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

合集下载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课件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教学课件

皆 大 欢 喜
然的眼光,整洁的胡须,满嘴都是格言 和老生常谈;他这样扮了他的一个角色。 第六个时期变成了精瘦的趿着拖鞋的龙 锺老叟,鼻子上架着眼镜,腰边悬着钱 袋;他那年轻时候节省下来的长袜子套 在他皱瘪的小腿上显得宽大异常; 他那 朗朗的男子的口音又变成了孩子似的尖 声,像是吹着风笛和哨子。 终结着这段 古怪的多事的历史的最后一场,是孩提 时代的再现,全然的遗 忘,没有牙齿, 没有眼睛,没有口味,没有一切。
哈 姆 莱 特
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 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 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 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 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 他自己的一生? 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 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为惧 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 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 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 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 这样,重重的顾虑使我们全变成了 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 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 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 动的意义。
雨果认为《圣经》、荷马、莎士比亚“三位一 体”。
“莎士比亚是一个仅次于上帝,创造最多的人。”(“莎士比亚是戏剧方面的荷马。”(别林斯基)
通过台词品读语言特色
通过台词品读语言特色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 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 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 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 羊为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 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 到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 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
中期(1601——1607) 七部悲剧、四部喜剧: “四大悲剧”——《哈姆莱特》( 代表 作)、《奥赛罗》、《李尔王》、《麦 克白》。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26张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26张

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 这时,朱丽叶也醒过来了。人越来越多,神 父还没来得及顾及朱丽叶,就逃走了。朱丽 叶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 没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 倒在罗密欧身上死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 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 失去儿女之后,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 是已经晚了。从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 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铸了一座金像。
一、莎士比亚的简介及影响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 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是“英国戏剧之父”。他出生于英国 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少年时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13 岁时因家道中落辍学经商,20岁后前往伦敦闯荡。先在剧 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 剧作家和股东,这个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戏剧和诗歌。 1597年他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他请来一个戏班子专演一出类似他父王惨死的
悲剧。在看戏的同时,哈姆莱特看出来国王克劳狄 斯确实犯下了深重罪孽,于是决意复仇,并付诸行 动。也正是这场戏,惊动了克劳狄斯。克劳狄斯毕 竟王权在握,他给哈姆莱特设下了一个个陷阱。先 是奥菲利娅的父亲波洛涅斯在窃听哈姆莱特与其母 亲争执时,被哈姆莱特误作国王刺死。接着哈姆莱 特被放逐,并在密令下处于时刻被处决的险境。哈 姆莱特大难不死,返回丹麦,正好碰上奥菲利娅的 丧葬,奥菲利娅是因为难忍情人发疯及失父之痛而 投河自尽。
• 晚期(1608—1612),称为传奇剧(又称悲喜剧)时期。主 要作品有《辛白林》 《冬天的故事》等,在这些作品里, 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 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
四、莎士比亚戏剧的特点
• 1.吸收已有的剧本、小说、编年史或民间传 说等文学成果又能推陈出新。如:《哈姆莱 特》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36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36张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
• (2)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
• (3)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 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
《奥赛罗 》
• 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 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 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 下有一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 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 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 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 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 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 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 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 是生存还是死亡,由于长期习惯于思维活 动,动脑必然多于动手,思辨能力必然大 于实际行动。迷惘、焦虑、惶惶不安的情 绪和心态,笼罩在他复仇的过程中,使他 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 (5)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
• (1)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 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 争的残酷性;
出走伦敦。 • 2、在伦敦:(1586年——1612年)在
序幕,被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 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
核心:人文主义精神。其核
剧场里工作,开始改写剧本、与别人合 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肯
作、单独编写剧本。
定人的价值和尊严,反对愚昧
• 3、回故乡:(1613年——1616年)安 闲的岁月。1616年4月23日逝世。
四大悲剧
• 《哈姆莱特》优柔寡断导致的悲剧(地位最重要) • 《奥赛罗》妒忌猜疑导致的悲剧 (结构最谨严) • 《李尔王》世态炎凉中真情的悲剧(气魄最宏伟) • 《麦克白》没有节制的野心导致的悲剧(动作最迅疾)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
• 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优秀课件】PPT50页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优秀课件】PPT50页
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秀课件】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优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课件(25张PPT)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 课件(25张PPT)
• 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比亚名列第 一。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 日,原因之一是因为这天是莎士比亚出生与去世 日。
02
丰盈的莎士比亚
第一时期(1590-1600),历史剧和喜剧时期。 代表作: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 利五世》《亨利六世》等9部 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 二夜》等10部 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裘力斯·凯撒》 等3部
精要睿智的哲思
情节简介
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威登堡大 学读书期间突然遭遇了一系列不幸 和家庭变故:父亲暴亡,叔叔克劳 狄斯篡位,母亲改嫁给了叔叔。这 一切使他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之中。 后来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他 的叔父毒死的。哈姆莱特认为他现 在的为父复仇不只是为了他自己, 而是整个社会、国家的问题。他自 己要肩负起这个重整乾坤的重任。 他考虑问题的各个方面,又怕泄露 心事,又怕鬼魂是假的,怕落入坏 人的圈套。
• 人不过一个行走的影子。 ——《麦克白》
• 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 角;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 的镰刀。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奇思妙想的比喻
经典绚丽的台词
• 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 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为 了失去它的羔羊而哀啼,或是叫那山上的松柏,在受到 天风吹拂的时候,不要摇头摆脑,发出谡谡的声音。 ——《威尼斯商人》
小结
忍辱还是反抗——复仇悲剧 思虑还是行动——性格悲剧 妥协还是秉持——时代悲剧 生存还是毁灭——人生悲剧
关于人文主义:人文主义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 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 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 与世界观。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课件
❖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每年4月23 日正式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并在1996年更 名为“世界读书日”(又名“世界图书日”、“世 界书香日”、“世界阅读日”),此后,每年的这 一天,世界各地会广泛开展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 以此鼓励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去发现读书的乐趣。
精品PPT
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1564-
1616):英国文艺复
兴时期伟大的戏剧
家和诗人,人文主
义最杰出的代表,
近代欧洲文学的奠
基者之一。
(W. William Shakespeare;
精品PPT
1564~1616)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在闪烁,地上就有 多少莎士比亚诗句被传诵。
莎士比精亚品PPT的故乡
伦 敦 国 家 肖 像 馆 中 莎 士 比 亚 的 画 像
还独创新词。因此,他的语言丰富多彩,生动形象,
脍炙人口,人物语言个性化、形象化。在他的剧作中
充满了诗化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戏剧以语言
丰富著称,有人说他的用词是“千古独步”,他所用
的词汇高达2万个以上,并善于运用大量运用比喻、
隐喻、双关语等修辞格,具有音韵节奏之美,充满诗
意。其中许多语言已经成为了英文中的成语和典故,
人文主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主张思想自 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提倡追求现世 人生幸福,反对宗教教义。它是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 先进思想,但缺乏民主基础,有很大的局限性。
精品PPT
基督教教义
基督教教义的立足点是人类原罪学说,其核 心内容是:人是携带着一个有罪的灵魂来到人 世间的,现世人生的唯一价值和目标就是洗涤 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罪孽,通过赎罪来获得上帝 的拯救。
精品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共48页PPT)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莎士比亚戏剧》(共48页PPT)
第二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1595)、 《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和《亨 利五世》(1599)。另两部《约翰王》 (1594)和《亨利八世》(1613)均属独立的 剧本。
D.抒情性的浪漫喜剧:喜剧
10部喜剧。《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 人》(1597)、《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 (1600)、《第十二夜》(1600)等
1586年前后,莎士比亚离开故乡,到伦敦 谋生。
从16世纪90年代起,莎士比亚便开始编写 剧本。1599年,他成为环球剧院的股东之 一。
大约1610年,莎士比亚离开伦敦,回到斯 特拉福,但继续为剧团写剧本。1613年后 不再写作。
1616年4月23日,莎士 比亚因病逝世。遗体葬于 圣三一教堂。墓志铭写:
年轻人,你听我说:
““放智弃慧时里间没的有人书,籍时,间就 也好放象弃鸟他儿”没。有翅膀。”
经典台词
• 脆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 •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那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 • 人们可支配自己的命运,若我们受制于人,
莎士比亚故乡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英国谚语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概况
莎士比亚故居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艾 汶河畔的斯特拉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镇上的 杂货商人,曾做过镇长。
幼年时,莎士比亚曾在本地的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过 拉丁语、修辞学、古代史和古代文学,后因家道中 落而辍学。
B.人文主义爱情观:叙事长诗
《维纳斯与阿都尼》(1593) 取材于古罗马 诗人奥维德的《变形记》,写爱情女神维纳 斯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课件

高中语文必修四《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ppt课件
从体裁方面讲,这一时期莎士比亚的创作并 不集中:他写抒情诗、叙事诗,也写喜剧、 悲剧以及一般人所谓的“历史剧”
A.爱情+友谊:十四行诗
这些十四行诗的绝大多数,据一般公认,是 写给一个青年贵族的,另一些是写给一个深 肤色的女子的。其主题是歌颂爱情和友谊, 诗人以此宣扬了心灵的结合、忠诚和谅解等 人文主义理想。
10部喜剧。《仲夏夜之梦》(1596)、《威尼斯商 人》(1597)、《无事生非》(1599)、《皆大欢喜》 (1600)、《第十二夜》(1600)等
基本主题是爱情和友谊,描写青年男女为追求爱情 自由而与各种封建偏见、封建意识以及自私欺骗等 行为所进行的斗争。
男女主人公的身份虽然都是贵族,但是就他们的思 想来讲,是符合人文主义思想的理想化人物。
莎士比亚故乡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英国谚语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
一、莎士比亚的生平概况
莎士比亚故居
威廉·莎士比亚于1564年4月23日生于英国中部艾汶 河畔的斯特拉福镇。其父约翰·莎士比亚是镇上的杂 货商人,曾做过镇长。
幼年时,莎士比亚曾在本地的一所文法学校学习过 拉丁语、修辞学、古代史和古代文学,后因家道中 落而辍学。
第一个四部曲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 (1590-1591)三部和《理查三世》(1592),
第二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1595)、 《亨利四世》上下部(1597-1598)和《亨 利五世》(1599)。另两部《约翰王》 (1594)和《亨利八世》(1613)均属独立的 剧本。
D.抒情性的浪漫喜剧:喜剧
苏格兰大将麦克白 三个女巫预言 班柯,麦克德夫的妻儿 王子马尔康从英格兰借军
麦克白的性格 变化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优秀课件

名著导读莎士比亚戏剧优秀课件

神父马上派人去通知罗密欧。可是,罗密欧在神父的送信 人到来之前已经知道了错误的消息。他在半夜来到朱丽叶的墓 穴旁,杀死了阻拦他的帕里斯伯爵,掘开了墓穴,他吻了一下 朱丽叶之后,就掏出随身带来的毒药一饮而尽,倒在朱丽叶身 旁死去。等神父赶来时,罗密欧和帕里斯已经死了。这时,朱 丽叶也醒过来了,见到死去的罗密欧,也不想独活人间,她没 有找到毒药,就拔出罗密欧的剑刺向自己,倒在罗密欧身上死 去。两家的父母都来了,神父向他们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的 故事。儿女失去,两家的父母才清醒过来,可是已经晚了。从 此,两家消除积怨,并在城中为罗密欧和朱丽叶各铸了一座金 像。
但是,哈姆莱特善于思考的特征也暴露了他优柔寡断、生 性软弱、过于谨慎而不善于行动的另一特点,他看到了一个伟 大的目标,却时时感到无力承担,不知如何行动。这直接决定 了他的命运肯定是悲观的。最终,哈姆莱特还是在克劳狄斯的 阴谋中与克劳狄斯同归于尽,并没有完成目标,现实在临死的 他的眼里还是“冷酷的人间”,他的人文主义理想随之终结。
令,虽然李尔王杀死了想暗杀小女儿的杀手,但小女儿还是死 了。李尔王抱着小女儿去寻找大伙时,高纳里尔与里根也已经 死去。李尔王过于悲伤,最后崩溃而死。
4.《麦克白》 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 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 说他将晋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戈 将军的后代要做王。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 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 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戈,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 子和小孩。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 酷。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死,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 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 1585—— 1592

开始职业生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590——1613

创作高峰期,《哈姆雷特》《李尔王》《麦 克白》等悲剧诞生


1614——1616
人生最后阶段,开始创作悲喜剧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
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 《威尼斯商人》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罗密欧与茱丽叶》
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 《奥瑟罗》 《李尔王》 《麦克王》
《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昔日出入宮廷向 贵妇献花、献诗 甚至献出生命的 的封建骑士—福 斯塔夫,流落社 会成为一个不务 正业、失去生活 理想、失去经济 来源的社会渣渣, 今日有酒、今日 醉就是他的全部 人生哲学。
《罗密欧与朱丽叶》
罗密欧与朱丽叶》,威 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 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 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 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 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 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 自尽,也相继自尽。因 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 莎翁四大悲剧之一。 本 剧曾被多次改编成歌剧、 舞剧、电影、动画等。
《威尼斯商人》
它是一部著名喜剧。它是 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 大约作于1596-1597年。 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 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 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 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 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 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 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 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 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 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 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很自然地,1995年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大会选择这一天,向全世界的书籍和作者表示敬意; 鼓励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人,去发现阅读的快乐,并 再度对那些为促进人类的社会和文化进步做出无以替 代的贡献的人表示尊敬。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二十八次大会 通过决议,宣布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 日。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生前并未享受过多的荣誉,他死 后的二百年里也并未得到普遍的肯定。到了19世 纪中叶,人们重新发现了莎士比亚,并形成了一 门新学科--莎学。但由于莎士比亚出身平民,没 有受过高等教育,生平资料又过于匮乏,引起了 一些人对他的戏剧创作生涯产生怀疑,甚至还挖 空心思地找出了莎剧的“真正”作者。其实并没 有足够的证据和材料推翻莎士比亚的著作权。莎 士比亚作为一代文豪、伟大的戏剧家的地位是不 容动摇的。
宁可不要 100个印度,
也不能没有莎士比亚。
莎士比亚故乡
欧洲文艺复兴 时期伟大的作家和 诗人莎士比亚被誉 为“时代的灵魂”, 他与中国的屈原、 意大利的但丁、波 兰的哥白尼分享 “世界四大文化名 人”的荣耀,被尊 称为“莎翁”
莎士比亚与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4月23日,对于世界文学领域是一个具有象征性 的日子,因为塞万提斯、威廉·莎士比亚和加尔西拉 索·德·拉·维加都在1616年的这一天去世。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 为“人类最伟大的 戏剧天才”。
雨果誉莎士比亚为 “戏剧界的神人”。
本·琼生称誉他是 “时代的灵魂”, 说他“不属于一个 时代,而属于所有 的世纪”。
在西方世界,一般人家必备的两本书, 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 集》。
1984年选举世界10名伟大作家,莎士 比亚(1564—1616年)名列第一。这些都说 明莎士比亚是有史以来最负盛名的作家。 他被誉为“奥林匹亚山上的宙斯”,他的 戏剧已被公认为是不可企及的典范。难怪 英国有句谚语:
世界文学理论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莎士比亚的戏剧语言
据后人统计,莎士比亚所用的词汇在 15000个之上,创造了大约1700个新英语 词汇,并善于用比喻、隐喻、双关语,许 多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语言已经成了英文中 的成语、典故,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词藻。
罗密欧——英俊多情的青年 夏洛克——守财奴
《奥赛罗》:莽夫杀妻记
关键词: 1.谎言与猜疑 2.狡诈与鲁莽 3.荣誉与种族
《李尔王》:昏君家丑记
关键词: 1.刚愎自用 2.见利忘义 3.诚实、孝道
《麦克白》:忠臣弑君记
关键词: 1.预言与野心 2.美丑、善恶 的矛盾与统一
《哈姆雷特》:王子复仇记
关键词: 1.阴谋与乱伦 2.理性与感性 3.延宕与决绝
永恒的经典——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集》
威廉·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 月23日 --- 1616年5月3日 ,1564 年4月26日受洗礼。 ),文艺复兴 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是 英国文学史和戏剧史上最杰出的作 家。他不但创作了许多最催人泪下 的悲剧,他的很多出喜剧也是在英 国舞台上曾经上演过的所有戏剧中 最引人发笑的。此外他还写过154 首十四行诗,和几首长诗歌,这些 诗歌不只是单纯的叙述,而能触及 人类本性中最深层的部分,因此被 很多人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的佳作。 一般相信,莎士比亚的创作高峰期 是在1585年到1610年这段时间内, 但是确切的日期我们已经无法知晓。
《仲夏夜之梦》
本故事发生在仲夏夜晚, 两对恋人为了对抗一道荒 谬无比的律法而出逃;当 他们逃往林子后,精灵的 介入使彼此爱的对象混淆; 一阵混乱之后,众人终于 恢复理智和谐。在西方文 化历史中,有所谓的“仲 夏疯”和“月晕”之说。 在有月亮的夜晚,人容易 释放自我,陷入欲望、激 情和混乱。黎明过后,阳 光带来理性回归,才能恢 复秩序,解决疑惑和冲突。
四大悲剧的意义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集中反映正在兴起的资本主义社会 关系的内在矛盾,抨击资本主义利益原则的邪恶性质,展现 出阶级压迫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的痛苦。但莎士比亚把社会 斗争归结于抽象的善恶好坏的道德问题,仅仅看到思想的力 量,个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大众,因此在冷酷的、充满 罪恶的社会面前,单枪匹马的个人主义英雄往往被碰得头破 血流,悲观、茫然、幻灭,陷入不可解脱的内心矛盾与悲剧 结局,没有一个主人公能逃脱死亡的命运。但玉石俱焚的可 怕结局,又表明了剧作家对人类世界的希望:杰出之士死了, 为个人利益使尽花招的野心家也难逃死亡的命运,但正义却 赢得了道义上的胜利,正义和美德百世流芳,邪恶却为人唾 弃,遗臭万年,重整河山仍期待着后来的英雄。其尖锐的批 判锋芒,对人性的深刻揭示,对时代精神与社会生活的高度 概括,使莎士比亚的悲剧至今仍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成为 戏剧史上的丰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