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II)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docx
最新整理高一历史教案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原因:①国民党政权性质决定;②日本诱降的影响;③xxx敌后武装力量的发展。
标志:1939年初。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xxx的三大口号: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
二、皖南事变(1941年初)经过:新四军9000余人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xxx同意,从xxx泾县云岭出发北上,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军队包围袭击。
血战七昼夜,除少部分人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害,这就是“皖南事变”。
xxx的对策: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认识:①中国xxx已经成熟,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②中国xxx是一个以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为重的政党。
三、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枣宜会战:1940年5月。
国民党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牺牲。
豫湘桂战役:1944年。
日军为打通中国通往南洋的大陆交通线发动。
它是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国民党溃败。
这是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恶果。
四、治外法权等特权被废除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协议,废除了英美等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而攫取的一些治外法权,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
五、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独裁统治的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相结合、渗透。
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国民政府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南京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观望态度,没有做好作战准备
材料四 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 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 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 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 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
准备迎战
国民政府的态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说,中国 “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教育训练不如人,机 器不如人,工厂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打仗呢? 若抵抗日本,顶多三天就亡国了。”
不抵抗政策
材料二 外寇不足虑,内匪实为心腹之患, 如不肃清内匪,则决不能御外侮。 1933年4月10日
“攘外必先安内”
材料三 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 而决不求战。……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 事。 ——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
谜之一:走什么路线最为安全? 谜之二:项英为何一再推迟皖南新四军部队北上日期? 谜之三:项英究竟有没有一个“三山计划”? 谜之四:新四军北移出发不利之谜? 谜之五:新四军突围部队会攻星潭究竟有没有成功?
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对外对内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原因1日本侵华的战略方针发生改变2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3蒋介石的政权本质决定4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劝降活动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重心转移二国民政府的对内对外政策?对内政策?对外政策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反动独裁统治垄断掠夺对英美对日本国民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坚持合作抗战第二次反共高潮最高潮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 标 志
重心转移
高一历史相持阶段的到来和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2.2相持阶段的到来和国民党的内外政策[教学目的]:基础知识: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和标志;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汪伪政权的成立;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反动方针;皖南事变及中共的回击;枣宜会战;豫湘桂战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思想教育: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方针政策发生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其阶级的反动本质.2.相持阶段国民党战场的失败是由其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政策造成的结果.能力培养:1.通过分析日本侵华方针改变的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国民党内外政策的变化原因,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知识:日本侵华方针改变的原因及影响;国民党政策的反动;皖南事变.难点知识:国民党政策走向反动的原因;蒋政治态度两面性的后果.[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要点]: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1、标志:1938年10月,武汉、广州的失守2、原因:3、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4、日本侵华政策改变的影响:(1)、亲日派:汪伪政权的成立 1940年3月(2)、亲英美派:蒋介石国民政府继续抗日,但政策转向反动:二、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国民党五中五届全会的召开(1)、方针:溶共.防共.限共.反共.(2)、政策重心:对外对内(3)、路线:消极抗日.积极反共.2、消极抗日——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1)、枣宜会战(2)、豫湘桂战役3、积极反共——掀起两次反共高潮:(1)、第一次反共高潮(2)、皖南事变4、共产党的有力回击三、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1、国民政府的独裁统治2、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讲授过程]:[引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下面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下,在抗战的防御阶段。
正面战场的地位作用怎样?(积极抗日,主要战场)那么在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政府是不是继续执行积极抗日的主张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第二节,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讲授新课]:一、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和日本侵华方针的变化:1、标志:1938年秋,日本攻陷武汉和广州,占领了中国的半壁河山,但是,恰恰是从这时起,日军基本上停止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抗战进入了相持阶段,这就是需要大家记住的第一个知识点,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的知识点有: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政局;宁汉合流;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国民政府的“北伐”;济南惨案;皇姑屯事件和东北易帜;国民党颁布《训政纲领》;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的各种手段;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措施及特点;改订新约运动。
2.学习中通过旧军阀与新军阀的对比,南京国民政府与广州国民政府北伐的对比,培养学生概括、比较历史知识的能力;通过“训政纲领”和中美关税新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分析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揭示其本质的能力;通过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经济政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具体分析并作客观评价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本节课为阅读内容,不列入高考考试范围,但本节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统治,集中反映出南京国民政府的政权性质,与后面的章节有内在联系。
本节可采用学生阅读与教师指导的方法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学中可设计学生活动,如在阅读和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学生动手列出一个反映国民政府前统治期主要事件相互关系、反映其政权性质的简表。
2.本节课可引导学生结合近代前期民族工业发展的状况,考察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显著发展,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纵向联系,整体把握民族工业发展的线索。
3.本节课文中出现了不少史料,如“训政纲领”、中美关税新约等,可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掌握正确处理历史资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国民党新军阀的混战、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国民政府的反动本质。
2.通过“东北易帜”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观点,强化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对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的了解,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课件 人教版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 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1)内容:
反动方针: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2)评价:
政策重心
对外
对内
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3)蒋蒋介介石石集集团为团何政既治想态投降度,两又面不性完全原放因弃:
抗日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
中国近现代史下册第二章第三节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 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材料一:
对中国共产党是要斗争的,不要怕它,…… 我们对中国共产党……应采取不打它,但也不 迁就它。现在对它要严加管束—教训—保育— 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
──蒋介石《整顿党务要点》
材料二:“抗战到底在哪里?是否是日本亡了
与南洋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 需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与英194美3签年订11月协,议(抗2国战,)时民宣期特日政点布军:府向废国分除民党别英正面 美等国的治外法战权场发等动的特规权模最大的战役
(3)结果:
国民党损失兵力五六十万, 丧失国土20万平方公里
四、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 ?
1. 独裁统治
说
明
特征
A.资产阶级的两面性 B.日本改变侵华政策 C.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接连失败 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
3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在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发
动的军事进攻,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尽力忍让,申明大义
B.坚决回击
C.给予揭露,但不回击
D.部分回击
4 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军强大,无坚不摧 B.国民党政治腐败 C.针锋相对、寸土必争 D.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2. 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
高一历史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政策上:逐渐转向反动
1、国民政府转向反动的原因是什么?
2、转向反动的标志是什么?是如何转变的?对当时中国政局产生什么影响?
3、国民政府政策上转变反动的表现是什么?针对国民政府政策的转变,中共采取什么对策?(1)第一次反共高潮发生于什么时间?中共是如何打退国民党第一次防共高潮的?
(2)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点是什么?中共采取什么措施打退这次反共高潮的?
二、军事上:导致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
1、枣宜会战的失败:
(1)枣宜会战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是
(2)周恩来称他为
2、豫湘桂战役的大溃败
(1)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要发动豫湘桂战役?
(2)豫湘桂战役有什么特点?结果如何?
(3)造成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原因是什么?
三、政治上:强化独裁统治
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四、经济上:实行统制经济,加强加强经济掠夺
国民政府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样的政策?结果如何?
练习作业(教材38页)。
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教学目的一、要求学生掌握的根底知识: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的第一次反一一共高潮;中一一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皖南事变;中国一一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罪行的坚决回击;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大溃败;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专制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1.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的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内,反一一共倾向日益滋长;对外,投降倾向日益增长。
这是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影响的结果。
2.皖南事变中和事变发生后,中一一共中央和周恩来与国民党顽固派进展了坚决的斗争,揭露了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使国民党顽固派政治上陷于孤立。
3.一代北伐名将、抗日英雄叶挺在狱中坚贞不屈,抗日名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英勇抗击敌人,抱定战死的决心。
叶挺、张自忠的爱国精神应当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才能1.通过对国民党内外政策变化原因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才能。
2.通过对导致正面战场豫湘桂大溃败原因的讨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才能。
3.通过对本节重要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历史资料的才能。
教学要点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2.中国一一共产党稳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斗争二、皖南事变1.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2.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三、正面战场形势的恶化1.枣宜会战2.豫湘桂战役四、专制统治和经济掠夺1.国民政府的专制统治2.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教学要求和建议一、本课重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皖南事变。
本课难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和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给抗战造成的恶果。
二、讲述本课详细内容之前,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指出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后,民族危机千钧一发,国一一共两党再次。
但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其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
高一历史最新课件-高一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精品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和发展,抵 御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从而大大减轻了 正面战场的军事压力,国民党不能放弃统一 战线。
二 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积极反共 对 内
实行独战
对 外
废除一些特权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 背景:1938年秋相持阶段,日本改变了 侵华的策略 2 转变的标志:国民党的五届五中全会
3 时间:1939年
4 特点:即想抗日有想投降,既要反共
又不敢彻底决裂。
外因:在日本的诱降政策的影响下,国民党 的抗战决心发生发展动摇。但由于日本帝国 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国民党不能 放弃抗日。
表现 结果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课件 人教版
E、结果: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
对外政策(消极抗日)
时间:1940年5月 枣宜会战 结果:张自忠以身殉国,宜昌失守 时间:1944年4月—12月 豫湘桂战役 目的: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
评价
地位 丧师失地的原因
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1940.5)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 毫无其他办法。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 的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亡于 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 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无论 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
废除英美等国的一些特权(成果)
第一次反共高潮
时间:1939年冬—1940年春 军事进攻前:三大口号 共产党的斗争 军事进攻后:坚决回击
叶挺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
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
A、时间: 1941年初
B、重大事件:皖南事变 C、中共坚决回击(重建军部、揭露真相)
D、国内外其他舆论
爱国人士抗议
6、被周恩来称为“全国军人的楷模”的抗日将领是 A、吉鸿昌 B、张自忠 C、杨靖宇 D、谢靖元
小结
国民党 政策转 向反动 五届五 中全会
( 1939 年 初)
第一次反共高潮 积极反共 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 事变
独裁统治 一党专政 特务统治 保甲制度
对内
经济掠夺: 统制经济政策 消极抗日 对外 枣宜会战 豫湘桂战役
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1、原因: (1)日本侵华方针发生转变 (2)抗日根据地力量不断壮大 2、标志: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反动方针
(1)时间: 1939年初 (2)内容:“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3、国民党内外政策的两面性: 表现:①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2019-2020年高一历史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
2.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罪行的回去。
3.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大渍败。
4.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学习国民党内外政策重心的改变,以及豫湘桂战场的溃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皖南事变以及中共中央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的斗争,培养学生对此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学习周恩来、叶挺以及广大人民在皖南事变前后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争取维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斗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始终维护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必然会导致其政治上的孤立。
二、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重点皖南事变。
(二)难点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
(三)解决办法1.皖南事变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即可。
重点是掌握产生的原因,这与国民党政策重心的改变具有直接关系。
其次,应重点了解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进行了有理。
有利、有节的斗争。
从而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同时,也争取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和中间人士,推动和维护了全民族的抗战。
2.蒋介石集团这一时期表现为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比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特征。
这主要是由于蒋介石集团的反共人民的根本立场没有变,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和对国民政府的政治诱降没有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武力量日益壮大发展,全国各阶层人民抗日的斗争和要求,国际上英美也不支持蒋介石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共,所以蒋介石集团的态度呈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状况,呈现出两面性的特征。
下2-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课用)
⑤反共表现: 反共表现: A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冬—1940春)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 冬 春 B第二次反共高潮 第二次反共高潮—— 1941年初皖南事变 年初皖南事变 第二次反共高潮 年初 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⑵政治独裁: 政治独裁: 一党专政,特务统治, ⑶经济掠夺: 经济掠夺: ①政策:统制经济 政策: 工业, ②表现:工业,农业,商业,金融 表现 工业 农业,商业, ③结果:官僚资本急剧膨胀 结果:
�
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1,对内: 对内: ⑴政策转向反动: 政策转向反动: 年初, 转变标志:1939年初 ①转变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抗日→ 对外→对内 抗日→反动 ②政策重心: 政策重心: 对外→ 政策转变:消极抗日, 政策转变: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③转变原因: 转变原因: 日本诱降政策的影响 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的壮大 蒋介石政权的阶级本质 英美帝国主义国家的劝降活动
1944年 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 1944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它与 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 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东南亚的几 十万日军与日本本土隔绝, 十万日军与日本本土隔绝,迫切需要打通 中国的大陆交通线( 中国的大陆交通线(日本企图建立一条从日 朝鲜—东北—华北—华中—华南— 本—朝鲜—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越 泰国—新加坡的大陆交通线) 南—泰国—新加坡的大陆交通线)
新四军军长叶挺
新四军副军长 项英
1946年聂荣臻挽叶挺.(160字 ) 五十岁崎岖世路,献身革命,尽瘁斯民.海内瀛寰, 同钦气节,两次从征凡七载.流亡异域,苦经十度春 秋.反动阴谋空画饼,纵几处羁囚,壮怀尤烈.方期 延水堤边,宏抒国事,天丧巨才无可赎,旷古艰难遗 后死; 二十年忧患旧交,同学苏京,并肩北伐.南昌广州, 共举义旗,一朝分手隔重洋.抗日军兴,血染大江南 北.茂林惨变痛陷身,喜今番出狱,久别重逢.孰意 黑茶山上,飞陨长星,我哭故人成永诀,普天涕泪失 英雄.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人教版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统治及其政权性质。
2.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经济及四大家族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理解、归纳史实的能力,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2.培养运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评价国民政府统治前期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状况。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阅读理解教材中的关于国民党内的派系斗争、军阀混战、“训政纲领”、经济政策和措施沙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进一步认清其政策和措施的实质,认识其反动政权的本质。
2.通过学习“东北易帜”,树立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南京国民政府的性质。
2.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形成。
(二)疑点对“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客观评价。
(三)解决办法1.理解国民政府政权性质应从1927年蒋、汪叛变革命,屠杀共产党和工农群众,镇压革命的史实和建立政权后采取的一系列反动政策和措施,以及该政权所代表的是阶级利益等方面来理解。
2.对于官僚资本这一概念,首先了解官僚资本是以四大家族为首的,是与南京国民政府有密切关系的,其次从官僚资本与民族资本的区别来认识。
3.“法币政策”、“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等经济政策、措施。
除了了解政策本身的具体内容以外,还要从国民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目的、客观上对当时经济的影响、以及在这些措施推行中四大家族聚敛财富并建立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几方面来认识。
一、知识精要:1.准确掌握:“宁汉合流”、国民政府的“北伐”、皇姑屯事件、东北易帜、新军阀的混战、四大家族、法币政策、改计新约运动等。
2.要理解的历史概念:“训政”、“法币”、“官僚资本”、新旧军阀。
3.掌握国民政府前期统治的政治、经济特点。
4.通过学习大家要认识:(1)1927年建立的南京国民政府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
(2)国民政府前期的政治、经济措施的实施,都是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的。
第三节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教案第三节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
2.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破坏抗战罪行的回去。
3.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的大渍败。
4.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学习国民党内外政策重心的改变,以及豫湘桂战场的溃败,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2.通过学习皖南事变以及中共中央与国民党顽固派进行的斗争,培养学生对此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学习周恩来、叶挺以及广大人民在皖南事变前后与国民党顽固派的斗争,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争取维持国共合作的局面,巩固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所进行的斗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十分艰难的形势下,始终维护和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
国民党的倒行逆施必然会导致其政治上的孤立。
二、重点、难点及其解决办法(-)重点皖南事变。
(二)难点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的两面性。
(三)解决办法.皖南事变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即可。
重点是掌握产生的原因,这与国民党政策重心的改变具有直接关系。
其次,应重点了解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仍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进行了有理。
有利、有节的斗争。
从而揭露了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阴谋,同时,也争取和教育了广大人民和中间人士,推动和维护了全民族的抗战。
2.蒋介石集团这一时期表现为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比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特征。
这主要是由于蒋介石集团的反共人民的根本立场没有变,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和对国民政府的政治诱降没有变,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武力量日益壮大发展,全国各阶层人民抗日的斗争和要求,国际上英美也不支持蒋介石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共,所以蒋介石集团的态度呈现了一种相互矛盾的状况,呈现出两面性的特征。
高一历史练习题: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梳理(人教版)
高一历史练习题: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梳理〔人教版〕【导语】以下是xx为大家推荐的有关高一历史练习题: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知识点梳理〔人教版〕,如果觉得很不错,欢送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同步练习题1】1.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造成蒋介石集团政治态度两面性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改变侵华方针B.*和阶级矛盾的相互作用2.中国共产党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和“和平、民主、团结〞口号共同点是()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尽力争取国内和平的真正实现。
C.维持国共合作关系D.揭露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3.抗战相持阶段,中国共产党坚决还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进攻,其用意是()4.抗战时期,四大家族加强经济垄断的政策有()①在工业上加强对工业的垄断②在农业上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措施,剥削农民③在商业上实行专卖政策④在金融上,改革币制,实行法币政策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同步练习题2】1.枣宜会战和豫湘桂战役的结局说明()①正面战场仍是抗日的主战场②正面战场的形势严重恶化③国民政府仍坚持片面抗战路线④英美在华的绥靖政策破产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D.②③④2.在抗日战争相持阶段,蒋介石集团始终未放弃抗日的主要原因是()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其原因主要有()①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发生②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不断开展③日本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政策④美国支持蒋介石打内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②④【同步练习题3】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皖南事变。
据此答复第1题~第3题:1.以下有关皖南事变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①它是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行为②英美支持蒋介石皖南事变③中国共产党坚决回击顽固派的进攻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完全破裂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③④2.以下对皖南事变后各方面反映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A.国民党左派发起*活动B.苏联严厉斥责蒋介石*反人民D.民主党派改*度,拥护共产党事变,说明国民党()C.亲日派开始掌权D,企图削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4.武汉失守后,国民党领导集团的希望是()A.总结防御阶段战争,以利再战B.英美出面调停,实现日蒋妥协C.加强国共合作力度,团结抗战D.协助英美组建同盟,争取外援5.1939年初到1941年间,日军向华中、华南发动局部进攻,其动机是()力参考答案【同步练习题1】【同步练习题2】【同步练习题3】。
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2ppt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
日本的 国民党
“诱降极抗日 反动 积极反共
反 共
“五届五中全会”
“溶共、防共、限共、 反共”的反动方针
高 潮
“投降、分裂、倒退” 蒋介石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上讲话
皖南事变
1941年1月
主力红军长征后,在南方坚持游击战争的部分干 部
近大 卫东 三亚 原新 则秩
序
战略相持 正张面自忠战场形势 的恶化
政治诱降
大
枣宜 豫湘桂
汪蒋
积极反共 消极抗战
陆
交 通 线
四大家族垄断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 独裁统治的加强:保甲制度、特务统治
1939年周恩来和部分新四军领导的 合影。 左起盱衡毅、粟裕、傅狄涛、周恩来、 朱克靖、叶挺
叶挺
叶挺在狱中写的《囚歌》手迹
《新 华日 报》 登载 的周 恩来 的题 词题 诗
重建后的新四军军部组成人员
代理军长:陈 毅 副 军 长:张云逸 政治委员:刘少奇 参 谋 长:赖传珠
政治部主任:邓子恢
1938年10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日帝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学案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日帝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学案【考试目标】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1、时间:2、标志:。
3、原因:日本方面A ;B 。
中国方面:;B 。
4、日本侵华战略方针改变:对中共;对国民党。
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统治(一)政治上:“以华制华”:年3月,汪精卫在成立,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和。
(二)经济上:“以战养战”1、总方针:2、表现:农业;工矿交通运输业;金融。
(三)思想上:实行教育:目的:达到其的目的。
(四)日伪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1、残暴统治:在华北:“”华中:“”。
2、沦陷区人民的反抗:、、。
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2、标志:1939年以会议的召开,确立“”方针为标志。
3、表现:政策重心转变;路线。
4、行动:第一次反共高潮。
第二次反共高潮即1941的事变。
5、中共为维护统一战线的斗争:(1)在第一次反共高潮前后,中共在政治上:提出三大口号,军事上:坚决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2)在第二次反共高潮后:中共重建:。
发动舆论攻势谴责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二)对外:消极抗日——正面战场形势恶化1、枣宜会战失败: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壮烈殉国。
2、豫湘桂战役:特点:,它的失败是的必然结果。
3、取得外交的成果:。
(三)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1、国民党独裁统治特征:、、三者结合、渗透。
2、经济政策上实行。
【题型示例】例1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是①日本侵略军战线太长②抗日根据地有力牵制敌军③中国人民抗日力量尚未充分发展④英美主张接受“近卫声明”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解前思考〗本题关键理解“相持”,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日本不能迅速灭亡中国,二是中国没有转入反攻,这样双方进入相持状态。
因此原因的考虑也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
〖解析〗本题为1997年高考试题,解答本题利用错项排除法。
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 同步练习(2)
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蒋介石集团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重要转变的标志是A.国民党确立“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B.国民党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C.发动皖南事变D.豫湘桂战役消极抗日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然存在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A.两党的抗战路线不同B.两党对日军侵略的认识程度不同C.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D.日本对国共两党的政策不同3.抗日战争时,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够始终存在的原因在于①日本始终坚持灭亡中国的方针②中共与妥协投降行为作斗争③蒋介石坚持反共反人民的立场④英美等反对统一战线破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中共中央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主要是针对A.近卫关于“建立东亚新秩序”的声明B.汪精卫集团公开叛国投敌成立伪政权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后的政策转变D.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皖南事变破坏抗战5.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集团反共反人民的倾向日益增长,其主要原因有①国共两党摩擦不断发生②敌后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武装的不断发展③日本对国民党实行政治诱降政策④英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③④6.中国共产党对“四一二”政变和皖南事变的不同处理方式,主要反映出中共A.不同情况,不同对待B.对中国国情进一步认清C.面对的主要矛盾不同D.从幼稚走向了成熟7.皖南事变反映出A.蒋介石集团企图重演“四一二”政变故伎B.国民政府的政策重心开始由抗日转向反共C.蒋介石集团既要反共又不敢与中共决裂D.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阶级斗争成为国内主要矛盾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A.一党专政B.特务统治C.统制经济D.保甲制度9.抗日战争时期,英美等国对蒋介石发动的反共高潮不予支持的主要原因是A.维护与苏联的关系B.对中国人民表示友好C.牵制日军力量的需要D.重塑英美在华形象10.日本发动豫湘桂战役的主要目的是A.迫使国民政府投降B.打通中国交通线C.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D.援救南洋日军二、综合题(第11题15分,第12题15分,共30分)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 1940年10月国民党中央给(上海报)密令:“现我最高统帅,只严令18集团军及新四军概于民国30年1月底以前遵照前令撤至冀察鲁北及晋北之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册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II)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反动方针;中共中央对待国民党顽固派的政策;皖南事变;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罪行的坚决回击;枣宜会战和张自忠壮烈殉国;豫湘桂战役国民党战场的大溃败;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的独裁统治;四大家族的经济掠夺。
2.通过对国民党内外政策变化原因的讲述,培养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
3.通过对导致正面战场豫湘桂大溃败原因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通过对本课重要史料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播放电影《红岩》和《烈火中永生》片段,向学生介绍国民党特务组建的杀人魔窟里的情形,激励学生要珍惜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今天的美好生活。
2.让学生对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进行对比后分析,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感受到探究历史问题的乐趣,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和皖南事变,是使亲者痛仇者快的罪恶行径,它破坏了抗战和团结,理应受到我们的强烈谴责。
2.一代北伐名将、抗日英雄叶挺在狱中坚贞不屈,抗日名将张自忠在枣宜会战中英勇抗击敌人以死殉国。
叶挺、张自忠的爱国精神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皖南事变。
难点: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和蒋介石政治集团政治态度的转变给抗战造成的恶果。
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准备l.影像资料:电影《皖南事变》片段、电影《红岩》和《烈火中永生》片段。
2.图片资料:叶挺《国歌》的手稿、周恩来为皖南事变的题词和重建后新四军的军部组成人员、张自忠将军的照片、《豫湘桂战役形势图》。
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改变侵华战略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政策。
面对日本的诱降,国民党内部发生变化,汪精卫集团公开投敌叛国,成为日本侵华的工具和帮凶;亲英美派的蒋介石集团发生动摇,由抗日转向反共。
【新课教学】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1、原因:(1)日本诱降政策影响,但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没有改变;(2)中共领导的抗日力量日益壮大;(3)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具有反共反人民的本质(根本原因)2、标志: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的五届五中全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标志着蒋介石集团把政策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开始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材料:国民党党务报告决议,要“溶共,防共,限共,反共”“对中共是要斗争的,不要怕他,……我们对中共……应采取不打他,但是也不迁就他。
现在对它要严正——管束——教训——保育——现在要溶共——不是容共。
”——摘自蒋介石《整理党务要点》3、政策的特点:既想投降、又不敢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敢彻底破裂的两面性。
4、结果:(1)对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的进攻,削弱了抗日力量,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了日本想而做不到的事。
(2)使中间派、民族人士进一步认清了蒋介石集团的反动本质,而日益倾向共产党,也引起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不满,使国民政府处于十分孤立的地位。
(3)使国民党军队丧失了抗战初期的锐气,导致正面战场的大溃败的局面。
(4)国民党的政治更加黑暗,经济掠夺更加残酷,开始尽失民心。
二、内外政策(一)对内政策:1、积极反共:两次反共浪潮(1)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冬到1940年春。
阅读胡宗南和阎锡山对中共所领导部队的进攻情况。
为了既可以粉碎顽固派的进攻,又顾全抗日大局,中共中央在政治上提出“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在军事上对于顽固派所发动的进攻,坚决予以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
(2)第二次反共高潮:皖南事变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播放电影《皖南事变》片段,背景:蒋介石强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一个月内撤到黄河以北。
后新四军遵照国民党军事当局的命令并经中共中央同意,从安徽径县云岭出发,移师北上。
时间、地点:1941年初,安徽茂林。
经过:A.新四军9 000人遭国民党包围袭击,血战七昼夜大部分牺牲。
B.军长叶挺在谈判中被扣押,副军长项英被叛徒杀害。
C.蒋介石宣布新四军“叛变”,下令取消其番号。
介绍叶挺的事迹:叶挺在北伐战争时的第四军英勇善战、南昌起义、就任新四军军长时的特殊身份、抗战中的杰出贡献、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囚禁5年和他的意外去世等。
阅读叶挺《囚歌》的手稿,反映了他渴望自由,但决不屈服于黑暗势力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革命气节。
皖南事变是蒋介石背信弃义,消灭异己的一场阴谋,是蒋介石集团政策两面性的表现。
皖南事变发生后,引起了国内外民众的极大关注。
②围绕皖南事变的斗争(1)中共:以抗日大局为重,坚持又联合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在军事上严守自卫,在政治上坚决反击。
首先宣布重建新四军军部;同时,中共中央公布大量事实,揭露国民党破坏抗战的阴谋。
(2)国际力量:苏、美、英等国表示了对国民党的不满,要求中国继续抗战。
这些国家特别是英美的态度,大大出乎蒋介石的预料。
(3)国内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国内中间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纷纷反对国民党的倒行逆施,促使了他们与共产党积极联合,以反抗国民党的压迫。
1941年,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成立,得到了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
思考:中共处理西安事变和皖南事变的策略方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这样做?中共采取不同政策说明了什么?策略方针的不同:(1)1936年,针对西安事变,中共提出了和平解决的方针。
(2)1941年,对顽固派制造的皖南事变,中共提出了坚决回击的方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1)日本不断扩大侵略,特别是华北事变,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利益,蒋介石集团有转向抗日的可能。
(2)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为中国共产党的迫切任务。
(3)张、杨发动西安事变也是为逼蒋抗日。
(4)事变发生以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妄图置蒋于死地,夺取统治权、扩大内战,这有利于日本侵略。
皖南事变坚决回击是因为:(1)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在日本的诱降下,国民党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由于日本灭亡中国的政策未变,蒋介石集团的政治态度具有两面性,想投降,又不放弃抗日;既要反共,又不彻底破裂。
(2)国际上,法西斯的侵略严重威胁着英美的利益,无论英美或苏联都不希望国共合作破裂,不愿削弱中国战场的抗战力量,因此都向蒋介石施加压力。
(3)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进行反击,既可以打击国民党反动气焰,又有利于维护国共合作,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中共正确处理上述事件说明:(1)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政策。
(3)中国共产党走向了成熟,能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突发事件。
结果:第二次反共高潮被打退2、黑暗的独裁统治(政治)(1)表现:实行一党专政和个人独裁;大力发展特务组织,残害进步人士(共产党、抗日群众、民主人士);强化保甲制度,严格控制人民。
丰子恺的漫画《茶店一角》:一群市民围桌而坐,抽烟喝茶,而茶桌的柱子上赫然贴着“莫谈国事”四个大字。
茶店是四川地区最普通的公共场所,重庆人习惯到这里来休闲聊天。
在轻松闲暇的场所里,“莫谈国事”的警句高悬,真实地反映了国民党压抑民声、窒息民主的独裁统治。
(2)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三者相结合。
播放电影《红岩》和《烈火中永生》片段,介绍国民党特务组建的杀人魔窟里的情形,激励学生要珍惜先烈们为我们创造的今天的美好生活。
3、实行统制经济政策(经济)(1)表现:垄断工业、掠夺农业、抢占商业、独占金融(2)结果:国民政府加强了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起来;民族工业遭到破产,农村经济衰败,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二)对外政策1、消极抗日(1)枣宜会战:背景:1939年初—1940年,日军在向敌后抗日根据地大举进攻的同时,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向华中、华南的正面战场发动了局部进攻。
时间、地点:1940年5月枣阳和宜昌结果: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宜昌失守。
介绍张自忠将军的事迹:(2)豫湘桂战役背景:1943年中途岛海战以来,美国逐步取得了太平洋战场上的主动权,日军陷于被动。
由于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的活动受到美军的限制,日军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切断,在东南亚作战的日军补给逐渐发生了困难。
为了援救在东南亚的孤军,日军迫切地需要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是在1944年日军发动了豫湘桂战役。
概况:日军的攻击路线是河南、湖南、广西,打通粤汉路,使其与东南亚联系上。
该战役历时8个月,日军投入兵力50—60万,国民党组织了100多万军队,是抗战后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结果:国民党丧师(五六十万)失地(20万平方公里)。
失败原因:国民政府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恶果。
2、外交成果1943年,国民政府分别同英美签订协议,废除英美等国的治外法权等特权。
这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取得的重要成果,更是中国人民坚持抗日战争取得的重大胜利。
但是,教师也要告诉学生,这些只是取消了最露骨的侵害中国主权的条文,中国并没有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因而中国也就没有完全摆脱殖民地的地位。
【本课小结】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有效地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但是,当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以后,蒋介石集团受日本帝国主义诱降政策的影响,其内外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对内,反共倾向日益滋长,连续掀起反共高潮,在国统区加强独裁统治和经济掠夺;对外,他们寄希望于英美的调停,实现对日的妥协,因而消极抗日,导致了正面战场出现了大溃败局面。
【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