.掌握人自然社会的历史沿革和当前发展状况,了解相关政策和行动计划;3.学习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环境污染及其治理、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等问题,了解科学知识和解决方案;4.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分析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什么是人自然社会?1.1 人自然社会的概念和特征;1.2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依赖关系;1.3 地球系统和全球环境变化。
第二节:人自然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现状2.1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演变史;2.2 人自然社会的现状及相关行动计划。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1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管理;3.2 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四节:环境污染及其治理4.1 环境污染的类型和影响;4.2 环境污染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第五节: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5.1 气候变化和影响,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行动;5.2 能源转型与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革命,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四、教学方法1.阅读文章、书籍,探讨相关问题。
2.观看视频、图片,分析比较。
3.听取专家讲座、社区调研,收集信息。
4.小组合作、讨论、展示,锻炼分析、沟通和创新能力。
5.实地考察、实践探究,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和讨论;2.课堂小测试和作业;3.组内合作和展示;4.实践效果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课本和教辅资料;2.多媒体设备和视频资源;3.社区调研和实地考察;4.网络研究和社交平台资源;5.专家讲座和访谈资源。
七、教学进度安排时间内容第一周人自然社会的概念和特征,地球系统等第二周人自然社会的历史发展第三周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等第四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第五周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八、总结人自然社会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和机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社会责任感和科学素养,有益于增强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课前同学们做了很多资料调查,相信对“五四运动”已经有了一定了解,现在就让我们共同交流一下吧:
A、五四运动暴发的背景及原因
B、五四运动的经过
C、五四运动的结果
小结:(板书)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先锋:学生
主力:工人阶级
领导者: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结局:初步胜利
标志:北洋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2.让学生代表宣读倡议书。
3.稀有选择搭档,推选组长,出谋划策,商讨措施。比一比,哪个小组的点子多,有创意,比赛评选出最佳创意小组、最佳策划小组。组内合作,教师相机点拨。
4.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合作成果。
(五)课堂小结,结束活动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浙江人行动起来,那么,我们美丽的家乡一定能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2)交流、评价、点拨。
(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各小组比赛的形式,由生评、师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整理、筛选资料,制作手抄报。
各小组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整理,然后进行归类。然后在组内进行分工,确定一个子课题编写一份手抄报。
(4)交流、展览。
(三)创意策划,研讨措施
1.在这片仅占全国1%的国土面积上,汇聚了占全国总人口5.92%的人口和8.3%的城市,创造了占全国17.14%的国民经济收入和15.6%的地方财政收入,2002年底人均年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2.98倍。作为浙江人,我们要为在“长三角”有一席之地而自豪!作为浙江人,我们都有责任出一份力呀!(各小组畅所欲言,从环保、学习、健体、各方面交流了自己的看法。)
2、小结
二、“一大”的召开
1、阅读课本
(1)“一大”的召开地点
(2)“一大”的召开到会的代表
(3)“一大”的召开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4)后来怎么办?
(5)“一大”召开的内容有哪些?
2、学生汇报
(1)党的名称,党的纲领,奋斗目标,中心任务,中央领导结构。
(2)我们党的纲领:1.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2.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3.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新文化运动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前后期在思想宣传方面有什么重大变化?
…… ……
小结: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在思想宣传方面,新文化运动前期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等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把新文化运动推向新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五、全课总结,升华敬意
今天,我们再次缅怀周总理的业绩,使我们对他老人家更加崇敬和怀念,对我们伟大的党更加热爱和信赖。将激励我们拼搏向上,不断前进。、
第18课:海陆兼备的多山省份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浙江,了解在各方面的资源,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四、联系实际,导行明理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建设祖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你们身上。周总理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民族的振兴腾飞,为了人民安居乐业,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你们现在怎样做,才能笑慰已故总理的英灵?无愧于党的好孩子?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进行讨论、畅谈。以周总理为榜样,忠于党、忠于人民,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将来做一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全课小结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四、课后延伸
1、搜集歌颂中国共产党的歌曲、诗词。
2、出一期回顾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为主的历史手抄报。
17、人民的好总理
教学目标
1.通过周恩来少年时期“为中华之崛起”而发愤读书的故事,体会少年周恩来的爱国之情。
2.了解周恩来同志卓越的政治、思想和军事才能,体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大无畏精神。
教学过程设计
一、“一大”的召开的背景简介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条件
无产阶级政党建立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两者缺一不可。(1)无产阶级是伴随着大工业作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而出现的,它是当前与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真正的革命阶级。(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由有产阶级中学识丰富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历史和经济的理论中成长起来的,在艰巨的阶级斗争的实践中和科学研究中创造出来的。(3)马克思主义必须到工人运动中寻找自己的物质武器,才能使自己有所依托并形成强大的物质力量,否则会在书斋中枯萎下去;工人运动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才能形成自觉的共产主义运动
(2)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学生要学会利用多种有效手段、利用适当的工具和技术(包括计算机)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会整理与归纳信息,学会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恰当地利用信息。
(3)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活动的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参与,亲历实践过程,加深体验,促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问题的思考与感悟,激发起探索、创新的兴趣和欲望,并且逐步形成喜爱质疑、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中获取新知的心理素质。在收集与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习黄河有关的知识,并通过小报、交
(3)生活链结
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学生发生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是爱国的具体表现,那么在和平发展的今天,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体现我们的爱国思想?
1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摇篮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经过。
2.了解中共“一大”在嘉兴南胡游船上举行的原因和会议内容。
3.了解中共“一大”召开的伟大意义。
3、指导学生按照选定的活动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筛选。
三、活动过程设计
(一)视频导入,引发探究欲望
1.浙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素称"文物之邦".历史悠久,积储深厚。浙江拥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更有“文化之邦”、“旅游之乡”的盛名,历史悠久,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化昌盛,自从东晋南朝以来就后来居上,千百年来遥遥领先,在21世纪的现代化赛跑中理当再接再厉,更上新台阶。久远而光荣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史册上留下浓重一笔。在解说中间插入图片,并配上音乐。
B、“五四运动”的爆发及其经过
2、投影片及教学图片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投影出示图片:“康有为、梁启超像”、“义和团旗帜”、“孙中山像”)
提问:大家还熟悉这三幅图片吗?相信关于他们的故事同学们一定还记得,哪位同学能分别用一两句话概述一下。
…… ……
辛亥革命后,许多人都为推翻两千年的帝制而欢呼,幻想在此基础上建立民主的共和国,以实现中国人的强国之梦。但是,现实却是袁世凯和张勋复辟帝制、军阀割据混战、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专横。从西方移植过来的民主共和体制显得羸弱无力,民主共和制并没有发挥其制衡作用,反而成为军阀、政客争权夺利的遮羞布。
那么,挽救中国到底应该走怎样的一条道路,中国革命的曙光究竟在哪里?带着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的学习——五四运动。(板书)
二、交流探究
1、新文化运动
(1)简介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2)阅读教材,知识归纳:
A、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B、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刊物
C、新文化运动的口号
(3)资料交流:
A、了解陈独秀、李大钊、《新青年》(投影图片)
(5)在我国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阅读教材,了解十月革命)
…… ……
小结: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6)探究、讨论:
B、你还了解新文化运动中的其他一些人物吗?
(4)通过以上资料的交流,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概括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方法:在自主概括的基础上与同桌或在组内交流,互相补充学习。)
小结:(投影)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制度的孔教。
3.通过了解周总理在领导人民战胜艰难险阻,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的好总理为民谋福利的高尚的人格风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新课
1.挂出周总理的画像,激情引题,引导学生仔细看看周总理的外貌,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会感到周总理英竣端正、慈祥、可亲。强化了周总理的形象。
2.过渡句: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一生的动人事迹是写不完,说不尽的,他和人民心连心。(同时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周总理在邢台地震时为党为人民忘我工作的生活片段。
第19课:错落有致的地形
活动目标
1、热爱祖国河山,家乡的魅力,体会浙江作为一个沿海城市在地理、气候、经济、政治、文化方面是如何蓬勃发展的。
第四项活动则是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调查报告或活动小结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想和认识,总结自己参加活动的收获,作为自我评价。
在这次活动中,学生还从各个角度,不拘形式地记录了这次活动过程,有的还就整个活动撰写了调查报告。
我们的收获
(1)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过程。
这项综合实践活动得到了社会、科学、语文、美术等学科老师的支持,也得到了社会家长的支持。通过活动,促进了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融合,共同营造了一个和谐的学习过程,师生共同分享了综合实践活动带来的快乐。
15当五四浪潮袭来的时候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暴发的背景、原因、经过和结果。
2、能对五四运动和“辛亥革命”进行比较:性质、领导者、革命的主力、运动的背景),体会在民族危亡的时刻,我们要起来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