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14课 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岳麓版复习特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回答:
据材一概括日本教育改革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美国教育改革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改革的认识。
【答案】:
【解析】: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明治维新深刻地改变了日本,其影响更波及整个东亚地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871年,日本政府派遣岩仓具视率领使节团出访欧美,主要目的是与列强谈判,希望各国宽免与日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使节团的另一项任务是考察列强国情,作为维新的参考……19世纪,国与国之间完全奉行丛林法则,岩仓使节团不断碰壁,没有一个西方列强愿意宽免对日本的不平等条约。身为副使的大久保利通苦恼之余,逐渐为欧美各国的富强所倾倒;在美国,方兴未艾的现代教育向新大陆辐射着层出不穷的技术革新和一往无前的奋斗激情;在英国,“世界工厂”支撑着“日不落帝国”空前的强大和自信;在德国,“铁血首相”俾斯麦向东方来客耳提面命地传授了“强权即公理”的外交秘籍。上述三国的经验分别成为了后来明治日本普及教育、发展工业和武力扩张的重要参考。
——伊文成等著《明治维新史》
材料二在东方后进国的日本,资本原始积累这一历史过程,与英国和其他西欧先进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日本地主制度下的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特点不是农民生产手段的被完全剥夺,而是农民剩余产品(剩余劳动)的被剥夺。其剥夺的主要方式,是国家征收地税。
——万峰《日本资本主义史研究》
请回答:
据材料一,归纳明治维新后日本农业改革的背景。
据材料二,指出中日本地税改革的作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在土地和地税改革方面的相关内容。
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维新期间的农业改革。
【答案】:无
【解析】: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王安石在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上与商鞅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结合变法内容说明王安石是如何实践“制商贾”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
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殖产兴业,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
材料二:随着美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的进展,以及伴随着强调社会改革的进步运动的举起,1918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提出了《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的报告,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是民主观念的原则。应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的活动来发展他的个性、中等教育必须以全体青年的完善和有价值的生活为宗旨,引导青年向着高尚的目标改造自己和社会。——《美国教育的发展》
A、和平崛起
B、武力掠夺
C、制度创新
D、民主强国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治维新后,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急速发展,国内统一市场的初步形成和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把全国的农业也纳入资本主义发展的轨道。因此,新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就是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明治政府在农民斗争的压力下,担心丧失“民心”,可又害怕真正彻底的土地革命,终于采取了自上而下实行改革的办法。
依据材料三,指出在学习先进文明方面,日本明治维新与孝文帝改革相比有何主要不同?试从政治和文化两方面加以说明。
根据材料四,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
材料五反映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
材料一:关于教育宗旨问题,一开始就在天皇近臣元田永孚为代表的守旧派与伊藤博文为首的维新派之间发生尖锐的斗争。前者反对以西洋为榜样改革教育,认为这样会破坏东方固有道德,……要求在学校里培养学生的“仁义忠孝”的品德。1890年颁布“教育敕语”,把儒家的伦理标准忠孝仁义作为学生准则。此后,在各级学校中强制推行“忠君”思想教育,并且向学生灌输民族沙文主义。——刘祚昌《世界通史·近代卷》(上)
——《明治维新150年:最后的武士》
请回答: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工业、教育、政治三方面说明日本是如何借鉴欧美国家经验的?
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的对外关系为例,论证“国与国之间完全奉行丛林法则”。
【答案】:无
【解析】:
自古以来,重大改革都注重教育方面的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对于如何提拔人才、选取人才,王安石提出了“教之、养之、取之、任之”的系统人才观。(其中的)“养之”,即百度文库待和栽培人才。“饶之以财,约之以礼,裁之以法”。……“任之”,即任用人才。任用之道,关键是任人唯贤、任人唯才、任人唯德。
""
据材料二,指出明治政府实行教育改革的措施。
""
据材料三,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的观点。
""
据材料二、三,指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与康有为的教育思想的共同之处。
""
【答案】:
【解析】:
——武玉环《王安石变法失败错在用用人》
材料二(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实施义务初等教育,因为国家需要有文化的公民。大批外国教育家来到日本创办学校和大学;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出国学习,回国后在新学校任教。……1890年颁布的教育诏书告诫所有学生,“要勇敢地献身于国家,以此来保卫和维持我们的与天地同存的帝国王权的兴盛。”
B、日本商人的政治地位高于诸侯
C、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富商地位、实力有所上升
D、商人成为日本封建幕府的阶级基础
【答案】:
【解析】:
在1878年的日本,儿童玩拍球游戏时,用10种最值得采用的新事物的名称来代替数字,它们分别是汽灯、蒸汽机、马车、照相机、电报、避雷针、报纸、学校、信箱和轮船。这主要反映了日本( )
【答案】:
【解析】:
倒幕运动的根据地主要分布在( )①长州②萨摩③北海道④土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是
A、调整国家行政建制
B、消除封建割据
C、完善国家管理职能
D、确定土地私有
【答案】:
【解析】: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出现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末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以来不断崛起的美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1978年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它们的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惊人一致。他们崛起的一致因素是
材料三改革中获益最多的是地主阶级,地主的地租直接来自佃农的剩余劳动以及部分必要劳动,而不是来自农业资本家的超额利润,这种地租显然带有封建地租的色彩。而地税改革给广大佃农带来的却只有苦难,……地税改革后的日本农村,每年都有大批农户丧失土地,或沦为佃户,或加入城市产业后备军的队伍。
——穆良平《日本地税改革探讨》
材料三康有为说:“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话,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
请回答:
据材料一,分别概括“养之”和“任之”的特点。
A、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B、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C、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D、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答案】:
【解析】:
下列措施,对旧贵族政治特权产生直接冲击的是( )
①商鞅变法实行“二十爵级制”取代“世卿世禄制”
②俄国“二一九法令”规定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③梭伦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
④日本“废藩置县”削弱了地方封建割据势力
精选2019-2020年高中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第14课日本近代化的起航------明治维新岳麓版复习特训九十一
某重大事件发生后,世界上被压迫民族的领袖们由此得出结论:必须把西方的科学和工业引进自己的国家,但必须像他们那样摆脱欧洲的控制,自己掌握现代化进程,并保留自身的民族特点。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1874年,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为“科学”,后于1915年引人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的事件是
A、洋务运动/明治维新
B、明治维新/新文化运动
C、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D、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答案】:
【解析】:
1889年日本宪法制定的原因是( )①由于农民负担加重,发生暴动②中小资产阶级和地主掀起“自由民权运动”③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满情绪强烈④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稳定社会局面
A、俄国农奴制改革
B、埃及阿里改革
C、日本明治维新
D、中国洋务运动
【答案】:
【解析】:
19世纪上半叶的日本人曾经这样记述日本社会中封建统治阶级与商人的关系:“今世的诸侯,不论大小……都是对富商卑躬屈膝,以期能向他们借钱,并仰赖江户、京都等地的商人以维生计。”下列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本的封建统治者十分重视商业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