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2023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2023以下是2023年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标准大纲:一、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与政策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准确地理解和判断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现象和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3. 培养学生了解和熟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理论、思想体系和政治路线,培养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课程内容1. 国内外政治形势- 了解和分析国际政治的动态和变化,掌握主要国际热点问题的背景和进展;- 了解和分析国内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掌握中国政治制度和政治体系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 了解和分析各国政治制度和政体的特点和演变,掌握政治比较研究方法和理论。
2. 国内外经济形势- 了解和分析国际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掌握主要国际经济组织和协议的基本情况;- 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掌握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史和现状;- 了解和分析各国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效果,掌握经济比较研究方法和理论。
3. 国内外社会形势- 了解和分析国际社会的动态和变化,掌握主要国际社会问题的背景和进展;- 了解和分析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掌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和现状;- 了解和分析各国社会发展模式和社会政策的特点和效果,掌握社会比较研究方法和理论。
4. 国内外文化形势- 了解和分析国际文化的动态和变化,掌握主要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背景和进展;- 了解和分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掌握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和现状;- 了解和分析各国文化发展模式和文化政策的特点和效果,掌握文化比较研究方法和理论。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提供丰富的图表、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2. 课堂讨论法: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参与,进行课堂互动和思维碰撞,深化对课程内容的理解;3. 独立研究法: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并深入研究相关课题,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实地调研等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应用能力。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形势与政策是一门基础性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和政策变化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提高他们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形势与政策,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国际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发展和应对挑战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敏感性和理解力;2. 培养学生对政策变化的分析能力;3.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论述和表达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国内外政治形势分析:通过对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研究,包括各国政治制度、政党和选举、国际关系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并分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状况和变化趋势。
2. 经济形势与政策研究:深入分析国内外的经济形势和政策变化,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贸易和投资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动态和对策。
3. 文化与科技形势分析:通过对国内外的文化和科技领域的研究,包括文化传媒、创新科技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和分析不同地区和国家在文化和科技发展方面的特点和趋势。
4. 社会形势与公共政策研究:分析国内外的社会形势和公共政策变化,包括社会问题、社会福利、公共建设等方面,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的挑战和应对之道。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形势与政策的相关理论知识,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分析。
2. 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3. 学生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4. 应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活动,加深对形势与政策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习态度、互动表达和问题解答等方面。
2. 作业评估:根据学生提交的书面作业对其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评估。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中文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英文名称:situation and policy课程代码:学分/学时:2学分,16学时/学期开课学期:1-8课程类別:(必修;1/2/3/4年级;公共基础)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先修课程:无后修课程:无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1. 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2. 教学目标:《形势与政策》课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针对大学生关注热点问题及其思想特点,帮助大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不断培养提高大学生认识和把握形势的能力,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3. 本课程知识与能力符合下列毕业要求指标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国内形势教育、国际形势和我国对外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符合安徽大学对本科毕业生要求的相关指标点。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教学内容必须因时而异、与时俱进,所以教学大纲只规定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具体的教学内容由每学期予以确定。
根据课程性质和任务,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分六个部分,具体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每学期公布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进行专题授课。
专题一国际国内整体发展形势与趋势主要教学内容包括: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关系等。
《形势与政策II》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II》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全面认识和正确理解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认清形势和任务,掌握时代的脉搏,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发学习、健康成长。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内容:1.《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方法;2.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3.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大国外交形势;4.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及热点问题的情况及政策。
学时分配: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要列入教育全过程,各院系按照本教学大纲,采取报告会、专题学习、讨论、观看视频等形式安排学习,保证平均每周不少于一学时。
本课程教学以专题讲授形式为主,其他形式为辅。
为了使课程的效果更明显,不但内容上要有针对性、时效性,而且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灵活,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听课和辅助以课外读物相结合等,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四、教学要求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下发的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确定,组织实施我校全校本、专科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每讲均要求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认真听讲,课下吸收、运用。
《形势与政策》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提高辅导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重要渠道。
因此,各年级辅导员为本课程的助教。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二)教学大纲对象:本科各专业文化素质教学中心形势与政策(二)教学大纲课程编码:08.057.0.2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二)(中文)Situation and Politics (二)(英文)开课学院:社会科学部课程性质:必修课学分: 1.0学时:16面向专业:本科一年级考核方式:论文+平时课堂练习(待定)使用教材:主教材:《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编辑出版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研究国内外形势发展的现状、趋势与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政治理论必修课,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与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国际社会发展的态势、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与重大决议,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大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选课要求本课程为系统课程,还包括:【形势与政策】(一),要求按照先后顺序选课。
教学大纲一、课程内容根据形势发展确立课程内容。
基本包括五大板块:1.形势观、政策观教育;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教育;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形势、任务和成就;4.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措施教育;5.国际形势、国际关系及我国的外交政策和外交立场二、课程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和任务本课程是高等院校“两课”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正确分析与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国际社会发展的态势、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与重大决议,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爱校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珍惜和维护稳定大局,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社会化。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1.了解国内外形势发展的基本现状、趋势与特点,了解党的基本路线方针与政策。
2.正确分析与把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国际社会发展的态势、党和国家的现行政策与重大决议。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L0503103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理、工、管各专业开课学期:春季学期和秋季学期总学时:48学时总学分:2.5学分课程简介:《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重要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开设这门课程,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正确认清国内外形势,准确把握党在现时期的重大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观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推荐教材:章怀云、欧祝平.形势与政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参考书目:[1] 半月谈[M].北京:半月谈杂志社编辑出版[2] 时事报告[M].北京: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二、课程总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分析、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解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
其中,宣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是本课的重点。
三、理论教学内容与目标通过对国内、国际形势的正确分析,引导广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的国内形势与国际环境,增强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明确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正确认识和理解当前党和国家大政方针与工作重点,正确面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学时分配:国内部分占每学期总学时的70%,国际部分占30%。
四、实践教学内容与目标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每学期有6学时的实践教学环节,自2006年下学期以来,一直是采取“网上教学”的方式进行,具体做法是:设立《形势与政策》课程网站、编写《形势与政策网上教程》进行“网上教学”。
《形势与政策》网络教学主要以我校校园网络为基本平台和依托,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其基本功能除网上教学之外还有:为学生提供课程教学的相关材料与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一个讨论、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发布本课程考试、考查(包括作业、课程论文等)相关信息等等。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学分:1学分学时:10学时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课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教育和引导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全面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促使学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学习、奋发成才。
二、教学基本要求(一)国内形势政策方面:1.掌握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四中全会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有利契机,广泛开展爱党爱国主题宣传教育。
3.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唱响主旋律,认清7.5事件的性质和危害。
4.周边地区形势总体稳定和不确定因素。
5.关注台湾问题,坚决遏制“台独”势力,努力构建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二)国际形势政策方面:1.把握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确认识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合作与竞争态势,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和“中国因素”。
2.了解世界军事变革动态,正确认识军事领域格局和发展趋势。
3.了解地区热点问题,把握和谐世界理念,正确认识国际安全中的各种因素和我国外交战略格局。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理论教学14学时;实践教学4学时。
四、教法说明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理论教学主要以专题形式展开,所讲专题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和外交等方面。
实践教学安排参观塘厦城市展示馆。
五、考核方式及评分办法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三部分综合组成。
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给出,占总成绩30%。
2. 实践成绩根据学生实践表现和提交的实践报告给出,占总成绩20%。
3. 期末考核采取论文形式,占总成绩50%。
形势与政策课程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大纲一、课程背景二、课程目标三、教学内容1. 第一部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经济增长与周期性波动- 产能与产出水平分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福利- 国际贸易与经济全球化- 金融市场与货币政策- 价格水平与通货膨胀控制2. 第二部分:社会政策与国际关系- 劳动力市场与就业政策- 社会保障与福利改革- 教育与技能培训政策- 健康与医疗政策-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政策- 政府间关系与国际组织合作 3. 第三部分:政策分析与决策 - 政策分析方法与工具- 策略制定与评估- 政策实施与监测- 政策沟通与参与四、教学方法- 授课讲解- 小组讨论- 实际案例分析- 个人或小组项目研究- 考察或实地考察五、考核方式- 平时表现- 期中考试- 课堂讨论与小组项目报告- 期末综合评价六、参考教材- 《形势与政策导论》- 《经济学原理》- 《现代社会政策》- 《政策分析与决策方法》- 《国际关系导论》七、参考文献1. 许铜山,李琳等编著,《形势与政策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2. Mankiw, N. G. 《经济学原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7年。
3. 钱维宏,等编著,《现代社会政策》,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6年。
4. Dunn, W. N., and H. S. Phillips. 《政策分析与决策方法》,北京:中信出版社,2019年。
5. Baylis, J., and S. Smith. 《国际关系导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年。
八、备注- 该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安排及教师有权做适当调整。
- 授课内容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与补充。
- 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与参与讨论。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 1、2、3、 4》课程理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党委宣传部课程编号: 160000-14b,160000-15b,16000-16b,16000-07b英文名称: Situation and Policy 学时:总计 32 学时,其中理论授课20 学时,观看专题片、课内讨论、考核12 学时学分:形势与政策 1、 2、 3、4 各 0.5 学分面向对象:全校本科专业教材:依据教育部每年春、秋两季颁发的《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由校党委宣传部制定每学期“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
主要教学参考书目或资料:1.《时事报告》、《时事报告(大学生版)》、《时事资料手册》(中宣部、教育部编辑)2.《瞭望》、《中国新闻周刊》、《国际资料信息》、《环球时报》等时事报刊3 . 《形势政策教育辅导资料》(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主编)4. 《时事》 VCD (教育部指定“形势与政策”课音像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5.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航标灯”思政网站二.教学目的和任务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大学生的必修课程。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针对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开展形势与政策的教育教学。
它的基本任务是通过适时的国内外形势政策教育教学,帮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和政策理论,科学地分析国内外形势,正确地理解党的现行政策,引导他们自觉地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学习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基本知识,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b本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于大学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奋发学习,培养健全的人格,具有重大意义。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程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第一,引导和帮助学生掌握认识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即马克思主义的形势与政策观、科学分析形势与政策的方法论、形势发展变化的规律、政策的产生发展及本质特征等基础知识。
《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大纲(20150421)
《形势与政策(本科)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编码:52910017-52910021 学时:16 学分:0.3学分开课学期:第1-5学期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全校所有本科专业先修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形势与政策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教学内容:教育部根据中宣部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部署,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课教学要点,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课件与文字稿采用中宣部、教育部委托《时事报告》杂志社编写制作的反映国内外形势最新动态的《形势与政策》专题讲稿、《时事报告大学生版》和《时事》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开展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形势观与政策观,综合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等形势,充分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立足高远,视野开阔,将前期所学习过的四门思想理论政治课的原理,转化为认识世界、分析时事、站稳立场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手段,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凝练社会主义信念,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优秀建设者和合格接班人。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1. 课程概述:-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理解和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形势和政策,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国际形势分析:包括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大国关系、地区热点问题、国际组织和全球治理等内容。
-国内形势分析:涵盖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状况、重要政策解读和实施效果评估等。
-政策理论学习:介绍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如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执行和评估等。
3.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内外重大事件和政策背景、影响和趋势。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和评价特定的政策或事件。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政策案例,引导学生深入剖析和理解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
-媒体资源利用:利用新闻报道、研究报告、专题讲座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4. 课程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包括出勤、课堂参与、小论文、小组报告等。
-期末考试:可能包括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论文写作等形式,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参考教材和资料:-列出主要的教学参考书目和相关学术期刊、报纸、网站等信息源。
6. 课程进度安排:-按照学期或者学年的周数,详细规划每一章节或者主题的教学时间。
7. 其他要求和说明:-可能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诚信要求、学术规范等方面的强调。
-提供课程咨询和反馈的方式,如教师办公时间、电子邮件联系方式等。
这份教学大纲旨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和评估标准,确保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反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形势政策课实践教学(3篇)
第1篇一、引言形势政策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国际形势以及社会发展动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意识。
为了提高形势政策课的教学效果,许多高校开始探索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对形势政策的理解。
本报告将结合我所在高校形势政策课的实践教学,探讨其实践教学的具体内容、实施方法及效果。
二、实践教学的内容1. 主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等开展主题讲座,使学生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国际形势以及社会热点问题。
讲座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多个领域,旨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等,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感受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实地考察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流程、科技创新成果、政府工作流程、社会组织运作等。
3. 社会调研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了解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调研内容包括:民生问题、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等。
4. 主题辩论组织学生围绕形势政策热点问题展开辩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辩论题目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阅读经典著作、时事评论等,分享读书心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法1. 课前准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课程安排,提前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包括讲座、实地考察、社会调研、主题辩论、读书分享会等环节。
同时,教师需联系相关专家、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 课堂组织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
对于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教师需提前告知学生活动安排,确保学生做好相关准备。
3. 课后总结实践教学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实践心得,总结经验教训。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2024
引言概述: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是针对学习者深入了解和应用国家形势和政策知识而设计的教学大纲。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该大纲内容。
首先介绍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背景和意义,其次提供基本框架和目标,再深入探讨每个大点的具体细节,最后总结重点和对学习者的建议。
正文内容:一、背景和意义1.形势与政策的定义和范畴2.国家形势与政策的重要性3.形势与政策教学的目的和意义4.国家形势与政策与个人发展的关系5.国家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挑战和机遇二、基本框架和目标1.教学大纲的结构和内容概述2.教学目标的设定和分类3.跨学科综合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4.学习者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三、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的具体内容1.国内政治形势教学2.国际政治形势教学3.社会文化形势教学4.经济形势教学5.科技与环境形势教学四、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案例教学法的运用2.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3.互动式学习的实施4.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5.社会实践与实地考察的组织五、形势与政策教学的评估和有效性1.教学成果评估的目的和方法2.学习者综合能力的评估3.评估结果的应用和改进4.教师角色和能力的评估5.形势与政策教学的长期效果检验总结: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二)旨在培养学习者关心国家形势和政策的意识,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通过了解形势与政策的背景和意义,学习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大纲的目标和意义。
基于该大纲的基本框架和目标,学习者可以理清学习的重点和方向。
具体内容的详细阐述确保了学习者可以全面掌握国家形势与政策的各个方面。
方法和策略的讨论则为教师提供了实施教学的指导和借鉴。
评估和有效性方面的考虑则是通过评估学习者的学习成果,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方向。
因此,学习者在完成该教学大纲后,将能够具备更全面和深入的国家形势与政策知识,并能够灵活应用于现实问题中。
形势与政策第三版课程设计
形势与政策第三版课程设计一、课程概述形势与政策是一门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全校所有本科生必修的智育核心课之一。
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独立思考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以当前重要、热点、前沿的政治问题和事实为背景,面向学生,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让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形势,培养其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世界观。
二、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法制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知识体系,在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4.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5.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课程内容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建设;2.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4.人口发展与计划生育;5.社会治理与政策执行;6.全球化与中国的战略机遇;7.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发展;8.大气污染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9.财税政策与公共服务;10.跨国公司与互联网经济;11.媒体与舆论。
四、课程模块划分本课程共分为三个模块:理论基础模块、应用分析模块、开放性实验模块。
1. 理论基础模块本模块将介绍本课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政治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方面。
2. 应用分析模块本模块将针对具体的案例和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通过学生自主研究、讨论和报告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开放性实验模块本模块将采用项目实践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政策研究和社会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授课、讨论、案例分析、课堂报告、项目实践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六、课程评价体系本课程的成绩评定方式包括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和实践环节的成绩。
《形势政策》《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大纲
《形势与政策》课程2017-2018学年第2学期
第三专题《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教学大纲教学目的:近些年,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下,中国不断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治理和重大国际行动,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担当。
教学中,要讲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欢迎和支持的原因,讲清中国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举措,讲清这一原理对于塑造我国国际形象和提升话语权所起到的作用,让学生加强理解我国从周边起步、以发展中国家为依托建设命运共同体的外交布局。
教学内容:
1.向时代命题交出中国答案
2.从中国倡议走向国际共识
3.为世界梦想付诸中国实践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互动法
教学学时:2学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含实践教学)
一、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
二、课程编号:0702100/0702055
三、学分学时:1+1学分/ 16+16学时
四、课程属性:公共必修课/必修
五、教学对象:全校本科生
六、开课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
七、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同时使学生基本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把理论渗透到实践中,指导自己的行为。
八、教学要求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的内容具有理论性与时效性的特点,因此其内容具有特殊性,不同于传统课程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内容每学期都将不同。
本课程教学内容根据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以及结合我校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来组织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工作。
本课程分专题来讲授。
九、课程体系及课时安排(一个学分、16个课时)
十、教学与考试方式
教学方法建议:授课、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社会实践等多方面结合。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 30% ,期末开卷考查成绩70%。
十一、教学内容
第一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肩负起时代重任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表现、特点、成因,正确理解、宣传和贯彻党的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重点和难点:科学发展观概念;确立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教学要点:
一、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的作用
第二讲、“药家鑫”与大学生公民底线教育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药家鑫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公民底线教育
教学要点:
一、药家鑫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大学生为什么要坚持公民教育
三、作为大学生的公民底线是什么?
第三讲、“许三多”与中国的反腐败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许三多事件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公民的权力观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腐败产生的原因;反腐败的手段
教学要点:
一、“许三多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腐败产生的原因
三、反腐败的手段
四、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权力观
第四讲、“我爸是李刚”与价值观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爸是李刚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的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价值观内涵;大学生应坚持什么样的价值观
教学要点:
一、“我爸是李刚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大学生价值观的产生
三、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第五讲、“瘦肉精、染色馒头、西瓜膨大剂”等与诚信体系建设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瘦肉精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的诚信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关于诚信的内涵;大学生应坚持什么样的诚信观
教学要点:
一、“瘦肉精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当代我国诚信缺失产生的原因
三、大学生要坚持正确的诚信观
第六讲、“日本核危机”及其我国的抢盐风波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日本核危机事件”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社会危机事件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危机产生原因;大学生应坚持什么样的处理社会危机态度
教学要点:
一、“日本核危机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当代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
三、大学生面对社会危机应坚持正确的态度
第七讲、南海问题的由来分析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南海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生的国防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南海危机产生原因;处理南海问题策略
教学要点:
一、“南海问题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南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大学生面对南海问题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第八讲、中日东海问题分析
教学要求: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中日东海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通过该事件为案例开展对大学生的海洋知识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东海危机产生原因;处理东海问题策略
教学要点:
一、“中日东海问题事件”回顾以及事件的影响
二、东海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大学生面对中日东海问题应坚持的正确态度
十二、实践环节:
1、学分学时:1学分、总计16学时
2、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及其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学时分配
1.观看专题片《2011中国大事件》VCD:(4学时)
2.参观教育基地(4学时)
3.外请专家学者报告(4学时)
4.阅读时事、收听收看重大新闻,开展主题讨论(2学时)
5.考核(2学时)
(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使大学生了解我国国情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大学生明确社会责任,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3、教学方法及手段
《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主要采取组织观看《时事》DVD、专题专题讨论、结合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专家、学者报告会、收听收看重大新闻等形式。
4、考核方法及考核方式
考核方法: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后每位学生要撰写一篇社会实践报告每篇不少于2000字。
成绩构成:平时上课情况占30%,实践报告占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