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郭冲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要点雷艳艳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要点雷艳艳发布时间:2021-05-21T12:02:19.38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雷艳艳[导读] 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多方面工作,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保障。
榆林众智建筑设计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719000摘要:建筑结构设计涉及多方面工作,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性、稳定性是建筑设计的基础保障。
抗震设计作为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还需要加强这方面的重视。
文章对建筑结构设计下抗震设计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结构抗震引言随着我国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这虽然给城市带来了人才和劳动力,但是也增加了城市住房问题的负担。
在建筑物未建设前,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全方位的考虑,并结合施工地点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且合理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建立完整的预防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工程项目质量与抗震能力的稳步提升。
1抗震设计的意义地震活动是一种很难准确预测的自然灾难,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不可能准确地对地震活动做出预测。
但是依据现实条件,提前采取防护手段也是一种非常好的预防手段。
对于非选择性、危险性大的地震活动,如何用科学的理念和技术来预防地震的损害、来减少地震造成的各种损失。
现在,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国家都有各自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小型地震不会对建筑结构造成损害,中型地震可以做到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建筑物仍然可以使用,在大型地震建筑物不会倒塌保证人员的安全。
这一抗震设计原则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受到地震灾害影响过程中,如果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所采用的结构布置不协调,那么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难以得到有效利用。
当出现破坏时,新建的建筑费用要比维修旧建筑的费用高。
从经济成本来讲,是非常不合算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计的,这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首要任务。
2 建筑工程抗震设计主要原则 2.1整体性原则展开建筑抗震设计时,设计内容不只是针对某一个建筑内的某一个部位,而是将抗震设计贯穿到整个设计过程中,从而提高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简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简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指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中,通过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材料和施工工艺等,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减小地震灾害对建筑物造成的损失。
下面将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简析。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1、安全性: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首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采取适当的结构形式,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地震力并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2、可行性:抗震设计还应考虑到建筑物的可行性,包括经济可行性和施工可行性。
在保证抗震安全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降低建筑物的抗震投资。
要考虑到施工工艺的可行性,确保抗震设计方案的实施。
3、可靠性:抗震设计需要保证结构的可靠性,即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正常工作并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
通过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和使用可靠的材料,确保建筑物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1、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对其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
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
根据地震影响区域的地震烈度和建筑物的用途,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2、优化布置结构:在建筑物的平面和立面布置中,合理布置结构体系,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其抗震作用。
如在建筑物的平面布置中,尽量选择对称形式,提高抗震性能;在建筑物的立面布置中,合理增设剪力墙、拉力系统等,提高抗震能力。
3、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适当的材料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常用的抗震材料包括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通过选用高强度材料,提高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和韧性,增加其抗震能力。
4、考虑抗震节点的设计: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抗震节点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设计抗震节点,使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合理传递和分散地震力,避免局部破坏。
5、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进行结构抗震计算,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估。
通过计算分析,确定建筑物的地震荷载和结构的抗震性能要求,在设计中进行相应调整,确保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原则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原则发表时间:2016-08-19T13:36:34.737Z 来源:《低碳地产》2015年第7期作者:孙寇柱[导读] 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的原则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
江苏东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相关人员在进行建筑结构的设计时,不仅要考虑现场、环境、安全等一系列现实问题,更要从长远的角度综合考虑,其中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是建筑结构中要特别重视的设计环节,对住户和周边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时,相关人员要本着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按照相关原则规范,对建筑结构的抗震、抗爆性能作出可行性的预测和评估,以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
本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的原则分别进行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爆设计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在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生态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导致地壳运动时常出现异常现象,造成大地震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国际恐怖主义的盛行,国际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影响国家经济发展和群众正常生活的重要因素,由于高层建筑具有人员密集的特点,因此成为恐怖分子趁机生事的主要地点之一。
由以上可以看出,做好抗震设计和抗爆设计在建筑结构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一)“三水准设防、两阶段设计”是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标准建筑结构设计的历史变革较为丰富,最原始的设计为刚性设计,然后由刚性设计走向柔性设计,再发展到延性设计和结构控制设计。
而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建筑结构设计也因此需要考虑更多的内容,对于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对其建筑物的自振周期,所选建设材料的性能、各个结构的阻尼变化以及建筑物基础差异沉降等因素进行考虑,这也导致建筑结构设计具有极强的复杂性特点,当设计师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对某些影响因素考虑不到位时,甚至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某一建设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不同的现象[1]。
抗震设计分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探讨
抗震设计分析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探讨
郭超
【期刊名称】《居业》
【年(卷),期】2015(000)014
【摘要】抗震性作为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在建筑开发项目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而抗震设计在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与普及.本文旨在结合抗震设计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其实际应用的客观分析,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进行探讨,以期为其在建筑实践中的应该提供一定的借鉴.
【总页数】2页(P59-60)
【作者】郭超
【作者单位】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
2.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
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4.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5.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问题及措施李波
试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问题及措施李波发布时间:2023-06-15T03:00:05.915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3年7期作者:李波[导读] 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强化施工设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保证施工中会用到的建筑材料质量,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合理设计地震外力能量吸收和传递四个方面,来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的如何解决。
西安连城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710200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强化施工设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保证施工中会用到的建筑材料质量,提升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合理设计地震外力能量吸收和传递四个方面,来阐述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主要问题的如何解决。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解决措施引言:当下很多建筑在施工中的抗震性符合小型地震不会损害建筑物的整体结构,中型地震让建筑物修缮后维持原来模样,大型地震会保证建筑物不倒,在最大限度内保证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建筑的结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保证建筑物经过地震以后的使用寿命不受影响,还要节省维护费用。
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很多施工方的工作人员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没有明确的认知,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没有对施工现场以及周边地区的地理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在施工的建筑材料、工艺上没有根据当地可能会发生的地震情况做出科学结构设计。
一部分工作人员在进行抗震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时,没有根据当地的地理状况进行分析,无法保证整个建筑物受力均匀,同时,工作人员在设计建筑结构的时候没有针对考查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设计时容易忽略抵抗侧向力主体结构的设计,出现建筑物平面不规则设计和不符合抗震概念的设计方案,具有极强的安全隐患,在发生地震灾害时,也很容易出现建筑物倒塌的情况。
2.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主要问题的解决措施2.1强化设计工作人员的法律法规意识提升建筑物的抗震能力,避免出现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出现,首先,需要提高设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法律法规意识。
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分析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发布时间:2022-10-12T03:53:19.463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第11期6月37卷作者:郭宏鹏[导读] 基于地震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同时具备了很强的不可预估性,一旦有地震灾害产生,郭宏鹏41051119860711****摘?要:基于地震属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同时具备了很强的不可预估性,一旦有地震灾害产生,将会对建筑以及民众的个人安全、财产安全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可以有效降低地震的影响程度,结构工程师在建筑抗震设计时,要注意多学习多思考多总结,从结构概念到结构构件布置都有清晰的理解,如此才可以将建筑的抗震设计落实到实际工程项目中,并以此来确保设计质量得到提升,增强建设物的抗震能力,防止因为地震而造成的严重后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设计要点建筑工程中的抗震设计对于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促进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因此抗震设计的合理性十分关键。
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地质情况、环境因素都各有不同,故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抗震设计的标准以及理论,这就需要相关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出更多的研究。
1?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使用抗震设计的重要意义近几年,我国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地震灾害明显增多,为建筑结构带来较大破坏,危害了人们人身财产安全。
多年来,地震的发生,严重损伤了建筑物,危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如: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使几十万人失去了宝贵生命、健康身体,甚至于,为人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创伤。
我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不断深入,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城乡标志性建筑,人口密集度进一步提升,由此可见,一旦发生地震,带来的损失将难以估量。
对此,加强抗震设计,已经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点。
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人们已经意识,地震带来的危害难以估量。
然而,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却仍然无法准确判断地震发生时间、发生地点,以便人们做好防护工作。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及方法
TM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及方法李淑彦 秦皇岛市建筑设计院摘 要: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各地高楼林立。
多功能的居住环境以及简洁美观的立体效果,已然成为人们对建筑设计的主流追求,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设计中普遍采用结构复杂的建筑体系,这在保证建筑拥有足够多使用空间的同时,无疑也增加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工作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方法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各地的高层建筑纷纷拔地而起,速度惊人。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一直以来就是建筑设计和施工的重点,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能够减轻甚至避免地震带来的危害,把握好抗震设计是关键。
因此,我们应该把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以及应对的方法。
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1.1 选择合适的地基 由于施工场地的地质环境不同,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反应也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在有选择的情况下,选择一块有利于抗震的场地开展施工,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地震所造成的损害。
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要求基础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埋深基础四周土壤的被动土压力,能够抵抗高层建筑承受水平载荷所产生的倾覆和滑移。
天然地基基础埋深为建筑高度的 1/15,桩基基础埋深为建筑高度的 1/18。
针对地下室分缝处,应有 500 以上空隙用砂回填夯实;若地下室一面为开口,应保证开口以下至少 2 米以上覆土。
此外,还要尽可能地错开地震周期与在建项目的自振周期,用以防止建筑结构产生共振损坏。
1.2 增强建筑的整体性建筑物作为许多细节构件连接而成的整体,是一个具备空间刚度的结构体系,其能否承受地震惊人的破坏力量,全看各构件间能不能实现协调工作、有机地形成一个整体。
所以说,建筑物的整体性能不但是建筑抗震的首要条件,还是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一般来说,每层楼盖应足以起水平隔板作用。
我国抗震规范推荐钢结构的楼盖宜采用压型钢板现浇钢筋凝土组合楼板或非组合楼板, 对超过 12 层的钢结构, 必要时可设置水平支撑。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 石华强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分析石华强发表时间:2019-06-20T16:06:09.09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作者:石华强[导读] 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摘要:本文围绕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特点展开探讨,先简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的常见问题,然后阐述了建筑抗震设计中的解决措施,以期增大建筑安全系数,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引言随着城市发展步伐的加快,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由于土地资源的紧张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
超高层建筑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抗震设计问题作为一项关键问题不容小觑,本文通过对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来提出超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同时提出了超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解决措施,希望为超高层抗震设计提供一定的指导。
1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一是结构受力状况。
超高层建筑结构整体的柔性和承载力受建筑受力均衡性的影响,建筑受力均衡性对在强震环境下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对超高层结构设计过程中要切实关注受力状况,加强对结构构件和连接点之间的受力状况的监测,确保强震环境下临时能量对超高层建筑的冲击,确保受力平衡,保障主体结构的完整性。
二是轴向变形问题。
超高层建筑的竖向载荷大,能够使得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进而影响连续梁弯矩,这一方面会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另一方面还会造成跨中正弯矩和端支座负弯矩值的增大,同时也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
因此,我们要加强轴向变形的计算,从而及时调整下料长度,调整结构剪力和侧移的影响。
三是结构延展性。
结构延展性是超高层建筑的一个重要设计指标,与低层楼房相比高层楼房结构更加柔软,这导致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也更大,为了避免地震情况下的倒塌,使超高层建筑结构在塑性变形后仍然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需要我们在构造上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提高建筑的延性。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 郭聪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郭聪摘要:目前国内外工程界开始越来越重视当前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
然而现在很多专家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到在地震当中建筑物的破坏原因和过程,所以要想针对建筑结构进行精确地抗震设计具有较大的难度。
本文针对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当中的若干问题做出了认真地探讨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如何促进建筑物结构抗震能力的提升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够有效地推动我国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一、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含义一般来说,所谓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就是指通过地震时对建筑结构的破坏,结合建筑结构工程长期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形成的一种基本的设计方法与设计思想。
地震动理论上来说就是一种随机的振动,它具有人们难以把握的随机性、复杂性与不确定性,要想很精确地预测某建筑物可能遭遇的地震的特性与参数,就目前来说我们还很难有更好的方法。
在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这个方面,由于我们不能够很充分地考虑建筑结构的空间作用、建筑结构的性质、建筑的材料以及外界引起变化等等很多种不同的因素,因此有着一种不确定性的存在。
所以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不能够全部的取决于计算结果,更应该以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基础理论以及经过长时间建筑工程抗震经验所能够总结出来的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方法为基本出发点,进而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2.1确保结构构件具有必要的性能在进行抗震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建筑结构构件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刚度和延性等性能。
结构构件需要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底层柱、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对于可能会造成构件相对薄弱的部位,需要采取从事提高其抗震能力,对于承受竖向荷载的主要构件则最好不作为主要的耗能构件。
2.2尽量多的设置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需要有多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合而成,并且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例如框剪结构就是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者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的。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
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指在地震时建筑物的结构不发生破坏或破坏程度较小的能力。
优化设计则是在满足抗震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减少建筑物结构的材料消耗和造价开支。
抗震分析建筑结构的抗震分析一般分为两个步骤: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静力分析是在结构体系属于线性弹性状态时进行的,考虑建筑物的自重和静止荷载,使用受力分析法或等效静力法求得结构的内力、应力和变形等状态指标,并进行设计强度的检验。
动力分析是在随时间变化的荷载(如地震)下,考虑结构体系的非线性动力响应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的过程。
其主要分为时程分析和频率响应分析两种方法。
时程分析是指以时间为坐标轴,采用有限元动力学原理对整个结构系统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学响应进行模拟计算。
时程分析能够准确计算结构系统的动力响应,包括结构受力、变形、裂缝形成、破坏情况等。
但计算难度较大,计算量较大,且对输入参数的精度要求较高。
频率响应分析是通过解析式来求解结构系统在地震激励下的最大响应,该方法仅能作为静力分析的辅助方法。
其缺点是不能处理非线性现象,应用场合相对较少。
优化设计在抗震设计要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设计,进行材料的节约和造价的降低。
优化设计包括选优结构形式、优化截面形状和尺寸、优化材料性能等方面。
其中选优结构形式的方法主要有合理选用或组合现有结构形式、引入新的结构体系、增加或减少某些构件的数量等,通过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效益、实施难度、施工期等综合指标,确定最优结构形式。
优化截面形状和尺寸主要通过不同材料、断面形状和尺寸等条件下的抗震性能比较,控制构件的受力状态和破坏形态,减轻建筑物的截面损伤或集中破坏,实现材料的节约。
优化材料性能也是一种降低建筑物造价的方法。
通过选用性能更好、材质更轻、更高效、耐腐蚀、耐久、维修成本更低的新型材料,来实现轻质化、高效化、耐久化等目标,减少造价开支。
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相关要点
建筑抗震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相关要点发表时间:2016-11-03T15:31:23.353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14期作者:卢照环[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成败。
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
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深圳市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目前,随着当前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建筑抗震设计是建筑设计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
它不仅对于建筑的抗震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成败。
一个优良的建筑抗震设计,必须是在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相互配合协作共同考虑抗震的设计基础上完成。
为此,要充分重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建筑抗震设计中更好地发挥建筑设计应有的作用。
本文就首先指出了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然后又探讨了如何切实做好建筑抗震设计工作。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重要作用;注意事项我国是一个地壳相对活跃的国家,频频发生地震,有数据显示,我国共有23条主要地震带,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的抗震设计,地震引起建筑事故的频繁发生,使得建筑行业不得不对建筑的抗震性能格外重视。
尤其是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安全性方面来看,更是需要得到较好的保障,抗震性能方面的保障就是其中比较核心的一点。
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抗震性能就需要重点从建筑设计着手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控制,切实提升建筑抗震设计的效果,确保建筑物应用的安全性。
一、建筑设计在建筑抗震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建设中,建筑设计是在施工前就应该做好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决定性价值和意义是比较突出的,这也就是建筑设计工作的重要性体现。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 郭佳
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分析郭佳发表时间:2020-09-15T17:02:27.020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作者:郭佳安静[导读] 摘要:伴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得到了建设。
广东华福地产陕西省西安市 710018摘要:伴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得到了建设。
但就目前来看,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容易出现问题,导致建筑结构安全受到了较大危险。
一旦发生事故,则将引起人员伤亡,使得建筑结构设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因此,还应加强住宅建筑结构设计重点事项分析,以便使建筑结构得到科学设计。
本文先后对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遵循的主要原则进行阐述,而后就当前我国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提升措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此希望可以给广大建筑设计工作者在抗震设计中提供一些有用的建议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1.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在建筑结构构件要具备相应的“性能、抗震防线布设点”等建筑要求的满足。
传统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建筑工程结构构件上不注重建筑的“承载力、稳定性、刚度、延性性能”等建筑特性。
以至于建筑的抗震性能很难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提升,但是,现代化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对于建筑的“强底层柱、强节点弱”等细节上采取建筑材料强化以及建筑施工质量等方面上的注重,对提升建筑构件薄弱环节的抗震效果以及纵向的主要承载构件等建筑的主要耗能构件作出了进一步的材料选择,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材料选择对于材料的持久性和质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提高了建筑成本,但是对于提升抗震结构的稳定性来说具有良好的效果,传统建筑在经历大地震后也许会顺利度过第一次,但是在数十次的余震的大型地震中想要屹立不倒却是极为困难,现代化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在这一方面以结构设计时的布设抗震防线的方法来对余震进行有效防范,从而减少余震对于建筑工程造成的危害。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要点 郭迎春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作用及其要点郭迎春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结构工程数量越来越多。
当前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破坏,地质活动也越来越频繁。
地震发生的频率比以前增加了。
我们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抗震的设计,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
关键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设计要点引言自然灾害,尤其是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受到技术限制的影响,我们无法准确预估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是我们永远无法忘怀的痛,所以在保证建筑的舒适性的同时,提高建筑的抗震性、保证建筑安全刻不容缓。
本文即在介绍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建筑抗震性设计的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物抗震设计的作用1.1减少人员伤亡衣食住行是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但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存在,尤其是地震灾害,人民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给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巨大打击。
比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伤亡惨重,建筑物基本倒塌。
虽然地震级数较大是其客观原因,但也是因为人们不注重建筑物的抗震性导致这一悲剧的发生。
首先,在建造建筑物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的技术和意识。
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这就导致建筑物的抗震性非常差。
近年来由地震导致的房屋倒塌给人们带来了不可预估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
为了减轻人员伤亡,设计者在建造楼房的时候一般会采取措施,比如在建筑主体和地基之间加隔震层,或者是加固地基,地基的稳定性有益于抗震的功效,稳定的地基在地震中不易于变形。
同时在选取地基时,同一楼层要选取在性质相同的地基上,避免出现因性质不同而导致抗震性减弱的情况。
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作用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是不可抗的自然因素,我们只能通过加固楼层来避免人员伤亡。
1.2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建筑结构工程抗震设计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最大程度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的影响。
基于工程实例的隔震结构设计
基于工程实例的隔震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0T16:01:26.04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作者:郭冲
[导读] 本文基于工程实例,对1栋三层规则的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试验分析,希望通过隔震设计可以极大的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更好的保证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
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本文基于工程实例,对1栋三层规则的框架结构进行抗震试验分析,希望通过隔震设计可以极大的减小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反应,更好的保证人类生命、财产的安全。
关键词:隔震设计;建筑;结构;抗震
2.2 结论分析
首先从传感器上采集到的信号分析未加隔振装置的结构的地震反应和隔振体系的地震反应,然后将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对比。
隔震体系和非隔震体系的地震反应对比如图4
对比隔振结构和传统结构的位移反应,可以发现:隔振结构的位移比传统结构的要大,但没有超过隔振垫的允许水平位移,符合隔振体系的隔振效果分析。
但隔震结构的层间位移却比传统结构的小得多。
为了得到较好的隔振效果,必须选用参数合适的隔振垫。
3 结语
在我国地震高发地带,隔震技术在建筑结构中也被广泛应用,隔震结构在地震中的良好表现,使人们对结构隔震技术充满了信心,并为隔震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也进一步证明了隔震技术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 郭锐,程爱军.浅议建筑结构振动控制[A].建筑科学,2008,27.
[2] 张苇. 山西太原某高层建筑隔震设计[J].山西建筑. 2011(04)。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
浅析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发表时间:2020-10-27T14:52:32.93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作者:何平[导读] 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
身份证号码:45010219871025xxxx摘要: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建筑高度不断增加,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也成为结构工程师设计工作的主要重点和难点。
其抗震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概念,从场址的选择到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抗震设计贯穿了整个过程。
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是衡量建筑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的重要指标。
因此如何准确、合理的运用不同的抗震设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对于不同的建筑、不同的情况应区别对待,从而寻求最合理的抗震设计。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措施1.遵循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1.1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1)构件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构件的实际承载能力分析是判断薄弱部位的基础。
(2)要使楼层(部位)的实际承载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的比值在总体上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一旦楼层(部位)的比值有突变时,会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
(3)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了整个结构各部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
1.2尽可能设置多道抗震防线(1)一个抗震结构体系应由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协同工作。
例如框架-剪力墙结构由延性框架和剪力墙两个分体组成,双肢或多肢剪力墙体系组成。
(2)强烈地震之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如只有一道防线,则在第一次破坏后再遭余震,将会因损伤积累导致倒塌。
抗震结构体系应有最大可能数量的内部、外部冗余度,有意识地建立一系列分布的屈服区,主要耗能构件应有较高的延性和适当刚度,以使结构能吸收和耗散大量的地震能量,提高结构抗震性能,避免大震时倒塌。
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思考与分析
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思考与分析发表时间:2020-07-17T07:23:55.619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20年5期作者:王云张青[导读] 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他们需要充分地结合抗震等需求来进一步设计,进而对其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他们主要就是为了能够保证设计结构在强度以及相应的耗能状况等方面可以达到最好的程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起到抗震的作用。
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分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当前全球自然灾害的情况已经越来越严重了,我们国家的建筑行业对于建筑抗震这方面的设计内容更加重视。
对于人们平时的生活来讲,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所造成的影响也是比较深远的。
在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对于相关的设计而言来讲,他们需要对抗震方面的问题更加注重,并且可以适当地采取一些比较合适的方法来促使地震对建筑工程的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得以降低,从而可以保证人们自身的利益。
本文主要就建筑结构设计当中的抗震结构设计这方面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和探讨,并进一步探析了关于建筑物抗震结构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抗震设计;结构设计地震发生一般情况下都是比较突然的,让人意想不到,而且所造成的破坏力是非常强大的,可能会造成房屋倒塌等更加严重的影响,同时还可能会对人们自身的生命安全以及相应的财产安全等造成很大程度的影响。
当前城市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科技也在不断的进步,对于高层建筑的应用也是更为广泛的,对于结构工程师而言,他们需要充分地结合抗震等需求来进一步设计,进而对其结构进行具体分析和设计,他们主要就是为了能够保证设计结构在强度以及相应的耗能状况等方面可以达到最好的程度,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起到抗震的作用。
1.建筑结构抗震结构设计的改进措施1.1结构空间刚度方面问题的改进措施在我们设计建筑结构空间刚度的过程中,因为刚性楼盖体系本身就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采取现浇楼屋盖这种方式,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房屋的整体性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同时还可以促使楼板的刚度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增加,而且还可以适当地放宽平面上墙体对齐这个方面的要求,这样就可以保证地震降低的情况下,对于建筑所产生的损坏实现最低。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 许建国
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对抗震问题的分析许建国摘要: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表示,人的最基本需求即安全需求,房屋建筑也不例外。
建筑工程本来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服务,因此其必须满足人类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为了尽可能地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必须通过合理的地基选择、科学的建筑设计以及坚实的质量保证来做好建筑工程的抗震工作,进而保护使用者的人力财力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设计;抗震引言:国民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设施之一就是建筑物,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需要充分提高建筑结构稳定性,充分考虑地震问题。
为此,应当加强建筑基础、主体结构等方面的设计优化,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
一、抗震性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地震是我们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且地震带来的危害大、破坏性强、还具有不容易预测的特点,所以当地震一旦发生,其危害将十分巨大,如果我们的建筑没有抗震性,就可能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受毁灭性破坏。
因此,建筑自身的抗震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对建筑抗震规范的抗震要求提出一定要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原则,根据这个要求和目标,我国建筑结构设计的抗震性取得了十分重大的成就,建筑的抗震技术也基本成熟,使人们群众在地震中收到伤害的可能性大大减低,但目前的建筑抗震性距离人们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而且随着建筑的装饰越来越豪华,如何避免人员伤亡,并尽可能的保护建筑已经成为抗震技术应用层面的又一新方向。
二、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抗震方案应用分析(一)项目设计中的抗震结构类型在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工程项目施工地区的地质变化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抗震体系的建设,从而确保其抗震设计的合理性与稳定性。
从土木工程项目设计的结构类型上来看,应注意以下几点要求:首先,在建筑物的抗震结构设计中,应从整体结构入手,确保各个部门都具有足够的抗震能力,以免因为个别部门的抗震能力不足,而影响到建筑物的整体抗震能力。
因此,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对各部门的承重以及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设计,从而减少个别部件对整体性能的影响。
抗震结构要点难点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分析抗震工程学是将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震学、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静力学、结构动力学)、结构工程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钢结构学、地基与基础)、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理论予以综合,针对建造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必须安全这一目的而产生一门科学体系。
学习本门课要达到如下目的1.掌握抗震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了解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律;2.培养运用规范、标准,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和抗震计算能力;3.了解结构抗震设计的新理论、新方法及抗震理论、方法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绪论学习要求:1.了解地震震害2.了解地震分类3.理解地震波、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定义4.深刻理解抗震设防烈度的概念5.理解多遇地震、罕遇地震的定义6.了解地震震害7.掌握“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了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8.了解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要点、难点分析:一、“三水准”抗震设防目标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小震不坏)。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中震可修)。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大震不倒)。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第一阶段:对绝大多数结构进行小震作用下的结构和构件承载力验算;在此基础上对各类结构按规定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对于大多数结构一般可只进行第一阶段的设计。
第二阶段:对一些规范规定的结构(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地震易倒塌的建筑、有明显薄弱层的建筑,不规则的建筑等)进行大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
第二章场地、地基和基础学习要求:1.理解场地的概念2.了解地震对结构的破坏作用3.了解建筑地段的划分4.熟悉场地土的类型5.掌握建筑场地的类别及划分依据6.了解天然地基的震害特点、天然地基与基础的抗震验算7.理解场地土的液化现象与震害,掌握液化判别与危害程度估计 8.熟悉可液化地基的抗震措施 9.了解桩基的抗震设计要点、难点分析一、建筑场地类别的确定划分依据:表层场地土地类型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将场地划分为Ⅰ、Ⅱ、Ⅲ、Ⅳ四类场地例1:已知某建筑场地的钻孔土层资料如表所示,试确定该建筑场地的类别。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 郭吉祥
探究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郭吉祥摘要:建筑工程建设中最关键组成部分的就是建筑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对建筑物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震设计则保证了建筑物的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
本文就建筑结构抗震优化设计进行研究探讨。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方法前言地震灾害,属于一种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为降低该种灾害带来的巨大的不利影响,本文就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以此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更好的保护使用者的身体与经济的安全性。
一、影响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因素建筑结构整体抵御地震作用的能力被称之为抗震能力,建筑结构的变形能力和承载能力决定了建筑物结构抗震能力的强弱,也直接决定了建筑物在地震过程中面临倒塌的风险程度。
一般而言,对建筑结构抗震力起到影响作用的因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①结构总体布置。
高层建筑结构体形设计情况、结构是否对称、强度刚度变化是否做到连续、均匀,结构的总体布置水平对建筑抗震能力有着较大影响。
②结构选型。
不同的地质特征要针对性的进行结构类型的选择,超静定次数要保证,以此对地震输入能量进行尽可能的消耗来提升建筑抗震可靠性。
③结构整体性。
增强建筑物竖向刚度的同时要注意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情况,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性,以此为基础建立其适应地震时可能发生的大变形的延性要求。
④材料选择。
建筑材料质量对结构质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是保障后续施工质量和抗震的基础。
⑤刚度、延性强度比例。
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体现需要相匹配的刚度、延性、强度进行合适的配比,这是建筑结构抗震的内在需求。
⑥建筑场地。
建筑施工前要对建筑场地进行细致的勘察勘探,选择有利的施工场地,对存在不利因素的场地要尽量避让。
⑦施工质量。
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使用不当、几何特征的破坏等等都可能会建筑的实际抗震能力造成影响。
在进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上建筑抗震能力影响因素,以科学合理地进行抗震设计,保证建筑物抗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郭冲
发表时间:2019-09-11T15:54:04.17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1期作者:郭冲
[导读] 地震带来的震荡可能会使建筑物变形,甚至是出现倒塌的现象,即便是经过地震没有很大的影响,其基本的抗震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
河南中核五院研究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由于地震灾害的破坏力较大,特别是在一些地震频发的地区,提高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至关重要。
基于此,本文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设计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和措施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常见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从而更好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质量。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
一、抗震设计面临的问题
1、建筑高度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大量增加,我国的建筑物大多以高层建筑为主,对于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有着一定的标准要求。
但是有些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全然不顾设计标准,超过设计标准加建楼层,一旦发生地震,这些建筑物的抵抗力就会大大的降低,地震带来的震荡可能会使建筑物变形,甚至是出现倒塌的现象,即便是经过地震没有很大的影响,其基本的抗震能力也会进一步降低。
2、建筑位置问题
我国是人口大国,而且人口的数量仍旧在不断的增加,但是我国可实际应用的土地面积是有限的,相关开发商可能不会考虑建筑的地点是否适合建造房屋,对地理位置不能够进行合理的选择。
建筑的地点需要具备开阔的基本性能,地理位置要平坦,土体要坚实,河流附近和山坡边缘都不是合适的建筑地带,在选择地址的时候应该考察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和其他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尽量避免在类似的地带建造房屋,对于地震活跃的地带和大陆板块的衔接地带都应该尽可能避免建造房屋,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影响。
3、建筑材料问题
建筑的选材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对于地震频发的地区,其建筑材料的选择更加有严格的要求,在我国的建筑过程中,其建筑结构主要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一旦发生侧移就会带动更大程度的位移,建筑结构中的钢框架一旦发生位移就会造成建筑结构的负载增加,相应的抗震性能就会减弱,应该选择适合的建筑材料。
二、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1、结构抗震设计的目标
抗震设计时,要保证发生小地震时安全,不会给住宅造成毁坏;当发生中级地震时,住宅所受的损坏不大,不会为居民带来安全威胁,并且住宅所损坏的结构可以修复并继续使用;当出现大地震时,不会倒塌,可以给人们空间、时间及时逃离。
结构抗震设计目标总得来讲就是:小震安全可靠、中震损坏可修、大震高楼不倒。
2、结构抗震设计的原则
结构设计时要考虑几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优化结构抗震设计的目的。
首先,住宅结构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刚性和弹塑性,在地震力影响住宅时不会因为刚性过硬或者弹塑性过大,使得其的结构发生无法修复的形变。
其次,由于强震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余震,这时就不允许住宅结构过度追求抗震能力,这会导致住宅刚性过大,而无法承受余震带来的压力,这就要求在抗震设计时既要抗住强震的破坏力,又要承受得了余震的多次侵扰。
最后,为了避免刚性太小,导致住宅结构在余震攻击下变形过大而无法修复,所以要求建筑具备延性良好的分体系,防止住宅在强震中集体崩塌。
三、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措施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强弱与周边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抗震能力弱的建筑会直接威胁到建筑结构内及周边行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对周边建筑和设施也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切实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经过多年的实践,提高建筑结构抗震能力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谨慎选择建筑抗震结构、合理的布局减少地震带来的能量、建筑中设置多重抗震防线,确保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满足要求。
1、谨慎选择建筑抗震结构
谨慎的选择建筑抗震结构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结构抗震性能,选择强度较优、刚度较高的建筑结构主体,能够有效的降低建筑结构的变形,同时能够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针对建筑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必须的措施,防止安全性问题的出现。
2、合理的布局减少地震带来的能量
在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计中对建筑采取以位移为基点的结构设计和定量分析能有效的减少地震灾害的能量输入,增加建筑结构的抗震效果。
在建筑进行施工中其地基要尽量的选择在比较坚硬的场地,同时要尽量的避开地震活跃范围,减少地震余震对建筑物造成的共振,减少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破坏。
3、在建筑中设置多重抗震防线
在对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时要设置多重抗震防线,这样可以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地震对建筑物造成的伤害。
在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可以将延展性好的构件加入到建筑物的抗震体系中,可以将其视为第一道防线,同时可以将一些其他的建筑构件作为第二、第三道防线,这样在地震发生时,第一道防线遭到破坏后,可以利用其他的防线进行抵抗地震的后续冲击力,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4、常见结构的抗震设计要点
4.1防震缝的设计
在预防地震的基础原则上展开抗震结构的设计,对于一些没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建筑,应该在一定的地点设置相关的防震缝,利用防震缝可以有效的分解建筑的内部结构,使得建筑内部结构呈现出独立的单元,缝隙的两侧应该预留出合适的宽度,这样可以使得防震缝同上层建筑物分开,当地震发生时,防震缝可以很好的减缓地震带来的波动程度,建筑的某一单元受到损害不会影响到其他部分。
4.2墙体的设计
在内部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一旦发生地震,受到影响最大的就是建筑物的墙体,墙体经过地震的侵袭很容易产生裂缝,严重就会产生倒塌的现象,因此,墙体的设计是至关重要,应该对墙体结构展开单独的设计,墙体的纵向设计和横向设计应该符合抗震性能的基本要求。
在总体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进行细致化的设计,其中,墙体的横向设计应该以均匀为基础,当地震来袭时,墙体不会发生横向位移。
对于墙体的纵向设计而言,当强大的地震来袭时,墙体不会发生竖向的裂痕,纵向设计同横向设计的结合可以有效的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而且,能够有足够的承载力。
一般情况下,建筑的强度主要受墙体数量的影响,假如墙体量没有达到要求,建筑的结构空间就会产生隔断,建筑的强度自然无法得到保障,相应的,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也就相对的减小,因此,墙体的设计和分布对于抗震设计而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4.3屋顶的设计
对于现代房屋而言,其建设的质量越好,建筑的结构稳定性也就越强,当发生地震时,其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小,人们受到的生命财产损失也就越小,为了能够增强建筑的稳定性,应该在整体的设计中减轻结构的重量,例如屋顶的建设可以既能符合标准,同时能够减轻重量,适当的减轻屋顶的重量可以减小整体建筑的重量。
5、推广使用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现今,在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中,多采用的是传统的抗震结构体系,也就是延性结构体系,主要是控制建筑结构的刚度,如果发生地震,就会使建筑的构件进入非弹性的状态中,使其具有较大的延性,进而有助于地震作用下的能量消耗,尽可能的减小地震效应,避免建筑物的倒塌。
此外,通过采用相关的隔震措施,如软垫隔震、摆动隔震以及滑移隔震等,可以改变高层建筑的动力特性,进而减少所受到的地震能量的作用,同时通过采用高延性构件,也可以增加高层建筑结构的耗能能力,有助于减轻地震效应。
四、结束语
通过文章进行分析可以得知,在我国地震灾害不断发生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的危害,我们在实际的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对建筑结构工程中的抗震设计做到高度重视。
不断的总结建筑结构的实践经验,并积极的探索总结得到的经验、技术,争取全面的提高建筑结构的抗震结构设计质量。
参考文献
[1]康冬虎.带托柱转换层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D].重庆大学,2014.
[2]宋阳.中欧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对比[D].武汉工程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