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网格化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严格落实《XX县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XX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XX县政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的工作要求,按照“通过划定网格确定区域,通过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划定全县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网格点位,制定网格管理制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境品质,努力建成“幸福触手可及,美丽抬头可见”的幸福美丽XX。
二、总体目标通过全县范围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建立有效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推进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三、组织机构成立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确定总网格长、乡镇网格长和网格员。
总网格长由县长担任,副总网格长由分管环保副县长担任;乡镇网格长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副网格长乡镇政府分管环保领导担任,网格员由网格所在地的相关工作人员担任。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
负责日常工作。
四、网格划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参照综治、秸秆禁烧等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以县、乡镇、村社为主体的三级监管网格。
制定《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划分表》,每个网格以阿拉伯数字为序,统一划分网格号段。
一级网格:共1个,即县人民政府,网格主要负责人为县总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副总网格长;二级网格:共63个,即各乡镇人民政府,网格负责人为乡镇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乡镇副网格长;三级网格:各镇乡以村社为基本单元网格进行划分,网格员对责任网格负责。
五、工作要求按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各部门、乡镇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
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

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应对大气污染问题,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纷纷制定了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以期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
首先,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的制定需要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关部门需要对城市大气污染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确定大气热点区域,并对这些区域的大气污染源进行深入研究。
只有通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才能找准治理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治理效果。
其次,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治理。
针对不同的大气污染源,可以采取减排措施、技术升级、燃煤清洁化改造等多种手段,以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等手段,推动企业加强环保治理,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另外,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需要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举办环保知识宣传活动、开展环保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引导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中来。
只有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推动大气热点区域的治理工作。
最后,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健全监测和评估体系。
通过建立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体系,可以及时了解大气污染的情况,为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对大气热点区域治理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大气热点网格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才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希望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高度重视大气热点区域的治理工作,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推动大气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效。
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解决方案

大气污染网格化监测预警平台建设解决方案1概述(一)面临的问题目前,秸秆焚烧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地区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之一,秸秆的露天焚烧属于低温焚烧,不完全燃烧,其烟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和悬浮颗粒物等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破坏,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雾霾的发生,不仅如此,各地区每到收获的季节因为焚烧秸秆而引发火灾的事情时有发生,给大气质量、生态环境、交通安全和火灾防护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二)秸秆焚烧监管难的原因政府管理部门虽然对秸秆焚烧管理极为重视,每年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监控秸秆焚烧的情况,但秸秆焚烧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每年仍有大量秸秆被当作废弃物直接焚烧,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点:➢点多面广,监管人员匮乏,监管力不从心农田分布广泛,面对季节性的秸秆焚烧问题,相对少量的监管人员,仅靠人力无法管理如此大的范围。
➢监测手段单一,监测效率低下部分地区依靠监管人员巡查或视频监控巡查等方式,无法第一时间自动监测到秸秆焚烧事件,使得监管人员无法快速响应,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缺乏自动预警机制,信息获取滞后过多的依靠人力去完成监管,缺乏自动化的预警机制,监测信息获取滞后。
(三)解决办法针对上述问题,云创大数据汲取全国两百多个城市大气污染管理的经验,通过结合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技术总结出解决我国农业地区秸秆焚烧问题的解决办法如下:➢网格化的监测模式利用高性价比的新型前端监测设备,在重点秸秆焚烧区域内实现高密度的网格化采样布点,实现“区域全覆盖,管理无死角”以较小的经济代价解决监管范围大、监管人力不足的问题。
➢自动化在线监测采用微型在线监测前端监测空气质量六因子(SO2、CO、O3、NO2、PM2.5、PM10),同时结合高空瞭望视频监控,从空气指标及视频图像两方面进行秸秆焚烧监测,全面感知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大气环境监管水平。
➢人工智能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基于高空瞭望视频,自动分析识别出秸秆焚烧事件,并进行定位,然后向相关人员发出预警,监管人员接到预警后迅速出动前往现场解决事件。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措施二:利用家用环境猫,既减少政府投资,又增加采集密度
设备小巧 支持联网 无需更换 精准采集
预价警 格机低智制廉 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监测设备主要优势:
• 价格具备优势,使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
• 精度能监够满测足准大确监数测的据需求平台建设方案
• 部署方式非常方便,能够降低部署难度 • 能支撑海量监测数据处理与存储,支撑规模应用 • 能完善地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系统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02 智慧城市空气[ 第二质部分 ]量网格化
监测大数据平建设台思建路设方案 P智AR慧T 0城2 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建设思路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构建“云+端+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
网
园区网格
企业网格 敏感点网格 环境质量网格 监管设综合解决方案
03 智慧城市空气[ 第三质部分 ]量网格化
监测大数据平建设台内建容设方案 P智AR慧T 0城3 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目标: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一监张测网、大一数张图据、平一套台实建时设在线方数案据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 网监格监测化测大数据网监格平管化台建设方运服案营务
方案设计理念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支持各类传感器的接入和数据采集 ,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04
03
关键技术与实现方法
空气质量传感器选型及布点策略
传感器选型
选择高精度、高稳定性、长寿命 的空气质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 于PM2.5、PM10、SO2、NO2 、CO、O3等污染物传源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监测点 位布局,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和准确性。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实现
数据采集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空气质量数据, 并进行预处理和格式化处理,以便于 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据传输
采用稳定、可靠的数据传输技术,如 4G/5G、NB-IoT等无线通信技术,将 采集的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大数据处理与存储技术选型
大数据处理
采用分布式计算框架,如Hadoop、Spark等,对海量空气质量数据进行高效 处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价值。
测试与评估阶段
对平台进行全面测试,确保功能完善、性能稳定。
部署与上线阶段
完成平台部署,正式上线运行。
关键节点时间安排
需求调研与分析阶段
2个月,包括需求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 。
设计与开发阶段
6个月,包括平台架构设计、功能开发、界 面设计等工作。
测试与评估阶段
2个月,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 试等。
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识别出主要的污染源类型和分布区域 。
溯源分析
利用模型算法和监测数据,对污染物进行溯源分析,确定 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排放评估
根据监测数据和排放标准,对污染源的排放情况进行评估 ,为环保部门提供执法依据。
决策支持与应急响应功能
决策支持
为政府部门提供空气质量改善方案和建议,支持环保政策的制定和 实施。
空气质量网格化解决方案

· 运维管理保障:集成系统运维管理于一体,由铁塔公司联合行业厂家提供驻地化专业运维服务;
· 多位一体监测:微型站、国控站、网格化站、污染源监测多类型多因子接入,激光雷达、移动监测补充,
立体无盲区全覆盖;
1个综合监管平台=N个系统功能=环境监测系统+数据分析系统+防治协同管理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考核系统.
03
运行成效
运行成效
自项目于2019年1月运行开始至2019年6月,通过监测设备对污染源的精准定位,生态环境局及时有效的采取防治 措施,绵阳市本年度空气质量相比上年度同期有明显的提升,污染天数下降明显,网格化监管系统运行效果显著。
绵阳2019年度上半年空气改善情况对比
起始时间 截至时间
1.1
6.25
看得见违法偷排
24小时全覆盖监控功能,及时发现违 法偷排企业,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 污染物排放说得清管得住。
看得透污染成因
以精细化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雾霾 成因及来源,精细控制每公里污染排放, 加强重污染天气、重大活动的污染排放 控制力度
报得准环境质量
微尺度空气预报预测功能,精确预测小 区域环境质量未来趋势。
PM2.5 富乐山
同比(%) PM10 同比(%) 综合指数 同比 36.7 -15.2 54.6 -20.2 3.48 -0.57
1.1
6.25
高新区自来水厂
47.2 -16.5 71.7 -8.3 4.49 -0.26
1.1
6.25
1.1
6.25
市人大 三水厂
44.4 -9.8 64.4 -18.1 4.3 -0.41
抓得紧绩效考核
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严格落实《XX县环境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实施方案》《XX县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要求,深入贯彻落实XX县政府“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的工作要求,按照“通过划定网格确定区域,通过属地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划定全县大气污染防治重点网格点位,制定网格管理制度,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推进全县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环境品质,努力建成“幸福触手可及,美丽抬头可见”的幸福美丽XX。
二、总体目标通过全县范围内实施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建立有效推进大气环境精细化、科学化管理,推进辖区内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确保完成省、市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目标任务。
三、组织机构成立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确定总网格长、乡镇网格长和网格员。
总网格长由县长担任,副总网格长由分管环保副县长担任;乡镇网格长由乡镇政府主要领导担任;乡镇副网格长乡镇政府分管环保领导担任,网格员由网格所在地的相关工作人员担任。
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监管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环保局,县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城管执法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农业局分管领导任办公室副主任。
负责日常工作。
四、网格划分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参照综治、秸秆禁烧等现有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立以县、乡镇、村社为主体的三级监管网格。
制定《XX县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划分表》,每个网格以阿拉伯数字为序,统一划分网格号段。
一级网格:共1个,即县人民政府,网格主要负责人为县总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副总网格长;二级网格:共63个,即各乡镇人民政府,网格负责人为乡镇网格长,直接责任人为乡镇副网格长;三级网格:各镇乡以村社为基本单元网格进行划分,网格员对责任网格负责。
五、工作要求按工作要求落实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各部门、乡镇按照职责分工,积极配合,认真组织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工作。
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

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1. 简介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是一种通过网络技术与大数据分析相结合的环境监测方法。
该方案可以对大气污染情况进行实时、全面、精准的监测与评估,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和决策支持。
本文将介绍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应用前景,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方案并推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落地。
2. 基本原理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基本原理是将监测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网格单元,并在每个网格单元内布设监测设备。
这些监测设备可以采集大气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并将数据实时传输至数据中心。
通过收集并分析这些数据,可以建立起全局性的大气污染模型,实现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监测与评估。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相关影响因素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进一步了解大气污染的原因与演变趋势。
3. 关键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的实施需要借助多种技术手段,下面将介绍几个比较关键的技术。
3.1 环境传感器技术环境传感器技术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中最核心的技术之一。
通过不同类型的环境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将数据上传至数据中心进行处理与分析。
为了达到高精度的监测效果,环境传感器需要具备较高的灵敏度、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设备的安装位置和数量,以确保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和密度。
3.2 数据传输与存储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要求实时传输和存储大量的监测数据。
为了满足高效、可靠的数据传输需求,可以采用传统的有线通信方式,如以太网或RS485总线;也可以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oRa等。
同时,需要建立稳定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对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
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也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使用。
3.3 大数据分析技术大气网格化监测方案产生的数据量庞大,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数据的分析和挖掘需求。
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分析,以提取有用的信息和规律。
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一、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管理和治理大气污染,实施大气网格化管理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目标。
大气网格化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对大气污染源的全面监控和精准管控,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存环境。
三、实施方案。
1.建立大气监测网络。
通过建立大气监测网络,覆盖城乡各个区域,实现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
同时,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构建大气污染源数据库。
建立大气污染源数据库,包括工业企业、交通运输、生活排放等各类污染源的详细信息和排放数据。
通过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形成全面的大气污染源清单,为精准管控提供数据支撑。
3.实现大气网格化管理。
基于监测数据和污染源数据库,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气网格化管理。
通过空间分析和模型预测,对不同区域的大气污染情况进行评估和预警,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4.加强监管和执法。
建立健全的大气环境监管体系,加强对大气污染源的监管和执法力度。
对违法排放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对大气环境的有效保护和治理机制。
5.推动政策和技术创新。
积极推动大气环境保护政策和技术创新,加大对大气治理的投入和支持。
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推广节能减排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四、效果评估。
通过大气网格化管理实施,可以实现对大气污染的全面监控和精准管控,提高大气环境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同时,可以有效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大气污染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
大气网格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治理手段,才能实现对大气污染的有效控制和治理,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4年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三篇)

2024年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加强对环境的监管和保护,提高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我国决定在2024年推行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能够更好地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实现全面、精细、高效的环境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实现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环境进行全面、精细、高效的监管,提高环境质量。
2. 任务:(1) 建立网格管理体系:在各地设立网格化管理中心,划定监管网格,分配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全面监管。
(2) 建立环境数据平台:建立全国统一的环境数据平台,整合和存储各类环境监测数据,为环境监管提供数据支持。
(3) 加强技术支持能力:建设环境监测技术研发中心,提升环境监测技术水平,为环境监管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4) 建立投诉举报系统: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环境投诉举报系统,及时收集和处理群众投诉举报的环境问题。
(5) 加强协作机制:建立环境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问题协同解决。
三、组织实施1. 中央统一领导:中央环境保护部门作为领导部门负责协调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监管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计划。
2. 各地方政府负责具体实施: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立网格管理中心,划定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加强监管工作。
3. 建立环境监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作机制:环境监管部门要与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解决环境问题,确保环境监管的全面性和精细化。
四、实施步骤1. 制定实施计划:中央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要求,制定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的实施计划,明确任务、时间节点和责任部门。
2. 建立网格管理中心:各地方政府设立网格管理中心,负责划定监管网格、分配责任区域和负责人,并建立网格化管理制度。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技术方案一、点位布设(一)布设原则1、科学性网格化点位布设应综合考虑城市自然地理信息、气象等环境因素,以及城市建设、工业布局、经济结构、人口分布等社会特点,满足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的需求。
2、完整性网格化点位布设应涵盖各类功能性监测点位,能够反映污染物浓度较高区域的空气质量变化,满足区域环境空气监测的需求,客观评价重点污染区域的空气质量。
3、代表性具有较好的代表性,能客观反映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环境空气质量水平和变化规律,客观评价区域环境空气状况和污染源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4、可比性同类型监测点位环境条件应客观一致,确保各个监测点获取的数据具有可比性。
5、动态性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能源结构调整、区域空气质量变化等因素,确定重点评价区域,及时合理、科学有效地调整网格化点位布设。
(二)点位分类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用于监测各网格内的空气整体状况和变化趋势而设置的监测点。
2、污染源区域监测点用于监测本网格内主要固定污染源、道路交通、工地扬尘及工业园区等污染聚集区对网格内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3、区域背景监测点用于监测网格上风向或网格边界环境空气质量背景值而设置的监测点。
4、污染传输通道监测点用于监测污染传输通道或风道污染物输送对区域网格影响而设置的监测点。
5、垂直梯度监测点用于监测城市大气污染物垂直分布而设置的监测点。
6、网格质控点用于微型空气质量监测设备量值传递与平行比对,保证监测数据质量而设置的监测点。
(三)布设要求1、监测网格点位布设可采用方位法和网格法。
采用方位法布点时原则上不少于8个方位,采用网格法布点时,地级及以上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3km×3km,县级城市监测网格原则上不大于2km×2km。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需求可适当加密布点。
2、监测设备距地面高度一般应在3m—20m范围内,在保证监测点具有空间代表性的前提下,若所选监测点位周边无法满足此安装高度要求,其设备安装高度可放宽至20m—30m范围。
智慧城市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大数据平台建设综合解决方案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网络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集中管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校准等处理,确保数据质量。
数据处理
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污染规律和潜在问题,为城市空气质量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数据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环境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选择及布局设计
网格化监测设备的选择与部署
根据监测技术选择合适的设备型号,包括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
设备型号选择
根据监测点布局设计,在合适的地点部署监测设备,确保设备能够准确反映该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
设备部署位置
数据采集
通过设备采集空气质量数据,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等指标。
数据可视化
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图表、热力图等可视化手段呈现,帮助用户更直观地理解数据。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方案
采用对称加密或非对称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加密
数据备份
隐私保护
数据访问权限控制
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机制,避免数据丢失,同时对重要数据进行多重备份。
采用匿名化处理、差分隐私等技术,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同时对敏感数据进行脱敏处理。
要点三
数据存储与处理
数据存储
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高效存储海量空气质量数据,并保证数据安全可靠。
数据处理
通过数据清洗、数据融合、数据归一化等处理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备份
建立数据备份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可靠,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数据丢失。
01
02
03
数据挖掘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设计与实现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设计与实现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人口规模、产业和交通等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也日益增大。
为了更好地控制和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各个城市纷纷建立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其中,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监测系统,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关于这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一、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的概述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简称CAQMS,是一种考虑到城市空间的不同区域所展开的一种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CAQMS的建设旨在实现基于空间的空气污染监测和管理,同时也可以为环境管理、城市规划和公共健康等领域提供数据支持。
CAQMS的基本思路是将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区域划分成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含有一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通过对每个网格内的监测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体系。
在这个监测体系中,每个网格都有对应的监测数据,可以针对不同的空气质量指标进行监督和管理。
二、网格化系统的优势与传统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相比,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有以下几个优势:1.更加精确的监测数据由于每个网格都配备了一个监测站点,使得监测数据更加精确。
监测站点数量增加,空气污染的误差也将大大降低。
2.更高的监测频率每个监测站点都可以形成高频率的监测数据,能够快速获取污染情况的变化,以便于采取及时的措施加以处理。
3.更加灵活的管理和决策不同地区的监测站点可以相互独立设置,运营和管理成本降低。
通过数据汇总与分析后,对不同网格之间的有差异的空气质量情况有着更加灵活的管理和决策。
三、实现方法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格化系统的实现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网格化划分将城市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内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测站点,监测系统的原理可以利用遥感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来实现。
2.监测数据采集和传输监测站点采集传感器数据后,数据会通过网络上传至数据中心。
一般来说,监测数据上传间隔时间约为10分钟,精确指标数据需要保证数据的准备性和实时性。
关于新时代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pptx

四、网格应急响应机制
组建六个工作专责组,应急响应市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工作领导小组启动污染天气预警应急响应调控措施的落实 。
(一)建设工程和裸露土地扬尘管控专责组,组长单位为区住建局,成员为区工信局、自然资源局、各街道执法 大队,区住建局主要负责对施工工地扬尘响应和查处,区工信局负责碎搅拌站生产降尘响应和查处,自然资源局负
(三)餐饮企业油烟噪声治理专责组,组长单位为市生态环境局,成员单位为公安分局、各街道执法大队、生 态环境执法大队,市生态环境局负责督促,各街道执法大队牵头,生态环境执法大队配合,负责餐饮企业门店油烟 污染、露天烧烤污染,严厉查处餐饮行业油烟未经处理直接排放的违法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处罚并采取停止营业措 施。区公安分局负责对违规销售、燃放烟花爆竹问题等问题的响应和查处。
(四)“四烧”污染管控专责组,组长单位为区农水局和各街道办,成员单位为各街道执法大队,负责对辖区内 焚烧垃圾、树叶、荒草、秸秆焚烧管控等问题的响应和查处;
(五)工业企业污染整治专责组,组长单位区工信局,成员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商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生 态环境执法支队执法大队,区工信局负责辖区(内市工业园区和综合保税区除外)各类工业企业、加油加气站、小 作坊、小加工厂涉气问题的响应和查处;市生态环境局和市生态环境执法支队执法大队负责加大环境敏感区内电子 元件、塑料橡胶、印刷包装、工业涂装等行业的执法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涉挥发性有机物车间密闭作业,废 气经收集治理后达标排放;负责对城区国控站周边的汽车修理厂(店)监督管理,督促修理厂(店)做好“门前三包 ”和污染应急期间禁止开展露天喷漆作业;督促修理厂(店)规范使用和存放“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材料,挥发性有 机物经收集处理后达标排放,严禁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区商投局负责督促加油站严格实行错时卸油,每日 08:00—18:00期间禁止开展卸油作业;引导中石化、中石油对国控站周边加油站开展夜间(18:00至次日8:00) 加油优惠活动,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空气监测站网格化系统

空气站网格化系统一、方案概述随着国家环境防治政策的逐渐健全以及各项标准性文件的陆续出炉,地方性环境监测治理的实施方案提上日程。
针对差异化区域主要污染物的不同和多种业态交叉现状,本方案采用因地制宜的方法,合理整合检测仪器,形成切实需求的微型气象布点。
同时,具有统一的监管平台,可对整个网格化监测系统宏观监控,对相似布点分组管理,实现综合性、灵活性的分析统计,极大节约监管人力资源。
而且,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和《国务院排污费征收管理条例》等监管法规,针对性的标准气象布点大大减少了相关收税监督部门奔波时间,加大了监管力度,利于控制排污标准,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
此外,可对网格气象布点数据多维度使用,底层对接天气预报系统,气象监测设备为广大民众及时提供小区域实时气象数据,便利出行等活动,充分利用资源,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也实现了环境监测的公开性、透明性,实用性。
最终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为系统投资带来最大的效益。
二、系统介绍系统概述网格化监测设备是一种集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和管理于一体的无人值守的环境监测系统。
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采用单元网格布点管理的方式,按照“网定格、格定责、责定人”的理念,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域网格化监控平台,应用、整合多项智慧环保技术,在全面掌握、分析污染源排放、气象因素的基础之上,采用因地制宜的灵活设点方法进行部署。
实时统计各厂区、监测点的监测设备数据,并根据各监测点的环境条件及其污染情况,来分析与推测区域内整体的排放情况。
实现对热点排放区域整体监控,污染物扩散趋势推算,排放源解析等功能,同时结合物联网、智能采集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动态图表系统等先进技术,整合、共享、开发,建立全面化、精细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区域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实现对控制污染源无组织排放,减少大气污染等综合管理,为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和科学的辅助管理决策。
网格化环境监测终端系统由感知层、数据传输层、应用服务层三部分组成。
大气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

大气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监管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制定并实施大气网格化监管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建立大气监测网格首先,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大气监测网格,以全面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通过在城市和工业区域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和排放情况,为后续的监管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其次,针对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大气污染源,制定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监管措施。
严格监管高污染排放行业,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大气污染物排放在可控范围内。
三、加强执法监管加强大气污染执法监管,建立健全的执法制度和监管机制。
加大对违法排放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震慑效应,确保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有效保护。
四、推动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和个人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五、加强监管技术支持加强大气监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
通过引入先进的监管技术手段,如遥感监测、大数据分析等,实现对大气污染的精准监管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处理大气污染问题。
六、加强宣传教育加强大气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
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传、举办环保主题活动等方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维护好我们的蓝天。
七、加强协作合作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合作,形成合力推动大气环境监管工作。
建立跨部门的协同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推动大气环境监管工作。
总结大气网格化监管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大气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环境。
2024年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

2024年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方案一、背景近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监管效能,推动治理工作的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我国决定在2024年开始实施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
该工作方案旨在通过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和运用新兴技术手段,提高环境监管的全面性、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在2024年实现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全面铺开,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工作能够实现全覆盖,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管效能。
2. 任务:建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推进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化。
三、工作内容和重点1. 建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体系(1)划定网格边界:根据区域特点和环境保护任务,科学合理划定环境保护网格边界,确保网格划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建立信息化平台:建设环境保护信息化平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实现对各网格的全程信息化管理。
(3)建立责任体系:明确网格内部各级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整个网格的监管工作能够有序开展。
2. 推进网格化监管工作(1)建立网格化监督机制:通过网格内部的巡查、抽查等方式,对环境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监管,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加强预警和预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建立环境预警和风险评估机制,提前发现环境污染隐患,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预防性和主动性。
(3)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严厉惩处环境违法者,形成环境法规的有效威慑和约束。
3. 提高环境监管水平(1)加强信息化建设:推广应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在监管过程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实时更新,提高环境监管的精确性和时效性。
(2)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环境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加强人员培训:组织开展环境监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人员的监管能力和素质,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环境质量监控与大气网格化解决方案

P7
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专家
目录
CONTENTS
1
建设背景
2
建设思路
3
建设内容
4
展望
P8
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专家
监测一张网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P9
名称
环境质量网格
敏感区加密网格 交通加密网格 扬尘加密网格 企业加密网格
工业园区加密网格
生活源加密网格
传输区域加密网格 立体网格 移动网格
的联系,导致难以精准治 “霾”。
大量建设空气质量监测中心站, 财政无法负担、经济成本过高。
P4
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专家
目录
CONTENTS
1
建设背景
2
建设思路
3
建设内容
4
展望
P5
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专家
建设思路
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及大数据技术构建“云+端+服务”的环境管理模式
目标: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
0.94~0.97 10.8%
PMS 15 (自学习后)
1.02~1.04
-4.7~2.4
0.97~0.98 9.1%
P14
对原始数据分析后,各性能参数均优于国标要求; 通过自学习模型,各性能参数得到优化。
注:1)《大气PM2.5网格化监测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技术指南》。
环境与工业分析检测专家
AQMS-1100
产 AQMS-1100微型空气站,用于大气网格化精确布点监测; 品 监测项目:SO2、NO2、CO、O3、PM2.5、PM10、TVOC、气象五参数;
PM2.5、PM10、SO2、NO2、CO、O3、TV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污染源监控-取证
1、针对工业VOCS、机动车尾气、扬尘污 染、生物质焚烧等重点等污染源建立在线 监控。 2、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对污染源进行实 时超标违规取证,获得直接管理证据。
空气质量网格化
“监(测)●管(治)”一体解决方案
01
项目背景与要求
项目背景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经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根据《“十三五”生 态环境保护规划》,“十三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思路主要体现在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 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不断提高生态环境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 治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
环境网格化的“监”与“管”
监(测)
发现、分析问题 评价效果
解决问题
管(治)
让监测无处不在,让污染无处遁形!
指方向
党 城 建
大气室 监测 监察
政 环保 管 委
市、县、
公众 交
环通 卫工
商
街道/乡、 村、片区
预报预警 污防
联防联控,让信息畅通,让管治高效落实!
抓落实
7
环境网格化的“监”与“管”
网格化监测-溯源
项目要求
《关于加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 相关要求:
➢ 建设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
环境空气质量为达标的城市,要针对各种污染 源,根据通知要求,布设适当数量的监测微站, 形成网格化监测系统。
➢ 建设方式
自主投资建设或向第三方采购网格化监测服务。
➢ 日常运维
➢ 完成时限
每日不定时查看监测数据、传输及仪器运行情况。 运维频率为每三个月至少一次,在沙尘及重污染 期间增加运维次数。
......
......
保障监控系统运维质量; 制定并实施运维年度工作计划; 负责数据采集、传输; 负责日常报告绘制与报送; 主动提供数据异常分析报告; 解决网格化监管系统技术问题; 异常情况指令下发,调度网格员; 协助市局进行污染源排查; ......
10
精准管控:构建“技防”+“人防”快速反应机制
铁塔公司
(1)数据异常、网格化快速响应小组立即启动响应机制,30分钟 到达现场,判断是否有污染情况。
(2)局领导包点机制,国控站点及周边微站出现异常,巡查级需及 时到现场解决污染问题。
(3)异常信息反馈至大气科,建立台账,向区、园区环保部门通过 平台或电话进行信息推送。
(4)实行销号制度,不定期督导污染事件整改情况,确保污染事件 得到及时有效处理。
(5)大气科在异常信息出现3个小时内向市生态环境局汇报异常 原因及处理情况。
11
网格化实施情况
· 项目情况:绵阳市目前完成5个区县项目采购,其中3个区域(合计160个点位)由绵阳铁塔公司 提供运维监测服务; · 共建共享:与铁塔资源高效融合,快速组网,节省投资;
➢ 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测根据各区监测要求,监管区域包括城市生活区、传输通道、重要道路路段、工业园区等, 部署大气6参数+气象5参数监测设备。 ➢ 通过共享,利用铁塔公司自有杆塔资源,快速完成项目建设进入运行阶段。 ➢ 建立生态监测一张网,搭建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手机APP随时查看监测数据,
抓得紧绩效考核
网格化四级监管,层层强化领导,层层 落实责任,通过绩效考核传达压力。
做得到质量改善
量化评估治理措施效果,通过动态调整 达到质量改善措施最优化效果。
用得起全覆盖监测
采用微型空气站成本投入低,设备维护 方式简单,解决常规空气监测站“买不 起,用不起”的问题
做得好运营服务
利用铁塔公司、行业公司专业化水平和工作经 验,提供专业化的大气污染防治及运维服务。
对市级网格化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确定网格员,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对站点污染源排查提供技术支持; 组织开展日常环保巡查与检查;
对大气污染防治公司的运行维护情况; 限期完成排查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配合市局与大气科的监管工作; 建立站点异常核查及汇报机制;
• 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信息化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为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美丽四川”建设中的作用,四川省重 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强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市州学习借鉴京津冀及周 边地区经验,加快推进空气质量网格化微站监测建设,切实提高大气环境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积极推动四川省“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绿色发展步伐。
记录告警 上传证据
与现场治理 设备联动
精准管控:设置完善的网格化管理机制
组长
副组长
市重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各区、园区环保部门
绵阳市铁塔公司
市级网格化监管工作日常管理; 组织市辖区巡查专班,定期巡查; 落实区、园区网格员; 组织汇总、梳理网格化异常情况; 建立事件处理台账,并进行督导; 负责事件整改完成后的销号工作; 网格化系统运维情况定期汇报; ......
看得见违法偷排
24小时全覆盖监控功能,及时发现违 法偷排企业,变事后监管为事前预防, 污染物排放说得清管得住。
看得透污染成因
以精细化的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雾霾 成因及来源,精细控制每公里污染排放, 加强重污染天气、重大活动的污染排放 控制力度
报得准环境质量
微尺度空气预报预测功能,精确预测小 区域环境质量未来趋势。
空气质量研判-防治
1、通过建立城市大气环境大数据系统, 结合科学的算法模型,实时提供城市空气 质量研判,进行短中长期治理动态评估, 为污染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8
精准管控:自动取证+现场联动机制
下发给巡查人员
将证据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要求并监督联动处置
大气污染精准监测、溯源与智能管控平台
自动告警、识别 抓拍违规行为
要求各相关区县快速部署,在12月底完成。
4
02
网格化监管方案详解
总体目标
盖得住全污染区域
大密度布设微型站,灵活配置监测因子, 实现全目标,全覆盖“双全”监测
说得清环境质量
说得清环境质量现状其变化趋势,说得 清污染源状况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说得清潜在的环境风险。
找得到污染源头
问题定位功能提供污染问题追溯,快速 找到污染源头。